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与人体健康

合集下载

中微量元素作用与功能

中微量元素作用与功能

中微量元素作用与功能
中微量元素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虽然数量很少,但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中微量元素的主要作用和功能如下:
1. 铁: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氧的运输和储存过程,同时也是细胞呼吸和能量代谢的必需元素。

2. 锌:锌对于人体的免疫功能、生殖生长、神经系统和造血系统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锌还能促进伤口愈合和维持骨骼健康。

3. 硒:硒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可以保护人体免受自由基的伤害。

同时,硒也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甲状腺疾病等疾病。

4. 铜:铜对于骨骼、结缔组织和神经系统的发育和维护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铜还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5. 锰:锰是维持人体正常代谢的重要元素,参与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代谢过程。

锰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氧化能力。

6. 碘:碘对于人体的甲状腺功能和代谢有很重要的作用。

碘缺乏会导致甲状腺肿大和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时还会引发克汀病。

7. 钼:钼对于人体的骨骼、血红蛋白合成以及尿酸代谢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总之,中微量元素虽然数量不多,但对于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健康至关重要。

因此,人们应该保证摄入适量的中微量元素,以保持身体健康。

- 1 -。

铁与饮食健康

铁与饮食健康

铁与饮食健康150402327 会计15-3 王祖祺摘要:铁元素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铁参与体内氧的转运、交换和细胞呼吸等过程,具有维持机体正常造血功能,增强免疫的功能,对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

本文主要从铁的简介、铁的生理作用、铁的吸收特点和缺铁的后果四个方面,阐述了铁与人体的健康关系。

关键词:铁人体健康前言: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但由于缺乏正确的营养知识,各种营养相关疾病患病率大幅上升。

据2014年10月12日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1】显示,铁、维生素 A 等微量营养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存在的问题。

我国居民贫血患病率平均为15.2 % ; 2岁以内婴幼儿、60岁以上老人、育龄妇女贫血患病率分别为24 2 % 、21 . 5% 和20 .6 %【2】。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20 % ~ 50 %的人有不同程度的铁缺乏,尤其以发展中国家多见,发生率大约是发达国家的4倍。

由此可见缺铁性贫血已成为仅次于结核病的全球患病率最高、耗资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3】。

因此帮助人们掌握相关营养知识,了解铁在人体中的代谢及其生理功能,对于改善人们铁缺乏状况,提高其身体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正文1.铁的简介铁是地壳元素含量居第四位的元素。

大约在六千年前,我们的祖先便从铁陨石中认识了铁。

人类历史进入了铁器时代以后,可利用铁制造各种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

早于17 世纪,人们就发现了在人体和各种动植物中均有铁的存在,成为人体最早发现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虽含量并不高,但逐渐认识到它与健康和疾病有关,并在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经验。

随着医疗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当体内铁的含量和分布异常时,就会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铁的代谢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志之一。

2.铁的生理作用首先,铁在人体内可以参与体内氧的转运、交换和组织呼吸功能。

铁参与氧的运输和储存,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运输氧气的载体,铁是人体中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成分,铁与氧结合,运输到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中去,又把各个细胞在新陈代谢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运走,供人们呼吸,以提供能量,消化食物,获得营养,铁与原卟啉结合成血红素,血红素与珠蛋白结合成血红蛋白肌,人体内的肌红蛋白存在于肌肉之中,也结合着氧,是肌肉中的“氧库”。

微量元素铁与人体健康

微量元素铁与人体健康
第23卷 V01.23
第3期 No.3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Studies of Trace Hemeats and Health
2006年5月 May 2006
微量元素铁与人体健康
吕金荣 (浙江海洋学院食品系,浙江舟山 316000)
摘要:铁(Fe)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人体中分布很广,几乎所有组织都含有铁,是人体发育的“建筑材料”。 作;铁;酶;人体免疫 中图分类号:0614.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20(2006)02—0063—02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铁缺乏,影响正常铁血红素合成所引 起的贫血。由于体内总铁量的65%存在于细胞内,因此反复 多量失血引起体内总铁量显著下降。钩虫病引起肠道长期少 量出血,多年肛痔出血或妇女月经过多等长期损失铁,最终可 使体内贮铁量枯竭,以致发生缺铁性贫血【引。严重者除有一 般贫血症状外,可发生肝、脾、淋巴结肿大和四肢水肿。 6.2溶血性贫血
[5]白群安,望志跌.营养素与基因表达[J].饲料博览,2001, (9):13—15.
[6]王俊杰.缺铁与铁过剩生物学作用[J].微量元素与健康 研究,1998,15(3):75.
[7]马金凤.微量元素铁与一些痰病关系的研究[J].微量元 素与健康研究,1999,16 7(3):72.
[8]孔祥瑞.必需微量元素的营养、生理及临床意义[M].合 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54.
由于铁在人体内存在形式很多,其生理功能也相应广泛, 这一过程中释放出能量,供给机体的需要【3J。在氧化过程中
如血红蛋白可输送氧,肌红蛋白可贮存氧,细胞色素可转运电 所产生的过氧化氢等有害物质,又可被含铁的触酶和过氧化 子,结合各种酶又可分解过氧化物、解毒抑制细菌、参与三羧 物所破坏而解毒。

微量元素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微量元素铁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的合成 ,并与 乙酰辅酶A、琥珀酸脱氢酶 、黄嘌呤氧化 酶 、细胞色素还原 酶的活性相关 。三羧酸 循环 中有 1 / 2 以上 的酶和因素含铁或铁存在时才能发挥生化作用 ,完 成生理功能 【 。 6 ]
于合成H ,小部分运 到组织细胞用于合成含铁蛋 白或储 b
存 [。 5 1
食物 中的铁一般分为2 大类 :血红素铁和非血红素 铁。血红素铁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中,可与血红蛋 白 和肌红蛋白中的原卟啉结合 ,不受植酸盐和草酸盐等 的 影响 ,直接被肠粘膜上皮细胞 吸收。因此 ,血红素铁的 吸收率高且不受肠腔 内影响铁 吸收因素的干扰 。非血红 素铁 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中,在吸收前必须与结合的 有机 物分离 ,并转为可溶性 二价离 子状态 ,才易被 吸 收。因此 ,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在很大程度上受膳食因素
菜贮 藏效果最佳 ,蛋 白质 、维生素C、叶绿素成分损失 量均 低于保鲜组和对照组 ;低温保藏组石竹菜总胡萝 卜 素增加量则低于保鲜组和对照组 ;并且石竹菜仍保持新 鲜绿色 ,给人 以可食 感 。保鲜 组贮藏 效果 比对 照组稍 好 ,但效果不明显 ,说明该保藏方法效果不佳 ,还有待
于进一步研究 。◇
19 9 9, 1 0:3 0.
【】杨士章 , 2 徐春仲 , . 等 果蔬贮藏保鲜大全 . 北京:中国农业
出 版 社 ,19 ,5 4 3 . 9 6 :3 - 5
【】邵宁华 . 9 果蔬原科学 . 北京 :农业 出版社 ,19 ,5 5 9 2 :6 —
6 7.
【】韩雅珊 . 3 食品化学 实验指导 . 北京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3 铁的生理功能
铁具有高度 的生物学潘眭,参与血红蛋 白、肌红蛋
白、细胞色素、细胞色素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及触酶等

高中化学《铁元素在人体中的存在及功能》论文素材

高中化学《铁元素在人体中的存在及功能》论文素材

铁元素在人体中的存在及功能从古至今,探索生命之谜,保护人体健康,长命百岁已成为人类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

在自然界92种天然元素,目前已有81种在人体内检出,其中氧、碳、氢、氮、钾、钠、钙、镁、硫、磷、和氯元素在人体内含量比例很大,也是人体内必需元素。

而发现许多元素在人体内的含量不足人体重量的万分之一,总量之和也不足人体体重的千分之一,故取名微量元素。

微量元素是人体中酶、激素、维生素等活性物质的核心成分,它在机体的组成及生理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微量元素又被誉为量少功奇的元素。

目前被公认为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已有15种,即铁、碘、铜、锌、锰、钴、铬、钼、镍、钒、硒、砷、氟、硅、锂。

在人体所必需的十多种微量元素中,铁元素在重要性上和在含量上都属首位。

铁在人体内的分布极为普遍,几乎所有组织中都有,其中以肝、脾中含量最高,其次是肺。

一个正常成年人,人体中含有约4g~5g铁,相当于一根小铁钉的重量,其中约65%~70%存在于血红蛋白、20%~30%存在于肝、脾、骨髓等网状细胞及肠上皮细胞的蛋白中、4%则分布于肌红蛋白和各种细胞色素氧化体系的酶中[1]。

铁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是以血红蛋白的形式参加氧的转运、交换和呼吸过程。

铁在人体内的存在形式可分为两大类:血红素类和非血红素类。

血红素类主要有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及酶类;非血红素类主要有运铁蛋白、乳铁蛋白、铁蛋白、含铁血黄素及一些酶类。

2 铁的吸收和排泄2.1铁的吸收可与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中的原叶琳结合,不受植酸盐和草酸盐等的影响,直接被肠粘膜上皮细胞吸收。

因此,血红素铁的吸收率高且不受肠腔内影响铁吸收因素的干扰。

非血红素铁主要来源于植物性食物中,在吸收前必须与结合的有机物分离,并转为可溶性二价离子状态,才易被吸收。

因此,非血红素铁的吸收在很大程度上受膳食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摄入铁的量。

在一般清况下,机体摄入铁量增加,吸收量也增加,虽然大量摄入时吸收的百分率很低,但吸收的绝对量仍然增加。

饮用水中铁含量标准

饮用水中铁含量标准

饮用水中铁含量标准1. 引言饮用水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其质量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铁是饮用水中一种常见的矿物质,适量摄入对人体有益,但高浓度的铁则可能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在确保饮用水安全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饮用水中铁含量标准是必要的。

2. 铁对人体的作用铁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元素之一,其在身体中起着多种重要作用。

首先,铁参与了血红蛋白的合成,促进氧气运输到各个组织和器官;其次,铁还参与维持身体免疫功能,保护机体抵御疾病的能力;此外,铁还有助于维持神经系统正常运行等。

因此,人体需要适量摄入铁来维持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

3. 饮用水中铁的来源饮用水中的铁主要来自自然界与环境中的各种地质和水文过程,如土壤、岩石等。

此外,铁质管道、水处理过程中的管道腐蚀、水源污染等也会导致饮用水中铁含量升高。

4. 铁在饮用水中的含量标准为了确保饮用水的安全和健康,各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饮用水中铁含量标准。

以下是一些国家和国际机构对饮用水中铁含量的标准:4.1 美国饮用水中铁含量标准根据美国环境保护署(EPA)的相关指南,“安全饮用水法”规定了对饮用水中铁含量的限制。

其中,对于公共供水系统,铁的国家二级标准为0.3毫克/升(mg/L),而对于个人家庭井水,其铁的标准为0.3毫克/升(mg/L)或0.2毫克/升(mg/L),具体标准根据地区而定。

4.2 欧盟饮用水中铁含量标准根据欧盟的相关法规,饮用水中的铁含量应该符合以下标准:不得对公共水源加铁,私人自备的水源中铁的含量不得高于0.2毫克/升(mg/L)。

此外,欧盟还规定了针对矿物化水和矿泉水中铁含量的额外限制。

4.3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饮用水中铁含量标准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南,饮用水中铁的卫生标准为0.3毫克/升(mg/L),并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维持铁含量在0.2毫克/升(mg/L)以下。

5. 饮用水中铁含量的监测与控制为了确保饮用水中的铁含量符合标准,各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相应的监测和控制体系。

1保护人体健康的金属元素_铁_锌_钒

1保护人体健康的金属元素_铁_锌_钒

第25卷 增刊大学化学2010年4月保护人体健康的金属元素———铁、锌、钒路慧哲 杜凤沛 李向东(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 北京100193) 摘要 从来源、分布、生物化学作用等方面评述了人体微量元素中的金属元素铁、锌、钒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微量元素在人体生理功能中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

金属元素铁、锌、钒在生物体内作为一些酶、维生素等的活性中心,对机体的正常代谢和生存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从以上几种元素的来源、分布、生物化学作用等方面,对它们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评述。

1 铁、锌、钒在人体中的存在与来源1.1 铁在人体中的存在与来源 铁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占人体体重的0.006%左右,其中70%的铁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血红素酶类、辅助因子及运载铁中,又叫功能性铁;其余30%的铁作为体内贮存铁,主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脾和骨髓中。

铁在人体的分布极为普遍,被称为人体发育的“建筑材料”,几乎所有组织中都有,其中以肝、脾含量最高,其次为肾、心、骨骼肌和脑[1]。

人体中铁主要来源[2]于食物,食物中的铁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类是离子铁或称非血红素铁,主要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之中。

植物中含的铁多是以植酸铁、磷酸铁、草酸铁等不溶性铁盐形式存在,属三价铁。

人体吸收这种与植酸结合形成螯合物的铁,必须先将铁和有机物拆开,再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才有可能。

尽管这类铁在食物中含量较高,但难于吸收。

例如,玉米、大豆、小麦中铁的吸收率很低,只有1%~5%。

另一类是血红素铁,这类铁的吸收,不受食物中的植酸和磷酸影响,可直接吸收进入肠黏膜细胞。

这种血红素铁的吸收率一般在10%~20%左右。

例如,鱼中的铁吸收率为11%,牛肉中的铁吸收率为22%,牛肝中的铁吸收率为14%~16%,猪血中的铁吸收率为25%,猪肝中的铁吸收率为22%。

人体对铁的生理需要量[2]随年龄、性别、特殊生理期等的差异而变化。

微量元素铁的参考范围

微量元素铁的参考范围

微量元素铁的参考范围铁是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微量元素铁的参考范围进行探讨和介绍。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微量元素之一,它参与了很多生化反应,如氧气运输、能量代谢和免疫功能等。

铁的参考范围通常是通过血液检测来确定的,一般情况下,成年男性的正常参考范围为13.5-17.5克/升,而成年女性的正常参考范围为12.0-15.5克/升。

这个范围可以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特殊情况进行调整。

铁的参考范围在不同的人群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在儿童和青少年中,铁的需求量较大,因为他们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孕妇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需要更多的铁来满足胎儿的需求。

因此,对于不同的人群,铁的参考范围可能会有所不同。

铁的摄入来源主要是通过饮食来获得。

丰富的铁源包括红肉、禽肉、鱼类、豆类和谷物等。

此外,维生素C也可以提高铁的吸收率,因此,适量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也是很重要的。

铁的摄入过多或过少都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摄入过多的铁可能导致铁的沉积和氧化应激,从而损害器官和组织。

而摄入过少的铁则可能导致贫血和免疫功能下降。

因此,合理的铁的摄入量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除了饮食摄入外,一些特殊情况下也需要进行铁的补充。

例如,贫血患者通常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铁剂来纠正贫血。

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补充铁的剂量和方式。

微量元素铁对于人体健康非常重要。

了解铁的参考范围以及合理摄入铁的方法对于维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科学合理的饮食和适当的铁的补充,我们可以保持适宜的铁水平,从而保证身体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转。

让我们一起关注铁的摄入和健康,享受健康生活!。

(整理)微量元素铁与健康

(整理)微量元素铁与健康

微量元素铁与健康一铁的新陈代谢及其生理、病理和临床意义铁虽系微量元素,由于其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及诊断治疗疗效,早已引起各国学者们的注意和研究。

主要是52Fe的产生和应用。

52Fe比59Fe和55Fe半衰期短(仅8.2小时),易于清除,适用于骨髓扫描及铁利用的定位,也可用于铁的吸收、血浆铁周转率和早期表面放射性测定。

精品文档铁在人体内的含量和分布体内血液中铁元素含量范围?全血:301~530mg/L?红细胞:995~1140mg/L?血浆:0.71~1.27mg/L?血清:0.67~1.87mg/L成年人:4~6g/人,平均4.5g/人。

肝,脾,肾,肺含量高精品文档铁大部分以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

二,铁在体内存在的形式及特性铁以卟啉铁类和非卟啉铁类两大类形式存在于动物体内卟啉铁类:血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和酶类非卟啉铁类:运铁蛋白;铁蛋白;乳铁蛋白;含铁血黄素;无机铁等Ⅰ卟啉铁类精品文档每个红细胞约含2.8亿个血红蛋白分子,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含有4个铁原子,血红蛋白摩尔质量64500,含铁0.34%,以蚯蚓血红蛋白为例:组成血红蛋白的蛋白部分——珠蛋白,共有4条多肽链:一对α链,一对β链,前者每条链含有141个氨基酸单位,后者每条链含有146个氨基酸单位。

每个亚铁血红素基包在一条多肽链中,每条链以三度空间有规律地折叠排列。

4条链集合在一起,形成一个65×55×55(?)的球形分子。

每个亚铁血红素中的铁原子可以携带一个精品文档氧分子,在血内参与氧的运输,同时间接作用与CO2的转运和释放。

肽链中氨基酸排列的顺序也可因突变导致异常变化例如镰状细胞贫血(HbS)就是由突变使β链第六位上的谷氨酸被纈氨酸置换和取代的结果。

血红蛋白S 溶解度降低、分子易凝聚形成细丝,使红细胞扭曲变成镰刀状。

这种镰状红细胞使血液粘滞性增加,血流缓慢,易造成小血管阻塞,使器官缺血及坏死。

Ⅰ,血红蛋白精品文档高等生物体内负责运载氧的一种蛋白质.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曲线呈S形,血红蛋白与氧分子的结合率有一个剧烈变化的过程,生物体内组织中的氧浓度和肺组织中的氧浓度恰好位于这一突变的两侧,因而在肺组织,血红蛋白可以充分地与氧结合,在体内其他部分则可以充分地释放所携带的氧分子.当环境中的氧气含量很高或者很低的时候,血红蛋白的氧结合曲线非常平缓,氧气浓度巨大的波动也很难使血红蛋白与氧气的结合率发生显著变化,因此健康人即使呼吸纯氧,血液运载氧的能力也不会有显精品文档著的提高,从这个角度讲,对健康人而言吸氧的所产生心理暗示要远远大于其生理作用.除了运载氧,血红蛋白还可以与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氰离子结合,结合的方式也与氧完全一样,所不同的只是结合的牢固程度,一氧化碳,氰离子一旦和血红蛋白结合就很难离开,这就是煤气中毒和氰化物中毒的原理.血红蛋白正常值成年男性:120~160g/L精品文档成年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儿童:110~160g/L血红蛋白偏低的原因:缺铁贫血造成的。

铁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铁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采用食补和药补用时进行 , 效果最佳 . 另外 , 人体 对 2价铁盐 ( e一 的吸收率 比 3价铁盐 F )
的吸 收 率 大 3 , 以在 人 体 补 充 铁 元 素 时应 补 2价 铁 倍 所
盐, 如硫酸亚铁 及维生 素 C等酸性物质. 在补充铁元素的同时, 还应参考其他元素的摄人量, 例 如: 铜能帮助铁 的分布 和利 用, 因为 血浆里 的含 铜蛋 白 质—— 铜蓝蛋白可把储存在铁蛋 白巾的三价铁还原成二
小 白菜 、 绿苋 菜 、 物 的 肝 、 及 蛋 黄 等 , 果 缺 铁 不 是 动 肾 如 很 严 重 应 采 用 食 补 最 佳 , 时 间较 长 , 果 缺 铁 严 重 应 但 如
铁元素在人体 内主要 以结 合蛋 白质 的形 式存在 , 大
部 分 都 是 血 细胞 的组 成 物 质 , 一 血 红 蛋 白分 子 由一 分 每
子 的球蛋 白和四分 子亚铁血红 索结合而 成 , 血红蛋 白中 的亚铁 ( e ) F 在氧分压高 时易与氧疏松 结合 , 一 生成氧合 血红蛋 白( O ) 种现 象称 为氧合 作用. 氧 分压低 Hb :这 在
时 与 氧很 易 分 离 , 氧 释 放 出来 , 细胞 代 谢 之 需 要 , 把 供 这
数 目有 影 响 , 影 响 不 大 , 长 期 从 事 无 氧 训 练 可 使 人 但 如 体 血 红 蛋 白 数 目增 高 , 别 长 期 居 住 在 高 原 地 区 的 人 特
群 , 红 蛋 白含量 高 . 血
科学研 究 证 明, 红蛋 白含 量与 人 的营 养 状况 有 血 关, 通过科学的营养调解 , 可使人体血红蛋 白含量增高. 生理学上 , 人体 血红蛋 白含量正常值男子是 10m 2 g

铁的健康作用

铁的健康作用

铁的健康作用铁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中含量最多的一种,成人体内铁总量为3~5g,其含量随年龄、性别、体重、营养与健康状况的不同而有较大的个体差异。

铁有两种存在形式,“功能性铁”是成人体内铁的主要存在形式,约占总铁量的75%,主要存在于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含铁酶中;其余25%的铁是储存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形式存在于肝、脾与骨髓中。

人体器官铁含量,以肝、脾为最高,其次为肾、心、骨骼肌与脑。

其生理功能为:1.参与体内氧的运送和组织呼吸过程。

铁为血红蛋白与肌红蛋白、细胞色素A以及一些呼吸酶的成分,参与体内氧与二氧化碳的转运、交换。

2.铁与红细胞形成和成熟有关,铁在骨髓造血组织中,进入幼红细胞内,与卟啉结合形成正铁血红素,后者再与珠蛋白合成血红蛋白缺铁时,血红蛋白量不足,影DNA的合成及幼红细胞的分裂增殖,还可使红细胞寿命缩短、自身溶血增加。

3.铁可增加免疫力,增加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功能。

4.另外,铁还有催化促进β-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参与嘌呤与胶原的合成、抗体的产生及药物在肝脏的解毒等功能。

(1)铁缺乏是常见的营养缺乏病,特别是在婴幼儿、孕妇、乳母中更易发生。

铁缺乏,引起含铁酶减少或铁依赖酶活性降低,使细胞呼吸障碍,从而影响组织器官功能,降低食欲。

铁缺乏的儿童易烦躁,对周围不感兴趣,成人则冷漠呆板。

当血红蛋白继续降低,则出现面色苍白,疲劳乏力、头晕、心悸等。

儿童少年出现体力下降、注意力与记忆力、学习能力降低。

(2)铁过量急性中毒常见于误服过量铁剂,多见于儿童,主要症状为消化道出血,且死亡率很高。

多种疾病如心脏病、肝脏疾病、尿病及某些肿瘤等与体内铁的储存过多也有关。

肝脏是铁过载损伤的主要靶器官,过量铁可致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细胞瘤。

铁过多导致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系统失衡,直接损伤DNA,诱发突变,与肝、结肠、直肠、肺、食管、膀胱等多种器官的肿瘤可能有关。

铁在体内代谢中,可被身体反复利用,一般除肠道分泌和皮肤、消化道、尿道上皮脱落损失少量外,排出铁的量很少。

铁元素对人体的好处

铁元素对人体的好处

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人体健康有着多方面的功效:
1.促进红细胞生成: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可以促进红细胞的生成,增加血
液中的氧气输送能力。

2.改善贫血:铁元素可以改善贫血症状,缓解头晕、乏力等不适症状。

3.促改善免疫功能:铁元素可以促进免疫细胞的生成,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

4.抗氧化作用:铁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反应,保
护细胞免受损伤。

5.促进神经发育:铁元素是神经细胞发育的必需元素,可以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

6.保护心血管健康:铁元素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粘稠度,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7.促进生长发育:铁元素是儿童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之一,能够促进骨骼和肌肉
的生长发育。

8.改善皮肤状况:铁元素可以促进皮肤细胞的代谢,改善皮肤状况,增加皮肤弹性。

注意事项:铁元素的摄入量需适量,过量摄入可能会导致铁过载、肝脏损伤等问题。

建议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合理摄入铁元素。

人体每日所需的铁摄入量

人体每日所需的铁摄入量

人体每日所需的铁摄入量在维持人体健康的过程中,适量的铁摄入对于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至关重要。

铁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它参与体内多个重要的生化反应,如氧气输送、DNA合成和能量代谢等。

然而,人体无法自行合成铁,只能通过食物来获得。

那么,人体每日所需的铁摄入量是多少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推荐,成年男性的每日铁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8毫克,而成年女性以及怀孕或哺乳期的女性则需要更多的铁,每公斤体重1.5-2.0毫克。

这是因为女性在月经期间会失去一定量的血液,需要补充更多的铁以防止贫血的发生。

同时,孕妇的铁需求量也会增加,以支持胎儿的正常发育。

然而,并非所有食物中的铁都能被人体有效吸收利用。

我们一般将食物中的铁分为两种形式:血红蛋白铁(动物性铁)和非血红蛋白铁(植物性铁)。

血红蛋白铁主要存在于肉类、鱼类和禽类等动物性食物中,这种形式的铁易于被人体吸收,并能迅速转化为可用的铁储备。

相比之下,非血红蛋白铁主要存在于谷类、豆类和一些绿叶蔬菜中,但其吸收率相对较低。

为了增加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吸收率,可以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一同食用,例如柑橘类水果、番茄和花椰菜等,因为维生素C能够促进非血红蛋白铁的吸收。

值得注意的是,铁的吸收还受到其他营养物质的影响。

例如,钙、锌和咖啡因等物质都会降低铁的吸收率,因此在摄入铁的同时要注意避免过量的这些物质摄入。

此外,酸性食物有助于提高铁的吸收率,因此适量的醋或柠檬汁等可以作为调料加入食物中。

除了食物中的铁摄入外,有些人可能需要额外的铁补充剂。

这通常是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的,尤其是对于一些患有缺铁性贫血的人来说。

然而,铁补充剂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以避免摄入过量或不必要的铁,因为铁过剩也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总的来说,成年男性每日所需的铁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8毫克,而成年女性以及怀孕或哺乳期的女性需要每公斤体重 1.5-2.0毫克的铁。

合理的膳食。

铁与人体健康

铁与人体健康
红细胞的寿命约为 120 d, 最后在肝脏或脾脏中 破裂。这样, 每天破裂的红细胞数, 约相当于红细胞总 数的 1/120。同时每天又有几乎相同数量的新红细胞
39
由红骨髓产生出来。因此, 在正常情况下, 人体内的红 细胞数保持相对稳定。破坏( 或死亡) 的红细胞, 分离 出来的铁, 转变成为血浆铁, 进入骨髓中后, 再次用来 生产新的红细胞, 肌肉及其他细胞中的铁也是如此, 细胞破裂后, 变成血浆铁, 然后再用来合成新的细胞。 因此, 除受伤等因素出血造成铁的损失外, 铁在人体 内并无消耗, 而是循环利用。尽管如此, 但仍然有极少 量的铁损失到身体外面, 即每天脱落的肠黏膜、皮肤 细胞以及毛发中所含的铁, 成年男子约为 0.9 mg, 女 子约为 0.7 mg。因而每天需要从食物中吸收约 1 mg 的铁, 以补充消耗的铁。又因为铁的吸收率因食物而 异, 通常为 10%左右, 再加上安全系数, 从而中国营养 学会建议每日膳食营养素供给量中, 铁的摄取量成年 男子为 12 mg, 女子为 18 mg, 孕妇、乳母为 28 mg。女 子 、孕 妇 、乳 母 因 月 经 出 血 、胎 儿 成 长 和 哺 乳 等 原 因 , 故每日应摄取铁的量较多。 5.4 铁的摄入量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缺铁性贫血已成为一种威 胁人类健康的全球性疾病。因此, 补铁势在必行。人体 所需铁主要靠食物供给。食物中的铁可分为血红素铁 和非血红素铁两类。血红素铁来自动物食品中的血红 蛋白和肌红蛋白, 主要存在于动物血液及含血液的脏 器与肌肉中, 属二价铁, 可被肠黏膜直接吸收而形成 铁蛋白, 供人体利用。非血红素铁是指谷类食物、蔬 菜、水果、豆类等植物性食品中所含的铁, 属三价铁。 三价铁只有还原为二价铁的可溶性化合物才较易被 吸收。三价铁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降低铁的被吸 收率, 如: 植物性食物中如果存在较大量磷酸盐、碳酸 盐、植酸、草酸、鞣酸等, 它们就会与非血红素铁形成 不溶性铁盐, 而当植物性食物中又缺少可还原三价铁 为二价铁的还原剂如维生素 C 时, 铁的吸收率就会 很低。另外, 植物性食物中含铁的量比动物性食物少, 如大米中铁吸收率为 1%, 玉米和黑豆为 3%, 莴苣为 4%, 小麦为 5%, 菠菜和大豆为 7%, 而鱼类为 11%, 动 物肌肉、肝脏则高达 22%。现在多食用过于精细的食 品也导致吸收的铁更少。从以上数据和变价铁的转变 关系看, 动物性食物中的铁比植物性食物中的铁易于 吸收些, 要做到很好地补铁, 补充铁的最好办法是不 要偏食, 注意营养均衡, 多吃一些含铁丰富的食物, 如 动 物 肝 脏 ( 每 百 克 含 铁 25 mg) 、动 物 全 血 ( 每 百 克 含 铁 15 mg) , 其他为肉类、虾米、蛋黄、黑木耳等。多多 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 提高吸收能力, 才能保证身体健 康。

如何保持铁健康

如何保持铁健康

如何保持铁健康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铁健康。

铁是人体的必需元素,参与了很多生命过程。

铁缺乏会导致贫血、疲劳、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而铁过量也会产生一定的风险。

如何保持铁健康呢?下面就从饮食、运动和心理三个方面谈一些做法。

1. 饮食饮食是保持铁健康最基本的方面。

首先需要摄入足够的含铁类食物,如肉类、豆类、蛋类、绿叶蔬菜等。

其中,红肉和动物内脏是最好的铁来源,但是过多的摄入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建议适量地食用,并结合蔬菜和水果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等的摄入,有利于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

其次,需要注意饮食中的抗营养因素。

例如,茶水和咖啡因含有多酚和类黄酮等,会干扰铁的吸收。

因此建议饮食前后不要喝茶和咖啡,或者在饮用时间上错开。

最后,需要关注铁的缺乏和过量问题。

由于缺铁性贫血是全球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病之一,所以应当保证足够的铁摄入。

铁的过量则可能出现在改良的铁锅上,因为过多使用会使铁摄入过多。

2. 运动运动对于保持身体健康、促进铁的吸收和利用都有一定的好处。

一方面,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铁的运输和利用。

另一方面,运动还可以增加胃肠道蠕动,缓解消化不良等问题,有利于消化和吸收铁。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过度运动会增加身体对铁的需求量,并增加铁的损失,导致铁缺乏。

因此,应该适度运动,避免过度,尤其是对于女性更需要注意。

3. 心理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长期的精神压力和焦虑会导致生理和代谢的改变,进而影响身体对铁的需求和消耗。

例如,研究表明,长期压力会使消化系统衰弱,导致铁的吸收和使用能力下降。

因此,需要关注心理健康,学会放松、释放压力,保证足够的睡眠和休息,有利于促进身体对铁的利用。

在保持铁健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所摄入的食物、运动和心理健康问题。

通过科学的饮食和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身体对铁的吸收和利用,并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免疫力。

人体血液中铁离子的含量

人体血液中铁离子的含量

人体血液中铁离子的含量铁离子是构成人体血液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对于维持生命活动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人体血液中铁离子的含量进行详细的介绍。

铁是一种必需元素,对于人体健康起着关键作用。

它是合成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参与了氧气的运输以及呼吸链中的电子传递。

在人体中,铁的含量主要分布在血液、肝脏、骨髓和脾脏等组织中,其中血液中的铁离子是最为常见的形式。

成年人的血液中含有大约2-4克的铁离子,这一数量相对较小。

血液中铁的主要形态是两种离子,一种是铁离子(Fe3+),另一种是铁离子(Fe2+)。

这两种离子在维持人体健康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铁是人体血液中铁离子的主要形式,它是铁离子与转铁蛋白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血清铁的浓度可以通过抽血检测得出。

成年男性的血清铁浓度约为13-27微克/分升,而成年女性的血清铁浓度约为12-16微克/分升。

血清铁浓度低于正常范围可能会导致贫血等疾病。

除了血清铁外,还有一种重要的铁离子形式是铁蛋白。

铁蛋白是一种能够存储铁离子的蛋白质,它在人体的肝脏和脾脏中含量较高。

铁蛋白的主要功能是存储和转运铁离子,以保证人体机体中对铁的需要。

在正常情况下,铁蛋白可以在人体需要时释放出存储的铁离子,并参与到新的血红蛋白的合成中。

此外,血红蛋白也是人体中重要的铁离子形式。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蛋白质,它能够与氧气结合并将其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中。

每个红细胞内含有约270万个血红蛋白分子,每个血红蛋白分子含有4个铁原子。

因此,每个红细胞中的总铁含量约为1.08亿个铁离子。

血红蛋白的形成和功能需要大量的铁离子参与。

人体通过食物摄入的铁离子可以通过胃酸和胃蛋白酶的作用转化为可吸收的铁离子形式,并被小肠上皮细胞所吸收。

吸收的铁离子随后由转铁蛋白转运至全身各部位。

在红细胞内,铁离子与血红蛋白分子结合形成血红素,从而形成正常的红细胞。

然而,铁离子的含量也需要经过严密的平衡。

血液中的铁离子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铁过量指标 -回复

铁过量指标 -回复

铁过量指标-回复什么是铁过量指标铁过量指标是指衡量人体内铁含量是否超过正常范围的一种指标。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和代谢过程,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铁过量可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因此了解和监测铁过量指标对于保持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为什么需要关注铁过量指标铁是一种必需的微量元素,参与体内许多重要的生理和代谢过程。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能够通过肠道吸收和调节铁元素的摄取来维持一个平衡的铁含量。

然而,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影响,铁过量的情况出现的越来越多。

铁过量会导致什么问题虽然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过量的铁摄入可能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当铁在体内积聚过多时,它会产生自由基,从而引发氧化应激反应。

这种氧化应激反应可以对DNA、蛋白质和细胞膜等生物分子造成损伤,导致细胞死亡和组织损伤。

同时,铁过量还可能对心血管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铁可以促进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

此外,铁在体内可以与一些疾病相关的物质相互作用,增加患病风险。

如何检测铁过量指标为了监测铁过量,人们可以通过测量一系列与铁有关的生物标志物来评估铁含量。

一般来说,常见的检测铁过量的方法包括血清铁、转铁蛋白和铁饱和度的测量。

血清铁指的是血液中的游离铁离子含量,它直接反映了体内的铁摄取和吸收情况。

转铁蛋白是一种负责运输铁离子的蛋白质,转铁蛋白的浓度可以间接反映体内的铁储备情况。

铁饱和度则是指在转铁蛋白中与铁结合的比例,可以反映铁的利用情况。

测量这些铁过量指标的方法包括血液样本的收集和实验室分析。

在进行检测之前,需要遵循医生的建议,包括在指定时间内进行禁食等特殊操作。

如何调节铁过量一旦发现体内存在铁过量,就需要采取措施调节铁含量。

一般来说,首先需要从饮食方面入手,调整摄入的铁元素量。

限制含铁丰富的食物摄入,如红肉、蛋黄、豆类等,可以有效控制铁的过量积累。

此外,配合医生的指导,还可以考虑使用药物来调节铁含量。

铁与人体健康

铁与人体健康

铁与人体健康
朱王飞;钱胜峰
【期刊名称】《中国食物与营养》
【年(卷),期】2004(000)003
【摘要】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之一,虽只占人体体重的0.006%,即成人含铁约4.0g左右,但极为重要。

人体内的铁都与蛋白质结合,无游离态。

铁是
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许多酶的构成成分,成人体内的总铁量为4~5g,其中72%的铁结合在能携带氧分子的血红蛋白和运铁蛋白(血浆)中,以血液形式流经全身;3%以肌红蛋白的形式存在,又叫功能铁;其余则为储备铁,以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形式存在于肝、脾、骨髓、骨骼肌、肠粘膜、肾等组织中。

铁在体内可反复利用,健康成人每日只需吸收1mg以上的铁即可满足机体需要。

【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朱王飞;钱胜峰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扬州 225009;江苏牧羊集团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5
【相关文献】
1.人体健康的“四大金刚”——铁、碘、钼、硒 [J], 徐美云;
2.微量元素铁的生理功能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J], 孙长峰;郭娜
3.微量元素铁、锌、碘、硒、氟与人体健康的相关性探究 [J], 董国力
4.铁元素的生理功能及缺铁性贫血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J], 梁聪; 吴仕伟; 王立; 许家业
5.微量元素铁、锰、硼、锌、铜、钼营养与人体健康 [J], 马彦平;石磊;何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与人体健康
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正常成人体内铁的总量约为2~4g,男子体内含铁量约50mg/kg,女子体内含铁约35mg/kg,其中2/3 ~4/5为血红蛋白铁,其余均为贮存铁。

铁在人体内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除了构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参与氧的运转外,还构成多种酶的活性成分。

铁是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之一。

它是人体许多生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也是血红蛋白的核心部分。

铁与原卟啉结合成血红素,血红素与珠蛋白结合成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和细胞中许多有重要功能的酶,如细胞色素C、细胞色素氧化酶、细胞色素还原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酶等,均含有与蛋白质结合的铁。

人对铁的需要量因年龄和生理状况而不同。

一个正常的男子或绝经后的妇女,每天从食物中吸取的铁只需补充每天所排泄或丧失极微量的铁,平均约1mg。

但在生长发育时期的婴儿、儿童、青少年和育龄妇女,对铁的需要量都要多些。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铁主要来自食物。

多数食物中都含有少量铁。

食物中铁含量最高者为黑木耳、海带、发菜、紫菜、香菇、猪肝等,其次为豆类、肉类、血、蛋等。

人体对各种食物中铁的吸收量是不同的。

从动物的肝、肌肉、血和黄豆等中能被吸收的铁可达15%~20%,而谷物、蔬菜或水果则为1.7%~7.9%。

用铁锅做饭菜也能得到相当量的无机铁。

人体从食物中补充的铁只有极小的一部分,而大部分来自红细胞破坏后,从血红蛋白中分解出来的铁的重新再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