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现代名老中医运用经方经验二
中医经方经验的现代名家应用与解读
中医经方经验的现代名家应用与解读中医经方经验的现代名家应用与解读在现代中医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著名的中医专家在经方经验的应用和解读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经验。
其中,张志远教授是一位备受推崇的中医经方专家。
他致力于中医经方的研究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张教授在经方应用方面有若独特的见解,他注重“抓主症,用经方的方法,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
选择合适的经方进行治疗。
例如。
对于糖尿病、小便排糖等问题,张教授推荐使用益气消脂饮“进行治疗。
该方剂由黄芪、防己、白术草决明、泽泻、生何首乌、水蛭、荷叶等中草药组成,具有降脂、降压、降糖等多种功效。
同时,针对高血脂、胸闷气短等肥胖患者,张教授也推荐了一些经方,如”黄芪汤"等。
除了张志远教授外,还有许多其他的现代中医各家也在经方经验的应用和解读方面有著独特的见解和经验。
例如,李可老中医在经方治疗慢性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他注重调理患者的气血阴阳,提倡使用经方进行综合治疗。
另外,罗诗荣老中医则擅长使用经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他在经方的应用方面有若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在现代医学的背景下,中医经方经验的应用和解读更加注重科学性和规范性。
许多中医专家在经方的应用方面不仅注重临床经验,还结合了现代药理学、病理学等研究成果,对经方的疗效和作用机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同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医经方的研究和应用也更加注重现代化和信息化。
例如,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经方的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利用数据库技术对经方的疗效和作用机制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等。
这些现代化的方法和手段的应用,将有助于推动中医经方研究的现代化进程。
总之。
中医经方经验的现代名家应用与解读在现代中医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经方的应用方法和作用机制,将有助于提高中医治疗各种疾病的疗效和水平,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名老中医临床实战经验集2
61.关于泛酸之理解1)因积滞而至,消之宜用神曲,麦芽之流。
2)因中寒泛清水兼酸宜吴芋,干姜之辈。
3)因胃酸水过多而致者,乌魚骨,瓦楞子之类。
4)因肝热而灼胃者,用黄连,吴芋(左金丸)62.蒲辅周治外感热病,肺胃津伤,高热烦渴者,发明二鲜饮:鲜竹叶+鲜芦根。
63.常用复方图治举例:1)葱豉汤合止嗽散2)止嗽散合二陈汤3)銀翘散合葱豉汤4)葱豉汤合升降散5)二陈汤合三子养亲汤6)藿香正气丸合保和丸7)金铃子散合失笑散8)六一散合葛根芩连汤9)三拗汤合二陈汤10)酸枣仁汤合温胆汤64.葱豉汤(连须葱白,最好是大葱葱白)为肘后方,看似平淡无奇,然诚被历代医家所推崇,我亦喜用之。
前人谓,该方通阳解表,用于一切外感病初起,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脉浮者。
65.《诊余医话》细思今日之一些中医为什么治外感发热不見效?实属西医思维主导,举国医疗大法,一见发热均遒下法。
中医应发挥特长→《伤寒论》→《温疫论》→《温病条辨》→《时病论》→《湿热病篇》(包括叶,薛,吴,王等温病大家)将热病这块阵地夺回,以彰显中医的独特疗效。
66.孙老一案:孙老认为麻杏石甘汤系主治肺热喘咳,该女乃干咳无痰剧刻时作,咳已半月之久,多属阴虚肺燥。
故拟下方三,五剂,以观动静(仅参)。
百合20川贝9甜杏仁9炙百部9炙紫苑9炙冬花15桔梗3五味子9甘草567.小儿发热思路发热↗表热↘里热→表里皆热→表轻里重→表重里轻关于恶寒→多兼表邪关于口渴,心烦→里热→胃热症↘身热,咳喘剧肺热症↘壮热,谵语,神昏→热入心包(夜剧)↘便秘腹胀→阳明结实68.我儿科处方每每选用僵蚕+蝉衣颇有深意,实系拈升降散之君臣两味,又加杏仁,射干,桔梗,甘草,作为打底,广泛用于一切外感初起,无论风寒或风热,若更合葱豉汤,通阳解表,其功伟矣,近两年半,凡入群者,或来抄方者,一但领悟,用之,屡获其效,无不拍手称奇,手舞足蹈,故应推而广之,广而告之,总而言之,好自为之。
69.湖南中医附属医一协定处方,抗病毒合剂治发热效好。
李军运用经方治疗妇科疾病验案2则
李 晶晶
( 天 津 中医药 大 学 , 天津 3 0 0 1 9 3 ) 指导 : 李 军
关 键 词 经 行 发 热 盆 腔 积 液 中 图 分 类 号 R2 7 1 . 1 o 9 - 3
桂 枝 汤 防 己黄 芪 汤 血 府 逐 瘀 汤 葫 芦 巴丸 文 献 标 志 码 A
痛 。末 次 月 经 : 2 0 1 5年 1 0月 2 日, 行 经 7天 , 量 中 《 妇人 大 全 良方 》 指出: “ 妇 人 以血 为基 本 。” 经前 期 等。 刻诊 : 体温 3 7 . 3 c I = , 自觉 发热 , 手 足心 热 , 纳可 , 寐 血 海 充 盈 , 若气血郁结 , 则 郁 而生 热 , 瘀热交 阻 , 营 安, 二便 调 , 舌 黯苔 白, 脉 沉 弦细 。辨为瘀 热 交 阻 , 营 卫 失 和 , 因而发 热 。故而用 桂枝 汤 调 和营卫 , 血府 逐 卫 不和 所致 经行 发 热 。 治拟 化瘀 清热 , 调 和营 卫 。 方 瘀 汤 化瘀 清 热 。桂 枝 汤 为《 伤寒 论 》 开篇 第 一 方 , 可 谓是 群方 之祖 。桂枝 辛温 解表 、 疏 风散 寒 , 芍药 酸苦 用 桂枝 汤合 血府 逐瘀 汤 加减 。处 方 : 敛阴和营 , 二 药一 辛 一 散 、 一酸一敛 , 生 姜 辛 桂枝 1 0 g , 白芍 1 5 g , 白薇 1 0 g , 柴胡 6 g , 桃 仁 微 寒 、 1 0 g , 红花 1 0 g , 当归 1 0 g , 川 I 芎 1 0 g , 生地黄 1 0 g , 炒 枳 散 以 助桂 枝 调 卫 , 大 枣 味甘 以 助芍 药 和 营 , 甘 草 味 甘 , 与 桂 枝 、 生姜 等辛 甘 化 阳 , 与芍 药 、 大 枣 等 酸 甘 壳 1 0 g , 牛膝 1 0 g , 香附 l O g , 丹参 1 5 g , 鸡 血藤 1 5 g , 刘
著名老中医秘方验方效验方集锦及案例
著名老中医秘方验方效验方集锦及案例中医药被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积淀了数千年的历史和智慧。
在中医药的世界中,有许多被称为“秘方”的验方,经过长期的实践和验证,被广大患者所推崇和使用。
下面将介绍一些著名的老中医秘方及其验方效验方,并结合实际案例加以说明。
一、黄芪养正方:黄芪为中药常用的一味草本药材,具有补气养血、益气填精的功效。
黄芪养正方主要适用于体弱多病、气虚脾胃不和等病症。
具体方剂为:黄芪10g,白术10g,党参10g,白芍10g,山药15g,茯苓10g,熟地15g,红枣10枚。
将所有药物一起煮水服用,每日1剂。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体质得到明显改善,精神状态焕发,体力增加。
实例:一位中年女性患者,虚寒体质,身体较弱,经常感到乏力、气短,食欲不振。
经风湿科医生中医辨证后,开具了黄芪养正方进行调理。
患者服用数剂后,感到体力恢复,食欲增加,精神状态明显好转。
二、桑螵蛸煎:桑螵蛸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桑螵蛸煎主要适用于各种气血不足引起的疾病,如妇女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病症。
具体方剂为:桑螵蛸10g,白术10g,广陈皮10g,当归10g,川芎10g,生地黄10g,生姜3片。
将所有药物一起煎水服用,每日1剂。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月经恢复正常,痛经明显减轻。
实例:一位年轻女性患者,多年来月经不调,且伴有痛经症状。
经妇科医生中医辨证后,开具了桑螵蛸煎进行调理。
患者连续服用数剂后,月经恢复了正常周期,同时痛经明显减轻。
三、益母草调经方:益母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的功效。
益母草调经方主要适用于妇女月经不调和子宫肌瘤等病症。
具体方剂为:益母草10g,川芎10g,当归10g,白芍10g,熟地黄10g,山药15g,茯苓10g,生地黄10g,生姜3片。
将所有药物一起煎水服用,每日1剂。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理,患者月经恢复正常,伴随的不适症状减轻。
实例:一位青年女性患者,近来月经不调,并伴有腹痛、腰酸等症状。
中医经方经验的现代名家应用与解读
中医经方经验的现代名家应用与解读中医经方是中国传统医学宝贵的智慧积累和治疗经验总结,历经千百年的验证和应用,成为中医医生治疗疾病的重要依据和指导。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临床实践的深化,有关中医经方的应用与解读也在顺应时代潮流进行着更新和发展。
现代名家在继承传统经方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科研成果,对中医经方进行了全新的应用与解读,为中医药学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本文将从几位现代名家的代表作品入手,系统分析中医经方的现代应用与解读,旨在展示中医经方的持久魅力和当代价值。
一、现代名家:王敏中王敏中是著名的中医药学家、教育家,对中医经方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他的代表作《王氏临证经方精华》系统总结了他多年的临床经验和医学思想,对中医经方进行了深入的应用与解读。
在《王氏临证经方精华》中,王敏中强调了应用经方的灵活性和个体化。
他认为经方是基本理论和经验的结晶,但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整,不能僵化地套用。
结合现代的辨证论治理论,王敏中在临床实践中对经方进行了创新性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他的工作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医经方的丰富内涵,也为现代中医临床治疗提供了可贵的经验。
二、现代名家:张定德张定德是当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医生和学者,在中医经方的应用与解读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
他的著作《张氏经方学》全面系统地解读了中医经方的理论和临床应用,为中医药学的教学和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他的著作中,张定德强调了中医经方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原则。
他认为经方是“母”的医学,具有整体性、方剂性和风味性等特点,需要全面理解和运用。
张定德在解读经方的过程中,注重结合现代医学理论和实践,尤其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进行药物活性成分的研究和验证,从而揭示中医经方的药理作用和临床价值。
他的工作为中医经方的当代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科学依据。
三、现代名家:刘海砛刘海砛是著名的中医临床医生和教育家,对中医经方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
经方传真胡希恕经方理论与实践编著:李惠治、冯世纶、李惠治、张长恩目录内容提要 (5)著名的经方家胡希恕 (5)刘序 (5)谢序 (6)前言 (6)绪论 (7)第一章桂枝汤类方 (15)第二章麻黄汤类方 (46)第三章承气汤类方 (66)第四章白虎汤类方 (77)第五章下瘀血汤类方 (81)第六章陷胸汤类方 (87)第七章泻心汤类方 (93)第八章瓜蒂散类方 (95)第九章甘草干姜汤类方 (96)第十一章附子汤类方 (106)第十二章赤石脂禹余粮汤类方 (110)第十三章大黄附子汤类方 (111)第十四章柴胡汤类方 (112)第十五章半夏汤类方 (124)第十六章橘皮汤类方 (129)第十七章黄芩黄连汤类方 (130)第十八章栀子豉汤类方 (136)第十九章甘草汤类方 (140)第二十章枳术汤类方 (143)第二十一章栝蒌薤白汤类方 (144)第二十二章芎归胶艾汤类方 (145)第二十三章麦门冬汤类方 (154)第二十四章木防己汤类方 (155)第二十五章薏苡附子散类方 (157)第二十七章其他类方 (162)内容提要本书是已故著名中医专家胡希恕先生的临证经验集。
胡老一生潜心研究仲景著作,临床擅用经方,近于出神入化,并对中医辨证有高度的概括.刘渡舟教授尊称其为“经方学派的火师”。
该书由其门人收集原始资料整理而成,取名为《经方传真》,意在传授经方之真谛,使其从难化简,读者从中能领悟到中医独特的辨证思路,从而在临证时收到神奇疗效。
著名的经方家胡希恕胡希恕生于1898年,卒于1983年,沈阳市人。
早年学医于当地名医王祥徵先生,尽得其传。
解放前,在北京行医,疗效卓著,活人无数。
他热爱党和人民,热爱中医事业。
解放后,曾自己举办中医讲习班,主讲仲景学说,填补了我国中医教学的空白。
1958年,受聘于北京中医学院任教,系中医内科副教授、附属医院学术委员会顾问。
胡老对仲景学说,研讨较深,著有《伤寒论解说》、《金匮要略解说》、《经方理论与实践》、《经方实践录》等书。
19位国宝级名老中医验方
1、刘渡舟(1917年9月生,北京中医学院著名教授)1-1、〔柴胡解毒汤〕〔组成〕1.柴胡10克 2.黄芩10克 3.茵陈蒿12克 4.土茯苓12克 5.凤尾草12克 6.草河车6克〔主治〕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活动期,表现为谷丙转氨酶升高,证见口苦、心烦胁痛、厌油食少、身倦乏力、小便短赤、大便不爽、苔白腻、脉弦者。
〔用法〕水煎服,日一剂。
2、俞慎初(1915-2002),福建福清人。
福建中医学院教授,当代中医学家,中医医史学家,教育家,国家级中医药专家,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学家、全国首批“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
2-1【止咳定喘汤】﹝组成﹞:(1)蜜麻黄6克(2)光杏仁5克(3)炙甘草3克(4)紫苏子10克(5)白芥子6克( 6 )葶苈子6克(布包)(7)蜜款冬6克(8)蜜橘红5克(9)结茯苓10克(10)清半夏6克﹝主治﹞: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或轻度肺气肿。
尤对风寒咳喘痰多者有较好的疗效。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加减﹞:(1)若恶寒发热、鼻塞流涕、表证明显者,可酌加荆芥、防风、紫苏叶等。
(2)痰粘稠、咯吐不爽者,加桑白皮、浙贝母(3)胸闷不舒者,加瓜萎、郁金。
(4)如痰黄之咳喘者,可加条黄芩、桑白皮、浙贝母等。
﹝典型病例﹞:患者素有哮喘症,多年来经常发作。
近日不慎受凉,咳嗽不已,且见喘促气急,胸闷,痰多色白,脉细缓,舌质淡红苔白。
证属外邪引动内饮致肺气不喧之喘咳,治直宣肺平喘,止咳袪痰,予[止咳定喘汤]加味。
处方:蜜麻黄6克、光杏仁5克、炙甘草3克、蜜款冬6克、浙贝母10克、盐陈皮5克、结茯苓10克、清半夏6克、紫苏子10克、白芥子6克、葶苈子6克(另包),水煎服。
服五剂后,咳喘明显减轻,仍胸闷,上方加干瓜萎15克,再进五剂后,诸症悉平。
2-2(加味五金汤)〔组成〕1.金钱草30克 2.海金砂15克 3.鸡内金10克 4.金铃子10克5.川郁金10克 6.玉米须15克。
〔主治〕肝胆结石,尿路结石,以及肝炎、胆囊炎、肾炎、肾盂肾炎、膀胱炎等。
彭振声名老中医经方治验举隅
彭振声名老中医经方治验举隅【摘要】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是中医学宝贵的财富。
本文报道名老中医彭振声主任运用经方治疗头痛、悬饮、心下痞、腹痛、腹胀、死胎的成功案例。
体现了彭老方证一致的在临症思想。
【关键词】名老中医; 伤寒论 ;学术继承彭振声主任中医师系瑞安市名中医,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60年,学验具丰,善用仲景经方治疗内科杂病。
笔者有幸侍诊学习,聆听教诲,得益良深。
现将彭师运用《伤寒论》经方治疗的临床病例,整理分述如下。
1白虎汤加味治疗头痛陈某,男性,51岁,干部。
于2005年7月突发头痛,位于额顶,痛若刀劈,痛甚欲呕吐,彻夜不眠,呻吟不已,整日用布袋缠绕,口干目红,两目窠散布赤缕,大便干结舌边红,苔薄黄,两脉浮滑有力。
前医曾进天麻钩藤饮之剂,药后未效,故来门诊求治。
处方:生石膏(先煎)60克,知母10克,黄芩10克,细辛12克,菊花10克,川芎6克,甘草6克。
服用3剂后头痛霍然而解。
按:白虎汤原为伤寒阳明气分热邪内盛,弥漫全身,充斥内外而设,仲景称之为“热结在里,表里俱热”。
本例彭师认为此为额顶头痛属阳明头痛,阳明热盛,夹风上扰所致,投以白虎汤化裁。
大剂量石膏其旨有二:一为制约细辛辛热之性,二为两者并用一寒一热,散泄郁热。
细辛一般常用量不过1.5克,本方用量较重,功在辛散,使风热从上而解,短期服用未见不良反应。
2小半夏加茯苓合小柴胡汤治悬饮李某,女性,40岁,工人。
寒热往来半个月,周身疼痛,精神软弱无力,微出汗,咳嗽,少量白粘痰,胸闷气短,干呕,口苦,右胁刺痛,深呼吸及转侧时均感牵引疼痛,舌淡苔薄,脉弦滑有力。
胸片提示:右下肺基底部少量积液。
处方:柴胡10克,党参12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茯苓10克,赤芍10克,生姜三片,甘草6克,全瓜蒌12克,枳壳10克,葶苈子10克,服药五剂,身热已退,后用小半夏加茯苓加紫菀10克、苏子10克、川朴10克,咳嗽胁痛均减,再行胸片复查,胸水已吸收。
按:凡病及少阳,少阳气郁,枢机不利,证见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等证,皆用小柴胡汤治疗,所以仲景指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名老中医袁占盈运用经方“同病异治”治疗消渴病经验
【薪火传承】名老中医袁占盈运用经方“同病异治”治疗消渴病经验赵璐1赵逸菲2宋纯东3△摘要:“同病异治”始于《黄帝内经》,虽然没有具体提出相应的名称,到了张仲景将之发展,在《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有着大量的应用,可以说仲景对“同病异治”的治法应用提升到了一个高度。
袁占盈教授从医50余年,擅长消渴病的诊治,尤喜用经方,其用仲景“同病异治”理论活用经方治疗消渴病,效果明显。
关键词:袁占盈;经方;同病异治;消渴病doi :10.3969/j.issn.1003-8914.2019.04.017文章编号:1003-8914(2019)-04-0537-03作者单位: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河南郑州450008);2.河南中医药大学龙子湖校区中医专业2017级(河南郑州450046);3.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肾科(河南郑州450000)△通讯作者医圣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成就,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撰写了《伤寒杂病论》。
该书融理法方药为一体,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被誉为“方书之祖”,其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运用四诊八纲,建立了以病为纲、病证结合、辨证论治的诊疗体系,在临床辨证论治中灵活运用了“同病异治”治疗法则,为后世医家诊疗疾病的典范。
袁占盈教授是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知名教授,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
袁老从医50余年,在糖尿病诊治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袁老对仲景理论中“同病异治”法作深入分析、认真梳理,认为:同为消渴病,因处于不同时期、病程长短、病因病机、病人体质等不同,按八纲辨证,采用不同治法,运用经方治疗,执简驭繁,可更好地指导临床,达到预期疗效。
1仲景“同病异治”理论研究“同病异治”指同一种疾病,因时、因地、因人不同,或由于病情进展程度、病机变化以及用药过程中正邪消长、病势变化等差异,采取不同治法,使疾病得到控制,进而痊愈[1]。
张步桃王幸福郭永来,有效且经得起重复地专病专方
张步桃、王幸福、郭永来,有效且经得起重复的专病专方什么样的方子才是秘方,对于临床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来说,他开出的每一个方子堪称“秘方”。
张仲景的方子就是地地道道的秘方,而且是公布于天下的秘方。
民间也流传一些祖传秘方,尤其是那些故弄玄虚,描述神秘,所谓传儿不传女的“秘方”,大多不可当真。
但是,也确有一些秘方经得起临床检验,且无需详细辩证,用之即效,不过这种方子确实罕见。
千方易得,一效难求。
临床多年读过的医书不下几百本,初是兴奋,继是失望,拿到临床验证,全然不是那么回事,难有一效。
至此才体会到贤人“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的涵义。
写书人沽名钓誉的多,一本大厚书,真正有用的有价值的东西,往往就那么几句真言,或者三两个方子,却要故弄玄虚,洋洋洒洒,叫读者大海捞针。
正如朱良春老中医所言:老生常谈,文献综述,小题大做,言之无物,读之徒然浪费时间,甚感乏味。
更为可憎的是一部分著者之书,东抄西剽满篇胡言乱语,贻误学者。
全不知为医者操人性命者,假言假语害人误命也。
为此。
为了不误人子弟,直取书中精华,特将多年临床检验有效而且经得起重复的部分效方,整理如下,供学生及有志于发扬国粹,振兴中医者运用。
下列方子带有专病专方性质,不需详细复杂的辨证,只需简单的汤方辨证对号入座即可。
(注:药理方释免解请谅之)台湾老中医张步桃1、乌发丸:生首乌150克、黑芝麻、怀牛膝、桃仁、红花、金樱子、女贞子各15克,霜桑叶、桑椹、旱莲草、生地、金银花、菟丝子、杜仲、豨莶草、侧柏叶、黄精各、西洋参、代赭石各30克。
做蜜丸,每丸9克重,每日三次,每次1丸,三个月一疗程。
【验案】2007年8月,山西省太原薛女,35岁,来西安专程治疗脱发。
在某脱发治疗研究所治疗几月无效,并被告之,毛囊已破坏无法再生。
后经西安亲戚介绍来我处治疗,刻诊,全头毛发脱落已尽,仅脖子一周有稀疏几根余发,戴一假发,心情焦急,望大夫给予精心治疗以后将重谢云云。
把脉弦细数,舌尖边红苔白腻。
现代擅用附子名家选介(附子用之不慎亦伤阳)
现代擅用附子名家选介(附子用之不慎亦伤阳)现代擅用附子名家选介祝味菊(1884-1951),浙江山阴人。
童年随父入蜀,1917年入四川军医学校攻读二年,随后东渡日本考查医学。
1926年由川入沪,曾任中国医学院教授,神州医学总会执行委员等职。
祝氏治学推崇仲景、景岳诸家。
著有《伤寒质难》,提出五段论伤寒的辨证方法。
临证擅用附子,有“祝附子”之美誉。
祝氏认为温扶元阳首推黄附片,沉寒痼冷可用生附片。
服用各类附子,必须先以热水煎煮至半小时以上,再纳他药同煎,则附子之麻味消失,虽温而勿僭矣。
川产黄附片乃盐卤所制,其性纯正,故称为佳品。
祝氏在伤寒中擅用附子。
他认为神经中枢为指挥抗战之首府,神衰者附子以壮之;其为虚性兴奋也,龙、磁以潜之。
心脏为血液运输之枢纽,其疲劳而有衰惫之象者,附子配伍枣仁以强之。
至于形虚气怯、神萎力疲者,独任附子振奋细胞,活跃抗力,以奏捍邪之功。
祝氏阐发温潜之法,为其临证用附子一大特色。
他认为虚人而躁甚者,气怯于内,阳浮于上也。
其为兴奋,乃虚性之兴奋也。
甘凉之剂可令小安,缓和之效也。
因其小效而频服之,则气愈怯而阳愈浮矣。
此非亢阳之有余,乃阳衰不能自秘也。
大凡神经衰弱者,易于疲劳,又易于兴奋,滋阴清火之法,虽有缓解兴奋之效,然其滋柔阴腻之性,足以戕贼元阳,非至善之道也。
宜与温潜之药。
温以壮其怯,潜以平其逆,不可因其外形之兴奋而滥与清滋之药也。
常用附子配磁石,其门人陈苏生先生为之注解:“附子兴奋,磁石镇静,兴奋伍镇静,失其兴奋镇静而为强壮”。
温潜之法,当伴祝氏医名而不朽。
吴佩衡(1886-1971),生于四川省会理县,1921年至云南行医,1939年任昆明市中医师公会理事长,建国后任云南中医学院院长。
吴氏从事中医临床、教学60年,擅长内妇儿科,尤对仲景学说有深入探究。
吴氏临证赏用附子,应用范围广,投药剂量大,配伍方法多,每能起大症、救沉疴,因而有“吴附子”之雅号。
吴氏曾撰《中药十大“主帅”》一文,将附子列为主帅之首。
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完整版
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沈舒文,全国名老中医,教授,着名中医消化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
本期介绍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胃寒经验。
一、半夏黄连配枳实,消痞散结治痞满。
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
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枳实消痞丸是在半夏泻心汤、枳术丸的基础上取其核心配伍衍化而来,治疗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痞满。
沈老其法而不泥其方,抽取辛开苦降,消痞散结之半夏、黄连、枳实,作为配伍组药之核心,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互结,脾胃气滞之胃脘痞满。
若病发于脾胃气虚,而见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常配人香砂六君子汤。
典型病例:刘某某,女,42岁。
胃脘痞满,伴疼痛5年余,近3年来逐渐加重,困倦乏力,不思饮食,嗳气,排便不畅,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报告:中度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伴中度肠上皮化生。
舌质暗红,苔厚腻微黄,脉沉细弦。
中医诊断:胃痞,证属寒热互结,脾虚胃滞。
治疗予以消痞散结,健脾行气之剂。
处方:法半夏、佛手各10克,黄连6克,枳实、党参、白术、刺猬皮、生牡蛎、枸橘各 15克,穿山甲5克(研末冲服),半枝莲 30克,炙甘草4克。
患者服药14剂后,症状明显减轻。
再以上方化裁调治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
半年后胃镜检查报告: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检报告: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小陷胸汤配苏梗,开结降气治食道炎。
沈老认为,反流性食道炎若胸骨后不适,胃脘痞满,反流,口苦,为痰热互结,胃气逆阻为患,用张仲景小陷胸汤 (半夏、黄连、瓜蒌)配苏梗形成配伍组药开痰结、降胃气治疗。
其中半夏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润降,得半夏;黄连清热开结化痰,配苏梗宽胸润降胃气。
姜建国运用经方辨治疑难病经验举隅
1 领 会经 旨
不拘 原文
姜师主张“ 用心读伤寒” , 反对“ 方证相应” , 即
重 在领会 仲 景本 意 , 品 味 六经 辨 证 真 旨 , 而 不是 简 单 的所 谓 “ 有 是证 便用 是 方 ” 。如 对 五苓 散 方证 的
理解 , 他不重视“ 小便不利” , 反而对辛燥淡渗药 为 何治“ 消渴” 、 五苓散为何名为“ 散” 、 方后注为何云 “ 多饮 暖水 汗 出 愈 ” 颇感兴趣 , 认 为这 才 是 理 解 和 认 识五苓 散 方证 的重 点所在 。如治 1 O岁女 孩遗 尿
的是 , 辨治与仲景原文相悖 , 但临床证 明合乎 中医
理法 , 姜 师亦言 合 乎 仲景 旨意 。原 因在 于 : 姜 师 品
阔。尽管仲景于《 伤寒论》 中未论及麻黄汤治疗水 气证 , 但《 金匮要略》 “ 病溢饮者 , 当发其汗 , 小青龙
汤主之 , 大青 龙 汤 亦 主之 ” , 已经 揭 示 了麻 黄汤 及 其 类方 的这 种治 疗 旨意 。经 方 能否 活 用 关 键 在 于 读 书是 死于 句下 还是 活于句 下 。死于 句下 者 , 麻 黄 汤只 能治疗 太 阳伤寒 证 ; 活 于句 下 者 , 何 愁 麻 黄汤 无 用 武之地 。 本 例 上则 神 识 昏昧 , 中则 胸脘 憋 闷 , 下 则 重度 水肿 , 既 然 中西药 利水 无效 , 辨证 当舍 常 而 “ 达 变” 。姜师之 所 以处 以麻 黄 汤 , 就是 运 用 了 达变 辨
证, 其母 述患 儿 自幼遗 尿 , 一 周 达 五 六 次 。刻诊 见 患 儿 面色 略显青 白 , 说 话娇 声 细 语 , 脉 象 亦 滑 软 乏 力 。按 常 法 辨 之 , 多为肾气不足 , 但 细查舌质淡 、
广州市名中医——黄仕沛教授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
广州市名中医——黄仕沛教授用经方治疗疑难杂病黄仕沛,广东南海县人,祖辈五世业医,其父黄继祖为广州市名老中医,精于温病。
20世纪60年代初就读于广州市中医学徒班,并随父侍诊习医,1965年取得中医师资格,1983年起连任广州市越秀区中医院副院长、院长。
2000年被广州市政府命名为“广州市名中医”,2004年调至广州市越秀区政协任专职副主席。
退休后任广州市越秀区中医院南院名誉院长。
20世纪90年代起“觉今是而昨非”,转而专攻仲景之学,临床上独尊经方,以大剂称著。
跟诊黄仕沛教授是我心心念念的事情,自从看了黄老的书后,觉得黄老真是经方领域的一面旗帜。
所以到了广州,想着如果有一天能受黄老耳提面命,也不枉广州此行了。
1、善用麻黄是黄老的一大标签“不会用麻黄就不是一个好中医。
”黄老认为麻黄有八大作用:麻黄汤中的麻黄是解表发汗的;麻杏石甘汤中的麻黄是平喘的;越婢汤中的麻黄是利水消肿的;葛根汤中的麻黄是解痉止痛的;麻附细中的麻黄是振奋沉阳的;续命汤中的麻黄是振颓起废的;还魂汤中的麻黄是开窍还魂的;阳和汤中的麻黄是破癥坚积聚的。
黄老对麻黄的应用非常得心应手,虽然大剂量麻黄有引起心悸的副作用,但有些心脏病患者,即使有胸闷、心悸的症状,只要方证对应,黄老照样会用上麻黄类方。
黄老还认为桂枝不会助麻黄发汗,石膏也不会减轻麻黄发汗作用;桂枝和麻黄合用并不是为了加强发汗,而是为了减轻麻黄心悸的副作用。
黄老还经常把麻黄用在兴奋神经上,如续命汤可以治疗中风后遗症、神经根炎、重症肌无力、呼吸机麻痹等。
很多患者在疾病或手术后出现嗅觉、味觉消失,黄老认为这种嗅觉或味觉神经损伤从中医角度来看就是阳气被郁,不能外达,必须要用麻黄振奋沉阳,可选择小青龙汤、葛根汤、麻附细等麻黄类方。
2、临床看病不拘泥于舌像伤寒平脉辨证,黄老认为临床不必太拘泥于舌像,因为舌像只是平常体质的表现,如经常喝酒的人舌苔一般厚腻,但并非没有用滋阴的机会。
有些患者中风后出现认知障碍的后遗症,出现“如狂状,妄行,独语不休”,虽然其舌苔厚腻,仍可用防己地黄汤,并重用生地90-120g;有些心衰引起的下肢水肿患者,虽舌上无苔或少苔,但并不考虑阴虚,仍可用真武汤合防己黄芪汤治疗。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
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病名:热淋验方治疗:刑锡波经验方—清热利湿、通淋止血小蓟30克,蚤休24克,桑寄生18克,车前草18克,银花15克,生地榆15克,丹皮15克,黄柏12克,茜草根12克,海螵蛸12克,蒲黄10克,栀子炭10克,海金砂10克,泽泻10克,木通10克,琥珀1.5克,朱砂0.6克(后2 味冲服)病名:劳淋验方治疗:叶任高经验方—清心莲子饮加减党参15克,黄芪20克,麦冬15克,地骨皮12克,黄芩10克,车前子12克,甘草8克,石莲肉12克,茯苓12克病名:石淋验方治疗1:邹云翔经验方—清热利湿、化石活血制苍术9克,生苡米9克,金钱草45克,鱼脑石15克,冬葵子15克,六一散15克(包),杜红花9克,全当归9克,炙鸡内金4.5克,滋肾丸9克(包),红枣5个(切开)。
验方治疗2:邓铁涛经验方—逐石汤金钱草30克,海金砂藤18克,白芍10克,生地12克,鸡内金6克,琥珀末3克(冲服),广木香4.5克(后下),小甘草4.5克病名:痨淋验方治疗:施今墨经验方—滋阴清热、利尿止血鲜茅根12克,鲜生地12克,川续断10克,川杜仲10克,山茱萸15克,仙鹤草25克,川石苇12克,川萆薢10克,白蒺藜10克,沙蒺藜10克,阿胶珠10克,败龟版12克,盐知母6克,盐黄柏6克,车前草10克,旱莲草10克,春砂仁3克,大熟地10克,炙草梢5克病名:膀胱癌验方治疗:洪子云经验方—清热解毒、凉血止血干生地15克,鸡血藤15克,大红藤15克,忍冬藤15克,败酱草15克,粉丹皮10克,赤芍10克,甘草10克,怀牛膝10克,生侧柏10克,生地榆10克,桑寄生10克病名:癃闭验方治疗:王足明经验方—温阳化气利水桂枝10克,泽泻10克,白术10克,茯苓12克,猪苓10克,橘核10克,川楝子10克,杏仁10克,前仁10克(包),滑石15克(包),小茴香6克病名:遗尿验方治疗:赵心波经验方—益肾固涩桑螵蛸10克,补骨脂10克,益智仁10克,覆盆子10克,莬丝子10克病名:尿崩验方治疗1:周凤梧经验方—加味三因鹿茸丸熟地15克,黄芪12克,五味子6克,淮山药30克,麦冬18克,山萸肉9克,玄参18克,补骨脂9克,茯苓4.5克,川牛膝4.5克,地骨皮6克,人参4.5克,炒鸡内金粉3克(分冲),鹿茸粉1.8克(分冲)。
国医大师伍炳彩运用银翘马勃散合温胆汤验案2则
2则;2.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昌……330006)归纳出此方所主证候病机属湿热闭阻咽喉、痰热内扰。
伍炳关键在于抓住疾病的病机,灵活化裁。
”杏仁汤、茯苓杏仁甘草汤、五皮饮等,用于临床疾病治疗。
而温胆汤最早出自唐代王焘的《外台秘要》卷17引《集验方》,其中认为:“治大病后,虚烦不得眠,此胆寒故也,宜服温胆汤方。
”当前临床上普遍应用的温胆汤大都指《三因极—病证方论》中的温胆汤,方由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生姜、大枣组成,可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伍炳彩教授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著名中医专家,第三届国医大师。
伍炳彩教授注重望闻问切,精于脉诊,擅用经方、时方医治各种疑难杂病。
笔者有幸侍诊于侧,观察其临床应用银翘马勃散合温胆汤化裁治疗心悸、淋证、不寐、胃脘痛病、胸痹心痛病等疾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受益良多,现举2例验案分析如下。
1…验案举隅…1.1…热淋…患者李某,女,33岁,2016年7月6日就诊。
主诉:小便频急、尿道口有灼热感10余日。
自行于当地医院行尿常规示:白细胞2+。
症见:小便频急,自觉尿道口灼热、瘙痒,下腹部右侧隐痛不适、拒按。
晨起口干,无口苦,咳嗽,咽红,咽中异物感,无咽痛。
纳可,平素多食肉类食物,偶有反酸、打饱嗝,嗳气,寐安。
月经量适中,经血颜色红,未夹有血块,行经前腰酸,小便黄,大便偏干,1~2日行1次,舌质红,苔黄,脉右弦寸尺旺、左软寸尺旺。
伍炳彩教授仔细问诊,根据四诊合参,辨证为热淋,治当以宣肺清热化湿、化痰和胃为法,选用银翘马勃散合温胆汤加减。
处方:金银花10 g、连翘10 g、牛蒡子6 g、射干10 g、马勃5 g包煎、法半夏10 g、陈皮10 g、茯苓10 g、甘草6 g、枳壳10 g、竹茹10 g、芦根10 g、滑石10 g、土茯苓10 g、忍冬藤10 g。
7剂,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服药7剂后,小便次数减少,解小便较前通畅,尿道口灼热等症状好转。
名老中医经验集-杜雨茂
名老中医经验集-杜雨茂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二杜雨茂奇难病专家杜雨茂张喜奎杜治宏整理编者按:杜雨茂,陕西省城固县人,我国著名的研究《伤寒论》学者。
现任陕西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
兼任美国亚拉巴马东方医学院名誉院长及教授、日本汉方交流会顾问。
撰写、编著《伤寒论六经辨证表解》、《中医大辞典》等学术专著1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
完成国家和省部级多项研究课题,其中6项获奖、7项获国家专利。
由于在教学、医疗和科研中的杰出贡献,1991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知识分子”称号。
杜氏通晓诸家,尤专仲景之学。
主张学用《伤寒论》应在“举纲、深究、致用、推广”八字上下功夫。
提出“背反谐同”的学术思想。
临证酌古鉴今,博采众长,善抓主症,着眼整体。
立法处方用药提出“效不更方,不效亦不更方,效必更方”的学术观点,富有哲理。
知常达变效法仲景,运用六经辨证治疗肾病,颇具特色。
治疗危急重证和疑难杂病,主张数法齐施,内外合治,药物疗法和非药物疗法并举,多途径多形式给药,救急救危,顿挫病势。
临床运用连翘治疗上下内外多种病变,拓宽了连翘的治疗范围,使人们对连翘将进行重新认识。
广大中医读者细读本文之后,必将获得启迪和有所裨益。
学贵有恒,精益求精,参西衷中,融古通今。
医贵有德,仁心及人,扫除灾殃,造福万民。
———杜雨茂杜雨茂,男,1934年9月生,陕西省城固县人。
现任陕西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
兼任全国中医成人教育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中医药学会仲景学术委员会委员、陕西中医药学会副会长、陕西省中西医结合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西北地区仲景学术委员会理事长、南阳张仲景学术研究会顾问、学院学术及学位委员会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等职。
还兼任美国亚拉巴马东方医学院名誉院长及教授、日本日中医药研究会名誉会员、日本汉方交流会顾问、西日本医师汉方学会名誉会员等。
杜氏出生于中医世家。
幼即聪明好学,博闻强记。
从小受到家庭的熏陶,对祖国医学产生第二卷218了浓厚兴趣,特别羡慕长辈的医技。
曾斌芳教授重用附子治验二则
2020年第38卷第1期2020Vol.38No.1新疆中医药Xinjia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曾斌芳教授重用附子治验二则项玉1,曾斌芳2*(1.新疆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00;2.新疆医科大学,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摘要:附子,温阳散寒之功颇著,为治疗阳虚诸证及痛证属寒盛者之要药,尤能救治亡阳重症,拯生命于垂危。
曾斌芳教授,全国第五批名老中医,从事中医药临床和理论研究30余年,在重用附子治疗危重症的中医病机辨治方面颇有心得,籍验案二则予以总结其临床经验,为临床使用附子提供参考。
关键词:附子;名老中医;临床经验附子,初见于《神农本草经》,列属下品,辛甘大热,入心、肾、脾经,燥烈有毒,走而不守,温通开散,无所不到,能通行十二经,峻补下焦元阳,逐在里之寒湿,散在表之风寒。
回阳救逆用生附子,配人参、龙骨等;温阳除湿用熟附子,配肉桂、山茱萸等;温肾逐寒以除下焦寒湿,配干姜、白术等;温脾燥湿以除中焦寒湿,配茯苓、白术等;化气利水消肿配桂枝、白术等以祛风散寒,除湿行痹。
附子之功,在于温五脏之阳。
《本草汇言》言附子:“回阳气,阴寒,冷痰,关节之猛药也。
诸病真阳不足,火上升,喉不利,食不入,寒药愈甚者,乃命门主药,入其窟穴而招之,火归元,浮游之火自息矣。
”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肾无热证者,有起死之殊力。
古今善用附子者,首推张仲景氏。
曾师精于《伤寒论》及《金匮要略》,注重经方的运用,剂小药少,效宏力专。
此文籍验案二则予以总结曾师临床经验,为临床使用附子提供参考。
案例1患者顾某,男,81岁,2018年10月6日就诊。
患者呃逆间作3月余,多涎唾,尿失禁,纳差,夜寐欠安,阳气孤绝,胃神根失据,舌淡润嫩胖脉弱。
纵观症、舌、脉,乃欲脱之象,治以温补脾阳,回阳就逆。
处方:党参30g,生晒参10g,制附子15g (先煎1h),干姜6g,炙甘草3g,当归10g,吴茱萸3g,桃仁10g,代赭石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