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系统疾病与营养53幻灯片课件

合集下载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PPT课件

第六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PPT课件
结束
主动脉 脂斑脂纹
黄 色 脂 质 条 纹
返回
纤 维 斑 块 返回
图2主动脉粥样硬化-粥样斑块
图3 粥糜样物质及胆固醇结晶
返回
胆固醇 纤 维 化
斑块底部纤维化,斑块内胆固醇积聚
图4 ( 各心–39)
返回



肾硬化


腹 主

动 脉
脉 瘤
内 血 栓


基底动脉环 硬化
基底动脉内 血栓形成
应注意
1、心绞痛具有特殊的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放射痛; 2、主要依据发作与诱因的关系分型; 3、疼痛发作愈频、持续时间愈长,则病情愈重; 4、持续时间长者,常伴有小灶性心肌坏死(但不为心肌梗死)。
(二)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 MI)
心肌严重持续性缺血缺氧引起的较大范围的心肌坏死。 约一半发生在心尖部、左室前壁及室间隔2/3(前降支支 配区) 。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
(coronary artherosclerosis)
冠状动脉易发生粥样硬化并引起冠心病。最常见 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次为右主干、左主干及右旋肢。 受累变硬、弯曲,切面管壁呈新月形增厚,官腔呈偏 心性狭窄。可伴血管痉挛、血栓形成、斑块内出血而 产生严重后果(图5、图6)。
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阻塞 出血
(二)重要动脉的病变
1. 主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动脉瘤 (图4) 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见第二节) 3. 脑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脑萎缩、脑
软化、脑出血
4. 肾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AS性固缩肾 5. 四肢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疼痛、跛
行、足趾坏疽

心血管系统疾病PPT课件

心血管系统疾病PPT课件
形成、栓塞等。 5、各组织结构的先天性畸形。
心血管病分类
三、病理生理分类: 1、心力衰竭:主要指心肌机械收缩和舒张功能不全。可为急性或慢性,左心、
右心或全心衰竭。 2、休克:为周围循环血液灌注不良造成的内脏和外周组织缺血等一系列变化。 3、冠状循环功能不全:为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造成的心肌缺血变化。 4、乳头肌功能不全:二尖瓣或三尖瓣乳头肌缺血或病变,不能正常调节瓣叶的
在发达国家,因心血管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已超过肿瘤、结核、 腹泻和肺炎引起的死亡总和,成为“第一杀手”。
在心血管病中,高血压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最常 见的病种,随着寿命的延长,心衰患病率增加,严重危害 人类健康。
心血管病分类
心血管病的分类有其特殊性,它应包括病因、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的分类。
一、病因分类:根据致病因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 (一)先天性心血管病(先心病):为心脏大血管在胎儿期中发育异常所致。 (二)后天性心血管病: 1、动脉粥样硬化:常积累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肾动脉、周围动脉等。 2、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瓣膜病变 3、原发性高血压:显著而持久的动脉血压增高可影响心脏。 4、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为肺、肺血管或胸腔疾病引起肺循环阻力增高而导致的心脏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
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 及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 液组织构成,其功能是为 全身组织器官运输血液, 通过血液将氧、营养物质、 酶和激素等供给组织并将 组织代谢废物运走,以保 证人体进行正常新陈代谢。
心血管病
定义:包括循环系统中所有组织器官的疾病,在内科疾病中 占有较大比重,属常见病,且较严重,其中心脏病最多见, 显著影响患者劳动力,导致较高的病死率和病残率。
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图

心血管系统疾病幻灯片

心血管系统疾病幻灯片
心绞痛的发生是由于心肌缺氧而造成代谢产物的堆积, 这些物质刺激心脏局部的交感神经末梢,所分布的 皮肤区域产生不适感,其性质往往不是疼痛而是憋 闷或紧缩感。所以,心绞痛是心肌缺血所引起的反 心绞痛的性质、强度、 部位、发作次数等在1~3个月内无明显改变,多伴有 较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3.粥样斑块(atheromatous plaque) 亦称粥
瘤(atheroma)。 肉眼观:灰黄色斑块。纤维帽为瓷白色,深
部为多量黄色粥糜样物质。
镜下:多种成分。
内膜中形成粥瘤,其中为一些坏死物质及胆 固醇结晶,表面内膜呈纤维性增厚
4.复合病变(complicated lesion) :
6.肠系膜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因此病变狭窄甚至阻 塞时,病人有剧烈腹痛、 腹胀和发热。
第二节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状动脉 硬化性心脏病
一、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coronary artherosclerosis)
为最常见的冠状动脉疾病,特别是肌壁外冠状动 脉支的动脉粥样硬化。
好发部位:病变的总检出率、狭窄检出率和平均 级别均以前降支最高,其余依次为右主干、左主干或 左旋支、后降支。
3.吸烟
大量吸烟可使血液中LDL易于氧化,从而 造成血管内皮缺氧性损伤。
烟内含有一种糖蛋白,可激活凝血因子Ⅻ 及某种致突变物质,后者可引起血管壁SMC增 生。
吸烟可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及血液中儿 茶酚胺浓度升高,这些均有助于AS的发生。
4.能引起继发性高脂血症的疾病
①糖尿病-TG、VLDL↑;②甲状腺功能 减退症肾病综合症-TC↑ 。③高胰岛素血 糖--SMC↑。
心血管系统疾病幻 灯片
优选第六章心血管系统疾病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心血管系统疾病PPT参考幻灯片

心血管系统疾病PPT参考幻灯片

LOGO
心血管病基本症状
一、心悸(Palpitation)是主观感觉及客观征象的综合症状。主观上患者 感觉心脏跳动快速、不整或搏动有力。客观检查可见心跳频率过快、 过缓或不齐,即有心率和心律的变化。
二、呼吸困难(dyspnea)也是主观感觉和客观征象的综合表现。主观 上感觉呼吸费力,客观上呼吸次数增多,动作快而幅度加大。胸部等 各种器官都可以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 如脑梗塞,肺炎,急性气胸,气道堵塞,胸壁肌肉炎症,肋骨骨折等, 甚至皮肤带状疱疹的疾病疼痛也可以导致呼吸困难。心脏病心脏病的 呼吸困难多为渐进性,逐步加重。 分为如下1,2,3,4种
心血管病基本症状
三、胸痛。心脏病导致胸痛有其规律注意与呼吸系统的胸痛鉴别。
1.心脏性胸痛的病因 ①急性或慢性心肌缺血。②主动脉夹层。 肺动脉高压。④急性心包 炎。⑤肺栓塞.
2.缺血性胸痛 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是常见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心肌缺血引起心绞痛或心 肌梗死,重要表现为胸痛。
启闭,引起瓣膜关闭不全。 5、心律失常:为心脏的自律、兴奋或传导功能失调,引起心动过速、过缓和心
律不规则的变化。 6、高动力循环状态:为心排血量增多、血压增高、心率增快、周围循环血液灌
注增多的综合状态。 7、心脏压塞:为心包腔大量积液、积血或积脓,或纤维化、增厚妨碍心脏充盈
和排血。 8、其他:体动脉或肺动脉、体静脉或肺静脉压力的增高或降低等。
心血管病基本症状
1.运动性呼吸困难(exertional dyspnea):中国科学院肾病检测研究所正常人在剧烈运 动时也有呼吸困难感觉,停止运动后很快恢复。心脏病患者在常人不会发生呼吸困难 的活动量时出现症状,而且恢复慢甚至于不恢复。
2.端坐呼吸(orthopnea):患者表现不能平卧或不能长时间地平卧,斜靠位甚至于端坐, 双下肢垂于床边。不能平卧的机制是

心血管系统课件PPT演示

心血管系统课件PPT演示
2 心肌梗死
剧烈胸痛、出冷汗和恶心等。紧急治疗包括通气通道、药物治疗和心 肌再灌注等。
心律失常的类型及主要原因
心律失常包括心动过速、心动过缓和心律不齐,主要原因包括心脏病、电解 质紊乱和药物影响。
心律失常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心律失常的方法包括保持健康饮食和生活方式,心理压力管理和定期体检。治疗方法包括药物和手术治疗。
心血管系统课件PPT演示
什么是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组成的重要系统,负责输送氧气和养分到全身各 个器官和组织。
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哪些
心脏
负责循环血液和维持正常的 血压。
血管
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将血液输送到全身。
血液
携带氧气、养分和废物,维 持身体正常功能。
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是什么
预防与治疗高血脂的方法
定期监测血脂水平,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必要时服用药物降低血 脂。
心绞痛与心肌梗死的定义及区 别
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胸部疼痛,而心肌梗死是因冠状动脉 阻塞导致心肌坏死。
主要症状和治疗方法
1 心绞痛
胸闷、压迫感和呼吸困难。治疗方法包括药物缓解症状和改善血液供 应。
血管的分类及结构
动脉 静脉 毛细血管
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 将血液从全身输送回心脏。 连接动脉和静脉,血液和组织液的交换。
血压的概念与测量方法
血压是指血液对血管壁产生的压力,通常用“收缩压/舒张压”表示,如120/80mmHg。血压可以通过血压计测量。
动脉硬化的形成原因及危害
动脉硬化是由于胆固醇和其他物质在动脉壁内沉积造成的,会导致血管狭窄、心脑血管疾病和心绞痛。
1 输送氧气和养分
通过血液运输氧气和养分到 各个器官和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在某种意义上说是同人 类历史的发展相联系的。远古时代,人们过着采集和狩 猎的群居生活,他们所摄取的都是未经加工的天然食物 ,营养成分相对平衡。随着生产的发展、阶级的分化、 环境(包括饮食)的改变,营养不平衡的现象逐渐发生 。一些人可能出现营养过剩,另些人则处于营养缺乏的 状态。这两种极端,加上其他因素,均可导致各种不同 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根据历史资料,古罗马的贵族过 着奢侈豪华的生活,其膳食成分与现今西方国家十分接 近,已记录这些人中有心绞痛和突然死亡发生。在埃及 贵族的干尸中也发现有明显的动脉粥样硬化。我国长沙 马王堆出土的距今两千多年的西汉宫室女尸,经现代病 理学证实有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肌梗塞的病理变化。尽管 如此,本病在古代必竟仍属少数。
≥110
按危险分层,量化地估计预后
其它危险因素 和病史
Ⅰ无其它危险因素
血压(mmHg)
1级高血压 SBP140~159 或DBP90~99
2级高血压 3级高血压
SBP160~179 SBP≥180

或DBP≥110
DBP100~1
09
低危
中危
高危
Ⅱ1~2个危险因素 中危
Ⅲ≥3个危险因素、 高危 靶器官损害或糖尿
• 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 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才能在 血液循环中运转,因此高脂血症常 为高脂蛋白血症。
2020/6/20
• 高脂蛋白血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血浆 中胆固醇和/或甘油三酯水平升高的一类疾 病。所有脂蛋白都含有脂质,因此只要脂 蛋白过量(高脂蛋白血症),就会引起血 脂水平升高(高脂血症)。高脂血症与高 脂蛋白血症看上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 是由于血脂在血液中是以脂蛋白的形式进 行运转的,因此高脂血症实际上也可认为 是高脂蛋白血症,只是两种不同的提法而 已。目前已确定有五种类型的脂蛋白水平 异常,即五种高脂蛋白血症。
第十章 心血管系统疾病 与营养
(241页)
2020/6/20
心血管疾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 严重疾病。它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 因之一。本病种类繁多,病因复杂 。其中有些疾病。如动脉粥样硬化 和冠心病,高血压病和心力衰竭等 与营养因素关系密切,合理的膳食 已成为防治这些疾病的重要措施之 一。
2020/6/20
• 去除或控制其可能病因、诱因及其它影响因素: ①改善膳食,少吃动物脂肪及内脏、甜食及淀粉类;多 吃植物蛋白、油类,蔬菜水果以及鱼类。 ②减轻体重。 ③加强体育锻炼,有氧运动每周至少3次,每次30分钟 以上。 ④戒烟,少量饮酒。⑤控制影响血脂的其它疾病。 ⑥已有高血脂症者,尤其40岁以上男性、绝经后女性或 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危险人群,均应定期 化验血脂,以期早治。当高血脂症确诊后,首先应进行 饮食调整、生活方式改善以及影响因素的控制。在此基 础2上020/6,/20 再进行药物治疗。
语“人们正在用自己的牙齿挖掘自己的 坟墓。”
2020/6/20
• 这种情况已引起心脏病学家、营养学家、公 众及社会有关部门的重视。目前,世界上有 十六个关于“饮食脂肪与冠心病”的专家委 员会纷纷提出一系列的膳食改革措施。美国 国会于1977年提出“饮食脂肪方针”( dietary goal),倡导人们进食更多的谷物 ,以使复杂的糖摄入量,由原来仅占总热量 的28%增加到48%,脂肪的摄入由总热量的 40%降至30%,并适当控制动物脂肪与植物 油的比例,增加蔬菜和瓜果,限制胆固醇、 蔗糖和盐的摄入。
2020/6/20
• 到了近代,尤其是西方国家,人们的生活方 式和饮食结构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根据 晚近资料,美国平均每人每日摄入的脂肪在 100g以上,而且主要为动物脂肪,食物胆固 醇为400~700mg,平均560mg,粗粮的摄 入很少,而精糖的消耗量却很高(100g以上 )。此外,酒精和食盐的消耗量也很大。总 热量摄入过多以及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平衡失 调可能是造成心血管病,尤其是冠心病广泛 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Bajusz在指出西方人 饮食变化及其带来的危害时,曾引用一句俗
2020/6/20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
类别
收缩压( mmHg)
正常血压 正常高值 高血压:
1级高血压(轻度 )
2级高血压(中度 ) 20203/6/级20 高血压(重度
<120 120~139
≥140 140~159
160~179
≥180
舒张压( mmHg)
<80 80~89
≥90 90~99
100~109
2020/6/20
膳食与血压密切相关。合理膳食有 利于血压调节,有利高血压患者血压 水平的控制,相反,膳食结构不合理 、摄入高能量、高脂肪和高盐的膳食 ,可增加超重、肥胖、糖尿病、高血 压及血脂异常发生率。
2020/6/20
脑卒中的50%~60%,心肌梗死的 40%~50%的发生与血压升高有关 。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脑卒中和心脏 病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疾病 ,估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 ,新发心肌梗死50万人,死于心脑血 管病者300万人,每年主要心血管病 的直接医疗费用达1300亿元,其中 用于高血压的医疗费达366亿元。


血脂异常:有以上三种中的一种就为血脂异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华人民共和国 科学技术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04年10月12日)
2020/6/20
血脂指标异常判断标准
2020/6/20
营养治疗
(242页)
• ----------------------------------------------------------------------
(140mg/dL) 或HDL-C<1.0mmol/L
(40mg/dL)
1.左心室肥厚 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LVMI 或X线
空腹血糖 ≥7.0mmol/L ( 126mg/dL )
餐后血糖 ≥11.1mmol/ L ( 200mg/dL)
1.脑血管病 缺血性卒中 脑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动脉壁增厚 颈动脉超声 IMT≥0.9mm 或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
2020/6/20
每年5月17日为世界高血压日,世界高 血压联盟(WHL)确定今年的主题为“ 健康膳食、健康血压”。今年10月8日 是我国第十个全国高血压日,主题与世 界高血压日相同。卫生部提出从5月17 日世界高血压日到10月8日我国第十个 高血压日期间,在全国开展“健康膳食 、健康血压”的宣传教育活动。
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
1991年 城市 农村 总计
2002年
知晓率(%) 36.3 13.7 26.6 30.2
治疗率(%) 17.4 5.4 12.2 24.7
控制率(%) 4.2 1.2 2.9 6.1
2020/6/20
卫生部近日公布2006年城乡居民主要死亡原因。 据30个城市和78个农村县死亡原因统计,2006年城 市居民前十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 、呼吸系病、损伤及中毒、内分泌营养和代谢疾病、 消化系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系病、精神障碍,前 十位死因合计占死亡总数的90.4%。
2020/6/20
• 高脂蛋白血症分为Ⅰ、Ⅱ、Ⅲ、Ⅳ和Ⅴ型 ,五型中的任何一型脂蛋白代谢异常都会 导致某种特定脂蛋白升高。通过判断哪一 种脂蛋白的升高,就可以诊断是哪一种类 型的高脂蛋白血症。
2020/6/20
• 高脂血症的分类 (一)WHO建议将高脂血症分为六型。 Ⅰ(高乳糜微粒血症) CM↑(乳) 胆固醇正常或偏高、甘油三 脂增高(罕见) Ⅱa(高β脂蛋白血症) LDL↑ 胆固醇增高,甘油三脂正常(常见 ) IIb(高前β蛋白症) LDL、VLDL↑ 胆固醇增高,甘油三脂增高( 常见) Ⅲ(阔β带型) VLDL↑ 胆固醇明显升高,甘油三脂明显升高(少 见) Ⅳ(高前β带型) VLDL↑↑ 胆固醇正常或偏高、甘油三脂明显升 高(常见) Ⅴ(高乳,前β带型) VLDL↑, 胆固醇增高,甘油三脂明显升高 (少见) IIb型与IV型易混淆,测定LDL-C( LDL-胆固醇)可鉴别, LDLC > 3.65mmol/L(> 130mg/dl)时为IIb型 ,否则为Ⅳ。
• (二)简易分为3型: 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混合型高脂血症
(三)按病因可分为2类 原发性高脂血症:先天性或原因不明 继发性高脂血症:继发于某种疾病
2020/6/20
• 血脂异常分类

1) 高胆固醇血症:血清TC水平增高

2) 高甘油三酯血症:血清TG水平增高

3) 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血清HDL-C水平减
农村居民前十位死因为: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呼 吸系病、心脏病、损伤及中毒、消化系病、内分泌营 养和代谢疾病、泌尿生殖系病、神经系病、精神障碍 ,前十位死因合计占死亡总数的92.3%。
2007-05-08
2020/6/20
• 2004 年卫生部统计资料表明,我国城市人口心脑血管 疾病死亡率为200/10 万人,农村为142/10 万人,分 别占死亡构成的37%和28%;居死亡原因首位。
•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 变,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 ,2002 年全国居民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 27万人)显示,我国成人高血压患病率达 18.8%,估计全国有 高血压患者1.6 亿。 与1991 年相比,患 病率增长31%,患者 增加7000多万。
2020/6/20
然而,人群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 制率都很低。 我国高血压防治任务艰巨。
高血压病
• 高血压病人早期常无感觉,往往悄然起病 并造成突发事件,被公认为“无声杀手”。
• 中风、心脏病、肾功能不全等疾病是最常 见的高血压并发症,致残、致死率高,危 害严重。
• 超重和肥胖、高盐饮食、过量饮酒是高血 压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控制体重、限盐 、限酒是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