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现代科研方法(二).

合集下载

科研方法

科研方法

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

科学的特性客观性(反映客观规律)普遍性可重复性(在一定范围内的广泛适应性)系统性逻辑性(知识的理论化、体系化)科学的本质本质—认识世界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存在形式—知识形态技术是知识技能和操作技巧的统称。

技术的本质本质—改造世界回答—做什么、怎么做存在形式——物质工具、技术设备、技能、技巧等863计划—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7大领域: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科学问题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研究基地制定和实施973计划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6大领域:农业能源信息资源环境人口与健康—中医理论基础研究材料中医现代化按照中医自身发展规律,满足时代的需求,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继承和发展优势和特色,使中医学从理论到实践都产生新的变革和升华,成为具有当代科技水平的医学理论体系的过程。

中药现代化将传统中医药的优势、特色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以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的过程。

医学领域出现的巨大转变1疾病谱的变化感染和营养失调→代谢和调控失常2 老龄化社会的形成3 医学模式的转变生物医学模式→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4 健康观念的转变中医药学的优势1系统的生命科学理论中医学的生命观、健康观、整体观、“以人为本”2 个体化的诊疗体系辨证论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3 整体综合调节的医疗手段和方法中药复方的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调节非药物疗法的防病治病、养生保健4 丰富系统的养生保健理论和实践天人合一、法于自然、形神共调的养生保健理念和实践经验5 浩瀚的古典医籍文献信息资源6 融自然、人文科学于一体的学科特色富含中华民族的古代科学深厚底蕴,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制约中医药优势发挥的关键问题1 技术手段落后,现代科技含量较低2 缺乏现代社会可以接受的评价方法和技术标准3学科的现代科学基础薄弱4 “以病为本”的办院观念和模式的束缚中医药现代化的目标:超越传统规范表述建立标准、融会新知中医药现代化的重点领域基础研究:重大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学研究现代中医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临床研究:重大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疑难病证的中医药治疗情志疾病的中医药防治养生保健康复理论和方法的研究科学研究运用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利用已知探索未知,创造新知的实践活动。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科研方法及经典实验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科研方法及经典实验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科研方法及经典实验(1)科学家们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一般方法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①R型活细菌(菌落粗糙、无荚膜、无毒性)注射小鼠→_____②S型活细菌(菌落光滑、有荚膜、有毒性)注射小鼠→_____ ③加热杀死S型菌注射小鼠→_____ ④R型活菌+灭活S型菌注射小鼠→_____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初步结论:无毒的R型细菌与死的S型菌混合注射后,在小鼠体内转化成了有毒性的S型细菌,并可以遗传。

说明在第④组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结论:_____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方法:用35S 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2P 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分别将它们去侵染细菌,发现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繁殖。

分析:生物学家对被标记的物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是留在细菌外,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内。

结论: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_____,而不是_____。

因此,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_____。

2.生物的遗传物质(1)遗传物质的分布和种类:①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 ②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③近年发现的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2)结论:①_____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或_____ ③一般来说,蛋白质不起遗传物质的作用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生物的性状遗传受_____内遗传物质(染色体上的DNA)控制的遗传现象,叫细胞核遗传;受_____内遗传物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控制的遗传现象,叫做细胞质遗传。

一般来说,生物的遗传是_____________共同的结果。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2)

科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2)
4. C行on概cl括us和io总n 结,可以催生新概念、新方 法、新理论、新体系的建立。
二、科学研究基本方法介绍
4.经典科研方法介绍——逻辑方法
③抽象与具体
抽象——在研究思维过程中,将那些对研究对象 影响不大的非本质因素剔除,抽取其固 有的本质特征,以达到对研究对象的规 律性认识的研究方法。即从感性认识上 升至理性认识。
●选题原则:“创新性” 、 “科学性 ”、“可行性” 、“必要性”等。
●在选题过程中还应注意处理好几个关 系:一是热门课题与冷门课题的关系;二是 大课题与小课题之间关系;三是研究方向与 具体题目之间的关系。
●选题策略:价值取向、充分调研、量 力而行、咨询专家等。
二、科学研究基本方法介绍
2.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二、科学研究基本方法介绍
4.经典科研方法介绍——经验方法
③类比——根据两个研究对象在某些特征上存在 相似性的基础上,推测它们在其它特征上也可能存在 相似性质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或然性和创新性等特 点。包括直接类比、对称类比、因果类比、综合类比 等方式。
④测量——对所确定的研究内容或参量(指标) 进行有效的观测与度量的方法,属于定量研究方法。 具有准确性、完备性与互斥性等特点。
二、科学研究基本方法介绍
3.科学研究的前期基础
②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请教同行——积累和丰富研究经验
参加培训——聆听高水平报告或讲座
学习论文写作技巧和规范
4. Conclusion
学会网上检索文献以及软件操作技能等
二、科学研究基本方法介绍
3.科学研究的前期基础
③尝试进行科学研究 亲身参加课题研究,获取科研实际经验
二、科学研究基本方法介绍
2.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简明读本02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简明读本02

专业技术人员科学素养与科研方法简明读本02一、单项选择题1.在激励机制中,(C)具有重要的、主体的作用。

A精神激励 B政治激励 C 物质激励 D文化激励A B C D2.(B)是学术会议交往的重要形式,是研究者公开报告自己研究成果的重要途径。

A.学术成果 B.学术会议报告 C.论文发表 D.团体定期会A B C D3.(B)的过度膨胀是导致科研道德失范的主观因素。

A.社会刺激 B.人性弱点C.物质诱惑 D.外界干扰A B C D4.下列哪项不属于社会科学文献信息源的评价标准?(B) A科学性 B 理论性C 真实性 D 新颖性A B C D5.下列属于文献调查方法的选项是(C)。

A.社会调查方法 B.社会观察方法 C.选题具体化方法 D.社会实验方法A B C D6.根据排检方法的不同,图书馆的目录可以分为书名目录、著者目录、(A)和分类目录。

A. 主题目录 B.联合目录 C.四库全书目录 D.史学目录A B C D7.“唯我独尊,排斥他人学术观点,压制同行或青年学者,蔑视或侵占课题组成员的劳动成果”的行为属于(B)。

A.科学研究的低水平重复 B.学术垄断 C.科研成果的虚报造假 D.科技著作、论文的剽窃与抄袭A B C D17.实验设计的意义在于用较少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其中(C )是实验设计的首要原则。

A 典型性原则 B 重复性原则 C 对照性原则 D 随机化原则A B C D18.一般情况下,国际会议交流的语言主要是(B ) A 汉语 B 英语 C 法语 D 西班牙语A B C D19.通过编码将文字和图像等转换成二进制数学代码,记录在磁带、磁盘、磁鼓、光盘等载体上,利用时再通过计算机将其转换成文字或图像,供人们阅读,这是 指(C)。

A.印刷型文献 B.缩微型文献 C.机读型文献 D.视听型文献A B C D20.作为一种理解性的阅读,它不仅要求深入地、正确地理解文献的精华部分,掌握作者的真实意图,而且还要求研究人员能够恰如其分地对文献予以评价,这是指(C )A 侦察 B 浏览 C 精读 D 查询A B C D二、多项选择题1.科学的本质是指(ABC )。

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
科学研究方法是指科学家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采用的一系列系统性的方法和步骤。

科学研究方法的正确运用对于科学研究的结果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科学研究方法。

首先,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具体的事实、现象中归纳出一般规律或原理,而演绎法则是从一般原理出发,推演出具体的结论。

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科学研究的基本逻辑。

其次,科学研究的方法还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是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验证或推翻某一假设或理论。

而理论研究则是在已有的理论基础上,进行推理和逻辑分析,以发展和完善理论。

另外,科学研究还需要运用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数学方法,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揭示数据之间的规律和关系,从而得出科学结论。

此外,科学研究还需要运用逻辑学方法。

逻辑学是研究人类思
维和推理规律的学科,科学研究中的推理和论证都需要符合逻辑规律,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最后,科学研究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科学研究需
要不断进行创新,寻求新的问题、新的方法和新的解决方案,同时
还需要具备实践能力,将理论付诸实践,验证理论的正确性。

总的来说,科学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科学家们
需要在科学研究中灵活运用各种科学研究方法,不断提高科研水平,推动科学的发展。

希望本文介绍的科学研究方法对大家有所帮助,
谢谢阅读。

科研方法论

科研方法论

(3)科学的划界标准 雅斯贝尔斯:方法论认识、令人信服的确
定性、普遍有效性 逻辑实证主义:证实原则 波普尔:证伪主义 (4)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原始统一:自然哲学 分离:
科学与哲学的辩证关系:
区别:研究对象、知识的性质、思维方式 和研究方法、社会功能
联系: 渊源
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和根据
科学研究是人们探索未知事实或未完全了解事实的本质和规律,以及对已有知识分析整理的实践活动
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 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调研充分: 深挖信源,疏通 渠道 ,多积素材,形成链条。
逻辑方法与非逻辑方法的辩证统一 可证性,即问题的可检验性
3.科学研究的步骤
确立科研选题
设计研究方案 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 和研究数据的获取 研究资料的分析判断
(3)科学研究的意义 从改变研究要素中选题
二、科学研究方法论与科学研究方法 指导性课题: 政府规划,行政主管,公开招标,竞争立项。
创新 知识 人类财富 雅斯贝尔斯:方法论认识、令人信服的确定性、普遍有效性
提出科学假说:科学抽象
联系性,即问题的相互影响
(4)科学研究的类型 撰写研究报告:形成论点
明晰性,即问题的明确程度、具体程度
科研方法论
(优选)科研方法论
第一章 导论
一、科学与科学研究 二、科学研究方法论与科学研究方法 三、科学思维 四、高校教师的科研素养及形成
一、科学与科学研究
1.科学 (1)概念 科举之学 Science 格致
科学(福泽瑜吉)
知识
知识体系
活动
方法
建制 事业
(2)特征:知识性 系统性 逻辑性 自洽性。
2.科学思维的方式 抽象 概念 判断 推理 假说 论证 反驳 想象 直觉 自洽

做科研的方法

做科研的方法

做科研的方法科学研究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科研方法则是科学研究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程序。

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科研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直接关系到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下面将从科研目的、设计、实施、分析和传播等方面,详细探讨做科研的方法。

在确定科研目的时,研究者应明确自己的研究动机和目标,要有明确的研究问题和假设。

科研目的的明确性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确定研究方向,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在科研设计阶段,研究者应充分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找出研究的空白和不足之处,然后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和问题,合理选择研究方法和实施方案。

在实施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需要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原则,例如实验要求具有可重复性、实验方法应具备严谨性、观察数据要准确可信等。

科研人员还应该严格遵守伦理规范,确保研究过程中不伤害研究对象,不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

在数据分析方面,科研者应该运用合适的数理统计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科学合理的结论。

要遵循数据分析的科学原则,注意排除干扰因素,避免主观臆断,确保数据分析结果的科学可靠性。

在研究成果的传播上,科研者应该以客观、真实的态度向学术界和社会公众传播研究成果,必要时可以通过发表论文、参加学术研讨会、进行学术交流等方式,推广自己的研究成果,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和应用。

科研方法是科学研究活动的灵魂和核心,科研者必须严格遵循科学的方法论原则,合理选择研究方法和手段,保证科研工作的严谨性和可靠性,促进科学研究活动的良性发展。

希望科研者能够深入研究和探讨科研方法,提高科研水平,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贡献更多的科学力量。

(整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科研方法及经典实验

(整理)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科研方法及经典实验

.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科研方法及经典实验(1)科学家们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一般方法是:设法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地、直接地去观察DNA的作用。

(2)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过程:①R型活细菌(菌落粗糙、无荚膜、无毒性)注射小鼠→_____②S型活细菌(菌落光滑、有荚膜、有毒性)注射小鼠→_____ ③加热杀死S型菌注射小鼠→_____ ④R型活菌+灭活S型菌注射小鼠→_____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初步结论:无毒的R型细菌与死的S型菌混合注射后,在小鼠体内转化成了有毒性的S型细菌,并可以遗传。

说明在第④组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含有某种“转化因子”。

结论:_____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3)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方法:用35S 标记一部分噬菌体的蛋白质,用32P 标记另一部分噬菌体的DNA;分别将它们去侵染细菌,发现噬菌体在细菌体内大量繁殖。

分析:生物学家对被标记的物质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内部,而是留在细菌外,只有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内。

结论:在噬菌体中,亲代和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_____,而不是_____。

因此,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_____。

2.生物的遗传物质(1)遗传物质的分布和种类:①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_____ ②少数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③近年发现的朊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2)结论:①_____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_____或_____ ③一般来说,蛋白质不起遗传物质的作用3.细胞核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生物的性状遗传受_____内遗传物质(染色体上的DNA)控制的遗传现象,叫细胞核遗传;受_____内遗传物质(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DNA)控制的遗传现象,叫做细胞质遗传。

一般来说,生物的遗传是_____________共同的结果。

二.典型例题分析例1、若用DNA酶处理S型细菌,使之与活的R型细菌一起感染小鼠,结果或结论错误的是()A.小鼠死亡B.多糖不是遗传物质C.能证明DNA是否为遗传物质D.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解析〗:本例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步骤⑤中的操作之一。

科学研究的方法

科学研究的方法

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研究是一种系统性的探索和发现,它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步骤。

在科学研究中,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对研究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首先,科学研究的方法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种。

实证研究是通过实验、观察和调查等手段,收集和分析数据,从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而理论研究则是通过逻辑推理和理论分析,构建理论模型,对现象和问题进行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通常会综合运用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两种方法,以获取更加全面和深入的研究结论。

其次,科学研究的方法还包括归纳法和演绎法。

归纳法是从具体事实和现象中总结出一般规律或原理的推理方法,即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过程。

而演绎法则是从一般原理出发,推演出具体结论的推理方法,即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过程。

在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问题,选择合适的归纳法和演绎法进行推理和分析。

此外,科学研究的方法还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种。

定性研究是指通过描述、解释和理解研究对象和现象,从而揭示其内在规律和特点的一种研究方法。

而定量研究则是通过数理统计和实证分析,对研究对象和现象进行量化和测量,以获取客观数据和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实际的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方法,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

最后,科学研究的方法还包括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两种。

实验研究是通过人为干预和控制变量的手段,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验和测试,以获取研究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而观察研究则是通过观察和记录研究对象的行为和现象,进行系统性的观察和描述,从而获取研究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在科学研究中,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对象和条件,选择合适的实验研究和观察研究方法,进行科学实证和论证。

总之,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多样的,研究者可以根据具体的研究对象和问题,灵活选择和运用不同的方法,以获取科学和有效的研究结论。

医学科研方法(2)

医学科研方法(2)
19
科研选题要点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基本程序为:文献复习,提出原始想法或问题→形
成假说→文献评价→科研立项
选题应具备的条件:思路要新、方案可行 基本原则: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需要性
和效益性
20
医学科研方案设计
专业设计:选题、查阅文献、假说、预试验 统计设计:对象、分组、数量、指标、分析方法 设计好: (1)既省时又可靠
28
举例: 精子膜蛋白的结构及免疫性研究 DNA损伤和修复过程的分子机制研究
29
应用研究 ——任何旨在旨在增加科学技术知识创造性研
究活动,其特点是考虑特定的实际应用目的
30
举例: 不同抗精子膜蛋白对抗生育主要影响的
比较研究 建立临床监测T细胞功能的技术方法
31
开发研究 ——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成果,研
36
知情同意 是一个重要原则,是尊重受试者个 人权利和仁爱原则的集中体现。其包括两个要 素:
①知情:即研究者将研究信息充分告知受试者,以及 受试对象对所告知信息能充分理解 ②自由、自主地同意:即受试对象的同意决定是自己 一个人作出的、未受到其他人的不正当影响和胁迫
37
保密性 研究者对研究过程中所获得的与 受试者有关的研究结果和个人信息进行 保密
9
系统方法作为一类新的医学研究方法,在实际运用过 程中应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如分析方法
以观察和分析的科学事实为基础,再运用系统方法的 辩证思维,才有可能对健康和疾病问题有更深入和科 学的认识
10
医学科学发展的几个重大前沿领域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DNA芯片技术(DNA chip) 蛋白质组学(Proteome) 克隆技术(gene cloning) 人体组织工程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

无锡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修课《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思考问答题及答案

无锡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修课《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思考问答题及答案

第一章科学研究的概论1、科学的定义P12、科学的分类P23、科学研究的概念、内容、特征P34、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概念及特点P4~65、科研方法的概念与种类P7~96、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P137、自然科学研究的基本环节P14~178、社会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P17~199、专技人员具备的科研能力P20~244、系统方法的定义P715、系统方法的特点P726、系统方法的原则P73~747、系统解决问题的程序P748、系统方法的作用P759、控制论的概念与研究对象P76~7710、控制过程的步骤P77~7811、管理控制的概念P78~79第二章经典科研方法1、经典科研方法分类P262、逻辑方法的分类P263、归纳法的概念与类型P26~294、演绎法的概念与主要形式P295、演绎法的作用于局限性P30~316、类比的定义特点P32~337、类比的类型与格式P33~358、类比的步骤与作用P35~369、分析、综合、抽象、具体的特点P36~3910、科研中的经验方法定义与分类P3911、观察的定义与类型P39~4112、科学观察的原则P4113、实验的定义与基本要素P42~4314、实验的特点与作用P43~4415、实验的类型P4516、实验的基本要求、要领与程序P46~48 17、测量的要求、指标、信度P48~4918、统计的特点、作用、种类与局限P50~5119、数学方法的特点与作用P52~5420、运用数学方法的步骤P5521、数学模型P5522、模拟实验的定义与特点P56~5723、模拟的作用于种类P57~5824、理想模型的特点与作用P59~6025、理想实验的作用P6126、科学假说的来源、特征、作用、形式P62~6427、怎样建立与验证科学假说P64~66第三章1、老三论与新三论的定义P672.、贝塔朗菲定律P683、系统的概念与特征P69~7110、结题材料的种类P17411、处理结题材料的原则P17512、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与功能P7913、管理控制的目的P79~8014、信息的概念与特点P8115、信息技术革命的过程P8216、信息反馈P8217、信息方法的作用P8318、新三论的构成P83~85第四章1、科学问题的概念、结构P872、科学问题的分类P883、科研选题的概念P884、科研选题的分类与意义P895、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的区别与联系P906、科研选题的来源P91~957、科研选题的原则P95~1008、选择科研题目充分估计条件P989、科研选题策略P10110、科研选题的方法P10211、科研选题的程序P103~10712、选题计划包括的内容P10713、确定课题名称的注意事项P10714、科研选题的注意事项P108~110第五章1、科研资料的特征P1112、科研文献的概念、级别和种类P112~1133、学位论文的种类P1144、标准文献包括P1155、专利文献的核心P1166、查阅文献的重要性P1187、如何根据查阅目的明确查阅方向P119~1208、检索工具书的定义种类P1209、国内外知名文献数据库P121~12410、搜集文献资料的主要渠道P120~12611、搜集文献资料的注意事项P126~12712、文献搜索的途径和选择原则P127~13213、文献搜索的步骤P132~13414、如何鉴别文献资料P134~13515、如何整理文献资料P135~13616、怎样阅读文献资料P137~139第六章1、国家级研究项目包括P141~1482、项目申报的准备工作P158~1593、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流程P159~1604、科研项目申报书的主要内容P160~1615、科研项目申报书的基本要求和具体要求P161~1646、撰写科研项目申报书的技巧P165~1677、科研人员在项目实施阶段的行为规范P1688、影响项目负责人作用发挥的因素P1699、项目实施方案应包括P169~17012、结题报告的内容和结构P176~17713、结题报告的总体要求与具体要求P177~18714、常见的结题报告形式P182~18315、科研成果的分类P183~18416、科研成果鉴定内容与形式P184~18517、科研成果鉴定的程序P185~18718、知识产权的定义P19019、知识产权的类型P19220、专利申请的类型P19321、科研成果转化分类P196第七章1、科研论文的概念P1982、科研论文的特征P199~201大标题3、衡量专著的标准P2044、期刊论文的定义与种类P202~2035、科研论文的基本格式规范P206~208大标题6、参考文献的目的P2087、论文标题的基本要求P209~2108、层次标题的规范P210~2119、拟定论文标题的方法和技巧P211~212大标题10、摘要的主要内容P214~21511、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P21612、摘要的主要类型P217~21813、如何选择不同的摘要类型P218~21914、选择关键词的基本规范、顺序和技巧P219~22115、引言的基本内容和要求P221~22216、综述的写作要求P22417、专题研究论文的征文写作要求P225~22618、征文的写作要点P227~22819、结论的内容P22820、结论的撰写要求P22921、参考文献的定义P23022、参考文献著录的作用P231~23223、参考文献著录的要求与原则P232~23324、作者及署名规范P236~23725、编、编著和著的定义和区别P23726、引用的定义和形式P239~24027、合理引用和适当引用的规定P240~24228、注释的定义、形式和规定P242~243第八章1、论文内容的检查修改P2462、提交论文的方式P2503、如何投稿P244~254大标题4、发表论文涉及的问题P2445、论文发表程序P255~259标题6、编审初审的内容P2557、著作权定义P2578、国内期刊论文发表费用类型P2589、学术会议定义P25910、学术会议类型P26011、国际学术会议模式基本要素P261~26212、学术报告定义与类型P262~26313、参加学术会议注意事项P265~26615、学术批评规范P28016、人及实验研究对象规范P280~28117、科研不端行为及其表现形式P28218、科研不端行为的危害P28319、抄袭、剽窃行为的定义、形式和界定P284~28620、伪造和篡改的定义、形式和危害P287~28821、一稿多投的定义、形式和界定P290~29322、重复发表的定义P29123、哪些重复发表不属于一稿多投P292~29324、如何惩处科研不端行为P293~294第九章1、科学共同体概念P2682、科学道德责任主要体现在P2693、科学道德定义P2694、科研人员应具备的道德观念和科学品格P270~2715、科研人员的基本行为准则P272~2736、学术规范的概念P2737、科研人员应遵守的学术规范P274~281大标题8、科研查新的作用P2749、项目申请应遵守的规范P274~27510、引文和注释应遵守的规范P275~27611、参考文献应遵守的规范P27612、学术成果发表及后续的工作规范P276~27813、学术评价的概念P27814、学术评价应遵循的规范P279~280一、单项选择题1.科研的( )阶段是科学研究中具有战略意义的阶段?确立科研课题获取科技事实提出假说设计理论技术检验2.( )是对某一专题或某一论题具有独到学术观点的著作,它有学术论著、学位论著之分。

教科研方法作业范文

教科研方法作业范文

教科研方法作业范文科研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套规范化的方法论,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掌握科研方法可以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推动科学发展。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科研方法。

第一种科研方法是实证方法。

实证方法是以实证主义为基础的科学研究方法,强调以经验和事实为基础,通过进行观察和实验来收集数据,进而找出科学规律。

这种方法通常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

实证方法具有客观性和可重复性的特点,能够确保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二种科研方法是分析方法。

分析方法是通过分析已有的理论和数据,来获取新的知识和洞见的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应用于社会科学领域,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

分析方法注重对现象和事件的深入理解和解释,通过分析数据、建立理论模型等方式,来寻找规律和提出新的观点。

分析方法强调理论的逻辑性和合理性,需要研究者具备较强的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

第三种科研方法是归纳方法。

归纳方法是通过从特殊案例中推断出一般性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

研究者通过观察和实践,总结具有相似特征的案例,并从中提炼出一般性的原则和规律。

归纳方法主要应用于对个体的研究,如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

归纳方法要求研究者具备较强的观察和归纳能力,能够从众多的个案中找出其共同之处。

第四种科研方法是演绎方法。

演绎方法是从一般原理出发,通过逻辑推理和推断,来得出特定的结论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通常应用于理论研究和数学建模等领域。

演绎方法强调逻辑严谨和理论的准确性,需要研究者具备严密的思维和推理能力。

演绎方法可以将一般理论应用于具体问题,从而得出具体的结论。

在进行科研工作时,研究者应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科研方法。

不同的科研方法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此外,研究者还应掌握科研工具和技能,如文献查阅、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以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和研究结果的准确稳定。

总之,科研方法是科学研究的基础,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套规范化的方法论。

科学研究的方法

科学研究的方法

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研究是指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观察、实验和推理,以获取客观真理的过程。

而科学研究的方法则是指在进行科学研究时所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步骤。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

首先,观察是科学研究的起点。

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进行仔细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

观察需要准确、全面,有时还需要借助仪器设备来进行观测记录,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通过实验,可以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控制和干预,从而验证假设和推断。

科学实验需要设计严谨的实验方案,控制实验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另外,科学研究还需要运用统计分析方法。

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出科学结论,验证假设的成立与否。

统计分析方法可以帮助科学家发现数据之间的规律和关联,从而深入理解研究对象的特性和规律。

此外,科学研究还需要进行逻辑推理。

科学家需要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数据,进行逻辑推理,得出科学结论。

逻辑推理需要严密的思维和清晰的逻辑,以确保推断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最后,科学研究还需要进行文献综述和交流讨论。

科学家需要对已有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为自己的研究提供参考。

同时,科学家还需要与同行进行交流讨论,分享研究成果和经验,从而促进科学研究的进步和发展。

总之,科学研究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都需要遵循科学规范和原则,以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进行研究,才能获取真实可靠的科学知识,推动科学的发展和进步。

希望科学研究者们能够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题库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题库

第一章科学研究概论一、判断题1.技术科学一般要物质生产部门所需要解决的应用问题而划分。

(×)2.对已有知识的分析、整理、综合以及规范化、系统化的实践活动不属于科学研究的内容。

(×)3.应用研究的成功率低于基础研究的成功率。

(×)4.信息论是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

(√)5.随着科学的发展,特殊研究方法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转化为一般研究方法。

(√)二、单选题1.以下哪个学科不属于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C)A.物理学B.生物学C.医学D.天文学2.以下(D)属于开发研究的特点。

A.研究周期长B.不急于评价C. 成果形式为学术论文、专刊、原理模型D.有很强的保密性3. (C)系统地运用科学实验方法,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

A.亚里士多德B.达芬奇C.伽利略D.培根4.《自然辩证法》的作者是(C)A.黑格尔B.马克思C.恩格斯D.维纳5.在自然科学研究诸环节中,从经验上升到理论、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飞跃阶段是(C)A.收集科学事实B.实验探索C.提出科学假说D.验证三、多选题1.哲学传统上包括(ABD)A.形而上学B.知识论C.数学D.伦理学2.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包括(ABCD)A.逻辑方法B.经验方法C.数理方法D.现代方法3.科研方法中的现代方法包括(ABCD)等。

A.系统论B.控制论C.耗散结构论D.协同论4.经验方法包括(BCD)等方法。

A.归纳法B.观察法C.实验法D.测量法5.科研能力包括(ABCD)。

A.观察能力B.思维能力C.想象能力D.实际操作能力C.生物学中的同位素示踪方法D.突变论方法第二章经典科研方法一、判断题1.不完全归纳法可分为简单枚举归纳法和科学归纳法。

(√)2.伽利略仅运用实验方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落体的速度与其重量成正比的错误观点。

(×)3.在各种逻辑推理方法中,类比法的可靠性最小。

(√)4.运用数学方法最关键的一步是求数学方法的解。

(×)5.概念不能成为科学假说的形式。

科研课题第二阶段研究计划范文(3篇)

科研课题第二阶段研究计划范文(3篇)

科研课题第二阶段研究计划范文按照《初中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实验研究研究》提出的内容、数量、目标要求渗透。

研究的主要目标为:一、会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一)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分量、难度上要有严格界定。

从七年级到九年级,《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在____个学科____设计了____多个渗透点。

____年大致有____个教学周、____个课时,平均每周只有____个渗透点,也就是平均每____多节课,法制内容才会在教学中出现一次,频率不高。

从具体到一节课的时间占用来看,最简单的,只要求告知学生法律法规名称,最复杂的,占用时间也一般不会超过____分钟。

学科教学中安排渗透的法制内容,都是普通的法制常识和比较容易理解的法律法规,不会超过学生的认知能力,既有对象上的针对性,又属于普法范畴。

(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在方法上要有明确的要求。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明确要求。

我们结合《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提出了科学融入、循循善诱、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潜移默化效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并且在《初中各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实验研究研究》课题研究中作了相应设计。

只要坚持这些原则,学生接受法制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主动、快乐的学习过程,甚至于有时是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即已完成法制教育的任务,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不会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

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会不会伤害学科本身第一,“尊重教学”是渗透法制教育的前提。

教学中不能因为法制内容的渗透,破坏教材原意、教材内容、教学程序、教学结构,打乱学科教学秩序,更不能冲淡教学主题,喧宾夺主。

第二,“分量适中、目标恰当”的意思是既有渗透,又在量、度、时间上有严格的界定,不能把教学课上成法制课。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不但不会伤害学科本身,有时还能促进学科教学,或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或促进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或促进学科知识与社会、自然的联系。

科研方法2

科研方法2

科研设计三要素科研设计三要素:研究对象,研究因素,实验效应一、研究对象(受试对象)研究对象又称受试对象,是由研究目的所决定的具有某种特征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是研究因素所作用的对象。

(一)研究对象严格按照研究目的规定研究对象的性质与范围。

1.诊断标准:能够正确诊断一个疾病或证候的现行公认的标准。

其来源有:(1)国际统一标准:如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美国风湿病学会(ARA)关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国内统一标准:包括政府主管部门,全国性学术组织制订的诊断标准;(3)地方性学术组织制订的诊断标准。

2.纳入标准:合格受试者所应具备的条件。

被纳入研究的对象,除应符合诊断标准外,研究者还必须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及实施的可行性,对纳入研究的对象的其它条件同时作出规定。

一般包括:(1)对于病情、病型、病期、病程的规定;(2)对年龄、性别、婚姻状况的规定;(3)对职业、居住地、个人嗜好状况等的规定。

3.排除标准:不应该被纳入研究的条件。

(1)不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者。

(2)虽符合诊断标准,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同时患有其它病、证或合并症者;①已接受有关治疗,可能影响对效应指标观测者;②伴有影响效应指标观测、判断的其它生理或病理状况,如月经周期;③心、肝、肾损害,影响药物体内代谢者;④某些特征人群如被纳入研究则有悖于医疗道德者,如孕妇、婴幼儿、未成年人、高龄患者⑤过敏体质、病情危笃或疾病的晚期患者;⑥不合作者,如不愿意接受研究措施或因患有精神病未能合作者;⑦其它:如住地过远,未能随访者。

4.剔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而被纳入者。

②虽符合纳入标准而纳入后未曾服药者。

(二)实验研究1.实验动物的选择原则:(1)相似性:尽可能近似于人类疾病、证候。

例如,SHR大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2)可靠性:特异地、可靠地反映某种疾病,或机能、代谢、结构变化应具备该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3)重复性:①限定实验动物的条件②实验动物的样本数(4)适用性和可控性:例如,疏肝利胆法——大鼠无胆囊(5)易行性和经济性:例如,灵长类动物的使用2.注明实验动物对象:(1)选择实验动物的标准:无菌动物、SPF级、清洁级、普通级(2)实验动物的种属、品系、年龄、性别、体重、健康状况、饲养条件、实验环境(温度、湿度)、季节、昼夜节律等。

中医药科研思路跟方法

中医药科研思路跟方法

中医药科研思路跟方法一、思路:1.遵守传统中医药理论:中医药科研应始终坚持中医药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如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理论等,并注重其在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2.结合现代医学知识:中医药科研应借鉴和结合现代医学的科学方法和理论,比如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生物活性分子筛选等技术和理论,以提高中医药科研的可信度和可重复性。

3.立足实践:中医药科研要注重与临床实践结合,通过系统观察和病例分析等方式,收集大量的实际医疗数据,并进行科学研究和分析。

4.探索中西医融合:中医药科研要密切结合中西医融合的需求,将中医药学与现代医学相互融合,形成独特的中西医一体化的科学研究方法。

二、方法:1.文献研究:对相关中医文献进行系统性的整理、研究和归纳,如经典著作、古籍文献等,以了解传统中医药的理论和实践。

2.临床观察:通过系统观察和整理大量的临床数据和病例资料,运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取有效信息,发现疾病的规律和中医治疗的特点。

3.实验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分子生物学、药理学、系统生物学等,对中药材及中药复方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提取和鉴定,并探索其作用机制和药效物质基础。

4.临床试验:进行随机对照试验(RCT)等临床研究,评估中医药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等,为中医药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5.经验总结:通过对中医药的临床实践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临床经验,并运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进行验证和论证。

6.形成规范和指南:根据科研成果,制订中医药的研究、实验和临床操作规范,提高中医药科研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

总之,中医药科研需要传承和发扬中医药学的优秀传统和理论,同时结合现代化的科学思维和方法,将中医药研究从经验性向科学性转化。

这样才能为中医药的发展和创新提供科学的依据,并促进中医药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应用。

科研方法学

科研方法学

科学研究方法【一般步骤】所谓科学的研究方法,很明显就是科学工作者在从事某项科学发现时所采用的方法。

但是。

这个过于简单的说明对我们没有多大帮助。

能不能对这个问题作出更详细的说明呢?好吧!我们可以描述一下这个问题的一个理想答案。

(1)在进行科学研究时,应当首先认识到问题的存在。

例如,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首先应当注意到物体为什么会像它所发生的那样进行运动,亦即物体为什么在某种条件下会运动得越来越快(加速运动),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则会运行得越来越慢(减速运动)。

(2)要把问题的非本质方面找出来,加以剔除。

例如,一个物体的味道对物体的运动是不起任何作用的。

(3)要把你能够找到的、同这个问题有关的全部数据都收集起来。

在古代和中世纪,这一点仅仅意味着如实地对自然现象进行敏锐观察。

但是进入近代以后,情况就有所不同了,因为人们从那时起已经学会去模仿各种自然现象,也就是说,人们已经能够有意地设计出种种不同的条件来迫使物体按一定的方式运动,以便取得与该问题有关的各种数据。

例如,可以有意地让一些球从一些斜面上滚下来;这样做时,既可以用各种大小不同的球,也可以改变球的表面性质或者改变斜面的倾斜度,等等。

这种有意设计出来的情况就是实验,而实验对近代科学起的作用是如此之大,以致人们常常把它称为“实验科学”,以区别于古希腊的科学。

(4)有了这些收集起来的数据,就可以作出某种初步的概括,以便尽可能简明地对它们加以说明,亦即用某种简明扼要的语言或者某种数学关系式来加以概括。

这也就是假设或假说。

(5)有了假说以后,你就可以对你以前未打算进行的实验的结果作出推测。

下一步,你便可以着手进行这些实验,看看你的假说是否成立。

(6)如果实验获得了预期的结果,那么,你的假说便得到了强有力的事实依据,并可能成为一种理论,甚至成为一条“自然定律”。

【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科学研究的主要阶段一、创立理论的思维过程准备阶段-问题的提出,酝酿阶段-问题的求解,豁朗阶段-问题的突破,验证阶段-问题成果的证明和检验。

经典、现代科研方法(二)

经典、现代科研方法(二)
• 索,这是一种对问题本质高度抽象的研究方法。
• 4、科学假说——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
象及规律性提出一种试探性的看法或猜测性的说明,这是科学理论 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经历了一系列的 假说过程。(如: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率、惠更斯的光波概念) • 特征:科学性、假定性、多样性和易变性。 • 构成:事实基础;理论依据;猜测;预言和预见
• ●作用:简化研究对象,强化自然现象,再现自然现象,延缓或加

速自然过程。
• ●类型:根据实验的方式、作用、结果、场所、对象等不同分别有

多种分类方式。。
• 3.测量----对确定的研究内容进行观测与量度。这是属于定量研究

的方法。
• ●要求:准确性、完备性、互斥性(变量的取值互不相容)。
• ●指标:建立指标,便于精确描述被测量对象的某一特征。
2、特征:(集合性、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环境制约性、 动态性、目的性)
3、程序:制定目标、设计方案、建立模型、优化方案、改进设计、 检验目标
4、作用:高效管理、科学决策、指导作用
(二)控制论——由早期研究概率和函数的美国数学家维纳创立。
钱学森首次将该论应用于我国的工程技术领域。 1、概念:是研究动物(人类)和机器内部的控制与通信的一般规律
• ●信度:可靠程度,分内容、人员、对象、环境。
• 4.统计----运用统计学原理,对研究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以揭示事物

内在规律的方法。
• ●特征: 数量性、技术性、条件性。
• ●作用: 分析解释、简化描推论两种。
• ●局限; 样本有限性、参量模糊性、研究对象的限制
● 特点:a.具有逻辑性和直觉性; b.具有很大的创造性,能发现新的规律,从而推动 科技发明和创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性质”的概念,从而产生了当今专门研究光波的学科) ● 特点:a.具有逻辑性和直觉性; b.具有很大的创造性,能发现新的规律,从而推动 科技发明和创造。
4、其他逻辑方法
(1)分析与综合——二者可相互转化,实现分析——综合——
再分析——再综合……不断深化发展过程。
(2)抽象与具体——抽象是具体的基础,具体是抽象的综合,无
第二讲
经典、现代科研方法
科研方法一般可分为:经典科研方法和现代科研方法 这两大类。 一、经典科研方法主要分逻辑方法、经验方法、数理方法: (一)逻辑方法(包括:归纳、演绎、类比等)
1、归纳法——由特殊推到一般
● 概念:将个别的、具体的事实概括出一般原理。是一种与演绎相反
的逻辑推理方法。其前提是若干个事实,结论是得到普遍性的判断。
(二)控制论——由早期研究概率和函数的美国数学家维纳创立。
钱学森首次将该论应用于我国的工程技术领域。
1、概念:是研究动物(人类)和机器内部的控制与通信的一般规律 的学科。其着重研究过程中的数学关系。 包括:信息论、自动控制系统理论和电子计算机理论。 2、控制过程:分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这三步。 3、在管理上的应用:及时准确处理信息,使计划管理处于最佳状 态,便于比较、择优,有效进行预测。
第一次:人类创造了语言和文字 第二次:造纸和印刷技术的发明 第三次:电报、电话、电视及其他通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 第四次: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的应用
(四)耗散结构理论
1、概念:研究某种事物在非平衡状态下(零乱、分散、无序)
通过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转变为有序结构行为的理论。 该理论首创者、比利时人普里高津的名言:“非平衡是有序之源”
• 2.实验----利用实验仪器、设备等手段,主动干预或者控制研究对
• • • • • • 象,形成特定的条件或典型的环境,以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 ●特征:人为地干预自然,控制研究对象,主动变革自然。 ●作用:简化研究对象,强化自然现象,再现自然现象,延缓或加 速自然过程。 ●类型:根据实验的方式、作用、结果、场所、对象等不同分别有 多种分类方式。。
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自然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经历了一系列的
假说过程。(如:门捷列夫的化学元素周期率、惠更斯的光波概念) • 特征:科学性、假定性、多样性和易变性。
• 构成:事实基础;理方法
“老三论”——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 “新三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突变理论 (一)系统论——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新兴学科
● 条件:
须满足两个条件——前提必须真实、逻辑关系必须正确。
3、类比法——以比较为基础,能发现研究对象的新特征、新规
律,此法是通向科技创新的桥梁,也是衡量一个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的重要标准。 (如: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根据声和光都具有一系列相同的性
质,而声却具有波动的性质,由此他推出“光可能也有波动
(三)信息论 (由美国数学家申农首创)
1、概念:是信息加工传递和储存的一种统计理论,也是运用概
率论和数理统计方法研究信息的一门应用数学学科。
信息的传输和压缩是信息论研究中的两大领域。
2、信息的特点:(普遍性、存储性、传输性、扩充性、压缩
性、转化性、扩散性、分享性)
3、人类社会发生的四次信息技术革命
2、作用:为人类从已知领域进入无知领域提供了一种处理问题
的策略和手段。(如何相互协同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化)
(六)突变理论——由法国数学家雷内托姆1972年首次提出
1、概念:研究系统从一种稳定状态进入不稳定状态再进入另一
种稳定状态过程中的现象以及遵循规律的一门学科。
2、作用: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存在突然变化和跃迁现象
• 3.测量----对确定的研究内容进行观测与量度。这是属于定量研究
• • • • 的方法。 ●要求:准确性、完备性、互斥性(变量的取值互不相容)。 ●指标:建立指标,便于精确描述被测量对象的某一特征。 ●信度:可靠程度,分内容、人员、对象、环境。
• 4.统计----运用统计学原理,对研究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以揭示事物
(如:农作物选种能使产量提高;铁生锈是氧化的结果。)
● 类型 :分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后者又区分为简单枚举归纳
法和科学归纳法两种)
(1)完全归纳法——根据某种事物都具有某种属性,从而推论出这
种事物都普遍带有此种属性。(钢铁能导电,凡金属都有导电性能)
(2)简单枚举法——通过简单列举某一类事物中的一部分对象都具

2、模拟实验——人为建立或选择一种与研究对象相似的模型,通
过实验,将结果类推到原型中去,以揭示其本质和规律。
• 3、理想化方法——突出研究对象的主要因素,进而开展规律性探
• 索,这是一种对问题本质高度抽象的研究方法。
• 4、科学假说——根据已知的科学事实和原理,对所研究的自然现
象及规律性提出一种试探性的看法或猜测性的说明,这是科学理论
2、演绎法——由一般到特殊,与归纳法相反。
此法由解析几何的创始人、法国人笛卡尔提出。是 科研工作中十分重要的思维方法和表述方法。 ● 概念:从一般到个别的逻辑推理方法。其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 是必然的。 (植物可以杂交,杂交水稻获得大面积丰产) ● 主要形式(三段论): 大前提—— 一般原理(如化学元素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 化学反应) 小前提—— 特殊场合(如惰性气体是化学元素) 结 论—— 将小前提归纳到大前提,得出新的结论。(如惰 性气体在一定条件下确实能够发生化学反应)
的过程,都可以用该理论的数学方程来描述。 如:物种变异、细胞分裂、地震、岩石崩裂、桥梁垮塌以及情绪
波动、市场变化、经济危机等都能够用该理论来阐释和进行
预测。
有某种属性,由此推理到全部,概括出这一类事物 的所有对象都具有此种属性。此法使用方便,对研 究事物进行初步概括,提供方向,常常会获得重要成果。 (缺点是以偏概全,如:凡是鸟类都会飞翔,但有一种不会。)
(3)科学归纳法——根据对某一类事物中的一部分对象与某种属性
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推理出这一类事物中 所有的对象都具有此种属性的逻辑推理方法。 科学归纳法又称“穆勒五法”,又分为求同、存异、共用、共变、 剩余法五种形式,其中求同法和存异法是最基本的方法。
1、概念:利用多个相互联系、作用的要素来控制、管理、改 造或创造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们的需要。
其目的在于调整系统结构,使系统达到优化目标。
2、特征:(集合性、相关性、层次性、整体性、环境制约性、 动态性、目的性)
3、程序:制定目标、设计方案、建立模型、优化方案、改进设计、 检验目标
4、作用:高效管理、科学决策、指导作用
抽象作基础,就无法形成思维中的具体。
(二)经验方法(包括:观察、实验、测量、统计)
这四种典型的经验方法对形成、发展、检验科学理论和技术创新, 都起着重要作用。是科研工作中收集材料、获取事实的一种基本方法。
• 1.观察----人类通过自身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有计划、有目的地获
• • • • • 取科学事实的一种认识活动。 ●特征:不干预、不控制自然现象,使观察对象处于自然状态。 ●作用:科学始于观察。获得第一手原始资料,成为科学发展的基 础和科学知识的起点。 ●类型:分肉眼、仪器、定性、定量的观察。
——系统只有在远离平衡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向有秩序、有组织、
多功能的方向进化。该理论打破了平衡与非平衡、可逆与非可逆、简单 与复杂等截然对立的界限,是全新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五)协同学理论——由德国物理学家哈肯于1977年创立。
1、概念: 研究在一定条件下,组成系统的各元素由于存在相
互影响和协同的作用,而由旧的无序结构转变为新的有序 结构所形成的规律。是处理复杂系统的一种全新方法。
• • • • • 内在规律的方法。 ●特征: 数量性、技术性、条件性。 ●作用: 分析解释、简化描述、判断推理。 ●类型: 分为描述分析和统计推论两种。 ●局限; 样本有限性、参量模糊性、研究对象的限制
(三)数理方法——不仅指数学和物理的科研方法,还包括与物理学相关
的工学中的科研方法。
数学——简明、精确的形式化语言,是自然科学皇后、人类的第二语言。 •

理学——研究物质内在规律的科学。
1、数学方法:构建数学模型,科学概念符号化、公理化,进行逻辑
运算和推导,定量揭示事物的客观规律。是研究自然科学最有力的工具。

• (1)特点:抽象性、逻辑性、精确性、广泛性。
• (2)作用:提供形式化语言、理论计算方法、逻辑推理工具。
• (3)运用:建立数学模型、求解、解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