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版内科学配套课件 11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合集下载
内科学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PPT课件
![内科学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37d726b26fff705cd170a1c.png)
C1、按压定位
把第一只手的第1、2指放在肋缘下
C2、按压定位
沿肋骨缘向上滑到胸骨底部(剑突处), 把另一只手放在手指上(胸骨下半部)
C3、按压定位
把第二只手直接放在胸骨上的手上
心脏按压部位确定法2
2005指南规定(成人): 两乳头连线与胸骨交叉点 处为心脏按压部位。
胸外按压产生心脏血流的机制: 心泵学说 心肺复苏早期阶段 胸泵学说 心肺复苏晚期阶段
• 碳酸氢钠:目前不主张早期应用。
碳酸氢钠
• 可应用情况:
①心跳骤停超过10分钟; ②原有代谢性酸中毒者; ③因三环类抗抑郁药或苯巴比妥过量者; ④伴有高钾血症者。
• 过早补充碳酸氢钠有可能加重呼吸性酸中毒。 • 首次剂量为5%碳酸氢钠50~100ml静注,以后按血
• 生物学死亡:心脏骤停发生后,多数将在4-6分钟内开 始发生不可逆脑损害,随后经数分钟过度到生物学死 亡。立即实施心肺复苏和尽早除颤,是避免发生生物 学死亡的关键。
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
• 突然意识丧失 • 大动脉(颈、股)搏动消失 • 呼吸断续或停止 • 皮肤苍白或明显发绀 • 瞳孔散大 • 听诊心音消失
与2005主要变化 (7)维持自主循环恢复 (ROSC)的血氧饱和度在94%-98%
(8)血糖超过10mmol/L即应控制,但强调应避免低血糖 (9)强化按压的重要性,按压间断时间不超过5s
3.序整图合修改了基本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 (ACLS)程 201新(气步理0年发气道骤由A生道 , 顺 如H变, 呼 序 下A化呼吸 变 :(是吸) 化美将,。 需国成胸其 要心人外重所脏和按要有学儿压性人会童)是重)患的减新的者步少学CP(骤开习R不更始心和包改首肺EC括为次复C(新“胸苏心生C外术A血儿按 。B管)压 指”(急B的 南胸L救时 推S外中)间 荐按“指, 变压A南这 化,B最一 的C”
内科学-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PPT课件
![内科学-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0b0df9b7c1cfad6195fa7c3.png)
SCD常发生于院外或急诊室。
病因
急性心肌梗塞占75%--80%。 35岁前主要是心肌病占5%--15%。 其他包括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
Pag 11/24/2019 e
2
病理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理表现。 • 急性冠脉事件;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 陈旧性心肌梗死。
绝大活这多些率数患最心者高跳C均P骤属R早停被期发目最生击关在的键成室要人颤素,或是据无胸报脉外告搏按所性压有室和年性电龄心除心动颤脏过。骤速停(者VTC)PR患存者。
Pag 11/24/2019 e
12
Pag 11/24/2019 e
13
参与心肺复苏的人员
• 非专业医务人员:
高—危—病包人括的警家察庭、成消员防等队员、机关工作人员、社区人员、
降7~10% ,超过12分钟,生存率只有2~5%;
• 4分钟内开始复苏者,约50%可被救活;
• 4~6分钟开始复苏者,10%可以救活;
• 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4%;
• 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的可能性极小。
• 除颤往往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若未能在8-10分
钟内除颤并恢复自主循环,必将造成永久性大脑损 害。
• 2000年制定并命名为2000、2005国际心肺复苏和
心血管急救指南
• 最近一次心肺复苏的国际会议于2010年1月在美
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举行,制定了2010国际心 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
Pag 11/24/2019 e
10
1.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
与2005主要变化 (1)早期识别与呼叫;
Pag 11/24/2019 e
8
病因
急性心肌梗塞占75%--80%。 35岁前主要是心肌病占5%--15%。 其他包括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
Pag 11/24/2019 e
2
病理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最常见的病理表现。 • 急性冠脉事件;斑块破裂、血栓形成。 • 陈旧性心肌梗死。
绝大活这多些率数患最心者高跳C均P骤属R早停被期发目最生击关在的键成室要人颤素,或是据无胸报脉外告搏按所性压有室和年性电龄心除心动颤脏过。骤速停(者VTC)PR患存者。
Pag 11/24/2019 e
12
Pag 11/24/2019 e
13
参与心肺复苏的人员
• 非专业医务人员:
高—危—病包人括的警家察庭、成消员防等队员、机关工作人员、社区人员、
降7~10% ,超过12分钟,生存率只有2~5%;
• 4分钟内开始复苏者,约50%可被救活;
• 4~6分钟开始复苏者,10%可以救活;
• 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4%;
• 10分钟以上开始复苏者,存活的可能性极小。
• 除颤往往是抢救成功与否的关键,若未能在8-10分
钟内除颤并恢复自主循环,必将造成永久性大脑损 害。
• 2000年制定并命名为2000、2005国际心肺复苏和
心血管急救指南
• 最近一次心肺复苏的国际会议于2010年1月在美
国德克萨斯州的达拉斯举行,制定了2010国际心 肺复苏和心血管急救指南
Pag 11/24/2019 e
10
1.生存链:由2005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
与2005主要变化 (1)早期识别与呼叫;
Pag 11/24/2019 e
8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课件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d4f06b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b.png)
1
心肺复苏(CPR)
立即开始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
2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尽快使用AED进行电击,以恢复心脏跳动。
3
急救医疗服务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预防措施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均衡的饮食,每天进行适量 的运动,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
压力缓解
找到有效的压力缓解方法,如运 动、冥想或与亲友交流。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
1 高血压
长期高血压会增加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 风险。
2 高胆固醇
高胆固醇水平与动脉堵塞相关,也是心脏骤 停和心脏性猝死的一个危险因素。
3 肥胖
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密4 吸烟
吸烟会损害心血管健康,提高心脏骤停和心 脏性猝死的风险。
定期体检
定期接受体检,包括心脏健康检 查,以便及早发现问题。
总结和提醒注意事项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是严重的心脏问题,但通过了解危险因素、症状和迹 象、诊断方法、紧急处理措施和预防措施,我们可以提高对这些情况的认识, 以便做出正确的行动。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诊断方法
心电图(ECG)
心电图可显示心脏的电活动,帮助医生诊断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心脏超声
心脏超声可以提供关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详细信息,有助于诊断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血液测试
通过检查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如心肌标志物,可以诊断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紧急处理措施
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症状和迹象
突然胸痛
剧烈而持续的胸痛可 能是心脏骤停和心脏 性猝死的迹象之一。
呼吸困难
突然出现呼吸困难, 可能是心脏骤停和心 脏性猝死发生的迹象。
心脏骤停与心脏病猝死分析PPT.
![心脏骤停与心脏病猝死分析PPT.](https://img.taocdn.com/s3/m/525af01d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5d.png)
鉴别食物的鲜洁 (6)床要搬到离玻璃窗远一些的地方。 适当地提示
4 . 生 物 学 死 亡 : 大 部 分 患 者 将 在 4 - 6 m i n 内 发 生 不 可 逆 脑 损 害 , 再有就是有的车的气囊比较多,侧面也有,叫做窗帘式气囊,安全气囊。
1、 你们知道蔬菜水果中富含哪些营养成分?(举例说明) 2.5.4性格测试 师: 现在同学们知道了食物放久了,或者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会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物会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五、心脏骤停的处理
• 心脏骤停的生存率很低,根据不同的情况,其生存率在5%60%之间
• 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和尽早进行电复律治疗。
• 心肺复苏:是指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 源自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
• 心肺复苏分为:初级心肺复苏和高级心肺复苏。
• 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速度!
B.除颤和电复律:越早越好。 C.药物治疗:尽早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急救药物。 (1)肾上腺素:首选药,1mg/次静推,每隔3-5min1次。 (2)胺碘酮:首次150mg静推,随后1ug/min静脉泵入。 (3)碳酸氢钠:根据血气分析结果使用。
六、复苏后处理
A 维持有效循环:全面评价病人情况,做出正确的治疗评价。 B 维持呼吸:机械通气,吸氧治疗。 C 脑复苏:防治脑水肿和脑缺血,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头部和上
《2010年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新亮点:
C —A — B —D循环:
部位:双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交界处,剑突上2个横指
频率:≥100次/分
深度:至少5cm 姿 势:肩肘腕呈一直线,身体稍向前倾。
按压和呼吸比:30:2 中间按压间断时间≤ 10s
4 . 生 物 学 死 亡 : 大 部 分 患 者 将 在 4 - 6 m i n 内 发 生 不 可 逆 脑 损 害 , 再有就是有的车的气囊比较多,侧面也有,叫做窗帘式气囊,安全气囊。
1、 你们知道蔬菜水果中富含哪些营养成分?(举例说明) 2.5.4性格测试 师: 现在同学们知道了食物放久了,或者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会变质,人们吃了变质的食物会危害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五、心脏骤停的处理
• 心脏骤停的生存率很低,根据不同的情况,其生存率在5%60%之间
• 抢救成功的关键是尽早进行心肺复苏和尽早进行电复律治疗。
• 心肺复苏:是指对心脏骤停所采取的旨在恢复生命活动和智能 源自一系列及时、规范、有效的抢救措施。
• 心肺复苏分为:初级心肺复苏和高级心肺复苏。
• 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速度!
B.除颤和电复律:越早越好。 C.药物治疗:尽早建立静脉通道,给予急救药物。 (1)肾上腺素:首选药,1mg/次静推,每隔3-5min1次。 (2)胺碘酮:首次150mg静推,随后1ug/min静脉泵入。 (3)碳酸氢钠:根据血气分析结果使用。
六、复苏后处理
A 维持有效循环:全面评价病人情况,做出正确的治疗评价。 B 维持呼吸:机械通气,吸氧治疗。 C 脑复苏:防治脑水肿和脑缺血,是心肺复苏成功的关键。头部和上
《2010年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新亮点:
C —A — B —D循环:
部位:双乳头连线中点,胸骨中下1/3交界处,剑突上2个横指
频率:≥100次/分
深度:至少5cm 姿 势:肩肘腕呈一直线,身体稍向前倾。
按压和呼吸比:30:2 中间按压间断时间≤ 10s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工呼吸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高级心肺复苏 ➢ 高级心肺复苏即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 life support, ALS),是在基础生命支持 的基础上,应用辅助设备、特殊技术等建立更为有效的通气和血运循环。
高级心肺复苏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电除颤 ➢ 电除颤是终止室颤最有效的方法,时间是治疗室颤的关键,每延迟除颤1分钟,复苏成功率 下降7%~10%。 ➢ 电极的位置:最常用的电极片位置是指胸骨电极片置于患者右锁骨下方,心尖电极片放在与 左乳头齐平的左胸下外侧部。 ➢ 除颤能量:双相波电除颤首次能量选择可根据除颤仪的品牌或型号推荐,一般为120J或150J ,如使用单相波电除颤,首次能量应选择360J。 ➢ 一次除颤后立即实施胸外按压和人工通气,5个周期的CPR后(约2分钟),再评估患者自 主循环是否恢复或有无明显循环恢复征象(如咳嗽、讲话、肢体明显的自主运动等),必要 时再次除颤。
心脏性猝死病理生理
三、临床表现
心脏性猝死临床表现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识别心跳骤停(5~10秒内完成) 呼救(在不延缓实施心肺复苏的同时进行) 初级心肺复苏 高级心肺复苏
初级心肺复苏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 初级心肺复苏即基础生命活动的支持(basic life support,BLS),一旦确立心脏骤停,应立
心室颤动心电图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药物治疗 ➢ 肾上腺素:用于电击无效的室颤及无脉室速、心脏停搏或无脉性电生理活动。 ➢ 胺碘酮和利多卡因:用于2 次除颤加CPR及肾上腺素之后仍然是室颤/无脉室速。 ➢ β受体拮抗剂:难治性多形性室速、尖端扭转型室速、快速单形性室速或室扑(频率>260 次/分)及难治性室颤,可试用静脉β受体拮抗剂。 ➢ 硫酸镁:仅适用于尖端扭转型室速。 ➢ 碳酸氢钠:早已存在代谢性酸中毒、高钾血症、三环类或苯巴比妥类药物过量患者可适当补 充碳酸氢钠,但应注意防止产生碱中毒。对于CA时间较长患者,在胸外心脏按压、除颤、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和血管收缩药物治疗无效时,可考虑使用碳酸氢钠。 ➢ 异丙肾上腺素:可能有效终止心动过缓和药物诱导的尖端扭转型室速。
心脏骤停发生后,由于脑血流突然中断,10秒左右病人即可出现意识丧失,如在4~6分 钟黄金时段及时救治存活几率较高,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罕见自发逆转者。心脏骤 停常是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
一、概念及流行病学
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若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的 总人数约为54.4万人。减少心脏性猝死发生率对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有重要意义。
了解 心脏性猝死的发病机理及预防。
一、概念及流行病学
1. 心脏骤停(cardiac arrest,CA)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造成全身血液循环中断 、呼吸停止和意识丧失。 2.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iac death,SCD)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 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
即施行
心肺复苏顺序
人工胸外按压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胸部按压
人工胸外按压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胸部按压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开通气道 仰头抬颏法: ➢ 一手置于患者前额用力加压,使头后仰 ➢ 另一手的示、中两指抬起下颏,使下颌尖、耳 垂连线与地面垂直,以通畅气道
人工呼吸 ➢ 开放气道后,首先进行2次人工呼吸,每次持续 吹气1秒以上 ➢ 两次人工通气后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1
“十三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三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内科学》(第9版) 配套课件
主编 葛均波 徐永健 王辰
《内科学》(第9版)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 普救含灵之苦。
复苏后处理
四、心脏骤停的处理
复苏后处理
室颤处理步骤
心脏停搏和严重心动过缓的处理
预后
五、预后及预防
预后较好
预后较 差
预防
五、预后及预防
➢ β受体拮抗剂,ACEI类药物
➢ 抗心律失常的外科手术治疗
➢ 减轻心肌缺血、预防心肌梗死或缩小梗死范围等治疗措施
➢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
谢谢聆听
--孙思邈
第11章 心脏骤停与心脏性猝死
授课人:XX XX
目录
第一节 概念及流行病学 第二节 病因、病理 预后及预防
重点难点
掌握 心脏性猝死的临床表现及心肺复苏技术;心脏性猝死的概念 及常见病因。
熟悉 心室颤动的处理步骤;心搏停搏和严重心动过缓的处理步骤 。
二、病因、病理及病理生理
病因
➢ 冠心病及其并发症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 心肌病是小于35岁病人心脏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 离子通道病,如长QT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 ➢ 极度情绪变化、精神刺激
病理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陈旧性心肌梗死 ➢ 左心室肥厚
病理生理
二、病因、病理及病理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