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类建筑设计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大学仁爱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新乡文化活动中心设计
系名建筑系专业建筑学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一、课题来源及意义
课题来源:本课题是根据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的基地项目用地拟定,是具有真实环境场景和具体规划要求的命题。
课题意义:
1.本项目坐落于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县,现状为麦田,基地内地势平坦,地
上无建筑物和构筑物,建设条件及好。该基地西邻中央大道,北为一
路相隔的行政服务中心,南靠城市公园,西为规划路,占地面积约
139031㎡(208.5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0000㎡。建设用地交通
便捷,周围市政基础设施齐备,并在东侧有一条灌溉渠。
2.新乡县隶属新乡市,辖6镇(小冀、七里营、翟坡、大召营、古固寨、
朗公庙)、1乡(合河)、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新乡高新技术产业
开发区西区)、176个行政村,32.96万人。
3.全县境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
风,夏季多雨,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
年均气温14.1℃,1月最冷,平均气温0.7℃,7
月最热,平均气温27.1℃。年均降水量548.3毫
米,多集中在7、8月间。年均蒸发量1908.7毫
米。年均日照2407.7小时,年均无霜期200.5天,适于农作物生
长。
4.文化类建筑是实际工作中应用较广的范围,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将四年
所学的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方向课等方面的知识进行一次全面
的、综合的掌握,强化文化类公共建筑的设计和各规范知识的运用。
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学能力,
培养其独立研究的能力。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
文化类建筑的特征
1.综合性广大群众对文化建筑的需求多种多样。文化类建筑必须与文化活动的内容相适应,设有宣传教育、文化娱乐、学习辅导等多种活动设施,其内容复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是文化馆建筑的最基本特征。
2.多用性文化类建筑空间活动内容虽可大致区分门类,但各门类活动形式各异,项目种类繁多,为适应活动空间的多种使用要求,建筑的空间组织和建筑空间表现形式均应具备多用性和灵活性实现一室多用和空间的综合利用。
3.乡土性文化类建筑与当地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生活环境等有着特殊密切的关系。各地的文化教育、习俗风尚、产业结构、开发计划,以及当地的民族、人口构成、动态、生活水平等因素千差万别,因此文化类建筑的地域性非常突出和强烈,具有浓郁的乡土性。在设施内容的决定、建筑造型、艺术处理应予充分的体现。
以下是我寻找的一些有代表性的国外文化中心实例:
三、研究目标
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对文化活动中心的建筑规划与设计,并用图纸文字表达,进行毕业答辩。1、根据课题项目的总体要求,通过查阅资料与工程调研,完成较为详尽建筑设计任务书。2、要侧重研究建筑与城市环境变迁的关系,解决好场地总平面规划中的功能分区、建筑布置、道路与交通组织、竖向设计、空间布局与景观组织和单体建筑的内部功能空间组合、交通与流线组织、安全疏散等问题。3、通过对当地的文化教育、习俗风尚、产业结构、开发计划,以及当地的民族、人口构成、动态、生活水平等的深入了解,进一步融入设计,突出文化活动中心的地域性和乡土性,在设施内容的决定、建筑造型、艺术处理应予充分的体现。
四、研究内容
1 公共文化建筑群体与整体性设计(以河南信阳某公共建筑文化群体为例)
当前的城市建设模式中,新建公共文化建筑集群化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明显的趋势。
公共文化建筑作为服务于城市的基础性文化设施,在霍华德的田园意象规划意象图中就是集中布置在城市中心的,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首都北京规划之中,国家大剧院、国家博物馆等国家级的公共文化建筑也集中布置在天安门广场附近。受限于当时的财力,这些公共文化建筑只能是统一规划,逐步实施。实际上,国家歌剧院项目就是在50多年后才建设完成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加强,公共文化建筑的建设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一方面,
公共文化建筑的类型越来越丰富,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城市规划展览馆、科技馆、美术馆、文化艺术中心、音乐厅、剧院等公共文化建筑都迎来了建设的高潮。另一方面,公共文化建筑的建设进度也开始加快,相当多的公共文化建筑开始成批量地统一规划设计、集中兴建,例如无锡市的博物馆、科技馆、革命陈列馆(图1);惠州市的博物馆、科技馆、文化艺术中心;佛山市的公共文化建筑综合体等(图2)。
公共文化建筑的集中
建设使得公共文化建筑的
整体设计成为了新的时代
课题。它涵盖了城市设计和
建筑设计两个不同的领域,
有很多问题有待我们去进
行研究。不同类型公共文化
建筑功能上的互补与互动的关系;公共文化建筑之间的公共空间的尺度、形式与场所感的塑造;公共文化建筑群体的交通组织和人流组织;公共文化建筑的群体造型统一性与单体建筑造型标志性的辩证关系、公共文化建筑群体的建设时序、统一运营策略等等,都是应该重点研究的内容。再进一步讲,不论公共文化建筑群体是集中建设还是统一规划、分期建设,都应该纳入整体设计的框架下统一协调考虑。
该文将以信阳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建筑群体的设计为例,重点阐释这一共文化建筑综合体在建筑群形体与外部空间方面的的整体性营造策略。(1)信阳市公共文化建筑群体的整体性设计要求
信阳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项目选址于信阳市的新城区羊山新区,基地四面临城市道路,是新城区的一个大型街坊,总用地69 530m2(220m×320m)。基地东侧紧邻羊山新区最中心的城市开放空间——
面积达250 000m2的市民广场,基地的东北角与新
建的行政中心隔街相望(图3)。该综合体的内容包
括11 000m2的图书馆、10 000m2的博物馆和近10
000m2的艺术中心。为了便于管理和使用,建设方
要求三座建筑相对独立。
在接到方案任务书后的第一次讨论中,主持设
计的何镜堂院士就指出,由于本项目紧邻超大尺度
的城市广场,邻近的会展中心、行政中心等公共建
筑体量也都很大,出于体量平衡的考虑,三座建筑
不应该各自为政,而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