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生物圈》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版
2024年七年级生物生物和生物圈教案1新课标人教版
2024年七年级生物生物和生物圈教案1新课标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具体内容包括:第一节生物的基本特征,第二节生物的分类,第三节生物圈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 使学生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并能对常见生物进行分类。
3. 培养学生关注生物圈,提高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圈的概念。
难点:生物的分类方法、生物圈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挂图。
2. 学具:生物分类卡片、彩色笔、学习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物圈的美景,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生活的关系,提出问题:“什么是生物?生物有哪些特征?”2. 生物的基本特征(10分钟)3. 生物的分类(15分钟)(1)教师讲解生物分类的方法,展示生物分类树状图。
(2)学生利用生物分类卡片,进行分类练习。
4. 生物圈的概念及其重要性(10分钟)(1)教师讲解生物圈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生物圈的内涵。
(2)学生通过挂图,了解生物圈的范围及生物圈的组成。
(3)教师强调生物圈对生物和人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5.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完成学习单上的练习,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基本特征1)生活需要营养2)能进行呼吸3)能排出废物4)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能生长和繁殖6)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7)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2. 生物的分类1)植物2)动物3)微生物3. 生物圈的概念及其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
(2)举例说明生物的分类方法。
(3)简述生物圈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答案:(1)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由细胞构成(除病毒外)。
《生物圈》七年级生物第一节说课稿
《生物圈》七年级生物第一节说课稿《生物圈》七年级生物第一节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生物圈》七年级生物第一节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这节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所有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应该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这节课在本单元以至整个义务教育生物课程中都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建立学生的人与生物圈和谐发展、保护生物圈的理性认识,成为生物教学的首要任务。
尤其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生物圈已面临空前危机,因此了解生物圈,培养对生物圈这个所有生物的家的情感,对于保护生物圈、实现人类与生物圈共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也是唯一的家,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二)能力目标:1、使学生了解收集资料的方法,并初步尝试进行资料的分析和处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表达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知识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
3、重点:1、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4、难点:收集和分析资料(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重要方法,在本节课中如何对图片资料进行分析,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归纳概括和表述,都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说教法:在教学中能利用多媒体课件,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兴趣和激情,通过思考、讨论、分析资料等活动,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探究能力。
三、说学法:根据新的课程理念和目标要求,改变以往教学中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而应努力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激情,通过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024年七年级生物生物和生物圈教案1新课标人教版
2024年七年级生物生物和生物圈教案1新课标人教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具体内容包括:1.1生物的基本特征;1.2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1.3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掌握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了解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物现象、分析生物与生物圈关系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
难点:生物与生物圈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展示(如植物、动物等)。
学具:笔记本、教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圈中各种生物的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2)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讲解生物圈的概念,展示生物圈的图形,让学生了解生物圈的范围。
(3)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理解生物与生物圈的相互关系。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3. 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
(2)简述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3)举例说明生物与生物圈的关系。
2. 答案:(1)生长、繁殖、应激性、新陈代谢、遗传变异。
(2)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等。
(3)例如: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为生物圈提供氧气,动物通过呼吸作用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度较高,但对生物与生物圈关系部分的理解仍需加强。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生物,了解它们与生物圈的关系,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物与生物圈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共18篇)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共18篇〕第1篇:七年级上册生物《生物圈》教学设计第一节生物圈教学目的①描绘生物圈的范围。
②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根本条件,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理解和保护这个家。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根本条件。
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理解和保护这个家。
难点:搜集和分析^p 资料〔因为搜集和分析^p 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展分析^p 〕。
教学过程师:〔有条件的学校展示课件,无条件的学校展示挂图〕在无数颗星球中,地球作为一颗”蓝色水球“悬挂在浩瀚的宇宙中,孕育着无数的生命。
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来欣赏这美丽的地球吧!生:〔观看课件并且讨论〕师: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呢?生:〔讨论发言〕我们都看到了美丽的草原、川流不息的河流、郁郁葱葱的森林、蔚蓝的天空、歌唱的小鸟、以及许多说不知名的美丽的动物和植物……师:大家观看得都非常仔细。
那么,是不是地球上的所有地方都有生命〔生物〕存在呢?生:〔讨论〕不是,地球上有的地方就没有生物。
比方:在天空的最顶部、在海洋的最底部、在地球的最里面……师:这名同学答复得非常好。
可见,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空间是有一定的范围的。
如今,我们就给地球上生物可以生存的这个范围起个名字,你们认为应该起什么名字好呢?生:〔讨论〕有的同学说出“生物园”“生命圈”,其中有个同学说出“生物圈”。
一、生物圈的概念师:〔边讲解边指示地球仪〕大家起的名字都非常好听,但是我们只能取其中最好的一个名字,你们知道是哪个吗?类、有微小的浮游生物、有种类繁多的水生植物等等。
师:看来水圈可真不简单呢,有这么多的生物都生活在其中,但是,是不是水圈的所有地方都有这么多的生物呢?生:〔讨论〕不是。
师:那么,主要在水圈的哪个局部才有这么多的生物存在呢?生:〔讨论〕应该是在水圈的外表。
师:大家想得都很对。
水圈中的生物大都生活在水面下150米以内的水层中。
七年级生物上册1.2.1生物圈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七年级生物上册》教科书和教师用书,以便学生能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物圈图片、图表、食物链模型等视觉辅助材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直观展示和解释。
3.视频资源:收集关于生物圈功能和保护的相关视频资源,如生态系统的运作过程、生物圈的保护措施等,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播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生物圈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生态系统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如何保护生物圈”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请同学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检测,我们将对答案进行讲解和解析。
教学反思与总结
今天,我上了一节关于生物圈的课。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介绍、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和实践活动。通过这些方法,我试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圈的概念、组成和重要性。在课堂上,我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通过提问和互动,我发现学生们对生物圈的概念和组成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讨论和实验操作中积极参与,表现出很高的热情。
4.实验器材:准备生物圈实验所需的器材,如显微镜、植物样本、动物样本、培养皿等,并确保所有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5.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设置分组讨论区和实验操作台,以便学生能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
6.互动工具:准备白板或黑板,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板书和互动提问。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节《生物圈》学教案
第一节《生物圈》学教案
滦南县程庄镇初级中学贾玉萍
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开展竞赛以及角色扮演的方法理解掌握生物圈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园。
二、学习重点与难点:
重点:1、生物圈为所有生物提供基本条件。
2、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搜集和分析其他星球的资料。
三、学习过程:
四、课后作业
P14课后练习1、2、3 五、学习记忆卡:。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 第一节 生物圈 初中生物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生物圈初中生物教案(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故事大全、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游戏大全、句子大全、诗词大全、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tories, composition, lesson plans, games, sentences, poems, family educatio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imary education, other mode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生物圈初中生物教案第二章第一节生物圈教学目的: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相结合实验及教具准备:生物圈范围的示意图;有关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的图片。
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生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2. 掌握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认识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及其分布。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和命名、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难点:生态系统的类型与分布、生物分类方法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
学具:生物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3. 实践情景引入:以身边的生物为例,让学生进行观察和分类,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例题讲解:讲解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及其分布。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生物的分类和命名3. 生物圈概述4.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5. 生态系统的类型与分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
(2)简述生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3)解释生物圈和生态系统的概念。
(4)描述三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及其分布。
2. 答案:(1)生物的五个基本特征:生长、繁殖、应激性、新陈代谢、遗传与变异。
(2)生物的分类和命名原则: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等特征进行分类;命名遵循拉丁文命名法,以属名和种名组成。
(3)生物圈:地球表面生物活动的区域;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
(4)三种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及其分布: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湿润地区)、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半干旱地区)、湖泊生态系统(分布在湖泊、水库等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生物和生物圈的基本概念。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
七年级生物《生物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七年级生物教材《生物圈》章节,详细内容包括生物圈的概念、结构、生物圈的层次、生物圈的生态平衡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圈的概念、组成和结构,掌握生物圈的层次划分。
2. 了解生物圈的生态平衡,认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对人类活动对生物圈影响的认知。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生物圈的结构、生态平衡以及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重点:生物圈的概念、层次划分以及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圈挂图、地球仪、生态平衡模型。
2. 学具:生物圈学习手册、彩色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圈挂图,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圈的概念和范围。
2. 讲解:详细讲解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层次划分,结合地球仪进行直观展示。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生物圈中不同层次的生物及其特点。
4. 例题讲解:解答关于生物圈生态平衡的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发放生物圈学习手册,让学生填写相关信息,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讨论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提出保护生物圈的建议。
六、板书设计1. 生物圈的概念、结构、层次划分。
2. 生物圈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3.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及保护措施。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谈谈你对生物圈保护的认识。
答案:示例: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保护生物圈,要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污染,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养成环保意识,为保护生物圈贡献自己的力量。
2. 作业题目:列举三个生物圈层次的例子,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答案:示例:(1)大气圈:生物包括鸟类、昆虫、微生物等,特点是与空气接触,进行气体交换。
(2)水圈:生物包括鱼类、水生植物、浮游生物等,特点是生活在水中,进行水生生活。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
教学内容:生物的特征及其重要性。
1.2 生物圈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认识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教学内容: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重要性。
第二章:生物多样性和生物分类2.1 生物的多样性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教学内容: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和三个层次。
2.2 生物的分类教学目标:学习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了解生物的分类单位,如种、属、科、目、纲、门、界等。
教学内容: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分类单位。
第三章: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3.1 细胞的发现和细胞学说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发现过程和细胞学说的建立,认识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
教学内容:细胞的发现过程、细胞学说的建立和细胞的重要性。
3.2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教学目标:学习细胞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了解细胞各结构的功能。
教学内容: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第四章:人体的生理活动4.1 人体生理活动的概述教学目标:了解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特点,如新陈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
教学内容:人体生理活动的基本特点。
4.2 人体生理活动的主要系统教学目标:学习人体主要生理系统,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了解各系统的功能。
教学内容:人体主要生理系统的功能。
第五章:生物的生殖、发育和遗传5.1 生物的生殖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生殖方式,如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认识不同生物的生殖特点。
教学内容:生物的生殖方式及其特点。
5.2 生物的发育教学目标:学习生物的发育过程,如胚胎发育、生长发育等,了解生物发育的基本规律。
教学内容:生物的发育过程和规律。
5.3 生物的遗传教学目标: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如基因、遗传物质等,认识遗传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人教初中生物七上《生物和生物圈》教案
人教初中生物七上《生物和生物圈》教案教案:人教初中生物七上《生物和生物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的四个小节:1.1 生物的特征;1.2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1.3 生物能进行呼吸;1.4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物的特征,认识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难点:生物的特征的内涵,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的具体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生物模型、实物标本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PPT,让学生观察不同生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物,生物有哪些特征。
2. 新课导入:介绍生物的特征,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3. 实例讲解:利用生物模型和实物标本,具体讲解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的表现。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分析它们是否具有生物的特征,以及它们如何满足生活需要、进行呼吸和排出废物。
7.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观察身边的生物,分析它们的生活习性,并绘制一幅生物圈的概念图。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五种生物,说明它们具有生物的特征。
(2)以小组为单位,绘制一幅生物圈的概念图。
2. 答案:(1)五种生物:草、树、鱼、鸟、人。
生物的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由细胞构成。
七年级生物生物和生物圈教案1新课标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生物和生物圈教案1新课标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生物的分类3. 生物圈的概念及其组成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 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不同类群的生物特点。
3. 理解生物圈的概念,了解生物圈的组成和生物在其中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生物的分类方法及生物圈的概念。
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圈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模型、挂图。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生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图片中的生物,引入生物的基本特征。
2. 新课导入:(1)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引导学生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介绍生物的分类方法,展示各类生物的特点。
(3)讲解生物圈的概念,分析生物圈的组成和生物在其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以PPT形式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完成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生物的分类3. 生物圈的概念及其组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
(2)简述生物的分类方法及各类生物的特点。
(3)阐述生物圈的概念及生物在其中的作用。
2. 答案:(2)生物的分类方法有:1)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分为植物、动物和其他生物;2)按照生活习性分为陆生生物、水生生物等;3)按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分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物分类及各类生物特点如下:植物特点: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细胞壁,生长方式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动物特点: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具有细胞膜,生长方式为有性繁殖。
其他生物特点:不具备典型植物和动物的形态结构,如真菌、细菌等。
(3)生物圈是地球表面上生物及其生活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统一整体。
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有:1)维持生态平衡;2)促进物质循环;3)进行能量流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分类及生物圈的概念,使学生掌握了生物学的基础知识。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复习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doc
三、总结本单元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发现生物学中有很多概念,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是生物课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找出重要概念理解记忆。
四、课堂练习(内容见课件)
五、作业:
优化练习17页1—9题;第10题选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
重点
1掌握和区别
难点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教学过程设计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生物圈是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对生物圈有了哪些了解呢?
2019-2020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复习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年级
七
科目
生物
任课教师
授课时间
课题
第一单元复习(2课时)
授课类型
复习课
课标依据
1、认识生物;2、了解生物圈;
教学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区别他们的区别;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调查记录;
梳理知识点
巩固练习
2、
描述身边的生物和他们的生活环境
2、说出环境中有哪些因素影响生物的生活和分布;描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说出什么是生态系统及生态系统的组成;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说出生物圈的范围;描述生态系统的类型及特点。
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物圈教案1(1) 人教新课标版
生物圈
教学目标
①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②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③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
④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和重点
重点:
①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
②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难点:
收集和分析资料(因为收集和分析资料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学生开展探究活动,需要对图片、文字和数字资料进行分析)。
课前准备
教师:有条件的学校可使用多媒体,展示宇宙中各大星球的外貌,从而和地球作出对比;没有条件的学校可收集各大星球的资料,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解,另外,还准备一个地球仪。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太阳系中各大星球的资料。
七年级上册 第一节 生物圈教学设计
第一节生物圈教学设计一、分析教材这是一节七年级的生物课。
人和其他生物都生活在生物圈中,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生物的生存、延续和发展与生物圈息息相关,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这个单元的教学内容,旨在使学生认识到“家”中有很多成员,他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处在动态变化之中。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越来越大,保护和改善环境是人类的迫切愿望,加强环境教育,使初中生提高环境意识,正确认识环境问题的现状,学习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观念,并使学生的行为与环境相和谐,这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分析学生七年级的学生虽然没有学过生物学知识,但他们从小学的《自然》及生活中的电视节目中已了解了许多生物学的知识。
他们能说出各种各样生物的名称、地球上哪些地方有生物生存等,但没有构成“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的整体体系──生物圈的概念,不知生物和生存环境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七年级学生心理和认知发展的规律要求在教学中充分调动他们的激情。
他们不喜欢枯燥的说教,但乐于观察、分析图片,自己动手做实验等能表现他们的活力。
七年级的学生不喜欢、不满足简单的教材里的图画、文字,他们喜欢讲自己熟悉的人或事。
布置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更能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
三、设计理念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活动教学方式为主,通过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在满足学生表现欲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力求在整个教学中体现出“三维”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生物圈,这个家庭中的一员,应该积极、主动认识并保护这个家;2. 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精神,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发表的见解。
(二)能力1. 使学生初步具有搜集、处理图文资料,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2. 会组织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讨论问题,提高探究学习的能力。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教学设计-2020年秋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生态系统与生物圈》教学设计说明:教师通过视频课程教学设计,明确本节课所教授的知识体系或技能方法,并通过一定的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学科素养,体现教学评一致性。
一、(教学目标)学习目标与重难点1.学习目标(教学目标)(1)概述生态系统的组成(2)描述食物链和食物网(3)举例阐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的(4)举例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增强保护生物圈的意识。
2.学习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重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2)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3)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难点:(1)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2)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调节能力是有限的二、教学过程师生活动展示想一想议一议的图片,提出相关问题。
1.图中影响牧草生存的环境因素有哪些?2.这些环境因素是如何影响牧草生存的?3.用网罩起来的草,几乎被蝗虫吃光了,而未加罩的天然牧草却生长良好,这是什么原因呢?这个实例说明了什么道理呢?分析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
观察现象并分析以下四个问题:1.树、昆虫的幼虫和啄木鸟之间是什么关系?2.树桩腐烂是由哪些生物引起的?腐烂的树桩和苹果最终会消失吗?3.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动物细菌和真菌有什么作用?各自扮演什么角色?4.在生态系统中,除了有各种生物以外,还有哪些组成成分?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谚语引出食物链的概念,分析概念明确观看图片,分析问题1. 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有生物生存吗?2. 生物圈可以划分为几个圈层呢?3.三个圈层中生存的主要生物有哪些?4.人类活动可以到达生物圈的那些圈层?观看视频,了解生物圈有哪些类型的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节《生物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版一、教学设计思路新的课程标准倡导,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要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
学生只有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研究探讨的方式来获取知识,这样才能满足他们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
所以在“生物圈”的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课下收集有关生物圈的资料,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多渠道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思考与辨析、创新与实践的能力,同时还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二、教材分析“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这里的家,运用得比较贴切、形象,让学生知道我们不仅要爱自己的小家,更要爱我们共同的家园,培养学生爱护生物圈的情感。
情感对人的影响是感性的,知识影响是理性的,理性思维是科学素养的核心。
所以情感培养应建立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学生只有弄清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才能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所以“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以及“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了解和爱护这个家”应该成为本节教学的重点。
而“生物圈的范围”涉及到地理知识,内容比较抽象,需要学生收集有关生物圈各方面的资料,这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对于初一学生来说,刚刚开展探究活动,能力尚未形成,因此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收集和分析资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说出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尝试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该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四、教学策略对“生物圈范围”的学习,组织学生对生物圈的层次结构进行角色扮演,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最终弄清楚地球上的哪些地方有生物,然后认识到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是本节的重点,这对诠释“家”的含义很重要。
通过教科书上的6幅图片,再结合课前师生收集到的一些图片,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对资料的处理能力。
然后进行归纳和总结,认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目前人类只有生物圈一个家,我们应该爱护它,进而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五、教学过程程序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课前准备收集宇宙中各大星球的资料以及生物圈的资料。
收集星球及生物圈等方面的资料,制作课件,准备地球仪。
培养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广泛收集资料的能力。
情境导入观察、欣赏。
观察、思考。
出示课件,展示地球的壮丽景观,用激情豪迈的语言引起学生注意并欣赏。
提出问题:激活学生的兴奋点,以饱满的热情走进情景。
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进入角色。
地球的所有地方都有生物吗?生物究竟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呢?一、生物圈的概念1.生物圈的范围观看生动的课件后,再根据自己课下收集的资料,讨论生物圈的范围,然后总结生物圈的概念。
小组合作学习研究讨论交流总结生物圈的范围通过展示“地球在宇宙中悬垂状态”的课件,引出生物圈的概念后组织学生结合地球仪讨论分析总结生物圈的概念。
出示课件:生物圈的范围,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归纳总结。
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生物圈的结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①以组为单位,分别扮演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②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料和已有的知识经验设计台词,夸赞自己的圈层。
③同组成员互相补充。
组织学生角色扮演①后台监控,前台导演,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扮演某个角色。
②提出“角色扮演”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③倾听各组意见。
④引导学生说出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
角色扮演能充分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参与过程中,能挖掘集体智慧,发挥个人优长,突出学生主体,学会倾听艺术,感悟真挚情感;各方面能远近兼顾,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生物圈为生物生存提供基本条件想象平台(技能训练)根据手中的资料、结合教材,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
没有氧气会窒息而死,没有水会渴死……组织监控。
出示资料。
引导分析。
参与学习。
假如你什么都不携带,到其它星球上去做客,会有什么样的遭遇呢?培养学生对资料的分析及处理能力,达到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目的,从感性上升到理性高度。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回顾反思(小结) 谈收获。
谈获取知识的方法与途径。
组织、监控。
培养学生概括总结能力。
课下探究课下搜集宇航员杨力伟飞向太空时必须从生物圈中携带哪些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请同学们课下注意搜集宇航员杨力伟飞向太空时必须从生物圈中携带哪些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质。
激发学生关注科学并学以致用。
同时培养学生课外实践探究能力。
课后模拟制作课后自行设计生物圈的简易模型。
请同学们根据今天所学的知识自行设计生物圈的简易模型。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课后反思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所以上课伊始,教师应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和所学内容相关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的欲望进入角色。
生物圈这节课开始,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出示课件,并用激情豪迈的语言引起学生注意:同学们,在浩瀚无垠的星空中,有一个蓝、绿、白相称编织成美丽图案的地球,悬浮在茫茫的宇宙中,孕育着无数的生命,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都在这里繁衍、生息……这是一个充满生机勃勃的世界!下面就让我们共同欣赏这美丽的地球吧!于是,一幅美丽的太空画面展示在学生面前,容易激活学生的兴奋点,以饱满的热情走进情境。
然后,提问学生:观看了美丽的地球风景,你们认为生物应该生活在一个什么样的环境中?地球上所有地方都有生物吗?这样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探知生物圈的范围创设了良好的开端。
把舞台留给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
通过“角色扮演”能挖掘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加自我展示的机会,并体验到合作所带来的成功喜悦,从而增强学生的集体主义荣誉感,寓教于乐,使学生能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气氛中主动获取知识。
众所周知,信息能力是21世纪公民所必须具备的能力。
培养信息能力就是实现搜集信息与课程整合,即:知识不是教师灌输进去的,而是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探索、自我构建而获得的。
所以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生物圈及各大星球的资料,组织学生课上讨论、整理分析资料,为学生创设一个自主、合作的学习环境,并通过我的引导答疑,最终弄清动植物生存都需要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等,认同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条件,从中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和途径、学会科学的方法与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的观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
”可见想象力能锤炼学生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对造就具有独特见解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具有更现实的意义。
所以我们教师就应该为学生的想象力插上翅膀,让它飞得更快、更高、更远。
比如学生在角色扮演结束时,我提出了一个超越性的问题:我们人类主要生活在哪一个圈层?学生回答:岩石圈。
然后接着问:人类的活动仅仅局限于岩石圈吗?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到大气圈或水圈中呢?学生踊跃回答:我们可以乘宇宙飞船到大气圈,坐潜水艇到水圈。
我对学生给予了及时的评价,让他们有一种兴奋和喜悦。
然后接着说:可以看出,人类可以借助自己的智慧突破自然的限制。
请同学们继续想象,人类是否可以移居到月球或其他星球上呢?学生虽然众说纷纭,见解不一,但是从课堂的气氛中足以看出他们积极主动、乐于参与,经过学生相互点评后我总结道:人的智慧虽然伟大,但是人类的生存离不开生物圈,那么,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都提供了哪些基本条件呢?解惑的同时也顺理成章地过渡到下一个问题。
总之,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感受到,有效的教学能唤起沉睡的潜能,激活封存的思维,开启幽闭的心智,放飞囚禁的情愫,彰显独立的人格,弘扬主体性。
所以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职责应该不仅仅局限于传授知识,应更多地激励思考,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解惑,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建立一个接纳、支持与宽松的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
点评:本节课整个教学过程注意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新课程理念渗透较好,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引导、诱导、指导的主导地位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规律,具体体现如下:1.多媒体教学增强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况,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学生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上课伊始,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和所学内容相关的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带着强烈的学习欲望进入角色,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
2.角色扮演体验成功、喜获新知角色扮演比较适合初一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能张扬个性,使其在合作学习中展露自己的才华,这既是表演者成功的体验,也能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融入到教学情境之中,培养学生多渠道、多角度获取新知及思辨与创新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认知过程的规律、认知的广度和深度、以及学生个性特长的了解,以便因材施教。
3.分析资料、培养能力、主动探索新知在此教学环节中,注重了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给学生创造发表自己见解、提出不同意见的机会,使学生主体得到了发挥,合作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使每一个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决策意识、团队精神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总之,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力求体现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统一,将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放在首位。
整个教学过程不是以学会生物学知识为主,而是以人为本,注重了学习兴趣、过程和动机,有利于学生的主体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