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9讲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课件新人教版
2024届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课件: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的判读
![2024届高三地理考备考一轮复习课件: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的判读](https://img.taocdn.com/s3/m/e7d27c1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e8.png)
易降水,如夏季风
近海受暖湿气流影响的地方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 海陆位置
少
因素
表现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平原利于水汽深入;
盆地、谷地地形封闭,高原地势高,水汽难以进入; 地形
山脉走向与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山脉
走向与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
南北纬
南美巴西、 赤道低气压 终年高温,
10°~南北 澳大利亚大 带和信风带 干、湿季明
回归线之间 陆北部和南 交替控制 显交替
部
北纬10°~ 北回归线之
亚洲中南半 岛、印度半
海陆热力性 质差异和气 压带、风带
全年气温高, 旱、雨两季 分明,雨季
间大陆东岸 岛
的季节移动 集中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典型地区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影响
对农业 生产的
影响
对工业 生产的
影响
具体表现 ①有利:气候变暖预示着__积__温__增加, __生__长__期___延长,提高作物产量。 ②不利:温度升高伴随着__干__旱__的加重,造成 ___供__水_不足,使作物减产 减少_高__纬___地区供暖消耗,增加__低__纬__地区制 冷消耗;排放温室气体的工业受限;节水节能 及耐高温、耐干旱技术将获得市场
图 示
锋面雨
台风雨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迎风坡:暖
湿空气被迫
抬升,气温
成
大气受热膨 胀上升,水
降低,饱和
冷、暖气团 相遇,暖气
暖湿空气围
因 汽在高空冷 空气成云致 团上升,水 绕台风中心
却凝结
雨。背风坡:汽冷凝
旋转上升
全球气候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ppt 人教版
![全球气候变化 高中地理必修课件ppt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947b0a25c52cc58ad6be48.png)
3、适应气候变化(如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 侵蚀的工程等)
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实行直接 控制、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 施)
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
C
A.减缓工业化进程 B.援助发展中国家 C.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D.停止使用煤炭,大量使用石油、天然气
2)氟氯烃化合物 等其他温室气体
自然原因:
太阳活动、火山活动、地壳运 动等
问题探究
那么,大气变化对人类的生活 有什么影响呢?这种影响对于 全球各地的国家和地区是一样 的吗?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二) 全球变暖会带来哪些影响?
(全班共八组,每组6人,选出一位中心发言人组织本组的讨 论 。)
第一组、第二组:全球变暖与海岸线
合作探究
小组讨论(一) 请同学们阅读P47页内容并结合图2.30,回答
下列问题
(全班共八组,每组6人。选出一位中心发言人以抢பைடு நூலகம்的形 式回答问题。)
1)全球气温变化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 化之间有什么相关性?
2)人类哪些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 不断增加?
气温上升的原因:
人为原因:
1)二氧化 ①燃烧矿物燃料 碳含量增多 ②毁林
3、影响水循环
蒸发增强 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
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
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 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 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洪 涝、干旱灾害的频次和强度增 加以及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B
A.全球变暖会使大气降水增多,农作物增产 B.保护雨林是减少CO2含量的有效措施 C.内陆国家距海遥远,不必考虑海平面上升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课件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九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fdd23781c758f5f71f6703.png)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①首先是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 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 ②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迎、 背风坡)的影响。 ③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般还要 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第九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气候类型
1
考纲 考情
考 向 知识网络
1.世界主 2017 全国Ⅱ 选取具体
Hale Waihona Puke 要的气候 卷,7 题区域辅以
类型
2017 全国Ⅱ 气候统计
2.全球气 卷,37(1)(2)题 图表考查
候变化对 2016 全国Ⅱ 气候类型
人类活动 卷,6~8 题 特点、成因,
的影响 2016 全国Ⅲ 进而深度
吹向高纬增温,反之降温
季风 夏季风控制地区高温多雨,冬季风控制地区低温少雨
15
必备知识整合 关键能力突破
主要因素 对气候影响的表现
海陆分 沿海地区一般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多;内陆地区一般
布 下 垫 地形 面
洋流
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 山地较同纬度平原地区气温低,气温日较差大、年较 差小;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水多 暖流使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寒流使沿岸气温降 低,降水减少
关闭
第A.1地题面,读温图度2可升知高,随着气温的升高,中小湖泊的面积逐渐减小,原因是气温
升B.高湖会泊导蒸致发蒸作发用量加增强大,湖泊水量减少。第2题,读图1可知,降水增多,导致
地C.表降径水流强增度大增,从大而入湖水量增多,湖泊面积增大。 D.地表径流增大
关闭
1.A 2.D
解析 答案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9讲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
![2020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第9讲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教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50e9e1f2050876323112129f.png)
第9讲 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考点一 气候的分布和影响因素(1)图中体现出的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大气环流、海陆因素和洋流。
(2)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沙漠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极地气候。
(3)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类型有地中海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
(4)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其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大洋西岸。
(5)由图可以看出,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南缘大陆西岸分布的纬度比大陆东岸高,主要是因为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气温较高;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
气候的影响因素(1)太阳辐射(纬度位置)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热量差异,形成了热带、温带、寒带三个热量带。
(2)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和季风环流)不同的气压带、风带和季风性质不同,对降水和气温的影响也不同,形成了不同的气候类型。
(3)海陆位置通常距海近,降水多,气温年较差小。
①大陆东岸:主要有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
②大陆西岸:主要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
③内陆和沿海—大陆性和海洋性—主要影响降水量的多少和温差大小。
(4)地形地势①山地因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所以周围气温高、中心气温低;盆地因地势中间低、周围高,所以周围气温低、中心气温高;高大的山地由于海拔的影响,水热的垂直分异明显,从而形成气候的垂直变化。
②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雨影区。
③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区的形态。
如南、北美洲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使得西海岸气候呈现南北狭长延伸、南北更替的变化特点。
(5)洋流①暖流:增温增湿,影响较大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部分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
②寒流:降温减湿,影响较大的是大陆西海岸的热带沙漠气候。
考向一结合区域图考查气候的分布1.下图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题。
图示5个城市中( )A.有4个城市受季风的影响明显B.有4个城市受台风(飓风)影响。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9讲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9讲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7e08c4bbb68a98271fefa5b.png)
(2018·安庆一中、安师大附中测试)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 地球在距今约 22 亿年到 1 万年间的漫长地质年代里经历了三 次大冰期,大冰期之间为间冰期。读图完成 5~7 题。
5.图中甲、乙两时间段,气温变化率( )
A.甲大于乙
B.甲小于乙
C.甲等于乙
D.化的主要原因是( )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 9 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主要气候 类型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最新考纲
考纲解读
考法指南
1.以全球气候变化的新材料为
1.认识全球气候变暖的
载体,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原
原因和危害。
1.全球气候变
因、影响及解决措施,如 2016
2.能够提出应对全球气
化对人类活动 候变暖的有关措施。
全国卷ⅢT10~11 等。
影响
具体表现
可能使蒸发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
影响整个水循环
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常事件的发生,
过程
加剧水资源的_不__稳__定___性与供需矛盾
4.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1)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多使用__清__洁____能源;避免浪费, 减少废弃物排放,尽可能使用___公__共___交通工具。 (2)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__植__树__种__草____;防止森林火灾。
是( )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
山现在( )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解析:第 1 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不同山峰经历的冰期次 数不同,经历的冰期次数越多,说明山峰抬升至冰期的时间 越早。从图中可以看出,果洛山经历了三次冰期,雪宝顶经 历了末次和倒数第二次冰期,太白山只经历了末次冰期,说 明果洛山在第一次冰期前就已经抬升至终年积雪高度,雪宝 顶在第一次冰期和第二次冰期之间抬升至终年积雪高度,太 白山在第二次冰期和第三次冰期之间抬升至终年积雪高度, 则山峰抬升至冰期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依次是果洛山、 雪宝顶、太白山。第 2 题,末次冰期和现代相比,点苍山的 日照时间没有明显变化;由于冰期是地球上的寒冷期,
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9讲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课件新人教版
![高考地理新探究大一轮复习第9讲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课件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f788bd510740be1e650e9ad8.png)
解析:第 1 题,读图,图中为北美洲西部,Ⅰ分布在纬度 40°~60°的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Ⅱ分布在纬度 30°~40°的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Ⅲ位于北美洲西部山 区,是高原山地气候;Ⅳ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是热 带沙漠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Ⅱ地中海气候,B 对。第 2 题,结合上题分析,Ⅰ气候终年 受盛行西风控制,A 错。Ⅱ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B 错。Ⅲ是高原 山地气候,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C 对。Ⅳ受东北信风 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D 错。 答案:1.B 2.C
温,反之降温
夏季风控制高温多雨,冬季风控制低温 季风
少雨
形成因子
对气候影响的表现
海陆分 沿海地区一般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多;
布 内陆地区一般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
下垫 面
地形
山地较同纬度平原气温低,气温日较差 大、年较差小;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 水多
暖流使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寒流 洋流
使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1-2 月 7-8 月
峰型(上凸) 谷型(下凹)
北半球 南半球
②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气候类型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最冷 月 均温
最热 月 均温
温度 带
全年降水分配
气候 类型
年雨型,年降水量 在 2 000 mm 以上
热带雨林气候
>15 ℃
-
夏雨型,年降水量
热带
750~1 000 mm 夏雨型,年降水量
1 500~2 000 mm
甲
乙
1.下图为北纬 30°附近①②③④四地的气候统计图。与甲、 乙两地相对应的是( )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一部分2.4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类型的判读课件(74张)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第一部分2.4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类型的判读课件(74张)](https://img.taocdn.com/s3/m/4c01adddd0d233d4b14e69ef.png)
四、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特点
热__带__雨__林__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1.热带热 __热_带_带_季_草_风_原_气__候气:候终:年终高年温高,温旱,雨分两干季湿分两明季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教/材/拓/展 ►
1.气候的海洋性和大陆性 海洋性:全年温差小,全年降水均衡,全年湿润,主要由海洋 气团控制。 大陆性:一般是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由大 陆气团控制。 2.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
考点二 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因素
(高考经典题)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 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图Ⅰ 天津市等高线和古海岸线分布图
图Ⅱ 天津市年平均气温和降水分布图
(1)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
2.根据气候特征判读气候类型
根据气候的两大要素资料来判读,判读时可遵循以下三个步骤:
以形定位、以温定带、以水定型。具体见下表。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 用,降水多;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
3.判断等温线的走向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等温线走向
影响因素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太阳辐射或纬度因素
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 海陆分布或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 山脉走向平行
地形、地势
等温线闭合
山峰(低温)、盆地(高温)、城市热 岛效应(高温)
(5)大气环流: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气温年较差小; 接近冬季风源地,冬季气温低。
(6)天气状况:云雨多的地方气温日、年较差小于云雨少的地方。 (7)地面性质:地面反射率(冰雪反射率大,气温低);绿地气温日、 年较差小于裸地;水域广,比热容大,温差小,反之温差大。 (8)人类活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名师精编课件:第9讲 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57张)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名师精编课件:第9讲 气候类型与全球气候变化(57张)](https://img.taocdn.com/s3/m/96d94d6b852458fb770b5636.png)
2.[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 图9-3示意某岛的地理位置。 图示岛屿西南部降水丰沛,主要是因为(
图9-3 ①盛行西风 A.①② ②地形抬升 B.②③ ③暖流增湿 C.③④ ④反气旋活跃 D.①④
润水汽被山脉抬升,形成降水, 因而西南部降水丰富。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二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及特征
主干整合 常见气候类型的成因、特征与分布 气候类型的形成结合图9-4和下表来掌握。图9-4为北半球气压带、风带纬度分布与北半 球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在这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气压带分布的一般规律:各气压带分别以 0°、30°、60°、90°纬线为中心,向两侧延 伸5°左右,其移动幅度大概为纬度5°~10°。
气候类型与全球 气候变化
考点分阶突破│当堂自主检测
第9讲 PART 09
第9讲
考纲解读
①全球气候的类型、分布、特征及成因。
②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及影响。 ③适应全球气候变化的对策。
考点分阶突破
考点一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知识梳理 一、纬度位置(太阳辐射)
热量带 和气温高低分布。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决定了气候所属的①________ 降水量的多少 。 二、海陆位置:主要影响②________________
2.山地的迎风坡降水⑨________ 多 ;背风坡降水⑩________ 少 ,形成雨影区。
分布规律 和⑫______________ 分布范围 3.山脉的分布影响气候的⑪______________ 。
五、洋流 1.暖流:增温⑬________ 增湿 。
降温 减湿。 2.寒流:⑭________
判断,年降水量里斯本大于雅典。两地
都为地中海气候,降水集中在冬季。地 中海气候冬季多雨的主要原因是受盛行 西风影响,雅典距大西洋较远,受西风 的影响较弱,所以降水较少。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9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件.pptx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第9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331d62bfb84ae45c3b358cde.png)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5 年 1 考)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特点 (1)热带热 热热带 带带雨 季草林 风原气 气气候 候候: ::终 终终年 年年_高高高__温温温__,,多___分旱雨_____雨干______湿___两__季两分季明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2)亚热带亚热_少_带_雨_季__,风夏和季季高风温性多湿雨润气候:冬季_低__温___
活动的
及成因。(重点)
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及其影
影响。
3.掌握气候类型的 响。多以选择题和综合题形
判断方法。(重难点) 式呈现。
全球气候变化(5 年 2 考)
1.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 不同时间尺度的_冷__暖___和干湿变化。
2.不同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
时间尺度
时间
地质历史 时期
距今 1 万年前
历史时期 距今 1 万年以来
是( B )
A.雪宝顶、太白山、果洛山
B.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C.太白山、果洛山、雪宝顶
D.雪宝顶、果洛山、太白山
2.点苍山无现代冰川发育,是因为与末次冰期时相比,点苍
山现在( B )
A.日照更长
B.气温更高
C.植被更密
D.海拔更低
解析:第 1 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不同山峰经历的冰期次数 不同,经历的冰期次数越多,说明山峰抬升至冰期的时间越早。 从图中可以看出,果洛山经历了三次冰期,雪宝顶经历了末次 和倒数第二次冰期,太白山只经历了末次冰期,说明果洛山在 第一次冰期前就已经抬升至终年积雪高度,雪宝顶在第一次冰 期和第二次冰期之间抬升至终年积雪高度,太白山在第二次冰 期和第三次冰期之间抬升至终年积雪高度,则山峰抬升至冰期 时终年积雪高度的先后顺序依次是果洛山、雪宝顶、太白山。
高中地理课件-第9讲 全球气候变化
![高中地理课件-第9讲 全球气候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3a858cc1650e52ea541898a1.png)
考点互动探究
探究点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影响及应对措施
核心突破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气温升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特点,导致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 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下:
考点互动探究
图91
考点互动探究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影响 海平面上 升,海岸带
被淹
对水循环 的影响
改变热 量带和干
【答案】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 环境问题的成因。从图中可以 看出马尔代夫的陆地以珊瑚礁、 岛为主,随着全球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一些陆地会被淹 没,珊瑚的生存环境受到影响, 会造成珊瑚的退化。
图93
考点互动探究
(续表)
影响
表现
影
对农业产量、作物品种、耕作方式、农业生产的稳定性等方面,都会产生一定影
响 农业 响;气温升高,高纬度地区生长期延长,产量提高;陆地蒸发加剧,土壤水分减少,
生
热带半干旱地区产量下降,中纬度谷物带病虫害加剧;世界粮食总产量下降
产 聚落 对滨海地区的聚落、基础设施产生不利影响
【答案】(1)A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全球 气候变化。材料显示北半球的高纬度 地区升温幅度较大,四选项中,巴西 高原位于南半球,亚马孙平原位于赤 道附近;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蒙古高原 都位于北半球,但蒙古高原纬度较高, 故升温幅度最大。
考点互动探究
(2)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海陆分布的差异 C.太阳辐射的差异 D.大洋环流的差异
RJ
第9讲 PART 09
全球气候变化
基础自主梳理│考点互动探究
考纲解读
1.认识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和危害 2.能够提出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有关措施
高三地理人教新课标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全球气候变化
![高三地理人教新课标大一轮复习讲义课件全球气候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f8d7a88f46527d3250ce05a.png)
粮食生潜 力产降低
中纬度地
区受损
第八页,共15页。
考点(kǎo diǎn) 全球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
【特别(tèbié)关注】
(3)对水循环过程(guòchéng)的影
响:
蒸发加大,改
增加降水
变区域降水量ຫໍສະໝຸດ 极端异常全和降水分布
事件的发生
格局
洪涝、干旱 灾害的频次
和强度增加
球
地表径流发生改变
(AC2s. .)hD气à.极各第n候波g端地(2变s动)天的h题化ē上生气安温的:n对g升长事徽增年)安期件省加份徽增缩年,气省短多平农温地均作偏BD理. .气物低环答天低温生,境案然温的呈长会湿冻:影波期造地害响动延成损面有上长严失积((升。重1减扩)的由的D大小趋于低) 势 气 温(使 温 冻2得 波 害)C该 动 。省 上各 升地 ,积 有
全球气候变化(biànhuà)。1.气候变化(biànhuà)的主要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干湿变化 (biànhuà)。不利:温度升高伴随着干旱加重,供水不足,使作物减产。考点 全球气候变化
No (biànhuà)与全球变暖。识图技巧——曲线、折线图的判读技巧。下图表示1962年~2007年安徽省
变
碳等保温气体
暖
大量的破坏森林, 消耗的二氧化碳减少
第六页,共15页。
考点(kǎo diǎn) 全球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
【特别(tèbié)关注】
2.全球(quánqiú)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 (1)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淹没沿海的低地
全球气候变暖
地下水位上升,
土壤盐碱化加剧
海
平
面
海岸侵蚀加剧
上
升
2019-2020年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方案课件:第9讲 全球气候变化
![2019-2020年高考人教版地理一轮复习方案课件:第9讲 全球气候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9769ab3f4431b90d6c85c7a4.png)
比,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受海陆热力性质差
异的影响,海洋热容量较大,故南半球升温比 北半球升温慢。
教师备用习题
2017年2月8日,格陵兰岛北端的气温升至0℃以上,
引发世人关注。近30年来,北极地区不仅在变暖,而
且变暖速度是全球平均速度的2倍,这种加速变暖现 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据此完成3~4题。
C [解析] 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人们使 用化石燃料或砍伐森林,导致二氧化碳等 温室气体增加,使得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 射的能力和大气逆辐射增强,即主要是② ④增加。
B.①③减少
C.②④增加 D.①④增加
考点互动探究
(2)按照规划,“十二五”时期,我国单位国内 生产总值能耗需要下降16%,我国为实现这一
位于赤道附近;长江中下游平原和蒙古高原
都位于北半球,但蒙古高原纬度较高,故升温 幅度最大。
教师备用习题
2 . 导致南北半球升温差异最主要的原因 是( ) A.大气成分的差异
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化的影 响因素。南北半球在大气成分、太阳辐射、 大洋环流等方面差异不明显,但与北半球相
B.海陆分布的差异
[2015·海南卷] 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世界共 同面临的问题,但就升温幅度而言,北半球比 南半球大,高纬度地区一般比低纬度地区大。 据此完成1~2题。 1 . 下列四地中升温幅度最大的是( A.蒙古高原 C.巴西高原 B.亚马孙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全球气候变化。材 料显示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升温幅度较大, 四选项中,巴西高原位于南半球,亚马孙平原
B [解析] 使用太开,大会重点关注
了二氧化碳排放。据此回答第6题。 6 . 2009年我国政府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 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下列措 施中有助于实现该目标的有 ( ①推广太阳能、核能 次能源消费的比重 单位GDP能耗 ) ④提高 ②降低非化石能源占一 ③增加森林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夏季风控制高温多雨,冬季风控制低温 季风
少雨
形成因子
对气候影响的表现
海陆分 沿海地区一般气温年较差小,降水较多;
布 内陆地区一般气温年较差大,降水少
下垫 面
地形
山地较同纬度平原气温低,气温日较差 大、年较差小;山地迎风坡比背风坡降 水多
暖流使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寒流 洋流
使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10°N~25°N 大
差异和 气压带、 旱、雨 两季分
陆东岸
风带季节移动 明
南北纬
20°~30°
的大陆内部和
副热带高气压带
全年 高温少雨 或信风带控制
西岸
(2)亚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E 亚热带季风 南北纬 25°~
和季风性湿润 35°的大陆东
气候
岸
海陆热力性质 冬季低温少雨,
1.在这一“微型冰河世纪”里,可能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 A.M、R 两地及北美冬小麦种植区等值线南移 B.喜马拉雅山雪线上升 C.亚洲的水稻种植范围扩大 D.北美 1 月 0 ℃等温线北移
2.导致 R 地和 Q 地等值线延伸方向特征差异的主要因素分 别是( ) A.纬度和距海远近 B.距海远近和季风环流 C.地形和季风环流 D.纬度和地形
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
南北纬 F 地中海气候 30°~40°
的大陆西岸
西风带 和副 冬季 温和多雨,
热带高气压 夏季 炎热干燥 带交替控制
(3)温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温带季风
G 气候
35°N~55°N 的大陆东岸
冬季
海陆热力性质
寒冷干燥 ,
差异
夏季 高温多雨
南北纬 30°~
H 温带大陆性
候
10~
年雨型,年降水量
温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
20 ℃
700~1 000 mm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最冷 月
均温
最热月 均温
温度 带
全年降水分配
气候 类型
20 ℃ 以上
夏雨型,年降水量
温带
400~800 mm 少雨型,年降水量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
<0 ℃
10~ 20 ℃
400 mm 以下
亚寒 带
年降水量 250~ 500 mm,集中在夏 季
A 热带雨林 气候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赤道低气压带
南北纬 10°之间 控制,盛行上 升气流
气候特点 全年 高温多雨
B 热带草原 南北纬 10°~
气候
20°
赤道低气压带 全年高温,
和 信风带交
干、湿 季明
替控制
显交替
气候类型 C 热带季风 气候
D 热带沙漠 气候
分布规律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海陆热力性质 全年气温高,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②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③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2)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对农业的影响
②对工业的影响
③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3.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
(2018·高考天津卷)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 为减缓全球变暖,发展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必然选择。读 图文材料,回答 1~2 题。 科学家们考察了美国西北部某山岳冰川消融的状况(下图)及 产生的影响。
气候
60°的大陆内
部
终年受
大陆气团
控制
冬寒夏热,干 旱少雨
I 温带海洋性 气候
南北纬
40°~60°的大
全年受
西风带
控制
陆西岸
全年
温和多雨
(4)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和寒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北纬 50°~
亚寒带针 北极圈
叶林气候 的大陆
气候成因
气候特点
纬度高,且居内陆, 冬长严寒,
全年受极地气团控 夏短凉爽
候
亚寒带针叶林 气候
10 ℃ 以下
寒带
少雨型,年降水量 200~300 mm
极地气候
(2)根据气候的分布判断气候类型 先根据纬度位置确定已知地点是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热 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及苔原气候 只分布在北半球),属于哪个温度带;然后看其海陆位置是 位于大陆西岸[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 候(除大洋洲的分布在大陆东岸外)只分布在大陆西岸]还是 大陆东岸(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最后将已知地点落实 到气候类型图和气候分布模式图上确定其气候类型。(见下 图,以北半球为例)
1-2 月 7-8 月
峰型(上凸) 谷型(下凹)
北半球 南半球
②根据气温和降水判断气候类型
以温定带
以水定型
最冷 月 均温
最热 月 均温
温度 带
全年降水分配
气候 类型
年雨型,年降水量 在 2 000 mm 以上
热带雨林气候
>15 ℃
-
夏雨型,年降水量
热带
750~1 000 mm 夏雨型,年降水量
1 500~2 000 mm
度放牧等。
(4)说明全球气候变暖带来的主要影响。 ①海平面 上升 ,改变海岸线,沿海地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②影响 农业 生产,使世界粮食生产总体下降。 ③影响 水循环 过程,使洪涝、干旱灾害的发生频次和
强度增加。
2.世界主要气候类型 读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回忆下列知识。
(1)热带气候类型
气候类型
1.对图中所示地区 1936-2015 年期间地表环境变化的表述, 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年蒸发量始终不变 B.河湖水量持续稳定增加 C.生物种类保持不变 D.地表淡水资源总量减少
2.科学家们在推断海平面上升所淹没的陆地范围时,不作 为主要依据的是( ) A.沿海地区的海拔 B.海水受热膨胀的幅度 C.全球冰川融化的总量 D.潮汐规模和洋流方向
2.造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1)造成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①如果是相距较远的南北两地,则年均温大小差异的主要因 素一般考虑纬度位置。
②如果是相距较远的东西两地,则年(日)温差大小的主要因 素一般考虑海陆位置(距海远近)因素;如果某地冬温明显偏 高,则可能有地形对冬季风起阻挡作用,常考虑地形因素; 如果夏温明显偏低,则可能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地或高原。 ③如果是位于大陆同纬度东西两岸的两地,则气温大小差异 一般要考虑洋流因素。 ④如果是距离较近的两地,气温大小有明显差异,则一般考 虑地形因素。
(3)根据气候的成因判断气候类型
影响因素
气候类型及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 受单一气压带或
风带 风带影响
极地气候——极地高气压带
温带海洋性气候——西风带
影响因素
受气压带和风带 交替控制
气候类型及成因
受季风影响
(高考浙江卷)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 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 时,表示水分有盈余, 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 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 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读图, 回答 1~2 题。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第9讲 全球气候变化和世界气候类型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最新考 纲
核心素养
1.世界主
1.综合思维:运用影响气候的因素等相 关知识,结合具体图文材料,判断气候
要的气
类型,分析气候的成因、特征及对人类
候类型。
生产生活的影响。
2.全球
2.区域认知:认识不同地区的气候类
气候变
型差异和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差异。
气候类型的判断
气候类型的判断 (1)气候类型的判断主要根据气温和降水两大气候要素的特 征来进行。具体判断时一般遵循“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 水定型”的步骤。
①根据气温确定南北半球
根据最热月或最冷月以及年气温曲线的形式可以确定南北
半球。
气温最高月 气温最低月 年气温曲线形式 结论
7-8 月 1-2 月
解析:第 1 题,读图,图中为北美洲西部,Ⅰ分布在纬度 40°~60°的大陆西岸,是温带海洋性气候;Ⅱ分布在纬度 30°~40°的大陆西岸,是地中海气候;Ⅲ位于北美洲西部山 区,是高原山地气候;Ⅳ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是热 带沙漠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都有分布的气候类型是 Ⅱ地中海气候,B 对。第 2 题,结合上题分析,Ⅰ气候终年 受盛行西风控制,A 错。Ⅱ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B 错。Ⅲ是高原 山地气候,气温日较差大、年较差小,C 对。Ⅳ受东北信风 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D 错。 答案:1.B 2.C
(2)造成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因素的判断方法 ①首先根据经纬度、海陆位置等判断两地所处的气压带、风 带位置,即大气环流的不同。 ②如果是相距较近的两地,降水有明显差异,一般考虑地形 (迎、背风坡)的影响。 ③如果是大陆东西两岸的两地,除考虑大气环流因素外,一 般还要考虑洋流因素的影响。
(高考浙江卷)一地的自然景观主要取决于其水热条件。 下图为北纬 30°附近甲、乙两地的自然景观图。读图回答 1~ 2 题。
影响气候的因素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形成因子 太阳辐射(纬
度位置)
对气候影响的表现 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形成因子
对气候影响的表现
低气压带控制多雨,高气压带控制干燥;
气压 西风带控制多雨,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
带、风 控制干燥;海风(向岸风)控制多雨,陆风 大气
带 (离岸风)控制少雨;风从低纬吹向高纬增 环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