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复习题(完整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237e9b1dd88d0d232d46a04.png)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我学到的科学知识(每空1分,共21分)1、说话声音大小是(音量)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是(音调)不同的表现,演奏吉他时,琴弦细、紧、短时比粗、松、长时声音来得(高)。
2、声音在(液体、气体、固体)中都能传播,护顶份竿莓放逢虱抚僵声音传播的方向是(向着各个方向的)。
3、各种物体只要(振动),就会发出声音,我想让声音停止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振动)。
4、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有妨碍的声音称为(噪声)。
例如汽车喇叭声、纺织机器的轰鸣声、轮船的汽笛声等。
它和(废水)、(废气)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5、当物体快速振动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变(高),当物体振动减慢时声音就变(低)。
6、我们听到的风声是(空气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听到的水声是(水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听到的锣声是(锣面振动)发出的声音。
7、校园里的美妙声音有(琴声)、(读书声)、(鸟叫声)等。
(答案不唯一)我研究科学的能力1、判断(每题1分,共4分)(1)一个听力有障碍的人,骂他几句也没关系,反正他听不到。
(×)(2)太空是一个静悄悄的世界,对话必须用无线电话。
(√)(3)每个人都会制造噪音,我们应该养成在公共场所低声交谈的习惯。
(√)(4)1816年,英国医生兰尼克利用声音传播发明了听诊器。
(×)2、选择(每空1分,共5分)(1)、说话声音大小是(A)不同的表现,男高音和男低音(B)不同的表现,演奏吉他时,琴弦细、紧、短时比粗、松、长时声音来得(C)。
A音量B音调C高D强(2)、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C)。
A水面十分平静B水会向一个方向流动C水花四溅,水面出现一圈圈波纹(3)下列材料中,声音在( C )中传播速度快。
A空气 B水 C钢铁3、简答(4分)敲小鼓时,纸屏架上吊着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答:(1)、小球会振动。
(2)、这是因为敲鼓时,鼓声冲击纸屏,使纸屏振动,从而引起纸屏上吊着的小球振动。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及答案(含五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1115e12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bc.png)
科学试题 第1页(共32页) 科学试题 第2页(共32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数一、选择题。
(每题3分,共57分) 1.下图是给小车施加( )力让它动起来。
A.反冲力B.弹力C.摩擦力 2.烟花能升天,是利用了( )。
A.弹力B.重力C.反冲力3.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的方向( )。
A.相同 B.相反 C.都有可能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B.弹簧测力计只能竖直测量物体的力 C.弹簧测力计最大测量值就是它的量程5.在制作小赛车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 )。
A.外形的美观 B.动力的选用 C.车轮的材质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车运动的方向都是向前的,与绕橡皮筋的方向无关B.载满货物的大卡车很不容易停下来,所以可以说明物体越重,摩擦力越小C.用重力牵引小车,当小车刚好能运动起来,拉力的大小相当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摩擦力的大小与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摩擦力也越大B.滚珠轴承的作用是为了更能承受压力C.被压弯的木头也有弹力8.体操运动员往手上擦镁粉是为了( )。
A.减小摩擦力B.增大摩擦力C.美观 9.赛车的车身重心很低是为了( )。
A.节省材料B.美观漂亮C.行驶稳定 10.我们知道1牛约等于( )克的力。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解析教科版](https://img.taocdn.com/s3/m/1bae6ad06c85ec3a86c2c578.png)
第三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12题;共24分)1.声音是以()的形式传播的.A.气流B.直线C.波2.鼓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鼓面,鼓声消失,这是因为().A. 手不振动B. 手将鼓面按破了 C. 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3.如下图所示,用同一根橡皮筋拉成长度不一的三种情况,分别用同样的力拨动,发出的声音最低的是().A. B. C.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手拍打墙面,可以听到声音,但没看到墙在振动,说明发声时不一定要振动B. 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的C. 声音能在气体、固体中传播,不能在液体中传播5.听觉神经的作用是().A. 传递声波到中耳B. 传递振动到内耳 C. 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6.关于我们的耳廓的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主要作用是美观B. 为人遮风挡雨的C. 主要是收集外界声波,使人听声音更清楚7.用一根钢尺,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发出的声音最高的是().A. B.C.8.同年龄的男女发出的声音相比,().A. 男的比女的声音要高B. 女的比男的声音要高C. 一样高9.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罩内空气抽光,().A. 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B. 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C. 只见电铃振动,但听不到声音10.欣欣在一空塑料罐里放了几粒小石子,做成了一个“发声罐”.要使这个“发声罐”在摇晃时发出的声音变轻一些,最好的办法是().A. 往“发声罐”里加几粒石子B. 往“发声罐”里塞一些棉花C. 减少“发声罐”里的小石子,但不能拿光11.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A. 在校园四周种草植树B. 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C. 洒水车给马路洒水,防止尘土飞扬12.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液体能传声的是().A. 依靠潜水艇的声音,判断它的位置B. 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引到网里C. 水龙头发出“哗哗”的流水声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3.物体振动了,我们都能直接看到,如果看不到,说明它没在振动. ()14.物体发出的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15.平时一个人听不到另一个人的心跳声,是因为人的身体不能传播声音. ()17.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要比在钢铁中传播的速度快. ()18.宇航员们在没有空气的宇宙空间也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19.一般情况下,女孩子说话的声音比男孩子高,这是因为说话时女孩子声带振动得比男孩子快. ()20.声音只能向一个方向传播. ()21.我们不要长时间戴着耳塞听音乐. ()22.植树是通过控制声源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 ()三、填空题(共9题;共26分)23.我们耳朵的结构主要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部分.24.声音的强弱可以用________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________;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越________.25.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声音通过________传播最快,通过________传播最慢.26.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如流水声、唱歌声、铃声……归纳起来,声音是由________而产生的.27.鼓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人的讲话声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28.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能听见声音.把玻璃罩里的空气抽掉,形成真空,只能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此现象说明声音在________、________等介质中能传播,不能在________中传播.29.如图所示,在一块木板上钉2个钉子,钉子之间系一根橡皮筋.图1系得很紧,图2系得松一些.分别用同样大小的力弹拨橡皮筋.图1情况下,橡皮筋振动速度________,声音________;图2情况下,橡皮筋振动速度________,声音________.30.看图填空31.我用来制作发声罐.材料:塑料罐罐内装的物体:几粒豆子不减少发声罐内部的物体,使发声罐发出的响声变轻的办法是:方法一:________;方法二:________.四、解答题(共1题;共5分)32.在古代的战争中,由于通信设备落后,士兵们通常利用伏地听声音的方法听几里外的马蹄声,判断敌人骑兵的多少和远近.你知道其中的原理吗?五、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9分)33.下面是某同学实验的数据,请观察下表,并试着写出与声音传播速度有关的结论.在空气、固体、液体中(0℃)介质声速(m/s)氧气316水1450冰3160铁4900~5000在空气中温度(℃)声速(m/s)0 330结论:(1)________.(2)________.34.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实验.我的问题: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发出的声音会改变吗?(1)我的预测:________.(2)我的理由:________.(3)我的实验记录(声音的变化用“高”“较高”“较低”“低”来表示):通过实验,你能发现音高与物体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吗?六、连线题(共1题;共5分)35.请把下列耳朵的结构和它的功能用线连起来.耳道传递声波到鼓膜鼓膜传递振动到内耳听小骨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耳蜗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觉神经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声音是通过声波形式传播的,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声音是以声波形式传播的,它具有能量.2.【答案】C【解析】【解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当物体停止振动时,声音就会消失,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会产生声音.3.【答案】A【解析】【解答】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松紧有关,越紧振动的越快,音调越高,越松振动的越慢,声音越低,A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声音的高低除了和发声的松紧有关外,还和粗细、长短有关.4.【答案】B【解析】【解答】A、用手拍打墙面,可以听到声音,墙在振动,但是振动比较细微,我们肉眼很难观察到,不符合题意.B、老师讲课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朵的,符合题意.C、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比如人在岸上走路.水里的鱼能够听到声音,说明液体也可以传递声音,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液气里传播.5.【答案】C【解析】【解答】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本题考的是听觉神经的作用.6.【答案】C【解析】【解答】耳廓的主要是收集外界声波,使人听声音更清楚,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耳朵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外耳:耳廓:收集声音.耳道:传递声音到中耳.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7.【答案】C【解析】【解答】声音的高低和材料的长短有关,发声体越短,振动的越快,声音越高,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本题考的是和长短的关系.8.【答案】B【解析】【解答】女性声带振动的越快,因而声音越高些.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9.【答案】C【解析】【解答】当用抽气机把罩内空气抽光,此时玻璃罩是真空,声音不能自真空中传播,因而听不到声音,但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可以看见电铃振动,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10.【答案】B【解析】【解答】A、“发声罐”里加几粒石子,振动更剧烈,声音越强,不符合题意.B、往“发声罐”里塞一些棉花,振动减缓,声音变轻,符合题意.C、减少“发声罐”里的小石子,但不能拿光,振动虽然变轻,但不是特别明显,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11.【答案】C【解析】【解答】A、在校园四周种草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B、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C、洒水车给马路洒水,防止尘土飞扬,不能减弱噪声,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我们可以在声源处、传播过程中、人耳处阻断噪声.12.【答案】C【解析】【解答】水龙头发出“哗哗”的流水声,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不能说明液体可以传声,C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声音可以在固液气里传播.二、判断题13.【答案】错误【解析】【解答】只要有声音产生,就一定有振动,只是好多振动非常细微,肉眼有时无法直接观察到.【分析】很多物体虽然振动了,但我们不一定能看到.14.【答案】正确【解析】【解答】物体发出的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分析】声音的大小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声音越大,振幅越小,声音越小.15.【答案】错误【解析】【解答】平时一个人听不到另一个人的心跳声,是因为声音太小,人的身体能传播声音.【分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里传播.16.【答案】正确【解析】【解答】在“do”“mi”“so”三个音阶中,“so”的音最高.【分析】振动频率越高,音越高.17.【答案】错误【解析】【分析】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里传播,其中在固体里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因而在钢铁里传播速度比水里传播快.18.【答案】错误【解析】【解答】宇航员们在没有空气的宇宙空间无法直接听到对方的讲话声.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分析】宇航员可以通过无线电来对话,因为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19.【答案】正确【解析】【解答】一般情况下,女孩子说话的声音比男孩子高,这是因为说话时女孩子声带振动得比男孩子20.【答案】错误【解析】【解答】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分析】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21.【答案】正确【解析】【解答】长时间戴耳塞听音乐会伤害我们的耳朵,我们不应该长时间塞耳塞听音乐.【分析】我们应该保护好我们的耳朵,不能长时间在声音强的地方.22.【答案】错误【解析】【解答】植树是通过控制声音传播途径达到降低噪音的目的.【分析】给摩托车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植树,建隔音墙,关窗户是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带耳塞是在人耳处阻断噪声.三、填空题23.【答案】外耳;中耳;内耳【解析】【解答】人耳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这三部分共同完成听觉活动.【分析】耳朵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外耳:耳廓:收集声音.耳道:传递声音到中耳.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24.【答案】音量;强;弱【解析】【解答】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音量和振幅有关,振幅越大,音量越大,振幅越小,音量越小.【分析】本题考的是音量的概念以及影响音量大小的因素.25.【答案】固体;气体【解析】【解答】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里传播,固体里传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后是气体.【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介质.26.【答案】物体振动【解析】【解答】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的物体会产生声音.27.【答案】鼓皮;空气;声带【解析】【解答】鼓声是由鼓皮震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人说话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8.【答案】空气;玻璃;真空【解析】【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固体、液体、气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再真空中传播.【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需要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29.【答案】快;高;慢;低【解析】【解答】橡皮筋越紧,振动的越快,声音越高,橡皮筋越松,振动的越慢,声音越低.【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30.【答案】【解析】【解答】人的耳朵从外到内依次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包括耳廓、耳道.中耳包括骨膜和听小骨.内耳包括耳蜗和听觉神经.他们相互协作.【分析】耳朵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外耳:耳廓:收集声音.耳道:传递声音到中耳.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31.【答案】在罐内放一些棉花球;用毛巾把发声罐包起来(答案不唯一)【解析】【解答】不减少发声罐内部的物体,使发声罐发出的响声变轻的办法是:在罐内放一些棉花球,用毛巾把发声罐包起来.【分析】本题考的是减弱噪声的方法.四、解答题32.【答案】解:骑兵骑马奔跑时,马蹄声同时通过大地和空气传播.而大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伏地听声,可以先听到从大地传来的声音,且骑兵越多,声音越响,骑兵越近,声音越清晰.【解析】【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里传播.其中固体传播声音速度最快,效果最好.大地传播声音属于固体传声,因而比空气传播快,且效果好,能根据听声音的方法听几里外的马蹄声,判断敌人骑兵的多少和远近.【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里传播.其中固体传播声音速度最快,效果最好.五、实验探究题33.【答案】(1)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慢,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快(2)声音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解析】【解答】从表格中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慢,液体其次,在固体中传播速度快.声音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传播速度是不同的,温度越高,传播速度越快【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播声音,不同材料,不同温度传播速度不同.34.【答案】(1)声音会改变,尺子伸出越长,发出的声音越低(2)尺子伸出桌面越长,尺子的振动越慢,声音越低(3)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解析】【解答】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发出的声音会改变,尺子伸出越长,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越低.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分析】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六、连线题35.【答案】【解析】【解答】耳朵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外耳:耳廓:收集声音.耳道:传递声音到中耳.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分析】本题考的是人耳的各个构造功能.。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复习检测题(含解析)
![新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 第三单元《运动和力》单元复习检测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ee1d2f9b89680202d8253a.png)
教科版四上《运动和力》单元检测试题一、单选题(共10题;共32分)1.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越快,摩擦力越大B. 摩擦力阻碍物体运动C. 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2.在( )上水平拉动同一辆小车时最省力。
A. 玻璃B. 木板C. 毛巾3.选择题。
(1)在拉力较大时,小车的运动速度( )。
A.越来越快B.越来越慢C.保持不变(2)当我们增加垫圈的个数时,小车的运动速度将( )。
A.变慢B.变快C.无法判断(3)在小车实验中,提供小车动力的是( )。
A.车身B.缆绳C.缆绳一端重物的重力(4)把小车放在斜坡上,小车会滑下来,这主要是因为( )。
A.小车受到了重力作用B.小车的体积较小C.斜坡的坡度较小(5)( )发现了地球对它周围的物体都有一种吸引力。
A.爱因斯坦B.伽利略C.牛顿(6)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 )。
A.用力B.用更大的力C.不用力(7)下面是小车的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关系的数据记录表。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拉力大小与小车运动快慢没有关系B.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C.拉力越小,小车运动得越快4.下列选项中,靠反冲力运动的是( )。
A. 火箭B. 火车C. 汽车5.下面选项中,可以增大摩擦力的是( )。
A. 向电风扇的转轴处加润滑油B. 旱冰鞋上的小轮C. 鞋底上凹凸不平的花纹6.下面的物体中,不具有弹力的是( )。
A. 弹簧B. 压缩的弹簧C. 拉长的弹簧7.气球在飞行的过程中,它的运动没有规则可循,这主要是因为( )A. 气球太轻B. 气球里的气体太少C. 气球的喷气方向在不断变化8.喷气式飞机是靠( )运动的。
A. 反冲力B. 重力C. 弹力9.弹力产生时,橡皮筋的( )改变了。
A. 材质B. 形状C. 质量10.下列动物的结构中,可以减小摩擦力的是( )。
A. 泥鳅体表的黏液B. 斑马身上的条纹C. 蛇身上的粗糙鳞片二、填空题(共8题;共33分)11.橡皮筋被拉长时能产生________。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第三单元、常见的力 苏教版 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试题 第三单元、常见的力 苏教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b5f6475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f.png)
四年级(上)期末复习资料第三单元、常见的力1、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还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与(方向)。
2、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
3、一定的拉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
4、磁铁具有(磁力),可以使从斜面滚下的钢珠改变运动路径。
5、当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或(体积)会发生改变;撤去外力后,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这种性质叫作(弹性)。
6、能使物体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或(体积)的力叫作(弹力)。
7、当一根橡皮筋拉长时,他就会产生(弹)力,如果松开手,这个产生的力也会随之(消失)。
8、我们一般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科学上用(牛顿)作为力的单位,用字母(N)表示。
9、在地面上运动的物体,都会与地面发生(摩擦)。
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产生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1、物体在液体或空气中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是一种(阻力)。
12、下雪天,给汽车轮胎加上防滑链,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13、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拖动物体,使物体在桌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上显示的读数是对物体的(拉力),等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14、火箭的顶端制造成尖尖的圆锥体,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15、浸入水中的物体会受到水(垂直向上)托举的力,这种力叫(浮力)。
16、用弹簧测力计勾住一小块石块,把它慢慢放入到水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比在空气中的读数(小),是因为石块受到了水的(浮力)。
17、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就越大。
18、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较重的物体在水中容易(下沉),较轻的物体容易(上浮)。
19、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受到了力的作用,就看这个物体的(运动状态)有没有改变,因为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20、生活中利用弹力的例子有(橡皮筋)、(握力器)、(拉力器)。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4e6990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8a.png)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分:3分。
我能做到书写端正,卷面整洁。
一、填空题。
(每个词只能用一次,选错或者使用别的词不能得分,每空2分,共20分)1.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
2.弹簧测力计是测量的一种工具。
3.力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运动物体往往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5.设计制作的基本步骤:、、、。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1.在空中飞行的物体不受重力的作用。
() 2.小推车靠人推作为动力,马车靠马拉作为动力。
( ) 3.用气球驱动小车时,如果气球里的气体向东喷出,小车就会向东运动。
() 4.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时,一定限度内,缠绕圈数越多,橡皮筋的弹力越大,小车移动的距离越远。
( ) 5.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 ) 6.用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搬运同一重物时产生的摩擦力大小相同。
()7.我们经常会在自行车的链条处加润滑油,这样做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 8.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但是正在运动的人没有能量。
() 9.在设计制作小车的过程中,绘制设计图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
( ) 10.不成功的模型浪费了时间,没有任何积极意义。
()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20分)1.和“成熟的苹果从树上掉落到地面”这一现象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树枝的拉力作用B.重力作用C.重力方向向下2.要想使气球驱动的小车运动得更远,我们需要()A.把气球吹得更小一些B.把气球吹得更大一些C.把气球吹得大小适中3.喷气式飞机和火箭都是靠A运动的。
A.反冲力B.重力C.弹力4.下面物体不具有弹力的是()A.拉开的弓B.压缩的弹簧C.翻开的书5.在一定限度内,橡皮筋下面挂的钩码数越多,橡皮筋产生的弹力() A.越大B.越小C.不变6.用橡皮筋驱动小车时,动力来自()A.车轮B.橡皮筋C.车身重力7.小朋友们玩的蹦床是利用蹦床受压变形后会产生C的原理制成的。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复习题
![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68a9a367fd5360cba1adb77.png)
第三单元:食物第一课一天的食物1、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把食物分成不同的种类。
根据食物的来源分,可以分为和。
第二课我们的身体从食物中获得什么1、我们生长发育和其它一切生命活动都需要。
人需要的营养主要有、、、、等。
2、是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
糖类和脂肪能。
维生素和矿物质有的作用。
3、缺的人会得软骨病。
4、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物:、、、、、、、含有丰富糖类食物:、、、、、含有丰富脂肪的食物:、、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含有丰富矿物质的食物:、5、通过看或可以知道食物中是否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还可以通过()来辨别食物中含有的其他营养成分。
取食物的一部分,滴几滴碘酒,如果食物的颜色变成色,就说明食物中含有,淀粉是属于。
把食物在白纸上擦一擦,如果纸上面留有,说明食物中含有。
取食物的一部分,放在火上烧,如果有的气味,说明食物中含有。
第三课吃什么和还吃什么1、我们每天需要吃才能达到营养均衡。
2、营养搭配的原则是、、。
3、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而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
4、最近运动量比较大,需要多吃食物,补充足够的能量。
最近手指间有一些脱皮或口腔溃疡,需要多吃含有的食物。
5、按各种食物在一天中的比例,把各种食物正确填入“食物金字塔”中。
6、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
7、为了便于我们记录和研究,一般把“蕃茄炒蛋”算成食物记录。
第四课生的食物和熟的食物1、我们应该多吃,少吃。
2、生食常常带有许多、,多吃会。
3、生食食物能减少的损失,但是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
4、食物中的和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变得更被人体消化和吸收。
5、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特别是不会被破坏。
6、、、适合生吃。
7、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烧熟了吃。
8、生的马铃薯与熟的马铃薯的是不一样的。
9、熟马铃薯和生马铃薯的不同点。
()10、鸡肉在水中加热可发现。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套)精选全文完整版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套)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baefc5f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3.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1.让小车运动起来习题(含答案)教科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垫圈越多,拉力越______,小车的运动越______,距离越______;垫圈越小,拉力越______,小车的运动越______,距离越______。
2.推或拉都会产生______,让小车动起来的是______。
3.长在树上的水果成熟后,会落到地面,这是由于水果受到______。
4.探究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关系的实验中,拉力大小与______有关。
5.向上抛的球最终会落回到地上,水往低处流,树上的苹果往下落,这些运动都是因为______的作用。
6.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拉力;背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压力。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________。
树上的苹果往下落,向上抛的球总要落回地面上,我们从滑梯上往下滑,水往低处流等,这些运动都是受到自身______的作用。
二、选择题7.在研究“小车运动速度与受到的拉力大小是否有关系”的实验中,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是()。
A.拉力的大小B.运动的速度C.小车轻重8.水往低处流,是因为()。
A.风B.重力C.轻9.在研究垃力大小与小车运动的关系时,增加垫圈的个数,小车运动会()。
A.加快B.保持不变C.变慢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向前运动的物体受到阻力时,会慢慢停下来B.向前运动的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就不会停下来C.静止的物体一定不受力的作用11.下面不能使小车运动变快的措施是()。
A.增加载重量B.减小摩擦力C.增大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拉力大小12.使小车运动慢的因素可能是()。
A.小车重B.小车轻C.拉力大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B.用力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C.不拦住小车,运动的小车会永远运动下去14.用力拉小车,当拉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小车开始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39d35f8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0.png)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在水中,冰块会浮在水面上,而木块则会沉入水底。
这是因为()。
A. 冰块比木块重B. 冰块比木块轻C. 冰块里含有空气D. 冰块里含有盐分2、下列物质中,导电性能最好的是()。
A. 铜丝 B. 木材 C. 玻璃D. 橡胶3、在下列四种物体中,适宜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是()。
A. 骆驼 B. 鸳鸯 C. 大象 D. 长颈鹿4、下列动物中,不属于鱼类的是()。
A. 鲨鱼 B. 海马 C. 海豚 D. 泥鳅二、填空题1、水中动物的身体表面通常都有一种叫做_____的东西,它的作用是帮助动物在水中_____。
2、植物的根能够从土壤中_____,并通过_____将水分和矿物质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3、植物的根能够吸收并存储_____,从而帮助植物在土壤中_____。
三、简答题1、请简述鱼类适合在水中生活的特点。
2、请说明植物在水中和陆地上的生长差异。
3、请描述一下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
四、实验题实验名称:研究植物的生长与水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实验研究植物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长情况,以了解植物对水的需求及依赖程度。
实验材料:若干种植物幼苗、浇水壶、土壤、湿度计、称量盘、称量杯、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1、在实验开始前,将四种不同的植物幼苗分别放入四个等面积的盆中,并标记好每盆植物的种类。
2、在每个盆中倒入等量的土壤,并确保土壤湿度一致。
3、每隔两天给每盆植物浇水,并用量杯控制每盆植物的水量。
例如,第一盆植物每次浇水50毫升,第二盆植物每次浇水100毫升,第三盆植物每次浇水150毫升,第四盆植物每次浇水200毫升。
4、记录每次浇水的时间和水量,以及植物的生长情况。
特别是观察植物的叶子、茎和根部的变化,记录下任何异常现象。
5、在实验进行一个月后,对四种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评估,比较它们的高度、叶子数量和质量、茎的粗细及长度等方面的差异。
6、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b34e7714431b90d6c85c78a.png)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填空(每空0.5分,共8分)1.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为()的单位,简称“牛”,用符号()来表示。
2.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
3.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要使物体运动得更快,必须对物体用()。
4.运动的小车、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烛、拉长的橡皮筋……,它们都具有()。
5.物体有时是()的,有时是()的,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使运动的物体静止,改变运动的快慢等,都需要()。
6.()能把地球表面的物体拉向地面。
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运动的物体往往会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
8.充气后的气球具有(),喷气后可以产生()。
二、选择(每题1分,共7分)1.赛车的车身很低是为了( )。
A. 节省材料B. 美观漂亮C. 使行驶稳定2.拔河的时候我们需要( )。
A. 增大摩擦力B. 减小摩擦力C. 无所谓3.我们可以用( )来测量木块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
A. 测力计B. 水平尺C. 天平秤4.在( )上水平拉动同一辆小车时最省力。
A. 玻璃B. 木板C. 毛巾5. 运行一段时间的车胎表面会有不同程度的磨损,这主要是( )导致的。
A.弹力B. 摩擦力C. 重力6. 人们用滚动方式移动重物比较( )。
A. 省力B. 费力C. 既不省力也不费力7. 下列选项中,( )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A. 乒乓球拍上粘贴橡胶B. 矿泉水瓶上刻有花纹C. 圆珠笔的笔尖装有小滚珠三、判断(每题1分,共7分)1.圈数越多,产生的重力越大,拉动小车越快。
()2.我们知道弓和弹簧等物体都有弹力。
( )3.在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不会与地面发生摩擦。
( )4.货车是用来运送货物的,所以运的货物越多越好。
()5.在日常生活中,摩擦力只有好处而没有坏处。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及答案(含四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de04d42c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64.png)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满分:100分 时间:40分钟)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4分)1. 我们提水,感到水桶对手有向下的 ;我们背书包,感到书包对肩部有向下的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就是 。
2. 物体在受到 ___________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___________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当物体恢复到原来形状后,弹力就会____________。
3. 测量力的工具是________ ,它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特征制成的。
4. 运动物体受到一种____________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5. 气球里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气体方向______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
6.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式。
7. 安装在自行车的车轮与轴之间的滚珠轴承,是一种将___________变成_________ 的装置。
二、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每题2分,共20分) 8. 小缆车实验中只要挂上一个小垫圈,小缆车就会动起来。
( ) 9. 氢气球会往天上飞,说明它没有受到重力的作用。
( ) 10. 在鞋底做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 )11.飞机在空中飞行时没有受到摩擦力,所以飞行速度很快。
( ) 12. 擦黑板时,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 ) 13. 物体离开地面越高,重量就越轻。
( )14.自行车的车轮与轴之间都安装了滚动轴承,是为了减小摩擦力。
( ) 15. 橡皮筋在车轴上缠绕的方向与小车行驶的方向是相同的。
( ) 16. 熟透了的苹果只能向下落,不会朝其它方向飞去。
这是因为重力的作用。
( )17.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有时有摩擦力,有时无摩擦力。
( ) 三、选择题。
(每题2分,共30分)18. 对比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比滑动的摩擦力( )。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综合练习测试题(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综合练习测试题(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6ae346e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27.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综合练习(5)一、单选题1.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是()。
A.天平B.杆秤C.弹簧秤2.东北受了水灾,急需一批药品从上海运送过去,需要的交通工具是( )。
A. 飞机B. 轮船C. 汽车3.在模拟搬运重物的实验中,物体越重,托盘中放的垫圈就越多。
这说明物体越重,产生的摩擦力( )。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4.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接触面发生摩擦产生阻碍运动的摩擦力。
下列现象中,摩擦力使足球( )A. 踢到空中B. 在空中下落C. 在地面滚动后停止5.下列关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对我们只有好处B.对我们只有坏处C.对我们既有好处也有坏处6.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 测量前,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刻度B. 读数时,视线高于指针C. 测量的力不超过弹簧测力计刻度的最大值7.自制动力小车在行驶中不能走直线,原因可能是( )。
A. 气嘴孔太小B. 车轴不正C. 轮子太大8.胶鞋底的花纹是为了人们穿着时()。
A. 美观大方B. 增大摩擦力、防止滑倒9.一辆赛车5秒行驶30米,如果想让赛车5秒行驶60米,同时还很平稳、安全,下列不合适的方法是()。
A. 换一个较大的发动机B. 把车身变成流线型C. 抬高车身与地面的距离10.让小车运动起来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只要有拉力,小车就能运动起来B. 垫圈的个数越多,小车受到的拉力越大C. 小车运动的速度总是越来越慢11.要想让小车行驶的距离更远,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
A. 改变橡皮筋缠绕方向B. 将橡皮筋多绕几圈C. 将橡皮筋少绕几圈12.在研究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时,增大文具盒的摩擦力可以()。
A. 上面放上书本B. 拿走文具盒内东西C. 桌面抹油13.汽车在冰雪天行驶时,需要在轮胎上绑上铁链,这样做的目的是( )。
A.减小摩擦力B.增加摩擦力C.增大汽车重量二、判断题14.把摆线固定在物体上时,摆线与物体之间的摩擦力越大越好。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测试卷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测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5e50d9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13.png)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知识点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分)1.人们利用弹力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下列()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①衣裤松紧带②裁纸刀③弓箭④拉力器A.①③④B.①®©C.②®®D.①®@2.如下图,从三个不同坡度的斜面释放小车,撞击水平面上的木块。
木块被撞击后滑行距离最远的是()o3.组装一个用气球驱动的小车,要使小车沿水平方向向前运动,气球喷气方向必须()oA.水平向前B.水平向后C.竖直向上4.在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弹簧拉伸的长度与拉力大小的关系是()。
A.拉力越小,弹簧伸得越长B.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C.拉力越大,弹簧伸得越短5.在做“小车运动快慢与拉力大小的关系''实验时,拉力越大,小车的速度()。
A.越快B,越慢 C.不变6.在“用气球推动小车运动”的实验中,气球的喷管方向与小车运动方向的关系是()oA.气球的喷管无论什么方向,小车都会向前运动B.气球的喷管向后,小车就向前运动C.气球的喷管向后,小车就向后运动7.在研究运动与摩擦力的实验中(下图),我们通过比较()来判断摩擦力大小。
A.小车的重量B.垫圈的数量C.轮子的多少8.小科学习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正在称量一个苹果(下图),其重力是()oA. 1.3牛顿B. 1.6牛顿C. 2.4牛顿9.在下列现象中,()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10.相同条件下,关于滑动摩擦力和滚动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摩擦力一样大B.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大C.滑动摩擦力比滚动摩擦力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人们发现用的方式前进大大减小了摩擦力,车轮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12.熟透了的苹果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苹果受到的作用。
13.节日燃放的烟花会升到高空中,是利用了使得烟花上升。
14.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喷气式飞机、火箭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运动的。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含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eede2461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92.png)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运动和力》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生活中,许多机械上运用了轴承,是因为()。
A.轴承可以增大摩擦力B.轴承可以减小摩擦力C.轴承很便宜2.赛车的车身做成流线型是为了()。
A.增大动力B.行驶稳定C.减小阻力3.下列现象属于反冲运动的是()。
A.被拉长的橡皮筋又恢复到原来的长度B.压缩后的弹簧将小球高高弹起C.人用力向后划水,小船向前运动4.降落伞的伞面(),降落伞下降的速度就越慢。
A.越小B.越轻C.越重D.越大5.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能量,以下具有动能的是()。
A.运动的小车B.发光的灯泡C.橡皮筋6.自己制作的小车在5秒内没能把两块橡皮运输1米远,合适的改进措施是()。
A.减轻车身重量B.减少小车的动力C.在车轴与车身接触处涂上润滑油,增大摩擦力7.下面描述中的力,属于摩擦力的是()。
A.弹簧被拉长时产生的力B.将吹足气的气球的气嘴放开后产生的力C.停止骑车后,使自行车慢慢停下来的力8.下面选项中,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最大的是()。
A.旱冰鞋B.溜冰鞋C.球鞋9.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的大小的仪器。
A.能量B.运动量C.力10.制作小车的时候,不可以用()做小车。
A.气球B.橡皮筋C.巧克力二.填空题(共10题,共46分)1.充气的气球具有能量,喷气时可以产生()。
2.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水往低处流都是由于()的作用。
3.人们在链条上加润滑油,是为了()摩擦力。
4.弹簧测力计就是测量()的一种工具,单位是()。
5.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用符号()表示。
6.在测试时,发现小车不能走直线,可能的原因是()。
7.当物体形状改变时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就是(),力的单位是()。
8.古时候,人们搬运很重的物体时,往往在物体下面放上(),这样通过将()摩擦转换为()摩擦,从而减少摩擦力。
9.弹簧测力计是测量()的大小的工具,力的单位是(),用符号()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声音》复习题
1、声音有自然界的声音和人类活动的声音两类,同时声音有(强弱)、(高低)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
2、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音叉上有字母和数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调),数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就是频率)。
3、用同样的力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支音叉,音叉的高低不变,强弱改变。
重击时声音强,轻敲时声音弱。
4、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振动)。
5、声音是由(物体振动 )产生的。
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如流水声就是水振动,风声就是空气振动。
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
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
所以没有振动就不会有声音。
6、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 (产生波纹),这说明音叉振动了。
7、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音量 )来描述。
音量的单位是(分贝),用(DB)表示。
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8、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音高 )来描述。
音量的单位是(赫兹),用(HZ)表示。
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的。
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9、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管,(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嘴吹水量不同的玻璃管,(空气越少声音越高),(空气越多声音越低)
所以我们要仔细观察振动的物体究竟是哪一个。
10、一般短的、小的、紧的、少的、细的等物体,发出的声音高。
11、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
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振动的速度快,发出的声音越(高);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长,振动的速度慢,发出的声音越(低)。
12、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13、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
四种材料传声效果从低到高依次是(尼龙绳、棉线、铝箔、木尺)。
14、声音在空气当中的传播速度是340米每秒。
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液体其次,空气最慢。
“隔墙有耳”就是墙在传播声音。
“土电话”是棉线在传播声音。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15、地震时,当人被埋在下面,可以怎么办?为什么?
答:如果附近有金属类物体,我们可以敲击金属物,因为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好。
16、为什么人们在月球上通话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答:在月球上,由于(没有空气),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17、耳朵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18.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
所以不能很近的大声的对着我们耳朵喊叫。
当遇到过高过强的声音时,我们可以捂住耳朵,张大嘴巴。
19.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儿童和成年人的耳朵都可以会出现问题。
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
不要长时间戴耳机听音乐。
20.污水、废气、噪音是环境污染的三大公害,我们周围的噪音有(汽车鸣笛、建筑工地的噪音、生活噪音)等,不能在公共场所大声说话,如课堂、图书馆、医院、公交车等。
21、声带越紧,声音(越高)。
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1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
22、耳聋有神经性耳聋(不可医治)和非神经性耳聋(可用人造耳蜗)。
我们要关爱残疾人。
23.当声音强弱相同时,距离近的声音振动明显;当距离相同时,敲击重(声音强)的振动明显。
2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答: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鼓膜的振动。
耳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 听觉神经 ——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振动物体—周围空气振动---外耳—鼓膜振动—听小骨—内耳---听觉神经---大脑)
25、为什么绷得松紧不同的皮筋,拨动它们发出的声音不同?
答:因为它们振动的快慢不同,松的皮筋振动慢,声音低,紧的皮筋振动快,声音高。
26、日常生活中,人们是如何减少噪音的?
答:声音过强捂耳朵或戴保护装置,多植树,用隔音效果好的材料等。
27、让发声罐的声音变轻的方法有哪些?
答:1、控制声源:轻轻的摇,慢慢的摇,把发声罐装满等
2、阻碍传播途径:用手捂住,用棉花包住,用毛巾包住等。
28、填出耳的结构示意图中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29、玻璃罩里的闹钟声是怎样传播的,当里面的空气没有时,你还能不能听到声音?
耳朵分为三部分: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耳廓:收集声音
耳道:传递声音到中耳
中耳:鼓膜: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听小骨:传递振动到内耳
内耳:耳蜗: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
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
传播途径:
闹铃声 玻璃罩里的空气 玻璃罩 玻璃罩外的空气 耳朵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当里面的空气逐渐变少时,我们听到的声音会慢
慢变弱(轻);当没有空气后,虽然能看到闹铃在动,但我们听不到声音。
人体的呼吸系统 人体的消化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