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城区水系专项规划

合集下载

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

排水专项规划说明书

目录第一章总论 (2)1.1规划指导思想、原则 (2)1.2规划依据 (2)1.3规划范围和期限 (3)1.4规划目标 (3)第二章城市基本概况 (4)2.1自然条件 (4)2.2城市现状与规划 (5)2.3城市相关规划分析 (6)第三章排水现状及存在问题 (8)3.1污水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8)3.2雨水设施现状及存在问题 (12)第四章排水体制与排放标准 (18)4.1排水工程系统的体制 (18)4.2排水体制的选择 (18)4.3污水排放标准 (18)第五章污水系统规划 (20)5.1城市污水量预测 (20)5.2污水排放标准 (20)5.3城市污水排放分区 (20)5.4污水地下管网系统布局 (22)5.5污水地上管网系统布局 (23)5.6污水泵站规划 (26)5.7污水处理厂规划 (27)5.8污水资源化利用 (28)第六章雨水系统规划 (30)6.1雨水排放条件分析 (30)6.2雨水排放分区 (30)6.3雨水管网系统布局 (31)6.4雨水泵站规划 (35)6.5初期雨水收集、处理与排放 (37)6.6雨水资源化利用规划 (39)第七章排水管材 (42)7.1地下敷设的排水管材 (42)7.2地上敷设的排水管材 (44)第八章港城排涝措施 (46)8.1港城水系概况 (46)8.2港城防涝设施概况 (46)8.3港城防涝措施 (46)8.3.1管理措施 (46)8.3.2信息建设措施 (46)8.3.3排水及防汛调度 (47)8.3.4事故分析专家系统及档案管理 (47)8.4超标准洪、涝、潮灾害应对策略 (48)8.4.1管理策略 (48)8.4.2技术策略 (48)第九章排水系统的管理维护 (49)9.1管理体制 (49)9.2排水系统的运行要求 (49)9.3洪峰调蓄池的运行管理 (49)9.4管网的维护和控制 (49)9.5防灾的措施及必要准备 (49)9.6服务保障系统 (49)第十章规划实施措施与建议 (51)附图 (52)第一章总论1.1 规划指导思想、原则1.2.1排水规划总体指导思想1、贯彻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控制河道污染,力求通过工程措施,控制水污染,改善港城水环境质量。

(完整版)香河县中心城区给水工程专项规划

(完整版)香河县中心城区给水工程专项规划

目录1 总则 (4)1.1规划原则 (4)1.2规划依据 (4)1.3规划期限 (5)1.4规划范围 (5)1.5重点解决的问题 (5)1.5.1在协调城乡发展,统筹规划、城乡一体,解决农村饮水安全的基础上明确全县供水方式、供水分区、水厂布局 (5)1.5.2完善县城管网系统 (5)2城市概述 (6)2.1区位及行政区划 (6)2.2历时沿革 (6)2.3自然条件 (7)2.3.1地形地貌 (7)2.3.2气候 (7)2.3.3水系 (7)2.3.4水资源 (8)2.4人口及社会经济 (9)2.5城市用地规模 (9)2.6规划总体简述 (10)2.6.1规划期限 (10)2.6.2城镇空间布局结构 (11)2.6.3城市性质、规模 (13)2.6.4县域人口预测及城镇化水平预测 (13)2.6.5城市布局结构 (13)2.6总体规划中给水工程规划概述 (15)2.6.1给水指标及水量预测 (15)2.6.2水源规划 (15)2.6.3水厂规划 (16)2.6.4管网布置 (16)3市域水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 (17)3.1水资源状况 (17)3.1.1地表水 (17)3.1.2地下水 (17)3.2县域供水现状 (18)3.3供水分区的划分、水厂分布 (18)3.3.1供水方式及水源选择 (18)3.3.2供水分区及水厂分布 (19)3.3.3与总规供水分区的比较: (20)3.4规划目标 (21)3.5需水量预测 (21)3.5.1人口发展目标 (21)3.5.2生活需水量 (21)3.5.3生活污水量 (22)3.6水资源开发利用 (22)3.6.1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22)3.6.2给水量预测 (23)3.7水源分析及保护 (24)3.7.1水源分析 (24)3.7.2水源保护区划定 (25)3.7.3水质监测 (26)3.7.4水源保护相关措施 (26)3.7.5城市水源卫生防护 (26)3.7.6河流、湖泊水还清对策 (28)3.8节约用水规划 (28)3.8.1节水现状 (28)3.8.2节水措施 (29)4市政(中心城区)给水工程规划 (31)4.1县城给水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31)4.1.1县城给水现状 (31)4.1.2存在主要问题 (32)4.2水厂规划 (32)4.2.1水厂规划目标 (32)4.2.2水量目标 (32)4.2.3水质、水压 (33)4.3配水系统规划 (33)4.3.1管网系统布置原则 (33)4.3.2配水系统规划 (34)4.3.3管网附属设施 (35)4.3.4市政管网消防给水 (36)4.3.5管线布置位置 (36)4.3.6管网平差 (37)4.4给水管道材料 (38)4.4.1铸铁管 (38)4.4.2钢管 (38)4.4.3预应力钢筋砼管 (39)4.4.4 PUC-U塑料管 (39)4.4.5给水用聚乙烯PE管 (39)1 总则1.1规划原则1.完善供水设施,建立饮用水安全供应体系。

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

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

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公示内容2008-10-17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公示内容一、总则规划目的:为规范保护和利用城市水系的行为,确保城市水系综合功能持续高效的发挥,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划。

水系分类:将水系按形态特征分为外江、湖库、内河涌,其中芦苞涌、西南涌、佛山水道属于一端受控的分洪河道。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佛山市行政辖区的范围,面积3848.49平方公里。

重点针对西江北江水系的外江、中型以上水库和部分流经2+5组团的主干内河涌。

对于其他内河涌、小型水库、湿地和泉水等水体只提出保护和利用的原则性建议,具体规划要求在下层次规划中明确。

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4.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6.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7.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8. 《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9. 《航道管理条例》(1987)10. 《河道管理条例》(1988)11. 《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1997)12. 《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2007)13. 《广东省航道管理条例》(1995)14. 《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2000)15. 《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1996)16. 《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2006)17.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6)1-118. 《佛山市围内主干河涌管理暂行规定》19.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征求意见稿)》20.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21.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07)规划目标:按照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尊重水系自然条件,维持水系健康生命,正确处理水系保护与综合利用的关系,体现城市规划对水系功能的引导和控制,实现社会、环境与经济并重的综合效益。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探讨——以西安市大明宫地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为例

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探讨——以西安市大明宫地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为例





28 — 9
Hale Waihona Puke 工 程 科 1技 科 城 市排 水系统规划 探讨 以 西 安 市 大 明 宫地 区排 水工程专项规 划 为例
李 敏 摘 邦 琴 张 日霞 田六 一 谷 小 平
( 西安 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司, 陕西 西安 7 0 6 ) 10 8
要: 以西安 市大明宫地 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为例 , 对城 市排 水系统规 划进行 了探 索 , 出应在追 求管 网普及 率及 污水处理 率的同时 , 提 加强 雨水 、 中水的资源化利用问题 。 关 键 词 : 水规 划 ; 源化 ; 水 体 制 ; 水 排 资 排 雨 结合遗址公园景观设计沿道路修 建一些 植 量取 22Yt 公 顷对 区域 内污 水管道进行 了 . lt - ̄・ 引 言 大 明 宫地 区 位 于 西 安 市 北 部 快 速 发 展 区 校核 ,保 留了如未央路等满足设计流量和设计 物种植池 , 公园道路上的雨水先 进人种 植池, 当 多余的雨水进人雨水 管道 , 域 内, 陇海铁路线以北 , 市中轴线~ 城 未央路两 高程要求 的污水管涵若干 ,拟新建如 自强路等 种植池达到饱和时 。 这样既可 以节省投资 , 又可 既可减少雨水径流 , 又可绿化环境 ; 在住宅 小区 侧, 包括大明宫遗址及周边区域 。 现存的大 明宫 污水 干管及次干管 。 修建地 下贮水池 , 从屋顶 、 将 庭院 收集的雨水 , 遗址是 国务 院首批 的全 国重点 文物保护单 位 。 以避免道路开挖造成的交通及环境问题 。 大 明宫 地 区污 水 规 划 属 西 安 市排 水 规 划 北 通 过独立 的雨水管道进入地下贮水 池 ,收集到 是世界珍 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 2 世 纪 以 l 来 ,在 国 家西 部 大 开 发 政 策 的 指 导 下 西 安 城 市 郊及西郊片 区范围 ,分别 为西 安市第 四污水 处 的雨水可用于景观用水 、绿 化用水及 道路 喷洒 在大型建筑物屋顶修建蓄水 池, 留雨水 截 经济进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上升阶段 ,在加快 理 厂 分 区 、第 五 污 水 处理 厂分 区 与邓 家 村 污 水 用水 ; 推进城市化 、 工业化进程 的同时 , 文物保护 与经 处理厂分 区。 中邓家村 、 四污水处理厂已建 经 过 滤 后 可 用 于 厕 所 冲 洗 用 水 及绿 化 用水 。 其 第 第五污水处理厂已完成土建工作 。 本次 b雨 水 回渗 措 施 . 济发展和环境改善之 问的矛盾 日益突出。其中 成运行 , 对唐大明宫遗址的保护和建设已成为社 会关注 规划根据污水厂地理位置与处理 能力 ,结合 管 修建透水路面 ,可用透水砖铺设人行道及 通过透水砖空隙吸收雨水 , 在透水砖 并 的热点 ,迫切需要编制规划以协调保护与发展 网规 划 情 况 ,将 区 域 内 污 水分 流 至 以 上 三 座 污 停车场 , 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 处理达标 后排放 。 下面铺设碎石 、 沙砾等组成简易滤层 , 使雨水渗 的矛盾, 促进古遗址的保护利用。 入地下 ; 修建渗水 井 ; 绿化带 及草坪修建成 凹 将 本 次排水 系统规划 以“ 蓄清排 污 , 达标 排 22 雨水 工 程 专项 规 划 . 放, 提高排洪标 准 , 增强城市排水 能力 , 成畅 形 221雨 水量 预 测 参数 .. 式绿地 , 承接并回渗雨水。 通安全 的排水 系统” 为指导思想。 本次规划总面 道路 雨水管道 系统设计暴 雨重现期 P ~ =I 3 存 在 问 题 探 索 31排 水 系 统 规 划 目标 . 积为 2 . 平方公里 , 98 O 近期人 口 3 . 6 6万人 , 远期 I . , 合径流 系数 q -.5 大明宫遗址公 园 5年 综 ,O6 , - 内 : .2 集 雨 时 闻 t 5 i。 用 西 安 市 暴 雨 03 。 =1r n 采 a 市 政 排 水 工 程 规 划 的 主 要 内 容 为 划分 排 水 规划人 口4 .万人 。 7 7 范 围 、 测 排 水 量 、 定 排 水体 制并 进 行 排 水 系 预 确 l排水体制 强度公式 : 2 35 3 1 . 7 l ) 8 1 统 布 局 。此 外 还 包 括 确 定 污水 处 理 程 度 及 处 理 城市排水 系统规 划的一 项重要 内容是 确 q:. 1 .8 ( +131 gP " " as 1 h ,) . 后 污 水 、 泥 出路 。但 从 目前来 看 , 国排 水 系 污 我 定城市的排水体制 。通常分为合流制与分流制 ( 十2 .) f 15 ~~ 两类 。合流制又可分为直排式合流制和截留式 222 雨 水 管 网 系统 与流 域 分 区 .. 统 规 划 只 追 求 管 网 普 及 率及 污水 处 理 率 ,而 忽 合流制 ,分流制又分为完全分流制与不 完全分 根据预测雨水量,对 区域 内现状 雨水管 网 视 了处 理 后 污 水 及 污 泥 的 出路 问题 。 以西 安 市 流 制 『 l 1 。 进行 了校核 ,保 留了如工农路等满足设计流量 第三污水处理厂为例 ,其 中水系统每 日产量为 大明宫地 区为旧城 区, 排水管渠部分 为合 和高程要求的雨 水管网 ,废除 了如二 马路等合 5万方 , 原计划做 为灞桥热 电厂冷却水 , 因其 后 流制 ,部分为分流制 , 现状排水管渠大 多建 于 流砖涵 , 新建 、 改建 如红庙坡等雨水管 网。 用量有限 , 中水系统被迫停产 , 致使 造成 了设备 2 纪8 O世 O年代 以前 , 使用 期超过 3 O年 的管道 大 明 宫地 区雨 水 规 划 属 西 安 市 排 水 规 划 北 及资源的浪费。如果在排水系统规划时考虑 回 约 占总数 的 4 %以上 , 水 管网不 健全 , 网 郊片区范围 , o 排 管 共包括 四个雨水分 区系统 , 分别 为 用水管网铺设 问题 , 回用水用于厕所冲洗水 、 将 系统 还 很 不 完 善 , 道 满 流 、 流 、 流 现 象 相 漕 运明渠分 区 、 管 溢 渗 西j线 明渠分 区、 灞河分 区和 泸 绿化用水 及部分景观用水 ,则将在根本上解决 当普遍 。 随着生活水平 、 环境 保护要求 的不断提 河分区。区域 内雨水经管 网重力或压力输送至 水 资源短 缺问题 。 因此 , 笔者建议在城市排水系 高, 伴随 旧城区的改造 , 旧有排水 系统难 以满足 各 明 渠 、 流 中 。 河 统规划 时 , 应将污水 回用 比例纳入审查条款中 , 现有排水要求 , 必须进行改造 。 于以上情况并 鉴 223雨水资源化利用 . . 并作为政绩考核 内容 。 结合西安市排水规划 ,确定大明宫地区排水体 西安为 内陆缺水城市之一。随着西部大开 32 雨 水 污 染 问 题 . 制采用分流制。 发 战略的实施 , 必然导致用水量的持续上升 , 从 当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时 ,应考虑初期雨 2排 水 工程 专 项 规 划 而使城市缺水的矛盾愈加凸显出来。除了将经 水 的面源污染问题 。 可在管 网末端建设蓄水池 , 21 污水 工 程 专 项 规 划 . 过深度处理的污水作为城市的一种再生资源充 经 简单沉淀及过滤后再排入水体 ,对初 期雨水 211污 水 量 预 测 .. 分利用外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也不失为一种既 污染产生削峰作用 , 以降低对河流的污染t 2 ] 。 Q = ̄J h a Q 经济 又有 效的弥补城市 缺水的一种 有效途径 。 4结语 式 中:oh — 区域 旱 季 污 水 量 ; — 雨水是 自然界水循 环系统 中的重要环节 ,城市 现代城市排水系统规划应在追求 管网普及 Q 一 区域 最 高 日给水 量 ; 卜 雨水 资源 的有效利用 ,对补充涵养区域地下水 率及污水处理率 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雨水及污 a — — 产污系数 , 0 6 取 . 8 资源 、改善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起着极 为关键 水 的资源化利用问题 ,将回用水 管网铺设 纳入 污水量 预测一般 通过给水 量折算 法来 计 的作用。城市雨水资源利用 一般包 括 :储存利 其 中, 从跟不上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 。 算, 如上式所示 。依据《 西安市大明宫遗址保护 用 、 下渗 等。下渗可通 过透水地 、 水沟 、 透 渗透 参 考 文 献 区给水基础设施々项规划》 ,夫明宫地 区 2 2 管 、渗透池和渗井等多渠道加大雨水对地 面下 I] 自杰.排 水工程 . 00 1张 环境 科学研 究f . 京: M1 北 年最 高 f 嚣水 为 2 x O『 d 预 测 2 2 f 5 1 ) , 1 T 0 0年 污 的渗透。 这样既可以减少地面径流 , 也可以涵养 中 国建 筑 工 业 出版 社 , 0 : ~ 2 2 6 8 1 0 水 为 2 .  ̄ 0m7 。 1 6 1 ̄ d 5 地下水 , 补充地下水资 源。 储存利用 可以通过利 【] 吉 宁 ’ 琚 对 城 市 给 排 水 系统规 划 与 设 计 2程 周 21 污 水 管 网 系统 污水 处 理 』 .. 2 0 一 用现状及新建 调蓄池 , 以简单 的水处理设施 , 相 关 问题 的探 讨 lI 技 信 息 , 1 , )7 5 配 J. 科 2 0( :4 0 7 本 次 规 划 参 照 人 [ 密 度 与 人 均 污 水 量 标 然后将其提升利用 , J 可用于城市绿化灌溉 、 厕所 作者简介 : 李敏 , , 宁 沈 阳 , 称 : 程 女 辽 职 工 准, 并结合管网实际使用情况 , 考虑到 旧城 区管 冲洗 。雨水资 源化利用的具体措施包括 以下几 师 , 要 从 事 : 主 市政 排 水设 计 工作 道堵 塞 、 临接 、 混接等 不利 因素 , 设计 污水 主干 点 : 管 比流 量 取 1 升 / ・ 顷 、 千 管 和 支 管 比流 . 秒 公 8 次 a雨水储存 利用措施 .

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

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

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公示内容2019-10-17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佛山市城市水系规划公示内容一、总则规划目的:为规范保护和利用城市水系的行为,确保城市水系综合功能持续高效的发挥,促进城市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佛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制定本规划。

水系分类:将水系按形态特征分为外江、湖库、内河涌,其中芦苞涌、西南涌、佛山水道属于一端受控的分洪河道。

规划范围:本次规划范围为佛山市行政辖区的范围,面积3848.49 平方公里。

重点针对西江北江水系的外江、中型以上水库和部分流经 2+5 组团的主干内河涌。

对于其他内河涌、小型水库、湿地和泉水等水体只提出保护和利用的原则性建议,具体规划要求在下层次规划中明确。

规划依据: 1. 2. 3. 4. 5. 6. 7. 8.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1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198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19)《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19)《航道管理条例》(1987)10. 《河道管理条例》(1988) 11. 《广东省防洪(潮)标准和治涝标准》(1997)12. 《广东省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2019) 13. 《广东省航道管理条例》(1995)14. 《广东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2000) 15. 《广东省河道堤防管理条例》(1996)16. 《广东省湿地保护条例》(2019) 17. 《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9)1-118. 《佛山市围内主干河涌管理暂行规定》 19.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征求意见稿)》 20.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 21. 《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HJ/T338-2019)规划目标:按照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尊重水系自然条件,维持水系健康生命,正确处理水系保护与综合利用的关系,体现城市规划对水系功能的引导和控制,实现社会、环境与经济并重的综合效益。

重庆市主城区排水(雨水)设施及管网规划

重庆市主城区排水(雨水)设施及管网规划

附件2:重庆市法定城乡规划全覆盖重庆市主城区排水(雨水)设施及管网规划(2015-2020)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二O一七年十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重庆市市委四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重庆市第四届城乡规划委员会(以下简称市规委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市法定城乡规划全覆盖工作计划》(以下简称《工作计划》),力争在2年内,并确保3年内完成主城区法定城乡规划全覆盖。

法定城乡规划全覆盖工作是法定规划编制的全覆盖,是专业、专项规划的全覆盖以及专业、专项规划涉及空间管控的相关内容落实到法定规划中的过程。

我市在2014年间,根据国办发[2013]23号文、住房城乡建设部建城[2013]98号文和重庆市政府渝府办发[2013]124号文的等相关文件要求,编制了《重庆市主城区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该规划的编制从地下排水管网建设改造、低影响开发设施规划建设、调蓄设施及泵站规划建设、内河水系规划改造建设等多个领域进行了论述,旨在通过综合性、全方位的手段缓解城市内涝灾害频发的情况。

该项规划的编制成果已于2014年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并呈报给国家住建部进行审核。

结合2014年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的相关规划内容,在此基础之上,按照今年中央及市级部门的最新要求,重庆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委托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开展了本次《重庆市主城区排水(雨水)设施及管网规划(2015~2030)》编制工作。

本规划的出台有利于贯彻《重庆市法定城乡规划全覆盖工作计划》,有利于法定指导主城区排水(雨水)设施的规划建设,将为重庆市主城区在排水(雨水)管网及设施合理规划建设、地下排水管网信息化建设、城市内涝防治等方面打下扎实的基础。

第一章规划总论 (1)第一条规划目的 (1)第二条规划依据 (1)第三条规划原则 (3)第四条规划年限 (3)第五条规划范围 (4)第六条规划内容 (4)第七条规划目标 (5)第二章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分析 (6)第八条城市河流 (6)第九条城市水库 (6)第十条道路竖向 (7)第十一条历史内涝 (7)第十二条城市雨水排水分区及分区的主排水干管 (7)第十三条城市排水设施 (10)第十四条城市内涝防治设施 (14)第三章排水能力及内涝风险评估 (15)第十五条暴雨强度公式 (15)第十六条下垫面解析 (15)第十七条雨水管渠覆盖程度 (15)第十八条现状排水能力评估 (16)第十九条雨水管渠规划设计标准 (17)第二十条管渠的达标率 (17)第二十一条内涝防治设计重现期标准 (18)第二十三条内涝风险评估 (19)第四章城市雨水径流控制与资源化利用 (22)第二十四条径流量控制 (22)第二十五条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控制 (22)第二十六条雨水资源化利用 (23)第二十七条低影响开发设施概念规划 (23)第五章城市排水(雨水)管网系统规划 (27)第二十八条排水体制 (27)第二十九条排水分区 (27)第三十条排水管渠规划 (27)第六章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29)第三十一条平面与竖向控制 (29)第三十二条城市涝水行泄通道 (30)第三十三条城市主排水廊道规划 (30)第三十四条与海绵城市规划相衔接 (30)第七章近、远期建设规划 (32)第三十五条近期建设规划 (32)第三十六条远期建设规划 (32)第八章排水及水环境管理规划 (33)第三十七条排水及水环境管理模式 (33)第三十八条排水管网管理规划 (33)第三十九条组织管理 (34)第四十条应急预案管理 (34)第九章保障措施 (35)第四十二条强化资金保障 (35)第四十三条定期检查评估 (36)第四十四条加强与相关规划的协调 (36)第一章规划总论第一条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重庆市法定城乡规划全覆盖工作计划》和国办发[2013]23号文件精神,促进重庆市主城区创新、协调、绿色发展,改善水环境总体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通过调研重庆市主城区排水(雨水)工程现状情况,全面制定科学、合理、法定的排水(雨水)工程规划,特编制《重庆市主城区排水(雨水)设施及管网规划(2015-2020年)》(以下称本规划)。

最新版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工作大纲

最新版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工作大纲

水系综合治理工程规划工作大纲1 任务来源**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居长江最大支流—汉江中游,是汉水流域中的一座中心城市。

汉江自西向东穿越**城区,唐白河由东北角汇入汉江。

江北为樊城区和襄洲区,江南为襄城区,江东为东津新城。

**市交通发达,素有“南襄隘道”、“南船北马”、“四省通衢之称”。

历为南北通商和文化交流的通道。

**市因汉水而兴,城市水系发达。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市的水生态环境质量状况令人堪忧。

尤其是内河污染较为严重,影响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

“环境友好”是现代城市发展的标志,水环境和谐是“环境友好”的核心。

为此,开展水系综合治理规划,指导、规范城市水域的保护、开发和利用,在新区建设中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出现问题再解决的老路,对实现**市“水清、岸绿、景美、游畅”的水环境,构筑具有古城文化、河流文化特色的省域副中心城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 规划范围、任务和总体目标2.1 规划范围根据**市城市总体规划,北至汉十高速,西至襄荆高速,东、南至中环,城市规划总面积约800km2。

2.2 规划任务本次工作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加固堤防、河道整治,构建完善的城市防洪排涝体系,②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因地制宜构建良性水生态系统,③引水补源,江河相通提升水体环境承载力,④水景观建设,打造**市河流文化。

2.3 总体目标通过**市水系综合治理,依托汉江汉江崔家营梯级水库构建城市生态水网,实现防洪保安,控源截污,生态修复,江河相通,改善河流生境,提高水体自我修复能力,遏制河流湖泊生态退化趋势,恢复河流湖泊健康的生命力,打造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即**市城市生态水利示范基地,彰显滨江滨湖城市特色,实现人水和谐共生,为“产业**、都市**、文化**、绿色**”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1)防洪、排水:汉江干堤及其连江支堤按1964 型洪水进行设防,城市内部河流防洪标准为50 年一遇,小型水库防洪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300年一遇校核;城市排水系统达到重现期为1年的城市排渍标准,或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一日排完。

整体观视角下的城市水系规划框架探析——以厦门市城市水系规划为例

整体观视角下的城市水系规划框架探析——以厦门市城市水系规划为例
h y d au r l i c e n g i n e e n n g , e n v i r o n me n t p r o t e c t i o n , a n d l a n d s c ap e c r e a t i o n s h a l l b e p r o p e d y a r r a n g e d . T h e c o n t e n t o f wa t e r p l a n n i n g n e e d s t o e b i n t e g r a t e d wi t h s at t u t o r y p l a n s f o r i mp l e me n t a t i o n . A n i n t e g at r e wa t e r s y s t e m p l a n n i n g n e e d s d e p a r t me n al t oo c r d i n a  ̄ o n , mu l i t - d i s c i p l i n a y r i n t e ac r t i o n , a n d wi n - wi n v i s i o n s .
以水 系控 制性 规 划为依 据 ,将 相关 内容 落 实到 法定 规 划层 面, 为规 划 的管 理和 实施 提供 保 障。 基于 整体 观 的城市 水 系规 划, 通 过 多部 门 的统 筹协 调 、多学科 的 交叉融 合 、多 目标的 “ 共 创共赢 ”, 力求实 现城 市水 系整体 效益 的最大 化 。
[ 关键词 ]Βιβλιοθήκη 城市水系;规划框架;整体观;厦门市
[ 文章编号 ] 1 0 0 6 — 0 0 2 2 ( 2 0 1 3 ) 1 0 - 0 0 5 2 — 0 6 [ 中图分类号 ] T U 9 8 4 . 1 1 3 [ 文献标识码 ] B AHo l i s l J c Ur b a n Wa t e r S y s t e m P l a n n i n g F r ame wo r k : Xi a me n Ca s e / Zh e n g un g f e i , Hu a n g Y o u y i

荆州市中心城区江河湖连通工程规

荆州市中心城区江河湖连通工程规

第一章总则1.1规划目的荆州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境内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水资源丰富,中心城区沿长江呈带状分布,地面水系由长江、长湖、内河渠和众多小型湖渊组成。

荆州市丰富的水系自古以来对城市形态的演变发展起着重要影响,城市景观与水环境相辅相成,城市文化更是与水文化密不可分。

近年来,荆州市委、市政府围绕人水和谐主题,将建设生态城市作为荆州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课题进行研究,组织编制了相关专项规划和专题研究,安排建设计划并分期实施,为改善荆州市的水环境,提升城市水文化和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按照《荆州市中心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荆州市水环境整治主要从加强截污、保护水域、疏浚河道、生态补水、河岸景观建设等几方面进行。

目前荆州市共建有三座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18万吨,污水处理率达80%以上,分年实施了护城河、荆沙河、荆襄河、西干渠等疏浚工程,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是实现城市江、河、湖水系联通,包括内河水系与长江、长湖的联通以及内河水系之间的联通,对城市内河实施生态补水。

受荆州市城乡规划局委托,我院承担了编制荆州市中心城区江河湖水系联通工程规划的任务,在荆州市水环境综合整治规划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城区内河水系之间的相互贯通以及与长江、长湖等外河水系的沟通。

通过恢复历史水系,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引入水质良好的长江、长湖水进行生态补水,恢复水体的环境容量。

规划实施后,城区主要河湖渊将形成有机整体,水系环通,一方活水穿城而过,形成良好的生态体系和城市景观。

1.2规划目标1、确保城市防洪排涝安全,城市行洪河道安全,排水河道畅通。

2、城市生活污水、农村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水环境保护水平显著提高。

3、实现城市江河湖水系连通,达到城区水系生态功能良好的目标,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4、展示水乡园林城市特色,弘扬荆州水文化,通过水系建设促进旅游发展,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联动增长。

1.3规划原则1、安全性原则。

邹平县城区水系专项规划项目

邹平县城区水系专项规划项目

邹平县城区水系专项规划项目采购需求报告采购单位:邹平县规划局采购代理机构:邹平县大地建设工程招标代理有限公司编制时间:2018年12月18日一、项目概况及预算:1、项目概况:为保护和彰显邹平县城的山水特色,提升城市品味和档次,增强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打造优美的生态生活环境,现拟开展城区水系专项规划。

2、预算:270万元二、采购项目具体情况1、项目名称:邹平县城区水系专项规划。

2、资金来源:财政资金。

3、拟采用的政府采购方式:公开招标。

4、规划范围:中心城区范围。

5、拟采用供应商资格要求:1)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的规定;2)国内工商登记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有效证件(三证合一的,只需提供营业执照),有能力完成本项目的全部要求; 3)投标人须具备城乡规划乙级及以上资质、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资质以及建筑工程设计资质乙级及以上资质;投标单位团队至少包含规划、建筑、景观、给排水等专业,不少于6人的专业技术人员,其中不少于3个注册类证书(若分类须提供一级),且为本单位正式员工。

4)投标人拟派项目负责人须具有注册证(注册城市规划师或一级注册建筑师)及高级职称证,且为本单位正式员工。

5)本项目不接受联合体报价。

6、服务期限:2年三、技术要求1、工作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水系连线成网、蓝线和绿线控制、滨水节点选址、水源来源论证和保水长效机制等。

主要工作:(1)提出该规划对邹平城市空间发展、城市经营等方面发挥的作用。

(2)根据邹平打造山水城市的总体要求,研究城市水系、水环境建设的发展模式和经验,结合邹平的实际情况,确定邹平优化城区水系环境的总体思路和方法。

(3)踏勘和梳理现状水系,并根据地形地貌、城市规划、现状用地、防洪排涝要求等提出水系联通、节点扩展的方案,形成水网结构。

(4)确定水网的蓝线、绿线范围,确定滨水绿道的走向,确定滨水区域内的附属公共服务设施。

浅谈靖江市城区建设中的水利规划

浅谈靖江市城区建设中的水利规划
城 乡 规 捌
CoNS TRUCTI oN
浅 谈 靖 江 市城 区建设 中 的水 利规 划
丁 红 卫

靖 江 市 河 海 勘 测 设 计 有 限 公 司 江 苏 靖 江 2 5 0 1 0 4
摘 要 :城 市 防 洪安 全历 来 是 我 国防 洪 工作 的 重 点 党 的 “ 十七 大 ” 制 定 了构 建 和 谐 社 会 ,用 科 学 的 发 展 观 全 面 建 设 小 康 社 会 的 战 略 目标 。 随 着靖江市城 市化进 程的加快发展 ,作为靖江城区建设的一个重要 内容 :对靖 江防洪水环境保护 生态旅游提 出了更高的要 求。
2 区河道 垃圾填 埋封堵 严重 ,减少 过水断 面 ,不仅 加大 洪灾 的 步规划 ,城 区水 利规划 应以城 区为主 ,菲 顺农村 ,城 乡统筹 兼顾 。要 . 城
5 2 一 场暴雨 高达2 t 毫 米 ,靖 江城 区和 乡镇 多处受 淹 ,暴 雨大 能高效益 的水保 护综 合体系 ,促进 城市 "发和 品位提升 。同时水利作 ~1 t 5. 5
潮形 成的洪涝仍 然会对靖江构 成 重大威胁 。 为城市基 础 没施 的一个 重要方 面 ,应 围绕 靖江 总体规划 的总 目标 ,同

前靖 江水利存在 的主要 问题
1 i 防洪标 准偏 低 ,排涝动 . I 靖 t 足 靖江 境内绝 夫部 分地 面低于 K江最高潮 化以 下 ,汛划 降雨集 中,
综合考 虑 ,使得 城市水 利应体 现的各项 生态功能 得不到充分 发挥 。由
于体制 t的原 因 ,城 区防洪规 划和城 市道 路排水 等 程规 划分属不 同 的部 门 ,水利部 门只进 行河道 的防洪规 则及排涝 ,城建部 门负责城 区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水系专项规划(20162030)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水系专项规划(20162030)

附件5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水系专项规划(2016~2030)(公开征求意见稿)《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水系专项规划(2016~2030)》(以下简称“水系专项规划”)由武汉市水务局,组织武汉市水务科学研究院编制完成。

2017年3月28日,生态城管委会主持召开了水系专项规划内部审查会,并征求了相关职能部门意见。

2017年8月18日,武汉市水务局组织召开了水系专项规划专家评审会,原则同意规划内容,经修改完善后,可作为下一阶段的工作依据。

现将水系专项规划主要内容对外公布。

一、编制背景为推进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建设,实现增强防御洪涝灾害能力、提高水资源调控水平、改善水生态环境、彰显中法特色的目标,依据《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总体规划(2016-2030)》的基础上开展《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水系专项规划(2016~2030)》的编制工作。

二、规划原则(1)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紧密结合中法生态城区域及外围河湖水系自身特点,明确功能定位,科学布局。

(2)注重生态、人水和谐。

保障中法生态城区域生态格局,注重生态保护与修复,促进自然生态环境与人工生态环境和谐共融,构建人水和谐。

(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充分考虑中法生态城区域的自然条件、水利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对涉水系统的合理需求,因势利导开展涉水工程建设工作。

三、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北抵汉江、南至新天大道及后官湖生态绿楔、西达知音湖大道西侧生态廊道、东接三环线,总面积约39平方公里。

研究范围:在规划范围基础上,结合区域水系及水生态需求,进行适当扩展,总面积约52.20平方公里。

四、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16-2030年,其中近期至2020年。

五、规划目标围绕“中法低碳合作与技术交流的平台;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典范;国家级生态环保型产业示范基地;产城融合发展的生态宜居示范区”的发展定位,以及“非冲击建设、原生态风貌”的建设理念,构建水系脉络,保护与提升地表水源涵养能力,完善防洪治涝设施,改善水体和滨水生态环境,建立协调的涉水工程布局,逐步满足示范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需水要求,建设具有中法特色、水气盈城、水景交融的示范城。

--市--城区水系专项规划

--市--城区水系专项规划

南通市通州城区水系专项规划南通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十一月目录1 总论 01.1 规划目的意义 01.2 规划指导思想 01.3 规划原则 01.4 规划依据 01.5 规划范围 (1)1.6 规划基准和水平年 (1)1.7 城市水系规划的技术工作程序 (1)1.8 规划主要成果 (2)2 城市水系规划区域概况 (3)2.1 自然条件 (3)2.2 经济社会发展 (3)2.3 污染源分析 (3)2.4 水污染防治 (4)2.5 河道水环境质量状况 (4)2.6 已有控制性详规 (4)3 城市水系现状及分析 (12)3.1 现状水系 (12)3.2 水系历史演变 (12)3.3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系布局的要求 (12)3.4 水系存在问题分析 (13)4 城市水系布局和水面规划 (14)4.1 城市水系布局 (14)4.2 城市水面规划 (21)5 城市河道生态水量的控制和保障 (22)5.1 河道生态水量确定方法 (22)5.2 河道生态水量计算 (22)5.3 河道生态水量保障措施 (22)6 城市河道水质控制和工程措施 (23)6.1 河道水污染与水质现状 (23)6.2 河道功能划分与水质目标 (23)6.3 改善河道水质的水系整治方案 (24)6.4 河道生态修复方案 (25)7 城市水景观与水文化 (26)7.1 城市水景观 (26)7.2 城市水文化 (29)8 城市河道生态型护岸 (32)8.1 堤防护岸现状 (32)8.2 生态型护岸规划方案 (32)8.3 典型护岸工程分析 (33)9 城市水系管理 (35)9.1 水系管理范围划定 (35)9.2 水系管理内容 (37)9.3 水系管理法规 (37)10 城市水系规划工程建设意见 (38)10.1 水系规划工程系统 (38)10.2 规划工程投资 (38)10.3 近期工程建设计划 (40)11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分析 (42)11.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2)11.2 宏观效益分析 (43)1 总论1.1 规划目的意义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原通州市并入南通市成为通州区,南通市城市空间结构因此有了较大调整,由片区组团城市向T型城市转型,明确了通州区作为未来南通市的次中心。

无锡市区水系规划

无锡市区水系规划

无锡市区水系规划文本无锡市水利局二○○七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基本情况 (1)第三章河道控制标准 (3)第四章河网水系规划 (5)第五章管理规划 (7)第六章规划实施意见 (8)第七章综合评价 (9)第八章附则 (10)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河道的管理与保护,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河道防洪除涝等功能,确保河道资源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特编制《无锡市区水系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第二条规划原则:保护优先,可持续利用原则;立足原有水系与发展改良水系相结合原则;不减少区域调蓄水面积率原则;全面规划,统筹兼顾,综合治理原则;与时俱进,与各部门规划协调发展原则。

第三条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江苏省河道管理实施办法》、《无锡市河道管理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无锡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太湖流域武澄锡虞区防洪规划》、《无锡市城市防洪规划》等相关规划文件。

第四条规划指导思想: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和构建“和谐无锡”的要求,按照《水法》、《防洪法》和《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要求,从适应城市化、现代化发展需要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及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出发,在市区现有河网水系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河道的功能及其变化进行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健全市区河网布局,优化改良河网水系;建立和健全河道管理机构,进一步加强对河道的控制与管理,确保河道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五条规划范围:无锡市区1622平方公里行政区域;现状基准年是2005年;规划水平年近期为2010年,远期为2020年。

第六条规划对象:北塘、崇安、南长区规划至村级河道;滨湖、惠山、锡山、新区规划至镇级河道。

第二章基本情况第七条自然概况1、地理特征。

无锡市位于北纬31°07’~32°,东经119°31’~120°36’之间。

东莞市城镇排水规划编制刚要

东莞市城镇排水规划编制刚要

东莞市城镇排水规划编制刚要附件东莞市城镇排水专项规划编制纲要东莞市水务局二〇一二年二月目录1、编制说明 (3)2、规划编制原则 (3)2.1规划指导思想 (3)2.2 规划原则 (4)2.2.1 经济合理性原则 (4)2.2.2可实施性原则 (4)2.2.3相关性原则 (5)2.2.4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5)3、规划年限、范围和内容 (6)3.1 规划年限 (6)3.2 规划范围 (6)3.3规划内容 (6)4、规划成果格式 (7)4.1规划文本必要章节及图纸 (7)4.2规划说明书内容要求 (8)一、概述 (8)二、城市概况 (8)三、排水现状调查及分析 (8)四、排水标准及相关参数 (8)五、雨水系统规划 (8)六、初期雨水治理规划 (9)七、排水管理规划 (10)八、项目实施计划 (10)九、投资估算 (10)十、存在问题及建议 (10)十一、附录 (10)5、附则 (10)1、编制说明为确保东莞市各镇排水专项规划质量,规范城镇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使其科学化和制度化,以促进我市排水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纲要。

本纲要适用于东莞市各镇排水专项规划。

东莞市城镇排水专项规划应在镇街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规划设计,是对镇街总体规划的深化和细化,其成果应包括规划说明书及规划图册两大部分。

城镇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应合理布局和规划全镇的排水系统,按流域、地形或地势进行分区,在充分利用现有排水系统设施和服从总体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全面技术经济比较分析,选定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经济可行的规划方案,指导全镇排水工程的分期实施。

东莞市城镇排水专项规划编制单位须有相应的市政排水规划设计资质。

2、规划编制原则2.1规划指导思想排水专项规划始终坚持以各镇街城市总体规划为龙头,以“充分利用现有设施、蓄用排相结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根据各镇街的具体情况,按流域、地形或地势、统筹安排、合理分区。

规划的管网系统、雨水提升泵站等适当留有余地,提高排水管网覆盖率、排水收集率,逐步实现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以支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优化城市综合发展环境,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城市河湖水系保护专项规划项目建议书

城市河湖水系保护专项规划项目建议书

《城市河湖水系保护专项规划(2022 -2035年)》项目建议书委托单位编制单位2022年04月28日一、规划背景河湖水系是城市宝贵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在净化环境、改善气候、丰富景观、塑造城市形象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同时,它又是极其脆弱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极易遭受侵蚀、破坏。

根据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为践行“两山理念”,研究河湖水系保护规划的编制技术要求,旨在加强规划引导,保护绿水青山,留下城市特有自然基因和历史记忆,意义重大。

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2022年省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要点》等文件的相关要求,为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及现代城市生态水利建设的需要,指导城市涉水工程建设与管理,保障城市防洪、排涝安全,统筹城乡发展,特编制本规划。

二、规划范围及期限规划范围为县城区。

规划期限为2022-2035年,其中,近期为2022-2025年,远期为2026-2035年。

三、规划依据《河湖生态修复与保护规划编制导则》(SL709-2015);《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513-2009);《城市水系规划导则》(SL431-2008);《城市绿线管理办法》(2002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002年);《水功能区管理办法》(2003年);《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年12月1日实施);山体水体利用规划 实施措施与保障 五、规划内容 规范及其他相关规划。

其他相关法律、法规、 现状分析技术路线基础研究 水体现状分析 山体现状分析 水体生态现状 水体利用现状 水体保护现状 山体生态现状 山体利用现状 山体保护现状 上位规划分析相关案例研究借鉴 山体水体利用理论 山体水体保护理论规划背景分析 山体水体现状主要问题 生态格局规划 水体保护规划 !山体保护规划 水体开发思路 水体生态恢复 水体保护对氟与措施 水体分级与控制 水体分区与定位 水体空间格局 山体开发思路 山体生态恢复 山体保护对策与措施 山体分级与控制 山体分区与定位 山体空间格局自然因子 景观因子 山体水体生态敏感性分析1、现状调查与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市通州城区水系专项规划南通市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二○一三年十一月目录1 总论 01.1 规划目的意义 01.2 规划指导思想 01.3 规划原则 01.4 规划依据 01.5 规划范围 (1)1.6 规划基准和水平年 (1)1.7 城市水系规划的技术工作程序 (1)1.8 规划主要成果 (2)2 城市水系规划区域概况 (3)2.1 自然条件 (3)2.2 经济社会发展 (3)2.3 污染源分析 (3)2.4 水污染防治 (4)2.5 河道水环境质量状况 (4)2.6 已有控制性详规 (4)3 城市水系现状及分析 (12)3.1 现状水系 (12)3.2 水系历史演变 (12)3.3 经济社会发展对水系布局的要求 (12)3.4 水系存在问题分析 (13)4 城市水系布局和水面规划 (14)4.1 城市水系布局 (14)4.2 城市水面规划 (21)5 城市河道生态水量的控制和保障 (22)5.1 河道生态水量确定方法 (22)5.2 河道生态水量计算 (22)5.3 河道生态水量保障措施 (22)6 城市河道水质控制和工程措施 (23)6.1 河道水污染与水质现状 (23)6.2 河道功能划分与水质目标 (23)6.3 改善河道水质的水系整治方案 (24)6.4 河道生态修复方案 (25)7 城市水景观与水文化 (26)7.1 城市水景观 (26)7.2 城市水文化 (29)8 城市河道生态型护岸 (32)8.1 堤防护岸现状 (32)8.2 生态型护岸规划方案 (32)8.3 典型护岸工程分析 (33)9 城市水系管理 (35)9.1 水系管理范围划定 (35)9.2 水系管理内容 (37)9.3 水系管理法规 (37)10 城市水系规划工程建设意见 (38)10.1 水系规划工程系统 (38)10.2 规划工程投资 (38)10.3 近期工程建设计划 (40)11 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分析 (42)11.1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42)11.2 宏观效益分析 (43)1 总论1.1 规划目的意义2009年,经国务院批准,原通州市并入南通市成为通州区,南通市城市空间结构因此有了较大调整,由片区组团城市向T型城市转型,明确了通州区作为未来南通市的次中心。

在撤市并区之后,通州区相关规划应对不足,未能及时有效的与南通市区对接,规划标准也应相应的提升到全南通市的角度。

现阶段,《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与《江苏省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规划》已报批,这些规划都以南通与通州一体化作为前提,随之而来的是通州中心城区格局的调整,原有城市基础设施也应作出相应调整、完善、优化。

同时通州各片区已完成多项专项规划、控规和详规,但缺乏统一协调,在水系布局、分区方案等方面存在不一致性,急需整合。

为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和江苏沿海开发的国家战略,围绕将南通建成长三角北翼经济中心的总体目标,针对通州中心城区发展目标、功能定位,为规范保护和利用城市水系的行为,促进城市水系综合功能的有效发挥,保障城市防洪、供水、水生态和水环境安全,根据国家法规和已有相关规划,制定本规划。

1.2 规划指导思想以城市总体规划和区域水利规划为指导,以现状河网水系为基础,以城市防洪保安为前提,以水系贯通、截污治污、水体置换、生态修复、营造景观为主要手段,大力提升水生态环境功能,突出系统规划、统筹协调、综合整治、科学管理,构筑“安全、通畅、清洁、生态、秀美”的城市水系新景观,为通州区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3 规划原则1)充分协调水系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布局、目标和建设要求的关系,同时注重与城市给水排水、水环境保护、道路交通、旅游景观及其他专业规划的衔接。

2)充分协调城市与水系的关系,处理好水系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城市绿化景观系统、城市环境保护系统以及城市市政工程系统的关系。

3)充分兼顾水体、岸线和滨水空间三个层面的功能协调,使三层面的功能配置相得益彰,形成完善合理的水系空间体系。

4)体现生态优先的理念。

尊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结合城市的水文、地质、地貌、气候、生态特征,因地制宜,确保水系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5)体现滨水空间的共享性。

滨水空间是城市宝贵、甚至是稀有的空间资源,应确保水系空间在土地权属、功能特性等多方面的公共性。

6)体现水系的地方特色。

充分考虑城市空间景观形象的展现和塑造,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空间景观。

7)坚持公众参与的原则,在规划编制、修改和实施的全过程中广泛吸引公众意见。

1.4 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3]《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2)[7]《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1988)[8]《防洪标准》(GB50201-94)[9]《城市水系规划导则》(SL 431—2008)[10]《城市水系规划规范》(GB50513-2009)[11]《城市蓝线管理办法》(2006)[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13]《景观娱乐用水水质标准》(GB 12941)[14]《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15]《水域纳污能力计算规程》(SL 300)[16]《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CJJ 50)[17]《南通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18]《南通市通州区“十二五”水利发展规划》[19]《南通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20]《南通市通州城区发展规划》[21]《江苏省南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2]《通州区旧城区及北部地区编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23]《通州区世纪大道以西地段控制性详细规划》[24]《通州区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5]《通州区东城小镇规划研究》[26]《南通市通州区金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7]《通州区新金西路西延区域控制性详细规划》[28]《南通市通州区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修编》(2012-2030)[29]《通州市城市水环境治理规划》[30]《南通市通州区水利现代化规划》(2011-2017)[31]已批建设用地红线和道路红线[32]《南通统计年鉴》(2012)[33]其他有关法规、规范及规定1.5 规划范围1、规划范围范围:通州中心城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2、研究范围范围:南通市中心城市行政管辖区域。

面积:约1900平方公里图1-1:规划范围和研究范围1.6 规划基准和水平年规划基准年:2012年规划近期水平年:2020年规划远期水平年:2030年1.7 城市水系规划的技术工作程序规划调研:对规划区水系情况作详细彻底的调查,收集、整理和分析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水系历史及已有规划等方面的资料,同时广泛征集各相关部门的意见,对水系现状及存在问题作深入细致的分析,使得规划方案的制定做到有的放矢。

初定方案:依据流域、区域综合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及防洪排涝、供水、水环境治理等专项规划,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开发等规划对水系布局的需求,立足现有水系,理清水脉,遵循水流的客观规律,明确城市水系主体功能,确定城城市水系的基本格局。

在城市水系基本格局确定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城市水面修复与补偿,满足城市适宜水面面积率要求。

对规划区水污染原因进行客观的调查分析,确定水功能区划及水质目标,确定水质控制、生态修复方案,同时研究水系生态水量的控制和保障。

充分考虑水系景观功能,制定适应城市品位提升、居民生活休闲需求的水景观建设方案。

深入挖掘城市涉水文化底蕴,结合城市水景观功能区划,以保护历史水文化遗产为重点,辅助考虑具有时代特点、自身特色和适应城市人居需求的新型水文化建设。

中间成果汇报:根据规划初定方案,编制水系规划报告初稿,同时召开中间成果汇报会,与相关部门沟通和交换意见,并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对规划报告进行修改完善。

规划评审:提交规划报告送审稿,准备汇报文件,组织有关专家对规划报告进行审查。

最终成果:对专家审查意见进行整理与汇总,根据意见对规划报告作最后的调整和完善,并提交规划最终成果。

1.8 规划主要成果明确规划期的规划目标、构建城市水系系统和水系布局、确定城市适宜水面面积和水面组合形式、确定城市河道生态水量和控制保障措施、制定城市河道水质保护目标和改善措施、制定城市水景观建设方案、划定城市水系行政管理范围和制定管理方法、制定城市水系整治工程建设方案。

2 城市水系规划区域概况2.1 自然条件地形地貌:通州区一般地面高程在3.20~4.40米(85基面,下同)之间,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沿江沿海地势低落,地面高程一般在2.40~2.80米之间。

全市地貌构成:耕地占有64.6%,园林占2.3%,居民点及工矿、交通用地占14.6%,水域占18.4%,未利用地仅占0.1%。

通州市城区属通吕水脊海河相沉积平原区,市区地势基本平坦,南低北高,西高东低,地面标高在3.80~4.40米之间,平均超出其东北边的三余海积平原和南边的启海平原约1~2米。

气候:通州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气候分明,雨水充沛,日照较丰富,无霜期长,降雨多集中于每年的6~9月份,梅雨台风等地区性气候明显。

年平均气温15℃,平均日照2100~2200hr,年平均降水量1086.8毫米,年平均雨日120天左右,受梅雨和台风影响,降水量年内分配不均,雨量主要集中在5~9月,约占全年的64.4%。

相对湿度80%,雾日31天左右,无霜期212~235天,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350~1450毫米。

工程地质:通州区地质属下扬子台褶带,以浅层变质岩为基地,为震旦纪以来凹陷地带边缘,沉积了震旦纪至中生代三迭系海陆相交替沉积地层,自中生代后,为持续沉降区。

第四纪沉积物分布广泛,土层深厚,不见原岩露头。

根据物探和钻探资料,地质构造比较简单,是相对稳定地区,属中部古长江工程地质条件优良区。

水文地质:本区位于扬子板块下扬子地块东段,第四纪沉积物源丰富。

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纪松散砂层之中,具有分布广、层次多、水量丰富、水质复杂等特征。

根据含水层的年代、沉积环境、埋藏分布及水力联系,可将区内孔隙含水层自上而下,依次划分为潜水层和Ⅰ、Ⅱ、Ⅲ、Ⅳ承压水层(组)。

潜水层埋藏于地表下50米以上,由粘土、亚砂土、粉细砂组成,处在与大气降水、地表水交替的地质环境中。

水质受全新世海侵影响较大,水质为咸水,后随海水退出,受大气降水、长江水渗入稀释和上游淡水补给而淡化,属微咸水。

第Ⅰ承压含水层以灰色中粗砂、中细砂夹粉砂为主,与潜水层有水力关系,为半盐水。

第Ⅱ承压含水层以中细砂、含砾中粗砂为主,水质为重碳酸氯化钠(镁)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