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共28张PPT)

实践的 对象
自人 然类 界社

是直接现 实性活动
非纯主观 思维活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判断:下列活动中哪些是实践活动并说明理由。
1、大猩猩用树枝钩白蚁
2、学生开辩论会、学习理论
3、老师讲课 教育实践
(最基本的)
4、修建青龙高速 生产实践
5、建设“美丽中验认识的 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通过多次试验和失败,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 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 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 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归实践
• 认识本身不是目的
• 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目的
明朝未及,我只有过好每一个今天,唯一的今天。
昨日的明天是今天。明天的昨日是今天。为什么要计较于过去呢(先别急着纠正我的错误,你确实可以在评判过去中学到许多)。但是我发现有的人过分地瞻前顾后了。为 何不想想“现在”呢?为何不及时行乐呢?如果你的回答是“不”,那么是时候该重新考虑一下了。成功的最大障碍是惧怕失败。这些句子都教育我们:不要惧怕失败。如 果你失败了他不会坐下来说:“靠,我真失败,我放弃。”并且不是一个婴儿会如此做,他们都会反反复复,一次一次地尝试。如果一条路走不通,那就走走其他途径,不 断尝试。惧怕失败仅仅是社会导致的一种品质,没有人生来害怕失败,记住这一点。宁愿做事而犯错,也不要为了不犯错而什么都不做。不一定要等到时机完全成熟才动手。 开头也许艰难,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你会渐渐熟悉你的事业。世上往往没有完美的时机,所以当你觉得做某事还不是时候,先做起来再说吧。喜欢追梦的人,切记不要被 梦想主宰;善于谋划的人,切记空想达不到目标;拥有实干精神的人,切记选对方向比努力做事重要。太阳不会因为你的失意,明天不再升起;月亮不会因为你的抱怨,今 晚不再降落。蒙住自己的眼睛,不等于世界就漆黑一团;蒙住别人的眼睛,不等于光明就属于自己!鱼搅不浑大海,雾压不倒高山,雷声叫不倒山岗,扇子驱不散大雾。鹿 的脖子再长,总高不过它的脑袋。人的脚指头再长,也长不过他的脚板。人的行动再快也快不过思想!以前认为水不可能倒流,那是还没有找到发明抽水机的方法;现在认 为太阳不可能从西边出来,这是还没住到太阳从西边出来的星球上。这个世界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的慢,而是放 弃速度快。得到一件东西需要智慧,放弃一样东西则需要勇气!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复生,四时是也。奇正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无端,涨跌相生,循环 无穷。机遇孕育着挑战,挑战中孕育着机遇,这是千古验证了的定律!种子放在水泥地板上会被晒死,种子放在水里会被淹死,种子放到肥沃的土壤里就生根发芽结果。选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共49张PPT)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共49张PPT)

课堂演练
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这句话告 诉了我们( )
A、认识来源于实践 B、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
2、“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 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 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 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 ) 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 发展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 物质手段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作用。
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则会 阻碍实践的发展。科学理论对实践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方法论:一方面坚持实践的观点,积极参加实践活动, 丰富和发展我们的认识;另一方面,要求我们注重认识 的反作用,重视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康熙年间,礼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张英 微服私访。途中,遇农民在田间劳作,农民请张 英对对子。出上联:稻草捆秧父抱子 张英想了半天,无以言对。 回家后,张英与夫人谈起此事,被一侍女听 到。侍女当即说出下联:竹篮装笋母怀儿 大学士张英为什么对不出对子? 问:这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结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问题三:工人能靠一个人的力量造好房子吗?单个人的实践活动存 在吗?纯粹孤立的个人的实践活动存在吗? 问题四:同样是人造房子,现在的工人造房子和以前的人造房子有 什么不同?这种不同体现了实践什么特点?
3、实践的特点 (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①社会性:实践不是单个人的孤立活动,而是处在一定 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 ②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不同历史发 展阶段,实践活动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各不相同。

高二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 人们实践 推动
遇到
新问题
B 、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活动 C 、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D 、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
3、在当代,人类的交往已超出了民族和国家的范围, 世界各国有着紧密的联系。任何国家的重大实践问 题,都与整个世界密切相关。这说明实践是 A 、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B 、客观的物质性活动
C 、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实践 获得认识的途径可以有两个: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启示:读书要与实践相结合
毛泽东说:“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 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这告诉我们 A、认识只能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产生
B、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
C、实践是认识的一个来源
D、实践不断给认识提出新课题
有人认为“个人的渊博知识,一是来源于亲 身实践,二是来源于书本知识”。这一观点( ) ①肯定认识来源于实践和书本 ②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惟一来源 ③承认了只有正确的认识,才来源于实践 ④否定了实践是认识的重要来源 A、①③ C、②③ B、①② D、②④
D 、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Let me try!
相传唐朝名画家戴嵩善于画牛。他精心绘 制了一幅《斗牛图》,被人们视为珍品。一次, 藏画家把这幅画拿出来晒,恰巧被一个牧童看 到了,牧童不禁哈哈大笑。藏主问他为什么发 笑,牧童答道:“牛在角斗时,尾巴总是夹在 两腿中间,决不会翘起来。这画上的牛尾巴翘 得像一根竖起来的棍子,叫人不由得发笑。”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古人学问无遗力 ,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 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 子,亲口吃一吃”。 (毛泽东)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22张PPT)
拼搏、一起奋斗。
2 2016
只要坚持,梦想总是可以实现的。 前景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但幸福不会从
天而降。
4 2018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一步一个
脚印,踏踏实实干好工作。
6 2020
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实践的 基本要素
客观事物
本身不能“自言其明”
主观认识
多数人公认的观点 权威的话 科学理论 原有的认识
本身无法证明
主观认识和认 识的对象都不 能充当标准
主观认识
实践 (桥梁)
客观世界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 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科学实验发现酱油食用后会转化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无 机盐、水等能被人体吸收的物质,并不具备增加光敏感的功能。 酱油中的色素物质不会直接转移到皮肤中,对黑色素细胞的合成 并不起作用。
我们判断认识的正确与否,不以人数多少为标准,也不用权威来判定,而是 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食品添加剂不利于身体健康吗?
以食品添加剂中的甜味剂为例
1878年,糖精在煤焦油衍生物的试验中被法赫伯格发现,可作为糖的替代品,满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分最甜?
日本青森县苹果试验场对苹果的4个部分用糖度计进行了测定,
得出如下结论:
1.60%-70%的苹果顶部(学名称花萼凹陷部)最甜
2.程度较差的是苹果的中间部位
3.其次是苹果的肩部(学名叫花梗凹陷部)
4.甜度最差的就是苹果核附近的地方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经典课件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经典课件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202页
问题:最蹩脚的建筑师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在哪里?
分析:人比蜜蜂高明之处在于,人能用意识指
导自己的行动,有计划、有目的地去改造世界的 活动。动物也能改变环境,造出精美的蜂房,但 这只是一种自然的本能,不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 动。
总设计师叶培建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农牧业生产 天文学 孙子兵法 邓小平理论 对镭元素的认识
……
战争
改革开放 居里夫人科学实验
……
实践
认识产生
观点一
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 -----实践
观点二
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个: 认识的来源有多个: --直接经验,间接经验 ----实践、书本等
启 思 读书与实践相结合 你认为哪个观点正确? 示: 考: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第一框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中学 **班
一则深刻的哲学寓言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数学吗?” “不懂。”船夫说。 “你的生命价值失去了三分之一,”哲学家说,“你 懂哲学吗?” “更不懂。”
哲学家感慨:“那你的生命价值就失去了一半!”
一个巨浪把船打翻,哲学家掉在河里。船夫问:“你 会游泳吗?”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恩格斯说:“社会一 旦有技术的需要,则 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 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 前进。
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的原因:
1、 人们实践
推动
遇到
新问题
产生
新要求
新探索和研究
提供
2、实践的发展 3、 实践
锻炼
认识工具
促进
认识的发展
提高
人的认识能力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55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共55张PPT)

❖ 实践具有能动性(区别于动物的本能活动)强调受主观因素影响
(1)实践是人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
(2)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人创造出自然 中原来没有的新的物质生活资料。(3)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 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如变革社会的实践中,改革 形成的新的社会关系)
个人单独完成的科学实验活动,他的实验器材等条 件也是有他人提供的,不是纯粹个人的活动
马哲
唯物论 认识论
辩证法 社会历史观 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
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物质)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
辩证唯物论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复习回顾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物质

决 物质是本原的

作 定 意识是派生的

意识
据对课文的理解——连连看,下面材料分别体现了实践的哪些特征
.❖
以方便人们的出行、改善人们生活为目的修 建高铁

客观物质性
❖ 高铁的快速发展不是一个人的成就,而是千
千万万中国铁路人奋斗的成果
❖ 高铁建成后,人们的铁路出行选择由普快— ❖ 主观能动性
—特快———高铁,出行方式日新月异
❖ 京沪高铁整个工程水泥使用量2700多万吨、
钢材470多万吨、混凝土6000多万方、钢轨 ❖ 社会历史性
37.6万吨
P42谈谈你对实践的理解
黑格尔认为,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去“规定"和“改造”客 观世界。但是,他所说的“规定"和“改造” 只是人的精神、观念的 活动,而不是物质性活动。 费尔巴哈认为,理论的活动是真正的人的活动,实践是人们为了满足 自己的生理需要而进行的一种“利已主义”活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 (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 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课件 (共26张PPT)
3结合课程改革的一些新想法
1 2
立德树人 创立情境
教学中增设环节,体会实践中的勇气与不易
通过活动体验,感受历史长河中关于真理追求的孜孜不倦
例如:
设置问题
知难行易,知易行难,“知”与“行”孰难?
有哪些如今只道是平常,却得来不易的“认识”?
有哪些如今只道是平常,却得来不易的 “认识”?
将习得的知识作为工具,进行自我检验 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具体——抽象——再具体——再抽象
下列内容哪些属于实践活动?
1.动物界最高超的纺织工织布鸟正在编制精美的鸟巢 2.为满足换乘需求,对地铁5号线站台进行了加宽改造
属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属于生产实践活动 属于变革社会实践活动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
一直在寻找“一例贯穿”
从金银花到山银花
从千金方到本草纲目
各种食品添加剂的研究拓展 ……
从标题入手,回归哲学命题本身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初步定位
1打破教材原有的知识排序——实践和认识的关系
前移
2模糊“例”的地位,凸显哲学本身的思辨性,用哲学思维
来引领教学设计
对《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再认识
目录
1教学设计的萌芽
2教学设计的成型
3结合课程改革的一些新想法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教材知识结构
人 的 认 识 从 何 而 来

实践的含义 客观物质性 实践的特点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实践是认 识的基础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思想政治④必修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PPT课件

思想政治④必修6.1《人的认识从何而来》PPT课件

我们怎样获 得真理?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实践Biblioteka 一、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含义: 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注意:
一是实践的主体是人,对象是客观事物,是一种 客观物质性的活动(人类特有,不同于动物的本 能活动) 二是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把观念存在变 为现实存在(不是纯主观的思维活动、认识活动)
①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1.原因: A.构成实践的要素都是客观的物质的。
实践的主体(人) 实践的对象 (自然界、社会关系)
客观
实践的手段 (工具、设备)
B.实践的过程和结果要受客观事物和客观规律的制约
鸟儿筑巢和人类建造房子有没有 区别?为什么?
②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实践是主观能 动性的活动
原因 表现
实践主体 的能动性 实践主体 的创造性 改造自然 改造社会
以下各项中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1.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 康社会 √ 2.学习理论、讨论问题、研究学问 × 3.大猩猩用树枝钩食白蚁 × 4.《2010年远景规划的发展目标》× 5.美、英、日、法、德和中国科学家共同绘 制完成了人类基因组序列图 √ 6.小行星撞击地球 ×
(2)实践的特点
③实践具有社会性历史性 社会性
实践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的人的活动
历史性
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上,人类实践的内容、规模 和水平都不相同,都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
(3)实践的基本形式
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有三种形式:
A.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 B.变革社会的实践 C.探索世界规律的科学实验活动
公式:实践——认识——实践 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 实践中去。认识脱离了实践,不 服务于实践的话,那么就失去了 认识的意义。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共29张PPT)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共29张PPT)

B
D、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课堂演练
3、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这是因为( )
A、实践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
C C、实践的主体、手段和对象都是客观的物质
B、实践是变革客观事物的活动 的东西
D、实践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活动
课堂演练
4、“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 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②实践是联系主观与客 观的桥梁 ③实践出真知 ④实践的观点是辩 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
综合探究:
对亿万农民而言,“一号文件”是一份亲切的文件,有着特殊的意
义。某班组织学生对新世纪以来中央的7个“一号文件”进行了比较研究, 并进行了理性总结。 第一个 2004年 集中强调了农民增收问题 七个“一号文件” 第二个 2005年 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的发出,体现了 第三个 2006年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党对“三农”问题 第四个 2007年 发展现代农业 认识的不断深化, 第五个 2008年 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 这说明实践是认 第六个 2009年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第七个 2010年 加大统筹城乡,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 研究结论:历次“一号文件”都适应了中国农村改革发展的需要,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总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结了被实践证明是成熟的重要认识,反映了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和前进 步伐。“一号文件”的发出,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 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产 请运用实践决定认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该班学生得出的研究结论。 力的发展。
读书与实践相结合
青藏铁路已于 2006 年 7 月 1 日正式通车,但在修 建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系列的困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 的三大困难是冻土、高原缺氧、环境保护。。 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建设者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攻 关,在世界上首次提出冻土工程设计新理念,设想在高 原制造大型制氧站,构建全程监控环保模式最终使三大 难题得以解决,为进行多年冻土施工、发展高原医学事 业、保护生态环境积累了宝贵经验。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PPT课件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PPT课件

(2)实践具有能动性。 (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实践是能动 原因 实践主体(人)是有意识有目的的 性活动
改造自然界的实践中 创造新的物质生活资料
表现
改造社会的过程中
创造新的社会结构和社 会关系
实践离不开意识的指导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实践的第一个基本特征和第二个基本特征
第一、实践具有 客观物质性
怎不 么下 学水 会, 游 泳
(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决定认识)
因为: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4.实践是认识目的
Let me try!
材料一:“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 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 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
在当代中国,主 要表现为在社会 各方面的改革
科学实验
自然科学实验,如太空育种实验等 社会科学实验,如改革试点等
小结:实践及其特点
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 物质性活动。
2.特点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3.基本 形式
生产实践(最基本)
社会实践 科学实验活动
探究活动1(P42)
杜威
实践和动物的活动没有本质的区别
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 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说明?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唯物主义
(相对于纯主观精神活动)
第二、实践具有
主观能动性
辩证法
(相对于动物的自发性、无意
识的消极适应的本能活动)
《愚公移山》的故事有人听后认为,愚公的精神是令 人钦佩的,但他毕竟还是太愚,因为真移山要的是锹 挖、肩挑,一年才往返一次,而不使用炸药炸,用车 运。对此,你如何看待?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答案:C
4、普通防雾眼镜防雾不持久,多次喷防雾剂后会使 镜片模糊,同时含有化学成分的防雾剂对眼睛有一定 的伤害。一种运用电磁铁原理设计的防雾眼镜,由可 以调节刮雾频率的电子定时键,通过电磁铁来控制刮 雾条。可用于游泳、滑雪、登山、潜水、医护、科研 生化、头盔、宇航服等。材料主要表明( )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合作探究、升华道理 动动手
实验名称 部分液体防止镜片起雾效果测试 实验目的 找到能有效防止镜片起雾的液体 实验用具 三杯热水、三面镜子、洗洁精、醋、盐水
先将镜子放在热水上,展示是否会起雾, 实验步骤 然后分别在镜片上涂上洗洁精、醋和盐水, 擦干后放在热水上,展示是否还会起雾。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近 似 眼 镜
太 阳 镜
老 花 眼 镜
隐 形 眼 镜
追问生活 深入思考
围绕“眼镜的发明、生产和使用”这 一话题,从“是什么”、“为什么”和 “怎么样”的角度,发起追问与思考。
提炼问题 合作探究
1、眼镜、眼镜的设计方案、制造眼镜何者是实 践? 2、生产眼镜需要哪些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的共 同点是什么?是不是想怎么生产就可以怎么生 产?这说明实践有何特点? 3、为何制造眼镜?动物看不清也会想着制造眼 镜吗?这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 4、生产眼镜只是眼镜生产工人单个人完成的吗? 现在使用的隐形眼镜为什么20世纪才出现?这 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
探究1:眼镜、眼镜的设计方案、制造眼镜何者是实践?
一、实践及其特点
1、实践的含义 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实践论》
苹果的哪个部分最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日本青森县苹果试验场对苹果的4个部分用糖度计进行了测定,得出如下结论
(一)60%-70%的苹果顶部(学名称花萼凹陷部)最甜 (二)程度较差的是苹果的中间部位 (三)其次是苹果的肩部(学名叫花梗凹陷部) (四)甜度最差的就是苹果核附近的地方
认识工具 肩部
中间
苹果核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是真是假?
1.苹果的肩部(花梗凹陷部)最甜 2.在月球上让羽毛与铁球从同一高度同时由静止释放,则羽毛和铁球同时落到
月球表面 3.酱油吃多了皮肤会变黑 4.北京地铁价格上调之后,坐地铁的人会减少 5.食品中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利于身体健康
获得
吃苹果
苹果哪部分最甜的认识
实践
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 亲口吃一吃。
是对是错?
下列内容哪些属于实践活动? 1.动物界最高超的纺织工织布鸟正在编制精美的鸟巢 2.为满足换乘需求,对地铁5号线站台进行了加宽改造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国家 4.天气预报说2014年10月28日多云转晴,最高温度14度,最低温度4度 5.2014年10月24,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实施从月球轨道返回地球的飞行实验 6.高二(6)班同学在化学课上学习了化学平衡知识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09海南卷)“地球一小时”活动节约的能源虽然有限,但是当环保意识 深入人性并化为自觉保护环境的实践,就会对全球节能减排事业做出巨大 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是主观见于客观的能动的物质性活动 ②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③实践具有能动性,社会性和客观性的突出特点 ④实践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A.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是对是错?
下列内容哪些属于实践活动?
1.动物界最高超的纺织工织布鸟正在编制精美的鸟巢 属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2.为满足换乘需求,对地铁5号线站台进行了加宽改造 属于生产实践活动
3.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
主义法治国家 属于认识活动
属于变革社会实践活动
4.天气预报说2014年10月28日多云转晴,最高温度14度,最低温度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B.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C.欲知山中事,需问打樵人
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2011•全国新课标21)华君武的漫画《永不走路,永不摔跤》(右图)讽刺了一些人 ①不懂得只要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②不理解缺乏敢想敢闯的精神就会一事无成 ③不了解实践探索中出现的失误和错误总是宝贵财富 ④因怕犯错误而不敢实践的行为
从哲学角度对这一认识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
1878年糖精在煤焦油衍生物的试验中被法赫伯格发现,可作为糖的替代品,
满足了人们对糖的追求而颇受欢迎。随着糖精的应用逐渐广泛,人们对其是否
安全的担心也逐渐增加。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中
1968年,科学研究发现大量喂食产老生鼠了糖新精问,题老,鼠推癌动症人发们生的率探增索加。人们认
(2012北京卷)欧洲中世纪时,地图主要由神职人员绘制。当时欧洲的世 界地图千篇一律: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居于中心,多瑙河、地中海和顿河呈 “T”字型,把世界分割为欧、亚、非三部分。中国古代地图大部分由官方或 士大夫绘制,主要用于日常行政事务管理和作为读史的辅助工具。在中国古 代绘制的世界地图中,中国占据绝大部分图幅,政区表现较为准确,中国疆 域之外则绘制简略,严重失真。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15、16世纪 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 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 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12分)
1968年,科学研究发现大量喂食老鼠糖精,老鼠癌症发生率增加。人们认为糖 精会增加患癌风险,被禁用;
1998年,运用化学分析方法发现,老鼠患癌是因为尿液中糖精导致的沉淀物, 人类尿液中则没有,没有证据证明糖精对人体健康有害,糖精被解禁。
在1878、1968、1998年,通过实验得出关于糖精的结论为什么都不一样?
为糖精会增加患癌风险,被禁用;
1998年,运用化学分析方法发现,老鼠患癌是因为尿液中糖精导致的沉淀 物,人类尿液中则没有,没有证据证明糖精对人体健康有害,糖精被解禁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的获得(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的发展(实践推动认识发展) 认识的真伪(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认识的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顶部
羽毛与锤子谁先落月?
1971年,阿波罗15号登月,宇航员大卫•斯 科特做了一个物理小实验——他将一根羽毛和 一把锤子同时丢下,由于在月球表面不存在气 体的阻力,只受重力作用的羽毛与锤子同时落 月。
获得
宇航员科学实验
落月认识
酱油吃多了皮肤会变黑吗?
我们家挺能 吃酱油,也没觉 得变黑。
不会啦,爸 妈在编故事。
91%
不会
我比较爱吃
9%
酱油,所以脸上 痘印就是吃的原
因。

会的,酱油
会色素沉淀。
因为91%的人说吃酱油皮肤不会变黑,所以“吃酱油皮肤会变黑” 就是错误的吗?
因为权威人士说吃酱油和皮肤颜色之间没有必然关系,所以“吃 酱油皮肤会变黑”是不对的吗?
酱油吃多了皮肤真的变黑吗?
科学实验发现酱油食用后会转化成氨基酸、碳水化合物、无机盐、水等能被人体吸收的物 质,并不具备增加光敏感的功能。酱油中的色素物质不会直接转移到皮肤中,对黑色素细胞 的合成并不起作用。
我们判断认识的正确与否,不以人数多少为标准,也不用权威来判定,而 是通过实践活动来检验,“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借助《经济生活》,与“不唯书”违背吗?
以食品添加剂中的甜味剂为例
1878年糖精在煤焦油衍生物的试验中被法赫伯格发现,可作为糖的替代品,满 足了人们对糖的追求而颇受欢迎。随着糖精的应用逐渐广泛,人们对其是否安全的 担心也逐渐增加。
4度
5.2014年10月24日,我国探月工程三期实施从月球轨道返回地球的
飞行实验
属于科学实验实践活动
6.高二(6)班同学在化学课上学习了化学平衡知识
属于认识活动
知与行:知行合一
有人说知难行易,有人说知易行难,请同学们分析这两句话的合理性。
经典再现
(2010年高考•江苏卷29)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 行”哲理相同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