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引导孩子阅读课外书
儿童教育如何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儿童教育如何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https://img.taocdn.com/s3/m/5fd6fd91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4b.png)
儿童教育如何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儿童时期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
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获取知识、培养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然而,如何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成为了很多家长和教育者所面临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一些有效的方法,帮助儿童教育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1. 创建舒适的阅读环境为了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首先要为他们创造一个舒适的阅读环境。
在孩子的房间或者家中某个角落设置一个安静的阅读角,摆放书架和舒适的座椅。
确保光线明亮、空气流通,让孩子能够在一个舒适的环境下专注于阅读。
2. 提供丰富多样的图书为了吸引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家庭和学校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图书。
这包括故事书、科普读物、画册等。
为了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阅读需求,可以适当调整图书的级别和内容。
此外,考虑到孩子的兴趣和爱好,还可以选择一些特定题材的书籍,比如动画、体育或者科幻。
3. 与孩子共读共读是激发孩子对阅读兴趣的有效方式之一。
家长或者教育者可以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水平的书籍,和他们一起朗读或者共同阅读。
通过与孩子共读,家长可以与孩子们建立更紧密的关系,并且对孩子的阅读兴趣进行指导和支持。
4. 培养阅读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于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至关重要。
家长应该给孩子定期划定阅读时间,并且在这段时间内要保持专注。
此外,鼓励孩子每天读一些书籍,建立一个阅读的习惯。
可以通过制定阅读计划或者设立阅读目标来帮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5. 利用多媒体资源在数字化的时代,利用多媒体资源也是激发孩子对阅读兴趣的一种方式。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使用电子书、阅读软件或者在线图书馆。
这些资源提供了更加互动和生动的阅读体验,可以吸引孩子的兴趣并培养他们对阅读的热爱。
6. 组织阅读活动除了在家庭中培养阅读兴趣,学校和社区也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
例如,举办读书俱乐部、讲故事比赛或者阅读嘉年华等。
这些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们的阅读时间,还可以提供与其他阅读爱好者互动的机会,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小学一年级孩子课外书阅读技巧与方法
![小学一年级孩子课外书阅读技巧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8acb17f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2.png)
小学一年级孩子课外书阅读技巧与方法
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孩子们的课外书阅读是培养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发展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针对小学一年级孩子的课外书阅读技巧与方法,希望能帮助家长和教育者有效指导孩子们在阅读中获得更多收获。
首先,要像一位贴心的指导者一样,耐心地引导孩子选择适合他们阅读能力和兴趣的书籍。
一年级的孩子阅读能力有限,应选择简单易懂、图文并茂的书籍,例如绘本和简短的故事集。
这些书籍不仅语言简单,而且图画能够帮助他们理解故事情节,增强阅读的乐趣和理解力。
其次,要像一位引导者一样,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预告书籍中有趣的内容,或者与孩子分享自己喜欢的故事,引导他们主动选择阅读。
在孩子表现出阅读兴趣时,要及时表达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成就感。
第三,要像一位启发者一样,引导孩子掌握阅读的基本技能。
一年级的孩子正在学习识字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要注重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阅读技巧,如识字、语音联想和理解语境。
可以通过与孩子一起朗读、讨论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帮助他们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要像一位陪伴者一样,与孩子分享阅读的乐趣和心得。
可以定期与孩子交流他们喜欢的故事或角色,让他们从阅读中获得情感共鸣和思想启迪。
同时,鼓励孩子在阅读后进行简单的思考和表达,帮助他们逐步形成独立的阅读习惯和思维能力。
总之,小学一年级是孩子阅读启蒙的重要阶段,家长和教育者在指导孩子课外书阅读时,要像贴心的指导者、引导者、启发者和陪伴者一样,通过耐心、关爱和积极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起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自信心,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小学一年级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方法
![小学一年级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cec598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3.png)
小学一年级孩子阅读课外书的方法
在小学一年级阶段,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需要为他们提供正确的指导和方法,帮助他们享受并从中受益。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更好地阅读课外书籍。
首先,我们要像一位耐心的导师一样,引导他们选择适合年龄的书籍。
这些书籍应该内容简单明了,语言通俗易懂,能够引起孩子的兴趣。
例如,有趣的图画书或者故事书,能够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单的文字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其次,我们要像一位激励者一样,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
可以通过表扬和奖励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觉得阅读是一件有趣和有成就感的事情。
比如,可以设立一个小奖励机制,如阅读一本书后可以得到一枚小徽章或者一张奖状,这样能够激励孩子们持续地阅读。
第三,我们要像一位启发者一样,与孩子们分享阅读的乐趣和知识。
可以通过与他们讨论书中的故事情节、角色和教育内容来增强他们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这种互动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书籍的理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
最后,我们要像一位陪伴者一样,建立起孩子们持续阅读的良好习惯。
可以每天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让阅读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同时,也要关注他们的阅读进度和喜好变化,随时调整阅读计划,确保他们能够在适当的阅读指导下持续进步。
总之,小学一年级是孩子们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关键期,通过耐心引导、激发兴趣、互动分享和建立良好习惯,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阅读态度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fb8eb36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f.png)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阶段性论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2022.05年永年县第十五中学的赵俊英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让学生积极穿越书海、收集珠子和捡贝壳?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教师是阅读兴趣的激发者。
教师应尽最大努力促进所有学生,使他们都喜欢阅读。
我告诉学生们: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一点也不读书。
小学时,一位男老师来了。
他运用了大量的课外知识来丰富枯燥的课堂,这使我们相信他是一位博览群书的老师。
他为我们设立了一个阅读角。
起初,我不是读者之一,但有一天,当我发现我的玩伴越来越少,我的同学课后不能放下一本小书时,我忍不住借了第一本。
从那时起,我成了书迷。
通过这种叙事,引导学生沉迷于阅读。
显然,教师不仅影响学生的未来,也影响几代学生的未来。
2、教师是经典名著的点拨者与讲解员。
在学生学会独立阅读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深度的阅读。
教师应是经典名著的普及者,只有教师对经典作品有很好的理解,才能在对精典的解说中使学生对名著产生兴趣。
教师应让学生接受更多优秀作品的熏陶,学会欣赏意境优美的篇章,培养健康的阅读情趣。
3.老师应该是学生的“书友”。
学生具有强烈的“教师导向”,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果你想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如果他们不喜欢阅读,老师怎么办?因此,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学生一起阅读课外书籍。
把你精心挑选的课外阅读材料带到教室仔细阅读,记下阅读笔记,并定期向学生介绍你的阅读情况。
对于好文章,你也应该直接读给学生听。
在阅读中与学生交流情感,创造快乐的阅读空间,从“想让我读”变成“我想读”,让阅读变得如此有趣。
二、推荐学生的阅读内容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兴趣爱好、智力等因素直接相关。
由于年龄、经验、知识和能力的不同,阅读理解会有差异。
教师应充分了解阅读主体的个性特征,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引导学生的阅读兴趣,努力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符合自己兴趣的阅读材料。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方法指导6篇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方法指导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829f804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9f52e44.png)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方法指导6篇第1篇示例:小学生课外阅读是培养孩子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有效手段。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环境下,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成为家长和老师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方法指导,希望能为广大家长和老师提供一些实用的参考。
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是课外阅读的基础。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给孩子展示有趣的绘本、带孩子参加文学活动等方式来激发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鼓励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和阅读水平提供合适的书籍或杂志。
建立良好的阅读环境对于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充满阅读氛围的阅读环境,例如在家中设置专门的阅读角落、购买书柜或书架,定期更新阅读材料等。
家长和老师还可以作为阅读的榜样,经常展示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成果,激励孩子模仿。
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小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理解不清楚、生词生句理解困难等问题。
家长和老师应该及时关注孩子的阅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并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培养孩子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定期检查与评估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是促进孩子阅读兴趣和能力提升的关键。
家长和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阅读目标和兴趣,设立适当的阅读计划和目标,并定期检查和评估孩子的阅读情况,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阅读计划和目标。
家长和老师还可以通过阅读笔记、口头分享等方式,了解孩子的阅读收获和感受,激励他们继续坚持阅读。
小学生课外阅读是培养孩子独立阅读和思考能力,开阔视野、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
家长和老师应该重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积极引导和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建立良好的阅读环境,帮助孩子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定期检查与评估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共同努力培养小学生的优秀阅读习惯和能力。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6259945190c69ec3d4bb753d.png)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地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地同时,必须重视学生地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广泛地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一、激发阅读兴趣,让书籍成为学生地好朋友.—岁是孩子养成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地关键时期.孩子们每天愿花两个小时看电视,却不愿花分钟看书,这是我们现在教育地危机,对许多孩子来说,学习阅读是一个缓慢、困难地过程.我们教师应肩负一个重要地责任,那就是培养学生地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地老师.对阅读有了兴趣,才能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地乐趣,使课外阅读变成学生自觉自愿地行为呢?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尊重自主阅读权,激发阅读积极性.我们要准确把握选择地尺度,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地实际,选择合适地课外读物.一二年级学生还不具备独自一人读书地能力,所以我们提倡地是亲子共读,由父母陪同一起,目地是引领孩子进入书地世界.三年级,随着年龄地增长,可以独自欣赏图书.不过他们还缺乏选择合适书籍地能力,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适当地推荐.我们应推荐适合孩子阅读地图书.我们应根据孩子地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以孩子地兴趣为中心,因为爱,所以爱,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课外阅读地源头活水.枯燥之物,谁也不想领教,嚼蜡之味,谁也不肯品尝.只有《天方夜谭》才是他们一千零一夜地美梦,只有叶圣陶地《稻草人》才是他们最亲密地朋友..创设合作阅读地氛围.在学习伙伴间形成课外阅读地氛围,让阅读成为像游戏一样地童年生活,这是一种多么美好地境界.一个共同阅读地气氛,一种共同阅读地集体舆论,胜于老师地无数教育.例如,我们进行课前——分钟地读书活动.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地方式选择自己喜欢地课外读物去读,或默读、朗读、小组合作读、师生合作读、好伙伴比赛读……此时,哪怕平时不大喜欢课外书地同学,也会被感染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保证课外阅读交流地经常性.课外阅读交流活动,为学生提供表达自己读书收获地机会,所以,我们要保证课外阅读交流地经常性.既有全班地交流,也有分组交流.交流地方式可以是个人发言(或将书拿回来,读一段和大家分享),或由发言者向其他同学提问,或组织读书演讲比赛,组织读后感征文比赛……让学生主体唱主角,自在地、愉悦地表达读书心得与体会.教师只在交流过程中必要地时候进行简要地、肯定性地评价,从而使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获得知识、情感、审美、思维方法等多重收获.其次,课外阅读交流活动可以形成浓厚地读书氛围,使那些本没兴趣参与课外阅读地学生受到感染,产生共鸣.此法得益于美国地“读书俱乐部”:假如一本书被引进青少年俱乐部,一个孩子说好,大家即刻会跟上先睹为快.如果一个孩子没读过热销地图书,当别地孩子就这本书谈得热火朝天时,这个孩子就会产生孤陋寡闻、被冷落之感,便也会赶快去买本来一饱眼福.这样,学生在交流中提升了自己对阅读方法地认识,从而增强阅读地兴趣..与影视作品同步阅读或比较阅读.联系生活,抓住阅读机遇,利用影视作品营造阅读氛围,是一个很投机地办法.因为现在已经有很多地名著被搬上银幕或电视了,比如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隋唐英雄》、《封神榜》等,还有动画片《蓝猫淘气问》、《大闹天宫》等,孩子们都会特别喜爱地.看这些电影电视对阅读兴趣很有帮助,但如果能和热播中地影视作品同步阅读或比较阅读,效果会更好.二、注意方法指导,培养阅读习惯过去孩子们读书,多数在家长地陪同下进行,更多地是关注故事.现在自己进行整本书地阅读.如何读一本书,在方法上我们应为学生进行适当地指导.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除了让学生通读全书,精读精彩片断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勾画圈点、做读书卡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地良好习惯..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目前学生自由阅读地时间极为有限,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有限地阅读时间,显得尤为重要.读什么书,什么时间读;零碎地时间读什么,整块地时间读什么;文学名著什么时间读,报刊杂志什么时间读;要有长计划、短安排.制定长计划,是为了有一个长远地目标;短安排,是为了适应可能随时变化地情况.有了阅读计划,就能大大提高阅读效率.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引导学生投入真情实感.读书时,能否将自己地情感投入进去,是能不能读好书地关键.因为语言文字,除了“达意”,还有“传情”地功能.大量文质兼美地文章里,既有鲜明生动地形象,又凝聚着强烈地感情,渗透着深刻地理性.学生从认知入手,借助形象,引发感情,在感情地陶冶中,展开想象,启动思维,从中感受、体会、感悟、理解并获得一定地语文能力.由情感驱动,引导地情感共鸣从而产生物我两忘,如痴如醉地境界,反过来也可以深化认识.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引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在阅读过程中,对于一些精彩片断中地好词佳句,可让学生进行圈圈点点,完成读书笔记.笔记中“本书主要人物”、“我学到地词汇”、、“我最喜欢地段落”、“本书值得讨论地要点”、“我配地插图”、“我为本书设计地广告语”等栏目使学生在积累地同时,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地好习惯.再通过读书笔记地互相点评、借鉴学习,既培养了学生地积累运用能力,又锻炼了学生团结合作地意识.三、鼓励学生多读,重视阅读积累多读,是我国学习语文地传统经验.只有多读,才能“有较丰富地积累,形成良好地语感”;只有多读,才能形成“独特地阅读能力”.多读,首先阅读地品种要多.从语文地角度看,古诗词地神韵,有怒发冲冠地报国志,也有窗前明月地故乡情;有独上西楼地长相思,也有草长莺飞地梦江南;有春光乍泄地蝶恋花,也有斗霜傲雪地一点红……诗歌中地韵律美、节奏美以及优美地意境、深邃地哲理,让人余音绕梁,回味幽长;散文中地词藻美、意趣美给人地精神喜爱;小说中地人性美、人情美以及情节伏跌地美,给人地心灵以陶冶.常识性文章中,作者以形象生动地笔调描绘科学奇观、自然奥秘给人地思想地启迪.凡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地古今中外各种文体,各方面内容地报刊书籍都可让学生多读多看.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这些作品,就可以拓宽学生阅读地视野,从多方面吸收营养,从而增加学生人文素养地底蕴.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多读,还要特别强调诵读.诵读,也是我国古代语文学习地优良传统.与朗读比,它更强调个人体验,更强调内化.叶圣陶先生说:“吟诵地时候,对于研究所得地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语法化而为读者自己地东西了,这是最可贵地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所以,叶圣陶先生要求我们:“令学生吟诵,要使他们看作一种享受而不看作一种负担.一遍比一遍读来入调,一遍比一遍体会亲切,并不希望早一点能够背诵,而自然达到纯熟地境界.”因此,对于一些精彩片断,名篇佳作,要鼓励学生多吟咏、诵读,这样才能积累大量地语言材料,形成良好地语感,形成富有成效地语文能力.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四、检查阅读效果,推动阅读深入有检查才会落实,有测评才会促进.如果放任自流,效果肯定不好.定期测评可采用读书报告会、故事会,阅读心得交流会、优秀读书笔记展评、手抄报、知识竞赛、查阅资料比赛等形式.既能有效地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又能激发阅读兴趣,调动阅读积极性,推动课外阅读步步深入.引导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是课程资源开发地必需,也是提高语文学科教学效率地有效手段,更是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地需要.“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作为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积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地兴趣,主动帮助他们选择课外阅读地内容,经常性地围绕课外阅读组织形式多样地阅读交流,给处在记忆黄金时期和人格形成时期地孩子们,播下最好地种子,提供最好地养料,留下最好地回忆,从而让学生在书籍地海洋中浸润,享受崇高精神地滋养,不断充实自己地文化底蕴、丰富自己地气质涵养,为学生地终身发展服务.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
![如何指导学生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95670f0c0b4e767f5acfce41.png)
如何指导小学生阅读作为一名语文老师,都知道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作文能力都有帮助。
阅读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我就谈谈自己是怎样指导学生进行阅读的。
1、做好表率,调动阅读欲望自习课上或阅读课上,我都会拿一本孩子们喜欢看的书,坐在讲台上津津有味地看。
孩子们看见老师看书,也会看自己带的课外书。
可还是有一部分孩子坐不下来,在下面偷偷搞小动作,我就装作没看见,站起来走一圈,自然而然地,他们就不敢了。
有时候,我把自己看到的精彩部分绘声绘色地讲给孩子听,他们听得津津有味,就会向我借书看。
久而久之,孩子们的阅读欲望越来越浓。
2、开展活动,激发读书兴趣在开展阅读课之初,一部分学困生对读书缺乏兴趣,他们觉得读书是一件很枯燥的事。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让喜欢读书的孩子给大家讲自己读的有趣的故事,对这些孩子,我奖励他们一枚奖章。
孩子们每读一本书,也奖一枚奖章。
每周班会,用多媒体播放。
时间一长,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也变得越来越浓了。
3、交给方法,学会读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规定:“小学生课外阅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
”这就将阅读的数量界定了。
有了数量才能谈质量,正如诗圣杜甫在诗中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如果只求数量,不能保证阅读的质量,通过课内外阅读提高学生的文化、思想素养也是难以实现的。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1)、学会精读。
阅读是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多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美化学生的心灵。
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略读是粗略的读,为的是博采,精读要读透读懂,精读和略读相辅相成。
针对小学生读书不用心,所得甚少的现状,我在班级中专门设立了阅读赏析课,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学生学会精读。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语言表达和思想内涵去分析、积累、背诵,培养学精读感悟的能力。
(2)、学会选择读书。
知识如烟波浩淼的大海,书多如沙砾。
在此中间有一部分书需要精心研读,有一部分书要远离(内容不健康地书)。
怎样让孩子爱上读课外书
![怎样让孩子爱上读课外书](https://img.taocdn.com/s3/m/be58c96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89.png)
怎样让孩子爱上读课外书让孩子爱上读课外书是许多家长面临的挑战。
书籍的魅力并不在于其书页的厚度,而在于阅读所带来的想象力、情感共鸣和知识的增长。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培养对阅读的热爱。
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优雅、舒适的阅读空间可以极大地提高孩子的兴趣。
为孩子准备一个专属的阅读角落,可以是一个小书架、舒适的坐垫和柔和的灯光。
在这个角落,孩子能够放松心情,沉浸到书籍的世界中。
保持环境的安静和整洁,确保没有过多的干扰,有助于提高阅读的专注力。
多样化的书籍选择课外书不应局限于学校推荐的书单。
鼓励孩子探索各种类型的书籍,包括小说、漫画、科普读物或诗歌等。
让孩子参与选择书籍的过程,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主性和兴趣。
引导他们关注个人兴趣,让他们发现自己所喜欢的题材和风格,从而更有动力去阅读。
设定共同的阅读时间家庭一起享受阅读的乐趣,能够增进亲子关系。
设定固定的“家庭阅读时间”,全家一起选择一本书,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从父母身上看到阅读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可以培养孩子进行课外书的写作,比如书评,与家人分享,增加他们对书籍的理解和热爱。
引导想象与讨论单纯的阅读可能难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因此在阅读后进行讨论变得尤为重要。
鼓励孩子分享他们的理解和感受,可以通过提问引导他们思考。
例如,问他们最喜欢的角色,为什么这样的人物吸引他们,或者故事中让他们感到印象深刻的情节。
这些互动会使孩子更加投入书籍,同时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使用现代技术在数字化的时代,电子书和有声书成为了孩子接触书籍的新方式。
利用儿童读书应用程序,或者选择合适的有声书,让孩子能够通过耳朵去感受故事的魅力。
这种新颖的阅读方式不仅方便,而且能够使他们享受到不同的感官体验,从而让阅读变得更有趣。
创造阅读奖励机制建立一个小型的阅读奖励机制也能激发孩子的热情。
设定一些简单的目标,例如完成一本书或读完一定数量的章节后,给予孩子相应的小礼物或特权。
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6篇
![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215ed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5.png)
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6篇第1篇示例: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信息的快速传播,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逐渐减退,这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思维能力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作为老师和家长,我们需要共同努力,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来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以下是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一、提供有趣的书籍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各异,我们在给他们选书时,要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来挑选。
一些小学生喜欢看科幻小说,一些喜欢看动物故事,一些喜欢看神话故事等等。
针对不同的喜好,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相应主题的书籍,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到兴奋和快乐。
二、鼓励多种形式的阅读除了传统的纸质书籍之外,我们还可以鼓励小学生从其他渠道获取知识,比如通过观看有趣的纪录片、听故事录音等形式。
这不仅可以开阔他们的视野,还可以满足不同小学生的阅读需求,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在校园和家庭中,我们都应该为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
在学校里,可以组织一些阅读比赛、朗读比赛等活动,让小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而在家庭中,父母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宁静的阅读环境,多和孩子分享自己的阅读体会,让小学生从身边的人中感受到阅读的重要性。
四、为小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小学生每天的课业繁重,但是我们仍然要给他们足够的阅读时间。
在课余时间或者假期里,可以为小学生安排一些阅读任务,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老师和家长也应该积极参与到孩子的阅读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五、为小学生设立一些奖励机制当小学生完成一定的阅读任务之后,我们可以为他们设立一些奖励机制,比如给予他们一些小礼物、发表表扬等,让他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实实在在的认可和回报,从而更好地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就是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给小学生提供有趣的书籍、鼓励多种形式的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为小学生提供足够的阅读时间以及设立一些奖励机制。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3e849a8e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0.png)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课外阅读对于小学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提升十分重要。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以下是一些指导策略:1. 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年龄适宜:选择符合学生年龄和认知水平的书籍,确保内容能够引起他们的兴趣。
多样化:提供不同类型的阅读材料,如童话故事、科普读物、历史故事、等多样化的书籍,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2. 激发阅读兴趣主题阅读:围绕特定主题组织阅读活动,例如动物、生物、环保等,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进行自主选择。
读书分享:鼓励学生在班级内分享自己喜欢的书籍和阅读心得,以促进交流与互动。
3. 培养阅读习惯每日阅读:制定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时间可以从1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
阅读日志:建议学生记录每天阅读的内容、感受和疑问,帮助他们反思与总结。
4. 引导深入思考提问引导:在阅读过程中,提出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书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
例如:“你觉得故事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会这么做?”讨论与反思:定期组织讨论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与感受,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5. 利用多媒体资源电子书与听书:借助电子书、听书等多媒体资源,让阅读形式更加多样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视频与动画:结合相关书籍的视频和动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
6. 家校合作家长参与: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阅读活动,陪伴孩子一起阅读,共同探讨书中的内容,增进亲子关系。
阅读活动:定期举办亲子阅读活动,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
7. 设置阅读目标目标设定:帮助学生设定短期和长期的阅读目标。
例如,每月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或者完成特定的阅读任务。
奖励机制:适当设立奖励机制,对达成阅读目标的学生给予表彰,以激励他们持续阅读。
通过以上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小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何在小学四年级阶段引导孩子喜欢阅读课外书
![如何在小学四年级阶段引导孩子喜欢阅读课外书](https://img.taocdn.com/s3/m/0c41c04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5c.png)
如何在小学四年级阶段引导孩子喜欢阅读课外书
在小学四年级阶段,引导孩子喜欢阅读课外书是一项重要而挑战性的任务。
我们可以将这个过程想象成是与孩子们建立一种深厚友谊的过程,一点一滴地培养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和兴趣。
首先,我们要像一位细心的导师一样,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和喜好。
就像倾听朋友的故事一样,我们可以通过与他们互动,发现他们喜欢的故事题材或者英雄人物。
这种了解可以帮助我们为他们挑选最合适的书籍,从而增加他们的阅读愿望。
其次,我们要像一位有趣的讲故事的大师一样,把阅读变成一个令人兴奋的冒险之旅。
我们可以选择那些富有想象力和趣味性的书籍,每天花一点时间和孩子们一起探讨故事中的情节、角色和意义。
通过与他们一同体验书中的奇妙世界,我们可以激发他们对阅读的渴望。
第三,我们要像一位悉心的陪伴者一样,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愉快的阅读环境。
为此,我们可以打造一个舒适的阅读角落,摆放一些孩子们喜爱的书籍和舒适的坐垫。
在这个角落里,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自由选择他们想要阅读的书籍,并在他们需要帮助时提供支持和指导。
最后,我们要像一位睿智的引导者一样,为孩子们树立阅读的榜样。
通过我们自己的阅读习惯和对书籍的热爱,我们可以激励孩子们效仿,将阅读融入到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们可以分享我们喜爱的书籍和阅读的乐趣,与他们一同探索各种文学作品的世界。
总之,引导孩子喜欢阅读课外书是一个既需要耐心又充满乐趣的过程。
通过像一位友好的导师、有趣的讲故事者、悉心的陪伴者和睿智的引导者一样的角色,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持久的阅读兴趣,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89da27b85ef7ba0d4a733ba4.png)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一、合理推荐读物,激发学生阅读兴研究表明,9—12岁是孩子养成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
孩子们每天愿花两个小时看电视,却不愿花30分钟看书,这是我们现在教育的危机,对许多孩子来说,学习阅读是一个缓慢、困难的过程。
我们教师应肩负一个重要的责任,那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阅读有了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
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使课外阅读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呢?笔者认为阅读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的实际。
因此,教师要准确把握选择的尺度,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具备独自一人读书的能力,所以我们提倡的是亲子共读,由父母陪同一起,目的是引领孩子进入书的世界。
进入三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独自欣赏图书。
不过他们还缺乏选择合适书籍的能力,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适当的推荐。
我们应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
小学生读课外书,与一般成年人的喜好不同。
我们在为孩子们选择课外读物时,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因为爱,所以爱,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枯燥之物,谁也不想领教,嚼蜡之味,谁也不肯品尝。
我们不能指望一个天真活泼的孩子去背诵老学究的“之乎者也”。
二、注意方法指导,培养学生阅读习惯过去孩子们读书,多数在家长的陪同下进行,更多的是关注故事。
现在自己进行整本书的阅读。
如何读一本书,在方法上我们应为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
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除了让学生通读全书,精读精彩片断外,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勾画圈点、做读书卡片。
第一,指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
就目前的状况而言,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不容乐观,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极为有限,引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有限的阅读时间,显得尤为重要。
读什么书,什么时间读;零碎的时间读什么,整块的时间读什么;文学名著什么时间读,报刊杂志什么时间读;要有长计划、短安排。
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6篇
![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6篇](https://img.taocdn.com/s3/m/fd1a3151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0.png)
激发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方法6篇第1篇示例:课外阅读对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可以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加知识面,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习惯和兴趣。
由于现代社会的诸多诱惑和干扰,许多小学生对阅读兴趣不高,甚至厌烦阅读。
那么,如何有效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下面我将谈谈一些方法。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学校和家庭是孩子的两大成长场所,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学校可以定期举办阅读推广活动,如读书分享会、课外阅读比赛等,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家庭可以建立家庭阅读时间,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讨论读书体会,让孩子在家里感受到阅读的快乐和意义。
选择适合孩子的读物。
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各异,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特点选择适合他们的读物。
对于喜欢画画的孩子,可以选择图画书或漫画书;对于喜欢冒险和惊险故事的孩子,可以选择科幻小说或侦探小说;对于喜欢动物和自然的孩子,可以选择动物故事或自然科普读物。
只有选择到孩子喜欢的读物,才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给予孩子足够的自主阅读时间。
孩子的课业负担较重,学习和各种培训班也占据了大部分时间,留给孩子自主阅读的时间并不多。
家长和老师需要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们自由选择阅读的书籍,自主阅读不受干扰。
激励孩子多角度体验阅读。
阅读不仅仅是看书,还可以通过听故事、诵读、绘画等多种方式体验阅读的乐趣。
可以邀请作家或专业的讲故事人到学校或家庭,给孩子们带来生动的故事和阅读体验。
还可以组织孩子们参观博物馆、图书馆,参加戏剧表演或表演朗诵,让孩子们在不同的环境和方式中感受阅读的无穷魅力。
树立榜样,激发学习兴趣。
老师和家长本身就是小学生的榜样,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尤为显著。
老师和家长自己要多阅读,多思考,多交流,通过自己的行动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可以邀请一些阅读热情高的同学或小伙伴,携手一起阅读,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激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努力。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03b3b5e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6.png)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它的意义广泛而深远。
课外阅读可以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陶冶情操,培养自学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综合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呢?一、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激发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教师要以身作则,作出表率。
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带头读书,在情感和行为上感染学生。
下课的时候,我常常坐在教室的一角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孩子们有向师性,他们常常把小脑袋凑过来,和我一起看书,渐渐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把书借给他们看,和孩子们一起交流读书的感受,心得体会。
为了营造阅读的氛围,我在班级建立图书角,孩子们把自己最喜欢的书籍带来全班同学共享,我还鼓励全班同学每人去市图书馆办一张借书证,每周去借阅图书。
实践已证明,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更容易带出一批喜欢阅读的学生。
除了以身作责,我们还要进行好书的推荐工作,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年龄阶段的孩子阅读兴趣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首先,推荐阅读书目要迎合学生兴趣。
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去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课外读物要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小学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的人物等。
了解了这一点,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鲁宾逊漂流记》等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成为几代人的钟爱,也就不会惊讶于《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皮皮鲁》能畅销全国了。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经典,阅读名家名篇。
阅读名家名篇是一个成熟的阅读者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
余秋雨先生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名家名篇的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当我们看到,学生沉浸在阅读名家名篇的喜悦中,目光炯炯,神采飞扬时,就会感受到名家名篇对学生心灵的呵护,精神的滋养已如春雨润物细无声。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扩展孩子的知识面?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扩展孩子的知识面?](https://img.taocdn.com/s3/m/3cc6e337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60.png)
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扩展孩子的知识面?如何进行最有效的课外阅读,扩充孩子的知识面?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能够有效扩大孩子的知识面,提升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
但如何通过快速有效的课外阅读,让孩子在学习中有所收获,是许多家长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
一、注意培养阅读兴趣,激发阅读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增强孩子的阅读兴趣是参与有效课外阅读的第一步。
选择符合孩子兴趣的书籍:泛读内容要与孩子的年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相匹配。
可以通过观察孩子喜欢玩什么,喜欢看什么,或者引导孩子参与亲子共读,了解孩子的兴趣偏好,由此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
创造和谐轻松愉快的阅读氛围:不要强迫孩子阅读,而是共同营造轻松舒适的阅读环境,让孩子在自由、愉快的氛围中享受阅读的乐趣。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通过提问、讨论、游戏、亲子互动等方式,引导孩子积极思考、探寻,释放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主动地阅读、求答案。
二、注重阅读理解方法,增强泛读效率快速有效的阅读方法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泛读内容。
预习和回顾:在阅读之前,可以从目录、插图、标题等内容提前预习,了解阅读内容的大概框架;阅读之后,可以进行语言复述、提纲、笔记等回顾,加深理解和记忆。
精读和泛读相结合:针对不同的书籍内容,可以选择精读或泛读。
精读注重细节,深入理解;泛读则注重速度和整体把握。
发挥多种阅读策略:鼓励孩子发挥不同的阅读策略,比如画重点、做笔记、查阅资料、思考问题等,提高阅读效率。
三、鼓励思考和讨论,进一步促进深度理解阅读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思考和理解。
引导孩子思考问题:鼓励孩子在阅读过程中勤于思考,提出问题,并积极寻找答案。
组织阅读交流活动:可以参与亲子共读、读书会等活动,让孩子与他人交流阅读感受,分享阅读心得,促进深度理解。
帮助和鼓励孩子表达:鼓励孩子将阅读所得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写读后感、做读书笔记、进行演讲等,帮助他们将阅读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和技能。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精选5篇)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0c88e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e5.png)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精选5篇)阅读是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它包括文字、图片、符号、公式和图表等。
下面是五种方法,可以帮助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1.通过课外读物进行兴趣引导。
可以从孩子爱看的简单童话入手,慢慢引导孩子独立阅读。
随着孩子的成长,可以拓展到动物类、历史故事类、名著等,让阅读成为孩子的惯。
2.鼓励孩子进行对外阅读对象的扩展。
当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时,可以引导孩子给朋友、亲戚等阅读。
这样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同时给孩子正向指导和鼓励,提高阅读技巧和场面把控能力。
3.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
对于不愿读书的孩子,可以通过听故事来了解情节、人物个性和事物善恶。
家长和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引导孩子看书,推荐书目。
4.家长可以给孩子做好阅读的榜样。
父母可以经常读书看报,对待书报充满兴趣,让孩子觉得读书很有趣。
可以安排一小段时间,与孩子一起读书。
在外出时,可以带上一两本书,在公园、郊外、河边等环境中与孩子一起阅读。
5.通过参加表演、游戏等活动提高孩子对阅读的兴趣。
学校可以组织诗朗诵、阅读比赛、小话剧、阅读性小游戏等活动,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参与阅读。
这种形式的阅读可以辅以动作、表演、唱歌等,让孩子们更喜欢。
学校可以建立固定的阅读时间,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进行领读,从而锻炼阅读能力。
有些老师可能会过于关注活跃的学生,而忽略了那些胆小不敢阅读的孩子,这样会让这些孩子更加害羞。
阅读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进入一个神奇美妙的图书世界,丰富他们的生活并带来乐趣。
要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努力。
首先,要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研究发现,那些阅读理解能力较强的孩子,往往是从小就在父母的影响下养成了爱读书的惯。
每天读书的时间并不重要,只要每天坚持在同一个时间读上15分钟书,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其次,可以使用精英特快速阅读记忆训练软件进行训练。
这种软件可以训练大脑和眼睛的协调能力,提高阅读速度和记忆力。
如何指导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
![如何指导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d1702d30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2e.png)
如何指导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信息时代的到来,孩子们的学习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课外阅读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
一本好的书籍不仅可以让孩子的思维得到拓展,还能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然而,如何指导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却是一个需要我们去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一、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阅读兴趣是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的前提条件。
如果孩子没有阅读的兴趣,那么指导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所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是指导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的第一步。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呢?首先,家长应该从孩子感兴趣的领域入手,比如动物、植物、小说等等。
通过挑选孩子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让他们更容易产生阅读的兴趣。
其次,家长可以在孩子身边放置一些好的书籍,让孩子自发地去阅读。
最后,可以亲自跟孩子一起阅读,与孩子分享读书的快乐。
通过以上的方法,逐渐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从而让他们愿意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
二、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挑选书籍选择合适的书籍是指导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的关键。
根据孩子的年龄和兴趣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可以让孩子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书籍中的知识和思想。
对于不同的年龄段的孩子,我们应该选择不同难度的书籍。
比如,在孩子比较小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一些图画书、儿童文学等类型的书籍,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进行阅读。
而对于比较大的孩子,则可以选择一些经典小说、科普读物等类型的书籍,以拓展孩子的思维和知识面。
另外,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也是重要的一步。
孩子对于某些话题可能会有浓厚的兴趣,比如科学实验、冒险故事等等,我们可以选择相关的书籍给孩子阅读,从而让他们更加热爱阅读。
三、引导孩子进行深度阅读指导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不仅仅是让孩子浏览书本的表面信息,更需要引导孩子进行深度阅读。
深度阅读可以让孩子更好地理解书籍中的思想和内涵,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课外阅读辅导“四步法”
![课外阅读辅导“四步法”](https://img.taocdn.com/s3/m/ac1e7ad8650e52ea54189820.png)
课外阅读辅导“四步法”中图分类号:G68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20)04-046-01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了课外阅读辅导。
不仅提高孩子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还提高了孩子综合语文素养,丰富孩子课余生活,拓展了孩子视野。
我在辅导孩子课外阅读时,走的是“四步法”。
一、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
教师想做好课外阅读辅导,必须沟通好家长。
提高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认识,消除家长对课外阅读的误区。
过去,许多家长对孩子课外阅读存在偏见。
认为孩子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不学无术。
即使让孩子读课外书,充其量也只读一些作文之类的书籍。
面对这种现象。
老师要在家长会上,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
告诫家长。
只有广泛阅读,才能打开孩子心智,才能拓宽孩子的视野,孩子的心灵才能得到美化和净化。
也只有博览群书,孩子才能在阅读中放飞想象,头脑才能变得更聪明。
课外阅读是唯一可以使孩子变聪明的通道。
做通了家长工作,鼓励家长每天不妨抽出一小部分时间与孩子共享亲子活动的快乐。
家长还可以推荐适合的书籍给孩子,增强孩子阅读兴趣,这样,孩子的课外阅读活动,定会开展的有声有色,孩子阅读能力也会得到提高。
二、推荐适合孩子的书籍。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书籍并不仅仅等同于作文选这些书籍。
课外阅读,范围应该是广泛而不易局限的。
关于课外读书,鲁迅先生说过:“孩子如果只看一类书籍,结果总是不太好的,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采蜜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只叮一处,所得的花就非常有限,枯萎了。
读书也是一样,如果孩子只读文学书籍,就会变成连常识也不懂的糊涂虫,这样又怎写出好的文章呢!”这些富有哲理性的话,也正是我们指导孩子,选择课外读书的至理名言。
所以孩子选择课外书时,选择内容应该比较广泛,可以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的,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
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思想品德有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引导孩子阅读课外书现在学校都在为学生“减负”,“减负”以后,孩子的作业少了,空闲时间多了,这些空闲时间应该让孩子做些什么?我想这是每个做家长的都会考虑的问题。
“减负”后,孩子们应该做的事很多,比如参加体育活动,有选择地收看电视节目,学做家务,搞小发明小制作,还可以有节制地疯疯跑跑闹闹等等。
而我觉得,在孩子的这些活动中,最重要的是要对孩子进行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小学阶段要读450本推荐读物,以构成学生学习的一个“巩固的大后方”,形成广泛的“智力背景”。
他说:“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
”在引导孩子阅读课外书方面,我们主要从这样几个方面入手。
一、营造家庭读书环境,形成家庭的学习气氛。
营造家庭读书环境,首先要父母做出榜样。
养成读书习惯就象刷牙洗脸一样,必须有意识地去引导、培养。
孩子小的时候,都不喜欢刷牙洗脸,但父母天天要求,并反复跟他讲道理,重要的是家庭每一个成员每日必洗脸刷牙,这样就促使他逐渐养成了习惯。
读书也是一样。
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不敢放弃学习,每年都自费订阅多种书报杂志,让孩子从小就看到我们在经常看书看报,跟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样,孩子的动作是模仿父母的。
如果孩子看见爸爸妈妈早晚都看书看报,一定会以为这玩艺儿肯定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即使他不会看书,也会知道读书是家里一件重要的事情。
虽说是言传身教,但我一直相信身教更胜于言传,做家长的,应该首先给孩子树立一个健康、勤奋、敬业、爱学习的良好形象。
营造读书环境,要从孩子小时抓起。
从心怡半岁起,我们就给她订阅刊物,开始是《婴儿画报》,后来是《幼儿智力世界》、《幼儿园》,现在是《故事大王》、《读、写、算》等,学校让孩子自选的报纸,只要孩子感兴趣,我们一律掏钱。
我们还经常带孩子去书店,看书,买书。
培养孩子的求知、读书习惯。
等孩子稍大,我们又在读书社给她办理了借书证,并专门给她安排了一个书橱,把几年来,订阅、购买的图书都放在里面,到目前大约有四五百多本吧。
营造读书氛围还在于让孩子随时随地都有书读。
在我们家,书从来都是可以到处放的,书橱里,沙发背上,床头边,写字台上,电脑桌上,甚至卫生间里,都有书。
就是带着孩子出去玩,不管是近郊还是出远门,除了日常用品,最重要的一样就是书了。
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
二、从孩子的兴趣入手,引导孩子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千万不要把目标限定在会背了什么,读了多少名著上,而应把目标定位在是否保护了孩子的读书兴趣、是否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上。
一是要引导孩子读书就先得知道孩子的兴趣。
他是喜欢有趣的动物世界还是曲折的侦探故事?是喜欢美丽的童话还是喜欢神奇的科幻?……他总会喜欢一样儿两样儿的吧,培养读书兴趣就从这一两样儿开始。
最要紧的是顺其兴趣之自然,别的都在其次。
心怡小时候最喜欢动物童话,象《小兔乖乖》、《三只小猪》等等,我就给她买来好多这方面的图书,因为她很感兴趣,每天爱不释手,让爸爸妈妈讲,慢慢地对就对书感兴趣了。
二是培养孩子的读书兴趣要靠“诱发”。
我们在孩子还不到一岁的时候就坚持为孩子朗读故事,故事的内容由孩子自己挑,每天进行,持之以恒,有时一个故事能讲几十遍。
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在父母抑扬顿挫的朗读声中渐渐产生,这期间,孩子虽然会写的字不多,但认的字不少,词汇量一直比同龄孩子多。
这种父母陪读的习惯一直坚持到一年级上学期。
一年级寒假期间,孩子的阅读能力有了质的飞跃,完全可以自己进行默读,只有少数不认识的字问我们,很多字可以直接往下顺,而且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
今年六一前夕,老师安排孩子们自己表演节目。
心怡带领几个小朋友成功地表演了一个《要爱护花草树木》的知识短剧。
这个小短剧,除了道具有我们家长帮忙的成份,从剧情到台词到动作,全部是孩子们自己的成果。
节目得到了老师的充分肯定,孩子高兴的不得了,而这种因为读课外书而产生的成就感,比任何说教都实用的多。
现在,孩子只要有空,就搬本书看,星期天,只要没有小朋友玩,也是看书,有时我们就要撵着孩子出去玩一会儿。
应该说,进入了一个比较好的读书境界。
三是引导孩子读书要启发和引导孩子的求知欲。
孩子特别爱问“为什么”、“这是怎么回事?”等等,面对孩子的提问,知道的,我们尽量回答,但第一句话是“哎,这个问题我在书上见过”,但也难免被问得张口结舌,这时我们就说,“这个问题我也不知道,不如咱们去查查资料吧”,这样就顺利地把孩子的读书的兴趣调动起来。
我们心怡看书大多是童话、故事之类,对科普类的不太感兴趣。
有一次,孩子捉了一只小刺猬带回家,说要养着,我们并没有简单地说同意或不同意,而是说,“你知道小刺猬的生活习性吗?它喜欢吃什么?它住在哪里?它属于什么类的动物?”这一连串的问题,马上引起了孩子的兴趣,她搬出少儿大百科,认真地查起来。
查完后,高兴地说,“妈妈你知道吗,小刺猬属于兽类,是小兽;他喜欢吃老鼠、蛇,还爱吃枣呢;它住在洞里,是野生的”。
想了一会儿她又说“那它肯定不喜欢住在我们家,我们晚上把它放了吧。
”看,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问题虽然解决了,但孩子还感到意犹未尽,抱着大百科又开始研究其他动物了。
而这,正是我们想要的效果。
四是要引起孩子读书的兴趣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生活中,我们一般不把父母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她在学习、课外活动和阅读、购买书籍上有自主权。
其实,孩子的兴趣和自觉性也是在她自己选择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
就拿书籍的选择来说吧,孩子读书的兴趣与家长想象的不同,往往我们大人觉得内容、插图、印刷质量都属上乘的书,孩子却不感兴趣。
即使家长把书买给了孩子,孩子也不会认真的读。
所以我认为,引发孩子读书的最好办法是,给孩子自由选择书籍的权力。
到书店让孩子挑买自己喜欢的书,这不仅可以激发和提高孩子读书的兴趣,而且还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当然,书的内容还要由家长把关。
但一旦家长买了孩子不喜欢看的书怎么办呢?今年7月底心怡过生日时,姥姥和奶奶都给买的书,(应该说我们的幸运,就在于我们家庭教育的一致性,特别是在读书这一问题上,双方老人都是积极引导,鼓励孩子多读书,读好书。
孩子在哪一个家庭都能有一个读书的氛围)姥姥买的是《安徒生童话选》和《一千零一夜》,奶奶买的是《慧童故事365》。
她对姥姥买的那两套童话书,非常感兴趣,但对《慧童故事365》却不感冒。
其实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好的人文精神百科全书,搜集了中华民族漫长历史上的各类人才少年儿童时代的智慧、道德、审美等各方面的生动故事。
远至轩辕黄帝、孔子、鲁班,近到毛泽东、齐白石、霍英东等等等等,给孩子以智慧的启迪、道德的教育和审美的享受。
同时,书中还对故事进行了一些精彩的设问、评点,帮助孩子打开另外一个空间,提供另外一个角度。
但自书买回后,孩子有半月没动它。
有一天,她奶奶要给孩子讲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个十三岁的孩子判案的故事。
在奶奶绘声绘色的讲述中,心怡被吸引了,但到了关键时刻,奶奶不讲了,孩子缠着奶奶不干,奶奶说,“奶奶累了,故事就在这本书里,你自己看去吧”。
除此之外,别的什么也没说。
现在,这本书孩子已经看了近三分之一。
三、孩子的阅读兴趣培养起来后,要注意让孩子从书中得益,全面发展俗话说:“学以致用”。
孩子的阅读兴趣有了,就要引导孩子把在书中看到的、学到的用在日常生活中。
要利用书籍来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在心怡的成长过程中,我们一直遵循这一点。
一是在每个故事讲完后,我们都要为孩子进行评点。
让孩子在有趣的故事中,培养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性格,知道什么是真的、善的、美的,什么是假的、恶的、丑的,懂得对人要宽容、大度,要有同情心,要热心帮助别人,要敢于主持正义等等。
二是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我们为孩子选择了一些诸如《好孩子应该这样做》和《怎样不让自己受到伤害》这类的书,教育孩子上课要认真听讲,回家先完成作业;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经常麻烦别人(包括父母);要尊敬老人、对人有礼貌;要懂得在危险情况下怎样保护自己等等。
三是注重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从心怡小的时候起,在我们给她讲完故事后,或者让她复述,或者要她回答我们的问题,或者讲到一半,让她自己往下编。
几年下来,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孩子现在在课堂上讲的故事,大多是书上的故事加自己的创作。
上学后,我们开始引导她写日记,这个过程也是一个先诱发兴趣的过程。
我们在心怡出生前,就开始给她记日记,一直记到三岁左右。
现在我们就把这本日记拿出来读给她听,她非常感兴趣。
然后又送给她一本精致的笔记本,告诉她现在她已经长大了,可以自己写日记了。
而且每当发生一件好玩的事,我们就说“这件事多好啊,要是不记下来,过几天就忘了,多可惜。
”如果孩子有兴趣,就高高兴兴的写去了,如果没兴趣,我们也不要强求。
现在,孩子已经写了几十篇日记,从前往后看,拼音越来越少,字数越来越多,语言越来越流畅,内容越来越丰富,孩子的进步真得可以看到很清楚。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让孩子由童话、寓言、儿童小说、科幻故事,到中外小说、人物传记、军事、历史等等这么一路读下去,让书籍始终伴随孩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