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走进信息世界教案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走进信息世界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一教学目标:具体要求:1.知识方面:理解信息的含义及特征;理解信息技术及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了解当今信息技术发展的情况。
2.能力方面: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进行辩证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信息及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际。
三教学难点:信息技术的发展中涉及到的有关概念及其具体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该课在多媒体教室上.五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提问法讨论法比喻法六教学安排:一课时七教学过程:第一章: 人与信息世界(板书)第一节: 人与信息在初中我们学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从现在起我们要继续学习<信息技术>这门课请看(蓝底白字投影)(教师)从这我们可以看出信息技术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世纪之交,千年更迭,人类进入了以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为主要特征的新的时代,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信息技术》这门课。
哪我们看一下今天所要讲的内容:(打出投影片,此投影内容的说明如下)谈到信息技术那我们就要谈“信息”一:什么是信息?(点击主链接图中的相应超链接,则此片蓝底从上到下打开)1、什么是信息?A: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比如我有一个科技成果,它是以文字或语言的方式表示的,是一条信息,知道的人越多它的价值就越大。
它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或经济效益。
信息是一种资源。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共同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但信息与物质和能源不同的是物质和能源使用后减少,信息使用以后却不会减少,共享信息的人越多,信息的价值就越大,这就是信息的共享性。
B: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信息不存在的例子(设问)。
不论你说不说话,睡不睡觉,你都给别人一个信息。
由于宇宙中没有绝对静止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中。
信息是事物运的状态和方式,因此,信息是普遍存在的,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C:信息也会过时(提问)大家谁能举出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总结:信息的时效性要求及时获得和利用信息,这样才能体现信息的价值。
小学语文《走进信息世界》教案
小学语文《走进信息世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的概念和特点;(2)学会使用常用的信息技术工具,如电脑、手机等;(3)掌握信息检索、筛选和处理的基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学会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2)认识信息技术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信息技术观念;(3)培养学生遵守信息道德和法律法规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信息的概念和特点:介绍信息的定义、种类和特点,让学生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
2. 信息技术工具的使用:学习电脑、手机等常用信息技术工具的基本操作,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3. 信息检索、筛选和处理:教授信息检索的方法,培养学生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和处理所需信息的能力。
4. 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5. 信息道德和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信息道德和法律法规,培养他们遵守信息道德和法律法规的意识。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信息技术,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任务驱动法:布置具体任务,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
四、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参与度、合作能力等。
2. 结果性评价:考察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情况。
3. 综合性评价: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践成果,进行全面评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走进信息世界》教材;2. 教学课件:制作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件,辅助教学;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4. 实践工具:电脑、手机等信息技术工具;5. 辅助材料: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报纸、杂志、书籍等。
《走进信息世界》的教案设计
《走进信息世界》的教案设计第一章:信息与信息社会1.1 信息的概念与特征讲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如数据、信息、知识等。
探讨信息的特征,如传递性、时效性、共享性等。
1.2 信息社会的概述介绍信息社会的概念、特点及其发展历程。
分析信息社会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影响。
1.3 我国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战略阐述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历程、现状及取得的成果。
解读我国信息化发展的战略目标、政策措施等。
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技术2.1 计算机基础知识介绍计算机的发展历程、硬件设备、软件系统等。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如开关机、文件管理等。
2.2 互联网技术概述讲解互联网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应用领域。
介绍常见的互联网协议、应用服务及网络安全知识。
2.3 数字化生活与工作探讨数字化技术在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应用。
分析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生活方式、工作效率等方面的影响。
第三章:与大数据3.1 基础知识讲解的定义、发展历程、研究领域及应用场景。
介绍的基本技术,如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
3.2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阐述大数据的概念、特征、技术架构等。
探讨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金融、医疗、教育等。
3.3 与大数据的伦理问题分析与大数据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伦理问题。
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保障人类利益。
第四章:信息系统与信息化4.1 信息系统概述讲解信息系统的概念、组成、功能等。
介绍信息系统的类型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4.2 企业信息化建设阐述企业信息化的定义、目标、内容等。
分析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4.3 政府信息化与电子政务介绍政府信息化的概念、意义、发展现状。
讲解电子政务的基本模式、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
第五章:信息安全与网络素养5.1 信息安全概述讲解信息安全的概念、目标、威胁因素等。
介绍信息安全的基本技术,如加密、防火墙等。
5.2 网络素养与网络道德阐述网络素养的定义、重要性及其培养方法。
讨论网络道德问题,如网络谣言、网络暴力等。
苏教版七年级信息技术第一章 走进信息世界教案
第一章走进信息世界课时一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
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
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
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
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
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
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举例)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2023年最新-《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优秀4篇】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优秀4篇】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电脑。
2、认识文本、图像、声音和影像等多媒体文件。
3、学会媒体播放机的。
使用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多媒体文件:图像和影像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媒体播放机。
教学难点: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文件。
教学过程:1、多媒体是一个比较抽象又时时刻刻伴随在人们左右的概念,要让学生去理解多媒体这一概念是有难度的,教师可以通过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漂亮的广告画,悦耳的音乐,精彩纷骋的电视节目,情节感人的动画片,梦幻般的游戏世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并不是多么神秘,多么难以理解的东本,它就在我们身边,以激发进一步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电脑主要可以通过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也可以把机房里现有的机器作为实例呈现给学生看,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把各部分配件拆下来供学生观看,学习。
3、介绍多媒体文件时,可以结合图标进行,以便于学生掌握。
每种多媒体文件介绍以后要让学生去找一找自己电脑上的这类多媒体文件,并去打开它们,看看里面有些什么信息。
4、媒体播放机在外形上和家用VCD很相似,因此学生在按钮的使用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这里的重点是想欣赏什么媒体文件,就要选择相应的文件类型,这里教师可以结合前面的讲的多媒体文件,逐步引导学生这样去做,先选择想要欣赏的文件类型,再选择想要欣赏的文件。
教学小结:初步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电脑,认识文本、图像、声音和影像等多媒体文件。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③ 篇二活动目标1.通过综合性学习,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
2.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3.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活动资源1.教材中的阅读材料,学生多途径搜集到的有关信息传递的故事。
小学语文《走进信息世界》教案
小学语文《走进信息世界》优秀教案第一章:信息与生活1.1 学习目标:了解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信息的不同表现形式。
1.2 教学内容:通过实例讲解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天气预报、新闻报道等。
1.3 教学活动:观看生活实例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信息的作用,进行小组讨论。
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2.1 学习目标:了解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基本概念,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2 教学内容:介绍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定义,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3 教学活动:进行计算机实操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第三章:网络通讯3.1 学习目标:了解网络通讯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
3.2 教学内容:讲解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的用途及使用方法。
3.3 教学活动:进行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实际操作教学。
第四章:信息检索与处理4.1 学习目标:学会使用搜索引擎进行信息检索,掌握基本的信息处理技巧。
4.2 教学内容:介绍搜索引擎的使用方法,讲解信息处理的基本技巧。
4.3 教学活动:进行搜索引擎实操教学,引导学生进行信息处理练习。
第五章:信息安全与道德5.1 学习目标: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信息安全防护措施。
5.2 教学内容:讲解信息安全的基本知识,介绍信息安全的防护措施。
5.3 教学活动:进行信息安全实操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念。
第六章:数字化生活6.1 学习目标:认识数字化生活的各种形式,理解数字化生活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6.2 教学内容:探讨数字化生活方式,如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等。
6.3 教学活动:观看数字化生活实例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数字化生活对生活的影响,进行小组讨论。
第七章:社交媒体与网络文化7.1 学习目标:了解社交媒体的基本概念,认识网络文化。
7.2 教学内容:介绍社交媒体的定义,探讨网络文化现象。
7.3 教学活动:进行社交媒体实操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讨论网络文化现象。
第八章:数字创作与分享8.1 学习目标:学会使用数字工具进行创作,掌握网络分享的基本方法。
小学语文《走进信息世界》教案
小学语文《走进信息世界》优秀教案第一章: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信息的含义,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2)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1)信息的定义: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信息的含义,如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
(2)信息技术的概念: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含义,如计算机、互联网、智能手机等。
1.3 教学活动设计:(1)引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通过PPT展示,讲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概念。
(3)实践:让学生尝试使用手机、电脑等设备,了解它们是如何传递信息的。
第二章:信息的获取与处理2.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的获取途径,掌握基本的信息处理技巧。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1)信息获取途径:介绍通过网络、书籍、采访等途径获取信息的方法。
(2)信息处理技巧:教授如何筛选、整理、分析所获取的信息。
2.3 教学活动设计:(1)引入:通过实例讲解信息获取的途径和重要性。
(2)讲解:讲解信息获取的方法和技巧,展示信息处理的过程。
(3)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通过网络、书籍等途径获取某一主题的信息,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第三章:信息的使用与传播3.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的使用原则,学会正确使用信息。
(2)培养学生信息安全意识,提高信息传播的准确性。
3.2 教学内容:(1)信息使用原则:介绍在使用信息时应遵循的原则,如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等。
(2)信息安全意识:讲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
3.3 教学活动设计:(1)引入:通过实例讲解信息使用原则和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2)讲解:讲解信息使用原则和信息安全的相关知识。
(3)实践:让学生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遵循信息使用原则,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第四章:信息技术与生活4.1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
《走进信息世界》的教案设计
《走进信息世界》的教案设计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的概念与特征引导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特征,如载体依附性、价值性、时效性等。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信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1.2 信息技术的分类与发展介绍信息技术的种类,如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传感技术等。
回顾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第二章:计算机基础知识2.1 计算机概述介绍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计算机的各类应用领域。
2.2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讲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及其功能,如CPU、内存、硬盘等。
介绍计算机软件的分类和作用,如操作系统、应用软件等。
第三章:网络基础与应用3.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如局域网、广域网等。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构建原理和应用场景。
3.2 互联网的基本应用介绍互联网的基本应用,如浏览网页、发送电子邮件、文件等。
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提高信息检索和处理能力。
第四章: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4.1 信息安全概述讲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目标和威胁,如计算机病毒、黑客攻击等。
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和自我防护措施。
4.2 隐私保护与网络安全介绍个人隐私的概念和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掌握保护个人隐私和网络安全的常用方法。
第五章:信息的获取与处理5.1 信息检索方法与技巧讲解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利用搜索引擎、数据库等。
培养学生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
5.2 信息处理与演示文稿制作介绍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如文本编辑、图片处理等。
教授演示文稿制作技巧,提高学生的信息表达和沟通能力。
第六章: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6.1 操作系统概述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功能和分类,如Windows、macOS、Linux等。
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在计算机运行中的重要性。
6.2 常用应用软件介绍介绍办公自动化软件、图像处理软件、音视频编辑软件等常用应用软件。
《走进信息世界》的教案设计
《走进信息世界》的教案设计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的概念与特征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掌握信息的特征(普遍性、客观性、层次性、可传递性)1.2 信息技术的分类与发展掌握信息技术的分类(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3 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掌握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政治、经济、教育、医疗、娱乐等)第二章:计算机硬件与软件2.1 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CPU、内存、硬盘、显卡等)2.2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与功能掌握计算机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了解各类软件的功能2.3 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与使用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与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使用方法(开关机、文件管理、软件安装等)第三章: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与使用3.1 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了解互联网的起源与发展历程3.2 互联网的基本结构与协议掌握互联网的基本结构(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了解互联网的主要协议(TCP/IP、、FTP等)3.3 互联网的基本应用掌握互联网的基本应用(浏览网页、发送邮件、即时通讯等)第四章: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4.1 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理解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4.2 计算机病毒与防范措施了解计算机病毒的基本概念与危害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4.3 个人隐私保护了解个人隐私的概念与保护方法第五章:信息素养与终身学习5.1 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与重要性理解信息素养的基本概念认识到提高信息素养的重要性5.2 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与技巧掌握信息检索的基本方法与技巧5.3 终身学习与信息技术理解终身学习的概念掌握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终身学习的方法第六章:数字媒体与网络素养6.1 数字媒体的基本概念理解数字媒体的概念掌握数字媒体的类型与特点6.2 数字媒体的创建与处理掌握数字媒体的创建与处理方法(图像、音频、视频等)6.3 网络素养与网络行为规范理解网络素养的概念掌握网络行为规范第七章:电子商务与信息技术7.1 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与类型理解电子商务的概念掌握电子商务的类型(B2B、B2C、C2C等)7.2 电子商务的基本流程与关键技术掌握电子商务的基本流程了解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支付系统、安全技术等)7.3 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影响了解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分析电子商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八章:智能技术与8.1 智能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智能技术的基本概念掌握智能技术的类型(、机器学习等)8.2 的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了解的应用领域掌握的发展趋势8.3 的伦理与法律问题理解的伦理问题了解的法律问题第九章:信息时代的教育与职业规划9.1 信息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理解信息时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掌握信息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9.2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掌握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在线教育、远程教育等)9.3 职业规划与终身学习理解职业规划的重要性掌握终身学习的方法与技巧第十章:信息社会的挑战与机遇10.1 信息社会的特点与挑战理解信息社会的特点认识到信息社会带来的挑战(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10.2 信息社会的机遇与应对策略认识到信息社会带来的机遇掌握应对信息社会机遇与挑战的策略10.3 建设和谐信息社会的责任与行动理解建设和谐信息社会的责任掌握建设和谐信息社会的行动方向第十一章:大数据与数据挖掘11.1 大数据的的概念与特征理解大数据的基本概念掌握大数据的特征(体量巨大、类型多样、速度快、价值密度低)11.2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了解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大数据的应用领域(金融、医疗、政府等)11.3 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与方法理解数据挖掘的概念掌握数据挖掘的基本方法(分类、聚类、关联规则等)第十二章:云计算与物联网12.1 云计算的基本概念与服务模式理解云计算的概念掌握云计算的服务模式(IaaS、PaaS、SaaS)12.2 云计算的应用案例与前景了解云计算的应用案例掌握云计算的发展前景12.3 物联网的基本概念与架构理解物联网的概念掌握物联网的架构(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第十三章:社交媒体与网络文化13.1 社交媒体的基本概念与类型理解社交媒体的概念掌握社交媒体的类型(Facebook、Twitter、等)13.2 社交媒体的影响与使用策略了解社交媒体的影响掌握社交媒体的使用策略13.3 网络文化的发展与特点理解网络文化的发展掌握网络文化的特点第十四章:信息伦理与法律14.1 信息伦理的基本原则与问题理解信息伦理的基本原则掌握信息伦理面临的问题(隐私、版权、网络安全等)14.2 信息技术法律的基本概念与案例理解信息技术法律的概念掌握信息技术法律的案例(版权、隐私保护等)14.3 信息法律的国际与合作了解信息法律的国际合作现状掌握我国在信息法律方面的现状与发展第十五章:未来信息技术的展望15.1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理解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物联网、、大数据等)15.2 未来信息社会的愿景与挑战描绘未来信息社会的愿景面对未来信息社会带来的挑战15.3 个人与社会的应对策略掌握个人应对未来信息社会的策略掌握社会应对未来信息社会的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走进信息世界》这一主题的教案设计,共分为十五个章节。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案
综合性学习《走进信息世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二、教学内容1.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2.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4.信息安全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
2.学生分享对信息技术的了解和认识。
(二)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教师简要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印刷术)和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子信息技术)。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每个阶段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三)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讨论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利与弊。
(四)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1.教师展示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智能手机、互联网、智能家居等。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这些应用如何方便我们的生活。
(五)信息安全问题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信息安全问题,如网络病毒、黑客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等。
2.学生分享自己遇到的信息安全问题,讨论如何防范。
2.学生反思自己在生活中的信息素养,提出提高信息素养的方法。
(七)课后作业2.学生调查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信息安全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安全意识。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通过时间轴的方式,具体讲解每个阶段的关键事件和技术的突破,例如在介绍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时,可以提到古登堡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它如何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方式。
小学语文《走进信息世界》教案
小学语文《走进信息世界》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使用方法。
3. 互联网的基本知识和应用。
4. 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
5.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原理和基本知识。
2. 演示法:展示计算机的操作过程和互联网的应用。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信息技术的使用方法。
4.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四、教学准备:1. 计算机教室或多媒体教室。
2. 计算机和投影仪等设备。
3. 教学课件和素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2. 实践操作能力:检查学生掌握信息技术使用方法的熟练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
教案第一课时:信息技术的概念和发展一、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技术?2. 学生分享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和认知。
二、讲解:1. 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特点和作用。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
三、实践:1. 教师演示计算机的基本操作。
2. 学生动手实践,熟悉计算机的使用方法。
四、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
第二课时: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使用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
2. 学生分享对计算机的基本认知。
二、讲解:1.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2. 学生跟随教师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三、实践:1. 教师演示计算机硬件的拆装过程。
2. 学生动手实践,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
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精选5篇)
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精选5篇)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过去和现在信息传递的方式,体会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影响,懂得正解利用现代媒体获取信息。
2、学会利用网络等到多种手段搜集信息,初步学习围绕主题整理、筛选、分析信息。
3、学习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4、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精神,策划、组织能力及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学校提供上网条件,开放图书室,教会学生图书查阅法:明确门类——目录查找——速读摘记。
2、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给学生提供搜索引擎。
3、A3纸、信息记录表格、U盘、展板、照相机等。
4、准备若干奖品。
专题一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每天我们会从电视、网络上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这个单元就让我们走进信息世界,了解信息传递的简单历史,感受它的变化以及对我们生活、学习的影响。
二、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分两三步读阅读材料:1、读《古代传递信息的故事》,了解古代人传递信息的方式。
2、读阅读材料2、3、4,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感受因特网和电脑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3、熟读阅读材料五,做好参加小组演讲比赛的准备。
三、探索实践1、用简笔画或简短的词句等办法反映从古代到现代传递信息的方式的变化过程,评选最有创意的表现方法。
2、采用查资料、向人请教、上网搜索等方法收集古代其他传递信息的故事,到班上和同学们交流。
3、选取阅读材料2、3、4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故事,讲给同学或家人听。
4、在班上开展题为《把握自己》的演讲竞赛。
可先在小组内竞赛,再每组选一名好的同学到班上演讲,参加比赛,发挥集体的力量,增强竞争性。
要求做到尽量脱稿,声情并茂,目中有听众。
5、开展一次调查,用下面的表格记录全家人一天中获得的信息:信息采集表家人称呼一天中了解到的信息信息来源备注爸爸妈妈指导学生将采集到的信息按来源的不同用饼状或其它形式统计图绘制在备注栏内。
走进信息世界初中教案
走进信息世界初中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2.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常用软件的使用;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2. 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2. 常用软件的使用。
教学准备:1. 计算机教室,每台计算机安装有常用软件;2. PPT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2. 引导学生思考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
二、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包括开关机、使用鼠标和键盘等;2. 教师演示常用软件的使用方法,如浏览器、办公软件等;3.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如网络购物、在线学习等。
三、实践(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计算机进行信息查询、资料整理等;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和感受。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所学内容,并进行相关实践操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掌握了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方法和常用软件的使用。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操作,提高了合作意识,也锻炼了动手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
同时,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处理和应用能力。
《走进信息世界》的教案设计
《走进信息世界》的教案设计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程名称:走进信息世界2. 适用年级:八年级3. 教学课时:45分钟4.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信息的传播途径。
二、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例子,如手机、电视、互联网等,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信息,信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信息的概念、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信息的传播途径。
3.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一些实际的案例,如信息技术在农业、医疗、教育等领域的应用,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信息传播的途径,每组选取一种途径进行展示。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的重要性以及信息的传播途径。
2. 案例分析法:教师通过展示实际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3.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信息传播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信息世界的内容。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教师在课堂上提问,检查学生对信息概念、信息重要性以及信息传播途径的理解。
2. 小组讨论:教师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合作意识等。
3.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展示信息世界的内容。
2. 案例材料:教师准备一些实际的案例材料,供学生分析。
3. 课后作业:教师准备相关的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拓展与延伸1. 项目实践: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项目,如制作一个关于信息传播的简报或视频,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2. 参观考察:组织学生参观信息技术企业或相关机构,了解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3.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关于信息技术的书籍或文章,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七、教学难点与解决策略1. 信息传播途径的理解:学生可能对信息传播途径的理解不够深入,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走进信息世界教案
走进信息世界教案教案标题:走进信息世界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世界的概念和特点;2. 掌握信息获取和利用的基本方法;3.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信息世界的概念和特点;2. 信息获取和利用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2. PPT或教学演示文稿;3. 学生个人电脑或平板电脑。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呈现一张信息爆炸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信息世界的概念和特点;2. 引发学生对信息的重要性和影响的讨论。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教学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信息世界的概念和特点;2. 解释信息获取和利用的基本方法,如图书馆、互联网、社交媒体等;3. 强调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提供几个实际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信息解决问题;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进行分析,并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不同解决方案的利弊和可行性。
四、团队合作活动(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深入研究;2. 每个小组利用互联网等资源,收集相关信息,并制作一个小组展示;3. 小组展示时,其他小组提问和评价。
五、总结与延伸(10分钟)1. 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收获;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获取和利用信息;3. 鼓励学生继续拓展信息素养和创新意识。
教学评估:1. 学生小组展示的内容和表现;2. 学生参与案例分析和团队合作的积极程度;3. 学生对信息世界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拓展活动:1. 邀请专业人士或相关行业从业者进行讲座,分享信息世界的发展和应用;2. 组织学生参观图书馆、科技企业或相关展览,加深对信息世界的认识;3.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信息世界的研究报告。
小学语文《走进信息世界》教案
小学语文《走进信息世界》优秀教案第一章:信息与生活1.1 学习目标:(1)了解信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认识信息对生活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1)信息在生活中的实例介绍。
(2)信息对生活产生影响的案例分析。
1.3 教学活动:(1)生活中的信息实例展示。
(2)学生分享生活中的信息体验。
(3)小组讨论:信息对生活的影响。
1.4 作业布置:(1)收集生活中的信息实例。
第二章:计算机与互联网2.1 学习目标:(1)了解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2)认识计算机与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2 教学内容:(1)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基本概念介绍。
(2)计算机与互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2.3 教学活动:(1)计算机与互联网的基本概念讲解。
(2)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展示。
(3)小组讨论:计算机与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利与弊。
2.4 作业布置:(1)了解家人或朋友使用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情况。
第三章:网络信息的获取与传播3.1 学习目标:(1)学会在网络上获取信息。
(2)了解网络信息的传播途径。
3.2 教学内容:(1)网络信息获取的方法介绍。
(2)网络信息传播的途径讲解。
3.3 教学活动:(1)网络信息获取的方法演示。
(2)网络信息传播的途径案例分析。
(3)小组讨论:如何辨别网络信息的真实性。
3.4 作业布置:(1)尝试在网络上获取信息,并分享获取过程。
第四章:信息素养与自我保护4.1 学习目标:(1)培养信息素养,学会正确使用信息。
(2)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范信息安全风险。
4.2 教学内容:(1)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法讲解。
(2)自我保护在信息安全方面的应用。
4.3 教学活动:(1)信息素养的培养方法介绍。
(2)自我保护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案例分析。
(3)小组讨论:如何提高信息素养和自我保护意识。
4.4 作业布置:(1)制定个人提高信息素养的计划。
第五章:信息技术与未来5.1 学习目标:(1)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展望信息技术在未来生活中的应用。
第一单元走进信息世界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信息世界教案第一单元走进信息世界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体会信息的含义;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领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三个探究实验,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4.创新与行为加深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教学方法:体验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预习与交流1.情境导入教师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看到每一幅图片都想到了什么。
2.新课讲授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
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
实践学习一:准备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和盐水三种不同液体,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
根据液体发出的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和盐水,请说出你的鉴别方法并记录操作过程。
学生:回答问题并填表。
教师:可见,不同的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
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根据颜色、气味等各种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
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事物,如何获取信息呢?学生:(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感官,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显微镜、电话、网络……教师: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使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突破时空限制,如广播、电话等相当于听觉的延伸;摄像机、照相机相当于视觉的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觉、听觉的延伸;网络更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使人体会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神奇。
《走进信息世界》的教案设计
《走进信息世界》的教案设计【活动目标】1、了解现在主要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获取信息,认识信息与我们生活、工作和学习的密切关系。
2、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
3、能对记录进行分析,能自己发现调查和分析的结果。
【课前准备】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设计好调查记录表,要求简单明确,便于记录。
如:家庭信息调查表。
2、做好调查,填写好调查表:家庭成员获得的信息获得的信息的渠道爸爸妈妈我调查日期:______________调查人:_______________调查方式:______________【课时安排】1课时。
【活动过程】一、激趣引入同学们,我们在前面回家和父母一起进行了获取信息的途径的.调查,这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大家调查的情况。
二、说说调查的过程1、说说你们是怎样进行调查的?(可能是访谈的方式,一边与家长交流,一边记录;也可能由学生、家长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
)2、在调查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三、交流调查的结果1、小组汇报:可逐个汇报也可相互传阅,交流调查结果。
(教师巡视课堂,适时参与。
)2、小组评选“最有价值的信息”。
(可以说说为什么最有价值?)3、全班交流“最有价值的信息”。
四、分析调查结果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信息传递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同时也有迷茫。
我们分析一下大家的调查结果,看看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老师随机抽取一位学生的调查进行分析:1、调查的方式:⑴访谈记录。
⑵家长学生分别填写,学生整理汇总。
2、获取信息的途径:⑴亲自看到听到的。
⑵电话短信。
⑶广播电视。
⑷网络。
⑸其他。
3、调查分析:信息无处不在,只要我们留心周围的事物,就能获得很多的信息对我们的生活会有很多帮助;从每个人了解的信息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这个家庭的信息主要来自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⑴一天中获得了哪些信息?⑵通过什么渠道获得的?哪些渠道多?哪些渠道少?⑶从获得的信息看出每个人的兴趣相同吗?⑷写好书面的“调查分析报告”4、学习小组内同学的调查报告综合起来分析:主要分析获取信息渠道的比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走进信息世界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的:1.知识与技能(1)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体会信息的含义;通过实验总结信息的基本特征。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史,领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三个探究实验,理解信息的含义和特点。
(2)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4.创新与行为加深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理解,关注与日常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信息技术新发展,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其他学科的学习。
教学方法:体验学习、游戏学习、探究学习、实验学习。
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预习与交流1.情境导入教师展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活动的有关图片,请学生回答看到每一幅图片都想到了什么。
2.新课讲授教师:这些图片向我们传达了某种信息。
所谓信息,是指数据、消息所包含的内容和意义。
人们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鉴别实验,体会在生活中是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
实践学习一:准备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杯,分别装有酒、酱油和盐水三种不同液体,杯子上都没有贴标签。
根据液体发出的某些信息,鉴别酒、酱油和盐水,请说出你的鉴别方法并记录操作过程。
学生:回答问题并填表。
教师:可见,不同的事物所包含的信息是不同的。
人们可以通过自己的感觉器官,利用耳闻、目睹、鼻嗅、口尝、触摸等方式直接获取外界的信息,根据颜色、气味等各种不同特征来鉴别事物。
但是人类的感官功能是有限的,对于感官无法直接看到、听到、摸到的事物,如何获取信息呢?学生:(发明工具、仪器来延伸感官,提高收集信息的能力)教师:请举例说明。
学生:显微镜、电话、网络……教师:各种传播媒体的运用,使人类收集信息的能力突破时空限制,如广播、电话等相当于听觉的延伸;摄像机、照相机相当于视觉的延伸;电影、电视相当于视觉、听觉的延伸;网络更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空间,使人体会到“信息就在指尖上”的神奇。
正因为如此,信息的来源很多,获取信息的途径也很多,让我们通过下面的探究活动,体会信息来源的多样性,以及如何科学地选择获取途径。
二、课堂导学——合作也探究探究学习一:假如我们想知道室外的气温,有多少种途径呢?它们各自的操作步骤又是什么?所获取的气温精确度如何?学生完善教材P4页的表格。
教师:早晨起床,我想知道今天的气温,以便增减衣服,需要上网查询吗?你会选择哪种方法?学生:(直接到室外感觉以下即可。
)教师:我准备外出旅游,需要了解目的地未来几天的天气情况,如何获取这些信息呢?学生:(天气预报。
)教师总结:信息来源多种多样,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信息需求和物质条件,选取适当的方法。
以上我们通过两个实践活动,了解了信息的含义,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总结什么是信息。
学生:……教师:信息是事物及其运动所具有的一种普遍属性,具有许多特征,下面让我们做一个游戏,体会并总结信息的主要特征。
实践学习二:将班级成员平均分成四组,每组指定一名同学做裁判,记录活动完成时间,防止违规现象。
然后展示游戏规则,分发纸条,注意纸条上的号码各不相同。
四组学生同时按规则开始游戏,各组裁判记录游戏过程,比较传输结果和原始电话号码是否相同。
讨论:为什么大家都知道了纸条的内容?教师:总结存储性(纸条、磁盘文件)、传递性学生:请网虫组同学打开各自的文件,发现共享的信息没有丢失。
教师:总结共享性。
讨论:哪几组所传的电话号码准确无误?哪几组所传的电话号码误差很大?为什么?教师:总结信息的失真性。
讨论:假如我有一个好消息想告诉远方的朋友,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呢?假如传递信息的范围扩大到全球,那么传输方式及传输效果又会发生哪些变化?教师:当传输范围扩大到全球后,可能采用的信息传输方式将变为广播、电视、电话、E-mail、QQ、MSN、邮局邮寄信件等,相应的传输条件、速度、结果又将发生改变,同时还会带来费用问题,我们要根据情况选择经济适用的途径来传输信息。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实验,尝试归纳信息的主要特征。
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通过三个实践活动,分别从事物本身所传达出的信息、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三个角度,进行了探究和讨论,归纳出信息的含义和5个主要特征,它们分别是普遍性、存储性、传递性、共享性和失真性,其实信息的特征远不止这5种,请同学们课后根据自己的理解,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和完善。
信息技术与信息的编码教学目的:(1)了解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2)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3)了解信息的编码方法和度量单位。
重点与难点:重点: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
难点:信息的编码方法。
教学过程:自主学习——预习与交流引入:我们现在上的是什么课?课程表上写的是什么课?做一做:信息技术:是指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处理、传递、利用和服务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
主要由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组成。
其中计算机技术是信息技术的核心。
说一说:观看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的视频后谈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课堂导学——合作与探究讨论学习:请举例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事例,分类填写到下表中:类别实际应用科学计算导弹核武器、原子能潜艇、超音速轰炸机、神州六号辅助教学远程网络实验课堂、虚拟生物实验辅助设计photoshop、3dmax,AUTOCAD人工智能机器人、网络围棋自动控制无人控制自动生产线,自动售票机电子商务电子商情、电子合同、电子贸易、在线付款3、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展望(1)发展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和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应用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结合(2)展望20世纪90年代以来,寻找替代硅晶制造芯片的新材料。
例如:模糊计算机、光子计算机、量子计算机、超导计算机、以蛋白质分子作芯片的生物计算机。
让计算机具有处理模糊概念的本领。
虚拟现实计算机功能强大,是不是比人更聪明?电子计算机的智能是人类智慧给予的,所以绝对不会超过人类。
讨论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将带来重大的社会变革,例如,许多语言和文化将会消失,同时一些新兴的网络语言不断出现,你如何看待这些变化?课堂小结: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展望后记:这节课是中学生的信息技术的第二节课,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及信息的编码有所了解。
同时通过观看视频,使学生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体验信息获取过程,能分析信息来源与获取的多样性,能根据实际信息需求(数量、质量、形式、时效等),获取信息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让学生体验信息获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体验信息技术的魅力;能根据问题确实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获取效率进行关注;二.教学重点: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2、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
要求学生能亲历、体验获取信息的过程,并理解获取信息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分析信息需求。
学生虽然在生活、学习的过程经常需要分析问题、确定信息需求,但他们可能很少认真关注分析的方法,这需要教师引导其认真归纳、总结。
信息的需求包括了信息的形式、数量、来源等,本节课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教材中“信息采集卡”的运用使得信息需求分析这项工作表格化,从而养成规范分析问题的良好素养。
四.教学方法:情意导入、演示、引导讨论五.教学手段:基于因特网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六.教学过程:自主学习——预习与交流一、复习:1、信息及其特征(1)信息传播要素:信息来源、信息载体、传播途径、接收方式(2)信息基本特征:传递性、共享性、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价值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2、信息技术及其影响(1)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语言的诞生;文字的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通讯技术的产生;电子计算机(3)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
(4)信息技术的应用(5)信息技术的影响:积极&消极。
以“提出问题->问题求解->归纳->练习->拓展”为线索组织教学活动二、情境引入前段时间很多学校开展了主题为“拒食野生动物,倡导饮食文明”的爱护动物周系列活动,现在假如我们也来参加这个活动,我们该怎么做呢?(学生思考老师的问题并自由回答:首先要找资料、获取信息)怎样搜集资料、如何获取你想要的信息呢?能说说需要怎样做吗?下面我们来看看别人是怎样做的,请同学们观察一份以禾花雀为专辑的电子作品,名字叫“爱鸟仔”,思考一下几个问题:1、作品里收集了哪些方面的信息?2、从那里获得作品中所需要的这些信息?3、作品是以什么形式展示给我们看的啊?课堂导学——合作与探究我们在进行研究时需要获得很多课本没有的相关知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自己想办法去获取,如何才能有效的获取需要的信息,一般需要经历下面的几个过程: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这个是获取信息的基本过程。
1、确定信息需求获取信息,首先要从分析问题出发,确定需要哪些方面的信息,以及最后希望达到怎样的目标。
我们可以通过制定信息需求内容大纲,然后确定目标形式及所需载体类型,再列出信息需求清单,将信息需求内容、所需载体类型、成果目标形式等内容列出来。
2、确定信息来源信息需求确定后,就要确定哪里有这些信息。
哪里方便寻找所需信息。
我们可以通过下表的三个方面去寻找:通常信息来源的途径:来源示例说明媒体报纸书刊广播电视音像制品网络其他_____ 包括各种纸质媒体、电子媒体、网络媒体等,提供的是人们加工过的信息或转载信息,要考证其出处及权威性他人老师父母同学朋友专业人员其他____ 能为你提供所需信息或如何找到所需要信息的人事物本身动物山河风雨表情行为化学反应活动过程事件现场其他__包括各种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及人的各种特征等,可获取没有加工的信息一般来说,信息源越广阔,收集到的信息量就越大;信息源越可靠,收集到的信息就越真实可信。
因此,应尽量拓展信息来源,以保证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但同时也要从实际出发,因为选择的信息源应当是在你的能力范围内可触及的。
为了使采集到的信息更具说服力,选择信息源的时候,应尽量选择可靠的信息源,同时力求信息来源具有多样性和代表性,避免从单一渠道获取信息。
3、采集信息信息采集的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信息来源会有不同的信息采集方法,主要是通过检索媒体、通过与他人交流息、通过亲自探究事物本身来获取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