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与模型分析

合集下载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角洲平原向海中伸延变为朝陆地退缩,工厂、 港口、国防工事跌入地中海的危险。3、缺乏 陆地的盐分和有机物,沙丁鱼1961年产 15000吨、1965年500吨,1971年几乎绝迹。 4、活水变死水,血吸虫和疟蚊泛滥成灾,水 库一带的居民血吸虫病率80%以上。
整理课件
16
4、结构分析:寻求系统合理结构的途径 或方法,其目的是找出系统构成上的整 体性、环境适应性、相关性和层次性等 特征,使系统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联 在分布上达到最优结合和最优输出。
整理课件
23
四、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价值分析)
1、系统分析的研究方法论有三个基本范畴: (1)行为研究 行为研究解决的是“是什么?” (2)价值研究 价值研究回答“喜好什么?” (3)规范研究 规范研究要解答“应该是什么?” 价值分析是联结行为研究、规范研究,使之形
成一个系统的主线。
整理课件
24
制度理论:政策是组织的产物
博弈理论:政策是竞争环境中进行的理性选 择
团体理论:政策是团体利益的平衡
系统理论:政策是政治系统的输出
整理课件
3
小组意识(群体思维) (尼采:疯狂对个人 而言只是一种例外,但对有些小组来讲,却 成为一种规律)
精英主义:社会是什么样的社会?政府是什 么样的政府?统治者是什么样的统治者?统 治集团是什么样的统治集团?公共政策是什 么样的公共政策?公众是什么样的公众?
整理课件
13
二、公共政策的系统分析
1、系统分析是公共政策研究尤其是公共政策 分析的最基本的方法。
2、系统分析是一种根据客观事物所具有的系 统特征,从事物的整体出发,着眼于整体与 部分、整体与结构及层次、结构与功能、系 统与环境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 求得优化的整体目标的现代科学方法以及政 策分析方法。

政策分析方法和政策理论模型

政策分析方法和政策理论模型

效果评估的 方法
4 专家判断法:组织 专家审定各项关于政 策的记录,观察政策 的执行,对政策对象 和以前的政策参与者 进行调查,与执行人 员及工作人员交换意 见,最后撰写评估报 告,坚定政策的成效。
5 自评法:政策执行人员自己对政策的影响及达 成预定政策目标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
第二节 政策分析方法
第一节 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3、直观预测法。主要靠预测者的经验、学识和经 验分析能力来做预测,因此更富有“艺术”的特 色。 主要应用于较难定量化的领域。 这类方法有很多种,但并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较 常见的有德尔菲法、头脑风暴法、交叉影响分析 法、相关图示法、类推法、形态分析法、空缺分 析法、“脚本”法等等。
综摄法
比较的合理性
头脑风 暴
多角度 分析 假设分 析
产生想法、 目标、战略
产生洞察力
产生想法和 集体 评价
综合运用技 集体 术、组织和 个人观点 明确利益相 集体 关人,提出 假设,质疑, 集中并合成 合理性和重 集体 要性的评估 排序并制图
一致性
洞察力的改 进 冲突
冲突性假设 的创造合成
论证图 形化
一 系统分析方法 (一)系统分析概述 1 系统分析的概念 系统分析是一种系统研究的方法,它运用现代科学的 方法和技术对构成事物的系统的各个要素及其相互关 系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优化可行方案,从而为决 策者提供可靠的依据。系统分析从事物的整体出发, 着眼于整体与部分、整体与结构及层次、结构与功能、 系统与环境等方面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以求优化 整体目标的现代科学方法以及政策分析方法。 2 系统分析的要素:目标、备选方案、效果、标准和 模型
第一节 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三 目标确立的方法 4 目标最优化的方法及技术 实质上是在各种目标和各种限制条件(约束)之 间寻求一个合理的妥协。 常用的多目标决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有: (1)化多为少法; (2)重排次序法; (3)分层列序法; (4)直接求非劣解法;层次分析法。

公共政策分析政策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政策模型
❖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工作,我们需要实证研究,以 便能够把支持联盟框架的变量同实际的政策变迁有 机的联系起来。

❖ 第二个大题目涉及到集体行动的严重程度,联盟内 的协调问题以及他们能够克服不协调困扰的条件, 等等。
❖ 第三个领域涉及到一段时间的子系统的发展变化以 及影响因素。其中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从新生转 换到成熟的子系统过程中分界线事件的作用。
❖ (一)“政策网络”理论的简要脉络
❖ “政策网络”一词最早出现在《权力与财富 之间》(1977) 一书中。作者卡赞斯坦( P. Katzenstein) 在比较有关外国经济政策制定 过程时指出“资本主义国家并不会将强制力 强加给非国家行动者,反之会寻求其合作并建 立一个相互依赖关系。”
❖ 在西方政治学和政府研究中, 有两个主要方法:
❖ 简而言之:政策网络理论的主要目的是研究 介于个体行动和宏观结构之间的个人、组织 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
❖ (二)“政策网络”的涵义与特征
❖ 几个有代表性的概念的概念:
❖ 休·米勒( Hugh ler) 指出,政策网络是反复出现 的社会关系,但这种关系比照制度化的社会关系而言 是非正式化的、有限制的。
❖ 4 、支持联盟的概念作为一种工具能被用来 把来自于各级政府不同部门中的大量行动者 聚合成许多可管理的单元
❖ 5 、把信仰系统和公共政策概括为一系列的 目标,对问题及其原因的觉察和被组合成为 多层政策的偏好
❖ 6 、在努力实现联盟信仰系统的过程中,联 盟寻找控制政府部门和其他类型的组织,以 改变人们的行为和问题的环境
❖ 理论基点:
❖ (1)在政策领域的政策共同体中,利益集团 是有组织的。在支持联盟框架的典型模型指 有2-4个有共同价值和信仰的支持联盟形成了 一个特有的政策领域。因此支持联盟一般是 比较稳定的,因为各个集团走到一起,不仅 是共同利益的趋使,也是共同知识和信仰使 然。这些集团以他们的共同价值和信仰为基 础加入政策辩论,对解决方案进行竞争和妥 协。

公共政策分析

公共政策分析

第一章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理论与框架1公共政策的本质是有效地增进利益和公平地分配社会利益2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阶级性,整体性,超前性,层次性,多样性,合法性)3公共政策的功能(导向,调控,分配)4公共政策分析的框架(要素:政策目标问题方案执行评估信息资源模型?#;分析的原则:系统协调预测性原则分解综合民主)第二章政府市场与公共政策的关系分析有关政府角色定位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分析逻辑(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是通过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的;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基本途径,有市场失灵导致政府干预;政府失灵制约政府作用)因此,我们在选择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时应综合考虑两种失灵的可能性,平衡政府敢于成本和收益,最终选择是否引入公共政策以及何时引入公共政策。

一社会问题及其解决途径1 社会问题的定义在一个社会群体的生活中至少另一部分人同时感到不满的状态和现象2 社会问题的认定和价值标准A 社会问题的认定(事实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B 认定过程中的价值标准(福利,效率,公平)3 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A 作为非正式部门的社区最基本的途径空间特点(非正式性,第四部门)B 三个正式部门二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和志愿失灵的原因分析及其缺陷三政府角色与公共政策1 政府角色定位规范理论关于公共政策理想作用范围的理论2 基本逻辑(价值标准体系,解决社会问题各种方案的综合评价,按评判结果选优)3 争论事实层面价值层面(效率与公平)4 政府与其他部门关系类型划分(替代性,补充型)趋势(市场化趋势,第三部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区角色变迁:发展中被侵蚀,发达国家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章公共政策系统分析一公共政策主体1 官方决策者(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中国共产党)2 非官方决策者(利益集团,政党,大众传媒,思想库,公民个人)二公共政策客体1 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社会问题是社会的实际状态与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2 公共政策的间接客体:目标群体是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A 与主体之间相互作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B 从利益关系的角度进行认识,差别冲突矛盾所以需要永公共政策去调节和规范公共政策制定的根本目标是处理好三者利益关系,实现三者利益的和谐C 目标群体的态度理解接受遵从公共政策的程度是决定公共政策有效性的关键性因素之一。

公共政策过程模型分析

公共政策过程模型分析

过程模型分析

从动态运行角度看,公共政策是一个从无到有再 到终结的动态运行过程。过程模型就是从政策过 程的各个环节出发,将公共政策看一个多环节相 互连接的动态运行系统,其分析内容是针对系统 整体、影响因素和各系统环节的功能的分析。
过程模型分析

这一模型的创始人是拉斯韦尔,经过琼斯、安德森、布鲁 尔和狄龙等人的研究,在20世纪70、80年代成熟起来。 二战结束后,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家们将研究的出发点和 中心内容放到了包括选民、利益集团、政党组织、立法者、 法官、行政官僚、国家元首以及其他政治角色的行为过程 上来,力图寻找各种政治行为的确定模式,探索社会政治 的发展规律和解决现实政治问题的途径。作为行为主义政 治学家的代表者之一,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建立政策科学 的同时,也将行为主义政治学的研究方法引入到公共政策 研究之中,较早的提出了政策过程分析理论。他在《决策 过程》(1956)这一论著中,将决策划分为七个阶段, 并概括了每一个阶段的分析内容。
过程模型分析
表1 序号 1 2 3 4 5 6 7 过程环节 情报 建议 法规 行使 运用 评估 终止
拉斯韦尔的政策过程及分析内容 分析内容 政策问题决策信息的搜集和分类 政策建议和备选方案的形成和提出 政策方案的通过、发布、规定 由谁裁决是否违反法规 政策方案的运用和实施 政策运行过程、效果和成败 政策变更、终止的原因和方式
过程模型分析

决策议程:2000年6-7月,在市民政局的动员和帮助下, 西岗区民政局和西岗区政府提出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试 点的目标一是加强社区低保工作管理,准确掌握低保对象 家庭收入及再就业情况,将具有隐形收入的人筛选出去,以 杜绝保障资金的浪费,促进社会稳定;二是使有劳动能力的 低保人员参加公益性劳动,承担享受保障待遇所应尽的义 务;三是在为低保对象提供物质援助的同时提供精神援助;

公共政策分析概论

公共政策分析概论

公共政策分析概论1. 引言公共政策分析是政府决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共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动来解决社会问题或促进社会发展的手段和措施。

公共政策分析则是对政策制定、实施和评估过程进行全面剖析和研究的过程。

本文将介绍公共政策分析的概念、方法和重要性。

2. 公共政策分析的定义与特点2.1 定义公共政策分析是对公共政策进行系统研究和评估的学科和方法体系。

它包括政策环境分析、政策目标确定、政策方案制定、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估等环节,旨在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全面、准确的决策依据。

2.2 特点公共政策分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复杂性:公共政策往往涉及多个利益相关方,涉及面广,涵盖的问题和因素复杂多样。

•实用性:公共政策分析的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建议和支持,因此需要具备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科学性:公共政策分析应基于科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框架,确保研究结论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可重复性:公共政策分析的结果需要能够被其他人重复验证和应用,因此需要有明确的方法和步骤。

3. 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和步骤3.1 方法公共政策分析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和技术。

常用的方法包括政策文献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模型建立和实验研究等。

•政策文献分析是对相关政策文件和研究报告进行搜集、整理和评估的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可以了解到政策的背景和目标,制定政策的原因和过程,以及政策的实施效果等信息。

•案例研究是通过对历史和现实中的政策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比较,来寻找政策制定和实施中的规律和经验。

通过案例研究可以找到成功的政策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为制定和实施新的政策提供参考。

•问卷调查是通过设计和发放问卷来获取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问卷调查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公众的需求和意见,政策实施的效果和满意度等信息。

•统计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建模的方法。

通过统计分析可以通过量化的方式了解政策的影响和效果,并进行预测和推断。

•模型建立是利用数学和计算机模拟技术构建模型,对政策实施的效果进行模拟和预测。

公共政策分析的模型方法探究

公共政策分析的模型方法探究

“ 系统分析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为解决人类活动和社会系统中不断 涌现出的复杂的 、庞大 的和多层次 的大系统问题而发展起来的以人为中 心的并与决策紧密相连 的科学”。 1 系统分析的概念 :政策科 学家克 朗认为 , “ ) 系统分析可以被视 为由 定性与定量或者两者相结合 的方法组成 的一个集合 ,其方法论源于 科学方法论 、系统论 以及为数众多的涉及选择对象的科学分支 。应用 系 统分析 的目的在 于改进公共 的和私营的组织系统 ,系统分析既是一种 解释性 的,又是一种规定性 的方法论。”我国学者宋健认为, “ 系统分 析是研究系统结构和状态的变化或演化规律 ,即研究系统行为的理论和 方法 。”汪应洛提 出,系统分析是一种针对系统 的目的 、功能 、费用 、 效益等问题的一种程序 ,它强调运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方法 ,进行充分 的调查研究,在综合处理信息的基础上 ,提出备选方案 , 通过实验和分 析 ,对各种方案进行研究 ,从而为系统设计、系统决策、系统实施提出 可靠 的依据 。2 系统分析模 型方法 的特征及基本原则 :系统分析注重 ) 以整体效益 为目标 , 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确定解决问题的满意方案。系统 分析既有定量研究 , 也有定性分析 。其基本特征可以从 以下三个方面理 解 。如前所述 ,系统分析模型方法最大的特点是把研究对象看作一个整 体系统,再把该对象进一步细分为子系统 。各子系统之问分工协作进而 实现整体系统的 目标 。其次 ,系统分析模型方法运用大量的定量分析方 法。现今社会 , 依靠经验和直觉等方法解决问题已成为过去时。复杂睛 况下的问题解决必须依靠强大的定量分析能力作为支撑。在信息的采集 分析 ,数据的处理 以及决策方案的提出等许多方 面,定量分析都发挥着 不 可替代的作用 。再次 ,系统分析模型方法不能缺少价值判断 。系统分 析 的着眼点之一就是用发展 的眼光看待研究对象 。在进行研究时 , 不仅 要对研究对象 的各组成部分进行分析,还要对其未来做出预测 , 综合考 虑各个因素之后再做决定 。基于系统分析方法的特点 , 我们可以总结出 其原则。首先 ,系统分析必须坚持 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相结合的原则。 事物的变化不仅与其 自 身各个部分有关 , 还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 的变化会导致事物发展方 向甚至 自 身性质的变化。其次 ,必须用发展的 眼光看问题 ,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 ,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系 统分析是一个选优 的过程 ,考虑 的因素很多 ,不能因为眼前的便利而放 弃对未来 的保护 。再 次 ,系统分析方法既要坚持定量分析 ,也必须坚 持定性分析 ,也就是说 ,我们在进行系统分析的时候 ,既要用正确的方 法做事 ,还要做正确的事。如果方向错误 ,事物发展越快 , 造成的危害 越 大。3 系统分析模型方法的内容 :系统分析是现代社会 必须坚持的 ) 种方法 ,它的涉及面很广 ,内容非 常丰富。我们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 加 以讨论。①整体分析。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的要素互相联系形成 的集合 体 。整体由部分组成 , 部分属��

政策分析模型及其实际应用

政策分析模型及其实际应用

政策分析模型及其实际应用公共政策分析模型作为政策分析的一种理论工具,是能够为决策者提供集假设、定义、描述、解释、对策于一体的概念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大类:政治分析模型和理性分析模型。

1.政治分析模型的主要观点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统的产出,政策过程本质上是一个政治过程。

政治分析模型一般包括制度分析模型、精英分析模型、集团分析模型。

制度分析模型主张,公共政策是政府机构的产物,不同的政府制度导致不同的公共政策。

精英分析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政治精英价值偏好的反映,政策过程中公共政策完全由占统治地位的政治精英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动权。

集团分析模型则认为,公共政策是集团利益平衡和均衡的产物,公共政策是集团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

按照制度分析理论,不同的政府制度导致不同的政策输出,社会主义制度的政策必然和资本主义制度的政策不同。

社会主义制度以公有制为基础,在制订政策时必然以维护公有制为目标;而资本主义以私有制为基础,所制订的政策主要是为维护私有制的存在和发展。

用制度分析理论来分析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初期所出台的政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如建国初期,我国推行公私合营政策,兴办国营企业,都是基于建设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而出台的政策。

按照精英分析理论,公众被认为是麻木的、被动和消息闭塞的,公共政策只是由统治阶层的少数人负责制定,反映精英的兴趣和偏好。

精英理论最关心公共政策形成过程中领导人物所发挥的作用,用精英分析理论来分析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及带有专制色彩的发展中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如在我国明朝中期至清朝初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实行海禁,导致海运业及港口业发展的停滞,反映了封建统治阶层消极保守的价值取向。

按照集团分析理论,公共政策是团体斗争中相互妥协的结果,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一种平衡产物。

公共政策一般偏向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利益团体,公共政策随着利益团体影响力的变化而变化。

用集团理论来分析资本主义国家及具有民主政治倾向的国家所出台的政策,具有相当的适应性。

公共政策学笔记

公共政策学笔记

《公共政策学》绪论第一节什么是公共政策一、政策人们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特殊意义上的政策、决策、决定,即当主题被限定为国家、政府、公共权力机关时,指的都是公共政策。

二、中外学者对公共政策的界定三、公共政策的内涵1、定义: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为准则。

(一)社会公共权威:①横向划分:公共政策由立法决策、行政决策、司法决策三种形式构成②纵向划分:公共政策由中央政策(国家政策)、地方政策、基层政策构成如美国:横向:公共政策 = 立法政策 + 行政政策 + 司法政策纵向:联邦——州——地方政府县市镇特别区学区(二)特定情况(三)政策目标3、政策结构与类型元政策政策一般↓基本政策政策链(有先后)(比如中国历年的土地政策)、政策群↙↓↘具体政策具体政策具体政策具体的、个别的政策政策链: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为解决同一政策问题而先后制定的在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在形态和功能上具有差别性的一系列政策。

政策群:国家、政府和一定类型的政治体制中的执政党在某一较长时间内制定和实施的内容各异并产生出理念同源、导向相近的政策的集合体。

政策一般:从无数项具体的个别的政策和众多的政策链和政策群中,抽象出所有的政策的共同的本质和属性。

4、公共政策的作用①导向作用②管制作用③调控作用④分配作用主题:政府抑制房价政策(搜集资料、案例介绍、案例分析)第二章政策主体、客体与环境一、公共政策主体定义:公共政策主体是相对于客体而言的,它是指在整个公共政策的运行周期中,对政策问题、政策过程、政策目标群体主动施加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

分类:标准的多样性①立法机关政府主体{ 行政机关核心主体{ 司法机关执政党公共政策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社会公众②立法机关行政决策机关官方决策者{行政执行机关法院公共政策主体{利益集团政党非官方决策者{公民大众媒介(一)官方决策者a.立法机关b.行政决策机关c.行政执行机关行政执行机关对决策的影响:a)参与决策b)消极对抗c)技术性与复杂性d)政策边界的模糊性d.法院a)司法审查b)司法解释(二)非官方决策者1. 利益集团例如:美国利益集团向人民币施压2. 政党3. 公民二、公共政策客体(一)社会问题与政策问题(二)目标群体政策行为的影响因素1. 政治社会化2. 传统因素3. 政策合理性4.成本效益5. 大局观念6. 规避惩罚7. 环境变化三、政策环境(一)公共政策与公共环境的关系(二)政策环境的构成1)自然环境2)经济环境3)政治环境4)文化环境5)社会环境第三章公共决策系统与决策体制—1 一、系统理论模型环境←←←←←←←←←←←← ↓ ↑ ↓ 支持 政策 ↑ 输入→→ 政治系统 →→ 输出 ↑ 要求 行动 ↓ ↑ ↓←←←←←←←←←←←←环境图解:① 输入:它是政策系统与其外部环境互动的结果,是社会团体和个人以某种方式影响公共政策的结果② 转化:政策系统将复杂多变的要求转变成公共政策的过程 ③ 输出:政治系统推行公共政策或采取行动,向环境输出产品政治系统对社会需要的整合2.启迪从宏观角度思考公共政策分析:① 政治系统应提高对化你今年个的感知能力 ② 政治系统应完善内部机制,提升自身能力 ③ 公共政策输出符合环境(公众)需求3.不足:对政治系统的具体决策分析行为缺乏分析 二、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静态)地位与作用:信息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的“神经系统”;咨询系统是“思想库”或“智囊”系统;决策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的中枢系统;执行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与化你今年个直接作用的实践环节;监控子系统是公共政策系统的一个特殊子系统。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公共政策分析模型是指用于分析公共政策制定过程和效果的框架或方法。

通过采用模型进行公共政策分析,可以系统地识别问题、评估政策选择和预测政策结果,从而帮助政策制定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1. 杜宾分析模型(Dobbin's Model)杜宾分析模型是美国学者埃弗里特·佐里宾(Everett M. Rogers)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该模型包括问题定义、政策制定、政策实施、政策评估等环节,强调政策过程的连贯性和反馈机制。

它要求政策制定者从问题源头出发,运用科学方法分析问题、制定政策、实施政策并不断进行评估和改进。

2. 政策循环模型(Policy Cycle Model)3. 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Stakeholder Analysis)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着重考虑政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的各种利益冲突和权力关系。

该模型认为政策制定者需要识别和分析各利益相关者的观点、目标和影响力,以便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做出权衡和取舍。

利益相关者分析模型能帮助政策制定者理解、规范和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期望和行动,促进政策的有效实施。

4. 成本效益分析模型(Cost-Benefit Analysis)成本效益分析模型是一种经济学方法,用于评估公共政策的成本与效益。

该模型比较政策的成本与所产生的效益,并通过将这些成本与效益以货币形式进行财务评估和比较,来帮助决策者做出政策选择。

成本效益分析模型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有助于评估政策的经济可行性、社会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从而确保政策的经济效果最大化。

5. 实验设计模型(Experimental Design Model)实验设计模型主要用于评估特定政策措施的效果和成效。

该模型通常通过随机对照试验等方法,将政策实施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之间的差异并推断政策效果。

实验设计模型在政策评估中能够提供较为客观和可靠的评估结果,有助于制定者和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政策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多源流分析框架约翰·W·金登的多源流分析主要讨论了议程的建立和备选方案的产生问题。

他所采用的是对组织选择的科恩-马奇-奥尔森(Cohen-March-Olsen)“垃圾桶模型(garbagecanmodel)”1的一种修正形式。

金登认为,议程的建立和备选方案的产生中存在着三条过程“溪流”(问题源流、政策源流和政治源流)和一个“政策之窗”。

问题、政策和政治这三条过程溪流主要都是相互独立的,而且它们各自都是按照自己的动态特性和规则发展的。

这些分离的溪流往往在某些关键的时候汇聚在一起。

解决办法与问题连接起来,而且他们二者都与一些有利的政治势力连接起来。

而这种连接只有当政策之窗(policywindows)———竭力提出最得意的政策建议或关于问题的想法的机会———打开时,最有可能出现,或者是他们促使其特殊问题受到关注的机会。

金登的政策之窗就类似于拉雷·N·格斯顿的触发机制,触发机制就是公共政策的催化剂。

在政治过程论的发展史上,科恩等人的“垃圾桶”模型不仅塑造了人们理解组织的观念,甚至还从总体上影响了政治科学和制度理论中,一种触发机制就是一个重要的事件,该事件把例行的日常问题转化成一种普遍共的、消极的公众反应。

但并不是所有的重大事件都可以起到催化作用,这种催化剂的作用还取决于三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范围、强度和触发时间。

窗户打开的原因要么是出现了一些使人非相信不可的问题,要么就是政治溪流中发生了意外的事件。

尽管政府议程是在问题溪流或政治溪流中建立的,但如果所有这三个溪流被连接在一起的话,即对一些正在考虑就此采取某种实际行动的项目进行编目。

换言之,如果问题、政策以及政治都被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话,那么就更有可能出现重大的变化比如广州的禁摩令:源流、政治源流、政策源流和政策之窗。

我们可以从这四个概念入手对“禁摩”政策过程加以应用分析。

在“禁摩”政策过程中,问题溪流主要表现在,摩托车的大量存在,给广州市区的交通秩序、交通安全、生态环境、社会治安、城市管理等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对广大市民的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造成了严重危害,特别是交通事故,当时涉及摩托车的交通事故占了所有交通事故的一半,而且受伤、死亡的大多是摩托车这一边。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第二版)陈庆主编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理性决策模型,也被部分人成为科学决策模型。

他的基本出发点是,人们在决策是遵循最大化原则,抉择最优方案,谋求最大效益。

作为决策的主体,始终坚持理性化活动,不存在任何非理性成分。

(一)这种模式通常包含了下列基本内容:1、决策者面临的是一个既定的问题,该问题同其他问题的区别非常明显,或者至少同其他问题相比,它是最重要的。

2、决策者选择决定的各种目的、价值或目标是明确的,或是希望利益最大,或是希望损失最小,而且可以依据不同目标的重要性进行排序.3、决策者有可供选择的两个以上的方案,面对着这些方案,通常在逐一选择的基础上,选取其中一个。

假如方案基本是相同的,通常会作相同的决定。

4、决策者对同一个问题会面临着一种或多种自然状态。

它们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不可控因素。

5、决策者会将每一个方案,在不同的自然状态下的受益值(程度)或损失值(程度)计(估)算出来,经过比较后,按照决策者的价值偏好,选出其中最佳者。

(二)理性决策在实际中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决策过程中必须获得全部有效的信息。

2、寻找出与实现目标相关的所有决策方案。

3、能够准确地预测出每一个方案在不同的客观条件下所能产生的结果。

4、非常清楚那些直接或间接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人们的社会价值偏向及其所占的相对比重。

5、可以选择出最优化的决策方案。

(三)评价理性决策模型所要求达到的基本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是无法实现的。

因此它遭到了许多学者的强烈批评。

其中最突出的是查尔斯·林德布洛姆与赫伯特·西蒙。

林德布洛姆指出:决策者并不是面对一个既定问题,而只是首先必须找出和说明问题。

问题是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与看法。

比如物价迅速上涨,需要对通货膨胀问题做出反应。

首先,明确这一问题的症结所在,往往十分困难.因为不同的利益代表者,会从各自的利益看待这些问题,围绕着通货膨胀存在不存在,若存在,其程度和影响怎样,以及产生通货膨胀的原因是什么等问题,人们都会有不同的回答。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2)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2)

• 2、组织角度。组织角度(O) 将问题和解 决方法看作一种组织状态向另一种组织状 态有序渐进的一部分。原子弹轰炸决策说 明了组织角度。从组织角度看,不使用原 子弹的决策将导致政府机构的深层不安, 因为20亿美元资金未经国会批准就已经投 入到研制中去了。投下原子弹可以向国会 表明钱没有白花。同时,通过向所谓来自 苏联的威胁进行挑战而开始冷战时代。
22
• • •
②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在线性盈亏平衡分析中,当产品的价格固定不变 时,假定总成本和总收益随着产量的增加成比例增 加,或者当产量固定不变时,总收益随着价格的增 加成比例地增长。但现实生活中,成本结构往往比 较复杂,不可能随产量的增加成比例地增长,而销 售的价格,也会随批发量的大小而有差异。因而反 映到产量或价格与总成本和总收益之间的关系是非 线性关系,这就必须进行非线性盈亏平衡分析。
多角度(元)分析
• 多角度分析是一种通过系统地运用个人、组织和 技术三方面的知识来取得对问题及其潜在方案的 更深认识的方法。 • 1、技术角度:技术角度(T)从最优模型、运用 概率理论、成本收益分析和决策分析、计量经济 学以及系统分析等角度看待问题,寻求答案。将 原子弹掷向日本就是一个例子。这个问题有五个 方案:轰炸并封锁、入侵、不加警告的原子弹攻 击、警告后原子弹攻击、将原子弹投向无人居住 的小岛。如果目标是要以最小的盟军的生命损失 和摧毁日本取得日本的无条件投降,第三种方案 就是最优方案。
求出每个方案收益的期望值,加以比较,选取 一个收益值最大的行动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需求状况 N1(畅销) N2(平销) N3(滞销) 0.35 0.4 0.25 决策方案
A1大规模投资 A2中等投资规模 A3小规模投资 60 40 23 30 18 13 -12 -2 6

00318公共政策-考前资料(23版)

00318公共政策-考前资料(23版)

2024年4月《00318公共政策》考前资料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产生和发展考点1 公共政策的含义(选择题、简答题)★★公共政策是政府或其他公共组织出于公共利益,为实现公共目标所做出的一种选择行为,其表现形式是规范、引导有关机构、团体和个人行动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指南。

考点2 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选择题)★史官制度、谏议制度、策士制度、科举制度考点3 现代政策科学产生的标志(选择题)★拉斯韦尔《政策科学:范围和方法的最近发展》考点4 中国公共政策学科的发展特点(论述题)(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政策实践相结合(2)学科发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3)学科发展与中国的政策实践相结合考点5 马克思主义与公共政策学中国化(论述题)★★★(1)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公共政策学科的方法论指导。

①实事求是的方法。

为了在政策实践中做到实事求是,必须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②矛盾分析的方法。

政策实践中,要注重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还要注重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2)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公共政策学科的价值引领。

公平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的基本保证。

除了作为社会良性运行的基本条件之外,公平也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最高目标。

考点6 公共政策的功能(选择题)★管制功能、引导功能、调控功能、分配功能考点7 公共政策的本质(简答题、论述题)★★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就是为了一定的目标而进行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

(1)公共政策的目标。

从整体上看,公共政策目标是三类目标的集合体,即公共利益目标、阶级目标和政府自利性目标。

(2)社会资源配置。

所谓社会资源的配置,指的是政策主体为实现政策目标而进行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配置。

(3)社会价值分配。

政策收益在不同的利益群体间的分配行为称为社会价值的分配。

第二章公共政策的基本概念和要素考点8 公共政策学分析的完全理性模型(分析题)完全理性模型是由经济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衍生出来的。

公共政策学一考通所有章节重点

公共政策学一考通所有章节重点

第一章公共政策学的学科要素选择1、公共政策学的概念体系在内部构成上区分为三个层次:核心概念、次级概念和边际概念.注:要理解由哪些概念2、公共政策学的次级概念指的是核心概念的子概念或从属性概念,系统议程和政府议程是政策议程的子概念;3、公共政策学概念体系的边际概念指的是从其他学科引进或移植过来的概念.4、古代中国的政策研究是十分发达的,究其原因,史官制度、策士制度、谏议制度和科学制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5、公共政策学是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和二战后初期孕育而于20世纪50年代诞生的。

6、1951年,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勒纳和拉斯韦尔共同主编的《政策科学;视野与方法的近期发展》一书面世. 这本书被誉为“政策科学的开山之作”、“公共政策学的经典著作",被人们认做公共政策学诞生的标志。

7、公共政策学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的标志是德洛尔《重新审查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政策科学探索:概念与使用》和《政策科学构想》的出版.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学:尽可能地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公共政策的内容、过程与产出,探索其固有规律,形成系统性知识,并运用各种知识进行政策分析,进而通过公共权力机关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政策实践。

2、非政府组织(NGO):社会团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各种事业单位(如学校、医院、科研机构等)。

它们被称为非政府公共部门,或者介于政府与企业之间的第三部门,主要任务也是处理社会的各种公共事务,提供各类公共物品.简答1、对政策系统的研究,从研究者来说有四个突出问题应予重视①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②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③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④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2、公共政策学的诞生的主要条件有以下四个方面①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产生(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三论))②决策科学的形成③行为科学的形成和行为主义政治学的进展④凯恩斯主义的出台与政府政策领域的扩大3、公共政策学中国化现已取得丰硕的成果①强调在引进、消化和吸收当代国外的公共政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的国情,紧密结合当代中国的公共决策实践,取其所需,为我所用。

公共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公共政策分析的步骤与方法
开发方案应注意: 1.设法消除或减轻问题产生的原因及相关因素; 2.关注现行政策问题,努力改善或加以替换。
6.结果预测
结果预测,就是立足过去和现在,预料和 推测政策的实施效果。
步骤: 1.收集资料; 2.确定相应方法; 3.计算和分析; 4.评估结果。
7.择优选择
在多个可选方案中选出自认为好的方案。 标准: 1.可行性:即政策落实的可行性,可能会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2.有效性:即政策在减少或减轻社会问题 方面产生积极效果的可能性
2.收集证据
收集证据是为了拓展分析思路,开发解决 问题的技巧。
可以利用多种途径收集问题信息,如互 联网、实际调查、去图书馆查找、接咨 询等。3.分析原因
分析原因:即依据已有的经验和知识,运 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 行分析。
主要方式: 1.横向分析:对同一层次的各种原因及相 互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和确认,找 出最主要原因。 2.纵向分析:从问题的表层入手,由表及 里,由浅入深,层层剖析,找出根源。
1.定义问题
问题:指期望状态与实际状态之间的差距。 定义问题所涉及的主要方法: 1.类别分析法:为了澄清、界定、甄别和区分问 题情景而对问题进行类别划分; 2.类比分析法:建立若干类比的标准和模型对已 出现的问题成因等进行比较分析,以发现问题; 3.假设分析法:是通过假设一定的前提,推导相 关结论,提供有效的解释。
4.专家判断法
组织专家审定各项关于政策的记录,观察 政策的进行,对政策对象和以前的政策参 与者进行调查,与执行人员及其工作人员 交换意见,最后撰写评估报告,鉴定政策 的成效。
5.自评法
政策执行人员自己对政策的影响及达成预 定政策目标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
5.开发方案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与模型PPT文档共62页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与模型PPT文档共62页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公共政策 Nhomakorabea析方法与模型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价值间的对抗与互补

公共政策是对价值进行的权威性 分配(伊斯顿)
(一)价值对抗

价值对抗是一种价值竞争,它表 现为对于特定的公共政策,相关 主体表现出价值理念对立的现象 或潜在可能性。
(二)价值互补

价值互补则是指由于特定的公共 政策,相关主体表现出价值理念 趋同的现象或潜在的可能性。
第三节 质量分析
本节内容【见教材328-335】
一、政治可行性
• • • •
(一)政治可行性 (二)经济与财政可行性 (三)社会可行性 (四)技术可行性
(一)政治可行性
• • •
1.稳定性 2.合法性 3.公正性
(二)经济与财政可行性
• • • •
1.经济效率 2.成本-收入分析 3.成本-收益分析 4.成本-效能分析
第四节 制度分析
本节内容【见教材310-316】
一、制度


正式制度包括由政府和社会组织 机构颁布、执行的各种法律、法 规、规章、章程、条例与准则 非正式制度包括由共同体内自发 演化而来的各种惯例、内化规则、 风俗、礼貌等一些不成文的社会 规范。
制度的概念


• •
Peter Hall:那些使存在于政体和经济内 个人间关系结构化的正式规则、规范程序、 和标准操作惯例——政治经济环境 Douglass North:塑造人与人互动的人为 约束——个人层面 显性制度:如国家、法律; 隐性制度:如道德、文化。



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把以交易成本为基础的制度分析 带入到对国家、社会和经济运作 的理解中。
财政收入

国家
保护和公正和信息服务
(一) 历史制度主义

历史制度主义对“制度”的定义 非常宽泛“, 不仅包括正式的组织 而且包括非正式的规则和程序


历史制度主义主要研究各种制度因素 对政策选择和政府表现的持久影响。 他们认为 “一旦政府在某个政策领域作出了最 初的政策和制度选择,那么除非有足 够的力量克服最初创造的惯性,那么 这一被创造的模式将持续下去。这在 历史制度主义中被称作‘路径依 赖’”。
四、团体模型

集团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集团相 互斗争的产物。该模型以利益集 团的竞争为基本假设,利益集团 与政府的互动成为理解公共政策 过程的关键概念。
(一)团体模型的基本假定

• •

团体(Interest Group)即拥有共同的政 治利益或政治态度、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 式结合起来的群体。 团体是政治活动的主要主体。个人的政治 诉求主要通过团体来实现。 政治实际上就是各个团体为影响公共政策 而进行的竞争。公共政策是各个利益团体 竞争所达成的一种均衡结果。 政治学者必须将公共政策研究限定在政治 过程,而避免分析政策的内容。
(三)社会可行性
• • •
1.适宜性 2.均衡性 3.回应性
二、政策的执行效率
• •
• •
(一)测量指标 1.投入产出比或单位成本的效率 示标 2.普遍性的效率示标 3.特殊的效率示标
三、政策的信度与效度
• • • •
(一)信度 1.政策的一致性 2.政策的稳定性 3.政策的可预测性
• •
(二)效度 政策的效度被用于痕量政策在多 大程度上实现聊政策预期的目标。

有限理性决策模型下,决策者寻 求的不是经济学模型主张的所谓 最佳方案,而只是符合某个预先 设定好的最低限度规定的标准。 决策者是在选定那些符合或超过 该标准的备选方案。
(二)有限理性决策的基本内容



首先,人们在进行决策时一般不可能制定 出所有的解决问题的选择方案 其次,人们对可供选择的方案的比较按顺 序进行前两者选优与下一个进行比较,直 到满意为止; 最后,人们选择决策方案的原则不是“效 率最大化”或“最优化原则”,而是“满 意”原则,



4.精英之间为了社会体系的基本价值,为 了保护社会体系,而分享彼此共识。(如 在美国,精英共识包括:私有财产权的神 圣性、有限政府与个人自由) 5.公共政策名义上是反映“人民”的需要, 实际反映的是精英(elite)的价值和偏好。 (米歇尔斯:“寡头政治铁律”)。 6.积极的精英很少受到冷淡的群众的影响。 精英影响群众多,群众影响精英少
(二)理性选择制度主义

分析基础:不完全信息下追求财富最大 化
交易成本:为获得真实信息而付出的代价 制度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重要因素,降低人与人交往的非确定 性,保证在交往中有相对稳定的信息 理性选择与制度的产生 个人合作的需要 权力分配的机制 制度变迁的原因:“相对价格” 的改变(制度度难以使个 人利益最大化时就变迁);注重个人在外部环境变化或内部 学习的影响下对制度的重新评价
(四)团体分析的缺陷
利益团体是西方社会中出现的重要现 象。在中国,正式的合法利益团体较 少,形成不了类似市场的竞争

•利益团体只是政策的一项重要变量, 其本身又是多种政治因素综合作用的 结果
• 利益团体不能解释政策的内在因素
五、精英决策模型

精英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社会少 数精英价值偏好的表现
(一)基本假定
第8章 公共政策分析方法

第一节 公共政策模型

本节内容【见教材p283-304】
公共政策模型概念
公共政策模型指的是理论模型,将 问题抽象为一个概念或命题,按照 其内在逻辑和本质结构组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一个相似于原型的、结构 严谨的逻辑体系
一、理性决策模型

(一)理性决策模型含义
理性决策模型,通常称之为科学决策模型,

• •
不拥有权力的多数人。仅有一些人享有分配社 会价值的权力,群众则不能影响公共政策 2.少数管理者并不代表多数被管理者。精英 大多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上层阶级中选拔 3.非精英往精英地位的流动必须缓慢而持续, 以维持社会稳定并避免革命发生。唯有已经接 受精英基本共识的人,才被纳入统治团体;
1.社会可以划分为拥有权力的少数人,以及
它是指决策者依据完整而综合的信息做出 理性的决策,即遵循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 大产出的原则,选择最优方案,使用最佳、 最适当的手段,达到最好的政策后果。
(二)理性决策模型基本内容
• • •

1.决策者面临一个既定的问题。 2.提出各种可能备选方案 3.对这些方案及其结果进行比较 分析 4.通过计算选择出最优方案
三、渐进决策模型

渐进决策模型是美国学者查尔 斯· E· 林德布洛姆提出的。渐进模 型认为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 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根据过去 的经验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局部 的、边际性的调整。
(一)渐进模型的基本假定
• • • • • •
决策者的资源(时间、信息、金钱)有 限 决策者能力有限 目标与手段的相对性 过去决策的正当性与当前决策的不可预 测性(保守主义倾向) 沉淀成本 政治上的可行性

的目的和意识 制度变迁:内、外部因素变化通过政策变化从而改变制 度
主要观点2:重视历史,历史创造出 制度注重历史的复杂性以及决定性作用
• 工具——路径依赖:在一个政治系统里自我增强
霍正面反馈过程的动力。事件发生的时间和顺序。
制度的“黏性” 无意识结果 制度的演变(路径的交汇点,“重要 时机”:各研 究单位同时出现不同的显著 变化并对未来有重大影响的这段时期)
(二)精英模型示意
精英
政策方向
官员与行政人员
政策执行
一般群众



7.公共政策并不反映人民的需求, 而反映精英的利益与价值 8.公共真个改革系精英重新定义 其所持价值的结果 9.由于精英维护现存体制的兴趣, 因而,公共政策的变迁大都是渐 进的,不是革命的

• •
10.精英的价值也许包含着“尊重 群众”,但是这只是精英的贵族 式义务感的一部分 11.群众对精英的影响乃是间接的 12.只有在精英共识范围内的方案 才有可能获得认真的考虑
(二)义务论

义务论认为判断某一个政策行为 是正确还是错误的,要根据这一 政策行为的性质,而不是根据其 结果
比如,政治家应该隐瞒事实还是应该依据实 施做出面对危机时的政策选择。 市场还是政府干预?

罗尔斯正义论


社会制度的首要是美德,正如真 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美德一样。 不管法律和制度是怎样有效而巧 妙地设计的,如果它不是正义的, 就必须改革和废除。
观点1:重视制度,制度影响政策结果
制度在历史制度主义里是影响政策结果的主体
制度影响政治、社会行为者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力 制度影响行为者对自身兴趣和偏好的定义 强调政策结果不是利益集团和政府机构自由组合的结果
• 注重国家、社会结构等宏观变量 • 国家和其他正式的政治机构,非正式和非官方制
度 • 无意识性:制度操作和发展的结果往往不是创造制度时

诺齐克(Nozick) 自由至上主义


个人拥有权利。有些事情是任何 他人或团体都不能对他们做的, 做了就要侵犯到他们的权力。这 些权力如此有力和广泛,以致引 出了国家及其官员能做些什么事 情的问题。 《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P1
(三)目的论与义务论的区别



1.目的论强调结果;义务论强调 过程 2.目的论是有条件的义务;而非 义务论的绝对义务 3.目的论提出的是实在的标准; 而义务论提出的形式的标准。
价值选择的关键是确立选择标准
【见教材p325】
一、价值评价标准类型


(一)目的论
目的论认为某些行为之所以正确, 是因为它们导致了好的或有价值 的结果,即根据行为的后果的效 益来评价行为。例如,功利主义 的目的论 “舍小家,顾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