5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讲解

合集下载

土壤质量分析报告实验方法

土壤质量分析报告实验方法

土壤质量分析报告实验方法土壤质量是指土壤中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特性的组合,对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功能发挥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因此,土壤质量的分析是评价土壤健康状况、优化土壤管理和保护土壤资源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一种常用的土壤质量分析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如下:1.土壤样本采集:从研究区域中随机选择多个点位,使用铁铲或采样器采集土壤样本。

为了保证采样的代表性,应在同一时间段采集土壤样本,并且采集的土壤样本应取自同一深度。

2.土壤样本处理:将采集的土壤样本先进行筛选,去除杂质和植物残留物。

如果土壤样本过于湿润,则可以放置在通风处晾干,避免水分含量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3.土壤物理特性分析:首先,进行土壤质地的测定。

取适量干燥的土壤样本,加入蒸馏水,搅拌均匀后静置,观察土壤颗粒的分层情况,根据层析图判定土壤质地。

其次,进行土壤水分含量的测定。

取一定质量的土壤样本,放入恒温干燥器中干燥至恒定重。

然后,将干燥后的土壤样本加入蒸馏水中,配制成一定比例的土壤悬浮液,使用干燥土壤质量与湿重土壤质量之比即可计算得到土壤含水量。

4.土壤化学特性分析:首先,进行土壤pH值的测定。

将细粒土壤样本与蒸馏水按固液比1:2.5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后,使用pH计测定土壤悬浮液的pH值。

其次,进行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采用蒸发法,将一定量土壤样本加入烧杯中,加入酸碱试剂,蒸发至干燥,称重后得到土壤有机质质量。

然后,进行土壤养分含量的测定。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水解法和验收法,可以测定土壤中的氮、磷、钾等元素含量。

5.土壤生物学特性分析:进行土壤微生物数量和活性的测定。

取一定质量的土壤样本,通过稀释系列和平板计数法测定细菌、放线菌、真菌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数量。

同时,还可以通过碳代谢活性测定、酶活性测定等方法评价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6.土壤理化性质分析: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测试,如电导率、氧化还原电位、离子交换容量等。

常用的测试方法包括电导仪、氧化还原电极和离子交换容量测定。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问题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问题

ECOLOGY区域治理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问题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程洪亮摘要:对于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工作而言,在其实际进行的过程当中主要是对土壤污染以及修复等一系列内容进行全方位的评价工作。

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说,在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工作进行中依然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使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本文对当前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可行的措施。

希望通过本文可以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图分类号:X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595(2020)29-0176-0002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对于原生态环境的污染问题投入了越来越多的注意力。

近些年来,为了使得人们的幸福生活得到有效的保障,相关研究人员不断采取积极措施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其中土壤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项内容,引发土壤污染问题的因素较多。

为了对土壤环境问题进行更加全面的研究,进一步加大土壤治理工作的进行力度。

需要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做好土壤监测以及质量评价工作,从而为后续的土壤治理活动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撑。

一、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中存在的缺陷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2004)当中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仅提到了评价方法,例如单向污染指数法超标率、内梅罗污染指数等等。

然而对于具体的技术指导流程依然有所欠缺。

就当前而言,由于发展中的局限性国内学术界对土壤污染的具体含义理解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争论。

对于我国农业以及土壤学等研究领域而言,所谓的土壤污染实际上指的就是一些具有生理毒性的物质或者是过量的植物营养元素进入到土壤中而导致土壤性质恶化所产生的现象;而对于土木工程领域而言,污染土是一种极为特殊的土质。

由于该土中包含了太多的污染物质,而使其成分结构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关于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问题分析 周欣

关于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问题分析 周欣

关于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问题分析周欣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稀缺,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各部门加强了对土壤环境的管理,近年来,场地和土壤污染的评价和恢复逐渐成为环境科学和土木工程领域的热点,对于土壤的环境质量,需要规范监测技术,及时更新土壤修复的理论和技术要求,以稳定土壤整体质量的发展。

本文主要分析了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局限性,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以土壤污染的判定和评价,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仅供有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土壤环境;监测技术;环境质量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土壤资源,近年来,土壤问题受到了很多关注,我国有关部门进行了深度研究,出现了如污染场地和土壤勘察与修复工程等相关行业,但是我国的土壤修复产业起步较晚,加上土壤污染规模不断扩大,资源能源消耗大大增加,尽管近年来土壤修复工程发展迅速,但是土壤监测技术规范还不够完善,需要引起重视。

想要提高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的效率必须了解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积极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工作,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

一、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局限性与内容1.1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局限性想要提高土壤污染修复治理的效率,就必须规范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规范与评价体系,就土木工程而言,污染土壤主要是指被污染物污染的土壤,受到各部分因素的影响,使得土壤成分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污染土壤会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破坏。

为了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规范土壤的管理,中国环保部门已颁布了多项技术规范和技术标准,不过仍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土壤质量管理的工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1.2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内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内容和研究,对于我国现行环境保护标准而言,还存在很多不足,评估土壤污染程度是主要的工作内容,在进行土壤质量评估工作时,首先必须检查土壤是否受到污染,确定土壤中特定物质的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成信工环境影响评价课件第8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成信工环境影响评价课件第8章 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2. 环境影响识别
2.2 识别内容——【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表】
建设项目所属行业的土壤环境影响评价项目类别分为 I类、 II类、 III 类和Ⅳ类。
2. 环境影响识别
2.2 识别内容—【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识别表】
2. 环境影响识别
2.2 识别内容—【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识别表】
内容提要
1. 概述
1.2 相关术语
土壤环境 soil environment 指受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的,由矿物质、有机质、水、空气、生物有机体等组 成的陆地表面疏松综合体,包括陆地表层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壤层和污染物能够 影响的松散层等。
土壤环境生态影响 ecological impact on soil environment 指由于人为因素引起土壤环境特征变化导致其生态功能变化的过程或状态。
将建设项目占地规模分为: 大型(≥50 hm2 ) 、中型(5~50hm2 ) 、小型 (≤5 hm2 ) ,建设项目占地主要为永久占地。建设项目所在见下表。
3. 评价工作分级
3.3 污染影响型
建设项目同时涉及土壤环境生态影响型与污染影响型时,应分别判定评价工作等级,并按相应等 级分别开展评价工作。 当同一建设项目涉及两个或两个以上场地时,各场地应分别判定评价工作等级, 并按相应等级分 别开展评价工作。 线性工程重点针对主要站场位置 (如输油站、泵站、阀室、加油站、维修场所等) 分段判定评价 等级,并按相应等级分别开展评价工作。
3. 评价工作分级
3.3 污染影响型
【案例】某建设项目利用废矿物油生产汽油、柴油、润滑油基础油、燃料油、 焦炭,项目位于工业园区, 周边无基本农田, 土壤属于不敏感区域,占地 10hm2 ,确定本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评价等级。

第5章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土壤学ppt课件

第5章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土壤学ppt课件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土壤, 土质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污染、危害;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 场附近的农田(蔬菜地除外)土壤,土质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 不造成污染及危害.
本标准仅对土壤中镉、汞、铬、锌、砷、铜、铅、镍、六六六、DDT 10项指标做了规定,对其他重金属和难降解危险性化合物未做规定。
固体废弃物在掩埋或堆放过程中产生的渗出液、滤沥液进入土壤, 能改变土质和土壤结构,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危害土壤环境。
矿业工程建设项目土壤环境影响识别
损失土壤资源 污染土壤环境:产生的粉尘、废气、废水、固体废 弃物等对土壤环境产生污染性的影响。 引发和加速土壤退化和破坏 ➢挖掘采剥改变了矿区的地质、地貌、植被等,加剧 了水土流失,从而引发土壤退化和破坏; ➢地震、崩塌、滑坡、泥石流等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 加速了土壤的退化和破坏。
一般,一级评价的内容应包括以上各个方面,三级评价可利用现有资料和参照
类比项目从简,二级评价类似一级评价,但工作深度可视情况适当减少。
评价范围
①项目建设可能破坏原有的植被和地貌范围; ②可能受项目排放的废水污染的区域; ③项目排放到大气中的气态和颗粒态有毒污染物由于干或湿
沉降作用而受较重污染的区域; ④项目排放的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性废物堆放和填埋场周
2.相关性原则:通过研究不同层次各子系统间的联系性质、方式及联系 的程度,判别环境影响的传递性,逐层逐级传递的方式、速度和强度。
3.主导性原则:必须抓住建设项目与区域经济发展中引起的主要土壤环 境问题。
4.动态性原则:土壤环境影响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动态过程。不同建设 阶段的环境影响的迭加性和累积性、影响的短期性与长期性、影响的 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等都是不断变化的。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92020/1/10
(二)评价内容 1.收集和分析拟建项目工程分析的成果以及与土壤
侵蚀和污染有关的地表水、地下水、大气和生 物等专题评价的相关资料。 2.调查、监测项目所在地区土壤环境资料。 3.调查、监测评价区内现有土壤污染源排污情况。 4.描述土壤环境现状。 5.根据进入土壤的污染物的种类、数量、方式、区 域环境特点、土壤理化特性、净化能力以及污 染物在土壤环境中迁移、转化和累积规律,分 析污染物累积趋势,预测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 和发展。
22020/1/10
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将其分为三类 :
I类主要适用于国家自然保护区、集中式生 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 土壤,土质应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
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 果园、牧场等土壤,土质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 不造成污染、危害;
❖ 2.“4d”法检验 ❖ 一组4个以上的实测值,其中一个偏离平均
值较远,视为可疑值。该值不参加平均值计算 ,由另3个监测值求出平均值,该值与此平均值 的差值大于4倍的平均偏差时,则该值弃去不用 。
❖ 3.上下层比较 ❖ 某物质在表土中的含量与底土中含量的比值
大于1时,认为此样品已受污染,应予剔除。 ❖ 4.相关分析法 ❖ 选定一种没有污染的元素为参比元素,求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分为两大类:土壤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依据评价重点内容的不同,又可细分 为:土壤污染评价、土壤资源评价、土壤 生态评价、土壤综合评价。
52020/1/10
(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原则 1、整体性原则 2、相关性原则 3、主导性原则 4、动态性原则 5、随机性原则

第五章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第五章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第五章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是地球表面具有肥力、生长植物的疏松层。

对于人类和陆生生物而言,土壤是岩石圈中最重要的部分。

与地球直径相比地表土壤的厚度仅为十几厘米,相比之下微乎其微,但正是这薄薄的一层土壤,才使得地球上有了广袤的森林、农田和草原,人类得以从中获取宝贵的生产和生活资源,拥有肥沃的土壤及与之相适宜的气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笔珍贵的财富。

土壤即是生产食物的场所,同时也是大量污染物的接纳场所。

如从工厂排放出的烟雾、化肥、杀虫剂及其他一些污染物质进入土壤后造成土壤污染,并在循环过程中造成水、大气和生物体的污染。

土壤污染严重污染地下水、影响农产品安全、国际贸易、危及人类健康日本痛痛病事件1955年至1972年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公害事件。

1955年,在神通川流域河岸出现了一种怪病,症状初始是腰、背、手、脚等各关节疼痛,随后遍及全身,有针刺般痛感,数年后骨骼严重畸形,骨脆易折,甚至轻微活动或咳嗽,都能引起多发性病理骨折,最后衰弱疼痛而死。

经调查分析,痛痛病是河岸的锌、铅冶炼厂等排放的含镉废水污染了水体,使稻米含镉。

而当地居民长期饮用受镉污染的河水,以及食用含镉稻米,致使镉在体内蓄积而中毒致病。

日本水俣病事件氯乙烯和醋酸乙烯在制造过程中要使用含汞(Hg)的催化剂,这使排放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汞。

当汞在水中被水生物食用后,会转化成甲基汞。

水俣湾由于常年的工业废水排放而被严重污染了,水俣湾里的鱼虾类也由此被污染了。

这些被污染的鱼虾通过食物链又进入了动物和人类的体内。

甲基汞通过鱼虾进入人体,被肠胃吸收,侵害脑部和身体其他部分。

进入脑部的甲基汞会使脑萎缩,侵害神经细胞,破坏掌握身体平衡的小脑和知觉系统。

我国土壤污染日趋严重,耕地、城市土壤、矿区土壤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且土壤的污染源呈多样化的特点。

有资料显示,农药和有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病原菌污染及其他类型的土壤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全国每年仅因重金属污染而减产的粮食达1000多万吨,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人民币。

环境评估师如何评估土壤污染

环境评估师如何评估土壤污染

环境评估师如何评估土壤污染土壤污染是当前全球环境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作为环境评估师,评估土壤污染是我们职责所在。

本文将介绍环境评估师在评估土壤污染时所需考虑的关键要素和方法。

一、背景调查与问题定义在评估土壤污染前,环境评估师需要进行背景调查,并明确问题的定义。

背景调查包括查阅相关文献、调查周边环境情况等。

问题定义阶段需要确定土壤污染的性质、范围和可能的污染源。

二、采样与样品分析为了评估土壤污染的程度和性质,环境评估师需要进行采样与样品分析。

采样时需要选择合适的样点,并遵循相应的采样规范。

采集的土壤样品需送往实验室进行分析,分析项目包括重金属、有机污染物、酸碱度等指标。

三、风险评估在确定土壤污染程度后,环境评估师需要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土壤污染对人类和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

风险评估包括暴露评估和效应评估,通过对土壤污染源、接触途径和毒性等因素的综合考虑,评估可能的风险和风险水平。

四、风险管理与修复建议基于风险评估结果,环境评估师需要提供相应的风险管理与修复建议。

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土壤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以减少潜在的暴露风险。

修复建议包括土壤修复技术的选择和实施,以恢复土壤的质量和功能。

五、监测与评估跟踪评估并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土壤污染的评估需要进行持续的监测和评估跟踪。

环境评估师需要制定监测计划,并及时分析监测结果,判断风险管理和修复效果,并在需要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措施。

六、法律法规与管理要求在评估土壤污染过程中,环境评估师需要遵守相应的法律法规和管理要求。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土壤污染的评估和治理都有相应的规定,环境评估师应当了解并遵守这些要求,确保评估工作的合法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环境评估师评估土壤污染需要进行背景调查、采样与样品分析、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与修复建议、监测与评估跟踪等一系列工作。

评估师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确保评估结果准确可靠,并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

通过环境评估师的努力,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土壤资源,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农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

农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

农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技术指南一、前言农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是保护农田生产安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作。

本指南旨在系统介绍农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的技术要点和方法,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开展工作,确保土壤环境质量。

本指南将从农用地土壤环境调查评估的意义、技术流程、关键技术和常见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意义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

一方面,加强土壤环境的调查评估有助于科学合理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护农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及时发现土壤环境中的污染问题,指导土壤修复和改良工作,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

三、技术流程1.确定调查评估范围:根据农用地的类型、规模和分布情况,确定调查评估的范围和重点区域。

2.土壤环境质量调查: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含量、重金属和有机物质等方面的分析,获取土壤环境质量的基本信息。

3.污染源调查:了解周边环境的情况,寻找可能的污染源,分析影响因素。

4.风险评估:根据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和污染源调查的结果,对土壤环境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风险程度和范围。

5.制定修复方案: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土壤修复和保护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

6.监测与评价:实施修复和保护措施后,对土壤环境进行监测,评价修复效果。

四、关键技术1.土壤采样和分析技术:采样方法要科学规范,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分析方法要准确可靠,包括土壤理化性质、营养物质和污染物等方面的分析。

2.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种修复方法,选择适宜的修复技术,保证修复效果。

3.监测评估技术:建立完善的土壤环境监测体系,及时发现问题,评价土壤环境的变化和修复效果。

4.污染源管控技术:通过控制源头来减少土壤环境的污染,包括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有害物质的控制等方面的技术。

五、常见问题1.土壤采样点选择不合理,导致样品不具代表性。

解决方法:根据土壤类型、作物种类和污染来源等因素,选择合适的采样点,确保样品的代表性。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一般,一级评价项目的内容应包括以上各个方面, 三级评价可利用现有资料和参照类比项目从简,二级评 价的工作内容类似一级评价项目,但工作深度可视情况 适当减少。 (三)评价范围
1.项目建设可能破坏原有的植被和地貌范围; 2.可能受项目排放的废水污染的区域(例如排放废 水渠道经过的土地); 3.项目排放到大气中的气态和颗粒态有毒污染物由 于干或湿沉降作用而受较重污染的区域 4.项目排放的固体废物,特别是危险性废物堆放和 填埋场周围的土地。 一般应包括大气环境质量评价范围、地面水及其灌 区的范围,固体废弃物堆放场附近。
由于土壤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分布具有一定的不均匀性,一般 采用对角线、梅花形、棋盘式、蛇形等方法多点采样,均匀混合。 20cm左右耕层土和耕层以下20cm~40cm。 按土壤剖面层次分层取样。
监测项目要考虑污染土壤成土因素,一般把主要污染物和由成 土因素决定的异常元素列为监测项目。
现状调查的内容包括: ⒈评价区土壤类型及其分布,作出类型分布图。 ⒉各种类型土壤的成土条件,包括成土母质、生物特征、所处
三、评价标准的选择
(德国、英国、芬兰、瑞典、丹麦、挪威、前苏联、日本、美 国)分别给出了几项重金属、非金属毒物和放射性元素的土壤污染 标准。重金属有汞、镉、铬、铅、锌、铜、镍、锰、钴、钼、钒。 非金属毒物有砷、硒、硼。放射性元素有铯、铀。
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
的高背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污染及危 害。
第二节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一、现状调查
现状调查内容包括布点、采样、确定监测 项目等。
采样点的布置要考虑调查区内土壤类型及 其分布、土地利用及地形地貌条件
在上风向布点稀,下风向布点密,近污染源采样点间距小,远 离污染源的间距大。当利用废水或受污染的水源灌溉农田时,应在 灌区内根据水流的路径和距离,分别在主灌渠和支灌渠附近采样。 水田的采样点包括进出水口和田中间。

土壤环境检验流程及评价方法

土壤环境检验流程及评价方法

土壤环境检验流程及评价方法土壤环境检验流程及评价方法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土壤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保护环境、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们的健康,需要对土壤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

本文将介绍土壤环境检验的流程和评价方法。

一、土壤环境检验流程1.筹备阶段:确定检验目的和范围,制定检测方案和计划,安排人员和设备,准备样品和标准品。

2.采样阶段:根据检测目的和范围,确定采样点位和数量,采用适当的采样方法和工具进行采样。

采样时要避免与污染源接触,避免人为污染。

3.样品处理:将采样得到的土壤样品进行处理,如去除杂质、破碎等。

根据需要,可对样品进行制备,如干燥、研磨、筛分等。

处理后的样品应密封保存,避免样品的污染和破坏。

4.样品分析:对样品进行分析,包括化学分析、物理分析和生物分析。

化学分析主要检测土壤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含量,物理分析主要测土壤的物理性质,生物分析主要检测土壤微生物活性和生物多样性。

5.数据分析和处理:根据分析结果对样品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计算出各项指标的含量和指数。

可以通过比较检测结果和标准值,评估土壤环境的污染程度。

6.评价与报告:根据分析结果和评价方法,对土壤环境进行评价,给出评价结论和建议。

编写检验报告,报告中应包括检验目的和范围、样品信息、分析方法和结果、评价结论和建议等内容。

报告要客观、准确、清晰。

二、土壤环境评价方法1.单项评价法: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单项评价,判断土壤某一指标是否符合标准。

比较常用的指标有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重金属含量等。

2.综合评价法:根据多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土壤环境的整体污染状况。

常用的方法有指数法和层析法。

指数法将各项指标通过统计方法加权求和,得到污染指数,进而评价土壤的污染程度。

层析法将各项指标进行排序,得到土壤样品的层次分布图,从而评价土壤的空间分布特征。

3.对照法:将检测结果与相关的环境标准进行对照,判断土壤是否超出了标准限值。

如果超出限值,则视为污染,否则视为合格。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土壤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人类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是衡量土壤污染程度和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程度的主要手段之一、不同的评价方法在评价指标的选择、数据采集和处理等方面存在差异,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土壤地球化学评价方法:土壤地球化学评价是通过对土壤中元素的含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来评估土壤环境质量。

该方法以元素的地球化学背景值为参照,确定元素的超标浓度,从而评价土壤的污染状况。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重金属元素、有机污染物等,常见的评价方法包括富集系数法、污染指数法等。

2.土壤微生物评价方法: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土壤质量和生物多样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分析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多样性和活性等指标,可以评价土壤的生物活性和健康程度。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微生物群落结构、呼吸活性、酶活性等。

评价方法包括磷酸盐络合物酶活性法、碳酸酺酶活性法等。

3.土壤生态风险评价方法:土壤生态风险评价是评价土壤中有害物质对生物体的危害程度和脆弱性的方法。

通过对土壤中有害物质的浓度、种类、生物毒性等指标进行分析,可以评估土壤的生态风险程度。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潜在生态风险指数、风险背景值等,评价方法包括风险系数法、环境风险指数法等。

4.土壤质量评价方法:土壤质量评价是评价土壤作为农田、园林等利用的基础能力和适宜程度的方法。

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肥力状况、水分保持能力等指标的分析,可以评价土壤的质量和适宜性。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壤渗透性、有机质含量、PH值等,评价方法包括等级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

综上所述,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包括土壤地球化学评价、土壤微生物评价、土壤生态风险评价和土壤质量评价等多种方法。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结合多种评价指标进行综合评价,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环境保护和土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概述土壤环境质量对农用地的土壤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标准,并介绍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的相关措施。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标准监测范围和内容•土壤采样点选择:参照农用地类型和分布情况,在不同地理区域设置土壤采样点。

监测指标1.重金属含量监测:–铅(Pb)–镉(Cd)–汞(Hg)–铬(Cr)2.有机污染物监测:–农药残留–多环芳烃(PAHs)–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3.pH值、土壤湿度和有机质含量监测。

评价标准基于土壤监测指标结果,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以评估土壤环境质量的好坏和农用地土壤风险程度。

评价标准应考虑农业生产的需求,并与国家相关标准相一致。

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措施基于评价结果的土地调整根据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对农用地进行分类,指导土地调整和合理规划。

对于高风险区域,应限制或禁止农业生产活动。

合理施肥和农药使用1.精确施肥:根据土壤养分含量,科学施用合适的化肥种类和用量,避免土壤污染和养分浪费。

2.农药科学使用:控制农药使用量和频次,遵守使用规定,选择环境友好型农药。

水土保持水土流失是农用地土壤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

采取以下措施可有效保持土壤的稳定性: 1. 构建水土保持设施,如梯田、小型堰塘等。

2. 合理排水,避免积水导致土壤侵蚀。

3. 种植覆盖作物,如绿肥、禾草等,以减少水土流失。

4. 控制过度放牧,避免土壤压实和植被破坏。

土壤修复和治理技术对于受污染的土壤,可使用土壤修复和治理技术进行处理,包括: 1. 生物修复:利用植物或微生物降解污染物。

2. 物理修复:利用土壤通气、水分调控等措施恢复土壤结构和功能。

3. 化学修复:利用化学物质来清除或转化污染物。

结论土壤环境质量对农用地的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监测和评价标准,采取适当的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措施,可以保障土壤环境质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土壤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壤受到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变得尤为重要。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是指用于评价土壤环境质量的一系列指标和标准。

它的制定是为了保护土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主要包括土壤污染物的种类和含量限值、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等方面的指标。

首先,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应当包括对土壤中各种污染物的限量要求。

不同的土壤污染物对土壤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其进行限制。

例如,对于重金属污染物,如铅、镉、汞等,其含量限值应当严格控制,以防止对土壤和植物的毒害。

此外,有机污染物如苯、甲苯、二甲苯等也需要根据其毒性和迁移性进行限制。

其次,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还应包括对土壤理化性质的要求。

土壤的理化性质直接影响着植物生长和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土壤的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孔隙度等指标都应当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此外,土壤的水分含量和保水性也是重要的指标,对于干旱地区尤为重要。

最后,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还应当包括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要求。

土壤中的微生物、蠕虫、昆虫等生物对于土壤的肥力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应当关注土壤生物多样性和微生物活性等指标,以保护土壤生物的多样性和数量。

总的来说,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护土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加强对土壤环境的监测和管理,严格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减少土壤污染,保护好我们的土壤资源。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美丽的家园。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1.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背景与重要性土壤作为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对于农业生产、生态平衡以及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土壤环境质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与破坏。

因此,进行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成为保护土壤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2.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方法与指标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通常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野外调查包括采集土壤样品,并对其进行必要的标本记录。

室内分析则通过实验室测试手段,对土壤样品中的化学、物理以及生物学等指标进行测定与分析,以获得土壤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估。

3.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主要指标(1)土壤污染物指标:包括重金属元素、农药残留、有机物污染等。

(2)土壤理化指标:如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团粒结构、土壤容重等。

(3)土壤生物学指标:包括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土壤呼吸等。

4.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与流程(1)数据归一化处理:对采集到的土壤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以便进行指标间的比较与评价。

(2)指标加权与综合评价:根据土壤环境质量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得到土壤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结果。

(3)评价结果与风险分级:根据评价结果,将土壤环境质量划分为不同等级,进行风险分级管理。

(4)监测报告与建议:撰写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报告,并提出相应的改善与保护建议。

5.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1)科学决策支持:为农业生产、土地整治和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的依据与决策支持。

(2)环境管理与治理:帮助政府部门进行土壤污染防治与修复工作,确保土壤环境的持续改善。

(3)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评价土壤环境质量,指导农业管理措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公众健康保护:及时发现土壤环境质量问题,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公众健康。

6.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挑战与展望(1)指标体系的完善:需要在不断探索中完善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指标体系,提高其科学性与可操作性。

中国土壤分级标准

中国土壤分级标准

中国土壤分级标准中国土壤分级标准是根据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需要,结合土壤类型特征和土壤污染防治的要求,以及农业、环境、建设、卫生等多个领域的要求制定的。

下面是中国土壤分级标准的相关参考内容。

首先,中国土壤分级标准主要根据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进行划分。

通常将土壤环境质量分为5个等级,从优、良、轻度污染、中度污染到重度污染。

这五个等级对应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和限值不同,分别对土壤养分含量、重金属含量、有机物含量、酸碱度等方面进行评估。

其次,土壤分级标准还考虑了土壤类型的不同特征。

根据中国的土壤类型分布,针对不同的土壤类型,制定了不同的土壤环境质量指标和限值。

例如,对于常见的红壤和黄壤,土壤分级标准将其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物含量等因素纳入评估指标,并设置相应的限值。

对于沿海地区的滩涂土壤,还会考虑其盐碱度等特点进行评估和划分。

此外,土壤分级标准还结合土壤污染防治的要求制定。

针对不同的污染物,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制定了相应的限值。

其中,重金属是土壤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因此土壤分级标准对重金属的限值要求比较严格。

同时,在农业生产中,对农药和肥料的合理使用也是重要的污染防治措施,因此土壤分级标准也将农药残留和养分含量纳入评估指标。

最后,土壤分级标准还结合了农业、环境、建设和卫生等多个领域的要求。

例如,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和建设项目审批时,需要参考土壤分级标准进行土壤环境评估。

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合理利用土壤资源,维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对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土壤分级标准还关注土壤质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土壤养分含量和酸碱度等指标设置了相应的限值。

综上所述,中国土壤分级标准是根据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需要,结合土壤类型特征和土壤污染防治的要求,以及农业、环境、建设、卫生等多个领域的要求制定的。

这些标准在保护土壤环境、维护农业生产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资料讲解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资料讲解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涉及评价因子、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

评价因子数量与项目 类型取决于监测的目的和现实的经济和技术条件。

评价标准常采用国家土壤环 境质量标准、区域土壤背景值或部门(专业)土壤质量标准。

评价模式常用污 染指数法或者与其有关的评价方法。

8.1污染指数、超标率(倍数)评价土壤环境质量评价一般以单项污染指数为主,指数小污染轻,指数大污 染则重。

当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作为一个整体与外区域进行比较或与历史资料 进行比较时除用单项污染指数外,还常用综合污染指数。

土壤由于地区背景差 异较大,用土壤污染累积指数更能反映土壤的人为污染程度。

土壤污染物分担 率可评价确定土壤的主要污染项目,污染物分担率由大到小排序,污染物主次 也同此序。

除此之外,土壤污染超标倍数、样本超标率等统计量也能反映土壤 的环境状况。

污染指数和超标率等计算公式如下: 土壤单项污染指数=土壤污染物实测值/土壤污染物质量标准 土壤污染累积指数=土壤污染物实测值/污染物背景值 土壤污染物分担率(% = (土壤某项污染指数/各项污染指数之和)X 100% 土壤污染超标倍数=(土壤某污染物实测值-某污染物质量标准)/某污染物质 量标准 土壤污染样本超标率(% = (土壤样本超标总数/监测样本总数)X 100%8.2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内梅罗污染指数(PN = {[( PI 均2 ) + (PI 最大2] /2 } 1/2 式中PI 均和PI 最大分别是平均单项污染指数和最大单项污染指数。

内梅罗指数反映了各污染物对土壤的作用,同时突出了高浓度污染物对土壤环 境质量的影响,可按内梅罗污染指数,划定污染等级。

内梅罗指数土壤污染评若土壤某元素监测值xI V x -2s ,则该元素缺乏或属于低背景土壤。

若土壤某元素监测值在x ± 2s ,则该元素含量正常。

若土壤某元素监测值xI >x + 2s ,则土壤已受该元素污染,或属于高背景土壤。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的发展,土壤环境质量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土壤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成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1.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重要性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是掌握土壤环境的现状和变化趋势的重要手段。

通过监测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含量、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活性等指标,可以及时发现和预警土壤污染问题,为环境保护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方法(1)采样方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的首要任务是采样,确保采样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采样时要根据监测目的和区域特点选择合适的采样方法,如固定位置采样法、随机采样法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采样工具的无污染性,避免对土壤样品产生二次污染。

(2)分析方法土壤环境质量监测需要测定多种指标,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有机物质含量、土壤酸碱度等。

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进行实验室测试。

常用的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气相色谱法、液相色谱法等。

确保测试方法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对于监测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3.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为了对土壤环境质量进行科学评价,需要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pH值、固体颗粒大小、土壤水分和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反映土壤的质量状况,帮助评价土壤的适宜性以及对植物生长和环境的影响。

4.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方法(1)定性评价定性评价是通过观察土壤的颜色、结构、质地等方式,对土壤质量进行初步判断。

例如,黑色土壤通常富含有机质,是良好的农田土壤,而红色土壤可能含有较多的铁氧化物,土壤质量较差。

(2)定量评价定量评价是通过测定一系列定量指标,结合评价模型对土壤质量进行综合评价。

常用的评价模型有专家评价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将多个指标综合考虑,得出土壤环境质量的定量评价结果。

5. 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应用土壤环境质量监测与评价的应用广泛,涉及农业、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 Ca 2 M g 2 2
例题5-3:一项大型工程施工破坏了两块地的植被,使土地裸露。 假设两块地的R均为45,地块1面积为A1=3hm2的砂壤土,坡 长λ1=150,坡度S1=5%,土中有机质含量2%,草皮覆盖率 10%,无侵蚀控制措施,地块2面积A2=2hm2,壤土,坡长 λ2=70,坡度S2=10%,土中有机质含量3.5%,裸土且无侵蚀 控制措施,求每块地的年平均土壤流失率,以及两块地的土壤总 流量。 解答:对于地块1,砂壤土且土中有机质含量2%,则根据表5-5, K=0.24,LS=0.655,草皮覆盖率仅为10%,则C=1.00, P=1.00,地块1年平均土壤流失率E1= RKLSCP=45×0.24×0.655×1×1=7.07 t/(hm2.a) 同理对于地块2,壤土且土中有机质含量3.5%,K=0.24, LS=1.15,裸土且无侵蚀控制措施,则C=1.00,P=1.00,地块 2年平均土壤流失率E2= RKLSCP=45×0.24×1.15×1×1=12.42 t/(hm2.a) 两块地的年土壤总流量=E1×A1+ E2×A2=46.05 t
土壤环境容量
土壤中污染物的含量,在未超过一定浓度之前,不会在作物体内产 生明显的积累,也不会危害作物生长。只有超过一定浓度之后,才有 可能生产出超过食品卫生标准的农产品,或使作物减产。因此,土壤 容纳污染物的量是有限的。一般将土壤在环境质量标准的约束下所能 容纳污染物的最大数量,称为土壤环境容量。其计算模式如下: Q=(C0-B)×2250 (5-30) 式中 Q——土壤环境容量,g/hm2;C0——土壤环境标准值, g/t(土壤);B——区域土壤背景值,g/t(土壤);2250——每公顷土 地的表土计算重量,t/hm2
污染指数划分的污染等级
污染指数 污染等级 Pi≤1 清洁级 1<Pi≤2 轻度污染级 2<Pi≤3 中度污染级 P i >3 重度污染级
因此在这6种元素中,只有Cu不存在污染, Cd和As属于轻度污染级,其 次是Hg和Cr属于是中度污染,Pb污染最重,属于重度污染级。
土壤退化
(1)土壤盐碱化 (2)土壤酸化 (3)土壤侵蚀及沙化等 E=RKLSCP (5-18) E——平均土壤损失量,t/(hm2.a),R——区域平均降雨量的侵蚀 潜力系数;K——土壤可侵蚀件系数,t/(km2.a);L——坡度系数 为S的斜坡长度;S——坡度系数;C——作物管理系数;P——实际 侵蚀控制系数。 SAR=
5.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5.1概论
5.1.1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原则和程序 5.1.2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等级划分和工作内容 5.1.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5.2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5.2.1现状调查 5.2.2评价因子的选择 5.2.3评价标准的选择 5.2.4土壤环境质量现状值的计算与检验 5.2.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方法 5.2.6土壤环境质量分级
Ci X pi X pi X ci
( Ci>Xpi)
(5-11)
例题5-2某区域内土壤的监测结果及土壤起始污染值、轻度污染值及临 界值见下表(单位均为:mg/kg),对该区域土壤进行环境质量评价。
项目 检测结果 土壤起始污染值 土壤轻度污染值 土壤临界量 污染等级 Hg 0.86 0.05 0.25 1.0 中度污染 Cd 0.81 0.66 1.0 1.5 轻度污染 Cu 21.2 30 90 400 清洁 Pb 560 42 300 500 重度污染 As 22 16 30 50 轻度污染 Cr 280 85 200 300 中度污染
1.将影响预测的结果与法规和标准进行比较 2.当地历史上已有污染源和(或)土壤侵蚀源进行比较 3.拟建项目环境可行性的确定
(二)避免、消除和减轻负面影响的对策
1.提出拟建工程应采用的控制土壤污染源的措施 2.提出防止和控制土壤侵蚀的对策 3.方案选址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学习要点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目的是了解一个地区土壤环 境现时污染水平,为保护土壤,为制定土壤保护规划、地 方土壤保护法规提供科学依据;为拟建工程进行土壤环境 影响评价提供土壤背景资料,提高土壤环境影响预测的可 信度,使拟建工程对土壤污染控制到评价标准允许范围内。 难点 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
• 土壤侵蚀模数及其影响因素和计算; • 土壤中污染物的残留率计算; • 土壤环境容量的计算公式及其影响因素; •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 • 土壤背景值的计算及异常值的剔除; (1)对土壤环境有重大影响的人类行动。
重点 重点
复习思考题
1.土壤环境有什么特点?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工作基础是什么? 2.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原则是什么? 3.土壤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4.我国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和绿色食品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有何区别? 5.土壤环境质量如何分级? 6.土壤环境影响预测包括哪些内容? 7.人类的哪些活动对土壤环境会造成影响?如何避免或减轻负面的影响? 8.一个拟建项目占地53hm2,现状为带状间作的棉花田,土地坡度10%, P=0.60,在项目建设中将成为裸土,且无侵蚀控制措施,假设现状的侵蚀率 估计为0.75 kg/(m2.a),预测项目建设中的土壤侵蚀率及每年多流失的土壤 量。 9.某未开发地区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时,监测到土壤中Cd的含量分别为 0.38,0.36,0.32,0.39,0.37,0.36,0.35 mg/kg,求此地土壤中Cd 的背景浓度。 10.某未开发地区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工作时,监测到8个清洁土壤样品中的 Cr含量分别为0.55,0.56,0.54,0.51,0.58,0.54,0.56, 0.52mg/kg,①求此地土壤中Cr的背景浓度和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② 如果该土壤连续每年施用60mg/kg的农药,农药的残留率为15%,计算20年 后土壤中农药的残留总量。
区域土壤环境背景值及其检验
例题5-1 在较为清洁的区域采集土壤样品进行监测,得到土
壤中Hg元素的10个监测结果为:0.65,0.67,0.82,0.69, 0.70,0.64,0.59,0.68,0.62,0.65mg/kg,试计算该地 土壤中Hg的背景值和相对标准偏差。
根据公式:C0i=Ci±S= Ci±“4d”法检验:0.82偏离平均值较远,视为 可疑值。该值不参加平均值计算,由其它监测值求出平均值0.654 mg/kg,该值与此平均值的差值为0.166,大于4倍的平均偏差0.14,故 该值弃去不用。 平均值=0.654 mg/kg (剔除0.82 mg/kg这个可疑数值) 标准差S=0.035 mg/kg 相对标准偏差=0.035/0.654=5.35% 因此Hg的背景值为:0.654±0.035 mg/kg 标准差检验:实测值0.82>0.654+3×0.035=0.76,应舍弃,不参加现 状值的统计。
C i X ai X ci X ai
(Xai < Ci< Xci)
(5-9)
若土壤中污染物实侧值 Ci> Xci,但小于污染临界值(Xpi) ,属于中度污染,即 2<Pi≤ 3。 Pi=2+
C i X ci X pi )
(5-10)
若土壤中污染物实侧值 Ci> Xpi,属于重度污染,即 Pi>3。 Pi=3+


5.3土壤环境影响预测
5.3.1土壤退化预测 5.3.2废(污)水灌溉的土壤影响预测 5.3.3土壤中农药残留量预测 5.3.4土壤污染物残留量预测 5.3.5土壤环境容量

5.4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表5-1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值 mg/kg(GB 15618-1995 )
级别 一级 自然背景 0.20 0.15 15 15 35 — 35 90 90 100 40 0.05 0.05 <6.5 0.30 0.30 30 40 50 150 250 250 150 200 40 二级 6.5~7.5 0.60 0.50 25 30 100 200 300 300 200 250 50 0.50 0.50 >7.5 1.0 1.0 20 25 100 200 350 350 250 300 60 1.5 30 40 400 400 500 400 300 500 200 1.0 1.0 三级 >6.5
参考教材
环境评价。李尉卿主编。2003,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定价:¥15。 环境质量评价学。叶文虎,栾胜基编著。1994,北京:高 等教育出版社。定价:¥13.1。 环境评价概论。丁桑岚主编。2001,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定价:¥22。 环境评价。陆雍森。2002,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定价: ¥52。 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蔡建安,张文艺。2003,合肥: 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定价:¥16。 环境质量评价。刘绮,潘伟斌。2004,广州:华南理工大 学出版社。定价:¥29.5。
土壤污染指数法——现状评价方法
若土壤污染物含量实测值 (Ci) 小于或等于土壤积累起始值 (Xai),这时为非污染,即污染指数 Pi≤1。 Pi=
Ci X
ai
(Ci< Xai)
(5-8)
若土壤中污染物实测值 Ci> Xai,但小于作物中污染物含量显著增加相对应的土壤污染物含量 (Xci)时、属于轻度污染、即 1<Pi< 2。 Pi=1+
主要外语词汇
土壤背景值soil background value 土壤环境容量soil environmental capacity 土壤侵蚀模数soil erosive modulus 土壤退化 soil degradation 土壤酸化soil acidification 土壤盐渍化soil salinization 土壤沙化 soil desertification 土壤环境质量评价 soil environmental quality assessmen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