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弥儿第三卷读书笔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弥儿第三卷读书笔记
卢梭只给爱弥儿看一本书—《鲁滨逊漂流记》,他通过这本书向爱弥儿传达了他即将要教的知识就是那些能够使他像鲁滨逊一样即使一个人在孤岛时也能让他生存的知识。本文是本人精心编辑的爱弥儿读书笔记,希望能帮助到你!
爱弥儿第三卷读书笔记追根溯源,世界最初的教育来源于原始社会老一辈对小一辈手把手的教授如何建造房子保护自己,如何捕食猎物养活自己,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等,这是教育最初的本质,那就是生存,而此时教育的追求也仅有一个—有用,对生存生活有用。而且不管世界如何改变,无论教育面临什么发展,教育的这一原则都不应该被改变或变质。
虽然卢梭的教育理论在我们现在的社会很难全面实施下去,但他的一些思想主张还是让应试教育下的我们心生向往。卢梭的所谓自然教育,就是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听任人的身心的自由发展。卢梭认定爱弥儿是一个生活在自然中的人,所以他的教育首先就是保证爱弥儿可以在自然中,不依靠其他人也可以活下去。基于此,卢梭的教育一直都坚持着有用的原则,只有对爱弥儿在他的那个年纪有用的知识才教给他,而那些可有可无或者华而不实的知识不仅不教给他还要避免他接触。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我们花时
间在一些注定无用的东西上就势必会影响我们花在有用的东西上的时间。在初时,卢梭只给爱弥儿看一本书—《鲁滨逊漂流记》,他通过这本书向爱弥儿传达了他即将要教的知识就是那些能够使他像鲁滨逊一样即使一个人在孤岛时也能让他生存的知识。他不会随随便便就教他的学生那些华而不实的理论,让学生看起来很“渊博”,实则什么都不懂的纸上谈兵。
而如今,反观我们所受的教育,当然我们也追求“有用”,但我们追求的是对什么有用呢?对成绩有用,对升学有用,对学历有用……却没有一个真正对我们现在或以后的独立生活有用的,而且现在这种趋势越来越严重。或许你会说我太极端悲观了,那你想想看如果把现在的学生们放到一个孤岛上,你能保证他们有几个人可以用学到的知识帮助他们生存下来?或许那几个农村的孩子依靠他们在农村的耳濡目染或实践经验还能够多活几天。面对生存的时刻,所有的不管是高深的科学理论还是高尚的道德都会变成空话。现在的教育更多的是教我们如何依赖别人而不是独立生存。
教育的最低原则是什么,在时代发展到的今天,我们似乎越来越搞不懂了!从上学开始我们就开始了数学科目的学习,直至高考数学都是我们的主科,在学校的每一天我们会花大量的时间埋在数学学习上。可也就是学这么多数学内容的我们的在平时的生活却连简单的计算都有困难,在实践时
闹出许多让人哭笑不得的笑话来。而且如果我们在大学里不学有关数学的专业,那我们之前所学的数学知识就会有相当大的部分是都白学的。还有地理,比数学晚一点我们从初中才开始进入课程学习。在地理课上,我们学习了地形地貌,学习了经纬标度,学习了七洲四洋,也知道了天体星座……学的内容是很多,但真正能用的、我们会用的又有多少呢?假使我们在夜晚迷了路,抬头看满天的繁星,我们找得到那一颗可以指引我们方向的星星吗?找不到,因为我们只学了被挑出来的那一小部分知识,而那一部分只能是为了通过考试的。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一个生物成绩很高的学生,随意扔到一座孤岛上,估计他连什么植物可以吃,什么植物可以用于治疗都不知道。平时课上学的内容,在那个情况下根本就用不到了,也无法用。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我们已经学过了那么多在实际中无用的知识,或许说是我们不会运用于实际的知识。课本那么多章节,可却没有教我们如何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除提高考试成绩以外在实践中使用的那一最重要的章节。
进入大学之后,回忆起我们过去几十年学习过的知识,总觉得除考试以外就没什么用处了。
著名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如果有价值的话,应尽可能的有意义。而有意义的学习就是要使知识在学习者的头脑中不仅有表象联系还要有实质性的联系。实
质性联系
又可称为非字面联系。要想达到实质性联系的效果就要将新旧知识建立同化联系,形成一个新的认知,而最好的手段就是要与实践实际相结合。
这里有一个例子:一位学校参观者拿起书本随口问一群学生:“假设你们在地上挖了一个1000英尺深的洞,你们说这个洞底比上面热还是凉?”全班鸦雀无声,一片寂静。而当他们的教师问:“地球的深层处于什么状态?”这时全班一半同学都马上异口同声地答道:“地球的深层都是熔岩。”
想一想,我们与他们是多么的像。在我们的教育下,我们只是死记住了理论知识应付考试,而根本就没有联系实际。一个“好学生”出了学校连养活自己的能力都没有,这是多么可悲的啊!或许就是因为这样,越来越多的学生因为这“无用”的教育而选择中途辍学去学习一门手艺。受教育是为了学习生活中我们需要而目前不知道的知识,但如果教育的内容不能提高我们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那还有什么用呢?古人曾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如今我觉得:授人以网,还要授人以渔。知识不在于多,而在于在我们有限的精力中学到的每一个知识都可以被我们在现在或未来的生活使用。
总之,教育只有坚持它的有用性,才能够让未来的受教育者们趋之若鹜,主动学习。我们不愿意学那些课堂上有用,
而出了课堂就没有意义的知识。
爱弥儿第三卷读书笔记让孩子心甘情愿地去做一件事,最好的方法莫如培养他的兴趣。有了兴趣也就有了欲念,有了欲念才能促使他孜孜不倦地学习,去探索求知,从而发现更大的乐趣。卢梭说,平平淡淡地讲一番道理,即使能使我们对一件事情表示赞同或非难,那也没有用处,只有欲念才能使我们有所行动,我对此十分赞同。作为一个孩子,他还处在自然的,无知的阶段,他在没有被社会化以前,都是很单纯地思考问题,他不知道成人所谓的对自己有利或不利的东西是指什么,况且他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人生观,他只懂得按自己的直觉去思考和认识,可能看见一样东西或事物,他并没有想的太多,只是自然而然的去接触了,然后不觉中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种东西或者渐渐地失去了兴趣,在没有进行人为引导的情况下,这些情况的发生都是等概的。但是如果人为的加以干预,那结果很可能就大为不同了。比如说,你想告诉孩子哪些东西是对健康不利的,是不应该食用的。如果你单纯的说一些“不卫生”、“有害”的字眼,他很有可能一点都不理解。
因为在他看来,尝起来很美味的东西,就是好东西了。至于那些成人们所用的字眼,他的头脑中是一点概念也没有的,这一点我们无可否认,孩子们的世界就是那么简单,那么纯粹。但是如果你在他面前做一个小实验,把这些抽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