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广域网技术概述PPT课件

合集下载

《广域网络WAN》PPT课件

《广域网络WAN》PPT课件

SONET 的层次对应于OSI 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光纤端设备
光纤端设备
多路复用/解复用器-中继器-光纤媒体
段-线-路径
a
6
SONET/SDH-设备层次
a
7
SONET/SDH-OSI层次
段(Section):设备之间的连接; 线(Line):复用器之间(可能经过一个或者多 个中继器)的连接; 路径(Path):源和宿之间的连接。
a
8
SONET/SDH-SMT-1帧
采用同步多路复用技 术,被复用的信号组 成一个数据块(称为 帧)进行传输。
STM-1帧(155.520M)
结构:2430个字节

传输顺序
(每个字节占8位),
排列为9行270列。
线
信息载荷 (2349字节)
9行
是3个OC-1的帧长度 之和。
8位 9列
261列
a
26
a
27
ISDN-体系结构
TE1 ISDN电话
ISDN终端
R
非IDSN 终端
TA
TE2
S NT2
ISDN PBX
T
U
NT1
ISDN 交换 机
ISDN网


R:TA与非ISDN终端的接口
S:NT2与ISDN终端的接口
T:NT1与用户设备的接口
局域网
U:NT1与ISDN交换局的接口 TE:终端设备;
a
36
ATM-Connection Setup
Call Setup
a
37
ATM-Cell Switch
a
38
ATM-Cell Switch

广域网(WAN)技术

广域网(WAN)技术

7.5.2 X.25技术基础
7.5.2.1 X.25协议分层 分组层(网络层) X.25规程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1、物理层: X.21:定义DTE(数据终端设备)和DCE(数据通信设备)之间的数字同步传送方式。 X.21bis:定义DTE与DCE之间的模拟传送方式 V.24建议:25芯接口。 信控学院通信工程教研室 第10页
HDLC
PPP
SDLC
数据链路层: LAPB:Link access Protocol –Balanced平衡链路接入协议 FR:Frame Relay,帧中继 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 点对点协议 SDLC:Synchronous Data Link Control 同步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常用的公共网络: 1)电话交换网(PSTN,Public Swithed Telephone Network),也称电信网 2)分组数据交换网(X.25) 3)帧中继网络 4)数字数据网 5)ATM网络 信控学院通信工程教研室 第4页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教程讲义(电子版)
第七章 广域网技术(6学时,2/6)
7.3 广域网的构成
数据网普遍采用存储转发方式的分组交换,分组交换机是广域网的基本设备之一,分组交换机互 连构成广域网,增加分组交换机可以扩展广域网,覆盖更多的空间,连接更多的计算机。 分组交换机实际上是计算机设备,具有处理器、存储器和用于收发分组的I/O设备。
H21 H22 H23 H24
4
6 主机 B 用户子网
2
传输链路
信控学院通信工程教研室 第3页
计算机网络与Internet教程讲义(电子版)

网络广域网技术讲解 PPT

网络广域网技术讲解 PPT

广域网术语
• 用户驻地设备(Customer Premises Equipment,CPE) 用户驻地设备是用户方拥有的设备,位于用户驻地一侧。
• 分界点(Demarcation Point) 分界点是服务提供商最后负责点,也是CPE的开始。通常最靠近电信 的设备,并且由电信公司拥有和安装。客户负责从此盒子到CPE的布 线,通常是连接到CSU/DSU或ISDN接口。
点到点专线 电路交换 包交换连接
广域网连接类型
同步串口
异步串口
Telephone Company
同步串口
Service Provider
广域网支持协议
• Frame Relay • ISDN • LAPB • LAPD • HDLC • PPP • ATM
HDLC协议
• HDLC (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高级数据链 路控制协议,是流行的ISO标准、面向位的数据 链路层协议。它使用帧特性、效验和规定数据在 同步串行数据链路上的封装方法。HDLC是一种 用于租用线路的点到点协议。HDLC是CISCO串 行线路的缺省封装协议,只允许CISCO专用设备 的连接,与其他的供应商的设备不兼容。
•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电路交换使用拨号调制解调器或ISDN,用于低带宽数据传输。实际 上许多用户使用ISDN上网,但调制解调器还是被使用的。
• 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 这是一种WAN交换方法,允许和其他公司共享带宽以节 资金。可以将包交换想像为一种看起来像租线路,但费用更像电路交 换的一种网络。
PPP会话建立
• 链路建立阶段 每台PPP设备发送LCP包来配置和测试链路。LCP包包括 一个叫做“配置选项”的字段,允许每台设备查看数据的 大小、压缩和认证。如果没有设置“配置选项”字段,侧 使用默认的配置。

第7章 广域网技术

第7章  广域网技术
是目前有线电视进入Internet接入市场的唯一法宝。 一般从42MHZ~750MHZ之间电视频道中分离出一条6MHZ的信 道用于下行传送数据,通常采用64QAM(正交调幅)调制 方式,最高速率可达27Mbps,如果采用256QAM,最高速率 可达36Mbps。 上行数据一般通过5~42MHZ之间的一段频谱进行传送,一 般选用QPSK调制,上行速率最高可达10Mbps。
计算机网络基础
8
7.2.2 ADSL的功能特点
ADSL调制技术有3种:正交幅度调制QAM、无载波幅度/相 位调制CAP、离散多音调制DMT。 DMT调制技术:是一种多载波调制技术。是将整个传输频 带(0~1.104MHz)划为256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占有用 4kHz带宽。对应不同频率载波,其中4~138kHz为上行道, 138~1104kHz为下行道。 DMT调制系统根据情况使用这256个子信道,可以根据各个 子信道的瞬时衰减特性、时延特性和噪声特性,在每个子 信道上分配1~15个比特的数据,并关闭不能传输数据的 信道,从而使通信容量达到可用的最高传输能力。
计算机网络基础
6
7.2.2 ADSL的功能特点
1989年贝尔提出了一个充满激情的设想,在普通的电话线 (双绞线)上以百万bits/秒的速度传输视频、图形等数 据。梦想成真,一台叫做ADSL MODEM的诞生了,他的下行 速率达到1.5Mbps上行速率为16或64Kbps,这种非对称的 速率特别适合于VOD(视频点播),同时这种非对称的传 输技术与对称式的传输技术相比能够传输更远的的距离。 但ADSL的设计者并不擅长起名字,他们给这种技术起了一 个难记的名字(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缩写ADSL,翻译成中文就是“非对称数字用户线路”。

《广域网概述》课件

《广域网概述》课件
《广域网概述》PPT课件
欢迎来到《广域网概述》PPT课件。在本课程中,我们将深入了解广域网的定 义、实现方式、应用场景、优缺点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广域网的定义
1 什么是广域网?
广域网是由多个局域网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相互连接而成的计算机网络。
2 广域网的特点有哪些?
广域网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速度快、网络拓扑结构复杂等特点。
二、广域网的实现方式
传输介质
广域网的传输介质可以包括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
数据传输协议
常用的广域网数据传输协议有TCP/IP、X.25、Frame Relay等。
网络拓扑结构
广域网可以采用星型、环形、网状等多种网络拓扑结构。
三、广域网的应用场景
企业内部网络
广域网在企业内部提供统一 的数据传输和通信服务,方 便不同办公地点间的协作和 共享。
五、广域网的未来发展方向
1
5G技术对广域网的影响
5G技术将为广域网带来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高的网络容量,进一步拓展广域网 的应用领域。
2
卫星技术的应用
卫星技术的发展将为广域网的跨地域通信提供更可靠和灵活的解决方案。
3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的引入可以增强广域网的安全性和可信赖性,改善数据传输和存储的 效率。
跨地域合作网络
广域网可以连接不同地域的 分支机构,促进跨地域的合 作与信息交流。
互联网接入网络
广域网通过接入互联网,实 现用户与互联网上其他网络 资源的连接和访问。
四、广域网的优缺点
优点
广域网可以提供高速的数据传输、连接多个 地理位置以及实现资源共享。
缺点
广域网架设和维护成本高、安全性难以保证 以及对技术要求较高。

《广域网技术概述》课件

《广域网技术概述》课件

专线广域网
使用专用线路进行通信,适 用于跨越城市、跨国等远距 离通信。
虚拟专用网(VPN)
基于公用网络构建的虚拟私 有网络,提供安全可靠的远 程访问。
云计算
利用云计算技术提供跨地理 区域的资源共享和数据存储。
广域网与局域网的区别
1 范围不同
广域网跨越较大地理范围,而局域网局限在小范围内。
2 连接方式不同
2 应用
广播电视、有线电视等传输系统中的频率资源利用。
时间分割多路复用技术(TDM)
TDM将时间分成多个时隙,每个时隙分配给一个用户,实现多用户按时间轮 流通信。
分组交换技术(Packet Switching)
将数据分成小的数据包,每个数据包独立传输,具有灵活、高效的特点。
现代广域网的架构和技术发展趋势
云计算
将网络资源和服务部署在云端, 形成弹性、可扩展的架构。
软件定义网络(SDN)
通过软件控制网络行为,提供灵 活性和集中式管理。
物联网(IoT)
将各种设备连接到广域网,实现 智能化、自动化的通信和数据交 换。
卫星通信在广域网中的应用
1 远程通信
通过卫星进行长距离通信,覆盖范围广,适用于偏远地区。
广域网协议体系结构
1
数据链路层
2
负责将比特流转换为数据帧,并提供物
理地址传输特性和接口标准, 如光纤、电缆等。
网络层
实现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和路由选择。
公有网和专有网的区别
公有网
由通信运营商提供,对公众开放使用。
专有网
由企业自建或委托运营商搭建,用于内部通信和数 据交换。
虚拟专用网(VPN)的概念及其优势
概念
通过加密技术,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一条加密通道,实现远程访问和数据传输。

第七讲-局域网与广域网PPT课件

第七讲-局域网与广域网PPT课件

广域网主要接入技术
X.25 FR(Frame Relay)帧中继 拨号上网 ISDN xDSL HFC FTTx
39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 采用的数字交换和数字传输的电信网的简称, 中国电信将其俗称为“一线通”。
17
以太网 交换机
以太网 交换机
A4 VLAN1
A3
C3 B3
VLAN2 B2
VLAN3 C2
以太网 交换机
以太网 交换机
C1
A2
B1
A1
三个虚拟局域网: VLAN1, VLAN2 和 VLAN3 18
以太网 交换机
以太网 交换机
A4 VLAN1
A3
C3 B3
VLAN2 B2
VLAN3 C2
以太网 交换机
12
以太网交换机的特点
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个接口都直接与主机相连。 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的接口,使每一对相互
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碰 撞地传输数据。 以太网交换机由于使用了专用的交换结构芯片, 其交换速率就较高。
13
用以太网交换机扩展局域网
万维网 服务器
电子邮件 服务器
100 Mb/s 100 Mb/s
局域网与广域网
-
1
本节要点
局域网的概念及特点 决定局域网性能的三要素 扩展局域网 虚拟局域网 网线制作方法 网络诊断常用命令 广域网主要接入技术
2
局域网
定义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 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
特点
覆盖地理范围小 高速率 具有较小的时延和较低的误码率 各站点之间形成平等关系而不是主从关系 能进行广播或多播(又称为组播)

广域网技术-PPT精品文档

广域网技术-PPT精品文档

5
Lizq98@
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基础
李志球编著
7.1 公共电话交换网
7.1.3 拔号入网
拨号入网方式如图所示。拨号入网采用模拟传输技术,使用普通的调 制解调器实现远程通信。用户线路的传输速率较低,一般仅为20Kbps~40 Kbps,最高速率为56Kbps。拨号入网可以采用终端方式和使用 SLIP/PPP协 议两种方式。
7.1.2 SLIP/PPP协议
1. 串行线路IP协议(SLIP )
SLIP协议是较早的一个协议,提供电话线访问Internet的方法。它只 完成数据报的封装和传送,没有提供寻址、区分多种协议、检错、纠错和 数据报压缩功能。因此SLIP较为简单,实施起来也比较容易。 SLIP只支持异步传输方式,无协商过程,尤其不能协商诸如双方IP地 址等网络属性,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被PPP协议所替代。
1
◆ 掌握各种广域网接入技术,了解QoS概念 Lizq98@
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基础
李志球编著
第7章 广域网技术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公共电话交换网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数字用户线(xDSL) CATV和无线接入 数字数据网(DDN) 公共分组交换网(X.25) 帧中继 异步传输模式(ATM) 广域网接入技术和QoS Lizq98@
4
Lizq98@
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基础
李志球编著
7.1 公共电话交换网
7.1.2 SLIP/PPP协议
3. PPP的身份验证 PPP协议增加了通信双方的身份验证和安全性协议,即 在网络层协商IP地址前,先要通过身份验证。 1) 口令认证协议PAP 2) 查询握手认证协议CHAP

《广域网技术》PPT课件

《广域网技术》PPT课件
Internet又称为“网际网”、“国际互 连网”、“因特网”。
Internet 快速发展
● 1983年,TCP、IP协议研制成功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Internet Protocol),ARPA的鲍勃•凯恩, 斯坦福的温登•泽夫合作发明ARPA网并全部采 用TCP/IP;Internet 作为使用TCP/IP协议连 接的各个网络的总称被正式采用 internet是 各网联结总称。
– PPP协议提供地址协商功能,允许用户拨入时,由PPP服务器动态的 分配IP地址。
– PPP允许通信双方动态的协商一些选项,更适合在异构网环境下使 用。
6.2 Internet 的简介
什么是Internet :
对一个用户来说,Internet看上去像一个单一 的、巨大的网络,但实际上它是由成千上万个通过 路由器这种专门计算机网络设备连接起来的网络构 成的。路由器能互联广域网和广域网、广域网和局 域网,或者局域网和局域网。因为Internet是由路 由器将不同的网络连接起来而形成的,因此人们称 Internet为网中网。
广域网的标准协议:包括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和
X.25的网络层协议。其中X.21bis是X.25网的物理层协议,V.24、
V.35、EIA/TIA-232等是同步或异步接口的广域网物理层标准协
议。
OSI 参 考 模 型
广域网协议标准
网络层
LAP B X .25 P LP SDLC HDLC S LIP /P P P Fram e Relay
数据链路层
MAC子 层
物理层
SM DS
X .2 1 b is
E IA /T IA -2 3 2 E IA /T IA -4 4 9

网络技术基础电子课件——广域网技术

网络技术基础电子课件——广域网技术
– 帧中继 – 点到点协议(PPP) – ISDN – 平衡的链路访问规程 – Cisco/IETF –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HDLC)
广域网帧封装格式

PPP的组成及帧格式
• PPP确保网络供应商之间的互用性,包括 -联接控制协议(LCP) -网络控制协议
PPP会话的建立过程
链路的建立和配置协调 链路质量检测 网络层协议配置协调 关闭链路
广域网虚电路
H2
Computer
B
A
Computer
H1
H4
Computer
D
VC2
VC1
E
C
H3
Computer
Computer
H6
Computer
H5
广域网信令标准和速率
广域网供应商可以提供各种速率的广域网链路 单位:比特每秒(bit/s) 美国广域网带宽经常使用北美数字体系
广域网设备
通过ISDN基本速率接口(BRI)连接到其他接口
广域网和OSI参考模型
广域网使用OSI参考模型分层封装的方法 广域网主要关心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广域网标准由许多公认的权威制订和管理包括以下机构:
– 国际电信联盟――电信标准部(ITU-T),前身是国际电 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 因特网工程任务组(IETF) – 电信工业联合会(TIA)
PPP认证
PAP口令认证协议(Password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 当用户试图登录点对点PPP服务器时使用的用户标识办法。
CHAP竞争握手认证协议(Challenge Handshake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广域网技术应用》课件

《广域网技术应用》课件

Ethernet WAN技术的原理和应 用
Ethernet WAN技术基于以太网协议,提供高性能和可靠的网络连接,适用于 广域网的建设和应用。
Metro Ethernet技术的原理和 应用
Metro Ethernet技术是一种基于以太网的广域网技术,用于连接城市和地域范 围内的不同网络。
2 网络拓扑规划
设计适合企业网络的拓扑结构,如星型、环 型或网状拓扑。
3 设备选型
4 配置和部署
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 交换机和防火墙。
配置网络设备,进行网络测试,并部署到企 业网络中。
多协议标签交换技术的应用
多协议标签交换(MPLS)技术可以提供灵活的数据传输和服务质量保证,广泛应用于广域网技术中。
企业网络
通过广域网技术,多个分支机构和办公地点可以 连接在一起,实现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
无线通信
广域网技术可以支持无线通信,实现移动设备和 无线网络的连接。
数据中心
广域网技术可用于连接多个数据中心,以实现数 据备份、灾备恢复和资源共享。
5G应用
广域网技术对于5G网络的发展和应用场景有重 要作用,如智能城市、物联网和车联网。
网络拓扑结构与广域网技术的关系
星型拓扑结构
广域网技术常用于连接星型拓扑 结构的分支机构和总部。
环型拓扑结构
广域网技术可用于构建环型拓扑 结构,提供冗余和容错性。
网状拓扑结构
广域网技术支持网状拓扑结构, 提供灵活的网络连接。
VPN技术及其在广域网中的应 用
VPN技术通过建立安全的隧道,在公共网络上实现远程访问和分支机构间的 连接,提供加密和身份认证的功能。
数据中心广域网技术的应用
1

广域网技术PPT课件

广域网技术PPT课件
第5页/共56页
4.1.2 广域网服务的实现模型
• 一般广域网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服务主要都是 • 由广域网服务提供商建立的长途传输通信网络来实现。 • 通常由成组的广域网交换机和中继器组成。
• 用户产权设备(CPE):用户所有或者服务提供商租给用户。 • CPE连接到广域网提供商的中心局交换机上。
路由器 DTE设备
DCE设备
DCE设备
路由器 DTE设备
第4页/共56页
4.1.1广域网与OSI模型
• 广域网数据链路层协议: •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 • 点对点协议(PPP) • 串行链路网络协议(SLIP) • 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 X.25及平衡式链路访问程序(LAPB) • 帧中继(FR) • 异步传输模式(ATM)
4.1广域网基础
第1页/共56页
4.1广域网基础
• 广域网的数据传输速率比局域网低,传播延时要比局域网大。 • 典型速率从56k到155M,骨干带宽2.5G到10G,甚至到40G。
第2页/共56页
4.1.1 广域网与OSI模型
• 广域网主要工作于OSI模型的下三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 数据终端设备DTE:
PPPoA(PPP over ATM)。
第21页/共56页
4.3 ISDN
第22页/共56页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
• 以往, • 电信网只是用来传输语音信息。 • 缺点:线路利用率低、资源不能共享、管理不便等。
• 现在 • ISDN提供端到端的数字连接,可以用一个网络为用户提供各种通信业务:语音、图像、图形、数据、 传真、电子信箱、可视电话等。俗称“一线通”。
第33页/共56页
4.4.2 帧中继特征

《广域网技术概述》课件

《广域网技术概述》课件
同步串口
• 可以工作在DTE和DCE两种方式 • 可以外接多种类型电缆 • 支持多种链路层协议 • 支持IP和IPX网络层协议 • 使用Show interface serial命令可显示同步串口的信息
《广域网技术概述》
V.24规程的机械特性
DB50(路由器端)--DB25(外接网络端) 可工作在同步和异步两种方式下 异步工作方式下最高传输速率是115200bps 同步方式下最高传输速率为 64000bps
《广域网技术概述》
V.35规程的机械特性
DB34(外接网络端)--DB50(路由器端) DTE端为34针型插头 DCE端为34孔型插头
《广域网技术概述》
V.35电气特性、传输速率和距离
控制信号遵从标准RS-232电平标准:±12V 数据与时钟遵从V.35电平标准:±0.5V 同步方式下最大传输速率是:2048000 bps EIA/TIA-V.35 电缆的速率和传输距离
波特率(bps)
2400 4800 9600 19200 38400 56000 64000
最大传输距离(米)
1250 625 312 156 78 60 50 30
《广域网技术概述》
CE1/PRI接口
带BNC头的连接器用于接75欧姆非平衡同轴电缆的网络 端
D B 1 5m a le
M a g n e ticco re
L a b e l
C a b letie
B la ckh e a t-sh rin ka b letu b in g
B N Cco n n e cto r
带RJ-45水晶头的电缆用于接120欧平衡屏蔽双绞线的网 络端
《广域网技术概述》
典型的WAN二层封装协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第5章 广域网技术
1
广域网WAN概述
2
广域网的组网方式
3
几种典型的广域网
13
第7章 广域网技术
4
虚拟专用网VPN
5
路由器与网关
14
7.2 常用的广域网设备
1. 广域网交换机 广域网交换机是在运营商网络中使用的多端口网络互联设备。
广域网交换机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数据链路层,可以对帧中继, X.25以及SMDS等数据流量进行操作。图5-2是位于广域网两端的 两台路由器通过广域网交换机进行连接的示意图。
特点:出错少,线路利用率高。
20
7.3.2 X.25网的特点
1. X.25网的特点 1) 能接入不同类型的用户设备。 2) 可靠性高。 3) 多路复用。 4)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5) 点对点协议。
21
7.3.2 X.25网的特点
2. X.25网的特点 (1) 能接入不同类型的用户设备 X.25网内各个节点具有存储转发能力,向用户设备提供了统
4. CSU/DSU 信道服务单元(CSU)/数据服务单元(DSU)类似数据终端 设备到数据通信设备的复用器,可以提供以下几方面的功能:信 号再生,线路调节,误码纠正,信号管理,同步和电路测试等。
17
7.2 常用的广域网设备
5. ISDN终端适配器 ISDN终端适配器是用来连接ISDN基本速率接口(BRI)到其
问题。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和差错控制。 缺点:浪费部分带宽,报文传输延迟增加 优点:提高报文传输可靠性
27
7.3.2 X.25协议
4、 X.25网的互联 (1)采用路由器和网关同时连接X.25和本地局域网,这种方
案适合规模较大、多种协议共存的网络。 (2)采用一台计算机作为路由器,适用于小规模、协议比较
1) 端到端的数字连接。 2) 综合的业务。 3) 标准的入网接口(两种速率标准—基本速率和基群速率)。
24
7.3.2 X.25网的特点
2. X.25网的特点 (4) 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采用滑动窗口技术来实现流量控制,用拥塞控制机防止拥塞。
25
7.3.2 X.25网的特点
2. X.25网的特点 (5) 点对点协议 不支持广播方式。
26
7.3.2 X.25协议
3、 X.25协议 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标准协议,解决了突发性、大信息流的传输
4
虚拟专用网VPN
5
路由器与网关
4
第7章 广域网技术
1
广域网WAN概述
2
广域网的组网方式
3
几种典型的广域网
5
7de Area Network)也称远程网。使用本 地或者公用数据网络,将分布在不同国家、地域至全球范围内的 各种局域网、计算机、终端等设备,通过互联技术而形成的大型 计算机网络。
一的接口,使不同的设备都能接入并且相互通信。
22
7.3.2 X.25网的特点
2. X.25网的特点 (2) 可靠性高 X.25网设计思想着眼于高可靠性,由三层协议组成。 每个节点至少和两台交换机相连,如果一个交换机出现故障,
能有另一条线路传输。
23
7.3.2 X.25网的特点
2. X.25网的特点 (3) 多路复用 每个用户设备能同时与多个用户设备进行通信。
(1)面向连接的虚电路服务 采用存储转发的数据传输方式,把报文接收下来,验证 再转发出去。 优点:不必注明源站和目的站的全部地址,相应的减少 了通信量。
11
7.1 广域网技术概述
4. 广域网提供的服务
(2)面向无连接的数据报服务 主机想发送信息就随时发送 ,每个报文分组独立地选择 路由。 优点:报文分组经过的节点交换机不需要事先为该报文 分组保留资源,而是对分组进行传输时动态得分配信道 资源。
15
7.2 广域网组网方式
2. 接入服务器 接入服务器是广域网中拨入和拨出连接的会聚点。图5-3说明了 接入服务器如何将多条拨出连接集合在一起接入广域网。
No Image
16
7.2 常用的广域网设备
3. 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主要用于数字和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从而能够通
过话音线路传送数据信息。在数据发送方,计算机数字信号被转 换成适合通过模拟通信设备传送的形式;而在目标接收方,模式 信号被还原为数字形式。
(1)距离没有限制 (2)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3)在两个节点交换机之间提供多条冗余的链路,某个节点
交换机或者线路出现问题时,不至于影响整个网络运行。 (4)广域网一般都是开放的
9
7.1 广域网技术概述
3. 广域网的拓扑结构
网状型拓扑结构
10
7.1 广域网技术概述
4. 广域网提供的服务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7章 广域网技术
2019.03
1
第一部分
整体概述
THE FIRST PART OF THE OVERALL OVERVIEW, PLEASE SUMMARIZE THE CONTENT
2
第7章 广域网技术
1
广域网WAN概述
2
广域网的组网方式
3
几种典型的广域网
3
第7章 广域网技术
6
第7章 广域网技术
4
虚拟专用网VPN
5
路由器与网关
7
7.1 广域网技术概述
2. 广域网的两种类型
(1)电信部门提供的电话网或者数据网络 (2)分布在一大城市、国家、洲的局域网
广域网的分布距离很广,一般为10千米、100千米或者1000 以上的数量级。
8
7.1 广域网技术概述
2. 广域网的特点
少的网络。
28
7.3.3 综合业务数字网 ISDN
1. ISDN概述 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是一种由交换机
和数字信道构成,可提供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业务信息传输 的数字通信网络。它可以使用户通过一条通信线路获得各种电信 服务。ISDN有三个基本特征:
它接口,如EIA/TIA-232的设备。从本质上说,ISDN终端适配器 就相当于一台ISDN调制解调器。 6. 路由器(Router)
提供诸如局域网互连、广域网接口等多种服务。
18
第5章 广域网技术
1
广域网技术概述
2
常用的广域网设备
3
典型广域网协议和技术
19
7.3 X.25网概述
X.25分组交换数据网,也称公共数据网,是在20世纪70年代 由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制定“在公共数据网上以分组方式工 作的数据终端设备和数据点路设备之间的借口”,最早被应用的 广域网技术。这种分组交换数据网是局域网中的重要传输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