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角》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特征,能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并能用简单的工具测量角的大小。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他们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愿意探索。

但是,他们对角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动手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

2.难点: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

2.观察法:让学生观察角的特点,培养观察能力。

3.动手操作法:让学生用三角板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语言描述法:让学生用语言描述角的大小,提高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3.PPT课件4.学生用书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课件展示各种生活中的角,如钟表、自行车、房屋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这些角?它们有什么特点?”2. 呈现(10分钟)教师拿出三角板和量角器,展示给学生,并讲解角的概念:“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这个点叫做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边。

”教师用三角板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让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觉得角的大小是多少?”3. 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学生用书,让学生按照书中的步骤,自己动手测量角的大小,并记录在书上。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学生上台,用三角板和量角器测量黑板上的角,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角的大小。

其他学生听后,判断描述是否准确。

5.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如何判断两个角是否相等?”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认识角》是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含义,知道角的特征,会认读角的大小,并能够用图形表示角。

这一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角有了一些感性的认识,但是还不能准确地理解和描述角的特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掌握角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含义,知道角的特征,会认读角的大小。

2.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角的概念和性质,能够准确地认读角的大小。

2.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角的特点,能够用图形表示角。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角的特点。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和理解角的概念。

3.直观教学法:运用实物和图形,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特点。

4.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角的生活图片,如剪刀、三角板等。

2.准备一些角的模型,如纸板做的角。

3.准备一些游戏道具,如拼图等。

4.准备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图片,如剪刀、三角板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图片中的角。

让学生初步感受角的存在,对角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和性质,解释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让学生理解角的特点,能够用图形表示角。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一些实践活动,如用纸板做的角进行拼图,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和理解角的概念。

4.巩固(5分钟)教师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如角的大小比较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对角的理解。

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角的初步认识》优秀教学案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认识数学学习的意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在教学中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让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同时,我还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还注重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
4.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本节课采用学生自我反思、同伴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全面评价。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能够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5.知识与能力的平衡发展:本节课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平衡发展,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角的概念和大小比较方法,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起角的知识体系,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学生自我反思:我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探究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给出建设性的意见,促进共同进步。
3.教师评价:我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注重学生的知识与技能,也要关注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总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总结角的特点、大小比较方法和表示方法。
2.教师归纳:我对学生的总结进行归纳,强调角的概念、大小比较方法和表示方法。
3.知识拓展:我引导学生思考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角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角苏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认识角(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含义,知道角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比较的方法,培养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角的概念,理解角的含义。

2. 学会画角,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3. 认识直角、锐角、钝角,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角的含义,掌握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2. 教学难点:画角的方法,直角、锐角、钝角的区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量角器。

2. 学具:直尺、圆规、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讲解角的定义,让学生观察、比较不同角的大小,学会画角。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合作,用学具画角,比较角的大小,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4. 巩固练习:设计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加深对角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认识角2. 定义: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3. 特点: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4. 分类:直角、锐角、钝角。

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画5个不同大小的角,并用彩笔标注直角、锐角、钝角。

2.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角,举例说明。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问。

2.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角的概念的理解,及时纠正错误观念。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4.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反馈,提高教学效果。

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实例,如门的开关、剪刀的开合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与角有关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感知角的概念。

2. 新课:在讲解角的定义时,教师应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并通过图像、实物等直观教具辅助讲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角的概念。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设计(精选12篇)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设计(精选12篇)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设计(精选12篇)苏教版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设计(精选12篇)二年级数学《角的认识》教案设计篇1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发现角、知道角,能够识记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角。

2、让学生动手画角、做角,加深对角的认识,并能比较角的大小,经历“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过程。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探索角的大小过程中学会方法,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能从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并能正确比较角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活动角、三角尺、两根小棒。

教师:活动角、三角尺、白板课件、卡纸做的角相等的大小两个三角形、一个与上面角不相等的三角形。

教学过程:一、链接生活,引入新知1、导入“角”。

这是一张课程超市的图片,图中有哪些物品?都有什么形状?这些物品虽然形状不同,可是它们的面上都藏着一个新的图形,它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图形“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2、找生活中的角。

出示实物图:(五角星)。

师示范指角的方法:这个尖和尖上两条直直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谁会像这样来指一指它面上其它的角?再让生拿出手中的三角尺找一找它的角并指给你的同桌看看。

二、联系生活,认识角。

1、找角。

看看这幅图上的三件物品,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吗?(出示剪刀、三角形、钟面三个图片)。

学生指一指。

将其中的角从图上请下来,说明这些图形都叫做角。

你发现角有什么特点?(课件演示)2、认识角的名称。

角都有一个尖和两条直直的线组成,我们把这个尖叫做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两条边。

我们通常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到角的另一条边做一个记号,表示出角,现在观察这几个角,它们都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同桌之间说一说。

3、画角。

你们能画出一个角吗?师演示画角,先画一点,然后从顶点起画一条很直的线,再从顶点起往不同的方向再画一条直线,(两条可不一样长),标出角的顶点和边。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公开课(三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公开课(三稿)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

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学生已有关于角的感性经验,但学生的认识大多停留在“一个物体的边沿,或是转角的地方”,就是角。

而这些就是也是节的学习起点。

引导学生把“生活经验中的角”逐步提升为“数学上的角”,创设了“根据平面图形上的部分,让学生猜猜是哪个图形”,学生的兴趣被游戏激发起来,特别是猜圆形时,学生感悟到圆上没有角,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上才有角,初步感受了角的表象。

再让学生摸平面图上角的形成,紧接着把角描出,移走平面图形,只剩下角的轮廓,抽象出几何角。

这样学生就会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

引导学生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

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维是关键。

在本节课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

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

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

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放满各种图形的不透明布袋(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圆形、六边形)、小棒、两根硬纸条、六、教学过程:一、游戏入手,激活促思1、“摸一摸,猜一猜”(1)介绍一下游戏规则。

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看谁最聪明,能不能不用眼睛用手摸,说出老师的布袋子里放了什么图形,比一比谁最厉害。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的一章节,主要让学生认识角的概念,了解角的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角的定义,能够识别各种角,并能够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表达能力,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例和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角的概念,能够识别各种角。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概念的理解和角的识别。

2.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实例、图片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角的图片和实例。

2.准备角的游戏道具。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各种角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角的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角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角的特征。

通过角的模型和图片,解释角的定义,让学生能够用语言描述角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角的识别练习,每组提供一些图片和实例,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角,并描述角的特点。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角的识别游戏,通过游戏巩固对角的概念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如何用角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每组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

6.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回顾角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如何识别角。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角的识别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练习。

8.板书(5分钟)在黑板上写出本的板书,包括角的定义和特点,以及角的识别方法。

教学过程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如上所示,总共计划用时45分钟。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角的初步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角,了解角的特征,以及学会用直角、锐角、钝角来分类角。

这一章节的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几何学习打下基础,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但是对于角的特征和分类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物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从而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学会分类角。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角的概念,认识直角、锐角、钝角。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概念的建立。

2.直角、锐角、钝角的分类。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操作教学法、分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从而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学会分类角。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

2.实物和图片。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图片,如钟表、剪刀、三角板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片,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角。

同时,让学生说说他们对角的理解。

2. 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角的概念,让学生了解角的特征。

同时,呈现直角、锐角、钝角的定义,让学生初步认识这些类型的角。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取一些实物,如三角形、圆形等,将这些实物摆放在桌面上,形成各种不同的角。

然后,让学生互相观察,判断彼此形成的角是什么类型的角。

4. 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判断一些生活中的角是什么类型的角。

如:钟表上的角、剪刀的角等。

5. 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角的分类?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6. 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今天学到了什么,自己对角的理解是什么。

7. 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有关角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角的初步认识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角的定义,知道角的特点。

2. 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教学内容1. 角的定义和特点。

2. 角的识别和应用。

3. 角的画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角的定义和特点,角的识别和应用。

2. 教学难点:角的画法,角的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

2. 学具:直尺,量角器,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讲解角的定义和特点,展示角的实物模型,让学生直观感受角。

3. 实践:让学生分组讨论,观察生活中的角,并尝试画出角。

5. 作业布置:让学生画出不同类型的角,并尝试解释其特点。

六、板书设计1. 角的定义和特点。

2. 角的识别和应用。

3. 角的画法。

七、作业设计1. 画出不同类型的角,并尝试解释其特点。

2. 观察生活中的角,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了角的定义和特点。

但在角的画法部分,部分学生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导入环节是激发学生兴趣,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重要步骤。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含有角的实物,如书本的封面、墙角、钟表等,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存在。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你们在哪里还见过角?角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从而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新课教学在新课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角的定义,即“由两条射线共享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角”。

接着,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演示或实物操作,向学生展示角的构成要素,包括顶点和边。

此时,教师应强调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而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公开课教案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公开课教案

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认识角》是小学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的一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特征,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实例和生活情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角的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角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特征,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角。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的特征,能够识别和比较不同类型的角。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操作,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和直观的图形,让学生感受角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动手操作法:让学生通过折纸、拼图等活动,亲手操作,观察和体验角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角的模型和图片,以及一些折纸、拼图等操作材料。

2.教学环境: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图片,如钟表、剪刀、自行车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能看到哪些角?”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存在。

2.呈现(10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角的模型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角的特点。

同时,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和特征。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和拼图,观察和体验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认识角》的内容包括对角的概念、分类和性质的初步认识。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学会用工具(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能够分辨各种不同类型的角。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角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操作能力,他们对图形的认知有了基础。

但是,对于角的概念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解和丰富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角的正确概念,理解角的性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角,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自己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对数学产生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角的概念,能够分辨不同类型的角,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能够准确地用量角器量角的大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角的概念。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角的性质。

3.交流讨论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和想法,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量角器、三角板、图片等。

2.学具准备:量角器、三角板、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一些生活中含有角的图片(如剪刀、钟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初步感知角的概念。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角的概念,讲解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和性质。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角的特点。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教案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认识角》是小学数学课程中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角的概念,认识不同类型的角,并能用角的特征来描述和比较角的大小。

这一章节的内容包括角的定义、直角、锐角、钝角的概念,以及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建立角的初步概念,提高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在生活中也接触过各种角,对角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角的概念和特征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实例和操作来进一步巩固。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需要加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一些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习角的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角的定义,认识直角、锐角、钝角,能正确指出生活中的各种角。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意识。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角的概念和特征。

2.直角、锐角、钝角的区分。

3.运用角的特征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角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角。

2.动手操作法:设计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剪、折、拼等,增强对角的认识。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带有角的图片和生活用品,如三角板、剪刀、硬纸片等。

2.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和数学游戏。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角,如钟表、房屋、自行车等,引导学生关注这些角,并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角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要学习角的相关知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角的概念和特征,讲解直角、锐角、钝角的定义,并用图片和实物进行展示。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角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角教案-苏教版

二年级下数学教案认识角教案苏教版教案:认识角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苏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五章第一节“认识角”的相关知识点。

具体包括角的定义、角的分类(锐角、直角、钝角)、角的大小比较以及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和分类,能够正确识别各种角。

2. 培养学生用角的大小比较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角的大小比较,钝角和锐角的辨识。

2. 教学重点:角的定义,角的分类,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直尺、三角板、量角器。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套三角板,量角器,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各种角,如桌角、窗角等,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存在。

2. 角的认识:讲解角的定义,通过实物演示和课件展示,让学生理解角是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

3. 角的分类:讲解锐角、直角、钝角的定义,展示相应的三角板,让学生触摸、比较各种角。

4. 角的大小比较:讲解角的大小比较方法,引导学生用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并进行小组内交流。

5. 应用拓展: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角的知识解决问题,如计算两个角的大小差,判断一个角是锐角还是钝角等。

6. 课堂练习: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测学生对角的认知。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角的定义:由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所围成的图形角的分类:锐角大于0° 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 小于180°角的大小比较:用量角器测量小组内交流七、作业设计(1)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3厘米和4厘米,这个角是什么角?(2)一个三角板的一个角是90°,另外两个角是什么角?2. 答案:(1)这个角是锐角,因为3厘米和4厘米的边长组合成的角小于90°。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认识角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认识角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角的概念和名称,认识钝角、直角、锐角。

2.技能目标掌握如何用速度适中的语言及简略笛卡尔坐标轴图形来描述角的概念。

3.情感目标鼓励孩子形成互助、助学的好风气。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基础角度概念,如什么是角度,如何度量角度。

2.教学难点告诉孩子角度的度量单位以及如何度量角度。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让老师在黑板上进行讲解和示范,讲解角的定义和概念,如何测量角,角度计量单位的认识。

2.课堂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基础概念的练习和角度计量单位的例题练习,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四、教学步骤1. 教师引入(1)让学生观察教室内或校园内各种物体,引导他们发现每个物体都是由不同的形状构成的。

(2)向学生讲述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电视机、电脑屏幕就是由矩形和正方形这些形状构成的。

(3)问题引导:那么,这些图形是如何构成的呢?你知道吗?2. 完成角度的定义以及测量角度的知识点的讲解在讲课阶段中,讲解基本角度概念,如什么是角度,如何测量角度以及角度计量单位的认识。

3. 角度的测量(1)让学生拿起角度计来自己测量物体的角度,借此加深对角度长度的概念理解。

(2)展示如何用角度的度量单位来代表角度,让学生弄清楚角度的大小单位。

4. 钝角、直角和锐角的介绍(1)讲解三种角度:钝角、直角和锐角。

老师可以借助矩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图形,进行生动有趣的解说。

(2)提问学生题目:哪一个角的大小最大呢?哪一个角的大小最小呢?引导学生作答。

5.例题练习布置题目,要求学生在纸上把图形画出来,然后测量并计算出相应的角的大小。

6.课后作业(1)推荐阅读:教材第七单元的相关内容。

(2)作业内容:优秀学生可凭借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可以用更有创意的方式,如小动画或小故事为主人公和场景进行渲染。

五、课后复习和实验可以根据课程的需要安排课后复习,巩固和强化这节课上学到的知识点,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角度计量的实际操作。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课本第84-85页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地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结合生活情境,引导学生从观察生活中的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加深他们对角的认识。

学生能熟练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在认识角之前,已经具备了有关角的感性经验。

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

这部分内容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接受起来较为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形成角的表象。

我设计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活动,让孩子在实践活动中经过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去认识角,发现角。

从而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角。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从现实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创新思维。

2、通过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直观地认识角,感受角有大小。

3、结合生活情境,感受生活中处处有角,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初步地认识角。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探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教具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活动角,学生准备三角板等。

【教法与学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教法和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整节课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摸一摸、玩一玩、比一比、等实践活动加深体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

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脑子里,从而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要求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七单元第1课时认识角教学设计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七单元第1课时认识角教学设计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套角的测量工具和练习题。
2.小组内进行讨论,共同完成练习题,如测量给定图形中的角度、判断角的类型等。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课堂练习
二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第七单元第1课时认识角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角的概念,知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
2.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画出角,并能够识别和区分各种类型的角(锐角、直角、钝角)。
3.使学生掌握用直尺和量角器测量角的大小的基本方法,并能够准确读取角的度数。
4.通过角的性质和规律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审美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掌握角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在经过一年多的数学学习后,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他们对基本的几何图形如直线、线段、圆等有了初步的认识,为本章节学习角的概念奠定了基础。然而,由于角的概念较为抽象,学生对角的认知可能仍停留在直观层面,对于角的性质和测量方法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
-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题,如填空、判断、选择、画图等,帮助学生巩固角的识别、测量和应用。
-运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设计小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认识角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认识角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7.1认识角一、教学目标1.了解角的概念及符号表示方法;2.能够辨认角的大小关系;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角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1.角的概念;2.角的符号表示方法;3.角的大小关系。

三、教学难点1.角的大小关系的理解;2.在实际生活中角的概念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1.角的概念1.阐述角是由两条射线或线段共同确定的,以一个公共端点为中心向两个方向展开而形成的图形。

2.阐述角的三要素:顶点、始边、终边。

2.角的符号表示方法1.阐述角度制的基本符号及表示方法。

2.阐述弧度制的基本符号及表示方法。

3.阐述度分秒制的基本符号及表示方法。

3.角的大小关系1.阐述锐角、直角、钝角的概念及比较方法。

2.给出两个角,能够判断大小关系。

3.给出一组角,能够从小到大排列。

4.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阐述角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角度测量、指南针、太阳高度角等)。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2.举例法。

六、教学过程环节内容时间导入引入“角”这一概念,让学生讨论角的应用场景3分钟讲解讲解角的概念、表示方法以及大小关系15分钟举例通过图形和实例,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10分钟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例子,让学生了解角的实际应用7分钟拓展引领学生探讨更广阔领域内角的应用场景5分钟练习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10分钟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和重点进行总结5分钟七、教学资源1.教材;2.视频教育资源。

八、教学评价1.学生的练习成果;2.学生的课堂表现;3.学生的跟踪诊断成果。

九、教学后记1.发现学生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2.对本次教学环节进行回顾并反思。

《认识角》教学设计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认识角》教学设计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

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认识角》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角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图形,日常生活中也较为常见。

小学数学分两次教学角的相关知识,本单元是第一次认识角,只是初步认识,知识不是很多。

教材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常见的实物图形中引出数学中的角,进而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通过操作活动角,让学生知道角是有大小的,同时进一步感知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时不仅要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还要通过多媒体信息化的手段,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理解本节课的内容,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几何图形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此前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并且在日常生活的基础上,对角也有一定的感性经验。

但是,学生对于数字中的角的认识还是比较模糊的,他们能够在平面图形中找到角但他们认为只要是尖的地方就是角。

所以,本节课,最重要的就是让学生在指一指、摸一摸、画一画、比一比等具体活动中真正理解数学中的角。

二、教学内容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84-85 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的1-5 题。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学生经历由实物上的角抽象到几何图形中的角的过程,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角有大小,初步感受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会用观察或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等活动,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初步形成评价意识。

通过在生活中找角,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角,了解角的各部分名称和生活中的角。

难点:初步感受角的大小和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会用观察或用重叠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学具:吸管,三角板,长方形、圆形纸片,活动角,毛线六、教学过程(一)直接导入,揭示课题教师出示三角板问:“认识它吗”?(1)提问:为什么叫“三角板”?(生:“因为它有3个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角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够识记和理解角各部分的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能识别角有大小,学画、能识记理解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感知―表象―抽象概括”的过程,初步体验空间与图形的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
经历活动,形成角的正确表象,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关系,学画角。

【教具和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图片、三角尺。

一、链接生活,引入新知
(一)板书“角”
师:大家认识这个字吗?读一读,说说你是怎样
理解的?或者说说生活中你在哪里看到过角?
(二)出示实物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正方形等)
指角:指一指你认为的角在哪里?有什么感觉?
画角:能画出你心目中的角吗?说说你画的角是怎样的?
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
(一)感知角
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三件物品,你能在上面找到角吗?(出示剪刀、三角形、钟面三个图片)。

让学生指一指。

接着出示三角尺。

师:这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三角尺,找到角了吗?(生找)在大家的努力下,学生很快在三角尺上找到了三个角。

生活中的角往往穿着漂亮的外衣,那么数学上的角又是什么样子的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数学上的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
师:让我们把生活中的角,脱掉漂亮的外衣,看看它的样子。

(课件演示)
师:这些图形都是角,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同桌交流交流。

师:拿出你的三角板,咱们感觉感觉,咱们用小手心摸摸这儿,咱们顺着点往这儿摸,再顺着点往这儿摸,谁来说说有什么感觉?
师:现在我们把这个角描下来好吗?
师:下面我们听听角怎么介绍自己?电脑说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直直的两条线叫做角的边。

为了说明这个角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我们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

师:咱们看看黑板也来说说,这尖尖的点是角的?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角就在这儿)教师比画。

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谁来说说,全班一起说说好吗?(教师板书)
(二)找角
师: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仔细找一找,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有角,指一指,并说给同桌听。

师:你找到角了吗?
师:看来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发现更多的角。

(三)辨角
师:听说我们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
争说自己是角,到底是不是呢?请小朋友们来当裁判(用手势表示),是的用“√”表示,不是的用“×”表示。

火眼金睛――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为什么?
(四)数角
师: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关键要看什么?
角其实是平面图形中的一员,现在请大家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大家先做上角的记号,再填空。

(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做完后,教师收集,再评价。

(五)画角
1.教师示范画
师: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图形,但是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样子,还要把它绘画出来。

画角,应该画什么(顶点、边),对,有什么要画什么?现在老师有个小小请求,请大家指导老师先画一个角。

师:你们说,我来画,先画什么?(顶点)接着画什么?边,老师把尺子摆好,问:从哪儿开始画?(顶点)对,从顶点开始沿着尺子的边画一条直直的线,画好了吗?
师:你也能像老师这样画出一个你心目中最漂亮的角吗?
2.学生试着画角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几个小朋友的作品。

(评价生作品)
(六)比角
1.比一比
(1)刚才我们在钟面上找到了角。

当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不停地转动时,两根针就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

(2)(出示三个钟面)书上85页第3题。

你能看出上面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
你是怎么知道的?
指名说一说。

2.判一判
红角和蓝角之争
课件出示:(略)
3.做一做
(1)今天老师用图钉作角的顶点,两根硬纸条作角的边做了一个角。

你能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大的角吗?和老师比一比。

能否再做一个比老师的角小的角吗?
演示一下,你是怎样使角变大的,又是怎样使角变小的?
通过作角,你们有何发现?
学生总结讨论:
归纳小结: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板书)
(2)角的大小变化,在我们生活中经常碰到。

例如,我们在做手工时,合拢剪刀,角就(变小),夏天,打开扇子,角就(变大)。

课件演示变大、变小的动态过程。

(3)老师这里有两个角,你可以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
为什么?你想怎样证明?(课件演示重叠法)
学生得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七)折一折,剪一剪
1.折一折:用手中的长方形折出一个角。

2.剪一剪:剪一刀,看剩下几个角?
三、回到生活,拓展新知
师:每位小朋友都开动脑筋,经历指、画、做、摸、想等活动,获得了许多新知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小朋友学得太棒了,我送给大家一份礼
物――五角星。

你们知道它的面上也藏着角,有几个角呢?请大家课后可以一起讨论研究。

编辑谢尾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