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网络体系结构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ppt课件
图1 OSI参考模型
最顶层
最底层
.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A)
(P) (S) (T) (N)
(DL) (PH)
通信子网
.
OSI中数据流动过程
用户看到的据流向
向实 际 数 据 流
向实 际 数 据 流
实际数据流向
.
2.3 OSI-RM 各层主要功能概述
1、物理层
2.1 网络体系结构及协议概念
2.1.1 网络体系结构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技术 中的关键。
计算机网络的实现需要解决很多复杂的技术问题。 例如:①支持多种通信介质;②支持多厂商和异种机互 联,其中包括软件的通信规定及硬件接口的规范;③支 持多种业务,如远程登录、数据库、分布式计算等;④ 支持高级人机接口。
服务数据单元是指(N)实体为完成(N) 服务用户请求的功能所设置的数据单元
.
2.4.3 、服务原语: 在OSI-RM中,上层使用下层的服务,必须通过下
层交换一些命令,这些命令称为服务原语。
请求:用户要求服务做某项工作
服务原语
指示:用户被告知某事件发生了 响应:用户表示对某事件的响应
确认:用户实体收到关于它的请求答复
● 数据链路层协议分为两类:
● 面向字符型的主要特点是利用已定义好的一组 控制字符完成数据链路控制功能。
● 面向比特型的数据链路层,其规程传送信息的单 位称为帧。帧分为控制帧和信息帧。
.
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传输链路 传输链路是用于传输数据的通信信道,由双绞线、
光纤、 同轴电缆、微波、卫星通信等构成。 信道分为链路与通路两种:
计算机网络题目及答案
第一章引论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P1-9(重点)2、什么是计算机网络P11-123、利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共享哪些资源P124、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P135、计算机网络由哪些部分组成,什么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试述这种层次结构观的特点以及各层的作用。
P136、可以从哪些角度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分类P14-177、什么是耦合度按耦合度不同,如何区分计算机网络和其他计算机系统P128、比较计算机网络的几种主要拓扑结构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P14-16(重点)9、设有5个路由器要连接成一个点到点的通信子网。
在每对路由器之间可以使用一条高速线路、中速线路、低速线路或不设置线路。
如果生成和检查每一种拓扑结构需要100ms的计算时间,则需要多长时间才能查完所有可能的拓扑结构参考答案:n*(n-1)/2=5*4/2=1010*100=1000ms=1s10、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P1611、总线型结构是否适合于广域网,为什么参考答案:不适合。
总线型拓扑结构只适合采用广播式通信方式,而由于广域网规模过大,连接节点数量过大无法使用广播式通信方式。
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1、简述数据通信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P23-242、说明模拟数据和数字数据以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传输时使用的方法。
P263、如何利用话音通道传输计算机数据P25-264、调制解调器的解调部分与编码解码器的编码部分都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二者有区别吗参考答案:(1)编码器接受任意的模拟信号,并从它产生数字信号。
而解调器只接受调制了的正弦(或余弦)波,产生数字信号。
(2)调制解调器的调制和解调不会失真,信号没有损失,过程可逆。
编码器的编解码允许一定程度的信号失真,如视频信号的编码解码。
5、信道的通信方式有哪几种在实际的网络中,最常用的是哪种方式为什么P276、请比较基带传输和宽带传输的概念和传输过程。
计算机网络(第二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参考答案第三章(高教第二版冯博琴)1 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中基本的原理是什么?答:所谓网络体系就是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把每个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规定了同层次进程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之间的接口及服务。
将这些同层进程间通信的协议以及相邻层接口统称为网络体系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中基本的原理是抽象分层。
2 网络协议的组成要素是什么?试举出自然语言中的相对应的要素。
答:网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1)语义协议的语义是指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也即“讲什么”。
2)语法语法是用于规定将若干个协议元素和数据组合在一起来表达一个更完整的内容时所应遵循的格式,即对所表达的内容的数据结构形式的一种规定(对更低层次则表现为编码格式和信号电平),也即“怎么讲”。
3)时序时序是指通信中各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
或者说时序规定了某个通信事件及其由它而触发的一系列后续事件的执行顺序。
例如在双方通信时,首先由源站发送一份数据报文,如果目标站收到的是正确的报文,就应遵循协议规则,利用协议元素ACK来回答对方,以使源站知道其所发出的报文已被正确接收,于是就可以发下一份报文;如果目标站收到的是一份错误报文,便应按规则用NAK元素做出回答,以要求源站重发该报文。
3 OSI/RM参考模型的研究方法是什么?答:OSI/RM参考模型的研究方法如下:1)抽象系统抽象实系统中涉及互连的公共特性构成模型系统,然后通过对模型系统的研究就可以避免涉及具体机型和技术实现上的细节,也可以避免技术进步对互连标准的影响。
2)模块化根据网络的组织和功能将网络划分成定义明确的层次,然后定义层间的接口以及每层提供的功能和服务,最后定义每层必须遵守的规则,即协议。
模块化的目的就是用功能上等价的开放模型代替实系统。
5 服务原语的作用是什么?试以有确认服务为例进行说明。
答:服务在形式上是用服务原语来描述的,这些原语供用户实体访问该服务或向用户实体报告某事件的发生。
第3章网络体系结构讲解
无连接服务
特点(类似于邮政系统服务模式):
1、无连接服务中的数据传输过程不需要经过建立连接、连
接维护与终止连接三个过程;
计 算 机
2、无连接服务的每个分组都携带完整的目的结点地址,各 分组在系统中是独立传送的;
网 3、数据分组传输过程中,目的结点接收的数据分组可能出
络 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
4、无连接服务的可靠性不好,但是协议相对简单,通信效
络 • 接口数据单元IDU:PDU、PCI与ICI共同构成了IDU,它
为经过层间接口的数据单元。
• 服务数据单元SDU:下层接收到IDU后,从中除掉ICI, 此时的数据包称为SDU。
面向连接的服务
特点(类似于电话系统服务模式): 1、数据传输过程必须经过建立连接、连接维护与终止连接
的三个过程;
计 2、面向连接服务的传输连接类似一个通信管道,发送者在 算 一端放入数据,接收者从另一端取出数据; 机 3、数据传输时,数据包不必携带目的结点的地址; 网 4、接收到的数据与发送方发出的数据在内容和顺序上保持 络 一致,传输可靠性好,但是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
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① 数据链路管理:通信的两个实体之间数据链路的建立、维 护与释放。
② 采用差错控制与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 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③ 数据链路层数据传送单位为帧。
思考:数据链路与物理线路有什么区别?
一、协议和体系结构
网络层 网络中通信的两个计算机之间要经过许多的节点和链路或几个 通信子网,由于网络层数据传送单位是分组,因此网络层的主
计 算 机 网 络
• 对等实体:不同计算机中同一层的实体叫做对等(Peer) 实体。
• 服务:网络中各层向上层提供的一组功能(操作)。 在网络中服务分为: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服务 服务定义了两层之间的接口,上层是服务的用户,下层是服 务的提供者。
第三章 体系结构
它们互相交织,形成了非常复杂的系统应用环境。
各种体系结构
如:IBM公司SNA Digital公司DNA ARPANET参考模型ARM 都采用层次结构
网络体系结构
为了解决不同媒介连接起来的不同设备和网络系 统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下实现互操作的问题,采用 分层的方法,将网络互联的庞大而复杂的问题, 划分为若干个较小而容易解决的问题,计算机网 络的各层和层间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体系结 构”。
对等层之间的通信是目的,
相邻层之间的通信是手段。
协议是水平的 服务是垂直的
(N)层、(N-1)、(N+1)之间协议和服务的关系是: (N)层实体利用(N-1)层提供的服务和执行(N)层 协议来对(N+1)提供服务。
服务和协议的关系
服务
是由一系列服务原语组成的,它位于层次接口的位置, 表示底层为上层提供哪些操作功能,如何实现这些功 能,服务不考虑。 是同一层次对等实体之间的,有关协议数据单元的格 式、意义以及控制规则的集合,实体使用协议的最终 目的是为了实现它所要提供的服务。
3、网络通信协议
1.网络协议 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信息)交换而建立的 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网络协议
计算机网络中实体之间有关通信规则的集合
实体
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软件进程。 实体既可以是软件实体(如一个进程),也 可以是软件实体(如智能输入/输出芯片) 层功能实现的真正承担者
分流
复用 普通
一个(N+1)实体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N)SAP 与一个或多个(N)实体相连
四、数据单元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
第3章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
TCP/IP与OSI/RM的比较 除表现结构上的不同之外,还需要说明几点。 (1)层次性是否严格 OSI/RM最大的贡献在于它作为一种理论模型, 有清晰的层次结构,并且用服务、接口和协议 三个基本概念作为每一层的核心。 TCP/IP是实践中形成的,是经验的总结,虽然T CP/IP模型也分层次,但是层次间的依赖关系不 像OSI/RM那样强。
第3章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
1.物理层 物理层(Physical Layer)的功能是解决 “物理连接”的标准问题,而不是物理线路的 敷设问题,具体可以有以下3点: 以下3 (1)它建立在传输介质之上,并不考虑传输 介质的具体敷设问题,而只关心介质两端的连 接,或者说它只关心链路两端点的物理特性。
第3章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 3.3 TCP/IP体系结构
3.3.1 TCP/IP模型 TCP/IP协议是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其中以TCP、 IP协议为主。 TCP/IP模型共划分了四个层次: 网络接口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网络层、传输层是核心层次,向上支持各 种应用,向下要进行数据的传输,加入了网络 接口层。
第3章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
6. 表示层 表示层处理两个应用实体间数据交换的语法问题, 解决数据交换中存在的数据格式不一致和数据表 示方法不同等问题。
第3章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
7. 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进行应用管理和系统管理,直接 为用户服务,在信息网络用户之间形成一个交换 信息的界面━━用户应用程序,如电子邮件、文 件传输等。简单地说,就是接收用户数据。
第3章 计算机网络的层次结构
(2)可靠性第一还是效率第一 可靠性是指网络正确地传输数据的能力。 OSI/RM以可靠性第一作为其基本宗旨; TCP/IP模型则以效率第一作为其基本宗旨. (3)主机负担重还是通信子网负担重 OSI/RM系统中通信子网负担较重,主机负担较轻, 即OSI/RM对主机的要求不高。 在TCP/IP模型中主机的负担较重。
第三章_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要点
源进程传送消息到目 标进程的过程: 消息送到源系统的 最高层; 从最高层开始,自 上而下逐层封装; 经物理线路传输到 目标系统; 目标系统将收到的 信息自下而上逐层 处理并拆封; 由最高层将消息提 交给目标进程。
源进程 消息
逻辑通信
目标进程 消息
N+1 N N-1
Pn+1
Pn Pn-1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本章学习要点: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概念
OSI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 OSI与TCP/IP两种模型的比较
3.1 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概念
3.1.1 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指整个网络系统的 逻辑组成和功能分配,它定义和描述了一 组用于计算机及其通信设施之间互连的标 准和规范的集合。 也就是说:为了完成计算机间的通信合作, 把计算机互连的功能划分成有明确定义的 层次,规定了同层次实体通信的协议及相 邻层之间的接口服务。网络体系结构就是 这些同层次实体通信的协议及相邻层接口 的统称,即层和协议的集合。
3.1.2 什么是网络协议 从最根本的角度上讲,协议就是规则。 网络协议,就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 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连网的 计算机以及网络设备之间要进行数据与 控制信息的成功传递就必须共同遵守网 络协议。
网络协议主要由以下三要素组成: 语法 语法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命令和相应的结 构,确定协议元素的格式(规定数据与控制 信息的结构和格式)如何讲 语义 语义是由发出请求、完成的动作和返回的响 应组成的集合,确定协议元素的类型,即规 定通信双方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 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讲什么 交换规则 交换规则规定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即 确定通信状态的变化和过程, 。应答关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答: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有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从而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是资源共享。
网络资源有三种:硬件、软件、数据。
3、一个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构成。
4、通信子网: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承担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交换、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5、资源子网:提供资源的计算机和申请资源的终端共同构成。
6、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哪三个阶段?答:第一阶段: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第二阶段:计算机对计算机的网络;第三阶段:网际网阶段;第四阶段:开放式网格化计算机网络;7、计算机网络拓扑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答: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树型、网状型、环型、总线型和无线型;星型:由一个根结点和若干个叶节点构成,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便于管理,缺点:一旦中心结点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全网瘫痪。
树型:只有一个根节点,其他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缺点:不能在相邻或同层节点之间进行传递数据。
网状型:至少有一个以上的根节点,至少有一个以上的父节点;优点:一条线路发生故障不会影响正常通信;缺点:构造复杂,不便于维护。
环型:所有节点通过通信线路连成了一个环,每个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和子节点,不存在根节点;优点:每个站点所获得的时间是相等的,比较公平;缺点:有一个节点发生故障其它节点就不能通信。
总线型:总线型结构是只有叶节点没有根节点的拓扑类型,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易于扩展和可靠性好;缺点:每个站点数据的发出是“随机竞争型”的,最大等待时间不确定。
无线型:优点:不需好通信线路,节约成本;缺点:抗干扰能力差,不适合远距离传输。
8、计算机网络按照地理分布范围的大小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三类。
根据传输技术分为广播式网络和点到点网络。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
中职计算机网络技术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拓扑结构。
3. 理解网络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4. 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5. 网络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网络和拓扑结构。
3. 讨论法:探讨网络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的理解。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不同网络类型和拓扑结构的认识。
3. 课后作业:检验学生对网络协议和网络体系结构的掌握。
第二章:网络互联设备教学目标:1. 熟悉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及其功能。
2. 掌握网络互联设备的安装和配置方法。
3. 了解网络互联设备的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1. 网络交换机2. 路由器3. 防火墙4. 无线接入点5. 网络互联设备的安装和配置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网络互联设备的功能和工作原理。
2. 演示法:展示网络互联设备的安装和配置过程。
3. 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操作网络互联设备,进行实践练习。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网络互联设备功能的了解。
2. 操作演练:评估学生对网络互联设备的安装和配置能力。
3. 小组讨论:探讨网络互联设备在工作中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第三章: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教学目标:1. 理解网络协议的作用和分类。
2. 掌握常见的网络协议及其特点。
3. 了解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层原理。
教学内容:1. 网络协议的作用和分类2. 常见网络协议及其特点3. 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4. 分层原理和协议栈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网络协议的作用和分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网络协议的特点和应用。
3. 讨论法:探讨网络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层原理。
通信网基础课后答案
第一章通信网概述1.1简述通信系统模型中各个组成部分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答: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信源,变换器,信道,噪声源,反变换器和信宿六部分。
信源:产生各种信息的信息源。
变换器:将信源发出的信息变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信道:按传输媒质分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有线信道中,电磁信号或光电信号约束在某种传输线上传输;无线信道中,电磁信号沿空间传输。
反变换器:将信道上接收的信号变换成信息接收者可以接收的信息。
信宿:信息的接收者。
噪声源:系统内各种干扰。
1.2现代通信网是如何定义的?答: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输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按约定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
适应用户呼叫的需要,以用户满意的效果传输网内任意两个或多个用户的信息。
1.3试述通信网的构成要素及其功能。
答:通信网是由软件和硬件按特定方式构成的一个通信系统。
硬件由: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系统构成,完成通信网的基本功能:接入、交换和传输;软件由:信令、协议、控制、管理、计费等,它们完成通信网的控制、管理、运营和维护,实现通信网的智能化。
1.4分析通信网络各种拓扑结构的特点。
(各种网络的拓扑结构图要掌握)答:基本组网结构:Ø网状网:优点:①各节点之间都有直达线路,可靠性高;②各节点间不需要汇接交换功能,交换费用低;缺点:①各节点间都有线路相连,致使线路多,建设和维护费用大;②通信业务量不大时,线路利用率低。
如网中有N个节点,则传输链路数H=1/2*N(N-1)。
Ø星形网:优点:①线路少,建设和维护费用低;②线路利用率高;缺点:①可靠性低,②中心节点负荷过重会影响传递速度。
如网中有N个节点,则传输链路数H=N-1。
Ø环形网:同样节点数情况下所需线路比网状网少,可靠性比星形网高。
如网中有N个节点,则传输链路数H=N。
Ø总线形网:优点:①节点接入方便②成本低,缺点:①传输时延不稳定②若传输总线损坏,整个网络会瘫痪。
cn3
电信号(或光信号)在物理媒体中传播 从发送端物理层传送到接收端物理层
2 1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物理传输媒体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计算机 1 AP1 5 4 3 2 1 计算机 2 AP2 5 4 3 2
物理层接收到比特流,上交给数据链路层 1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计算机 2 AP2 5
应用程序数据 应用程序数据 应用程序数据 应用程序数据 应用程序数据 链路层 尾部
T2
4 3 2 1
10100110100101 比 特 流 110101110101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计算机 1 AP1 5 4 3 2 1
H2
计算机 2 AP2 5 4
计算机 2 的物理层收到比特流后 交给数据链路层
计算机 1 AP1 5 4 3 2 1 计算机 2 AP2 5 4 3
数据链路层剥去帧首部和帧尾部 2 取出数据部分,上交给网络层
1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计算机 1 AP1 5 4 3 2 1 计算机 2 AP2 5 4
网络层剥去首部,取出数据部分 3 上交给运输层
2 1
计算机 1 向计算机 2 发送数据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3.1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的形成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的形成 3.2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3.2.1 计算机网络功能的分层 3.2.2 协议和协议的分层结构 3.2.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
3.3典型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 典型计算机网络参考模型
3.3.1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 3.3.2 OSI参考模型 参考模型 3.3.3 TCP/IP参考模型 参考模型
计算机网络第三章参考答案
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1.什么是网络体系结构?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1)计算机网络中,层、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被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2)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基本原理是分层原理:计算机网络中采用了分层方法,把复杂的问题划分为若干个较小的、单一的局部问题,在不同的层次上予以解决。
2.什么是实体?什么是对等实体?什么是服务数据单元?什么是协议数据单元?答:(1)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软件进程;(2)对等实体:分别位于不同系统对等层中的两个实体;(3)服务数据单元:指定层的接口数据的总和;(4)协议数据单元:网络体系结构中,对等层之间交换的信息报文统称为协议数据单元。
3.什么是网络协议?它在网络中的作用是什么?网络协议的三要素是什么?答:(1)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2)作用:约定通信双方在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3)三要素:语法、语义、时序(“同步”也可以,但不如“时序”更贴切)。
4. 协议与服务之间的区别是什么?答:协议:对等实体间通信时必须遵守的规则;服务:某一层向它的上一层提供的一组操作,定义了该层要代表其用户执行哪些操作;协议是不同网络系统对等层之间的关系,而服务则是相同网络系统上下层之间的关系。
5. 服务分哪两类?有什么区别?比较数据报与虚电路两种服务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答:(1)服务分为: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区别如下:1)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交换之前,必须先建立连接,当数据交换结束后,则应终止这个连接;具有连接建立、数据传输和连接释放三个阶段;静态分配资源,传输前需建立连接;提供可靠的传输服务,无错、按序、无丢失、不重复;仅在连接阶段需要完整的目的地址;适用在一段时间内向同一目的地发送大量报文,实时性要求高的场合。
2)无连接服务:两个实体在数据传输时动态地进行分配通信时所需的资源。
动态分配资源,不能防止报文的损失、失序、丢失和重复;需要为每一个报文提供完整的目的地址,适用少量零星报文的场合。
计算机等考试网络技术复习资料
第一章引论复习知识点: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2、计算机网络的逻辑结构: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3、计算机网络的分类4、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特点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知识1、基本概念:数据通信中的基本概念(信源、信宿、噪声)2、传输速率与波特率的关系R b=R B log2M3、信道最大传输速率:香农定理C=Wlog2(1+S/N)和奈奎斯特定理C=2Wlog2M4、数字信道、模拟信道5、数据的传输方式数据的同步方式6、几种常用的传输介质7、数据编码:数字数据的编码方式:ASK、FSK、PSK;模拟数据的编码方式:脉冲编码调制:采样、量化与编码。
8、多路复用技术:频分多路复用、时分多路复用、波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9、数据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10、CRC循环冗余码。
一、填空1、数据可分为______和______两大类。
2、调制解调器在信源端是把______信号转换成_____信号,在另一端是把______信号反转换成_____信号。
3、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二进制信息位数是指______速率,而单位时间内传输的码元个数是指_______速率。
4、串行通信可以有______、半双工和______三种方向性结构。
5、调制解调器采用的调制技术有三种基本方式,即______、频率调制(FSK)和______6、计算机网络中采用的传输媒体通常可分为有线媒体和______两大类,其中常用的有线传输媒体有双绞线、______和______。
7、为了提高数据的传输率,可以将多路数据信号复用在一条信道上传输,目前采用的复用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PCM编码的步骤为:______、______和______二、单项选择题1、调制解调器(MODEM)的主要功能是()。
A)模拟信号的放大B)数字信号的编码C)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转换D)数字信号的放大查看答案2、进行模拟传输时,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的过程称为()。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微课版)曾德生 习题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各自有什么特点?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面向终端的单主机远程连接网络,特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靠性较低;多机系统互连的计算机网络,特点:面向多机互联,通信和资源分别独立,逐渐形成了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的概念;开放式标准化网络体系结构的网络,特点:为了促进网络产品的开发,各大公司纷纷制定了自己的网络技术标准,最终促成了国际标准的制定。
计算机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特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建立在Internet技术基础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Internet被广泛应用,高速网络技术与基于Web 技术的Internet网络应用迅速发展,网络技术对工作和生活的渗透越来越多。
2.计算机网络的通常有什么组成的,有哪些功能?计算机网络在物理结构上,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从组成网络的各种设备或系统的功能看,计算机网络可分为两部分(两个子网),一个称为资源子网,一个称为通信子网。
3.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有哪些类型?采用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主要有4种:总线型、树形、环形、无线与卫星通信型。
在采用点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中,每条通信线路连接一对节点。
采用点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有4类:星形、环形、树形与网状。
二、操作题略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一、选择题1.C2.C3.D4.A5.B6.B二、简答题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数据通信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用通信线路连接分布在各地的数据终端设备而执行数据传输功能的系统。
2.数据通信的系统模型包括哪些部分?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包括信源、发送设备、信道、噪声源、接收设备和信宿 6 个部分。
3.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容量、信道带宽、误码率、吞吐量.4.什么是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串行通信是指只有 1 个数据位在设备之间传输。
并行通信是指多个数据位同时在设备之间进行传输。
《计算机网络基础及Internet》复习纲要
14
第五章 局域网技术
局域网技术是当前计算机网络研究与应用的一个热点问题, 也是目前技术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它们覆盖的地理范围。 由于局域网设计的主要目标是覆盖一个公司、一所大学、 一幢办公大楼的"有限的地理范围",因此它在基本通信机 制上选择了与广域网完全不同的方式,从"存储转发"方式 改变为"共享介质"方式与"交换方式"。 局域网在网络拓扑结构上主要分为总线型、环型与星型结 构三种。在网络传输介质上,局域网主要采用双绞线、同 轴电缆与光纤,但是目前无线局域网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 速。
2012年5月5日星期六
Made by wunianzhi@2005
18
第六章 局域网组网技术
使用双绞线组建以太网是目前流行的组网方式。在使用非屏蔽双绞线 组建符合10 BASE—T标准的以太网时,需要使用以下基本硬件设备: 带有RJ—45接口的以太网卡、集线器、3类或5类非屏蔽双绞线、RJ— 45连接头。 快速以太网组网方法与普通的以太网组网方法基本相同。如果要组建 快速以太网,需要使用以下基本硬件设备:100 BASE—T集线器或交 换机、10/100 BASE—T网卡,以及双绞线或光缆。 千兆以太网的组网方法与普通以太网组网方法有一定的区别。在千兆 以太网组网方法中,网络带宽分配合理是很重要的,需要根据网络的 规模与布局,来选择合适的两级或三级结构。一般来说,在网络主干 部分需要使用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结构化网络布线系统是预先按建筑物的结构,将建筑物中所有可能放 置计算机及外部设备的位置都预先布好线,然后再根据实际所连接的 设备情况,通过调整内部跳线装置,将所有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连接起 来。
2012年5月5日星期六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姓名:得分:课前尝试(高考题再现)一、选择题1.在OSI参考模型中,提供数据加密与解密服务的是()A.应用层B.网络层C.表示层D.会话层2.TCP/IP分层模型中的4层从底到高是()A.网络接口层、传输层、网络层、应用层B.物理层、IP层、传输层、应用层C.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应用层D.网络接口层、IP层、传输层、应用层3.用户从邮件服务器上查阅信件时使用的协议是()A.SMTPB.SNMPC.POP3D.FTP4.下列协议中属于网络管理协议的是()A.CSMA/CDB.SNMPC.HTTPD.TCP/IP5.下列协议中不属于网络通信协议的是()A.TCP/IPBIOSC.IPX/SPXBEUI6.ISO/OSI网络参考模型共分________层()A.4B.5C.6D.77.TCP/IP模型的传输层有两个协议,第一个协议TCP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第二个协议UDP 是()A.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B.一种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C.一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D.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8.IP地址202.102.134.68属于________地址()A.A类B.B类C.C类D.D类9.下列协议中,属于TCP/IP协议簇应用层协议的是()A.UDPB.TelnetC.RARPD.TCP10.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单位是()A.报文B.比特C.字节D.帧11.协议的三要素中,________规定了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A.语义B.语法C.时序D.协议12.用十六进制数表示IPV6协议提供的地址空间需要__________位。
()A.12B.32C.48D.12813.下列协议中,属于网络管理协议的是()A.SNMPB.SMTPC.SSLD.IPSec14.TCP协议工作在TCP/IP体系结构的()A.网络接口层B.网际层C.传输层D.应用层二、判断题1.ISO/OSI七层协议是目前网络上使用最为广泛的通信协议。
第三章 电子政务体系结构讲解学习
系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
• 1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结构
电
电子政务安全支持体系,由从网络系统层到应用层的
子
多项安全模块组成,较为重要的是:
政
① 网络信道的加密和网络的隔离。
务
② 网络防火墙、访问代理、入侵检测等。
安
③ 数字认证应用管理系统。
全
④ 访问控制应用支撑平台。
支
⑤ 系统监控、日志分析、系统管理模块。
撑
⑥ Web监控和在线保护模块。
体
系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
• 1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结构
电 体系的功能主要是保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 子 政务互联、互通和互动。主要由六部分组成:
政 (1)总体标准;
务 (2)应用标准;
标 (3)应用支撑标准;
“一站式”服务 是政府门户网
社
网上信息交换
站对公众的最
会
佳服务模式。
服
务
网上信息发布
一、我国电子政务网络结构
• 5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称为政府数据中心(Government Data Center, GDC),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建有信息资源 元数据库,它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供各部门访问。这些资源 包括人口、法人单位、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以及宏观经济等 数据。
数据库软件用于存储数据及对数据进行管理。
二、我国电子政务的总体结构
• 1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结构
(1)政府部门之间的各类应用。主要包括:
电
各级政府间的多媒体信息应用平台;
政
同级政府间的公文传递、信息交换。
务
业 务 (2)政府部门内部的各类应用。主要包括:
教案-第03章 网络管理体系结构
教学设计∕备注讲授内容第三章网络管理体系结构⏹3.1网络一般模型及子模型⏹3.2网络管理系统功能结构⏹3.3网络管理平台⏹3.4网络管理体系结构概述网络管理包括对网络运行状态的监测和控制2个方面。
网络管理系统的任务就是:收集网络中各种设备和系统的工作参数、运行状态信息,并以各种各样的、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给网络管理人员,接受网络管理人员的指令,既实施网络控制功能,同时监控指令执行的结果,保证网络设备按照网络管理系统的要求工作。
管理体系结构主要涉及网络管理系统的真实部件和结构,各部件之间的关系,网络管理应该包括的功能以及这些功能如何划分。
在设计网络功能时,会一些问题,其中两个问题格外重要:1、管理功能是由人来执行,还是完全由软件来执行?2、管理功能模块是分布于整个网络,还是尽可能在其中?这些内容构成了网络管理的主要内容。
3.1网络一般模型及子模型1、一般模型无论那种网络管理,网络管理系统基本由4部分组成:多个代理、一个网络管理器或称管理工作站、通用的网络管理协议、1个或多个管理信息库。
主机和网络互连设备等被称为备管设备,驻留在这些被管设备上,配合管理的处理实体称为代理者;实施管理的处理实体称之为管理站;管理站和代理通过交换信息来工作。
信息交换通过一种网络管理协议实现,信息驻留在MIB中。
换句话说,工作站负责接收用户的命令,通过网络管理协议向各代理转发,接收来自代理的通告或中断信息,向用户显示和报告,代理负责接收来自管理进程的命令并发起响应事件、管理协议用于封装和交换管理工作站和代理之间的命令和响应信息。
管理信息库由一个系统内的许多被管对象及其属性组成,实际上就是一个数据库。
它提供有关被管网络设备的信息,这些信息由网络管理站和各代理共享。
教学设计∕备注讲授内容因此一个网络系统从逻辑上可以抽象成以下4个部分:⏹代理;⏹管理工作站;⏹管理协议;⏹管理信息库;⏹这就是网络的一般管理模型。
2、子模型除了一般模型外,还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子模型:⏹信息模型(idfornmation model)描述管理的对象;⏹组织模型(organizational model)管理和支持系统的组织方面;⏹通信模型(communication model)描述为实施管理目的所需的通信过程;⏹功能模型(functional model)网络管理任务的组成结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复用 复用是指在一个系统上支持多个连接。
✓ 附加服务 ①优先权: ②服务等级:对网络的服务质量指标提出要求, ③安全:设置口令权限,以保护系统的安全。
3.1.3 网络协议及其功能
3、协议栈
协议设计和开发成完整的协作的集合称为协议栈(也称协议组或协议族)
第三章 网络体系结构
3.1 概述 3.2 OSI参考模型 3.3 TCP/IP协议 3.4 传送网体系结构 3.5 电信信息网络体系结构
应用层
终端用户 功能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功能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主机A
本地开 放系统
3.2 OSI参考模型
应用协议
应用层
表示协议 会话协议
表示层 会话层
高层协议
传输协议 内部子网协议
网络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
传输层 网络层
网络服务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路由器
物理层 路由器
物理层主机-路由器协议 数据链路层主机-路由器协议 物理层主机-路由器协议
第三章 网络体系结构
3.1 概述 3.2 OSI参考模型 3.3 TCP/IP协议 3.4 传送网体系结构 3.5 电信信息网络体系结构
3.1 概述
3.1.1 网络体系结构定义 3.1.2 网络的分层和分段 3.1.3 网络协议及其功能
3.1.1 网络体系结构定义
❖ 网络体系结构是一套顶层的设计准则,这 套准则是用来指导网络的技术设计,特别 是协议和算法的工程设计。
✓ 设置标准化接口,对参考点的接口标准化。 接口标准化,实质就是从整体上使通信网 最优化。
3.1 概述
3.1.1 网络体系结构定义 3.1.2 网络的分层和分段 3.1.3 网络协议及其功能
3.1.2 网络的分层和分段
1、分层 任意一个网络总可以从垂直方向分解为若 干独立的层,相邻层之间具有客户/服务器 关系
中继开放系统
物理层 主机B
本地开 放系统
3.2 OSI参考模型
(1)应用层(AL:Application Layer) 应用层的作用是提供应用所经常需要的服务。
(2)表示层(PL:Presentation Layer) 表示层的作用是使应用层能独立于不同数据表示方式,它负责定义信息的表示
方法。 (3)会话层(SL:Session Layer)
3.1.3 网络协议及其功能
✓ 封装 在分段后形成的数据块上增加控制信息的过程称为封装,当存在多层协议时,需要 按层次进行封装。 每个协议数据单元包含的控制信息有: ①地址:指出发送端或接收端的地址; ②错误检测码:包含某种校验序列,对收到的一段信息进行校验; ③协议控制:对流量和差错进行控制的信息。
3.1 概述
3.1.1 网络体系结构定义 3.1.2 网络的分层和分段 3.1.3 网络协议及其功能
3.1.3 网络协议及其功能
1、协议
✓ 协议的定义 在现代通信网中,要做到有条不紊地交换信息,每个节点都必须遵守一些事先确 定的规则。这些规则明确规定了通信中同步、时序、错误检测和纠正等所有有 关的细节。这些为网络信息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就称为协议。
会话层通过对话控制增强传输层所提供的可靠传输服务,利用该层可控制数据 交换方式。 (4)传输层(TL:Transport Layer)
传输层的作用是实现从源端设备会话实体到目的端设备会话实体的端到端间报 文传送。
3.2 OSI参考模型
(5)网络层(NL:Network Layer) 网络层的功能是提供经通信网的分组数据传送,选择通信路由,将分组数据从源节
❖ 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 网络的构建原则,本层次确定了网络的基 本框架;
✓ 功能分解和系统的模块化,本层次指出了 实现网络体系结构的方法。
3.1.1 网络体系结构定义
必须完成的具体工作:
✓ 按一定规则把网络划分成为许多部分,并 明确每一部分所包含的内容;
✓ 建立参考模型,将各部分组合成通信网, 并明确各部分间的参考点;
高功能层
提供网络服务的传送层
②
③
用
应表会传
户
用示话输
3.1.3 网络协议及其功能
✓ 协议的要素 语法:信息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语义: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完成何种动作,以及做出何种应答; 同步:事件实现的详细说明及严格的同一时刻通信问题。
2、协议的功能
✓ 分段和组装
用户数据
3.1.3 网络协议及其功能
控制 信息
数据 图3.1 数据分段示意图
点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网(数据网或电话网等)送到目的节点,在系统间实现“透 明”的数据传送。 (6)数据链路层(DL:Data link Layer) 数据链路层的作用是在直连两节点的传输链路上传送帧或信息块。 (7)物理层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保证要传送的信息比特逐个从链路一端进入物理媒质,到达链 路的另一端。
分层的好处 ✓ 各层相互独立 ✓ 灵活性好 ✓ 实现和维护方便
3.1.2 网络的分层和分段
2、分段 在分层基础上,再从水平方向把每一层网 络化分为若干个分离的部分,这就是分段。
分段的好处 ✓ 允许层网络的一部分被层网络的其余部分看成一
个单独实体,减少层网络管理控制的复杂性,网 络运营可以自由地改变其子网或使其最佳化,而 不影响层网络的其余部分。 ✓ 分段对于在同一层网络内对网络结构进行规定是 十分重要的。
3.1.3 网络协议及其功能
✓ 连接控制 数据通信分为无连接和面向连接两种通信方式。 面向连接的通信过程可以分为连接建立、数据传送、连接拆除三个阶段。
✓ 流量控制 指接收实体对发送实体送出的数据单元数量或速率进行限制。
✓ 差错控制 用来对PDU中的数据和控制信息进行保护。
✓ 寻址 寻址的过程涉及寻址的级别、寻址的范围、连接识别符和寻址的模式几个方面。
应用A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dt
物理层
3.2 OSI参考模型
数据
ah ph sh th nh dh
比特
应用B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图3.6 OSI网络数据单元的格式
3.2 OSI参考模型
网络传输部分就好像一根“透明的管道”,将数据单元从信源沿这“管道”路由及时 传送到目的地——信宿;高功能层部分只在于正确地以帧形式收发数据,并不关心网 络传送部分的具体情况。下图为传输网络“透明管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