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话”的天空中灵性飞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对话”的天空中灵性飞扬
作者:沈芳
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45期
摘要: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话理论、对话阅读观念已渐为大家所认同,“对话式”阅读教学方式正逐步深入语文教育教学中。但在具体的阅读行为中,如何在阅读过程中构建主体的和谐对话呢?本文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提出了“引导读者与文本直接对话,体现自主性”;“营造师生对话的和谐氛围,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把握生生对话的契机,激扬学生独特的个性和创造力”等有效方法,力求让学生在“对话”的天空中灵性飞扬。
关键词:新课程阅读教学主体和谐对话
在传统阅读教学中,教师垄断了“话语权力”,往往只重视阅读文本的知识传授,根据参考资料解读文本,并以自己的理解来代替学生的领悟,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自己设定的那个所谓的标准答案,严重忽视了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研读、感受、领悟和理解,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创造力。在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习惯于按照事先定好的教学过程、教学思路、教学设计“引导”学生。陈旧的教学观导致学生厌学,教学方式的“失当”引发学生对学习狭隘的理解,他们以为学习就是被动、消极地接受老师的灌输,从而忽视自己对知识的建构。这样的课堂没有学生的参与,甚至完全忽视学生,成了没有交往、没有沟通、没有生命活力的呆板的单线结构,即教师→阅读文本→告知学生;学生→接受教师→接受文本。
在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对话”已经成为阅读教学的核心理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双方的平等对话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和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的综合”,“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新课程标准呼唤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指导思想:“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这既是现代教学论在语文课程中的具体运用,又是对当代阅读学研究成果的借鉴和吸收。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可见新课标强调教师、学生、文本都是独立的主体,注重教师、学生、文本间的多元沟通、交流与互动。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互为主体的对话过程。在对话的平台上,教师、学生、文本获得了独立的主体地位,三者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实现对话主体彼此间视界融合、精神相遇、理性碰撞和情感交流,在主体间的互相作用与融合中,完成文本意义与自我意义的建构。
语文阅读对话教学中,存在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与教科书编者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教科书编者之间的对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等多重对话关系,其中最主要的对话主体有:学生、教师和文本。
一、引导读者与文本(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体现自主性。
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也称做人本对话,即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作为读者,教师和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在阅读中独立地与文本对话,它是教学中师生对话的前提。我们之所以能够同文本进行对话,是因为作者有意无意地在作品中留下了可供读者充分发挥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英加登所说的“空白”。我们与文本对话,就是要去填补“空白”。任何文体类型的文本都有许多隐藏的价值,这些价值都可以作为读者同它对话的立足点。接受美学理论家伊瑟尔指出,文学文本只是一个不确定性的“召唤”结构,它使读者在其可能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德国阐释学理论家伽达默尔认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有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成的。他提出,文学作品的意义并非取决于一次对话,而是取决于无数次的对话。因此,读者对文本的意义阐释过程就是一种对话过程。教师与学生作为对话的一方,从自身的期待视野出发,深入体会文本,展开想象与联想,与文本蕴含的空白与未定点对话,实现视界的融合。其中,以学生与文本的对话为主体与核心,教师引导学生在获得文本意义的同时实现一种自我理解,建构起自我主体。
读者与文本直接对话,不仅要求教师深入体验文本,还要求引导学生与文本积极对话,实现与文本的视界融合。我认为,要在阅读教学中实现人本的有效对话,就要切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在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教师作为读者,应当投入与文本的对话中,用心体味文本、质疑文本、解读文本,真正感悟、理解作品,建构起倾注自己感情与体验的意义世界,而不可以照搬教参或专家对文本的阐释去解读文本。正如于永正先生所提倡的:课前备课翻来覆去,诵读默想,读出自己的理解、情感,读出文章的精妙之处(小则一个字、一个词、一个句子,大到一段文字、篇章结构、文章立意等)。教师只有在自己有了深切的体悟和个人的独特感受,生成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后,才具备与学生对话的“底气”,才能与学生开展活动。
2.让学生有充分的阅读时间。让学生多读文本,把理解课文的自主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在与作品的对话中感受、品味和思索。这是落实独立、自主、创造性的阅读的基本条件,也是对话交流的基础。
3.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空间。教师可以在课前或课上有计划地提供一些必需的阅读背景资料,让学生形成一种内在的精神去深刻理解文本所要表达的情感,主动深层地与文本对话。
4.允许学生对文本有多元化的理解和阐释,不拘泥于答案的唯一性,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
二、营造师生对话的和谐氛围,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深层对话。
一提到师生对话,也许我们中的许多人就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课堂上的师生问答,认为那就是师生对话。其实,“对话”不是简单地你问我答,“师生对话是师生彼此间平等、互相沟通和倾听的互动交流,是双方视界的融合,是共同创造的精神和意识的沟通行为”。作为阅读课堂上最活跃的两个主体,教师和学生真实地存在于课堂之中,能够即时地进行对话、交流,是“交互主体”的关系。它不仅表现为提问与回答,还表现为交流与探讨、独白与倾听、欣赏与评价。它是一种实践性对话,是在人与文本的对话和个体经验基础上进行的创造性、建设性的意义生成过程。
师生对话是一个永远未完成的开放的动态过程,是以阅读文本为中介进行的平等的精神交流,在对话过程中,教师处于一个引导者的地位,他只是一个背景资料的提供者,对话环境的创设者,对话教学的主持者,学生表达独特见解的倾听者和欣赏者。这样,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每一个场景都将成为积极的生命流程中的驿站,在这个时间的“流”中,挑战书本、挑战教师、挑战权威的个性得以张扬,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超脱出来。
通过对话,引导和帮助学生拓展视域,缓解学生与文本的张力,从而进行更深层次的对话。有效的师生对话必须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1.倾听学生。在对话阅读教学中,师生双方在充分感知作品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看法,双方在言语的交流中,敞开自己的精神世界,接纳对方,同时又把自己投向对方,双方在倾听与言说中获得理解与沟通。这种关系是平等的“我—你”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以师生之间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和平等为前提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知识权威者的身份,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对话,倾听学生的思想和见解。
2.善于提问。有些师生对话看上去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却是一种“伪对话”。如,一位语文老师在教学《刘胡兰》时,与学生进行了一段“对话”。师问:“这篇文章是写谁的?”学生答:“写刘胡兰的。”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答:“题目就是刘胡兰。”师问:“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生答:“1947年1月4日。”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生答:“课文第一句就是这么写的?”师问:“这个云周西村在什么地方?”有学生答是在陕北,有学生答是在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