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骨
全身骨的组成和名称
![全身骨的组成和名称](https://img.taocdn.com/s3/m/795ede9c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d171f73.png)
人体骨头通常共有206块。
可以分为颅骨、躯干骨、四肢骨三大部分。
它们相互通过关节或者纤维韧带等软组织连接构成人体骨架。
1.颅骨:颅骨共包括29块,其中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以及6块听小骨。
2.躯干骨:躯干的骨骼共有51块,包括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椎、1块尾椎、1块椎胸骨以及24块肋骨。
3、四肢骨:四肢的骨骼共有126块,包括64块上肢骨以及62块下肢骨。
其中上肢骨包括锁骨、肩胛骨、肱骨、尺骨、桡骨、腕骨、掌骨和指骨。
下肢骨包括髋骨(幼年时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三部分通过软骨连接而成,成年后通过骨性结合而成为一块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和足骨(跗骨、跖骨、趾骨)。
四肢骨
![四肢骨](https://img.taocdn.com/s3/m/036a92d626fff705cc170a4a.png)
髌骨
为人体内最大籽骨。呈三角形、尖向下,前 面粗糙,后面平滑。
小腿骨:胫骨
胫骨:为三棱柱状长骨、位于小腿内侧。 上端:内侧髁、外侧髁、腓关节面、髁间隆起、胫 骨粗隆。 体:前缘——胫骨前嵴。 下端:内踝(位于内侧)、腓切迹。 骨间缘
小腿骨:腓骨
腓骨:细长 位于胫骨后外侧。 上端:腓骨头。 下端:外踝(三角形膨大)、外踝关节面。
胸锁关节
组成:锁骨内侧端与胸骨柄的锁骨切迹和第一肋软骨。
结构特点:1)关节腔内有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下内、上 外两部分。 2)关节囊上、下、前、后都有韧带加强。 运动:1)矢状轴:上下运动。 2)垂直轴:前后运动(微弱)。 3)额状轴:旋转运动(微弱)。
肱骨介绍
肱骨:上肢最长的管状骨,各部的主要结构有: 上端:肱骨头、解剖颈、大结节、大结节嵴、小结 节、小结节嵴、外科颈。 体: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 下端:内上髁、外上髁、肱骨小头(外侧)、肱骨 滑车(内侧)、鹰嘴窝(后面)。
尺骨(Ulna)
上端粗大、下端细小。 上端:鹰嘴、冠突、滑车切迹、桡骨切迹、尺骨 粗隆。下端:尺骨小头、尺骨茎突。 体、上段粗;下段呈细园柱状;外侧缘即骨间嵴。
桡骨(Radius)
上端细、下端粗大: 上端:桡骨小头、环状关节面、桡骨粗隆。 下端:桡骨茎突、尺骨切迹。 体、三棱柱状,内缘为“骨间嵴”。
四肢骨
四肢骨分类
四肢骨包括三部分:上肢骨、肢带骨、下肢骨
上 肢 带 骨
上 肢 骨 ( ) 64
肩胛骨(2) 锁骨(2)
游 离 上 肢 骨
肱骨(2) 桡骨(2) 尺骨(2) 腕骨(16) 掌骨(10) 指骨(28)
下 肢 骨 ( )
下 肢 带 骨
髋骨(2)
实验二四肢骨骼
![实验二四肢骨骼](https://img.taocdn.com/s3/m/a4b5e94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5.png)
实验二四肢骨骼一、实验的目的和要求1、掌握四肢骨的组成,各骨的位置、结构和主要形态特征。
2、比较牛、猪、马、犬四肢各骨的形态差异。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制作好的牛、猪、马、犬四肢骨骼标本;2、公、母畜骨盆标本。
三、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㈠、牛的前肢骨1、前肢骨的组成前肢骨由肩胛骨、肱骨、前臂骨(桡骨、尺骨)、前脚骨(腕骨、掌骨、指骨和籽骨)组成。
2、前肢骨的形态结构①肩胛骨:位于胸廓前部的两侧,属肩带部骨。
为三角形的扁骨,有2个面、3个缘和3个角。
外侧面有纵行的嵴叫肩胛冈,肩胛冈中部有较粗厚的冈结节,其下端的突起为肩峰,肩胛冈的前上方和后下方分别为冈上窝和冈下窝;内侧面的中部有大而浅的肩胛下窝,在窝的上方,前后各有一粗糙的锯肌面。
前缘薄,后缘厚,背侧缘附着肩胛软骨;腹侧角(远端)后部有圆形的浅窝称关节盂(肩臼),与臂骨头形成肩关节,关节盂前上方的突起叫盂上结节(肩胛结节),其内侧的突起称喙突。
②肱骨(臂骨):位于胸廓两侧的前下部。
呈略扭曲的管状长骨,分骨体和两端。
近端后方有臂骨头,其前部两侧有大(外侧)、小(内侧)结节,两结节之间的沟称臂二头肌沟。
骨体外侧面有从后上方经外侧转向前下方的螺旋状的臂肌沟,肌沟的前缘为臂骨嵴,其近端上方有三角肌粗隆;内侧中部有大圆肌粗隆。
远端为肱骨髁,由肱骨滑车和肱骨小头组成,分别称内、外侧髁,其上方有内、外侧上髁;肱骨髁后面形成鹰嘴窝,前面有桡窝。
③前臂骨:为长骨,包括2块骨,桡骨位于前内侧,尺骨位于后外侧。
前臂骨近端与肱骨远端构成肘关节。
桡骨呈前后略扁的圆柱状,稍向前弓,近端背内侧有桡骨粗隆。
尺骨近端向后上方突出形成鹰嘴,其顶端称鹰嘴结节,鹰嘴的前缘中部有钩状的肘突,其下方为滑车切迹;尺骨远端向下突出称茎突。
桡骨和尺骨之间有上、下两个间隙,分别称前臂近、远骨间隙。
④腕骨:为短骨,由两列六块组成,近列四块,由内向外依次为桡腕骨、中间腕骨、尺腕骨和副腕骨,副腕骨突向后方。
四肢骨实验报告
![四肢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054b351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87.png)
四肢骨实验报告引言四肢骨实验是一项常见的生物学实验,旨在理解和研究骨骼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通过对四肢骨进行解剖和观察,可以探索骨骼系统的组成、关节的构造、肌肉附着点以及运动功能等方面的知识。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实验的目的、材料和方法、实验结果以及结论等内容。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解剖和观察四肢骨,了解骨骼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以及肌肉与骨骼的协调运动关系。
实验材料和方法实验材料•实验用生物标本(常见的动物如青蛙、小鸟等)•解剖工具(剪刀、手术刀、解剖钳等)•实验记录表格或笔记本实验方法1.使用相应的解剖工具将实验用生物标本清洗干净。
确保标本表面没有残留物。
2.将标本放置在解剖盘上,并合理安放。
3.用剪刀小心地剪开标本的皮肤,并完全剥离,使骨骼暴露在外。
4.使用手术刀和解剖钳将肌肉、韧带等软组织剥离。
注意不要损伤骨骼。
5.对四肢进行观察和解剖。
记录下观察到的结构和发现。
6.在实验记录表格或笔记本上整理和总结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上肢骨骼观察结果•肱骨:位于上臂,长度较长,平均长度约30厘米。
上端较粗大,下端较细长,上端有一个圆形的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凹面形成肩关节。
•尺骨和桡骨:位于前臂,平行排列。
尺骨位于内侧,较长;桡骨位于外侧,较短。
•舟状骨:位于腕部,连接尺骨和桡骨。
•掌骨:位于手掌部位,由五块骨头组成。
下肢骨骼观察结果•股骨:位于大腿骨,是人体最长、最粗的骨骼。
上端有一个圆形的股骨头,与髋骨的凹面形成髋关节。
•胫骨和腓骨:位于小腿骨,平行排列。
胫骨位于内侧,较长;腓骨位于外侧,较短。
•距骨:位于脚踝部位,连接胫骨和腓骨。
•跗骨:位于脚部,由多块骨头组成。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观察和解剖,我们对四肢骨骼系统的组成和结构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上肢骨骼由肱骨、尺骨、桡骨等组成,下肢骨骼由股骨、胫骨、腓骨等组成。
不同骨骼之间通过关节相连,以实现人体运动功能。
这些骨骼和关节的结构关系对于日常生活和运动都起到了重要的支撑和保护作用。
05四肢骨骼解剖基础知识
![05四肢骨骼解剖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e97e75f336c1eb91b375d04.png)
足骨
(1)跗骨 7块 距骨 跟骨 足舟骨 骰骨 内侧楔骨 中间楔骨 外侧楔骨
远节趾骨 近节趾骨 跖骨头 跖骨体 跖骨底 内侧楔骨 中间楔骨 足舟骨 中节趾骨
外侧楔骨
第五跖骨粗隆 骰骨
(2)跖骨
5块
距骨
(3)趾骨 14块
跟骨
47
足骨
四肢骨骼解剖基础知识
跟骨的关节面
• • • • 跟距后关节面:是跟骨最主要的负重关节面。应重视解剖复位。 跟距中关节面:位于前内侧,通过载距突与距骨形成的接触面。 跟距前关节面:于跟距中关节面的前外侧 跟骰关节面: 鞍形,位于距骨的前方
四肢骨骼解剖基础知识
股骨粗隆部位骨折
• • • • 粗隆间骨折 顺粗隆间骨折 逆粗隆骨折和粗隆间横行骨折 粗隆下骨折
四肢骨骼解剖基础知识
股骨干
• 股骨干前弓:
– 股骨干存在12°~ 15°的前弓, 内固定时应维持前弓角度 – 髓内钉设计有适合前弓的弯曲。
• 股骨髓腔的峡部:
– 髓腔最狭窄的部位,峡部的直径影 响插入股骨干的髓内钉尺寸。
四肢骨骼解剖基础知识
四肢骨骼解剖基础知识
Pilon 骨折解剖
三个重要的解剖区域 • 胫距关节面(1), • 胫骨干骺端(2), • 腓骨(3)
四肢骨骼解剖基础知识
A.胫腓骨远端关节面可分 为三部分:内踝、远端平台 和外踝。 B.内、外踝对于距骨有夹 持的作用,是维持踝关节稳 定的重要骨性结构; C.Pilon骨折内固定应将三 者解剖复位和固定
四肢骨骼解剖基础知识
桡骨解剖
尺桡骨茎突关系和尺偏角、掌倾角 掌倾角约9~20度,平均13.5度,尺偏角20-35度,平均27度
四肢骨骼解剖基础知识
第3单元四肢骨及其连结2008
![第3单元四肢骨及其连结2008](https://img.taocdn.com/s3/m/2bcc4c5103d8ce2f0066239d.png)
股骨
髌骨 胫骨 腓骨
跗骨 跖骨
趾骨
1.下肢带骨——髋骨
由髂骨ilium 坐骨ischium 耻骨pubis 融合构成。
足弓arch of foot
跗骨和趾骨借关节和韧带,并且借肌 的牵拉形成向上隆起的穹隆称为足弓。
足弓可分:
1)纵弓:
内侧纵弓:由跟骨、距骨、足舟骨、三块楔骨 和内侧三块跖骨连结构成;
外侧纵弓:由跟骨、骰骨和外侧两块跖骨连结 构成。
2)横弓:由骰骨 、三块楔骨构成。
足弓好比是一个具有弹性的“三脚架”,它使 足能稳固地站立于地面,在进行行走、弹跳等运动时, 起缓冲作用,减少地面对身体的冲击,以保护体内器 官,尤其是脑免受震荡。同时也保护足底的血管和神 经免受压迫。
股骨头韧带
膝关节 knee joint
组成:由股骨下端、胫骨 上端和髌骨构成,为人体 最大、最复杂的关节。
运动:主要为屈、伸运动, 在半屈膝时还可做轻度的 旋转运动。
特点:
1)关节囊宽大松弛 而坚韧,纤维膜附着于 各关节面和半月板的周 缘。滑膜除覆盖半月板 和关节软骨外,还衬于 纤维膜的内面及覆于囊 内韧带、髁间窝和髁间 隆起的表面。
胸锁关节
肩关节 shoulder joint
组成: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 关节盂构成。
特点:
1)球窝关节,球大窝小而浅。
2)关节囊薄而松弛,囊的上壁 有喙肱韧带加强,上壁和前后 壁有腱纤维编入,下壁没有韧 带和腱纤维加强,故肱骨头易 向下脱位。
3)囊内有肌腱通过。
运动形式:是全身最灵活的 关节,可做多轴运动,即屈、 伸、收、展、旋内、旋外及环 转运动。
四肢骨及其连接PPT课件
![四肢骨及其连接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8cbe4555270722192ef7d9.png)
(二)Articulation of Free Upper Limb
Shoulder joint 肩关节 Elbow joint 肘关节 Joints between the ulna and radius 桡尺骨连结 Joints of hand 手关节
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构成
肱骨
桡
尺
骨
骨
右侧
(2)结构特点 A、是复关节,关节囊松弛,其内、外侧分别有尺、 桡侧副韧带加固,前后壁薄弱。 B、有桡骨环状韧带加固桡尺近侧关节。
桡骨环状韧带
(3)运动:可做屈、伸以及旋前、旋后运动
Dislocation
肘后三角
3、前臂两骨之间的连结
①近侧端:桡尺近侧关节 proximal radioulnar joint ②体: 前臂骨间膜 interosseous membrane of forearm ③远侧端:桡尺远侧关节 distal radioulnar joint: 由尺骨头环状关节面、桡骨的尺切迹及尺骨茎突根部的关节 盘构成
2、前臂骨 bone of forearm
(1)尺骨 ulna (内侧)
上端 体
鹰嘴 冠突 滑车切迹 桡切迹 尺骨粗隆 尺骨体 骨间缘
下端 尺骨茎突 尺骨头
右侧(前面观)
(2)桡骨 radius (外侧)
上端
体 下端
桡骨头 环状关节面 桡骨颈 桡骨粗隆 桡骨体 骨间缘
桡骨茎突
尺切迹
腕关节面
右侧(前面观)
The shoulder Girdle
四肢骨的形态特征
![四肢骨的形态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4ef8893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1.png)
四肢骨的形态特征嗨,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好好唠唠四肢骨的形态特征。
这四肢骨啊,就像是咱们身体这座大厦的重要支柱,可有趣啦。
先说说上肢骨吧。
我的朋友小明啊,他可是个健身爱好者。
有一次我们一起看人体骨骼模型的时候,他就对上肢骨特别感兴趣。
上肢骨包括肱骨、尺骨、桡骨等好多块骨头呢。
肱骨就像一根粗壮的杠杆,它的上端有个圆圆的肱骨头,就像个光滑的小球,这个小球可重要啦,它和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了肩关节。
这就好比是一个球放在一个浅浅的碗里,你说神奇不?肱骨中间的部分有点像个棱柱体,有棱有角的,而且还有肌肉附着的地方,就像给肌肉们安排的一个个小挂钩。
而尺骨和桡骨呢,就像是一对好伙伴。
尺骨就像个老实憨厚的大哥哥,比较粗壮而且直。
桡骨呢,像是个灵活的小弟弟,它能绕着尺骨转动,这种转动能力就像我们手腕转动时的小机关。
你看,当我们做一些精细的动作,比如写字或者画画的时候,这上肢骨之间的巧妙配合就像一个超级精密的仪器在运作呢。
再看看下肢骨。
下肢骨要承担整个身体的重量,那可都是些“硬汉”骨头啊。
股骨是大腿里的骨头,哇塞,它可真是又粗又长,就像个超级大力士。
股骨的上端有个大大的股骨头,这股骨头和髋臼组合在一起,形成了髋关节。
这就像是一个大球稳稳地嵌在一个深窝里,这结构比上肢的肩关节可稳固多啦,毕竟要承担那么重的身体嘛。
胫骨和腓骨是小腿里的骨头。
胫骨就像个中流砥柱,它在前面,比较粗大,承受着大部分的重量。
腓骨就像是胫骨的小跟班,在旁边起着辅助的作用。
我有个学医的朋友小红,她跟我说啊,要是胫骨受伤了,那可不得了,就像房子的大梁断了一样,整个下肢就很难正常工作了。
而脚部的骨头呢,它们就像一群小士兵,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共同支撑着身体,还能让我们灵活地走路、跑步、跳跃。
咱再仔细琢磨琢磨四肢骨的一些细节。
你看那上肢骨,它的关节部位,比如说肘关节和腕关节,都有一些特殊的结构。
肘关节就像一个复杂的小枢纽,有不同的骨头部分相互嵌套,还被韧带紧紧地固定着,就像用绳子把一些小零件捆绑在一起,这样才能保证胳膊在屈伸的时候既灵活又稳定。
四肢骨
![四肢骨](https://img.taocdn.com/s3/m/713ad701763231126edb11f8.png)
钩骨
掌骨 底 、体、 头 指骨
底 、体、 滑车
指骨粗隆
Bones of Lower Limb 下肢骨 下肢带骨:
hip bone 髋骨
自由下肢骨:
Femur 股骨 Tibia 胫骨 fibula 腓骨 patella 髌骨
tarsal 跗骨
metatarsal 跖骨 phalanges of toes 趾骨
髋臼
―由髂骨、耻骨、坐骨体 融合形成
月状面
髋臼窝 髋臼切迹
股骨
股骨头
股骨头凹 股骨颈 大转子 小转子
转子间线
转子间嵴 粗线
臀肌粗隆
耻骨肌线
前面观 后面观
腘面 内侧髁 外侧髁 髌面 内上髁
外上髁
收肌结节 髁间窝
前面观
后面观
股骨颈骨折
胫骨
内侧髁 外侧髁
髁间隆起
腓关节面 胫骨粗隆 骨间缘 比目鱼肌线
尺神经沟
肱骨外上髁 鹰嘴窝
•鹰嘴窝
•尺神经沟
肱骨小头s
上端:
桡骨头
环状关节面 桡骨颈 桡骨粗隆 干:
骨间缘
下端: 茎突 尺切迹, 腕关节面
尺骨
上端:
鹰嘴
冠突
滑车切迹
桡切迹 尺骨粗隆
•下端 尺骨茎突
尺骨头
•干 骨间缘
腕骨
近侧列:由桡侧到尺侧 手舟骨 月骨 三角骨
豌豆骨
三缘:上缘、腋缘、脊柱缘 三角:上角、下角、外侧角(关节盂) 喙突
上角 肩峰
关节盂
脊 柱 缘
肩胛冈
肩胛下窝
下角
腋缘
肱骨humerus
上端:
四肢骨实验报告
![四肢骨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ec12002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8.png)
四肢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四肢骨摘要:本实验旨在研究四肢骨的结构、位置和功能。
通过解剖学知识和实际操作,了解人体四肢骨骼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并且对骨骼系统的损伤、病变和修复进行探讨。
结果显示,四肢骨的复杂结构和复杂作用对人体的身体机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引言:人体四肢骨骼系统是良好的支架和框架。
它们刚度高、稳定性好、可塑性大的特点,既为职业运动员、运动员和舞蹈演员提供了支撑,又帮助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
材料与方法:实验使用人类遗体进行,选择男性和女性的四肢骨骼组进行解剖学分析和人工操控。
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骨骼解剖学技术、骨骼切割技术、被动关节运动观察和功能拉伸呼吸等,使操作更灵活且更具有实际意义。
结果:1.四肢骨骼的形态和位置四肢骨骼由数十个骨头组成,从肩范围到踝范围。
骨骼结构复杂,覆盖在韧带、肌肉和血管上,形成骨骼肌系统和关节系统,共同保障人体的姿势、运动能力和身体稳定性。
2.四肢骨的作用四肢骨起到支撑、运动、保护和约束等作用。
从骨骼肌系统和关节系统的角度来看,四肢骨体现了完美的机能性、协调性和稳定性,是人体运动控制的主要部分。
3.四肢骨的特点四肢骨的特点很明显,它们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本身的可塑性。
在骨骼系统的修复过程中,四肢骨可以非常迅速地适应新环境,并同时晋升到良好的运动状态。
结论:本研究的结果揭示了四肢骨骼系统的结构和作用,这对人体理解骨骼系统的结构和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针对四肢骨组的解剖学和操作研究,对骨骼系统的损伤、病变和修复充满进一步的探讨空间。
最后需要谨记,四肢骨是人体骨骼系统的重要支撑和框架,它们对维持身体的稳定性和运动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肢骨摄影技术-
![四肢骨摄影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bf8b59ed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e00711d.png)
肘关节正位
肱骨
内上髁 尺骨鹰嘴
尺骨
肘
关
外上髁
节
正
位
桡骨小头
桡骨
肘关节骨折
肘关节侧位
摄影目的: 观察肘关节的骨质、软组织
和脱位的情况
摄影体位: 被检侧肘部弯曲成直角,桡
侧在上,肩部放低使肘部
紧
贴暗盒
中 心 线: 肘部垂直入射
照片显示: 肘关节、肱骨下端、尺桡骨
婴幼儿骨关节常规摄取双侧影像
加强X线防护意识 一般不用滤线器, 体厚处需用滤线器 薄厚相差悬殊的同一部位摄影, 利用阳极
效应
四肢(上肢)了可靠匹配批
手 腕关节 尺桡骨 肘关节 肱骨 肩关节 (肩胛骨、锁骨)
四肢(下肢)
足(跟骨) 踝关节 腓胫骨 膝关节(髌骨) 股骨 髋关节
肱骨
桡骨
桡骨茎突
尺骨鹰嘴
尺骨
尺桡骨侧位
桡骨茎突
肘关节前后位(正位)
摄影目的: 观察肘关节的骨质、软组织
及脱位情况
摄影体位: 被检侧前臂伸直,掌面向上,
肩部放低,肘部紧靠暗盒
中 心 线: 肘部垂直入射
照片显示: 肘关节、肱骨下端、尺桡骨
上端的正位影像
标准片显示: 1.肱骨远端及尺桡骨近端 显示照片正中 2.肘关节面呈切线位显 示 3.鹰嘴窝位于肱骨内外髁正中偏尺侧
腓骨
踝关节 外踝
胫骨
踝
关
节
内踝
正
距骨
位
踝关节侧位
摄影目的: 观察踝关节外伤的骨折及脱
位情况
摄影体位: 患者侧卧摄影台,下肢腓侧
在下呈侧位,外踝紧贴暗
四肢骨
![四肢骨](https://img.taocdn.com/s3/m/88dcecfef705cc175527090b.png)
掌握四肢骨的组成及分部 掌握肩胛骨、肱骨、髋骨、股骨 掌握肩胛骨、肱骨、髋骨、 的形态与特征 了解四肢其他骨的名称及位置
三、附 肢 骨
(一)上 肢 骨
上肢带骨
上肢骨
(2)
自由上肢骨(30) 自由上肢骨(30)
1.
上肢带骨
锁 骨 : S形 肩胛骨: 肩胛骨: 三角形扁骨
(关节盂、肩胛冈,肩峰) 关节盂、肩胛冈,肩峰)
2. 自 由 上 肢 骨 肱骨: 外上髁,肱骨头、肱骨小头、 肱骨:内.外上髁,肱骨头、肱骨小头、
肱骨滑车
桡神经沟
尺神经沟
尺骨: 尺骨:滑车切迹 鹰 嘴 尺骨茎突
桡切迹
桡骨: 桡骨:桡骨头
桡骨颈 尺切迹 关节面
舟月三豆 大小头钩
腕骨 手骨 掌骨 指骨 (8) (5) (14) 14)
(二) 下 肢 骨
下肢带骨(1) 下肢带骨(1)
下肢骨
自由下肢骨(30) 自由下肢骨(30)
1. 下肢带骨(髋骨) 下肢带骨(髋骨)
髂骨:髂嵴、髋臼. 髂骨:髂嵴、髋臼.髂窝 耻骨:耻骨联合, 髋骨 耻骨:耻骨联合,闭孔 坐骨: 坐骨:坐骨结节
2、股骨颈、 股骨:股骨头、股骨颈、
小转子、 大 / 小转子、 内 / 外侧髁
髌骨 胫骨:胫骨粗隆、内踝、 胫骨:胫骨粗隆、内踝、
内、外侧髁、 外侧髁、 髁间隆起
腓骨:腓骨头、外踝 腓骨:腓骨头、
跗骨(7) 跗骨(7) 跖骨(5) 足骨 跖骨(5) 趾骨(14) 趾骨(14)
距下接跟前接舟 三楔一骰排前头
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技术及阅片
![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技术及阅片](https://img.taocdn.com/s3/m/72c3cc47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ae.png)
(五)膝关节、踝关节 及下肢长骨扫描体位:标准体位,足先进,双上臂抱头。双足跟连线与检查床中轴线垂直。
(三)腕关节 及手扫描体位:腹卧,头先进,双臂上举平伸,双手间隔5cm,手指并拢,手心向下,两中指末端连线与检查床中轴线垂直。体表定位:腕关节,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手掌,第3掌指关节。
扫描参数:矩阵:512X512层厚:长骨—10mm 关节—2mm层距:长骨—10mm 关节—2mm电压:80~90kV电流:50mA计算方法:标准
扫描参数:矩阵:512X512层厚:10mm层距:1准
(八)注意事项1、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除特殊情况外均 应双侧同扫,以便对比。2、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CT扫描通常先进行定位 扫描,以获取定位图像,定位图像一方面有利 于扫描定位,另一方面也可做为一幅平片,且 清晰度较普通平片高。定位图像一定要包括至少 一侧关节。
体表定位:膝关节,胫骨内外髁连线中点。
踝关节,内外踝连线中点。下肢长骨,由病变部位定。
扫描参数:矩阵:512X512层厚:长骨—10mm 关节—5mm层距:长骨—10mm 关节—5mm电压:90~100kV电流:70mA计算方法:长骨—锐利 关节—标准
(七)足扫描体位;标准体位,足先进,双下肢弯曲,双足平踏于检查床面,双足纵轴相互平行且均平行于检查床纵轴,双足间隔约5cm,双足连线垂直于检查床中轴线。体表定位:距骨
四、四肢骨关节及软组
织CT常规扫描技术
(一)标准体位的摆置 嘱患者自然仰卧于检查床上,两下肢自然伸直并拢,足尖朝向正上方,双上臂自然平伸放于身体两侧,双手手心向上,身体正中矢状面与检查床中轴重合。
人体解剖生理学 运动系统 第一节 骨(4、四肢骨)
![人体解剖生理学 运动系统 第一节 骨(4、四肢骨)](https://img.taocdn.com/s3/m/423cdad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c.png)
转子之间有嵴线, 前线后嵴大小间; 下有内外上侧髁, 后有膕窝髁间窝。
2 、髌骨
位于膝关节前方,与股骨髌面相关节,是全身最 大的籽骨,略呈三角形,底朝上,尖朝下,股四 头肌腱包于它的前面,参与构成膝关节。
底 前面
底 关节面
尖
尖
3 、胫骨
髁间隆起 上关节面 腓骨
头尖
上端:内、外侧髁 腓骨头 胫骨粗隆 腓骨颈
图 盆骨
外髂骨翼内髂窝, 弓状线连耻骨梳, 髋臼朝外下闭孔。 前耻后坐有结节, 坐骨切迹有大小, 坐骨棘把它分开。
髋骨主要结构
髂耻坐骨三合一
一面一孔一个嵴
二窝二线二切迹
三节三支三个棘
注:一面—耳状面;一孔—闭孔;一个嵴—
髂嵴;
二窝—髂窝、髋臼;二线—弓状线、耻骨梳;
二切迹—坐骨大切迹、坐骨小切迹; 三节—髂结节、耻骨结节、坐骨结节; 三支—坐骨支、耻骨上支、耻骨下支; 三个棘—髂前上嵴、髂后上嵴、坐骨棘。
钩骨 豌豆骨
三角骨 月骨
头状骨 小多角骨 大多角骨
手舟骨
图 手骨前面(右
大小多角头钩; 舟月三角豌豆。
下肢骨
下肢带骨 : 髋 骨
股骨 髌骨 自由下肢骨 胫骨 腓骨 足骨
一、下肢带骨
髂骨
髋骨 耻骨
坐骨
骨性结构:髂嵴、髂前上棘、 髂结节、弓状线、坐骨大 / 小切迹、坐骨结节、坐骨棘、 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联 合、闭孔
★ 两侧髂嵴最高点连线约平对 第 4 腰椎棘突,是腰椎穿刺 时确定椎骨序数的标志
髂嵴 髂窝 弓状线
髂前上棘 髂前下棘 耻骨梳
耻骨结节
耻骨 联合面
闭孔
( a )内侧面
髂粗隆
耳状面 髂后 上棘
职校解剖学基础 第二章四肢骨
![职校解剖学基础 第二章四肢骨](https://img.taocdn.com/s3/m/1fbb2dfa87c24028915fc3fa.png)
两侧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连结
构成耻骨联合
(2)下肢骨连结
2)髋关节:
结构:由髋臼与股骨头构 成。 特点:髋臼深凹,股骨头 大并几乎全部纳入髋臼内。
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 关节囊后下部较薄弱,股 骨头易在此处脱位。 运动:髋关节可作屈、伸、 内收、外展、旋内、旋外 和环转运动。
(2)下肢骨连结
第二章 运动系统
四肢骨及其连结
学习目标
❖ 掌握肩关节、肘关节、膝关节和髋关节的构成、结构特点及其运动。 ❖ 理解上、下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主要结构。 ❖ 理解骨盆的组成和分部。
❖ 锁骨 ❖ 肩胛骨 ❖上肢骨的组成 ❖肱骨 ❖ 桡骨 ❖ 尺骨 ❖ 手骨
1.上肢骨及其连结
(1)上肢骨 1)锁骨:
呈“~”形弯曲,横位于胸 廓前上方
1.上肢骨及其连结
(1)下肢骨
1)髋骨: 由髂骨、耻骨和坐骨融合而成 髋臼的前下方有闭孔。髋骨的上缘 称髂嵴,前端为髂前上棘,髂前上 棘后方5~7cm处,髂嵴向外突起, 称髂结节。
髂窝、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 节、坐骨大切迹和坐骨小切迹。 髋骨下部的粗糙隆起,为坐骨结节。
2. 下肢骨及其连结
2)股骨:
联合下缘围成
两侧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连结
构成耻骨联合
(2)下肢骨连结
1)骨盆: 结构:由左、右髋骨和骶、尾骨 连结而成。 骨盆以界线为界,分为上方的大 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 界线是由骶岬、弓状线、耻骨梳、 耻骨结节至耻骨联合上缘构成的 环形线。 上口即界线; 下口由尾骨尖、骶结节韧带、坐
骨结节、坐骨支、耻骨支和耻骨
(1)上肢骨
3)肱骨: 上端:肱骨头、大小结节、
结节间沟、解剖颈 体上:外科颈、大小结节嵴、三角肌粗隆、 桡神经沟 下端:肱骨小头、肱骨滑车、外上髁、内 上髁。 内上髁后下有尺神经沟,尺神经由此经过。
四肢骨
![四肢骨](https://img.taocdn.com/s3/m/8251c4665acfa1c7aa00cc3c.png)
四 肢 骨
上肢带骨(肩带骨):锁骨、肩胛骨 上肢骨 自由上肢骨:肱骨、桡骨、尺骨、 腕骨、掌骨、指骨 组成 下肢带骨(盆带骨):髋骨 下肢骨 自由下肢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
跗骨、跖骨、趾骨
一、上肢骨
上肢带骨:锁骨、肩胛骨
自由上肢骨:肱骨
桡骨
尺骨
手骨
(一)上肢带骨
1.锁骨
位置: 横架于胸廓前上方。 形态: 内侧2/3突向前 胸骨端 外侧1/3突向后 上面平坦 下面粗糙 肩峰端
上角
2.肩胛骨
外侧角 肩胛下窝
位置:贴于胸廓后外面
下角 上缘 冈上窝 冈下窝 脊柱缘
腋缘
盂上结节 关节盂 盂下结节 喙突 肩胛切迹
肩胛下窝
冈上窝
肩峰
肩胛冈
冈下窝
(二)自由上肢骨
1.肱骨
小结节 大结节 大结节嵴 结节间沟 解剖颈 肱骨头
外科颈
桡神经沟
小结节嵴
内上髁 冠突窝 桡窝 鹰嘴窝
尺神经沟
肱骨小头
二、下肢骨
下肢带骨:髋骨
自由下肢骨:股骨
髌骨
胫骨
腓骨
足骨
(一)下肢带骨 1.髋骨
:由髂骨、耻骨、坐骨融合而成。
髂骨
髋臼 髋臼窝 髋臼切迹 闭孔
耻骨
坐骨
髂骨翼 髂后上棘
髂嵴
髂结节
髂骨
髂粗隆
髂前上棘 臀面 髂窝
髂后下棘
髂前下棘 弓状线 耳状面 髂骨体
耻骨
髂耻隆起 耻骨体 耻骨梳 耻骨上支
耻骨结节 耻骨下支
内踝
外踝
腓切迹
4.足骨 包括7块跗骨、5块 跖骨、14块趾骨。
趾骨 跖骨 内中外楔骰内舟 楔骨 骰骨 足舟骨 距骨 跟骨 距上跟下后出头
人体解剖学:四肢骨及其连接
![人体解剖学:四肢骨及其连接](https://img.taocdn.com/s3/m/486636d6ddccda38376baffe.png)
标准解剖学姿势
身体直立面向前; 两眼平视正前方; 足并拢足尖向前; 上肢垂掌心向前;
1.按骨的基本形态,可分为 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 骨四类。
锁骨 肩胛骨 肱骨 尺骨 桡骨 腕骨 掌骨 指骨
股骨
胫骨 腓骨
颅骨 颈椎 胸骨 肋骨 胸椎
髋骨腰椎 髋骨 骶骨 尾骨
跗 骨跖骨 趾骨
颈椎特点 横突有孔,棘突分叉; 关节突关节面水平位; 有椎体钩和钩椎关节; 寰椎、枢椎和隆椎。
2. 腕骨间关节
为腕骨互相之间的连接, 拇指腕
其中腕骨近侧列与远侧列之 掌关节
间者,称腕中关节。各腕骨
间关节腔彼此相通。只能作
轻微的滑动和转动。
大多
3. 腕掌关节
角骨
由远侧列腕骨与五个掌 小多角骨
骨底构成。除拇指和小指腕
掌关节外,其余各指的腕掌 关节的运动范围都很小。
腕骨间 关节
拇指腕掌关节 由大多角手舟骨
坐骨大切迹
耻骨结节 耻骨联合面
坐骨棘
耻骨
耻骨闭下孔支
坐骨小切迹
联合面
髋臼 坐骨结节 闭孔
髂嵴
髂骨
髂结节
髂骨翼
髂骨体
坐骨
髋臼
坐骨体 髋臼切迹
坐骨支 坐骨结节
闭孔
1. 髂骨 ilium
位于髋骨的后上部, 分体和翼两部。
髂嵴 髂窝 弓状线
髂前上棘 髂前下棘 耻骨梳 耻骨结节 耻骨 联合面
闭孔
髂粗隆
耳状面 髂后 上棘
位于一条直线上;当关节
屈曲时,此三点的连线成
一尖端朝下的等腰三角形。
肘关节发生后脱位时,三 点的位置关系将发生改变。尺鹰骨嘴
肱骨 外上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锁骨和肩胛骨。 ◎1.锁骨 为倒
“S”状长骨,位于 颈部与胸部之间,全 长均易触及,是重要 的体表标志。锁骨内 侧端粗大,称胸骨端, 与胸骨柄相关节。外 侧端扁平,称肩峰端, 与肩胛骨的肩峰相关 节。锁骨体上面光滑,
下面粗糙, 内侧2/3段凸向前, 外侧1/3段凸向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三节 附肢骨骼
一、上肢骨
附肢骨
上肢骨32
上肢带骨 肩胛骨1 锁骨1
自由上肢骨 肱骨1 尺骨1 桡骨1 手骨(腕骨8 掌骨5 指骨14)
下肢骨31
下肢带骨 髋骨1(髂耻坐) 自由下肢骨 股股1 髌骨1 胫骨1 腓骨1 足骨(跗骨7 跖 骨5趾骨14)
上肢骨包括
上肢带骨和自由上肢 骨。 自由上肢骨借
上肢带骨连于躯干骨。 ◎(一)上肢带骨
节。
2.桡骨
上端:桡骨头 桡骨粗隆
下端:桡骨茎突 尺切迹
3.尺骨
上端:鹰嘴 滑车切迹 桡切迹
下端:尺骨茎突 尺骨头
环状关节面 桡骨头 桡骨颈
桡骨粗隆
桡骨体
尺切迹 茎突
鹰嘴 滑车切迹 冠突 桡切迹 尺骨粗隆
尺骨体
尺骨头 茎突
◎3.尺骨(ulna)是前 臂内侧部的长骨,分一体 两端。上端粗大,有朝向 前方的深凹,称滑车切迹, 与肱骨滑车相关节。切迹 上、下部各有一突起,分 别称鹰嘴和冠突,尺骨鹰 嘴在肘后面易触及,是重 要的体表标志。切迹中部 狭细,是骨折易发生处。 冠突外侧面的浅凹称桡切 迹,与桡骨头环状关节面 相关节。尺骨体亦为三棱 柱形;下端尺骨头较细小, 周缘有环状关节面与桡骨 的尺切迹相关节。尺骨头 后内侧有向下突出的尺骨 茎突,为骨性体表标志。
的鹰嘴窝。
◎2. 桡骨 是位于前臂外
侧部的长骨,分一体 两端。上端较下端细 小,称桡骨头,头的 上面微凹与肱骨小头 相关节。头周缘有环 状关节面与尺骨相关 节,头下稍细部分称 桡骨颈,颈下内侧有 粗糙的突起,称桡骨 粗隆,为肱二头肌止 点附着处。桡骨体呈 三棱柱形。桡骨下端 甚为膨大,其外侧份 向下突出称桡骨茎突; 下端内侧面有关节面 称尺切迹,与尺骨头 相关节;下端下面有 腕关节面与腕骨相关
◎(平1)三缘 即内侧的脊 柱缘、外对侧的腋缘和上缘。上 缘最短,第近外侧有一小切迹, 称肩胛切2 迹,其中有肩胛上神 经通过。肋上缘外侧有向前突出 的喙突,;可作为骨性体表标志。 内侧缘对下向脊柱,当上肢上举 时,此缘角正是肺斜裂的体表投 影。外侧平缘较厚,对向腋窝。
◎(对2)三角 上角居上内 侧,平对第第2肋;下角平对第7 肋或第77肋间,易触及,是背部 计数肋骨肋的重要标志; 外侧角 最肥厚,或形成梨状的关节面, 称关节盂第,与肱骨头相关节。 ◎(3)7两面 前面微凹,称肩 胛下窝与肋肋骨相贴,又称肋面; 后面微凸间,有横行隆起,称肩 胛冈,它,将后面分隔为上部较 小的冈上易窝和下部较大的冈下 窝,肩胛触冈最外端扁平,称肩 峰,其内及侧缘有关节面与锁骨
, 的肩峰端是相关节。
背
部
计
(二)自由上肢骨
肱骨、桡骨、 尺骨、腕骨、 掌骨、指骨。
1.肱骨 humerus
大结节
肱骨头 小结节 外科颈
肱骨体
大结节 解剖颈
桡神 经沟
上端:肱骨头、解剖颈、
大结节、小结节、
外科颈。
外上髁
冠突窝
鹰嘴窝
干:桡神经沟
肱骨小头
下端:肱骨小头、肱骨滑车、 内上髁、外上髁、 尺神经沟、鹰嘴窝。
内上髁
外上髁
肱骨滑车 尺神经沟 肱骨滑车
◎1.肱骨 是上臂部的长骨, 分为一体两端。上端膨大,有 半球形的肱骨头,与肩胛骨的 关节盂相关节。肱骨头周缘的 浅沟称解剖颈, 肱骨头的外
侧有一大的隆起称大结节,肱 骨头的前下方有一小的隆起, 称小结节,两结节间的纵沟称 结节间 沟,有肱二头肌长头
肌腱通过。上端与骨体交界处 较细,称外科颈,是骨折的易 发部位。肱骨体中部外侧面有 粗糙的三角肌粗隆,其后下方 有一条由内上方斜向外下方行 走的浅沟,称桡神经沟,有桡 神经和肱深动脉行于沟内,肱 骨中段骨折时易损伤此神经和 血管。下端前后较扁,其内外 两侧各有一突起,分别称为内 上髁和外上髁,下端前面外侧 份有半球状的肱骨小头,与桡 骨相关节;内侧分有与尺骨相 关节的肱骨滑车;内上髁后方 的浅沟称尺神经沟,尺神经由 此经过,内上髁骨折或肘关节 脱位时,有可能损伤尺神泾。 在肱骨后面滑车的上方有较深
4.手骨包括腕骨、掌骨和指骨 腕骨 8
近侧列: 手舟骨、月骨 三角骨、豌豆骨 远侧列: 大多角骨、钩骨 头状骨、小多角骨
掌骨5 底、体、头
指骨 14 近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远节指骨
远节指骨 中节指骨
近节指骨
掌骨头
掌骨体 掌骨底
钩骨 三角骨 豌豆骨
月骨
舟月三角豆 大小头状钩
指骨粗隆 指骨体 指骨底
小多角骨 大多角骨 头状骨 手舟骨
◎4.手骨 分为腕骨、掌骨和 指骨。
◎(1)腕骨 共8块,为 短骨,排成远、近两横列。由 桡侧至尺侧近侧列依次为手舟 骨、月骨、三角骨和豌豆骨; 远侧列依次为大多角骨、小多
角骨、头状骨和钩骨。 ◎(2)掌骨 共5块。属
长骨,各掌骨的上端为底、中 部为体、下端为头 。 ◎(3)指骨 共14节,除
拇指为两节外,其余各节均为 三节。
肩峰端 胸骨端
盂上结节 喙突 肩峰
(一)上肢带骨
盂下结节
1.锁骨 胸骨端 肩峰端
肩峰 喙突
关节盂 冈上窝 喙突 肩胛冈
上角
2.肩胛骨
内侧
肩峰
肩峰
缘
喙突
关节盂
肩胛下窝
下角
肩胛冈
关节盂 外侧缘 肩胛下窝
冈下窝 外侧缘
◎2.肩在胛骨(scapula)为三 角形扁骨上,位于背部外上方两 侧,介于内第2~7肋之间,其底 朝上,尖侧朝下。有三缘、三角 和两面。,
下肢骨包括下肢带骨 和自由下肢骨两部分, 自由下肢骨借下肢带
骨连结于躯干骨。
◎(一)下肢带骨 即髋骨 ,由上部的
髂骨、前下部的耻骨 和后下部的坐骨构成。 幼年时三骨借软骨相 连,到15-16岁前后, 软骨逐渐骨化融为髋 骨。其外侧面融合处 有一深窝,称髋臼。 髋骨的下份有一大孔,
称闭
◎1.髂骨 为髋骨的上部, 分体和翼两部。髂骨体构 成髋臼的上2/5,肥厚粗壮。 髂骨翼在体的上方,为宽 阔的骨板,弧形上缘称髂 嵴。嵴的前端为髂前上 棘,,后端为髂后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