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的热处理2》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的e升3CⅡ温+过P,程当中加,热二到次A渗C1以碳上体时逐,步P溶→入A,奥在氏A体C1~中A。CCM
h
13
五、影响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因素
1. 加热速度的影响
加热速度越快,奥氏体化温度越高,过热度越大,相变驱动力也越大; 同时由于奥氏体化温度高,原子扩散速度也加快,提高形核与长大 的速度,从而加快奥氏体的形成。
h
4
热处理工艺曲线的示意图
温 度 ℃
850
炉冷 空冷
油冷
600 组织
时间(h, α,min)
图5-1
h
5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
h
6
第一节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一、奥氏体化前的组织
二、奥氏体的形成温度与Fe关系
Fe3C状态图的
三、共析钢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四、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奥氏体形成过程
五、影响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因素
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与共析钢的区别是有先共
析相。其奥氏体的形成过程是先完成珠光体向奥氏
体的转变,然后再进行先共析相的溶解。这个P→A
的转变过程同共析钢相同,也是经过前面的四个阶
段。
对于亚共析钢,平衡组织F+P,当加热到AC1以上
温度时,P→A,在AC1~AC3的升温过程中,先共析
的F逐渐溶入A,同样,对于过共析钢,平衡组织是
h
27
珠光体形成示意图
Fe3C γ
Fe3C α
γ
图5-10
h
Fe3CⅠP F
γ
28
珠光体组织特征图
(a)珠光体
(b) 索氏体
图5-11 珠光体组织
h
(c)屈氏体
29
贝氏体转变
转变过程 组织特征与性能
h
30
贝氏体形成示意图
过饱和碳α-Fe条状 羽毛状
Fe3C细条状
B上 =过饱和碳 α-Fe条状 + Fe3C细条状
图5-2 实际相变温度与h 理论转变温度之间的关系
10
三、共析钢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1.奥氏体晶核的形成 2.奥氏体晶核的长大 3.残余渗碳体的溶解 4.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
h
11
共析碳钢A形成过程示意图
A 形核
A 长大
残余Fe3C溶解
图h 5-3
A 均匀化
12
四、亚共析钢和过共析钢的奥氏体形成过程
图5-1h 2
31
贝氏体形成示意图
过饱和碳 α-Fe针叶状 Fe3C细片状 针叶状
B下 =过饱和碳 α-Fe针叶状 + Fe3C细片状
图5-13
h
32
上贝氏组织特征图
图5-14
h
33
上贝氏体组织金相图
图5-1h 5
34
下贝氏组织特征图
图5-16
h
35
下贝氏体组织金相图
图5-1h7
36
低碳板条状马氏体组织金相图
2. 化学成分的影响
钢氏中体含 晶碳 核量 数增 增加 多, ,碳其化转物变数速量度相加应快增。多,F和Fe3C的相界面增多,奥
钢中的合金元素不改变奥氏体的形成过程,但能影响奥氏体的形成 速度。因为合金元素能改变钢的临界点,并影响碳的扩散速度,且 它自身也存在扩散和重新分布的过程,所以合金钢的奥氏体形成速 度一般比碳钢慢,尤其高合金钢,奥氏体化温度比碳钢要高,保温 时间也较长。
第五章 钢的热处理
h
1
钢的热处理
前 言 第一节 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第二节 钢的冷却转变 第三节 钢的普通热处理 第四节 钢的表面热处理
h
2
前言
什么叫钢的热处理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
h
3
热处理的概念
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或合金在一定介质
中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材料整体
或表面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钢的化学成分
h
15
标准晶粒度等级
图5-4 晶粒h度评定标准
16
实际晶粒度
钢在加热时所获得的实际奥氏体晶粒的大小
实际晶粒度决定钢的性能。
h
17
本质晶粒度
钢加热到930℃±10℃、保温8小时、冷却后测得的晶 粒度
表示钢在加热时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 本质细晶粒钢 本质粗晶粒钢
h
18
本质细晶粒钢M和本质粗晶粒钢K晶粒长大示意图
图5-5
h
19
第二节 钢的冷却转变
一、过冷奥氏体 二、在冷却转变时,相变温度对转变速度的
影响 三、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 四、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的产物的组织和性
能 五、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h
20
冷却方式
连续冷却 等温冷却
图5-6 冷却方式示意图
六、奥氏体晶粒大小及其影响因素
h
7
一、奥氏体化前的组织
我们只考虑比较简单的情况即奥氏体化前的 组织为平衡组织的情况。 对于亚共析钢 → F+P 共析钢 → P 过共析钢 → Fe3CⅡ+P
h
8
二、奥氏体的形成温度与Fe- Fe3C状态图的关系
对于加热:非平衡条件下的相变温度高于平衡条 件下的相变温度;
3. 原始组,相界面越多,越有利于形核,
同时由于片间距小,碳原子的扩散距离小,扩散速度加快导致奥氏
体形成速度加快。同样片状P比粒状P的奥氏体形成速度快。
h
14
六、奥氏体晶粒大小及其影响因素
奥氏体的晶粒度及其分类
起始晶粒度 实际晶粒度 本质晶粒度
影响奥氏体晶粒大小的主要因素
h
21
一、过冷奥氏体
高温时所形成的奥氏体冷却到A1点以下 尚未发生转变的奥氏体 。
h
22
二、在冷却转变时,相变温度对转变速度的影响
温 度
A1 A1以下的冷却速度 D
℃
转变速率
tn
驱动力 Ms 后面会知道是Ms
驱动力 扩散系数D 转变速率
图5-7 相变温度对转h 变速度的影响示意图
23
三、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曲线
温 700 Ar
度 ℃
600 550
500
400
300 Ms
200
100
23
4
56
1 10 10 10 10 10 10
时间(s)
图5-8 h
24
共析碳钢过冷A等温曲线的建立
图5-9h
25
四、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的产物的组织和性能
珠光体转变 贝氏体转变 马氏体的组织与形态
h
26
珠光体转变
转变过程 组织与性能特征
对于冷却:非平衡条件下的相变温度低于平衡条件 下的相变温度。
这个温差叫滞后度。加热转变 → 过热度, 冷却转变 → 过冷度,且加热与冷却速度越大,温 度提高与下降的幅度就越大,导致热度与过冷度越 大。此外,过热度与过冷度的增大会导致相变驱动 力的增大,从而使相变容易发生。
h
9
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的相变临界点
图5h-18
37
高碳针片状马氏体组织金相图
图5-h19
38
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700 A1
600
温 度
500
℃ 400
PS K Pf
CCT
P P+M+A'
30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