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休假国家规定2015最新规定
劳动法关于年假是如何规定的 年假
![劳动法关于年假是如何规定的 年假](https://img.taocdn.com/s3/m/027d5c42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36.png)
劳动法关于年假是如何规定的年假一、年假休多久劳动法年假规定--年假计算方法: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但一般应在1个年度内安排。
劳动法年假规定--工资计算:1.年假安排及未休年假的工资怎么算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
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职工未休年假的工资计算: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2.离职时年假工资怎么算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
2015最新劳动法放假规定
![2015最新劳动法放假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ccfe11592e3f5727a5e962d8.png)
2015最新劳动法放假规定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国家规定年假
![国家规定年假](https://img.taocdn.com/s3/m/c047ac86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a2.png)
国家规定年假国家规定年假时间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 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但一般应在1个年度内安排。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只应该知道不同的休假方式有不同的计算公式,比如说年级的薪资是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进行计算,而一些其他的假期比如说产假单没有统一的标准的,公司可以自己规定怎么给产假的工资,实际运用的时候需要结合具体的劳动法规定的内容进行计算。
国家规定年假工资国家还规定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假假期.同时规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年假.经本人同意可不安排年假.应按照日工资收入300%支付年假工资年假年假,指给职工一年一次的假期。
即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凡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均可享受带薪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1月1日《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还指出带薪年假不包括国家法定节日等相关规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已经国务院通过并于12月16日公布,自1月1日起施行。
年假计算方法:按照职工休假条例规定.因家实行职工带薪休假制度.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1年以上不满10年.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年休假10天.已满20以上.年休假15天..。
年假规定及计算方法
![年假规定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97e563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71.png)
年假规定及计算方法年假是指员工在每个工作年度内享受的休假天数,用于员工休息、调整和恢复工作状态。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年假规定和计算方法,下面是一般的年假规定及计算方法。
一、年假规定1. 年假的发放条件:通常要求员工已满一定的工作年限,例如连续工作满一年或者满六个月以上,才有资格享受年假。
2. 年假的使用期限:通常规定员工应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使用年假,例如只能在同一年度内使用,不得延期至下一年度。
3. 年假的使用顺序:通常规定员工应首先使用上一年度的年假,然后使用当年度的年假。
有些公司则允许员工将年假累计到下一年度使用。
二、年假计算方法1. 根据工作年限计算:根据公司的规定,员工每满一年的工作时间,可享受一定的年假天数。
例如,满一年可享受5天年假,满两年可享受10天年假。
2. 根据连续工作时间计算:也有公司根据员工的连续工作时间来计算年假天数。
例如,连续工作满6个月可享受3天年假,满12个月可享受5天年假。
3. 根据员工等级计算:一些公司根据员工的职位等级来计算年假天数,等级越高,年假天数越多。
4. 根据年假累计计算:一些公司允许员工将年假累计到下一年度使用,累计年假的天数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公司的政策来确定。
三、如何申请年假员工需要按照公司的规定,提前向上级或人事部门提交年假申请,一般需要填写申请表格,并注明具体的休假时间和天数。
公司会根据员工的申请情况和工作计划来批准年假申请。
总结:年假是员工的权利,也是一种合理的工作调整和保障。
每个公司有自己的年假规定和计算方法,员工需要了解和遵守公司的规定,并按照规定的流程申请年假。
年假的使用可以帮助员工更好地调整和恢复工作状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公休假国家规定天数
![公休假国家规定天数](https://img.taocdn.com/s3/m/7567ed52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4.png)
公休假国家规定天数
根据我国国家规定,员工在职期间享有休假制度,即带薪公休假。
公休假的天数是根据员工工作年限来确定的。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员工在连续工作满1年后就享有带薪年休假。
每个员工的带薪年休假天数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来确定。
根据之前的规定,员工在工作满1年不满10年时,带薪年休假为5天,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时,带薪年休假为10天,工作满20年以上时,带薪年休假为15天。
然而,根据最新修订的《劳动法》,员工工作满10年后每满5年增加一天带薪年休假,即在工作满15年时,带薪年休假为11天,工作满20年时,带薪年休假为12天,以此类推。
这一修订提高了员工的休假天数。
此外,员工在结婚、生育、丧偶等特殊情况下,还可以享受其他附加的休假。
例如,在结婚时可以请3天的婚假,在丧偶时可以请3天的丧假,在生育时可以请产假和陪产假等。
需要注意的是,员工在享受带薪年休假时,工资照常支付,不影响正常的工资待遇。
以上就是我国国家规定的带薪年休假天数的大致情况。
但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一定的差异,具体的休假制度还需要根据当地的劳动法规定来确定。
此外,一些特殊行业,如医疗、交通等,
也可能有特殊的休假规定。
总之,带薪年休假是员工权益的一部分,它保障了员工的休息权益,促进了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工作积极性,也体现了国家对劳动者的关心和保护。
员工在享受带薪年休假的同时,也要合理安排假期时间,尊重和遵守相关的法规和规定。
国家休假规定
![国家休假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0f672403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0.png)
国家休假规定休息休假时间是劳动者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任职期间内,不必从事生产和工作而自行支配的时间。
1.休息日标准。
休息日又称公休假日,是劳动者满一个工作周后的休息时间。
劳动法第38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保证劳动者每周至少休息1天。
1995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国务院令第174号)规定,我国职工的休息时间标准为工作5天、休息2天。
该决定同时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工作时间,星期六和星期日为周休息日;企业和不能实行国家规定的统一工作时间的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周休息日。
2.法定年节假日标准。
法定年节假日是由国家法律、法规统一规定的用以开展纪念、庆祝活动的休息时间,也是劳动者休息时间的一种。
建国后,我国法定年节假日为7天。
1999年法定年节假日增至10天。
2007年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将清明、端午、中秋和除夕设为法定节假日,将我国传统节日设定为法定节假日,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提高全世界华人的文化凝聚力。
我国现行法定年节假日标准为11天,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根据2013年《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国务院令第644号),具体为:新年,放假1天(1月1日);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年休假国家规定2015最新规定
![年休假国家规定2015最新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be15569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66.png)
年休假国家规定2015最新规定前言年休假是每个劳动者工作之余享受的一份福利。
然而,年休假也拥有其严格的规定。
在2015年,国家对于年休假进行了最新的规定,在此文档中,我们将会详细介绍这些规定。
年休假的概念年休假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年限满一年以上,享有的带薪休假日数。
其目的在于满足劳动者的身心健康和休息、娱乐的需要,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年休假属于法定节假日之外的休假,由用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并向劳动者支付与日常工作收入相应的工资或者工资报酬。
年休假的计算方法劳动年限为满一年不低于十个月的,享有年休假五天;劳动年限满十年,每满一年增加一天,最高不超过十五天。
达到劳动年限后,年休假的天数应按比例依次增加。
年休假的规定•年休假必须在劳动者劳动年度内使用完毕或休满,不得累积到下一年度。
•年休假以全天为单位计算,不得分割;也不得以工资代替。
•年休假期间,除正常工资之外,不得安排其他工作任务。
•劳动争议仲裁或法律程序期间,年休假的使用不应受到影响。
而且,因呈请劳动争议仲裁或者诉讼期间对所应享受的带薪年休假月转为工作时间的,用人单位应当另外按照当年度的工资总额向劳动者支付工资或者工资报酬。
年休假的计算实例小刀是一名在某公司工作满8年的员工,其年假应计算如下: 1-1-8年:每年5天 x 8年 = 40天 8-10年:每年5天 + 1天 = 6天 x 2年 = 12天总计:40 + 12 = 52天年休假规定是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为目的的,而且还有很多细节需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共同去关注。
在享受年休假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其规定,以免发生不必要的误解和矛盾。
年休假 国家规定
![年休假 国家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38b65731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09.png)
年休假国家规定根据国家劳动法规,每年员工享有一定的年休假时间。
下面将对年休假制度进行详细解释。
一、年休假的基本规定国家规定,员工在连续工作满一年后,享有年休假。
年休假的最低天数视员工工作年限而定。
一般来说,工作年限在1年至10年的员工享有5天年休假,工作年限在10年以上的员工享有10天年休假。
二、休假工资待遇员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正常工资的待遇。
即按照原有工资和工作时长进行支付,不得降低工资水平。
三、年休假的使用员工需提前与雇主或上级部门协商并提出申请使用年休假。
雇主或上级部门在员工提出申请后应尽快安排年休假的使用。
如因工作需要无法安排,应与员工沟通并尽量解决。
四、年休假的薪酬结算员工在年休假期满后,按照原有工资标准获得相应的休假工资。
休假工资应在员工返回岗位后一次性结算。
如员工因特殊原因无法返回岗位,雇主应按规定支付休假工资。
五、年休假与法定假日、婚假、病假的关系根据劳动法规定,法定假日、婚假、病假等特殊假期不计入年休假的天数。
员工享有这些假期的天数不会影响年休假的计算。
六、年休假的结转国家规定,员工可将未使用的年休假天数结转到下一年度使用,但累积使用的天数不得超过下一年度年休假天数的两倍。
七、年休假的解释权对于年休假制度的具体解释,由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部门进行规定和解释。
总结来说,年休假制度是国家根据员工的工作年限规定的一种假期制度。
员工可以根据工作年限享有一定天数的年休假,其间享受正常工资待遇。
员工需提前与雇主或上级部门提出申请并安排使用年休假。
年休假可结转至下一年度,但不得超过下一年度年休假天数的两倍。
以上是关于年休假的国家规定的基本内容。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https://img.taocdn.com/s3/m/6b69810b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c4.png)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年假国家规定2015
![年假国家规定2015](https://img.taocdn.com/s3/m/60e7d0222af90242a895e5fc.png)
年假国家规定2015核心内容:2015年国家规定年假如何休息?员工如何享有年假?一个员工在工作单位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就具备享受法定的带薪年假的基础资格。
以下国家规定的带薪年假具体内容。
1、带薪年假工作年限规定职工连续工作(连续工龄不要求是本单位的连续工作时间)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这就意味着,尽管一个职工可能是刚由其它单位进入当前工作单位,但是只要他在其他单位连续工作满1年以上,就具备享受法定的带薪年假的基础资格。
2、职工所享受的带薪年假天数与劳动者的工龄挂钩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15天。
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休假高于该标准的不予干涉,但是低于法定标准应按照法定标准支付未休带薪年假工资。
3、职工不应当享受带薪年假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4、职工带薪年假工资计算办法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符合享受当年带薪年休假条件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具体折算办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
(一)婚假: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2015公休假新规定
![2015公休假新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d4bd0aef770bf78a652954a8.png)
2015公休假新规定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下发了《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硬性规定了要保障职工休息休假的权利!探亲假、婚假、产假、年假、病假......探亲假:指职工与配偶、父、母团聚的时间,另外,根据实际需要给予路程假。
①员工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30天。
②未婚员工探望父母,原则上每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也可根据实际情况,2年给假一次,假期为45天。
③已婚员工探望父母,每4年给假一次,假期为20天。
主体条件:只有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员工才可以享受探亲假待遇。
时间条件:工作满一年。
事由条件:一是与配偶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配偶的待遇;二是与父亲、母亲都不住在一起,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可以享受探望父母的待遇。
"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是指不能利用公休假日在家居住一夜和休息半个白天。
婚假:婚假是指劳动者本人结婚依法享受的假期。
①法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员工,可享受3天婚假。
②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初次结婚的员工,可享受15天晚婚假。
③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的,可视路程远近,给予路程假。
④再婚的员工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产假: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
①女员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假前可以休假15天。
②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
③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
④女员工怀孕未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流产的,享受42天产假。
⑤产假为连续假期,包括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
年假①员工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
②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
③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④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支付标准是:每应休未休1天,按本人应休年休假当年日工资的300%支付。
⑤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工伤假①员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法定带薪休假的规定)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法定带薪休假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9061e42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b.png)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国家关于年休假的规定是什么
![国家关于年休假的规定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e082dde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1e.png)
国家关于年休假的规定是什么国家规定每个人在工作中都应该拥有休假的权利,为此,国务院出台职工年休假的规定,那年休假的规定是什么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国家关于年休假的规定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国家关于年休假的规定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第七条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国家对年假的规定是什么?
![国家对年假的规定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0b2287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6.png)
国家对年假的规定是什么?《劳动法》第四⼗五条规定:国家实⾏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作⼀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假。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关于职⼯休假问题的通知》,确定职⼯休假天数时,要根据⼯作任务和各类⼈员的资历、岗位等不同情况,有所区别,最多不得超过2周。
职⼯带薪条例第⼀条为了维护职⼯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作积极性,根据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企业单位、有雇⼯的个体⼯商户等单位的职⼯连续⼯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享受年休假。
职⼯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作期间相同的收⼊。
第三条职⼯累计⼯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休息⽇不计⼊年休假的假期第四条职⼯有下列情形之⼀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职⼯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职⼯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资的;(三)累计⼯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请累计2个⽉以上的;(四)累计⼯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请病假累计3个⽉以上的;(五)累计⼯作满20年以上的职⼯,请病假累计4个⽉以上的。
第五条单位根据⽣产、⼯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本⼈意愿,统筹安排职⼯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般不跨年度安排。
单位因⽣产、⼯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作需要不能安排职⼯休年休假的,经职⼯本⼈同意,可以不安排职⼯休年休假;对职⼯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资收⼊的300%⽀付年休假⼯资报酬。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民政府⼈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监督检查。
⼯会组织依法维护职⼯的年休假权利第七条单位不安排职⼯休年休假⼜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民政府⼈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付年休假⼯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加付;对拒不⽀付年休假⼯资报酬、赔偿⾦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事部门或者职⼯申请⼈民。
中国国家规定年假几天
![中国国家规定年假几天](https://img.taocdn.com/s3/m/451025ec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5e.png)
中国国家规定年假⼏天
我们国家的劳动法还是⾮常善解⼈意,他们知道员⼯只有休息好了才会有更好的⼯作效率,所以规定了年休假的政策。
那么⼤家知道中国国家规定年假⼏天吗?为了帮助⼤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店铺⼩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国家规定年假⼏天
(⼀)职⼯累计⼯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5天;
(⼆)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10天;
(三)已满20年的,法定带薪年休假15天。
⽤⼈单位安排劳动者休假⾼于该标准的不予⼲涉,但是低于法定标准应该以职⼯⽇⼯资收⼊的300%⽀付其未休带薪年假⼯资,由于职⼯因个⼈原因不休并且做出书⾯放弃休假权利承诺的除外。
⼆、享受年休假的前提条件
根据《企业职⼯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三条职⼯连续⼯作满12个⽉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享受年休假的前提条件是连续⼯作满12个⽉以上,既包括职⼯在同⼀⽤⼈单位连续⼯作满12个⽉以上的情形,也包括职⼯在不同⽤⼈单位连续⼯作满12个⽉以上的情形。
职⼯在不同企业之间流动的就业的,连续时间原则上要求不能间断,也就是说在适⽤同时需强调“连续⼯作”必须是⽆缝对接,即劳动者在进⼊新单位时⼯作⽇不能间断,否则不适⽤该款规定。
以上是⼩编为⼤家介绍的中国国家规定年假⼏天的相关知识,当然你如果不愿意修取年休假的话,那么你是可以获得平时⼯资的三倍补偿⾦额的。
希望可以帮助到⼤家,希望⼤家能够明⽩,如果还有不明⽩的,请咨询店铺⼩编。
15年工龄年休假规定介绍
![15年工龄年休假规定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b95906e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c8.png)
15年工龄年休假规定介绍年休假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同工龄有不同的年休假安排。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15年工龄的年休假规定,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15年工龄年休假规定(一)公务员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休假。
1、参加工作满一年不满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5天;2、参加工作满五年不满十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10天;3、参加工作满十五年不满二十五年的员工,每年休假15天;4、参加工作满二十五年以上员工,每年休假20天;5、法定工作日之外加班的,应当给予相应的补休。
以上,年休假均不包括公休日和法定节假日。
(二)下列人员不享受公休假:1、在各类学校脱产学习、培训、进修享受寒暑假的人员。
2、当年连续病假两个月或累计病休三个月以上的人员。
3、当年事假累计达到1个月以上的人员。
4、超出国家规定产假假期继续休息的人员。
5、当年从外单位调入公司系统的人员。
6、并事假人员中如果当年假已休完且年出勤率未达到90%以上,则下一年不再安排休假。
7、员工在受处分期间。
(三)休假的方式1、休假可串不可占,根据工作需要可分别串休,也可零休,但累计天数不可超过规定休假期。
2、集体休假,由局领导议定。
3、个人休假,须提前7天向分管领导申请,报局长审批后执行。
4、加班补休的,由个人提出申请、股室负责人签字、分管领导批示、局长审查批准后执行。
5、休假应按规定时限休假。
期满后要按时上班,逾期不归的按无故旷工论处。
(四)对违纪问题的处理1、对轻微的违纪以教育为主,令其自觉改正;2、对未经领导批准,又未通报给任何人,擅自休假的,视对工作影响的程度,给予警示教育、或通报批评;3、对休假逾期不归者,视为无故旷工,按公务员法有关规定处理。
年休假国家规定条例全文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企业职工年休假法律如何规定的
![企业职工年休假法律如何规定的](https://img.taocdn.com/s3/m/bb44e994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8e.png)
企业职⼯年休假法律如何规定的
国家对于员⼯的年假有明⽂规定,有专门的⼯会组织依法维护职⼯的年休假权利。
下⾯就让店铺⼩编为您说说年假怎么休。
企业职⼯年休假法律如何规定的
职⼯带薪年休假条例
第⼆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企业单位、有雇⼯的个体⼯商户等单位的职⼯连续⼯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享受年休假。
职⼯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作期间相同的⼯资收⼊。
第三条职⼯累计⼯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第四条职⼯有下列情形之⼀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职⼯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
(⼆)职⼯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资的;
(三)累计⼯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请病假累计2个⽉以上的;
(四)累计⼯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请病假累计3个⽉以上的;
(五)累计⼯作满20年以上的职⼯,请病假累计4个⽉以上的。
年假是⼀个企业员⼯的正当权利,也是国家明⽂规定的法律内容。
对于⼀个想要有所成就的企业来说,员⼯的归属感和⼯作积极性都是⾮常重要的,年假就是使员⼯归⼼的⼀种⾮常好的⼿段。
如果您对于员⼯年假怎么休的问题还有困扰,可以咨询店铺。
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律师店铺律师。
年假的法律规定天数
![年假的法律规定天数](https://img.taocdn.com/s3/m/0f45564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60.png)
年假的法律规定天数年假指给职工一年一次的假期。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2008年1月1日《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正式实施,《条例》还指出带薪年假不包括国家法定节日等相关规定。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年假的法律规定天数,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哟!国家法定年假是几天(一)对于老员工的规定: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所有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都能享受到带薪年休假(下称年休假)。
具体天数规定为:1、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2、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3、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四条进一步明确,年休假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时间确定。
职工在同一或不同用人单位工作期间,以及依法、行政法规或国务院规定视同工作期间,应合并为“累计工作”时间。
此项规定明确了年休假是劳动者的福利,保障的是全体劳动者的休息权,不是根据对某个企业的贡献来确定的。
(二)对于新入职的规定:《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还规定:劳动者新进用人单位,且连续工作不满12个月的,当年的年休假的天数,按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后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假如工作了7年,在今年8月1日跳到乙单位工作的,那么他今年在乙单位剩余的“日历天数”为153天。
按累计工作时间算,他不足10年,年休假天数应为5天。
那么今年他的年休假天数应为(153÷365)×5天=2.1天。
由于0.1天不足1整天,不能享受年休假,因此他今年的年休假天数是2天。
年假天数的计算方法(一)产假休了照休年假《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劳动者依法享受的探亲假、婚丧假、产假等国家规定的假期,以及因工伤停工留薪期间,都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二)四种情形不能再休年假根据国务院规定,如果当年出现四种情形,职工就不能再休年休假了,这四种情形分别是:1、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2、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3、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劳动法年假标准是什么
![劳动法年假标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e81d2c32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a.png)
劳动法年假标准是什么劳动法年假标准是什么按《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带薪年休假的假期。
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不能享受当年度的年休假:1、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2、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4、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5、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作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但一般应在1个年度内安排。
年假工资计算准备是什么1、年假安排及未休年假的工资怎么算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
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职工未休年假的工资计算: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用人单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但是职工因本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2、离职时年假工资怎么算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
折算方法为:(当年度在本单位已过日历天数÷365天)×职工本人全年应当享受的年休假天数-当年度已安排年休假天数。
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新进员工的年假怎么算《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五条规定:职工新进用人单位且连续工作满12个月以上的,当年度年休假天数,按照在本单位剩余日历天数折算确定,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享受年休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年休假国家规定2015最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4号《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于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本文为您提供2014年年假条例全文和权威解读详尽内容,帮助您更快掌握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实施办法。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一条为了维护职工休息休假权利,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根据劳动法和公务员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
第三条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第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一)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二)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三)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四)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五)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第五条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职工年休假。
年休假在1个年度内可以集中安排,也可以分段安排,一般不跨年度安排。
单位因生产、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
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第六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第七条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八条职工与单位因年休假发生的争议,依照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九条国务院人事部门、国务院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分别制定本条例的实施办法。
第十条本条例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
【权威解答记者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负责人就《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答记者问)1、条例出台背景实行职工带薪年休假(以下简称年休假)制度,是世界各国劳动制度的普遍做法。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我国的年休假制度建设。
1991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规定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确保完成工作、生产任务,不另增加编制和定员的前提下,可以安排职工的年休假,职工年休假的天数要根据各类人员的资历、岗位等不同情况有所区别,最多不得超过两周。
全国人大常委会1994年7月制定的劳动法和2005年4月制定的公务员法,都对职工休假事项作了原则规定,职工的休息权利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
同时,从近年来的实践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目前已经实行年休假制度的仅是机关、事业单位和一部分团体、企业,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团体以及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没有实行年休假;在已经实行年休假制度的单位,由于工作繁忙等原因,许多职工实际上多年享受不到年休假待遇;职工因单位工作需要未能享受年休假的,也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广大职工和社会各界普遍呼吁尽快健全我国的职工年休假制度。
2007年8月,法制办根据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约请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起草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草案)》,通过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将草案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公众的意见。
从反馈的意见看,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普遍认为,党的十七大闭幕不久国务院就着手健全年休假制度,并公开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这是国务院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高度关注民生、科学民主决策的又一重要举措。
各方面对通过行政法规规范年休假制度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征求意见稿的主要内容表示赞同。
同时也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我们根据这些意见和建议对《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草案)》作了修改完善,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予以公布,自明年元旦起施行。
这里需特别说明的是,条例的起草得到了各地、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对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2、哪些人可以享受年休假休息权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劳动者应当平等享有。
为了平等保护各类职工的休息休假权利,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条例对各类用人单位实行广覆盖,规定: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单位应当保证职工享受年休假。
3、年休假的天数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方、部门和网民希望将年休假天数由最多15天增加为20天或者25天。
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反复研究后认为,要求增加休假天数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年休假天数应当与我国现阶段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企业等单位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因此,条例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
同时,条例还规定: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
4、不能休年休假的补偿目前,确有部分职工因工作需要不能休年休假。
为了保障这部分职工的权益,条例规定职工因工作原因未能享受年休假的,单位除正常支付工资收入外,还要支付相应的补偿。
对于补偿的标准,在征求意见过程中,有不少意见认为,应当符合劳动法关于“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的规定。
据此,条例规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
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5、年休假与其他休假的关系目前,我国职工可以享受的其他休假主要有:寒暑假、探亲假、病假、事假等。
条例对年休假与这些休假的关系作了明确规定:第一,年休假与寒暑假。
在我国,学校一直实行寒暑假制度,教职员工享受的寒暑假天数(寒假2至3周,暑假5至6周)远远超过条例规定的年休假天数。
因此,条例规定: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其休假天数多于年休假天数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第二,年休假与病、事假。
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部门、地方和网民提出,在保障职工年休假权利的同时,也要保证单位正常的工作秩序,对于较长时间休病假、请事假的职工,不应当再享受年休假待遇。
我们经与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全国总工会反复研究,采纳了上述意见,条例规定:职工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单位按照规定不扣工资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职工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职工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第三,年休假与探亲假。
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部门、地方和网民提出,探亲假与年休假是两种功能不同的休假制度,不应互相冲抵。
我们经与有关部门研究,认为这种意见有道理。
据此,条例删去了征求意见稿中关于探亲假冲抵年休假的规定。
6、保证贯彻落实在征求意见过程中,许多意见认为,职工相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处于弱势地位,如果监督措施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年休假制度在许多单位特别是企业可能难以落实。
据此,条例对年休假的监督机制作了3个方面的规定:一是,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应当依据职权对单位执行本条例的情况主动进行监督检查。
二是,工会组织依法维护职工的年休假权利。
三是,单位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又不依照本条例规定给予年休假工资报酬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人事部门或者劳动保障部门依据职权责令限期改正;对逾期不改正的,除责令该单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外,单位还应当按照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数额向职工加付赔偿金;对拒不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赔偿金的,属于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人员所在单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属于其他单位的,由劳动保障部门、人事部门或者职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解疑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1、带薪年假不包括国家法定节日《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假。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确定职工休假天数时,要根据工作任务和各类人员的资历、岗位等不同情况,有所区别,最多不得超过2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明确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然而自劳动法公布至今国务院没有根据劳动法该条的规定制订职工享受带薪年休假的具体办法。
劳动部关于印发《〈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问题解答》的通知第二条对该问题作了规定:“劳动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
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
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在国务院没有发布企业职工年休假规定以前,1991年6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发出的《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应继续贯彻执行。
”2、工作六年休几天一些单位原来的休假规定是"工作满五年的可休假10天"。
而新规定明确,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为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为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为15天。
那么,该单位员工连续工作满六年时,到底该享受多少天的带薪休假呢?专家解释,最新的带薪年休假规定覆盖面很广,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的职工都属此规定的保障对象。
这一规定中的具体休假天数,指的是"下限",也就是说,单位规定的休假水平不得低于新规定中明确的天数。
因此,上述案例中在该单位连续工作满1年至5年、且未出现新规第四条规定情形的员工,在原单位休假规定不变的前提下,按照新规定可享受5天的带薪休假;而工作满6年的员工,按照单位原规定依然可享受10天年休假;如果单位休假规定有变动,员工则按照单位的新规定休假。
同时,按照新规定,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假期;职工依法享受寒暑假的,年休假假期冲抵寒暑假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