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柏拉图哲学与美学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14f7bb71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13.png)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
柏拉图美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和《柏拉图学派对话录》中提出的一种关于美的哲学观念,它对西方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认为美是真、善和美的结合,是理念及其外在表现的统一。
柏拉图的美学理论深刻影响了欧洲文化,同时也为当代世界提供了许多借鉴和启示,下面将从当代艺术、社会和个人发展等方面来浅析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
在当代艺术领域,柏拉图的美学理念对于艺术创作提供了独特的思考方式。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一种模仿,而模仿是对现实世界的复制,因此艺术作品只是真理的幻影,而非真理本身。
他主张真正的艺术家应当追求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之美,而不是停留在物质世界的表面形态。
这一观点为当代艺术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提示艺术家要不断追求内心真理的美感,超越世俗的材料和形式,从而创造出更加深邃、更有内涵的艺术作品。
在当代艺术创作中,柏拉图的美学理念为艺术家指明了前行的方向,提醒他们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美和真理。
在当代社会中,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表现在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和引领。
柏拉图认为,美是真理和善的结合,是理念和形态的统一。
美是一种超越感官的理念之美,是一种超越物质的精神追求。
在当代社会中,柏拉图的美学理念为我们指明了追求真、善和美的道路。
柏拉图的美学理念提示我们在追求物质享受的更要注重内心精神世界的升华,追求真理与善的结合,努力塑造美好的社会风尚。
在当代社会中,柏拉图美学的思想对于塑造和引领社会价值观具有积极的作用。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c9ac06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b0.png)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1. 引言1.1 介绍柏拉图美学的背景柏拉图美学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柏拉图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对美学的探讨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柏拉图认为美是一种超越感官的理念,是一种至高无上的存在,是真、善、美的统一体现。
他认为美是一种普遍的抽象理念,是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纯粹精神的存在。
柏拉图关于美的理论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得到了深入阐述,他将美视为一种完美、真实和永恒的存在,是一种纯粹的理念而非具体的物质形态。
柏拉图强调美的价值和作用,并认为通过对美的追求可以实现人的灵魂的升华和完善。
他的美学思想对后世哲学家和艺术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西方艺术和美学思想的重要基石之一。
1.2 解释柏拉图美学的基本理念柏拉图美学的基本理念主要包括对真、善、美的追求。
在柏拉图看来,美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理念,是超越物质世界的完美形式。
他通过形而上学的思考,认为这种美是绝对的、永恒的,而世间的事物只是这种美的暂时体现。
柏拉图认为美是一种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的标准,是一种无形的完美之美,存在于每一个美的个体之中。
他强调美的本质是内在的、精神的,而非外表的、物质的。
柏拉图美学强调的是内在的美感培养和精神提升,而非外在的装饰和享乐。
柏拉图还认为美与善是密不可分的,美是引导人追求善的动力。
通过对美的追求,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灵魂,达到更高层次的境界。
在柏拉图的美学中,美不仅是审美的对象,更是道德和精神的指引。
柏拉图美学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对真、善、美的追求,引导人们超越物质世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灵魂的升华。
这种基本理念对后世的哲学、艺术、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当代社会提供了启示和借鉴。
2. 正文2.1 探讨柏拉图美学在当代艺术中的影响柏拉图美学在当代艺术中的影响可以说是深远而广泛的。
在当代艺术领域,柏拉图的理念对艺术家们的创作和表达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
柏拉图提出的“理念”的概念对当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美学理论
![柏拉图的美学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e10694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be.png)
柏拉图的美学理论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一位,他对于美学理论的探讨也是独具一格的。
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他提出了一种关于美的理念,这种理念在柏拉图美学理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从美的本质、美的层次以及美的作用三个方面来探讨柏拉图的美学理论。
首先,柏拉图认为美的本质是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
他认为,物质世界是不完美的,而真正的美存在于理念世界中。
对于柏拉图来说,美是一种超越于感官的理念,是一种永恒不变的存在。
物质世界中的美只是理念世界中美的影子,是对于理念世界中美的模仿。
因此,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不是通过感官来感知的,而是通过理性思维来领悟的。
其次,柏拉图将美分为三个层次:物质美、形式美和理念美。
物质美是最低级的美,它是对于感官世界中物体的外在美感的体验。
然而,物质美是短暂的,它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
形式美是对于物质世界中事物的内在本质的把握,它超越了感官的局限,是对于事物的真正理解。
最高级的美是理念美,它是对于理念世界中的真理的追求,是对于真理的领悟。
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追求理念美,人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最后,柏拉图认为美具有一种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通过美的教育,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达到更高的境界。
美的教育不仅仅是对于感官的培养,更是对于人的灵魂的培养。
通过对于美的追求,人们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培养自己的智慧。
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美的教育,人们才能实现真正的自我完善。
综上所述,柏拉图的美学理论具有一定的深度和长度。
他认为美的本质是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美分为物质美、形式美和理念美三个层次,美具有一种教育的作用。
柏拉图的美学理论对于我们认识美的本质、追求美的境界以及实现自我完善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对于柏拉图美学理论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领悟美的真谛。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a7e96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3.png)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1. 引言1.1 柏拉图美学的概念柏拉图美学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提出的一种审美理论体系,主要探讨了美的本质、美的来源和美的价值。
柏拉图认为美不仅是外在形态的表现,更是内在灵魂的显现。
他强调了理念世界的存在,认为真正的美是绝对的、完美的理念,是超越感官世界的存在。
在柏拉图看来,美是智慧、道德和秩序的体现,是引导人灵魂向上升华的力量。
他认为美的存在让世界变得更加和谐、美好,可以使人的灵魂得到净化和提升。
柏拉图美学强调了艺术的教化功能,认为艺术作品应该是高尚的、真实的,并能激发人们的道德感和理智。
柏拉图美学强调了内在意义比外在形式更为重要,倡导追求真理、善良和美好。
它是一种超越感官享受的审美追求,是对灵魂的熏陶和启发,是文化和社会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今社会,柏拉图美学的概念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对于指导人们追求高尚、美好生活仍具有启示性的意义。
1.2 柏拉图美学的重要性在柏拉图美学中,美的概念被认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真理和完美的象征。
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念的映照和实现,是一种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存在。
柏拉图的美学理论在西方哲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柏拉图美学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柏拉图美学强调了道德和美的关联。
在柏拉图看来,美和善良是相互关联的,美的存在可以促进人们向善的方向发展,而道德和美是一体的。
这种观念对当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
柏拉图美学提倡了理念的追求和超越。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是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存在,在追求美的过程中,人们可以超越现实世界的种种局限,追求更高尚、更完美的境界。
这对当代社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建设有着深远的启示作用。
2. 正文2.1 柏拉图美学的核心理念柏拉图美学的核心理念主要包括对美的本质和价值的探讨,以及美对人类精神和道德的影响。
在柏拉图看来,美是真善和美的统一体,是一种超越感官的理念,是超越现实的永恒之美。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df82a9f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63.png)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的美学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美学是古希腊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体系对后世欧洲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也是我们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对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进行浅析,从不同角度探讨柏拉图美学对当代艺术与美学的启示和影响。
柏拉图美学的核心理念是“形式论”,他认为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有其无形的理念,而这些理念是永恒不变的。
在柏拉图看来,艺术是对这些理念的模仿和表达,而艺术创作的价值在于它所表达的理念。
柏拉图认为艺术创作是对理念的模仿,而并非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他对艺术有着严格的限制和规定,认为艺术创作应该追求对理念的忠实再现,而非对现实的歪曲和夸张。
柏拉图对艺术的这种严格要求,体现了他对普遍、永恒真理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理性与感性的关系的深刻认识。
柏拉图美学的一大特点是强调艺术对灵魂的影响。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著名的“诗人驱逐”观念,即认为诗人与艺术家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因为他们往往通过感性的表达引导人们远离理性,误导灵魂。
柏拉图认为艺术创作应该服务于灵魂的升华,是对灵魂的教育和治疗,而非对灵魂的摧残和毁坏。
从这一观念来看,柏拉图美学对当代理性与感性、理智与感性关系的思考有着深刻的启示,对于当代艺术创作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还体现在对艺术与社会责任的思考上。
在柏拉图看来,艺术家应该具有高尚的品德与道德,其创作应该体现出对社会的责任感与担当。
他提出了“哲学君主”的理念,即认为只有哲学家才能成为真正的君主,因为他们拥有高尚的品德与智慧,能够真正为社会谋福祉。
柏拉图的这一思想对当代艺术家和文化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道德与品德要求,对于当代文化建设和社会进步也有着积极的启示与影响。
柏拉图美学对审美教育的思考也有着现代意义。
在柏拉图看来,审美教育是对灵魂的塑造和启蒙,是对理性与感性的平衡与调和。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美学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美学](https://img.taocdn.com/s3/m/0f387ef9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5.png)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美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被誉为“古希腊哲学家”,他的著作是古希腊以及之后的西方哲学发展的里程碑。
他在哲学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在美学领域的成就,特别是他作为“古希腊美学”的创始人。
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美学,以“美为善”为基础,继承了古希腊艺术的传统,强调艺术的动态平衡,认为美的审美应该服从对和谐的欣赏。
此外,美的标准是相对的,取决于个人的经验和感受。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在美学思想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他强调美和善的联系,认为美是善的表现,也就是说他认为所有的人都有共同的美的标准,这就是所谓的“至美”,也就是“和谐”的表现。
在柏拉图的看法中,“和谐”不仅仅是指物质的平衡,而是指一种精神上的状态,它涉及情绪的平衡,因为情绪的平衡代表着人的内在的美。
此外,柏拉图强调“美的本质就是知识”,也就是说,要实现美,必须培养一套理念和技术,其根源是知识,只有知识是可以实现美德的。
因此,为了获得美,就需要获取知识,这种知识就是柏拉图所说的“思想”。
另外,柏拉图坚信“概念是一切”,概念不仅是一种观念的抽象,也是“一切”的基础。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是一套完整的哲学思想体系,其理论特点是以善为中心,以美为基础,以知识和概念为显示,强调美的本质是和谐及精神上的平衡。
它把古希腊艺术的传统体系与自然审美联系起来,成为审美观念的基础,并影响了后世美学家关于美德的认识和观点,为西方美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综上所述,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成果,不仅丰富了古希腊的美学理念,也对后世的美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观点,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理解美的另一种视角,既有现实的,又有理想的,这种理解非常重要,同时也为现代美学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浅析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62b95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f9.png)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浅析【摘要】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等著作中提出的一种关于音乐的哲学思想。
柏拉图认为音乐是一种具有魔力的艺术形式,能够深刻影响人的心灵和道德观念。
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音乐被视为对灵魂的一种教育,具有重要的道德和心理效果。
柏拉图认为音乐的作用不仅仅是娱乐,更重要的是能够塑造人的品格和修养。
他强调音乐的美和和谐对人的心灵具有深远的影响,并提倡通过音乐来进行人的道德修养。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对后世哲学家和音乐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奉为古代音乐美学的经典之作。
柏拉图音乐美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过于理想化,难以与现实音乐实践相结合。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在其重要性和现实意义的同时也需要面对其不足之处进行批判和思考。
【关键词】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音乐、哲学体系、影响、核心理念、后世、重要性、现实意义、不足之处1. 引言1.1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浅析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中最重要的代表之一,他对音乐的理解和审美观念在古代就备受赞誉,至今仍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柏拉图音乐美学思想一直以来都备受争议,有人赞同他对音乐的观点,也有人对他的想法持不同看法。
但无论如何,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西方音乐美学理论的重要基石之一。
在柏拉图看来,音乐是一种能够深刻影响人们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他认为,音乐具有一种神秘的力量,能够疗愈人们的心灵,引发内心的共鸣。
在他的哲学体系中,音乐被赋予了特殊的地位,被视为一种至高无上的艺术形式。
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核心理念主要包括对音乐的审美价值、音乐的作用和影响等方面的探讨。
他认为,音乐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还能够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柏拉图的音乐美学思想虽然有其独特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无论如何,他的思想对后世的音乐美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于我们理解音乐的本质和意义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美学论文:浅论柏拉图的美学观念
![美学论文:浅论柏拉图的美学观念](https://img.taocdn.com/s3/m/57095fa2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8.png)
美学论文浅论柏拉图的美学观念一、柏拉图关于美学本质的探究关于“美”是什么,有人认为自然界中花草为美,有人认为人类在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件是美的……关于这个问题想来是见仁见智的了。
柏拉图一句“美是难的”道出了想要探究什么是“美”却又的确不轻松。
柏拉图之前,毕达哥拉斯学派注重形式美,认为美就是数的和谐,觉得圆形是最美的,苏格拉底认为美在于有用。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不是向有些人所谓完全的否定前人对于美的观点,却是在继承中辩证的否定。
柏拉图提出了一组“二元对立”,即“理念实在/经验世界” (“理性/感性”)。
按照后来结构主义的观点,二元对立的一组概念作为核心概念出现,斜杠前的概念在地位上要明显优于斜杠后的概念(例如:天/地,生产力/生产关系)。
即柏拉图认为理念实在(理性)是第一性的,是作为本体出现的。
“理念论”是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核心论点,在后人看来,他的哲学美学思想被认定为“客观唯心主义”的根源也便在此处。
将“理念”认定为核心存在,认为“理念”是绝对的、永恒的、固定的、不会随世事更替而更迭的。
这便和我们到家所讲的“道”有些类似,“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是自然万物的法则,永恒存在,不会消亡,是万妙之门。
我们讲修身,很重要的便是悟道,柏拉图认为人们想要真正认识“真理”,便要感知“理念”。
在《理想国》第十卷当中,他阐述了一个经典的比喻,便是“三张床”的比喻,三张床分别由画家、造床匠、神制成的。
神造的床是“本质的床”、“真正的床”也是“自然的床”。
这样的床存在于“理念”,造床匠根据神造的床打造出的床在我们看来虽然是真切的存在的,却也是“模仿”出来的了,而画家看到造床匠造出的床而画出的床便是模仿本是模仿的成品了。
所以《理想国》中提到“如果我们把画家叫做那两种人所造的东西的模仿者,应该是最合适的。
”柏拉图是想借助这个比喻,来说明诗歌就和绘画一样,是“模仿的模仿”,“悲剧诗人既然是模仿者,他就像所有其他模仿者一样,自然地和王者或真实隔着两层。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e94336c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ba.png)
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浅析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他在美学方面的思想被称为“柏拉图美学”。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美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理念依然在当今世界有着重要的现代意义。
本文将从柏拉图美学的基本理念和其在当代美学中的意义两个方面对柏拉图美学的现代意义进行浅析。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主要表现为他对美的本质和价值的探讨,以及他对美的教育作用的看法。
在柏拉图看来,美是超越物质世界的形而上之物,是永恒不变的理念之物,是普遍存在的、超越个体的普世之善。
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柏拉图描绘了一个理想国家的模型,并认为在这个理想国家中,艺术和美的教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他相信艺术可以在人们心灵中唤起对美的渴望,引导人们向上追求美的终极价值。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在当代美学中仍然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柏拉图对美的本质和价值的思考启发了当代美学对美的理解。
在当代,美学不再仅仅局限于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评价,而是更多地关注美的本质和意义。
柏拉图的思想帮助人们认识到美是超越个体和时空的普世之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理念之物,这为当代美学提供了更加深刻的美的理解和价值的探讨。
柏拉图对美的教育作用的思考对当代美育事业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提出的“青年教育是最重要的事业”思想,强调了教育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尤其是美的教育。
在当代社会,美育已经成为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使学生能够欣赏美的作品,领略美的意境,感受美的魅力,提高审美情操。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还对当代艺术创作具有启发意义。
柏拉图主张艺术家应当追求理念之美,而非具体形体的美,因此柏拉图反对模仿艺术和物质世界的艺术。
他认为真正的艺术是能够激发人们向上追求美的艺术,而不是仅仅满足人们的感官需求。
这一思想对当代艺术创作提出了挑战和启发,要求艺术家在创作中要追求真善美的高尚境界,呈现出更加深刻的内涵和更加普世的价值。
从“灵感”与“艺术”的对立看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从“灵感”与“艺术”的对立看柏拉图的美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fb2fb37e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f4.png)
从“灵感”与“艺术”的对立看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对于美学的思考在他的著作《理想国》中得到了详尽的阐述。
他将美学问题与道德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认为美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理念,是一种超越个体感官经验的东西。
在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中,“灵感”和“艺术”被视为互相对立的两个概念,本文将从这一角度来探讨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一种模仿,是对现实世界的复制和再现。
艺术家通过创造出的形象和事物来模仿现实世界,而这种模仿无法真正达到真实和完美。
艺术只是存在于感官层次上的,它无法表达超越感官的理念和真理。
而灵感则是一种超越感官经验的理念的直接体验和认识。
柏拉图认为,艺术家仅仅是灵感的媒介,他们通过创造出的艺术作品来传达理念,并帮助人们接近真理。
柏拉图将艺术家比作梦境中的人,他们只是在模仿现实世界的表象,而没有真正触及到事物的本质和真理。
艺术品只是现实世界的复制品,它们只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并不能带给人们真正的触动和启发。
相反,灵感却是对理念的直接体验和认识,它能够引导人们超越感官层次,进入到更高的精神领域。
柏拉图认为,艺术是虚假的,是误导人的,它只是一种为了满足人们的感官和情感需要而存在的。
艺术家只是展示了世俗事物的表面,而并没有揭示事物的本质和真实面貌。
只有通过灵感,人们才能够真正认识到理念的存在和重要性,才能够超越物质和感官的束缚,追寻真理的殿堂。
柏拉图的美学观点
![柏拉图的美学观点](https://img.taocdn.com/s3/m/7862017cf242336c1eb95e5c.png)
柏拉图的美学观点柏拉图的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并非是现在一些学者所认定的,就是一个客观的唯心主义者的早期代表,对于他的思想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入研究与与讨论,本文就试着做一点这方面的工作。
柏拉图出身于奴隶主又是较显赫的贵族家庭,从小就受到过良好的教育。
成年后喜欢艺术和哲学,又受到奴隶制政治的影响和吸引。
在他成长的年代中,当时正是古代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创建时期,也是奴隶主头子间争权夺利,主张要更民主些还是更****些,相互间血腥较量,垂死斗争的时期。
漫长的伯罗奔尼苏战争就是这一斗争现实的体现。
残酷的斗争现实,给予了柏拉图思想的深刻影响。
另外,希腊的两个较主要的宗教,如奥林匹克神和俄耳菲斯教的宗教意识对他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再由于他成年中热爱诗歌和戏剧等艺术,所以古希腊以神话为题材的史诗和戏剧等,也在柏拉图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审美的种子。
总起来说,对柏拉图思想影响最为深刻的还是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如米利都派、毕达哥拉斯派、恩培多克勒、爱利亚派的自然哲学,智者派的社会哲学和伦理学。
其中对柏拉图思想影响最深的为毕达哥拉斯的数的和谐理论,恩培多克勒的原始物质论,爱利亚派中的赫拉克利特的万物流变论,巴门尼德的宇宙实在抽象永恒不变论,苏格拉底以善为主的哲学与伦理学。
其中又以苏格拉底无惧无畏的恂道精神对柏拉图思想的成熟和以后的志向确立影响最大。
因苏格拉底是柏拉图的老师,又是执友,所以可以这样说,苏格拉底的学说和品德,基本上就成为柏拉图学说建立最为主要的理论基础。
以上这些就是形成柏拉图思想较为直接的现实基础和原因。
柏拉图吸收如此丰富的古希腊文化,与他一生中勤奋学习读书,多次出游,广集人材,兴办学园有关。
据有关资料介绍,柏拉图一生的着作以柏拉图的名义流传下来的有30多篇对话和13封信,如《斐多》、《斐德罗》、《巴门尼德》、《国家》、《会饮》、《大希庇阿斯》、《智者》、《斐利布斯》、《蒂迈欧》、《法律》等等篇。
经过学者们多年的研究,大体上分辨了真伪,确定了着作的先后分期。
浅析柏拉图美学中的“美”之理念
![浅析柏拉图美学中的“美”之理念](https://img.taocdn.com/s3/m/28df687331b765ce050814dd.png)
美 的领域 ” 既 涉及 到 物质 领 域 的美 , 涉及 到 了精 , 又
神 领域 的美 ; 既对美 的具体 事物 作 了审 美观 照 , 又对 美 的理 念进 行 了探 幽 , 极 大 地 拓展 了美 学 研 究 的 这 视 野 。可 以说 , 拉 图总结 了古 希 腊 “ ” 柏 美 的概 念 的
观形 态 的美 , 也谈 到 品 德美 、 性情 美 、 格 美 和 精 神 人
美等 非直观 的 内在 美 , 还谈 到纯 形 式 ( 几何 图形 ) 的 美 、 智 的美 、 理 灵魂 的美 和理 念 的美 等纯理 性 的超验 的美 。也就 是 说 , 拉 图 的 审美 视 野 遍 及 “ 大 的 柏 广
前 的古 希腊美 学 。后 者 虽然 已经 开始 走 向 自觉 , 但 仍 停 留在素朴 阶段 , 研究 视野 既缺乏 广度 , 其 又缺 乏 深度 。毕达哥 拉斯 学 派 主要 研究 了音 乐 美 学 ; 拉 赫
克利特 主要探 讨 了艺术 模 仿 ; 谟 克 利 特虽 然 在 心 德 理美 学方 面有所 成 就 , 其美 学 思想 主要 表 现 在对 但 具体 艺术 的研究 , 对 音 乐 、 画和 诗 的探 讨 等 ; 如 绘 苏 格拉 底则开 始把 美 学 转 向社 会 、 生 。在 苏格 拉 底 人 的影 响下 , 柏拉 图则试 图超越 传统 美学研 究 的阈 限 , 努力 拓展美 学研究 视野 的广度 和深 度 。 首先 , 拉 图美 学体 现 了其 美学 视野 的开放 性 。 柏 他不仅 继续 和深化 了音 乐 、 画 、 绘 诗及 其形式 美 的研
一
文 章 编 号 :0 98 7 (0 0 0 -1 1 4 10 —9 6 2 1 ) I 2 - 0 0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美学观念与艺术创作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美学观念与艺术创作](https://img.taocdn.com/s3/m/e160b446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76.png)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美学观念与艺术创作
摘要
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大师,其著作《对话录》中涉及了丰富的美学观念,对艺
术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解析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美学观念,探讨其对艺术创作的启示。
1. 美的本质
柏拉图认为美并非物的外部表象,而是一种理念和普遍性原则的表现。
美是超
越感官的灵魂之美,是普遍的、不朽的存在。
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追求这种超越感官的美。
2. 艺术与真实性
柏拉图反对艺术作品对外部世界的模仿,认为艺术作品虚妄且欺骗,只会让人
们沉溺于感官的暂时愉悦,无法引导人们认识真实的本质。
他主张艺术创作应当追求真实性和哲学性,让观众超越感官的局限,洞察世界的本质和普遍性。
3. 艺术家的使命
在柏拉图看来,艺术家应当是哲学家和智者,承担传递真理和道德观念的责任。
艺术创作不应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美,更应当通过抽象和象征的方式,引领观众超越感官,进入智慧的领域。
结语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美学观念深刻影响了后世的艺术思想和创作实践。
通过反思
柏拉图的观点,我们能够更好地审视当代艺术创作,并探索艺术的真正价值与意义。
相信在推陈出新的创作中,柏拉图的理念能够给我们带来更深层次的启示。
以上为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美学观念与艺术创作的探讨,希望能引起读者对艺术
创作的深入思考与探讨。
感谢阅读。
柏拉图关于美的理论
![柏拉图关于美的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258cf15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8b.png)
柏拉图关于美的理论柏拉图关于美的理论在西方,柏拉图是最早对爱与美进行系统思考的哲学家。
本文为大家整理了柏拉图关于美的理论,仅供参考!1、在《大希庇阿斯》篇中,他批判地总结了前人对美的各种看法.明确地反对了早已流行的对美的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解释,而是提出“美本身”这一概念,区分美和美的东西,提出美的本质问题,这就把美的研究从感性经验领域推进到了概念和超验的领域。
柏拉图要求建立的是一种本理论的美学,这是继宇宙论美学之后的新发展。
2、他提出了著名的美是理念说或分有说.建立了他的本体论美学----“理念”(Idea)的理论。
他的基本观点是:美是理念,个别事物之所以美,是因为“分有”或“摹仿”了美的理念。
柏拉图的美是理念说,带有客观唯心主义本体论的性质和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柏拉图十分轻视现实生活,他完全否认了客观现实世界中有真正的美,同时也否认了人对美的正常感知和认知,这些当然都是错误的。
但他不把美简单地局限于感性直观,说明他看到了美的多层次性和美的认识的复杂性,这是很宝贵、很有价值的。
他的名言:“对美本身的关照是最值得过的生活境界”,一直为人们所称道。
柏拉图赞同苏格拉底的观念,坚信理性能够获得真知,把追求“真”、“善”、“美”当作是哲学探索的目的。
真知:必须是关于真实的、永恒存在的事物的知识,而非关于流动的、变化的、朝生暮死的事物的知识。
像物理学这样的学问所研讨的就是现实世界的知识,因此它不能把握永恒的、不变的事物和存在。
真知是关于“理念”的知识。
永恒的是“理念”的世界,现实世界是对“理念”的世界的模仿或“分有”。
柏拉图认为,存在的事物分为四个层次:最高级的是“理念”的世界,拥有绝对的静止性、纯粹性、永恒性,最真实;其次是数学对象,即数字和几何图形等;再次是个体事物,即个体的“活物”,也就是自然中不断流变的动物、植物、人工制品等;最次的是肖像,“指的首先是影子,其次是水面和光滑体表面上的映像,以及其他类似的东西。
柏拉图美学思想探究
![柏拉图美学思想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6ec8ae6a8e9951e79b8927d2.png)
97文|洪子杰柏拉图美学思想探究摘要:柏拉图是西方哲学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哲学家。
柏拉图的思想涵盖了哲学、美学、历史等多个领域,这为后人研究相关领域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而柏拉图的美学思想有其十分独到的一面,这使其成为后人学习的宝贵材料。
但是,由于其主观唯心主义的影响,以及他所生活的时代物质与精神层面上的限制等因素,导致了他的美学思想有不少问题成为后人批判的焦点。
这些都不影响我们带着辩证的思想来学习与探讨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柏拉图;哲学;美学思想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在近两千年的整个西方美学史上都可谓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不论是美学的初学者还是在美学领域有一番造诣的学者。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都是必须要深入了解的必修课。
但是,由于柏拉图的大部分文稿都是以对话的形式所记录,而且绝大多数还是以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名义和其他学者进行对话。
这就使得后人研究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时候无疑增加了不少麻烦,文章中的思想到底是柏拉图的观点还是苏格拉底的观点。
不过这都并不影响柏拉图美学思想在西方美学史上的重要性,因为柏拉图是西方美学史上系统的提出美学思想的第一人,并且在他当时生活的那个时代是跨越式的发展。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个方面:一、美的理念说美的理念说是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提出来的,在文章中苏格拉底一直在询问希庇阿斯美是什么?而希庇阿斯的回答却是黄金、一位美丽的小姐、云石等。
因此他的回答都一一被苏格拉底所否定。
而苏格拉底想要得到的答案却是美就是那样一个理念,你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就是时时刻刻存在与那个地方这个理念是一切事物变成美的本质。
这个理念是永恒不变的,把它加到任何物体上不论是石头、黄金、还是人身上这个事物就变成美的了。
这个理念是先于一切就存在在那里的。
《大希庇阿斯篇》是柏拉图最初对美是什么进行的探讨。
这时他的美学思想的体系还没有建立完成,因此,这时候还是在和希庇阿斯对美是什么进行讨论。
在《大希庇阿斯篇》里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第一,就是柏拉图对提出“美本身”的存在。
从“灵感”与“艺术”的对立看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从“灵感”与“艺术”的对立看柏拉图的美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c232b69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57d3573.png)
从“灵感”与“艺术”的对立看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中,他通过对“灵感”与“艺术”的对立来阐释美的本质。
柏拉图认为,艺术创作是由“灵感”和“模仿”两个方面构成的。
他认为,“灵感”是美的源泉,是超越感官世界的真理之光,而“艺术”则是对这种超然存在的模仿,因此在柏拉图看来,“灵感”与“艺术”是截然相反的两个概念,革命与保守的关系。
柏拉图认为“灵感”是美的源泉。
在其著名的对话篇《理想国》中,他把艺术家比喻成依靠“灵感”进行创作的人。
他把“灵感”描述为一种由神明降临的灵魂之火,是人类对于超越感官世界的真理和美的感悟。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灵感是一种天赋,但却来自于宗教灵魂”。
“灵感”是超越感官世界的,是一种对美的真理的直觉领悟,是对于理性世界的感知。
柏拉图把“灵感”视为美的本源,是艺术创作的灵魂,是超越现实世界的美的启示。
柏拉图对“艺术”持有批判态度,认为它是对“灵感”的模仿。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谴责艺术是一种“模仿”和“表象”,是虚假的欺骗。
他认为,艺术创作是不真实的,只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是对真理的误导。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指责诗人、画家和雕塑家只是模仿真实事物,他们的作品只是世界的影子,而并非真理的映射。
他说:“但这种人所说所做不过是影子,什么也看不见、摸不着。
”柏拉图认为,“艺术”只是一种对真理的曲解,是一种对美的错位理解,是对“灵感”的颠倒。
基于对“灵感”与“艺术”的对立,柏拉图提出了他的美学思想。
他认为,艺术创作应当回归到“灵感”的源头,超越感官世界,追求真理和美的本质。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提出了“理型”的概念,认为真正的艺术创作应当是对真理和美的直观呈现,是对理性世界的再现。
对于柏拉图而言,艺术创作的目的应当是追求真理和美的本质,而不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他说:“所以艺术家最终仅为真理、知识、德性无际的朋友。
”柏拉图呼吁艺术家要超越感官世界,追求美的本质,展现出理性世界的真理和美。
柏拉图美学思想总结
![柏拉图美学思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28dc6d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c.png)
柏拉图美学思想总结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也是柏拉图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他对美学的思考对西方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主要包括形式论、美的本质、艺术的作用等方面。
首先,柏拉图提出了形式论的概念。
他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由永恒的、不变的形式所支配的。
这些形式存在于一个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世界中。
在这个理念世界中,形式是真实的、永恒的,它们是事物的真正本质。
而感官世界中的具体事物只是形式的模仿或参与。
柏拉图认为艺术家是从理念世界中获取启示,并将其表达在感官世界中的物质作品中。
其次,柏拉图对美的本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他认为美是一种超越感官的观念,是一种理念世界中的形式。
美是与真善一样的真实存在,是伴随着真理和道德的,它是无私、正义和完美的。
柏拉图认为人们对美的欣赏和追求是一种对真理和完美的追寻,是灵魂的升华和超越。
此外,柏拉图认为艺术有一种教育的作用。
他认为艺术作品是启迪人类灵魂的工具,能够引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艺术作品是一种对理念世界的模仿,它能够让人们感受到真实美的存在并激发人们的内心。
艺术家通过创作和表演,传达出理念世界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引导人们追求真理和完美。
柏拉图认为优秀的作品应该具有真实性、完美性和道德性,只有这样才能够引导人们追求美好的生活和精神的升华。
然而,柏拉图对艺术的态度并不是完全肯定的。
他认为艺术作品只是形式的模仿,不能够直接展示真理和完美的本质。
因此,艺术作品只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而不能够给予人们真正的智慧和认识。
柏拉图担心通过感官世界中的艺术带来的欢愉和享受会成为人们追求真理的障碍。
因此,他主张要正确看待艺术,将之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引导人们向着真理和完美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强调了形式的存在和真理的追寻。
他认为美是真理和完美的体现,艺术是人们对真美的追求和表达。
柏拉图通过形式论的概念和艺术的教育作用,向人们阐释了美的本质和艺术的意义。
虽然他对艺术的态度持有一定的保留,但这并不影响他对美和艺术的重要性的认识。
浅论柏拉图的美学观念
![浅论柏拉图的美学观念](https://img.taocdn.com/s3/m/8680505d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14.png)
浅论柏拉图的美学观念【摘要】柏拉图是古希腊哲学家之一,他的美学观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他看来,美不仅仅是外表的完美与和谐,更是一种超越感官的理念,是善与真理的象征。
他认为艺术作为模仿世界的产物,只能带来误导和迷惑,对社会没有实际益处。
柏拉图提出了一种超越艺术的审美标准,即只有追求智慧和灵魂的升华才能真正接近美的本质。
他的美学观念对后世形成了明显的对抗立场,例如与亚里士多德的审美观相悖。
尽管柏拉图的美学观念并不被所有人接受,但其强调对善和真理的追求,以及对灵魂的升华仍有着深远的意义,值得我们反思和探讨。
【关键词】引言: 柏拉图、美学观念、简介正文: 美的本质理解、审美观念、艺术关系、影响、后世结论: 价值、美学观念、柏拉图1. 引言1.1 柏拉图的美学观念简介柏拉图的美学观念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其著作中对美的思考和理解。
在柏拉图看来,美是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是一种超越形而上学境界的完美之美。
美是绝对的、理念性的存在,在物质世界中只是其影子或表现形式。
柏拉图认为,美是真、善和美的统一体现,是对普遍理念的追求和体现。
他强调美的本质是美德和道德的体现,不仅是外在形式的美,更是内在灵魂的美。
柏拉图的美学观念深刻影响了后世思想家、艺术家和文化人。
他对艺术的质疑和对真正美的追求,塑造了西方哲学和美学的发展方向。
柏拉图的美学观念在西方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对艺术、文学、建筑等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柏拉图美学观念的深入研究,我们能更好地理解美的本质和意义,拓展我们对艺术、美学和人生的认识。
2. 正文2.1 柏拉图对美的本质理解柏拉图对美的本质理解主要体现在他所倡导的“理念之美”理论中。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美不是来自于感官世界的具体形象,而是来自于超越感官世界的理念世界。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美比喻为“理念之光”,认为真正的美是超越感官世界的观念,是一种纯粹而永恒的实体。
他认为,理念之美是智慧、真理和善良的结合体,是超越时空的绝对存在。
浅析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浅析柏拉图的美学思想](https://img.taocdn.com/s3/m/2f8fdb80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bb.png)
26海外文摘1 美的本体论所谓美的本体论,也就是围绕美是什么、美本身所得出的结论。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理念的问题。
记得在《大希庇阿斯篇》中,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就美本身这个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苏格拉底一开始指责某些东西丑,赞扬某些东西美,被和他对话的人问的无言以对。
那么什么是美,美的定义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在苏格拉底和希庇阿斯的对话中出现关于美的以下几种判断。
第一,什么东西是美的不等于美本身是什么。
美的东西之所以美,也源自于美本身。
由美是真实的东西从而想到美就是一位漂亮的小姐;美是一匹漂亮的母马;美是一个美的灌汤等。
这些美的东西本身有一种美的存在。
但是这些美都是有局限的,都是在各自意义上的美,并不是真正美的定义,不是美本身。
比如,最美的灌汤比起年轻的小姐来还是丑的,最美的年轻小姐比起女神也还是丑的。
第二,美是客观存在的,它加到任何一件事物上,就使那件事物被称为美,不管它是一块石头,一块木头,一个人,一个神,一个动作,还是一门学问。
希庇阿斯认为美就是黄金,他认为一件东西纵然是丑的,只要镶上黄金,就得到一种点缀,使它显得美了。
但是苏格拉底用菲狄阿斯雕刻的雅典娜的像使用的是象牙驳斥了这一观点。
第三,美是永恒不变的,美是永远的。
希庇阿斯说美是而且将来也还是对于一切人都是美的。
第四,苏格拉底还认为恰当不能同时造成表面现象的美和内在现象的美。
柏拉图认为,美是理念,个别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正是由于它们有了美的理念,这个理念是真实存在,永恒不变的客观存在。
这个理念先于人,先于动物,先于个别事物。
它是一般的普遍的共性的,它是美的东西的创造者。
2 美与爱,善以及生活本身的关系谈到美与爱的关系时,我们不难想到柏拉图式的爱情。
在《会饮》这篇对话中,柏拉图虽然没有参加这次的聚会,但是苏格拉底本来就是柏拉图非常遵从的一位诗人,他借用了苏格拉底的话语,表达出了自己的爱情观,同时也体现出美与善、生活本身的关系。
在《会饮》篇中不同的诗人对爱情所持有的观念不尽相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柏拉图的哲学及美学理论中存在着三个世界,依次为理式世界、感性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
柏拉图认为,这三个世界是各自存在的而且是不变的,为一切存在的的公式。
现实的感性世界是理式世界的影子,艺术世界是感性现实世界的影子,艺术世界是理式世界影子的影子,这样就肯定了理式世界与艺术世界之间隔了一道感性现实世界。
为说明此观点,柏拉图举出三种床的例子:理式的床、物质的床、临摹的床。
理式的床是本体,不依赖于外在任何物质而存在;现实物质的床是具体的、个别的,是由木匠制造的,受视角、时空、材料的限制,是理式之床的不完全体现,所以它包含着木匠的感性理念与认识;而临摹的床与现实物质的床又是不同的,它只是物质的床的外形的摹仿,认识视点和感悟的不同,所见的外形就不一样,就更加不具有真实性。
在柏拉图的三个世界中,理式世界是至高无上的,现实物质世界依存于理式世界,艺术世界又依存于现实物质世界,后两种世界的层次是较低的,艺术世界最低下。
站在理式世界高度的基点上柏拉图贬低了艺术世界对现实世界的作用,认为从荷马起,一切诗人和艺术创造都只是摹仿者,只得到理性世界的影象,抓不住真理。
其地位不如车夫、医生等具有专门技艺的人。
据此他把不同职业的人分为九等,这可能就是后来演绎成我们所说的"三六九等"的原始理论的出处。
柏拉图的"理式世界"正是宗教中"神的世界"的摹本,也正是政治中贵族统治的摹本。
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代,唯心哲学都是神权社会的影子。
神权是统治社会麻痹被统治者的工具,过去的君子都是"天子"高高在上,"代天行命"。
他要保卫正在没落的雅典贵族统治,就必须保卫正在动摇的神权观念。
他强调理式的永恒普遍性,正是他的保卫神权的哲学的具体体现。
在柏拉图的美学理论中,第一等人即"爱智慧者,爱美者,诗神和爱神的顶礼者",正是神灵凭附,得到灵感的人。
这些人也正是柏拉图理想中的哲学家,也就是贵族阶级中的文化修养最高的代表。
"神灵附体""与神灵相通""得到神灵的指点""产生与神灵相通的感悟"。
这样的灵感不过是柏拉图理论中的一个只有神灵才知道的哲学和美学概念而已。
值得注意的是柏拉图心目中的"爱智慧者,爱美者,诗神和爱神的顶礼者"并无需创作艺术作品,而他们所"爱"的"美"也不是艺术美。
柏拉图在他的两篇最成熟的对话《会饮》和《斐德若》里,都用辉煌灿烂的词句描写了这些“第一等人”所达到的最高境界。
他在《会饮》中写到:这时他凭临美的汪洋大海,凝神观照,心中起无限欣喜,于是孕育无量数的优美崇高的道理,得到丰富的哲学收获。
如此精力弥满之后,他终于一旦豁然贯通唯一的涵盖一切的学问,以美为对象的学问。
在《斐德若》里又说:那时隆重的入教典礼所揭示给我们看的那些景象全是完整的,单纯的静穆的欢喜的沉浸在最纯洁的光辉中让我们凝视。
由此可知,人生的最高理想是对最高的永恒的“理式”或真理的“凝神观照”,这种真理才是最高的美,是一种不带感性形象的美,柏拉图把它叫做“神仙福分”。
根据柏拉图的理论我们不难理解,由于“凝神观照”,让我们看到了“理式世界”的“真”,“无限欣喜”让我们得到了“美”,而“理式世界”是“神的世界”中的神,只有给予不求任何回报,神的效用就是满足你的需求而或帮助你实现愿望,所以神也是“善”的化身。
这就是我们通常在心灵上经常感慨的原始的“真,善,美”。
作为由文艺批评。
哲学和自然科学的附庸发展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的美学,在很久的一段历史内,是随着哲学的旋律而翩翩起舞的,所以又称“艺术哲学”。
不管是哲学还是美学,它给人类提供的是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
从对自然到对社会的认识,神权和神学曾经统治了人类思想很长的历史时期,人类把无法解释的现象和不可抗拒的因素都归依为神的力量。
柏拉图的理论也无法跳过人类思维的继承性。
身为苏格拉底的学生和希腊贵族政体的维护者,不可能不受当时文化思想和所处社会环境阶层的局限,他的哲学中的“理式世界”和美学中的“凝神观照”而产生的“无限欣喜”最终归依于神灵也就成为必然。
不要说哲学和美学,即便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一些知名的西方学者,譬如“数学之神”阿基米德“力学之父”牛顿,当他们最终找不到是谁在推动事物的向前发展而或把事物之间这么密切的联系在一起形成相辅相成的制约关系时,也不得不把神灵搬运出来,以为是神的力量和意志统领着整个宇宙世界,更何况人类是宇宙中极少的一部分。
从亚当和夏娃,到射中两颗心心相连的丘比特箭;从佛。
伊斯兰和基督三大教派的产生,到人们归纳自己命运时的“宿命论”中的“命”,无不充满着神的神秘力量在发挥着作用。
柏拉图一边鄙视着荷马诗史中的一些人物,却又走不出这部史诗中的神话思维,最终把哲学和美学归依于神灵也就不难理解了。
参考/
不可否认,柏拉图及其他的先辈们让人们的认识从混沌世界进入神灵时代是人类思维的一次飞跃,他试图在人和神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搭建起人与神可沟通的理论通道,但他自始至终被一种无形而有力的神手抓握掌控着不能挣脱,无奈,把自己和自己的思想归依于神灵,因为只有神才是完美和谐世界的化身。
他的哲学和美学当然不能也不可能摆脱神灵的归依。
直到有了马克思理论的出现,才给人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无神论的认识论,使哲学和美学完全脱离神灵的力量的控制成为可能。
由于篇幅所限,更是我才浅学疏,不可能在这么少的文字中把柏拉图的哲学与美学的相关理论丰富的展现在眼前,只是大体轮廓框架的再现,加之我自己的主观臆断,难免对柏拉图的理论有所歪曲和断章取义,旦愿不要让我的梦呓来误导你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