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摘要】我国从农村兴起的改革,给我国经济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成就,然而农村发展依然步履蹒跚,农业集约性不强,农民整体生活水平低下。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如何实现这样的宏伟目标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城乡发展;一体化;差距;思路
一、我国城乡发展差距
(一)教育资源的差距
我国1993年首次提出的“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到2000年达到4%”的承诺,经历了漫长的19年后,终于在2012年得以兑现。而城乡教育经费执行结果有明显的差距。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10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2010年,全国普通小学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最高的北京市达到5836.99元,最低的贵州省仅为579.26元,前者是后者的10倍多。我国90%以上的重点学校在城市,农村(含县城)有70%的人口,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高达1.6亿人,这与中国基础教育在农村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教育资源分配上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城乡分化,导致一些农村中小学学生辍学、流失,甚至有新的”读书无用论”苗头萌生,从而产生了所谓的“马太效应”,加剧城乡差距。(二)就业质量的差距
我国拥有农村户口的劳动者被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种植业为主
的农民。一类是农民工。2012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6261万人,比上年增长3.9%。其中,外出农民工16336万人,增长3.0%;本地农民工9925万人,增长5.4%。农民工从事的职业主要有:工业、制造业、建筑业、服装业、餐饮业等,大多数是朋友或亲戚介绍的。这些工作有以下特点:工作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生活条件苦、缺乏保障、子女受良好教育难、收入相对较低并且不稳定等。由于户籍制度和受教育程度不同导致的城乡劳动力就业机会不同,导致城乡就业质量差距较大。
(三)居民收入的差距
1.增量差距
城乡收入比是衡量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城乡收入差距一般是在1.5左右。2012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17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565元,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为39.3%,城镇为36.2%。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3.10:1,尽管城乡居民收入不断缩小,但我国仍是世界上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特别是中西部省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乡收入差距达到4:1。
2.存量差距
农民拥有的财富与城市居民拥有的财富在扩大,主要原因是存量多少不同,保值增值渠道不同,房产保值增值不同等。
(四)社会保障的差距
1.养老保险存在差距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所长杜鹏调研报告显示,2010年,在城市,有66.3%的老年人主要依靠离退休养老金生活,但在农村,能够依靠养老金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老年人仅为4.6%。
2.基本医疗保险存在差距
我国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分成两大板块,一是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两大制度割裂运行,并且不同人群不仅参保缴费标准不同,而且报销比例、报销范围、审批项目等医保待遇标准也有区分,人为地分割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导致差距。
3.最低生活保障的差距
从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2012年9月,全国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164.8元/人、月,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支出水平为143.17元。而同期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318.23元/人、月,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月人均支出287.60元。在当前的物价水平之下,农村低保户生活艰难。
(五)人民健康水平的差距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标准,衡量一个国家人民健康水平主要有三大指标:一是人均期望寿命,二是婴儿死亡率,三是孕产妇死亡率。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城乡差距较小,孕产妇死亡率城乡之比由2002年的1:2.61缩小为2011年的1:1.05;婴儿死亡率城乡差距也从2002年的20.9个千分点下降到2011年8.9个千分点。而城乡人均期望寿命相对有较大差距。
可以肯定的是,城市人民健康水平总体好于农村,而制约人们健康水平的物质生活条件和医疗水平城乡差距很大。另外,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存在明显差距。2012年12月卫生部公布《首次中国居民健康素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市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9.94%,明显高于农村居民(3.43%)。另外,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比城市更加严重。
二、我国城乡发展差距的原因
(一)二元经济结构
世界各国城乡关系都经历了乡村孕育城市、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一体的过程。发达国家已经经历过这些过程,实现了城乡融合或城乡一体。而我国还普遍处于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和城乡融合等阶段,还需要寻找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路径。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国家,具备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所描述的发展中国家具有的特征。具体来说就是建国以来,中国为了迅速走上工业化道路,政府用行政手段将城乡分开,以牺牲农民利益为代价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形成了一套城乡二元体制。城乡经济的固化相应的形成户籍制度、劳动分配制度等二元体制。在这些固化的体制下,城乡之间的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享受不到同工同酬。在二元社会经济制度下,相应的就形成了城乡分治的社会保障制度,导致财政支持力度城乡差距较大。可见,二元经济结构是城乡差距最主要原因。(二)思想观念差别
思想观念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脑在人脑中的反映,具有能动性,
引导人的思维,指挥人的行为,对人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城乡差距有多种原因,但思想观念的差别间接加剧了城乡差距的扩大。这种思想观念的差别主要表现在生成观、发展观和价值观的不同。大多数农民的生存观是温饱型的,而现在城市人追求多样化生活;大多数农民的发展观是注重对物质利益的追求且手段单一,对教育重视不够,而城市人运用多种手段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更加注重吸收新知识和更加注重下一代的培养;大多数农民的价值观是向往城市,想成为其中的一员,实现身份的转变,而城市人更注重“地位”、“荣誉”、“尊重感”等无形的价值。城乡发展的快慢与城乡居民思想观念密不可分。此外,中国长期形成的传统意识认为:养儿能够防老,有土地作保障什么都不怕,这些根深蒂固的思想抑制了农村居民的创新意识。
(三)农业产业特性的局限性
农村虽然包含了多种产业,但是农业在所有产业中占重要地位,这与城市有本质区别。因为农产品的收入需求弹性比较小,所以大规模的生产并不能使农民在农业上获得更多的利益,因而农民的总收益必然要远远慢于进行第二、三产业劳动的劳动者。并且,由于我国长期实施资本高度密集的工业化战略,农业生产率和城市工业生产率的差距非常大。许多工业研究成果所产生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机械化大生产都重复地为工业化所用,而农业科技成果想要市场化很难。另外,农业技术的推广具有很强的共享性和公益性,提供者很难从市场得到相应的回报,再加上农业经济还要依赖自然条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