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乘除教学设计
整式的乘除教案
整式的乘除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整式的定义和性质;2. 掌握整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3. 运用整式的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1. 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2. 整式的除法运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1. 运用整式的乘法和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整式(如3x+2y)并请学生回答这是什么式子。
引导学生了解整式的定义,即只包含数与字母的四则运算式。
2. 整式的乘法运算(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整式乘法题(如2x × 3y),演示如何进行计算。
强调同类项的概念。
(2)学生进行练习,完成若干道整式乘法题。
3. 整式的除法运算(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整式除法题(如4x^2y / 2xy),演示如何进行计算。
解释整式除法的概念与步骤。
(2)学生进行练习,完成若干道整式除法题。
4. 运用整式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1)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某物品的价格为3x+5,购买了5件,求总价),引导学生用整式的乘法解决问题。
(2)教师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如某物品的总价是15,已知单价是3x+5,求购买的件数),引导学生用整式的除法解决问题。
5. 小结与作业布置(10分钟)(1)教师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整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以及运用整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2)布置作业:完成课本上相关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整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是初中代数的基本内容,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
本节课针对不同的整式运算方法设置了相关的练习题,并引导学生运用整式解决实际问题,既锻炼了学生的运算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整节课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教学时间,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整式进行乘除运算。
初二-第01讲-整式的乘除-教案
第01讲整式的乘除温故知新一、知识框架二、重点回顾1.++••=m n p m n pa a a a(m、n、p 都是正整数)2. ()=m n mna a(m、n都是正整数)3.()=n n nab a b(n是正整数)4. m n m na a a-÷=(a≠0、m、n都是正整数)5.01=a(a≠0)6.1-=papa(a≠0,p为正整数)7.()++=++m a b c ma mb mc(m、a、b、c都是单项式)8.()()++=+++m n a b ma mb na nb(m、n、a、b都是单项式)9.2222()()a b a b a ab ab b a b+-=-+-=-10. 222()2a b a ab b+=++12幂的运算一、同底数幂的乘法1、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用公式表示为m n m n a a a +•=(m,n 都是正整数,底数a 不仅可以表示具体的数,也可以表示单项式与多项式)2、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性质的推广及逆用:①(,,m n p m n p a a a a m n p ++••=都是正整数) ②(,m n m n a a a m n +=•都是正整数) 二、幂的乘方1、幂的乘方的意义:幂的乘方指的是几个相同的幂相乘,如53()a 是3个5a 相乘,读作a 的五次幂的三次方,()m n a 是n 个m a 相乘,读作a 的m 次幂的n 次方。
2、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m n mn a a m n =都是正整数),就是说,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幂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可推广为()(,,pm n mnp a a m n p ⎡⎤=⎢⎥⎣⎦都是正整数)三、积的乘方1、积的乘方的意义:积的乘方指底数是乘积形式的乘方,如3()()n ab ab 、等2、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n n n ab a b n =是正整数),就是说,积的乘方等于把积中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整式的乘除》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整式的乘除》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整式的乘除》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整式乘除的运算方法,为后续代数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整式乘法、整式除法,以及多项式与多项式的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整式乘除的运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分数和小数的四则运算,对于新的运算规则,他们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
但同时,学生对于抽象的代数运算可能会感到困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运算规则,并通过丰富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整式乘除的运算方法,能熟练进行整式的乘除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整式乘除的运算方法。
2.难点:理解整式乘除的运算规则,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PPT、黑板、粉笔等。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有一块长方形的地毯,长为6米,宽为4米,他想将地毯剪成相同大小的小块,每块的尺寸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整式乘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整式乘法的运算规则,并通过例题来解释和展示运算过程。
例如,展示(a+b)×(c+d)的运算过程,引导学生理解分配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整式乘法的练习题,教师随机抽取学生进行答案的讲解和解析。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整式乘法中的规律和技巧。
4.巩固(10分钟)通过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整式乘法。
整式的乘除教案原文
整式的乘除教案原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整式的乘除概念;(2)掌握整式乘除的运算法则;(3)能够熟练进行整式的乘除运算。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发现整式乘除的规律;(3)设计适量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整式乘除的概念;(2)整式乘除的运算法则;(3)整式乘除的运算步骤。
2. 教学难点:(1)整式乘除的运算法则的灵活运用;(2)复杂整式乘除的运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记整式乘除的运算法则;(2)准备典型例题和练习题;(3)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生准备:(1)掌握整式的基本概念;(2)了解整式加减的运算方法;(3)预习整式乘除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整式的基本概念;(2)复习整式加减的运算方法;(3)引导学生思考整式乘除的概念及运算法则。
2. 知识讲解:(1)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发现整式乘除的规律;(3)讲解整式乘除的运算步骤。
3. 课堂练习:(1)设计适量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引导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3)讲解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课后作业2. 布置适量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整式乘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 举例说明整式乘除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3. 引导学生探索整式乘除的运算规律。
七、课堂小结2. 强调整式乘除在数学中的重要性;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八、课后作业2. 布置适量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学习心得。
九、教学反思2. 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3. 思考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初中整式的乘除教案
初中整式的乘除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的乘法概念,掌握整式乘法的方法和步骤。
2. 掌握整式的除法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
3. 能够应用整式的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整式的乘法方法。
2. 整式的除法概念和步骤。
教学难点:1. 整式乘法中的项的合并。
2. 整式除法中的除法法则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整式加减法,复习相关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2. 提问: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的加减法,那么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将整式相乘或相除呢?二、整式的乘法(15分钟)1. 讲解整式乘法的概念:将两个整式相乘,得到一个新的整式。
2. 示例:给出两个整式 a(x + y) 和 b(x + y),引导学生通过分配律进行乘法运算,得到 (ax + ay + bx + by)。
3. 练习: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三、整式的除法(15分钟)1. 讲解整式除法的概念:将一个整式除以另一个整式,得到一个新的整式。
2. 示例:给出一个整式 ax + b 和另一个整式 cx + d,引导学生通过长除法或其他方法进行除法运算,得到 (ax + b) ÷ (cx + d)。
3. 练习:让学生独立进行一些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并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四、应用和拓展(15分钟)1.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整式的乘除法进行解决。
2. 引导学生思考整式的乘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代数表达式的计算、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等。
五、总结和作业布置(5分钟)1.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整式的乘除法的概念和运算规则。
2. 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整式的乘除法概念和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则,并通过练习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整式的乘除教案
整式的乘除教案教案:整式的乘除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整式的乘除》。
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1. 整式的乘法: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2. 整式的除法: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多项式。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乘除的概念,掌握整式乘除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整式乘除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整式的乘除运算规则,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重点:整式乘除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课件。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假设有一块长方形的地,长为8米,宽为6米,求这块地的面积。
2. 例题讲解:(1)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例如,3x × 4x = 12x²。
(2)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例如,2x × (x + 3) = 2x² + 6x。
(3)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例如,(x + 2) × (x + 3) = x² + 3x+ 2x + 6 = x² + 5x + 6。
(4)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例如,12x² ÷ 4x = 3x。
(5)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例如,(x² + 5x + 6) ÷ x = x + 5 +6/x。
(6) 多项式除以多项式:例如,(x² + 5x + 6) ÷ (x + 2) = x+ 3。
3. 随堂练习:a. 3x × 4xb. 2x × (x + 3)c. (x + 2) × (x + 3)a. 12x² ÷ 4xb. (x² + 5x + 6) ÷ xc. (x² + 5x + 6) ÷ (x + 2)4. 板书设计:整式的乘法:a. 3x × 4x = 12x²b. 2x × (x + 3) = 2x² + 6xc. (x + 2) × (x + 3) = x² + 5x + 6整式的除法:a. 12x² ÷ 4x = 3xb. (x² + 5x + 6) ÷ x = x + 5 + 6/xc. (x² + 5x + 6) ÷ (x + 2) = x + 35. 作业设计:a. 4y × 5yb. 3x × (2x 3)c. (2x + 4) × (3x 2)a. 15x² ÷ 5xb. (x² 5x + 6) ÷ xc. (x² 5x + 6) ÷ (x + 3)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整式的乘除概念。
第一讲整式的乘除(教案)
在今天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整式的乘除运算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但同时也存一些问题。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整式的乘除概念,学生们能够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这让我觉得这个切入点是成功的。
然而,在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环节,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分配律和乘法公式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导致在实际运算中容易出现错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这部分内容的讲解和巩固,可以通过更多的例题和练习来加强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突破方法:通过具体例题演示分配律的应用,让学生反复练习,加深理解。
(2)乘法公式的记忆与运用:学生对乘法公式的记忆容易混淆,导致在计算过程中公式应用错误。
突破方法:通过对比、归纳总结,帮助学生记忆乘法公式,并通过大量练习巩固应用。
(3)整式除法的步骤:整式除法的步骤相对复杂,学生容易在运算过程中出现错误。
在总结回顾环节,学生对整式的乘除运算有了更为全面的掌握,但仍有个别学生存在疑问。在课后,我会鼓励这部分学生主动提问,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助他们更好地消化和吸收所学知识。
1.强化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和记忆。
2.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
第一讲整式的乘除(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讲主要围绕初中数学教材中“整式的乘除”这一章节展开。内容包括:
1.单项式乘单项式:介绍相同字母相乘、不同字母相乘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简化乘积。
2.单项式乘多项式:通过分配律展开乘法运算,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3.多项式乘多项式:运用分配律和结合律进行乘法运算,掌握乘积的简化方法。
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尽量将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但发现学生在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中,还是会对一些细节问题产生疑惑。这说明我在教学中可能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或者讲解方式不够通俗易懂。为此,我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尝试用更简洁明了的语言进行讲解,并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
初中数学整式乘除教案
初中数学整式乘除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整式乘除的基本运算法则;2. 能够熟练地进行整式的乘除运算;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整式的概念及基本性质;2. 整式的乘法法则;3. 整式的除法法则;4. 整式乘除的综合应用。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小学学过的乘法和除法运算,如2×3=6,6÷3=2等;2. 提问:大家想过吗,这些运算在数学中有什么更高级的应用呢?二、新课讲解(20分钟)1. 引入整式的概念,举例说明整式的形式,如2x、3x^2、4x^3等;2. 讲解整式的乘法法则,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2x+3)×(4x-1)、(a+b)×(c+d)等;3. 讲解整式的除法法则,同样通过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如(2x^2+4x+3)÷(2x+1)、(a+b)÷(c+d)等;4. 强调整式乘除运算中的注意事项,如符号的判断、系数的处理等。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布置一些整式乘除的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2. 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指出其中的错误和不足。
四、巩固提高(10分钟)1. 引导学生总结整式乘除的运算规律和技巧;2. 提供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解答,如(2x^2+4x+3)÷(2x+1)×(2x+1)、(a+b)÷(c+d)×(c+d)等。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整式乘除的重要性;2. 提醒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加强整式乘除的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的掌握情况;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一次整式乘除的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提问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整式乘除的基本运算法则,让学生掌握了整式乘除的方法和技巧。
七年级数学下册《整式的乘除知识结构》教案、教学设计
4.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设想:
a.情境创设: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b.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阶段,我将采用以下方法:
1.利用生活实例: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房屋面积计算、购物优惠等,引导学生发现整式乘除在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引出整式的乘除知识结构。
2.复习旧知识:简要回顾上节课所学的整式加减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提出问题:向学生提问:“我们已经学会了整式的加减,那么整式的乘除法则是怎样的呢?”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计算某长方形的面积和体,给出长方形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根据购物打折问题,计算原价、折后价以及节省的金额;
-利用整式乘除法则解决简单的行程问题。
3.提高题: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布置一些难度较大的整式乘除题目,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深度。
-涉及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复合运算题;
-含有未知数的整式乘除问题;
3.教师引导:在讨论过程中,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式乘除法则。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阶段,我将设计以下环节:
1.基础练习:针对整式乘除法则,设计基础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提高练习:设计具有一定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整式乘除运算能力。
3.答疑解惑: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整式乘除法则。
1.对整式乘除法则的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不同乘除法则的使用场景。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八章《整式的乘除》教案
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整式的乘除》教案第一章整式的乘除第1课时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目标】1.教学目标:(1)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2)在已有的对幂的知识的了解基础之上,通过与同伴合作,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合作交流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能力要求: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训练他们养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难点:正确理解和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授课方法】借助类比,采用“引导——发展教学法”。
【教具仪器】【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回顾活动内容:复习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介绍的有关乘方运算知识:2、情境引入活动内容:以课本上有趣的天文知识为引例,让学生从中抽象出简单的数学模型,实际在列式计算时遇到了同底数幂相乘的形式,给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也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结合学生现有的有关幂的意义的知识,进行推导尝试,力争独立得出结论。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计算103×102.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10×10×10×10×10 (乘法的结合律)=105.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 ,则有 a 3·a 2=(aaa)·(aa)=aaaaa=a 5, 即a 3·a 2=a 5=a 3+2.用字母m ,n 表示正整数,则有即a m ·a n =a 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 (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4)公式中的底数a 可以表示什么(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并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三、巩固练习活动内容:计算:(1)-a 2·a 6 (2)(-x)·(-x)3 (3)y m ·y m+1 (4)()3877⨯- (5)()3766⨯- (6)()()435555-⨯⨯-. (7)()()b a b a -⋅-2(8)()()b a a b -⋅-2 (9)x 5·x 6·x 3 (10)-b 3·b 3(11)-a ·(-a)3 (12)(-a)2·(-a)3·(-a)四、小结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本节课上应该掌握的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特征,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整式的乘除教案
整式的乘除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的乘法和除法概念。
2. 掌握整式的乘法和除法运算方法。
3. 能够运用整式的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整式的乘法运算。
2. 整式的除法运算。
教学难点:1. 运用整式的乘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教师用书、学生用书、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 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什么内容?2. 回答问题:今天我们要学习整式的乘法和除法。
3. 引入新知:回顾一下,什么是整式?如何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二、整式的乘法1. 提问:整式的乘法是指什么意思?2. 解释:整式的乘法指的是将两个整式相乘得到一个新的整式。
3. 解答疑惑:同学们,你们对整式的乘法有什么疑问吗?三、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1. 教师讲解:在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时,我们需要将每一个项按照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并且将相同指数的项合并。
然后,使用乘法分配律将没有相同指数的项进行相乘,最后将所有项相加得到最终的结果。
2. 教师示范:我们来看一个例子:(3x^2 + 2x + 1) * (2x + 1)首先,我们将每一个项按照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3x^2 * 2x + 3x^2 * 1 + 2x * 2x + 2x * 1 + 1 * 2x + 1 * 1然后,将相同指数的项合并:6x^3 + 3x^2 + 4x^2 + 2x + 2x + 1最后,将所有项相加得到最终结果:6x^3 + 7x^2 + 4x + 13. 同学们,请你们跟着我一起做几个习题,加深对整式乘法运算方法的理解。
四、整式的除法1. 提问:整式的除法是指什么意思?2. 解释:整式的除法是指将一个整式除以另一个整式得到商式和余式的过程。
3. 解答疑惑:同学们,你们对整式的除法有什么疑问吗?五、整式的除法运算方法1. 教师讲解:在进行整式的除法运算时,我们需要按照除法的步骤,从被除式中取出与除式相同次数的项,然后进行相除,将得到的商式写在上方,得到的余式写在下方。
整式的乘除教案
整式的乘除教案教案标题:整式的乘除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的概念,并能够将其与分式进行比较。
2. 掌握整式的乘法原理,能够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
3. 掌握整式的除法原理,能够进行整式的除法运算。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白板、黑板笔、教学PPT、教材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通过举例比较整式和分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引发学生对整式的兴趣。
步骤二:概念讲解(10分钟)1. 讲解整式的定义及其组成,强调整式中只包含有理数和代数式,没有分母为零的字母。
2. 比较整式和分式的区别,分析其异同点。
步骤三:整式的乘法(20分钟)1. 讲解整式的乘法原理,引导学生注意整式乘法中要注意项数和指数的运算规律。
2. 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讲解和演示,教学PPT的运用将有助于学生理解乘法原理。
3. 针对不同难度的乘法练习题,分别进行课堂讲解和个别辅导。
步骤四:整式的除法(20分钟)1. 讲解整式的除法原理,引导学生注意除法中的项数和指数的运算规律。
2. 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讲解和演示,教学PPT的运用将有助于学生理解除法原理。
3. 针对不同难度的除法练习题,分别进行课堂讲解和个别辅导。
步骤五:习题训练(15分钟)布置一定数量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练习,并及时纠正他们的错误。
通过教师的巡视和个别辅导,解决学生在习题训练中遇到的问题。
步骤六:课堂小结(5分钟)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并强调整式乘除的重点和难点。
鼓励学生留意课下的习题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课后拓展:指导学生找一种生活实例,列出相关的整式,并通过乘法和除法运算,计算相关问题的答案。
教学反思:此教案针对整式的乘除运算进行设计,通过理论讲解、例题演示和习题训练等多种教学手段,旨在帮助学生全面理解整式的乘除原理,掌握相应的运算技巧,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节奏,因材施教,保证教学效果。
整式的乘除教案原文
整式的乘除教案原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整式乘除的概念和意义;(2)掌握整式乘除的运算方法;(3)能够运用整式乘除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感受整式乘除的过程;(2)引导学生运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发现整式乘除的规律;(3)利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整式乘法:(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2. 整式除法:(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3)多项式除以多项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整式乘除的运算方法;(2)能够运用整式乘除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1)整式乘除过程中的符号变化;(2)解决实际问题时,正确运用整式乘除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 实例演示法: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感受整式乘除的过程;2. 归纳总结法:引导学生发现整式乘除的规律;3.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4. 练习法: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整式乘除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辅助讲解;2. 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巩固;3. 学具: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具,如纸、笔、计算器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相关知识,如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等,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讲解:(1)整式乘法:通过实例讲解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方法;(2)整式除法:讲解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多项式的运算方法。
3.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整式乘除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整式乘除的重点和难点。
初中整式乘除教案
初中整式乘除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2. 能够正确进行整式的乘除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 整式的概念及运算方法。
2. 整式乘除的实际应用。
教学难点:1. 整式乘除的运算规则。
2. 解决实际问题时整式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小学时学习的分数乘除法,如5/6 * 4/7 = 20/42。
2. 提问:分数乘除法是处理数与数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如何处理字母与字母之间的关系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介绍整式的概念:整式是由数字、变量和运算符组成的代数表达式,其中变量的指数为非负整数。
2. 讲解整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a. 加减法:同类项相加减,保留同类项,系数相加减,变量和指数不变。
b. 乘法:将每个同类项的系数相乘,变量和指数相乘。
c. 除法:将除数的系数和指数分别除以除数的系数和指数,保留同类项。
3. 举例讲解:a. 整式加减法:如3x^2 + 2x - 4 + 2x^2 - 3x = 5x^2 - x - 4。
b. 整式乘法:如(2x + 3)(x + 4) = 2x^2 + 8x + 3x + 12 = 2x^2 + 11x + 12。
c. 整式除法:如(6x^2 + 9x + 12) ÷ (2x + 3) = 3x + 3。
三、课堂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整式乘除的知识。
2. 教师挑选几份作业进行讲解,指出常见错误并提供解题思路。
四、实际应用(10分钟)1. 提出实际问题,如: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两倍,长方形的周长是36厘米,求长方形的面积。
2. 引导学生用整式表示长、宽和周长,并解方程求解长和宽。
3. 利用长和宽表示面积,计算出长方形的面积。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整式乘除的运算规则。
2. 强调实际应用中整式的重要性。
整式的乘除教案
整式的乘除教案整式的乘除教案协议一、协议方1、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2、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111 熟练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112 理解幂的乘方法则,并能正确运用。
113 掌握积的乘方法则,能准确计算。
12 学生能够掌握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
121 正确进行整式的乘法运算。
122 理解整式乘法的算理,发展运算能力。
13 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便计算。
131 熟悉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
132 熟练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21 通过观察、类比、归纳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22 在整式乘法运算的过程中,体会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1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32 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合作交流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 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法则。
12 整式的乘法运算,包括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13 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应用。
2、教学难点21 幂的运算法则的推导和理解。
22 整式乘法运算中符号的确定和运算顺序。
23 平方差公式和完全平方公式的结构特征和灵活运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整式乘除的基本概念和法则。
2、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导入11 通过复习幂的概念和指数运算的知识,引入整式的乘除运算。
2、新授21 同底数幂的乘法给出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同底数幂相乘的特点。
推导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教案)
5.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在小组讨论和合作完成练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运算法则:强调同类项的概念,以及如何将两个单项式相乘并合并同类项。
举例:3x^2 * 4x = 12x^3,在此例中,重点讲解如何将系数相乘,并将相同字母的指数相加。
(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运算法则:掌握分配律在整式乘法中x * (3x^2 + 2x - 1) = 12x^3 + 8x^2 - 4x,重点强调如何将4x分别与括号内的每一项相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整式乘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第一章整式的乘除(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七年级数学教材《第一章整式的乘除》。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介绍并掌握同类项的概念,以及如何将两个单项式相乘,得出积的同类项合并的方法。
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通过具体例题,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将一个单项式乘以一个多项式的过程,掌握分配律在整式乘法中的应用。
关于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觉得效果还是不错的,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不足。针对这个问题,我打算在课堂上多给他们一些锻炼的机会,比如让他们多做一些口头表达和总结。
整式的乘除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
整式的乘除主题单元教学设计[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整式的乘除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整式的乘除主题单元教学设计模板(填写说明:文档内所有斜体字均为提示信息,在填写后请删除提示信息)主题单元标题作者姓名整式的乘除学科领域(在学科名称后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语文数学体育音乐美术外语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信息技术科学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所需时间初中数学一年级(说明:课内共用几课时,每周几课时;课外共用几课时)课内共用6课时,每周5课时;课外共用2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单元主要研究的是整式运算及其应用,它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以后学习分式和根式运算、方程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由数到式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改进认识方式,数学思想发生飞跃的变化过程。
研究方法主要是充分利用问题情境,争取学生主动参与,通过丰富有趣的活动让学生经历符号化的过程。
从中观层面上看,本单元既是中学数学中数与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联系现实世界及其他学科的重要工具。
本单元分为四个专题:专题一整式的乘法主要内容:1.掌握同底数幂的乘法及乘方法则;2.会利用法则进行单项式的乘法运算;3.会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专题二乘法公式主要内容:1.在专题三的基础上,会进行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2.了解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能够利用平方差公式进行有关计算;3.利用多项式乘法法则推导完全平方公式,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运用公式进行计算;专题三整式的除法。
主要内容:1.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理解负整数指数幂的意义;2.会利用法则进行单项式的除法运算;3.会进行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专题四整式的乘除综合运用主要内容:熟练运用幂的运算法则、整式乘除法进行运算;综合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稍复杂的问题.本单元预期的学习成果:1.熟练掌握幂的运算法则;2.能够熟练的进行整式乘除法的运算;3.能熟练运用乘法公式及其变形解决相关问题;主要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观察课件演示实践操作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整式的乘除教案原文
整式的乘除教案原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理解整式的乘除概念,掌握整式乘除的运算法则。
2. 能够运用整式的乘除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例观察,发现整式乘除的规律。
2. 运用同底数幂的乘除法则,简化计算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整式的乘除运算法则。
难点:整式乘除的计算过程,尤其是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相关例题及练习题。
学生准备:1. 预习整式乘除相关知识。
2. 准备笔记本,记录重点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整式的加减法运算,引导学生思考整式乘除的概念。
2. 知识讲解:1) 整式乘法:介绍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多项式乘以单项式、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计算方法。
2) 整式除法:讲解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计算方法。
3. 实例分析:分析相关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整式乘除法则进行计算。
4. 练习巩固: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5. 总结拓展:总结整式乘除的关键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整式乘除解决实际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整式乘除的知识。
2. 搜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尝试运用整式乘除解决。
3. 准备下一节课的相关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讲解:观察学生对整式乘除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能否熟练运用相关法则进行计算。
2. 练习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进行讲解。
七、教学反思1. 针对课堂讲解,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恰当,学生是否易于理解。
2. 针对练习情况,反思练习题的难易程度是否适中,是否需要调整。
3. 针对课后作业,反思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整式乘除的情况,总结教学成果。
八、教学拓展1.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整式乘除的动画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整式的乘除-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整式的乘除-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整式的乘法规则;2.掌握整式的乘法、除法运算方法;3.学会将多项式分解因式。
二、教学内容1.整式的乘法规则;2.整式的乘法、除法运算方法;3.多项式分解因式。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整式的乘法规则;2.整式的乘法、除法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1.将多项式分解因式。
四、教学方法1.演示法;2.讲授法;3.探究法。
五、教学过程1. 整式的乘法规则1.讲解整式的乘法规则,让学生理解同底数幂相加的规则;2.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整式的乘法运算方法;3.练习练习再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式的乘法规则。
2. 整式的乘除运算方法1.讲解整式的乘除运算方法,让学生掌握整式的基本运算方法;2.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整式的乘除运算方法;3.练习练习再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式的乘除运算方法。
3. 多项式分解因式1.讲解多项式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让学生理解多项式分解因式的步骤;2.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多项式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3.练习练习再练习,使学生熟练掌握多项式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
六、教学反思整式的乘法和除法是八年级数学里较为重要的知识点,它们是学生深入学习代数的基础,也是后续数学学习的基石。
在教学中,应注重练习,通过大量的例题来让学生熟练掌握整式的乘除运算方法。
同时,也需要帮助学生理解整式乘法规则和多项式分解因式的基本方法。
总之,在教学中,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3章 整式的乘除一、单元设计总体分析本章教学内容本章是继七年级代数式中学习了整式及其加减运算后,进一步学习整式的乘除,是七年级的延续和发展。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同底数幂的乘法和除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以及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因式分解等运算,整式的乘除法既是七年级上册整式的加减的后续学习,也是分式学习的基础,因此,本章内容的地位也至关重要。
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最终都转化为同底数幂的乘法进行,因此同底数幂的乘法是整式乘法的基础,所以同底数幂的运算法则和整式的乘法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而其中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要综合运用乘法分配律、交换律及幂的运算法则,是本章教学的难点。
因式分解这部分内容的难点是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即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
因式分解是整式乘法的逆向变形,教材中两种因式分解方法的引入,都紧紧扣住这一关键,采用对比的方法,从多项式乘法出发,根据相等关系得出因式分解公式和方法。
本章教学目标1、了解正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法则,会进行正整数指数幂的计算。
2、探索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
3、会由整式的乘法推导乘法公式:22))((b a b a b a -=-+;2222)(b ab a b a +±=±,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4、通过从幂的运算到整式乘法,再到乘法公式的学习,了解乘法公式来源于整式乘法,又应有于整式乘法的辩证过程,并初步认识到事物发展过程中“特殊→一般→特殊”的一般规律。
5、探索了解单项式与单项式、多项式与单项式的法则,会进行简单的整式除法运算。
6、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及与整式的乘法之间的关系,从中体会事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
7、会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直接用公式不超过两次}进行因式分解。
8、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一些探索过程中去,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严谨性和初步解决问题的愿望与能力。
二、课时安排本章的教学时间为22课时,建议分配如下:§13.1 幂的运算-------------------------4课时§13.2 整式乘法-------------------------4课时§13.3 乘法公式--------------------------4课时§13.4 整式除法--------------------------2课时§13.5 因式分解--------------------------2课时复习------------------------------------------2课时课题学习------------------------------------2课时三、本章教学策略1、同底数幂的乘法课本首先从计算引出数学运算或处理现实世界中数量之间的关系时,经常会碰到同底数幂相乘的问题,由此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探索同底数幂相乘的规律,得出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之后,又安排第2、第3课时,让学生继续通过合作学习,进一步探索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运算法则。
在这三个法则的探索过程中,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和运用是关键,其中积的乘方法则的得出还需用到乘法交换律。
同底数幂的除法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填空,由同底数幂的乘法的逆运算,推导归纳同底数幂相除的法则。
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幂的乘方法则、积的乘方法则以及同底数幂相除的法则和整式的除法法则都是从“数”的相应运算入手,类比、过渡到到“式”的运算,从中探索、归纳“式”的运算法则,使新的运算规律自然而然地顺应到原有的知识之中,使原有知识得到扩充、发展。
2、单项式的乘法,课本从一个实际例子,引出单项式的乘法,并引导学生思考两个单项式相乘的运算方法和依据(两个单项式相乘运算的依据主要是乘法交换律和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的法则。
之后引导学生从面积的不同表示和乘法分配律两个方面探索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运算规律,得出单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多项式的乘法,对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法则,课本也是通过对图形面积的不同表示直观得出的,这样处理方便学生理解,符合初中学生形象思维丰富的特点。
之后让学生想一想,用乘法分配律解释法则,提高学生对多项式相乘法则的理性理解。
整式的乘法运算规律的探索,从最简单的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规律的探索开始,步步深入——研究幂的乘方、积的乘方、两个单项式的乘法、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逐步过渡到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使学生感到,每一个新规律的探索,都可以用原有知识进行(幂的意义、乘法的交换律、分配律),只需归纳其中的规律,使原有知识不断丰富、完善。
在这里,用原有知识探索发现新的规律,新发现的规律又是下一个新规律探索的基础,学习层次得到不断提高。
整式除法的学习也是同样,从同底数幂相除运算法则的探索开始,到单项式与单项式相除、多项式与单项式相除的运算规律探索,步步深入。
3、乘法公式,实际是两个特殊的多项式相乘及其所得的结果,由于在数学运算中经常用到,就把它们作为公式。
课本采用引导学生观察相乘的两个多项式的系数和字母的特点,以及所得多项式的系数和字母的特点,比较它们之间的关系,得出平方差公式和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
对于两数差的完全平方公式则采用代换的方法得出,这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
课本还分别安排了让学生尝试用图形的面积直观验证平方差公式和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成立,目的使学生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
课本在平方差公式之后安排例2,用平方差公式进行两个特殊数值的相乘计算,说明乘法公式还可用于简便计算。
4、整式的除法是整式乘法的逆运算,引导学生考虑两个单项式相乘的法则,并得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的法则。
之后安排做一做,引导学生将数的除法类比到式的除法,然后归纳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运算方法,得出运算法则。
5、因式分解这部分内容的难点是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即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在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牢固地掌握。
因式分解的理论比较多(如因式分解的因子存在性与唯一性),分解因式的方法很多;变化技巧较高,这是本部分知识的难点,教学时一定要按照教学要求教学,防止随意拓宽内容和加深题目的难度。
因式分解是整式乘法的逆向变形,教材中两种因式分解方法的引入,都紧紧扣住这一关键,采用对比的方法,从多项式乘法出发,根据相等关系得出因式分解公式和方法。
因式分解是整式乘法的逆运算,课本安排学生自己进行体验、探索与认识,有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四、课时教学13.1 幂的运算同底数幂的乘法一、素质教育目标1.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性质,掌握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 2.能够熟练运用性质进行计算.3.通过推导运算性质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4.通过用文字概括运算性质,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5.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探究法.2.学生学法:运用归纳法由特殊性推导出公式所具有的一般性,在探究规律过程中增进时知识的理解.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幂的运算性质. (二)难点有关字母的广泛含义及“性质”的正确使用.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复习幂的意义,并由此引入同底数幂的乘法.2.通过一组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练习,努力探究其规律,在探究过程中理解公式的意义.3.教师示范板书,学生进行巩固性练习,以强化学生对公式的掌握. 六、教学步骤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表示的意义是什么?其中 、 、分别叫做什么?师生活动:学生回答( 叫底数, 叫指数,叫做幂),同时,教师板书.个 ..提问:1)表示什么?可以写成什么形式?______________2)计算:=33 =43=-3)2( =-4)2(【教法说明】此问题的提出,目的是通过回忆旧知识,为完成下面的尝试题和学习本节知识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2.尝试解题,探索规律(1)式子=⨯4322的意义是什么?(2)这个积中的两个因式有何特点? 学生回答:(1)32与42的积(2)底数相同 (2)式子=⨯4322怎样计算?7432)2222()222(22=⨯⨯⨯⨯⨯⨯=⨯学生活动:学生自己思考完成,然后一个(或几个)学生回答结果.同样的:(3)计算:(1)=⨯4355 (2)=•43a a (3)=•nm a a师生共同总结: ( 都是正整数)请同学们试着用文字概括这个性质: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3.尝试反馈,理解新知 例1 计算:(1)431010⨯ (2)3a a • (3)53a a a •• 练习:课本:P19 练习1、2题 计算:(1)83)2()2(-⨯- (2)42)()(y x y x +⨯+ (3)543a b a ••注意引导学生符号的确定和整体思想的培养; 4.知识拓展:例3 (1)4()2()7a a a a a •=•=(2)()()a a anm •=+(3)已知:52,32==n m , 求12)2(;2)1(++m n m5.学习小结:学生总结本节所学内容:( 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6.布置作业:略幂的乘方一、教学目标1.理解幂的乘方性质并能应用它进行有关计算. 2.通过推导性质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3.通过运用性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4.通过用文字概括运算性质,提高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5.通过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尝试指导法.2.学生学法:关键是准确理解幂的乘方公式的意义,只有准确地判别出其适用的条件,才可以较容易地应用公式解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掌握幂的乘方法则及其应用. (二)难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和幂的乘方的综合应用.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复习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并进行计算,从而引入新课,在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得出幂的乘方公式,并加以充分的理解.2.教师举例进行示范,师生共练以熟悉幂的乘方性质.3.设计错例辨析和练习,通过不同的题型,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公式的理解. 六、教学过程 1.复习引入(1)叙述同底数幂乘法法则并用字母表示. (2)计算:① ②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1)引入新课:计算:(1)()3323222)2(=⨯=(2)()222323333)3(=⨯⨯= (3)()333343)(a a a a a a =⨯⨯⨯= 由上述练习猜想:=n m a )(?(2)幂的乘方法则 字母表示:(, 都是正整数)语言叙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推导过程按课本,让学生说出每一步变形的根据. 3.尝试反馈,理解新知 例1 计算:(1)53)10( (2)43)(b 练习:课本:P20 练习1、2题 4.知识拓展:1、计算:23]))[(1(y x + (2)2322)()(a a •2、错例辨析:下列各式的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 B .C .D .5.知识小结: 1、 幂的乘方:(, 都是正整数)语言叙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2、同底数幂的乘法与幂的乘方性质比较:幂运算种类指数运算种类同底幂乘法 乘法 加法 幂的乘方乘方乘法6.布置作业:略积的乘方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准确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熟练应用这一性质进行有关计算.2.通过推导性质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完成例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3.培养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务实的学习态度.4.渗透数学公式的结构美、和谐美. 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探究法、讲练法.2.学生学法:本节主要学习幂的乘方性质和积的乘方性质,到现在为止,我们共学习了幂的三个运算性质.进行幂的运算,关键是熟练掌握幂的三个运算性质,深刻理解每种运算的意义,避免互相混淆,有时逆用幂的三个运算性质,还可简化运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准确掌握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二)难点用数学语言概括运算性质.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通过绦习,以达到复习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这两个性质的目的,让学生互问互答.2.推导积的乘方的公式,在推导过程中让学生说出每一步的理由,以便于学生对公式的准确理解.3.通过举例来说明积的乘方性质应如何正确使用,师生共练以达到熟练掌握. 4.多种题型的设计,让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运用该性质. 六、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这两个寨的运算性质,请同学们通过完成一组练习,来回顾一下这两个性质: 填空: (1)(2)(3) (4) 学生活动:4个学生说出答案,同桌同学给予判断.【教法说明】通过完成本练习,进一步巩固、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同时也为顺利完成本节例2做个铺垫. 2.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我们知道表示 个 相乘,那么表示什么呢?(注意: 中 具有广泛性)学生回答时,教师板书.这又根据什么呢?(学生回答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也就是请同学们回答42)(,)(ab ab 的结果怎样?那么 ( 是正整数)如何计算呢?;____________个运用了________律和________律________个 ________个学生活动:学生完成填空.( 是正整数)刚才我们计算的 、 是什么运算?(答:乘方运算)什么的乘方?(积的乘方)通过刚才的推导,我们已经得到了积的乘方的运算性质. 请同学们用文字叙述的形式把它概括出来.学生活动:学生总结,并要求同桌相互交流,互相纠正补充.达成一致后,举手回答,其他学生思考,准备更正或补充.【教法说明】通过学生自己概括总结,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训练了他们归纳及口头表达能力.教师根据学生的概括给予肯定或否定,纠正后板书.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3.尝试反馈,理解新知 例1 计算:(1)3)2(b (2)23)2(a ⨯ (3)3)(a - (4)4)3(x - 练习:课本:P21 练习1、2题 4.知识拓展:(一)提出问题:这个性质对于三个或三个以上因式的积的乘方适用吗?如学生活动:在运算的基础上给出答案.(3) (4)学生活动:每一题目均由学生说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解:(1)原式 (2)原式(3)原式(二)(2)下面的计算对不对?如果不对,应怎样改正? ① ②③④633a a a =+⑤1553a a a =• ⑥3381)21(b b =⑦532)(a a a =• ⑧2332)()(b b -=-(三) 计算: (1)(2)学生活动:学生分成两组,每组各做一题,各派一个学生板演. 【教法说明】学生已具备综合运用性质的能力,让学生尝试解题,目的是训练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分组练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会更深刻.5.知识小结:学生总结所学的三个公式: ( 都是正整数)(, 都是正整数)( 是正整数)6.布置作业:略同底数幂的除法一、教学目标1.掌握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性质.2.运用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熟练、准确地进行计算.3.通过总结除法的运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4.通过例题和习题,训练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二、学法引导1.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探究法、讲练法.2.学生学法:1.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从具体的同底数的幂的除法,,逐步归纳出同底数幂除法的一般性质.让学生自己归纳出同底数的幂的除法法则.2.性质归纳出后,不要急于讲例题,要对法则做几点说明、强调,以引起学生的注意.(1)要强调底数是不等于零的,这是因为,若为零,则除数为零,除法就没有意义了.(2)本节不讲零指数与负指数的概念,所以性质中必须规定指数都是正整数,并且,要让学生运用时予以注意.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准确、熟练地运用法则进行计算.2.难点根据乘、除互逆的运算关系得出法则.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同底数幂的乘法,请同学们回答如下问题,看哪位同学回答得快而且准确.(1)叙述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2)计算:①②③学生活动:学生回答上述问题..(m,n都是正整数)【教法说明】通过复习引起学生回忆,巩固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同时为本节的学习打下基础.2.提出问题,引出新知思考问题:怎样计算同底数幂的除法?:(1)2522÷ (2)371010÷ (3)37a a ÷学生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