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一、教育与教育学第一章归纳总结
教师招聘笔试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山香终结版)[学习]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
4、教育起源5、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6、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二、教育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原始性、非独立性、全民性、自发性、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使教育成为独立的形态。
东西方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1)古代中国:……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西周,“学在官府”并有:“国学”“乡学”之分。
其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稷下学宫。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与太学、九品中正制。
……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宋元明清:八股文。
★(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四个等级按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3)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文士(书吏)学校。
★(4)古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
★(5)中世纪的欧洲: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6)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意)维多利诺(尼德兰)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3、近现代的教育:1763年德国普及义务教育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教育学概论》word版
第一讲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属于教育。
它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狭义:狭义的教育那么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由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个体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定义揭示了构成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二、教育的起源关于教育是如何产生的,历史上曾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即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和劳动起源论。
(一)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主要有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教育家沛西•能。
他们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种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利托尔诺在其《各种人种的教育演化》一书中认为,教育活动不仅存在于人类社会之中,而且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之外,不仅为人类社会所特有,而且早就存在于人类产生之前的动物界。
不仅在脊椎动物中存在教育,甚至在非脊椎动物中也存在教育。
人类社会的教育是对动物界教育的继承、改善和发展。
(二)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教育家孟禄。
他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在其所著的《教育史》中写道: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原始共同体中儿童对老年成员的无意识的模仿就是原始人教育的起源。
(三)劳动起源论持这种观点的有前苏联一些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
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辨证统一。
他们认为,教育从人类生产自己需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时候就开始了。
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延续,就必须把生产经验和技能在劳动中传递给新生一代,教育就是基于生产的需求,基于人类的生存需要而产生的。
同时认为,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它的特点之一就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三、教育的发展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
自人类社会产生之后,教育活动也随之产生,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与教育学知识汇总
第一节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的属性
(1):教育的本质属性
(2):教育的社会属性
2、教育的基本要素:
(1)教育者
(2)受教育者
(3)教育影响(教育中介)
3、教育的起源
(1)生物起源说
(2)心理起源说
(3)劳动起源说
4、教育的基本形态
5、教育的历史发展
(1)原始社会教育
6、近现代教育
第七章教育研究
第一章教育目标
第二章教学过程
第三章教学内容
第四章教学设计
第五章教学实施
两种教育形态:
7、20世纪以后教育
(1)现代教育的基本特点
(2)20世纪以后教育的新特点
(3)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第二节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1)教育学含义
(2)教育学根本任务
(3)萌芽阶段特点、创立阶段特点
第二章教育第四章教师与学生
第五章班主任工作与班级管理
第六章课外活动
《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2、“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
尽心上》3、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4、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过程.5、从个人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相对独立性。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or教育媒介or教育措施。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二、教育的功能(作用)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三、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
中国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孟禄)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没有把握教育目的性。
教育学各章知识要点
教育学各章知识要点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P4(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1)● 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 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礼、乐、射、御、书、数。
以礼、乐为中心(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增为师”、“以(书)吏为师”(3)●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4)●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近代教育的特点(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7、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P11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孔子(公元前551——479)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论语》一书中。
教育学全章节总结全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教育学”概念的界定及阐释“教育”概念的界定广义的教育定义是有意识的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是学校教育概念,定义为:学校教育是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教育学”概念的界定1.教育学与传统的社会科学有区别2.教育学的科学特征不够明显3.教育学具有非理性和艺术性特征因此,教育学所具有的这种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的双重性并非教育学的不足或弱点,它恰恰充分地说明了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多样性和独特性,教育学完全社会科学化或完全人文学科化既无可能,也无必要。
我国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及定义:第一,作为教育科学总称的教育学从学科归属上属于带有人文学科特点的社会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教育现象,目的在于揭示教育规律。
第二,作为单一学科的教育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主要是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
研究的目的既是为了从理论上充实教育科学,更主要的是为学校教育实践提供理论和规范指导。
第三,作为课程的教育学是一门师范院校的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内容主要是有关教育的理论阐述和学校教育教育的若干规范,其目的不是“揭示教育规律”,而是向学生传授有关广义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学校教育的实践规范。
我国教育学”的定义:宏观:(作为教育科学总称的)教育学是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
在这一定义中,“以教育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教育规律为宗旨”为被定义概念“教育学”的“种差”,“社会科学”为被定义概念“教育学”的“邻近的属概念”。
中观:(作为单独学科的)教育学是一门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的教育科学。
在这一定义中,“对教育与社会、教育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为被定义概念“教育学”的“种差”,“教育科学”为被定义概念“教育学”的“邻近的属概念”。
《教育学》笔记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一、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3个过程:1. 前制度化教育(始于早期教育,终于实体化教育)2. 制度化教育(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是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经基本形成。
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即意味着教育制度化的形成。
制度化教育主要所指的是正规教育。
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清末的“废科举,兴学校”中国近代系统完全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以及1903 年的《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3. 非制度化教育(“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改变的不仅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
代表:库姆斯的非正规教育概念、伊里奇主张的非学校化观念二、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形式、内容)5.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三、教育发展的过程1. 古代教育中国:夏代即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西周后建立官学体系,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教育;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大兴,促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汉武帝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与选士制度隋唐以后盛行科举制度;宋代以后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减成《四书》《五经》;明代以后八股文被规定为考科举的固定格式;清光绪31年(1905年)废科举开学堂。
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婆罗门教把人分为四等(僧侣祭司、刹帝利、吠舍、首陀罗)教义《吠陀》佛教比较关心大众,广设庙宇,形成了寺院学府的特色埃及:古王国末期已有宫廷学校;中王国以后开设了职官学校,以吏为师以法为教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学为文士”希腊:雅典教育(政治家和商人)、斯巴达教育(军人)中世纪:最受重视的是培养僧侣人才的教育,学习内容主要是神学和七艺;其次是骑士教育;也有世俗教育,学习实用知识,但神学也是主修课程共有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2. 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14世纪后):反对封建文化、创造资产阶级文化3. 近代教育(16世纪以后)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4. 20世纪以后的教育民主化、工业现代化、国家主义成为世界三股最强大的潮流;终身化,认为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全民化,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民主化,一是追求所有人受到同样教育、二是追求教育的自由化;多元化,如培养目标、办学形式、管理模式、教学内容、评价标准多元化等;现代化,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教育。
一、教育与教育学第一章归纳总结
教育概述: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只要有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2、历史性:“不同…不同…”;3、继承性:前后相继;4、长期性;5、相对独立性;6、生产性;7、民族性 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朱熹)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孟禄)4、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 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中国教育 1、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主要有“序”“校”;商代有了比较正规的学校场所,“大学”“小学”“庠”“序”;商代已经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划分不同的教育阶段。
2、我国古代学校分为官学、私学、书院。
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其特征是“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六艺”是其教育的基本学科,指礼、乐、射、御、书、数。
3、春秋战国时期:稷下学宫是一所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其特点是“学术自由”。
4、两汉时期教育: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东汉灵帝设鸿都门学(研究文艺的学校) 5、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列、建立郡国学校制度(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四馆”——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
6、隋唐时期教育:儒佛道三教并重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制,“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7、宋元明清时期教育:宋——程朱理学;;书院盛行;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引言概述教育是人类社会中一项重要的活动,通过教育,人们可以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塑造品格,从而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的学科,旨在揭示教育的本质、原则和方法,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本文将围绕教育与教育学展开论述,分为五个大点:教育的定义与特征、教育的意义与目标、教育的原则与方法、教育的影响因素、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
正文内容1.教育的定义与特征1.1教育的定义1.1.1教育的广义定义1.1.2教育的狭义定义1.2教育的特征1.2.1教育的有计划性1.2.2教育的有目的性1.2.3教育的社会背景1.2.4教育的专业性2.教育的意义与目标2.1教育对个体的意义2.1.1个体的知识积累与技能培养2.1.2个体的价值观塑造与道德修养2.1.3个体的社会适应与发展2.2教育对社会的意义2.2.1人力资源培养与社会发展2.2.2社会秩序与文化传承2.2.3社会变革与创新发展2.3教育的目标2.3.1个体综合素质的培养2.3.2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平衡2.3.3国民素质与国家发展的协调3.教育的原则与方法3.1教育的基本原则3.1.1个体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原则3.1.2学生主体性和活动性的原则3.1.3教育与社会的接续性的原则3.2教育的方法3.2.1生活化教育方法3.2.2问题导向教育方法3.2.3合作学习方法3.2.4多媒体教学方法3.2.5创新教学方法4.教育的影响因素4.1家庭教育的影响4.1.1家庭背景与教育机会4.1.2家庭环境与教育态度4.1.3家庭教育方式与方法4.2学校教育的影响4.2.1学校管理与组织形式4.2.2教师素质与教育水平4.2.3学校文化与教育氛围4.3社会环境的影响4.3.1社会价值观与教育导向4.3.2社会经济发展与教育资源4.3.3社会文化传统与教育模式5.教育学的研究内容与方法5.1教育学的研究内容5.1.1教育学的学科交叉性5.1.2教育学的基础理论5.1.3教育学的应用研究5.2教育学的研究方法5.2.1实证研究方法5.2.2理论研究方法5.2.3实践研究方法结论教育是社会发展的灵魂和根本所在,教育学作为研究教育的学科,对于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吐血推荐)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属性与基本要素(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2、“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3、广义的教育,指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4、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过程。
5、从个人的角度来定义:教育是在一定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
(二)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育人,即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也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教育的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1)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民族性、相对独立性。
(三)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or教育媒介or教育措施。
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这一对矛盾是教育中的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
二、教育的功能(作用)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三、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这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
中国的朱熹也持这种观点。
2、生物起源说:(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认为教育是一种生物现象。
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其根本错误在于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3、心理起源说:(孟禄)认为教育是儿童对成人无意识模仿,没有把握教育目的性。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兼爱、强力而行
道家
绝学、愚民。道法自然、教循自然原则。
《学记》
1、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2、论教育功能:“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建国君民,教育为先”解释教育与政治的关系。“玉不琢”个体功能。3、论教育教学原则:教学相长(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之,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孙,指循序。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启发诱导(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
现代
现代
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技术现代化
教 育
学 萌
芽 阶
段
孔子
中国 萌芽 阶段
1、论教育对象:有教无类。2、论教育目标: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论教育内容:文行忠信。论教学原则方法: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宋,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未开其意。发,未达其辞。)因材施教、学思并重(学思罔)、温故知新。
洛克
《教育漫话》提出白板说
赫尔巴特
规范
教育
学的
建立
1、现代教育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2、《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3、把道德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上,把教学理论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4、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的概念5、教学四阶段论:明了、联合(想)、系统、方法。 6、三中心:课堂中心、教材、教师。 7、传统教育理论的代表
夸美纽斯
教育学学 科的建立
1、《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2、提出泛智教育,把一切事务交给一切人。3、学制俊
《爱弥儿》
康德
将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大学里讲授的第一人
最新教师招聘笔试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范本模板】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
尽心上》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 民族性.5、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6、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二、教育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原始性、非独立性、全民性、自发性、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使教育成为独立的形态。
东西方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1)古代中国:……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西周,“学在官府”并有:“国学”“乡学”之分。
其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战国:稷下学宫。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与太学、九品中正制.……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宋元明清:八股文.★ (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四个等级按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3)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文士(书吏)学校。
★ (4)古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
★ (5)中世纪的欧洲: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6)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意)维多利诺(尼德兰)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 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3、近现代的教育:1763年德国普及义务教育4、教育起源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最新教师招聘笔试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山香终结版)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
尽心上》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 民族性。
5、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6、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二、教育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原始性、非独立性、全民性、自发性、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使教育成为独立的形态。
东西方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1)古代中国:……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西周,“学在官府"并有:“国学”“乡学”之分。
其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春秋战国:稷下学宫。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与太学、九品中正制.……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宋元明清:八股文。
★ (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四个等级按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3)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文士(书吏)学校.★ (4)古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
★ (5)中世纪的欧洲: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
教会教育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6)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意)维多利诺(尼德兰)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 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4、教育起源3、近现代的教育:1763年德国普及义务教育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最新教师招聘笔试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范本模板】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
尽心上》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3、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 民族性。
5、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6、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二、教育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原始性、非独立性、全民性、自发性、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使教育成为独立的形态.东西方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1)古代中国:……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西周,“学在官府”并有:“国学”“乡学”之分。
其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稷下学宫.……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与太学、九品中正制。
……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宋元明清:八股文。
★ (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四个等级按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 (3)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文士(书吏)学校。
★ (4)古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
★ (5)中世纪的欧洲: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教会教育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6)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意)维多利诺(尼德兰)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 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3、近现代的教育:1763年德国普及义务教育4、教育起源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最新教师招聘笔试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山香终结版)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 民族性。
5、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6、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二、教育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原始性、非独立性、全民性、自发性、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
使教育成为独立的形态。
东西方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1)古代中国:……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
……西周,“学在官府”并有:“国学"“乡学”之分.其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稷下学宫.……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与太学、九品中正制.……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宋元明清:八股文。
★ (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四个等级按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3)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文士(书吏)学校。
★ (4)古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
★ (5)中世纪的欧洲: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教会教育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投枪、打猎、下棋、吟诗。
★(6)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意)维多利诺(尼德兰)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 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4、教育起源3、近现代的教育:1763年德国普及义务教育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简答、填空……教育民主化的内涵: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师生关系民主化;c.教育方式、内容民主化;d。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
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学:一、概念:1、来源:(1)孟子:“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孟子,战国)(2)许慎:《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
”(许慎,东汉)题:最早使用“教”和“育”两个字的是(孟子)。
最早对“教”和“育”两个字解释的是(许慎)。
2、广义: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3、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进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二、教育的基本要素:1.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有目的地影响他人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的人。
现代学校的教育者具有以下特征:(1)主体性---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具体实施者。
(2)目的性-—-教育者所从事的是以教育为目的的活动。
(3)社会性———现代学校的教育者是社会要求的体现者。
2.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
3。
教育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
中介4.教育活动中的三对基本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矛盾)(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受教育者与教育内容的矛盾是基本的、决定性的矛盾,是教育活动的逻辑起点。
三、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也是教育的本质.教育区别于其它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具体而实在的规定性体现在:No.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No。
2: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No。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社会属性:(重点)——永恒性:教育是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为一切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范畴.(人在教育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的永恒性是由教育本身的职能决定的】——1.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
最新教师招聘笔试教育学各章知识点整理总结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 教育及其产生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本质属性),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教育最基本的功能是培养人才)1、“教育”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尽心上》2、广义的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3、教育的社会属性: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继承性、长期性、生产性、 民族性。
5、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6、教育的功能:按对象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按方向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按呈现的形式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二、教育的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的教育特点:原始性、非独立性、全民性、自发性、无阶级性。
2、古代社会的教育:奴隶社会初期,人类出现了专门的教育形式即学校.使教育成为独立的形态。
东西方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1)古代中国:……夏代,我国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瞽宗是商代大学特有的名称.……西周,“学在官府"并有:“国学”“乡学”之分。
其教育内容是以礼乐为中心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春秋战国:稷下学宫。
……两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魏晋南北朝:立国子学与太学、九品中正制。
……隋唐: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宋元明清:八股文。
★ (2)古代印度:婆罗门教育与佛教教育四个等级按高到低: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 (3)古代埃及:“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文士(书吏)学校。
★ (4)古希腊罗马:雅典教育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为主。
★ (5)中世纪的欧洲: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后,形成了教会教育和骑士教育.教会教育神学和七艺: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组要内容: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投枪、打猎、下棋、吟诗.★(6)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意)维多利诺(尼德兰)伊拉斯谟(法)拉伯雷和蒙田 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宗教性、贵族性、3、近现代的教育:1763年德国普及义务教育4、教育起源20世纪后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特点(趋势):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教育现代化最重要的标志即受教育者的广泛性&平等性)、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简答、填空……教育民主化的内涵:a.实现教育机会均等;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概述: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只要有人类存在就存在教育;2、历史性:“不同…不同…”;3、继承性:前后相继;4、长期性;5、相对独立性;6、生产性;7、民族性 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朱熹)2、生物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3、心理起源说(孟禄)4、劳动起源说 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媒介 教育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中国教育 1、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主要有“序”“校”;商代有了比较正规的学校场所,“大学”“小学”“庠”“序”;商代已经根据不同年龄的学生划分不同的教育阶段。
2、我国古代学校分为官学、私学、书院。
西周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其特征是“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六艺”是其教育的基本学科,指礼、乐、射、御、书、数。
3、春秋战国时期:稷下学宫是一所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其特点是“学术自由”。
4、两汉时期教育: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东汉灵帝设鸿都门学(研究文艺的学校) 5、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列、建立郡国学校制度(我国学校教育制度的开始)。
“四馆”——儒学馆、玄学馆、文学馆、史学馆。
6、隋唐时期教育:儒佛道三教并重的文教政策,采取科举制,“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
7、宋元明清时期教育:宋——程朱理学;;书院盛行;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明代以后八股文成为科考的固定格式。
二、古代印度 1、分为婆罗门教育和佛教教育 2、古印度的种姓制度把人分为四个等级,由高至低为婆罗门(僧侣)——刹帝利(武士)——吠舍(平民、农民)——首陀罗(奴隶或穷人)。
3、婆罗门教育以家庭教育为主,记诵《吠陀》经;4、佛教的教育活动主要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三、古代埃及:宫廷学校;开设最多的是文士(书吏)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书)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四、古代希腊、罗马 1、贵族聘请家庭教师2、中等教育学生以学习文法为主,同时学习修辞与拉丁文。
3、雅典教育和斯巴达教育是欧洲奴隶社会两种著名的教育体系。
古希腊注重身心的和谐发展,目的是培养政治家和商人;古斯巴达教育以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以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军人。
五、中世纪的西欧:西欧进入封建社会,形成了两种著名的封建教育体系即教会教育(僧院学校、教堂学校、教区学校)和骑士教育。
1、教会教育目的是培养教士和僧侣,教育内容是“七艺”包括“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和“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2、骑士教育:目的是培养骑士,教育内容是“骑士七技”:骑马、游泳、击剑、打猎、投枪、下棋、吟诗 、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阐述了和谐教育思想。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