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学说,它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者,我们需要对其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的复习,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一、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因此,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原理。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存在是由各种不同的阶级矛盾构成的。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会引发阶级斗争。

这种斗争最终会导致社会形态的变革。

三、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们所得到的工资。

这部分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形成了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剥削的根源,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的矛盾之一。

四、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目标之一。

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将不再受到剥削,社会财富将更加公平地分配。

五、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为革命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是对社会历史的科学分析和对未来社会的科学设计。

六、国际主义国际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是全人类的解放。

因此,国际主义要求各国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共同进行革命斗争,推翻国际资本主义体系。

国际主义强调全球范围内的无产阶级团结和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其思想对于解决当代社会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基复习资料

马基复习资料

(1)打麻将和打牌:这个在农村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娱乐方式,现在男女老少很多都打麻将,多少带点赌博性质,这种娱乐方式给农村无论是经济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带来很不好的影响。

①制约农村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以前人们只是在农闲或者是春节期间打麻将,但是近些年来即使农忙时候村中心都会有好几桌打麻将或打牌的,有些人家里的农田都荒废了也照玩不误,这种风气长久下去会对一个国家赖以生存的农业基础造成很坏的影响。

那些辛辛苦苦在田里劳作的勤劳的人们通常还遭到麻将桌上人们的挖苦和嘲讽,说他们迂腐不懂得享受生活。

②影响邻里关系。

由于打麻将而造成的口角甚至打斗现在变得非常普遍,调查中得知有一位妇女打麻将引起了争吵一怒之下将对方的头打破,在外面躲了好多年至今仍未回家。

③影响家庭和睦。

由于打麻将引发的夫妻之间、婆媳之间的争吵数不胜数,调查中就有因为打麻将弄得妻离子散的,还有一例是在家带孙子的奶奶沉溺于打麻将导致孙子掉进河里无人知而淹死的,有一个案例是妻子因为丈夫几天几夜打牌为回家一气之下喝农药致死的······这样由打麻将打牌引发的悲剧在广大农村地区是很多的。

④容易引发违法犯罪的行为。

由于打麻将而欠下高利贷的比比皆是,还不起赌债的然后偷窃的也是很多的。

我们村以前每年过年前总是有很多户人家的鸡鸭鹅或者是腊鱼腊肉被偷的,后来抓到过一回,原来那人是成天打麻将的一年下来没收成过年就只好做起偷鸡摸狗之事。

⑤容易给下一代造成不好的影响,现在的许多小孩是被家人抱在麻将桌旁长大的,我不知道这些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耳濡目染这些会对他么的人生造成怎样的影响,但我就见过父母成天打麻将不顾家小孩没有人教养没有钱读书,十五六岁就外出打工的,这样的例子在我们村不是少数。

(2)看电视:看电视时农村最主要的娱乐方式之一,主要人群是妇女和小孩子,妇女一般都是在睡觉前看一下,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现在的小孩尤其是小学生除了看电视以外,没什么娱乐活动,像小时候我们做的游戏:过家家、捉迷藏、跳房子、抓鱼、放牛并漫山遍野采蘑菇抓兔子、爬树······由于现在小孩子少了父母又太疼孩子不让孩子有一丁点儿磕磕碰碰的,所以都没孩子玩那些游戏了,孩子也只能在家看电视了,而且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小学生居然都带着眼镜,我想这个除了学习的原因外肯定有部分是由于看电视太多而且又有不好的看电视习惯造成的。

马基复习资料

马基复习资料

马基政治经济学思考题划线题解答1、价值规律内容及其表现形式。

内容:(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2)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劳动强度的提高与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方法)以及两种方法的相互关系。

(1)两种方法:第一种为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获得的剩余价值。

第二种为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通过改进技术缩短单位产品的劳动时间,相应的增加工人平均劳动时间而获得剩余价值。

(2)相互关系:既相联系又相区别A.联系:1)两者的本质和结果是一致的,它们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增加了剩余价值量,提高了剥削程度;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B.区别:第一,两种生产方法的物质基础不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可以在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要以生产技术条件的变革为基础。

第二,两种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在资本主义发展早期,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占据主要地位。

在现代资本主义中,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占据主要地位。

3、个别资本增大的途径——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的特点、含义以及在资本积累中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性及对无产者的影响(1)资本积累含义: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特点:a.社会生产资料在个别资本家手中的积累,要收到社会财富增加的限制;b.社会资本分散在单个资本家手里,资本家人数越多,同量社会资本的积累所引起的积聚就越分散,资本积聚规模也就越小。

(2)资本集中含义: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众多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少数大资本。

特点:a.资本集中不是各个资本依靠自身的积累而增大,而是现有资本组合的结果。

b.它不受社会财富增长的限制,因此可以使个别资本在短时期内迅速扩大。

(3)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必然性:一个国家或一个生产部门的资本有机构成,不可能长期不变,而是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

马基复习资料整理

马基复习资料整理

1、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批判性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和剩余价值学说。

2、(多选题)(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3)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品质理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3、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同时反对用愚昧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

4.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包括:(1)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5.辩证法曾经历了3个阶段:朴素的辩证法,唯物的辩证法,唯心的辩证法。

6.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在人类中的根本地位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观的基础。

7.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8.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9.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其实质和核心。

10.矛盾的特殊性有三种情形:(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阶段各有不同特点;(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11.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马基重点

马基重点

1.马克思主义科学性革命性
2.物质定义及其意义。

意识的本质和作用。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问题的精髓及其意义。

4.认识的主体和客体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

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

6.真理(客观性、辩证性)以及检验真理的标准。

7.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及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原理。

8.社会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9.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
10.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力与作用
11.资本主义萌芽及其产生途径
12. 资本的原始积累及其作用
13.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及其基本矛盾
14.劳动价值论(商品二因素、商品价值的决定、货币的职能、价值规律)
15.剩余价值理论(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及特殊性、资本、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的两种生产方式、资本积累的实质、简单再生产、扩大再生产)
16.垄断理论(垄断及其产生的原因、垄断利润与垄断价格、垄断与竞争的关系、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及其对社会的控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实质)
17.经济危机理论(经济危机的本质与原因、当代经济危机的特征)
18.经济全球化理论(全球化的表现、动因及后果)
19.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20.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意义及时代局限性。

马基复习资料

马基复习资料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包括三方面内容:1)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2)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3)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从广义上理解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后来对其继承和发展的共产主义事业。

2. 历史背景: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供了强烈的要求。

注:1)加剧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两个最基本阶级—工人阶级与资本家阶级的阶级矛盾,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

2)1831年法国昂工人举行了第一次起义;1834年举行第二次起义;1838年在英国爆发了宪章运动;1844年在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举行起义等一系列工人阶级运动标志着现代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已经登上历史舞台。

3.科学性,革命性的体现:(一)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二)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四)最崇尚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精神和物质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马基复习整理

马基复习整理

马基复习整理1.1 物质世界和实践1 世界观: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

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反映世界观。

2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物质和精神何者为第一性。

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哲学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3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4 运动与静止: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可变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

5 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 实践的基本特征:客观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7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1.2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1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2 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上的广延性的交替。

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3 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2)对立统一规律贯穿质量互变定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4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它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第一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一、简答题(共30分,每小题6分) 1. 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

2. 为什么说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答案要点:第一,新生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丧失了其存在的必然性,因而新生事物能战胜旧事物。

第二,新生事物优越于旧事物,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

新生事物是在旧事物中产生的,它克服了旧事物中一切消极的东西,又吸收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并且增加了更富有生命力的新内容,具有适应新环境的新功能和更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社会领域中,新生事物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然能战胜旧事物。

新生事物的成长和发展过程,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我们必须要满腔热情地支持和扶持新生事物,为新生事物的成长开辟道路。

3. 简述人民群众及其在历史上的决定作用。

答案要点:人民群众是指推动历史发展的绝大多数成员的总和。

从量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从质的规定性来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社会力量。

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 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第二,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但是,他们的创造活动和作用又受历史条件的制约,受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即经济条件的制约,受到以政治制度为代表的政治条件和精神条件的制约。

4. 简述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答案要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它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人们要改造世界就必须首先认识世界,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总是围绕着社会实践的需要这个中心来确定的。

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二,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马基复习大纲资料

马基复习大纲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型:一、单项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二、多项选择题,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

三、辨析题,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四、材料分析题(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的基本原理回答问题。

每题至少两个问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绪论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1)从创造者、继承者的角度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2)从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3.阶级基础:19世纪30——40年代,法国、英国、德国、接连爆发了无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

183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1836年英国爆发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4.思想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5.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6.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是马克思一生的两个伟大发现。

7.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对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映。

(2)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他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造新世界的理论。

(3)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

(4)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8.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1)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2)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就是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

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的。

马基复习资料

马基复习资料

马基复习资料————————————————————————————————作者:————————————————————————————————日期: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世界观,是工人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是工人阶级争取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它是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19世纪欧洲重大社会科学成果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

简单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学说,即人的解放学。

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十分严整而彻底的世界观,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理论,是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科学表现。

(1.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在矛盾的尖锐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2).工人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资金准备了阶级甚而(3.时代的需要既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的各种物质条件和因素。

2.如何理解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对立和统一分别体现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

矛盾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统一行使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第二,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第三,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第二,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如何?简要谈谈大学生在学习中应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在实践基础上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作用。

马基复习提纲

马基复习提纲

v辩证唯物主义第一小板块:辩证唯物论(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物质)(一)物质1、世界的本质: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物质:(1)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2)特征:客观性、可知性、客观实在性(物质的唯一特性)(3)注意:物质是万事万物的共同本质,而不是某一种物质具体形态3、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原理五)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原理六)5、规律(1)含义: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特征(原理三):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普遍性——任何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固有的规律(规律的客观性对应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二)意识1 从意识的起源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物质系统)特有的机能从意识的本质(内容):意识是客观存在(原料)在人脑(工厂)中的反映由以上三点可以推断出物质和意识的相互关系: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原理一)2 意识能动作用:(原理二)——说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1)意识的特点:A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人们行动前都要制定目标、蓝图、行动步骤B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意识能反映现象、把握本质和规律;意识能复制当前、追溯过去,预测未来(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把想法变成现实)(3)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理七)第二小板块: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人和世界的关系:人能够认识世界、改造世界)1.实践:(1)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2)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性和历史性2、实践和认识关系(原理一)3.认识:A认识的分类:a真理: 特点——客观性(基本属性);唯一的;具体的、有条件的b谬误B认识的特点: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原理二)第三小板块:唯物辩证法(世界状态怎么样——联系、发展、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联系观和发展观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唯物辩证法坚持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

马基复习

马基复习

马基复习一、基本概念物质: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物质范畴则是对一切客观存在的共同本质的抽象和概括,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质变: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时间。

垄断意识形态:某些社会集团制约、操控社会的经济关系、阶级关系的社会意识。

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哲学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存在和思维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存在和思维,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

马基复习

马基复习

马基复习重点1.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物质列宁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要点3个,a 客观实在性(物质唯一特性,事物自身固有)b 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存在,独立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 物质可被感觉反映3.什么是运动?物质与运动的关系运动a运动时物质的根本属性(从宏观上讲,从物质的所有属性中挑选)。

b运动时物质的唯一特性c物质是运动的存在方式,运动时物质的外在表现物质与运动不可分割,所有的运动都是物质的。

4.什么是时间和空间?时间的特点,空间的特点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运动之间的一种继承关系:顺序,间隔,连续。

时间是一维的,即不可逆性,时光不可逆流,时间可说为具有一维性的物质运动的持续性。

空间: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伸张性)。

空间的特点:三维性5.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a时空的绝对性不等于绝对时空(即脱离物质运动的时空)b 相对性:空间特性可变;爱因斯坦相对论6.地理环境:和人类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相联系的自然条件的总合。

(土地,山川,动植物资源,地理位置)作用:人类生存发展的场所;提供物质资源;影响生产的分布和发展方向;影响整个社会发展(不仅是经济发展)7.人口(主体部分,社会的物质性):是指物质资料生产和自我生产的社会主体的总和(社会主体:数量,质量,构成)作用:对社会的变化发展起加速或延缓的作用;人口构成(年龄构成:老龄化;男女比例;职业构成:军队等;教育,阶级构成);人口质量(体力,智力);人口迁移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含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物质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统一,二者共同构成生产关系;既是物质生活的重要条件,同时又是物质生活的具体样式。

作用:(生产)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和前提;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结构,性质,面貌(社会的静态);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形态的变化和更替(动态)9.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a意识产生于劳动1劳动的需要促使意识产生和发展2劳动中产生语言3劳动中形成人脑 b 意识产生于社会联系1社会联系源于生存需要2意识首先产生于生产联系和日常生活联系 3 离开社会联系难以形成人类意识10.意识的功能(意识活动的主动性)a意识的能动作用(概念,知道):意识具有能动性,能动就是意识活动本身具有主动性,这种主动性一定程度上被称为创造性。

《马基》复习资料

《马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含义?(P2);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首先,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其次,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再次,从它的研究对象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什么?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3、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P3-P4)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这就是始终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基础上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4、马克思主义的历程:(P7-P9)1848年2月,《马克思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公开问世。

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是西方科学技术取得重要成果的时候,产生了两大阶级。

中国共产党在90多年的奋斗、创造、积累过程中,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5、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是实践的、科学的、革命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源自于它的实践性,同时它又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是真正科学的理论。

马基复习资料

马基复习资料

马基考试复习资料1.哲学的基本问题(P29)①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P30)①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②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3.列宁对“物质”的经典定义(P31)20世纪初,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意识的本质(P31)①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

②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

5.运动(P33)①运动是标志着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②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6.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P33)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

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7.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P35)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

首先,实践时物质性的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构成实践活动的诸要素,即实践的主体(人)、实践的对象(客体)、和实践的手段(工具等),都是可感知的客观实在;其次,实践时人类有意识的活动,体现了自觉的能动性。

8.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体现(P39)(注意,此题有可能会考简答题)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三个方面: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9.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P42)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马基总复习资料

马基总复习资料

马基总复习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 20分)二、多项选择题(10题,每题2分,共20分)三、辨析题(3题,每题8分,共24分先回答观点是否正确,答三四句即可)四、材料分析题(1题,共16分,问啥答啥两小问)五、论述题(1题,共20分按中心思想答+解释)一、单选题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2.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

3.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的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具有科学性、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4.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5.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6.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7.根据对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

8.辩证法: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9.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10.世界的统一性问题,是回答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有没有统一性,即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

1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1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3.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14.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都是“半截子”唯物主义。

15.发展是前进的上升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6.在由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中的实质和核心。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一、概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核心理论体系和基本观点。

作为一种科学的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对于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复习,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要理论。

二、唯物史观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

它认为社会的发展是受到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和推动的。

在社会历史上,阶级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通过阶级斗争,社会生产力得到了不断的提高,最终导致了社会的革命性转变。

唯物史观对于理解社会发展规律以及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

三、剩余价值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对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深入分析。

它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他们得到的报酬。

这种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所占有,导致了社会的阶级分化和不平等。

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批判的核心概念之一,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矛盾。

四、阶级斗争理论阶级斗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核心概念。

它认为社会是由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发展的。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出现了两个主要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以私有制为基础,压迫和剥削无产阶级。

无产阶级通过阶级斗争争取自身解放,并最终达到社会主义社会。

阶级斗争理论对于认识社会现象和推动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五、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任务之一。

它指的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之后,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劳动人民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建设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新社会。

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是解决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六、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

它强调科学的、有计划的社会管理,致力于消除社会的剥削和压迫,实现人民的解放和幸福。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必经之路。

马基复习知识点

马基复习知识点

单选:一题一分,共15题
多选:一题两分,共10题
辨析:一题5分,共4题
简答:一题5分,共5题
论述:一题10分,共2题
主观题的知识点:
绪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第一章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三、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
二、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
第二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第三章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四、五)社会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人民群众和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
第四章
(五)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三、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第五章
(三)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
二、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
第六章
三、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
一、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和基本特征的认识
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第七章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四、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提纲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广义、狭义)?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p.3(1)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理论体系。

(2)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3)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重要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2.马克思主义理论直接批判继承了哪些学说(三大理论基础)?p8-10批判的继承、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p.14-17(1)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4.什么是哲学?p.27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5.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内容)?p28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的反映现实?”即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6.马克思主义的物质定义、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观的理论意义分别是什么?p.30-31 (1)列宁对物质概念作了全面的科学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2)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具有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同意。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7.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是什么?p.32(1)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2)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

(3)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8.意识的起源、本质和能动作用是什么?p.30/56-57(1)意识的起源: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2)意识的本质: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是客观内容和主管形式的统一。

(3)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9.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是什么?p.32(1)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2)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3)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10.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自然界、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p.33-34 (1)原理的内容: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意义: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

人类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

我们要取得时间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可再删减)11.时间和空间的性质?p.32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

物质运动与时间和空间的不可分割证明了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

(1)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即一去不复返;(2)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12.社会的物质性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33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3.实践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基本形式是什么?p34-35概念: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基本特征: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

14.如何理解实践既是把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p.37-38(1)在实践活动过程中,物质世界出现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区分(2)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性,它们互相联系互相作用(3)自从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界在人的实践活动中以新的形势延续自己的存在和发展(4)只有通过劳动实践,才可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15.联系、发展的含义及特点是什么?p.40-41联系的含义: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发展的含义:事物之间相互作用使事物原有的状态和性质发生程度不同的变化特点: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6.矛盾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是什么?p.43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基本属性:对立性和统一性(对立性和同一性)17.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启示?p.45-46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矛盾的特殊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

(1)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2)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启示:(1)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2)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相统一的关系,既是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人的认识的一般规律就是由认识个别上升到认识一般,再由一般到个别的辨证发展过程;(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

18.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p.46(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总之,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19.怎样理解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及其启示?p.47基本内容:(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的转变;(3)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4)辨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启示: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原理对于人们正确认识事物发展的曲折性和前进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按照否定之否定规律办事,要求我们对待一切事物都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反对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否定观。

20.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表现在哪些方面?p.64-65(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1.认识的本质是什么?p.66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是什么?p.68-69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联系。

首先,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

坚持理性认识对感性认识的依赖关系,就是坚持了认识论的唯物主义。

其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

最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包含,二者的区别是相对的。

23.真理的涵义及其客观性的体现?p.71-72含义: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客观性体现:真理具有客观性,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1)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真理作为一种主观的思想形式,是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外部客观条件作为认识对象的。

真理最根本的特征就在于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正确揭示,就在于思想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致性;(2)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凡是能够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得到实践的证实,主观同客观相符合,这种认识就是真理。

2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含义分别是什么?73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25.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p.770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2)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26.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什么?p.94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7.社会存在包含哪些要素?p.95社会存在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