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蠕虫吸虫纲丝虫血吸虫
血吸虫-搜狗百科
![血吸虫-搜狗百科](https://img.taocdn.com/s3/m/0d71b0d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29.png)
血吸虫-搜狗百科
埃及吸血虫虫卵从宿主的粪便中排出,如粪便进入河水,虫卵便在水中孵化成毛蚴。
毛蚴并不感染人,而要先钻进钉螺体内寄生,钉螺被称为中间宿主。
一条毛蚴在钉螺体内可发育、繁殖成上万条尾蚴。
尾蚴离开钉螺后在浅表的水面下活动,遇到人或哺乳动物的皮肤便钻人体内,进入血液,使人或动物感染血吸虫病。
有尾蚴的水称为疫水。
在我国的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牛和不圈养的猪是主要的传染源。
不论男女老少都容易感染血吸虫病。
不经药物治疗,血吸虫病不可能自然痊愈,得过病后也不产生免疫力,治愈后的人如接触疫水,还可以再次得病。
血吸虫发育的不同阶段,尾蚴、童虫、成虫和虫卵均可对宿主引起不同的损害和复杂的免疫病理反应。
由于各期致病因子的不同,宿主受累的组织、器官和机体反应性也有所不同,引起的病变和临床表现亦具有相应的特点和阶段性。
根据病因的免疫病理学性质,有人主张将血吸虫病归入免疫性疾病范畴内。
日本血吸虫病流行于亚洲的中国、日本、菲律宾、印度尼西亚。
不论何种性别、年龄和种族,人类对日本血吸虫皆有易感性。
在多数流行区,年龄感染率通常在11~20岁升至高峰,以后下降。
在传播途径的各个环节中,含有血吸虫虫卵的粪便污染水源、钉螺的存在以及群众接触疫水,是三个重要的环节。
寄生虫总结
![寄生虫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8cf176302768e9951e738d7.png)
医学蠕虫包括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中的一些寄生虫1、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绦虫属于扁形动物门绦虫纲2、线虫属于线形动物门线虫纲丝虫属于丝虫目盖头虫科线虫钩虫属钩口科线虫蛔虫属蛔科线虫转续宿主:●某种蠕虫幼虫侵入非正常宿主内●虽能成活,但不能继续发育●而对正常宿主仍具有感染性这种非正常宿主称为转继宿主保虫宿主●有些寄生虫除了寄生在人体外,还可感染某些脊椎动物●这些感染动物可成为此寄生虫的传染源●并在流行病学中起贮存和保虫作用这种动物为保虫宿主寄生于消化道的线虫学名华支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日本裂体吸虫外文名简称名肝吸虫姜片吸虫肠吸虫肺吸虫日本血吸虫寄生部位肝胆管人及猪的小肠肺脏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主要保虫宿主猫犬等哺乳动物猪猫犬虎狼等食肉哺乳动物牛羊鼠等动物终宿主人人人人第一中间宿主纹沼螺,赤豆螺,长角涵螺扁卷螺川卷螺湖北钉螺是唯一中间宿第二中间宿主鲤科鱼,淡水虾植物媒介:菱角、荸荠、茭白、水浮莲、浮萍溪蟹蝲蛄生活史发育阶段名称毛蚴胞蚴雷蚴尾蚴囊蚴毛蚴胞蚴母雷蚴子雷蚴尾蚴毛蚴胞蚴雷蚴尾蚴感染期囊蚴囊蚴囊蚴尾蚴感染途径和方式人食入含活囊蚴的鱼虾人食入带囊蚴的水生植物或生水捕食含活囊蚴的溪蟹蝲蛄尾蚴经皮肤钻入体内主要致病情况胆管炎,胆囊炎腹痛,肠蠕动增强,肠鸣音亢进,肠梗阻肺型并殖吸虫病低热咳嗽血痰铁锈痰胸痛血管炎栓塞及小血管破裂虫卵肉芽肿主要诊断粪检直接涂片法粪检痰检虫卵粪检用乙状结肠镜或直肠镜刮取组织检查毛蚴孵化法防治原则备注补充虫卵有疣状突起虫卵无卵盖雌雄异体虫卵是主要致病阶段我国五大寄生虫病:疟原虫、血吸虫、钩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应重点全面掌握绝大部分线虫,如十二提肠钩虫,似蚓蛔线虫,毛首鞭形线申请,蠕形住肠线虫都属于生物源性寄生虫. 所有吸虫,棘头虫,大部分绦虫和少数线虫者属于生物源性线虫学名似蚓蛔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蠕形住肠线虫外文名Ascaris lumbricoidesLinnaeus Ancylostomaduodenale andNecator americanusEnterobiusvermicularis Linnaeus简称名蛔虫钩虫蛲虫寄生部位小肠小肠(肠粘膜) 盲肠结肠小肠下段主要保虫宿主终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无中间宿主无中间宿主无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生活各发育阶段杆状蚴,丝状蚴感染期感染性虫卵丝状蚴感染期卵感染途径和方式口皮肤口主要致病情况胆道蛔虫症蛔虫性阑尾炎蛔虫性肠梗阻贫血雌虫产卵引起肛门及会阴部皮肤搔痒及继发性炎症寄生于消化道的线虫丝虫(filaria)为一类由节肢动物传播的寄生性线虫 寄生于血液和组织液的线虫 学名班氏吴策线虫 马来布鲁线虫外文名 W.bancrofti Brugia malayi简称名 班氏丝虫马来丝虫 寄生部位 淋巴系统(浅,深) 淋巴系统(浅) 传播媒介 蚊 蚊终宿主人 人与多种脊椎动物 第一中间宿主 第二中间宿主生活史发育阶段名称 微丝蚴 腊肠期蚴 丝状蚴 微丝蚴 腊肠期蚴 丝状蚴 感染期丝状蚴 丝状蚴 感染途径和方式 蚊叮咬蚊叮咬主要致病情况淋巴结淋巴管炎 鞘膜积液淋巴结淋巴管炎 象皮肿主要诊断直接涂片法 虫卵直接涂片法 虫卵或钩蚴 粪便检查虫卵阳性率低 透明胶纸拭子法或棉签拭子法 防治原则备注补充十二指肠钩口线虫有两对钩齿人是惟一的传染源主要诊断查血或浓集法厚血膜法从患者外周血,乳糜尿液,抽出液或活检物中查出微丝蚴和成虫防治原则普查普治和防蚊灭蚊备注补充人是班氏线虫惟一的终宿主人兽共患型夜现周期性:丝虫病患者体内的微丝蚴,一般滞留在肺毛细血管中,夜间出现在外周血液,这种微丝蚴在外周血中表现为夜多昼少的现象.丝虫的成虫,感染期蚴,微丝蚴对人体均有致病作用,但以成虫为主绦虫Cestode可分为圆叶目绦虫和假叶目绦虫学名曼氏迭宫绦虫(孟氏裂头绦虫)假叶目绦虫代表虫种链状带绦虫(人体主要寄生绦虫)圆叶目绦虫肥胖带绦虫圆叶目绦虫外文名Spirometramansoni Taenia soliumLinnaeusTaenia saginataGoeze简称名猪肉绦虫钩绦虫猪带绦虫牛带绦虫牛肉绦虫无钩绦虫寄生部位终宿主小肠人可偶感染人小肠小肠上段主要保虫宿主转继宿主蛇鸟类或猪等兽类在该宿主不能继续发育停留于裂头蚴阶段终宿主猫犬等食肉动物人人是惟一的终宿主第一中间宿主剑水蚤猪和野猪是主要中间宿主牛人不能作为中间宿主第二中间宿主蝌蚪(蛙)生活各发育阶段钩球蚴原尾蚴裂头蚴含卵孕节六钩蚴囊尾蚴(囊尾蚴主要寄生于肌肉,脑,心脏,眼)感染期原尾蚴和裂头蚴囊尾蚴孕节? 囊尾蚴(肌肉)感染途径和方式饮生水吞入含原尾蚴的剑水蚤裂头蚴和原尾蚴经皮肤感染误食转继宿主或以其肉敷贴伤口猪囊尾蚴感染或流行的原因是因为误食猪带虫卵流行因素为猪饲养方法不当误食囊尾蚴(口)病人和带虫者粪便污染牧草和水源以及居民食用牛肉方法不当主要致病情况嗜酸性肉芽肿囊曼氏裂头蚴病猪带绦虫病(囊尾蚴)囊尾蚴病(虫卵)自体内感染自体内感染异体感染因孕节常逸出肛门肛门及会阴部的不适和瘙痒腹部不适、消化不良、腹泻或体重减轻主要诊断成虫感染以粪检裂头蚴病于囊肿处取活组织检查病人粪便中的孕节做压片检查观察子宫的侧支数即可确诊粪便检查孕节肛门拭子法防治原则备注补充人可以作为第二中间宿主转续宿主终宿主头节有顶突及小钩孕节子宫侧支有7-13支无顶突及小钩子宫侧支有15支以上,可以此为鉴别。
蠕虫——吸虫——日本血吸虫
![蠕虫——吸虫——日本血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a6382d1abb68a98271fefad0.png)
蠕虫——吸虫——日本血吸虫一、血吸虫寄生在人体的血管内而得名;它引起的疾病为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
是WHO规定的“六大热带病”之一,我国“五大寄生虫病”之一二、形态1.成虫:雌雄异体* 2.虫卵:*结构卵壳厚薄均匀,无卵盖,有侧刺内含毛蚴(毛蚴分泌的SEA集中于毛蚴与卵黄膜之间,油滴状,可通过卵壳微孔释出)3.毛蚴具有向光性和向上性,在水中作直线运动(毛蚴孵化)借助顶突和腺细胞的分秘作用,主动钻入钉螺体内4.尾蚴:5. 童虫:尾蚴脱尾后则为童虫6.母胞蚴、子胞蚴7. 钉螺:形似螺丝钉,分为光壳钉螺和肋壳钉螺两种;是血吸虫的中间宿主。
三、生活史人体外阶段人体内阶段水中(钉螺)终(人、牛、羊等)卵→毛蚴→母胞蚴…子胞蚴…尾蚴→童虫→成虫…卵↑↑↑↑感染移行寄居离体宿主:中间宿主─钉螺终宿主─人保虫宿主─牛、羊、猪、狗、鼠等30多种哺乳动物1.在人体外低渗水、光照(1)在水中:虫卵———————→毛蚴(2) 在钉螺体内:毛蚴→母胞蚴 --→子胞蚴--→尾蚴时间:春天4-5个月,夏天2+个月2.在人体内*(1)尾蚴感染人体方式:人体皮肤接触“疫水”时,尾蚴主动钻入(最快10")(2)童虫在体内的移行过程7天 7天皮下┈┈→肺┈┈→门脉系统3小时(3)成虫寄居部位、营养及寿命部位:肠系膜V(肠系膜上、下V及直肠上V)(3)成虫寄居部位、营养及寿命部位:肠系膜V(肠系膜上、下V及直肠上V)(5)虫卵的发育及去向产卵部位:肠系膜V末梢*发育:初产卵┈┈→成熟卵┈┈→死亡卵*虫卵去向:◇绝大多数沉积于肝、肠组织◇随粪排出(16%)◇异位沉积于肝、肠以外组织(肺、脑)[问题:血吸虫寄生在血管内,其虫卵为什么可随粪排出?]虫卵离体机制:IV型变态反应腹内压成熟虫卵肠系膜炎虫卵脱落分泌SEA 症、坏死肠蠕动到肠腔*条件:只有成熟卵沉积在肠粘膜下端才能离体四、致病1.致病机理(人体内的各个阶段都可对机体造成损害,且都与免疫有关)(1)尾蚴→尾蚴性皮炎(初次不明显,多次接触后严重) I (2)童虫→机械性损伤(对肺尤为严重,常引起咳嗽、•痰中带血)III(3)成虫→①夺取营养→营养不良②机械性刺激→血管内膜炎III(4)*虫卵→虫卵肉芽肿→肝、肠纤维化IVa.虫卵肉芽肿的形成机制SEA →致敏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细胞聚集→纤维化、钙化五、实验诊断六、诊治首选药物:吡喹酮七、流行与传播1.分布:东南亚国家(中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日本);我国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2.疫区分型:①水网型:长江下游的一片冲积平原;钉螺呈网状水系分布,②山丘型:③湖沼型:3.流行环节:①传染源的存在(人、牛、羊等)②中间宿主钉螺的存在③尾蚴侵入人体的机会(七)防治原则“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性防治原则”,①查:◇传染源: 病人,病畜及带虫者◇钉螺②治:群体化疗③灭:◇钉螺(改造环境灭螺、药物灭螺)◇尾蚴(石灰、茶子饼)④管:◇粪(农村使用沼气)◇水⑤防:◇使用防护用具(穿桐油布袜、长统胶鞋、尼龙防护裤,戴手套…等)◇檫防护膏(如:皮避敌)◇口服预防药(吡喹酮40mg/kg qd)⑥宣: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新现寄生虫病名词解释
![新现寄生虫病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3a963c36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e8.png)
新现寄生虫病名词解释
新现寄生虫病是指在过去几十年中首次被诊断出来的寄生虫疾病,这些疾病通常以前从未见过。
这些疾病的出现是医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它们改变了我们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一些新现寄生虫病包括:
1. 血吸虫病:血吸虫病是最常见的新现寄生虫病之一,感染血吸虫病的人体内会出现血细胞异常和纤维化等症状。
该疾病在中国、韩国和日本等亚洲地区广泛传播,是造成当地人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2. 丝虫病:丝虫病是一种通过丝虫媒介传播的寄生虫疾病,感染后会出现肠道疾病和肝脏疾病等症状。
该疾病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较为常见。
3. 姜片虫病:姜片虫病是一种通过姜片虫媒介传播的寄生虫疾病,感染后会出现肠道疾病和肝脏疾病等症状。
该疾病在亚洲地区广泛传播,是造成当地人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4. 肠道阿米巴病:肠道阿米巴病是一种通过阿米巴原虫媒介传播的寄生虫疾病,感染后会出现腹泻、呕吐和神经系统症状等症状。
该疾病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较为常见。
除了以上列举的疾病,还有许多其他新的寄生虫疾病被诊断出来,这些疾病的出现改变了我们对寄生虫病的认识和治疗方法。
因此,我们需要更加关注寄生虫病的研究和发展,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
医学蠕虫概述,线虫,蛔虫
![医学蠕虫概述,线虫,蛔虫](https://img.taocdn.com/s3/m/ebdc9cc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76.png)
似蚓蛔线虫 Ascaris lumbricoides 蛔虫 round worm
形态 生活史 致病 诊断 流行 防治
形态(Morphology)
成虫(Adult) 圆柱形,两端较细 雌虫较大(20-35)cm,尾端
尖直; 雄虫较小(15-31)cm,尾端
生物源性蠕虫(biohelminth):在生活史过程中至少 需要一个中间宿主的蠕虫。生活史为间接型。
线虫
nematode
一、形态特征
成虫 线状或长圆柱形,体不分节 左右对称,大小不一 雌雄异体,雌大雄小 具有完整的消化道
体壁Βιβλιοθήκη 角皮层 皮下层纵肌层
原体腔(假体腔)
蛔虫
鞭虫
钩虫
消化系统完整 口、咽、肠、肛门
6. 致病阶段:幼虫、成虫
7. 诊断阶段:虫卵、童虫、成虫
8. 成虫寿命:1年
9. 雌虫产卵量:24万/条/天
致病(Pathogenesis)
1、幼虫致病 移行:机械性损伤、肺部 病变(蛔虫性肺炎) 发育、蜕皮:毒性作用、 变态反应
致病
2、成虫致病 掠夺营养、损伤肠粘膜:呕吐、食欲不振、腹痛 超敏反应:荨麻疹等 并发症:
便 ➢ 苍蝇、蟑螂等有害昆虫传播
防治(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综合性防治措施: 查治病人、带虫者:阿苯达唑、甲苯达唑 加强粪便管理,建立无害化粪池 加强卫生教育,讲究个人卫生 消灭苍蝇、蟑螂等有害昆虫
诊 断 粪便直接涂片法操作过程
流行(Epidemiology)
分布: 呈世界性分布 温暖、潮湿、卫生条件差的热带、亚热带地区 儿童高于成人,农村高于城市
人体寄生虫学蛔虫鞭虫蛲虫
![人体寄生虫学蛔虫鞭虫蛲虫](https://img.taocdn.com/s3/m/d0e4d18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a.png)
局部检查:外阴红肿,于右方大阴唇内侧见2个高梁米粒大小的溃疡,阴道口粘膜充血,有脓性分泌物自阴道流出。
01
道分泌物涂片镜检,未查到滴虫和霉菌,淋菌PCR和砂眼衣原体PCR检查均为阴性。
02
思考:可能为何种病原体感染?如何确诊?
03
一、蛲虫形态:
PART ONE
蛲虫成虫
雌虫:1cm左右 雄虫:2-5mm
肠虫清(丙硫咪唑)200mg,顿服;
0.5%乳酸溶液冲洗阴道,50ml溶液从细导尿管注入,1次/天;
建议患儿父母及玩伴也行驱虫治疗,所用衣被、玩具等作煮沸或用0.05%碘液浸泡消毒。经上述处理,4天后病情逐渐好转,7天脓性分泌物消失,红肿消退,溃疡愈合,复查虫卵阴性。
01
02
03
治疗:
蛔虫的生活史(幼虫的移行);
幼虫
一、形 态
成虫
长圆柱形,形似蚯蚓,活时成粉红色或微红色,死后为白色;
雌虫:长约20-35cm;雄虫:15-31cm,
Adult of Ascaris lumbricoides
2 蛔虫卵示意图
大小 形状 颜色 卵壳 内容
Embryonated Eggs of Ascaris 受精卵孵化后蜕皮一次成为感染性蛔虫卵(含蚴卵)--感染期
03
2008年初,政府又将常见寄生虫病防治纳入“健康中国——2020”战略规划。
04
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还将14岁以下儿童蛔虫感染率(≤3% )列为卫生城市、卫生城镇考核指标。
05
由各地卫生部门牵头,CDC组织实施“四改一驱”(改厕、改水、改造环境、改善行为和驱虫)。
06
述
线虫(nematode):是外形呈线状的一类蠕虫,隶属于线性动物门的线虫纲,种类多、分布广。
医学蠕虫
![医学蠕虫](https://img.taocdn.com/s3/m/5b7162136c175f0e7cd137fa.png)
第三篇医学蠕虫第十四章吸虫【教学内容】:1.吸虫纲的形态特征、生活史及分类2.华枝睾吸虫(肝吸虫):成虫、虫卵及囊蚴的形态结构、生活史(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在终末宿主体内的发育)、成虫的致病作用、实验诊断(粪检、十二指肠引流液检查、免疫诊断)、流行因素、防治原则。
3.布氏姜片吸虫(姜片虫):成虫及虫卵的形态结构。
生活史(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在媒介水生植物上的发育、在终末宿主体内的发育)。
实验诊断(粪检虫卵)。
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4.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成虫及虫卵形态结构。
生活史(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在人体内的发育)。
童虫及成虫的致病作用。
实验诊断(痰检虫卵、粪检虫卵、活体组织检查、免疫诊断)。
流行因素及防治原则。
斯氏狸殖吸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诊断。
5.日本血吸虫(血吸虫):简介寄生于人体的血吸虫虫种。
日本血吸虫成虫及虫卵的形态结构、毛蚴及尾蚴的形态简介。
生活史(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人体内的发育、虫卵在人体的分布、排出途径及机制)。
致病作用(尾蚴、童虫、成虫、虫卵的致病作用、循环抗原及免疫复合物、异位寄生与异位损害)。
实验诊断(粪便直接涂片法、沉淀法、直肠活体组织检查法、免疫诊断、综合查病)。
流行情况(分布及危害情况、流行因素及影响流行的因素)、防治原则。
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的成就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外文词汇】:Clonorchis sinensis(华枝睾吸虫) Fasciolopsis buski(布氏姜片吸虫) Paragonimus westermani(卫氏并殖吸虫) Pagumogonimus skrjabini(斯氏狸殖吸虫)第十五章绦虫纲【教学内容】:1.共同形态特征、生活史(园叶目与假叶目)及分类。
2.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成虫(头节、孕节、成节)、虫卵及囊尾蚴的形态结构。
生活史(在中间宿主体内的发育、在人体内的发育、囊虫病的感染方式)。
成虫及幼虫的致病作用。
绦虫病的诊断(粪检孕节及虫卵、肛周取材查卵)、囊虫病的诊断(活体组织检查、免疫诊断)。
第二篇 动物蠕虫病学-吸虫
![第二篇 动物蠕虫病学-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dc7b33ee7c1cfad6195fa7a9.png)
(4) 内部构造 内部器官包埋在实质中,无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口→前咽→咽→食道→盲肠 p\2-1-6.jpg 排泄系统 p\2-1-7.jpg p\2-1-8.jpg 代谢产物由排泄系统排出体外,原肾型排泄系统。
焰细胞→毛细管→收集管→合并为排泄总管→合并 为 排泄囊→排泄孔 淋巴系统 由几个淋巴窦组成,每个淋巴窦有 2-4 对纵排泄管相 连。
则的2~5mm长的暗红色虫道,虫道内有凝
固的血液和少量幼虫。腹腔中有血红色的 液体,有腹膜炎病变。
(2) 慢性病例 引起慢性增生性肝炎、慢性
胆管炎和贫血现象。
早期肝肿大,后逐渐萎缩变硬,表面凹
凸不平,颜色变浅。
胆管扩张,管壁增厚,象绳索一样突出
于肝表面;胆管内壁有磷酸盐沉积而致粗糙
和坚实,管腔内有虫体和污浊稠厚的粘液。
肝片吸虫病(牦牛):切开胆囊,内寄生大量肝片吸 虫成虫,胆囊壁见明显出血
肝片吸虫病(牛肝部切面):肝脏纤维性肿大,总胆 管和胆囊管极度扩张,纤维性肥厚,内寄生大量肝片 吸虫成虫。
6 诊断
(1)生前诊断 ①虫卵检查 :循序沉淀法
②免疫学诊断
a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三虫诊断试剂盒
(伊氏锥虫、肝片吸虫、日本血吸虫)
厚似斜切的姜片状。腹吸盘发达,
肠管形成 4-6 个弯曲,但不分枝。 睾丸两个分枝状,卵巢亦呈分枝状, 位于睾丸之前。
虫卵:
卵盖
卵细胞
最大的蠕虫卵,130~ 140µ m×80~85µ m; 呈椭圆形或卵圆形 ; 淡黄色; 卵壳薄,均匀,卵盖较小不 明显; 内含卵细胞1个,卵黄细胞 20~40个 。
(5)硝碘酚腈 对成虫有较强的驱杀作用(99%以上),对 童虫也有效(驱虫率达73%-95%)。剂型:针 剂(黄色粉)
吸虫概述
![吸虫概述](https://img.taocdn.com/s3/m/6dc34999daef5ef7ba0d3c3f.png)
3 在螺体内进行多胚繁殖 4 感染期为囊蚴或尾蚴 5 保虫宿主广泛,引起人兽共患寄生虫 病
吸虫横切面
3 um ) (miracidium) (sporocyst)
淡水、多胚繁殖
雷蚴
(redia)
童虫
囊蚴
尾蚴
(encysted metacercaria) (cercaria)
各种螺类
生活史特点(间接型)
1 具有世代交替 2 需淡水中的生物(第一中间宿主
蠕虫: 一类身体柔软靠肌肉伸缩而蠕动的多细 胞无脊椎动物,故称蠕虫 寄生于人体的蠕虫称为医学蠕虫:吸虫、绦 虫和线虫
由蠕虫寄生导致的疾病统称蠕虫病
吸虫(trematode)概述
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 目。寄生人体者有30多种,重要者 有5-6种。 1 华支睾吸虫
2 姜片吸虫、肝片吸虫 3 肺吸虫、斯氏狸殖吸虫 4 裂体吸虫(血吸虫)
1
成虫外形特点
(1)叶状或舌状,个别圆柱形 (2)背腹扁平,两侧对称
(3)有口、腹吸盘(oral、ventral sucker)
(4)雌雄同体(血吸虫例外)
2
(1)体壁
成虫结构特点
体被:外质膜、基质、基质膜
肌层:外环肌、内纵肌 消化系统:有口无肛门 生殖系统:♀♂两套 排泄系统 、神经系统
(2)实质组织 (3) 缺体腔
医学寄生虫学考试重点
![医学寄生虫学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b461ff054b73f242336c5f4f.png)
位置: 学习指南---〉医学蠕虫部分吸虫一、内容提要吸虫属于扁形动物门吸虫纲。
寄生于人体的吸虫主要有华枝睾吸虫、布氏姜片吸虫、卫氏并殖吸虫、斯氏狸殖吸虫和日本血吸虫。
要求掌握吸虫成虫的形态特点、生活史特征;了解吸虫各期幼虫的形态及发育过程。
各类吸虫的学习要求是应掌握与致病或/和诊断有关的成虫、虫卵形态特点、生活史要点;熟悉致病及实验诊断;了解防治原则。
(一)吸虫成虫的形态特征1.吸虫背腹扁平、叶片状(血吸虫除外)。
2.具有口吸盘和腹吸盘。
3.消化系统不完整,缺乏肛门。
4.除血吸虫外,其他吸虫均为雌雄同体。
5.吸虫体壁和内脏器官之间充满实质组织,即无体腔。
(二)吸虫生活史特征1.虫卵必须入水,才能孵出毛蚴。
2.吸虫生活史复杂,常需1~2个中间宿主,其中第一中间宿主为淡水螺蛳。
3.吸虫的感染期均为幼虫,除血吸虫感染期为尾蚴外,其余均为囊蚴。
4.吸虫均有保虫宿主,为脊椎动物。
5.吸虫发育过程中,具有世代交替现象,即有无性生殖阶段,又有有性生殖阶段。
(三)吸虫各期幼虫1.毛蚴梨形,被有纤毛,运动活跃。
2.胞蚴袋状,成熟胞蚴含多个雷蚴。
3.雷蚴长袋状,成熟雷蚴含多个尾蚴。
4.尾蚴尾蚴在水中运动活跃,分体部和尾部。
5.囊蚴园形或类园形,外有囊壁,内含虫体。
二、学习要点(一)华枝睾吸虫(肝吸虫)1.形态(1)成虫形似柳叶,长约1~2.5cm;腹吸盘居虫体前1/5处,略小于口吸盘;两个睾丸分枝较多,居虫体后1/3,前后排列,受精囊明显,卵黄腺位于虫体中1/3两侧。
(2)虫卵最小的蠕虫卵,形似芝麻粒;黄褐色;卵盖小而明显,对端有突起的小结节;内含梨形的毛蚴。
2.生活史要点(1)外界的发育A.第一中间宿主是赤豆螺、长角涵螺、纹沼螺等。
B.第二中间宿主是淡水鱼、虾类。
C.外界水体是池塘、鱼塘等。
(2)在人体内发育A.感染期为囊蚴。
B.感染方式为食入含活囊蚴的生的或半生鱼虾。
C.体内移行途径为十二指肠→胆总管→肝内胆管。
寄生虫肝吸虫
![寄生虫肝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ba682d106edb6f1aff001f59.png)
4、十二指肠引流胆汁检查
(二)免疫诊断
1、皮内试验 、 2、间接血凝试验 、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4、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型超声波与CT检查 (三)B型超声波与 检查 型超声波与
B超出现异常波型 超出现异常波型 CT出现特异性征象。为影像学较好检查方法。 CT出现特异性征象。为影像学较好检查方法。 出现特异性征象
思 考 题:
1、华支睾吸虫成虫和虫卵的 主要形态特征是什么? 主要形态特征是什么? 是什么 2、如何诊断华支睾吸虫病? 如何诊断华支睾吸虫病? 诊断华支睾吸虫病 3、人是如何感染华支睾吸虫? 人是如何感染华支睾吸虫? 感染华支睾吸虫 4、如何防止感染和治疗华支睾吸虫病? 如何防止感染和治疗华支睾吸虫病? 防止感染和治疗华支睾吸虫病
五、流 行
(一)分布 世界:主要分布在亚洲, 世界:主要分布在亚洲, 以中国和日本最多见。 中国和日本最多见。 最多见 中国:除青海、宁夏、内蒙古、西藏外, 中国:除青海、宁夏、内蒙古、西藏外, 流行于25个省 市自治区, 个省、 流行于 个省、市自治区, 以广东、 山东、河南、 以广东、 山东、河南、 四川比较严重。 四川比较严重。 广东:以珠江三角洲最为严重。 广东:以珠江三角洲最为严重。
(二)因素
1、传染源的存在 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病人、带虫者、保虫宿主 塘边厕 ,“新鲜粪便喂鱼 新鲜粪便喂鱼” 塘边猪圈 塘边猪圈” “ 塘边 厕 所 ” ,“ 新鲜粪便喂鱼 ” ,“塘边猪圈 ”
2、中间宿主的存在 、 (1)第一中间宿主 ) (2)第二中间宿主 ) 淡水螺。 淡水螺。 淡水鱼、 淡水鱼、虾。
小 结:
一、形 态 1、成 、 2、虫 、 虫 卵
1、寄生部位 、 2、宿 、 主 (1)终宿主 (1)终宿主 二、生活史 (2)保虫宿主 (2)保虫宿主 (3)中间宿主 (3)中间宿主 3、感染阶段 、 4、感染方式 、
五大寄生虫简介
![五大寄生虫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e3cdee27af45b307e87197a9.png)
五大寄生虫我国和世界卫生组织分别定义了五大寄生虫。
我国五大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钩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世界卫生组织五大寄生虫:疟原虫、血吸虫、丝虫、杜氏利什曼原虫、锥虫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的生活史有前鞭毛体和无鞭毛体两个时期。
前者寄生于节肢动物(白蛉)的消化道内,后者寄生于哺乳动物或爬行动物的细胞内,通过白蛉传播。
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的。
杜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主要寄生在肝、脾、骨髓、淋巴结等器官的巨噬细胞内,常引起全身症状,如发热、肝脾肿大、贫血、鼻衄等。
在印度,患者皮肤上常有暗的色素沉着,并有发热。
钩虫(hookworm)是钩口科线虫的统称,发达的口囊是其形态学的特征。
在寄生人体消化道的线虫中,钩虫的危害性最严重,由于钩虫的寄生,可使人体长期慢性失血,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贫血及与贫血相关的症状。
钩虫呈世界性分布,尤其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人群感染较为普遍。
据估计,目前,全世界钩虫感染人数达9亿左右。
在我国,钩虫病仍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寄生虫病之一。
疟原虫(Plasmodium)是一类最低等最原始的原生动物,它们的整个身体虽则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却是引起疟疾的罪魁祸首。
疟原虫种类繁多,遍及全球,但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在我国较常见的有三种:引起疟疾每隔一天发作一次的间日疟原虫;引起疟疾每隔三天发作一次的三日疟原虫;引起疟疾周期不规则的恶性疟原虫。
丝虫(filaria)是由吸血节肢动物传播的一类寄生性线虫。
成虫寄生在脊椎动物终宿主的淋巴系统、皮下组织、腹腔、胸腔等处。
雌虫为卵胎生,产出带鞘或不带鞘的微丝蚴。
大多数微丝蚴出现于血液中,少数出现于皮内或皮下组织。
幼虫在某些吸血节肢动物中间宿主体内进行发育。
当这些中间宿主吸血时,成熟的感染期幼虫即自其喙逸出,经皮肤侵入终宿主体内发育为成虫。
血吸虫(schistosome)隶属于吸虫纲、复殖目、裂体科、裂体属。
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包括人)的静脉血管内,亦称裂体吸虫或住血吸虫。
医学寄生虫名词解释
![医学寄生虫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957bf069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b.png)
医学寄生虫名词解释医学寄生虫是指寄生在人体或动物体内,靠吸收寄主的营养、损害寄主的组织和器官,并且能在寄主体内完成自己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的一类生物体。
下面对几种常见的医学寄生虫进行解释。
1. 绦虫:绦虫是一类带状扁平类寄生虫,常见的有猪绦虫、牛绦虫和犬绦虫等。
绦虫寄生在人体消化道内,通过头部的吸盘和颈部的顶钩附着在肠壁上。
它们吸收寄主的食物,导致寄主营养不良,并通过产生卵子和节片的方式繁殖。
2. 弓形虫:弓形虫是一种单细胞寄生虫,常通过包括猫、猪和人在内的哺乳动物体内传播。
人类感染弓形虫通常通过进食生或不熟的肉或经过弓形虫卵子污染的食物和饮水。
感染弓形虫的人可能会出现发热、肌肉疼痛和浑身不适等症状。
对于孕妇来说,感染弓形虫可能导致胎儿先天性感染,造成严重的胎儿发育异常。
3. 十二指肠虫:十二指肠虫是一种生活在人体胆道和胰管内的细长蠕虫。
它们通过进食感染有钳端蚴的、未经充分烹饪的鱼或其他食物传播给人体。
感染的人可能出现腹痛、恶心、呕吐和黄疸等症状。
若十二指肠虫阻塞胆道或胰管,可能导致胆管炎和胰腺炎等严重疾病。
4. 疟原虫:疟原虫是由蚊虫传播的一种原虫寄生虫,引发疟疾。
疟原虫寄生在人体红细胞内。
感染者可能出现周期性的高热、寒战、头痛和关节痛等症状。
如果不及时治疗,疟疾可能会导致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
5. 钩虫:钩虫是一类小型肠道寄生虫,常见的有人钩虫和猪钩虫等。
感染钩虫通常通过赤脚行走在感染土壤中,或进食经钩虫卵子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给人体。
感染者可能会出现贫血、腹痛、腹泻和恶心等症状。
这只是医学寄生虫的一小部分,还有许多其他寄生虫种类,包括蛔虫、血吸虫、包虫等。
对于感染医学寄生虫的患者,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以避免对寄主造成进一步的损害。
预防寄生虫感染的措施包括个人卫生习惯的保持、食物和饮水的安全处理以及灭蚊措施的实施等。
医学寄生虫学-医学蠕虫、吸虫
![医学寄生虫学-医学蠕虫、吸虫](https://img.taocdn.com/s3/m/7d1b4c3a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b7.png)
免疫预防
疫苗种类
针对部分蠕虫感染,已有疫苗可 供使用,如日本血吸虫疫苗、蛔 虫疫苗等。
免疫预防策略
根据疫苗种类、适用人群和地区 流行病情况,制定免疫预防策略 ,包括接种范围、接种剂量和接 种周期等。
免疫效果评估
定期对免疫预防效果进行评估, 以便及时调整免疫预防策略,确 保达到最佳预防效果。
预防性卫生措施
比较分析
医学蠕虫与吸虫的异同点
生物分类
医学蠕虫和吸虫在生物分类上属于 不同的纲,前者属于线形动物门, 后者属于吸虫纲。
寄生部位
医学蠕虫主要寄生在人体肠道,而 吸虫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肝脏或其他 内脏器官。
生活史
医学蠕虫的生活史一般需要两个宿 主,而吸虫的生活史只需要一个宿 主。
感染方式
医学蠕虫的感染方式通常是通过摄 入污染食物或水,而吸虫的感染方 式通常是通过接触疫水或食物。
医学寄生虫学-医学蠕虫、吸虫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医学蠕虫概述 • 医学吸虫概述 • 医学蠕虫的防治 • 医学吸虫的防治 • 比较分析
01
医学蠕虫概述
医学蠕虫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医学蠕虫是一类在人体内寄生且可导致人类疾病的蠕虫,包 括吸虫、线虫和绦虫等。
分类
根据寄生部位和虫体形态,医学蠕虫可分为多种类型,如胃 肠道蠕虫、呼吸道蠕虫、皮下组织蠕虫等。
吡喹酮是一种广谱抗吸虫药,对多种吸虫病有效,如血吸虫 病、华支睾吸虫病等。其作用机制是破坏吸虫的皮层细胞, 导致虫体麻痹、死亡。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
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新型的抗吸虫药,具有高效、低毒、安 全等特点,可用于治疗多种吸虫病,如日本血吸虫病、阿米 巴病等。
免疫预防
医学寄生虫
![医学寄生虫](https://img.taocdn.com/s3/m/f5afaab880eb6294dc886c2c.png)
寄生虫流行状况及危害性
全球六大热带病
疟疾—— 21亿人生活在疟疾流行区 血吸虫病—— 76个国家与地区血吸虫病流行 丝虫病—— 80多个国家流行,九亿人受威胁 利什曼原虫病——全世界每年120万患者 美洲锥虫病——每年死亡6万多人 麻风病
我国五大寄生虫病:
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 黑热病、钩虫病
线虫生活史
土源性线虫:在生活史中不需要中间宿主,其虫
卵或幼虫直接在外界发育至感染阶段。
生物源性线虫:在生活史中需要中间宿主,病原体
必须在中间宿主体内才能发育至感 染阶段。
卵——杆状蚴——丝状蚴——侵入破损皮肤
钩虫生活史(土源性线虫)
蛔 虫 生 活 史
直接型生活史
直接型:完 成生活史不 需要中间宿 主,虫卵或 幼虫在外界 发育到感染 期后直接感 染人。如蛔 虫、蛲虫、 鞭虫、钩虫 等。
流行变化
肠道寄生虫病下降. 食物源性寄生虫病增多,向城市扩散. 免疫缺陷—机会致病寄生虫.(隐孢子虫病) 旅游者疾病、宠物热引起的人畜共患病 误诊
医学原虫的形态与结构
一、医学原虫的形态 二、医学原虫的结构
医学原虫的形态
滋养体 包囊
医学原虫的包囊形态
结肠小袋纤毛虫
滋养体(trophozoite):具有运 动、摄食和生殖功能,处于原虫的生长、 繁殖时期。
生活史(life cycle)
寄生部位:小肠 中间宿主:猪或牛 感染期:囊尾蚴、卵
感染途径:口、自体 重复感染
猪(牛) 带绦虫病
成虫 孕节(卵) 六钩蚴
(人小肠)
(猪或牛体内)
口
囊尾蚴
圆叶目(猪、牛带绦虫)生活史
粪 入水
成虫 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