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修改)
海绵城市工程施工措施方案
海绵城市工程施工措施方案一、总体概述海绵城市工程是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应用海绵理念,通过合理利用、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功能,实现城市水文循环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全面提升,是建设可持续性、生态友好型城市的一种新型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
海绵城市主要目标是解决城市水环境问题,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气候适应能力,提高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并提高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该方案旨在通过科学、系统性的施工措施,确保海绵城市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水文循环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是海绵城市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
在进行实际的施工之前,必须进行相关的工作准备。
这些工作的具体内容如下:1. 准备财政保障。
海绵城市工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工程建设、设备采购和后期维护等费用。
施工前需制定详细的财政预算和安排,确保工程资金的到位和使用。
2. 组织施工团队。
海绵城市工程需要多个专业领域的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包括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人才。
施工前需组织相关人员,并安排培训和考核。
3.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
海绵城市工程的施工依据地质环境、工程设计方案、气候条件等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因此在进行实际施工之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的具体流程、步骤、时间表和安全措施。
4. 完善相关手续。
海绵城市工程施工需要相关的手续和许可,包括土地使用证、环保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必须在施工前都完善好。
5. 确定施工资源和物资。
海绵城市工程的施工需要大量的物资和资源,包括各种设备、材料和工程机械等,施工前必须确定相关的供应商和交付期限。
6. 准备好施工保障设施。
海绵城市工程的施工需要一些临时的设施和措施,包括道路、基地、建筑和安防等,必须提前准备好。
7. 制定施工期计划。
海绵城市工程施工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因此在施工前应制定详细的施工期计划,包括施工周期和各项工程的完成时间。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的通知
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日期】2016.03.11•【文号】建规[2016]50号•【施行日期】2016.03.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16]50号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直辖市规划委(局)、建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指导各地做好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我部研究制定了《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印发给你们。
请各地按照《规定》要求,结合实际,抓紧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于2016年10月底前完成设市城市海绵城市专项规划草案,按程序报批。
《规定》执行中遇到的问题及建议,请及时告我部城乡规划司和城市建设司。
联系人:城乡规划司王武科和朝东电话:************,58933414(传真)城市建设司徐慧纬牛璋彬电话:************(兼传真)附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6年3月11日附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暂行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发[2016]8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做好海绵城市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海绵城市专项规划是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依据,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渭南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
渭南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渭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1.06•【字号】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6届〕第6号•【施行日期】2023.12.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六届〕第六号《渭南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已于2023年9月6日渭南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2023年9月27日经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施行。
渭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11月6日渭南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2023年9月6日渭南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 2023年9月27日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建设第三章维护管理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增强城市防涝能力,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维护、管理等活动适用于本条例。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第四条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应当遵循生态为本、因地制宜、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第五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应当将海绵城市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统筹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协调解决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是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统筹推进、规划编制、技术指导、监督考核等工作。
海绵城市标准
海绵城市标准海绵城市是指一种具有高度透水、高效蓄水、高效减排、高效减灾、高效利用的城市类型,它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通过合理规划和设计,采用多种措施,将城市变成一个像海绵一样具有吸水、蓄水、渗水、减水、用水等功能的城市。
海绵城市标准是指在建设和管理海绵城市过程中需要遵循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它涉及到城市规划、建设、水资源管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对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海绵城市标准要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充分考虑地表和地下水系统的相互作用,合理布局城市绿地、湿地、河道等水系空间,保留和恢复自然水体,增加城市地表透水面积,减少硬质铺装,提高城市地表的透水性。
此外,还要合理设置雨水花园、雨水收集系统等设施,实现雨水的收集、蓄存、净化和利用,降低城市内涝风险,减少雨洪对城市的影响。
其次,海绵城市标准要求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鼓励采用生态景观、生态绿地、生态岛等手段,构建城市生态系统,提高城市的生态服务功能,增加城市的生态容量。
同时,要加强水质保护和治理,减少城市污水排放,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改善城市水环境质量。
另外,海绵城市标准还要求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注重自然灾害防治,采用生物工程、土地利用规划、城市防洪设施等手段,减少城市洪涝、滑坡、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的风险,提高城市的抗灾能力,保障城市的安全稳定。
最后,海绵城市标准要求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注重社会参与和公众意识的培养,鼓励市民参与城市建设和管理,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海绵城市发展模式。
总之,海绵城市标准是一种全新的城市规划和建设理念,它要求城市在规划、建设、管理中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提高城市的生态容量,减少自然灾害的风险,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只有全面贯彻执行海绵城市标准,才能够建设出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海绵城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病句修改作业
《病句修改》课时作业(总分100分,时间45分钟)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______ (一) 搭配不当(11年2考:2018、2013)提分小练下列句子有语病,请指出错误类型并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56分1. (2018无锡)我省要全面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2. (2018盐城)我国第二艘航母能否早日加入海军编队,取决于科研人员和广大官兵的共同努力。
3. (2018大庆)大庆的春天是一个冰雪消融,迎春花盛开的地方。
4. (2018铁岭)人的高贵品质,并不是从富贵与贫穷中获得,就是自德行中闪光。
5. (2018十堰)一篇文章的好坏,不在于辞藻的华丽,而在于它是否有思想、有温度。
6. (2018南充)《经典咏流传》节目中的歌词,意境优美,婉转悠扬,深受观众好评。
7. (2018齐齐哈尔)电影《厉害了!我的国》生动的展示了我国科技领域取得的重大发现,这些都是专家们研发探索和首次尝试的结果。
8. 7月28日,全国首届地震科普大会的召开总结了近年来我国防震减灾科普的工作经验。
(二) 成分残缺(11年2考:2014、2011)提分小练下列句子有语病,请指出错误类型并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2分1. (2018云南省卷)学校组织同学们到钢铁厂参观,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芳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2. (2018青岛)我国高铁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但因市场规模巨大,还不能完全满足载客、物流货运。
初二年语文 日期: __月___日 第____周 第_次3. (2018内江)由于西成高速铁路的开通运营,对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促进沿线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4.(2018临沂)5月15日,2017年度临沂见义勇为英雄颁奖典礼举行,王守明等16位同志被授予“临沂市见义勇为英雄”。
5. (2017百色)网购是当前最时尚的一种购物方式,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一系列的交易活动。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说明
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说明第一篇:海绵城市规划设计说明10、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
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海绵城市建设目前在全国全面展开,各个城市均以试点项目为先导。
本项目的建设具备良好的场地条件和较大的占地面积,并具备良好展示效果,同时又有利于公众对海绵城市理念的普及和教育。
在场地的规划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使得雨水管理在场地中得到充分的应用和展示,相关技术措施还可以与景观设计相结合,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景观,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建设海绵城市可持续雨水管理的基本原则:(1)、将雨水作为一项宝贵资源:水资源管理是可持续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收集净化雨水来冲洗场地、停车场,浇灌绿地和为景观水体补水,可以减少对传统水资源的消耗,缓解场地内涝积水现象,改善水生态环境。
(2)、重视对流域水系统的影响:建设海绵城市,其积极作用不仅仅局限于项目场地,同时会对所在的流域水文循环产生积极影响,减少下游内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和程度,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促进健康水文循环。
(3)、和项目规划设计结合:在项目建设初期,通过将绿色基础设施与开放空间、道路、建筑和景观进行整体性规划设计,能够在保障各项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大幅减少雨水设施的占地面积和成本,提高雨水系统的总体效益,实施可持续雨洪管理理念。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7〕33号
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正文:----------------------------------------------------------------------------------------------------------------------------------------------------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鄂政办发〔2017〕33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精神,加快推进我省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增强城市防涝能力,提高城市持续发展能力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积极落实新型城镇化和长江经济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定位有关要求,切实转变城市规划建设理念,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
综合采取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增强城市排水防涝能力,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修复水生态,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促进雨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海绵城市建设的效果。
(二)基本原则。
生态为本。
转变传统的只注重建设排水设施的思路,采取系统治理的模式,充分发挥城市地形地貌、植被土壤、湿地水体等对雨水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作用。
重点保护河流、湿地、坑塘、沟渠等水生态敏感区,加强源头控制,提高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能力。
减少硬质铺装,实施低影响开发,有效减少地表径流。
规划引领。
城市总体规划、相关专项(专业)规划及详细规划全面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综合考虑降雨、水系、地形等因素,因地制宜确定海绵城市建设控制指标,科学划定城市蓝线和绿线,充分发挥规划的控制和引领作用。
统筹建设。
严格落实海绵城市规划确定的控制目标、指标和技术要求,统筹各类项目建设。
海绵城市设计方法导则
海绵城市设计导则v0.1创新研究院杨石泉2019.10实施海绵城市的价值1、实现雨水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和自然净化响应国家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号召,赋予城市对雨水的生态化应对措施,提升人民的生活品质。
2、赋予景观更完善的功能“没有功能的景观就是在耍流氓!”,实施多功能的景观建设具有更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3、营造更加宜居的社区环境科学设置的海绵措施有利于改善环境水质,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有利于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4、实现城市雨水的精细化管理中国质造的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理念就是生产力精细化,精细化管理雨水,将变废为宝。
海绵城市设计导则的作用1、快速实施海绵城市设计分专业述说海绵城市设计的关键要点,精简扼要,配合图片说明,帮助设计师快速掌握海绵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点,少走弯路。
2、掌握海绵设计基本方法海绵设计主要是针对雨水汇流路径的管理,计算并控制其汇流过程的水质、水量和去向。
所以主要是给排水专业的内容,针对其设计内容引进鸿业海绵设计软件,结合海绵设计模板,有针对性地开展设计工作,实现快速、准确设计。
3、降低项目沟通成本、提升设计工作效率统一项目各关系方对海绵设计原则的认识,在共识基础上开展设计,减少过程沟通工作,提升工作效率。
海绵城市的实施1、给排水1.1 汇水分区1.2下垫面层1.3海绵设施1.4管线设计1.5结果输出2、景观2.1下垫面2.2高程2.3海绵设施3、绿化3.1高程3.2植物设计宜忌·根据工程需求划分汇水分区住宅小区、公建社区等,宜利用建筑分开片区划分,适当合并分区,避免因分区过于细碎而影响景观整体效果。
·盲目直接使用软件提供的分区信息软件直接生成的分区因为只参考某一标高值,撇除现场与图纸的差异影响,仍然存在与项目需求的差异,故在软件生成分区后,应在其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区分或合并,重新描线,以达到项目需求。
·分区过密或过疏分区过密会导致计算量及工作量过大,且容易对园建、植物专业设计工作造成不良影响;过疏则导致计算不准确,设计质量下降。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
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厦门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4.04.24•【字号】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施行日期】2024.06.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厦门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2024年4月24日厦门市人民政府令第188号公布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海绵城市建设管理,促进形成生态、安全、可持续的城市水循环系统,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打造滨海型海绵城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三条海绵城市建设应当坚持全域推进、全过程管控、统筹建设、因地制宜。
第四条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领导,建立由海绵城市建设牵头部门以及发展改革、财政、资源规划、生态环境、建设、交通、水利等行政管理部门参加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审议海绵城市相关政策和标准规范,协调解决海绵城市建设重大事项,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第五条市、区海绵城市建设牵头部门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和工作协调机制的日常工作,统筹协调、指导、督促、考评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开展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在项目前期工作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等环节考虑海绵城市建设事项。
资源规划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在规划编制、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环节落实海绵城市建设空间布局和管控指标等要求。
建设、交通、水利、园林绿化等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将海绵城市建设要求纳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以及施工图设计文件、竣工验收等监督管理内容,共同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工作。
第二章规划管理第六条资源规划行政管理部门在组织编制或者修改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时,应当体现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目标,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等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指标(以下简称海绵城市建设管控指标)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
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深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7.25•【字号】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344号•【施行日期】2022.09.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344号)《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已于2022年7月7日经深圳市人民政府七届四十八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9月1日起施行。
市长覃伟中2022年7月25日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规定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管理第三章设计和施工管理第四章运行维护管理第五章保障和监督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快推进海绵城市建设,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发展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根据《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最大限度减少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四条海绵城市建设应当坚持生态为本、自然循环,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原则。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应当尊重科学规律,积极落实海绵城市建设要求。
海绵化设施应当因地制宜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和投入使用。
第五条市政府负责统筹推进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协调解决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区政府(含新区管委会,下同)是辖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负责统筹推进辖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协调解决辖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第六条市政府成立市级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市领导小组),负责研究审议海绵城市相关政策,统筹协调海绵城市建设的重大事项。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成办发〔2016〕30号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成办发〔2016〕30号各区(市)县政府、市政府各部门:为认真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加快推进我市海绵城市建设、提高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按照中央、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75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川办发〔2016〕6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总体目标。
以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理念为引领,以工作机制和建设模式创新为突破,以“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为原则,以环城生态区海绵综合体工程、水系保护和修复工程、海绵型小区建设工程、海绵型绿地工程和海绵型道路与广场工程等五大工程为抓手,全面推进海绵城市建设,逐步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将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到2020年,建成区25%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到2030年,建成区80%以上的面积达到目标要求。
在市域范围内新建项目全部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实施,已建成项目结合“四改六治理”等工作因地制宜按照海绵城市建设要求实施。
(二)基本原则。
1.规划引领、科学布局。
强化规划的龙头作用,充分发挥“山、水、林、园、田”生态本底对城市的生态支撑功能,把海绵体建设贯穿于城市规划建设发展的全过程。
优化顶层设计,加强系统布局,强化规划管控,切实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
石家庄市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导则-160613修改版
海绵专项规划修编工作方案
雨水收集利用技术
雨水收集
01
通过建设雨水收集设施,如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池等,将雨水
进行集中收集。
雨水处理
02
采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对收集的雨水进行处理,去除其中
的杂质和污染物,提高水质。
雨水利用
03
将处理后的雨水用于绿化灌溉、道路清洗、冲厕等用途,实现
水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透水铺装技术
透水材料选择
海绵专项规划修编工作方案
目录
• 引言 • 海绵城市现状分析 • 专项规划修编策略 • 关键技术措施 • 实施步骤与时间安排 • 资源保障与政策支持 • 社会参与与合作共赢
01
引言
规划背景与意义
应对城市内涝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内涝问题 日益严重,海绵专项规划修编旨在通 过综合措施,提高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
绿色屋顶能够滞留部分雨水,并通过植物和土壤的净化作用,提高 雨水水质。
节能与减排
绿色屋顶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能够减少建筑物的能耗和温室 气体排放。
植草沟技术
植草沟设计
在道路两侧或绿地中设置植草沟,种植草本植物,形 成生态排水系统。
雨水截留与净化
植草沟能够截留地表径流中的部分雨水,并通过植物 的吸收和土壤的过滤作用,去除其中的污染物。
时间安排与进度计划
2023年10月
完成问题分析和目 标制定工作。
2023年12月
根据专家评审意见 ,完成方案修改和 完善工作。
2023年9月
完成前期准备和现 场调研工作。
2023年11月
完成方案编制工作 ,并提交专家评审 。
2024年1月
将最终方案报批至 相关部门,并启动 实施工作。
金华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金华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金华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3.12.05•【字号】金华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号•【施行日期】2024.03.01•【效力等级】其他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城市环境保护正文金华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3号《金华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已于2023年10月27日经金华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23年11月24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现予公布,自2024年3月1日起施行。
金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3年12月5日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金华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决定(2023年11月24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规定,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对金华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的《金华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条例》进行了审议,现决定予以批准,由金华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布施行。
金华市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条例(2023年10月27日经金华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2023年11月24日浙江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规划与建设第三章管理与保障第四章法律责任第五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系统推进海绵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增强城市雨洪自然调节能力,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海绵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海绵城市,是指践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通过规划建设管控,保护和利用自然生态空间,发挥建筑、道路、绿地、水系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具备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城市。
湛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草案)
湛江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1条【宗旨】为了规范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国家、省海绵城市建设和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2条【适用对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市辖区海绵城市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及监督管理等活动。
第3条【海绵城市定义】本办法海绵城市是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和绿地、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
第4条【建设原则】市海绵城市建设应坚持“生态为本、自然循环,规划引领、统筹推进,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原则,保护与修复城市生态,蓝绿灰措施相结合,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相协调。
第5条【政府职责】市人民政府统筹推进全市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协调解决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各区人民政府(管委会)是辖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应当认真贯彻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部署,负责统筹推进辖区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协调解决辖区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大问题。
第6条【机构设置】市、区政府成立两级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海绵办,下同),负责海绵城市建设管理的统筹协调、技术指导、监督考核等工作。
第7条【各部门职责】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部门负责海绵城市建设的综合管理, 承担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
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将海绵城市建设相关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投资项目年度计划,在项目立项阶段对海绵城市建设有关内容、投资合理性进行审查。
丘政部门负责制定支持海绵城市建设的财政政策,按照规定统筹保障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的有关资金需求。
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将海绵城市建设相关要求纳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配合编制海绵城市专项规划,将海绵城市规划管控要求纳入土地使用权出让、用地规划许可、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环节。
关于海绵型住宅小区改造、海绵型城市道路改造项目问题情况说明
关于海绵城市A-4片区问题情况说明
XX海绵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我院参与设计的XX市2016年海绵型住宅小区改造项目(A-4片区及西南新区部分小区)中还存在以下问题需贵单位予以明确、解决。
一、我院已经参与设计的海绵型小区改造项目
(1)由海绵办委托我院设计的XX市2016年海绵型住宅小区改造项目,共涉及西南新区8个住宅小区,原州区老旧小区11个住宅小区。
均已出施工图设计方案,目前已完成小区海绵设施平面布局,雨水管网施工图设计方案,待与相关部门就方案对接完成,完善施工图设计。
二、西南新区目前设计存在需对接的问题:
1、福满苑及裕丰苑地块为4级自重湿陷性黄土地质,按相关规范海面设施需设10-12米退让间距,并且小区已经完工,部分居民已经入住。
场地内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势导致海绵改造的代价比较大,需破除原有道路,添加部分新的雨水管网。
三、A4片区节能及海绵化改造存在的问题:
1、小区用地边界线是否能够提供。
2、请提供小区的地勘报告以便后续海绵化改造设计
3、小区出图顺序是否由我院自己制定还是由首创公司或者北京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指定。
4、A4片区的海绵型小区改造是否由北京市政设计院统筹规划海绵改造径流指标,以便后续设计。
5、A4片区的建筑节能改造深度:
(2)外门窗是否全部更换
(3)暖外网是否改造
(4)屋面保温及防水是否重做
(5)沿街外立面是否做平改坡,如需改造,需提供建筑评估安防报告(6)外立面改造是否需规划部门审批
(7)现提供的小区设计任务清单有部分不在本片区内,是否也由我院设计 XXXX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〇一六年八月。
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的挑战与解决措施
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的挑战与解决措施摘要:随着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海绵城市建设因其独特的优势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在发展的过程中,除了新建设小区要完全采用海绵城市的设计方案之外,还需要对一些老旧小区实行海绵城市改革。
但是,在老旧小区进行海绵城市改造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的挑战和困难,本文以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为背景,分析在老旧小学海绵城市改造过程中遇到的调整以及解决的措施,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海绵城市;老旧小区改造;雨污分流;海绵广场;运维管理海绵城市因为能够自主“呼吸”,同时还能够实现“蓄水”与“净水”,受到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并且在全国范围内积极推行海绵城市建设,以此来缓解我国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城市建成区中,住宅小区主要是满足人们日常居住的需求,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很多居住小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功能老化,加上居住人口众多的因素,给小区的居住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小区常常出现内涝的情况,严重的影响的居民的正常生活。
一、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的挑战(一)地下管线复杂,存在雨污水管混接一般而言,老旧小区的地下管道十分地复杂,不仅有自来水管道、污水管道、煤气管道,还有很多的电力通信管道以及光纤电缆等,而且,建设的年代也不系统,资料保存也不完整,有一些老旧小区采取的合流制,就是雨水和污水采用同一管道进行排放,加上老旧小区的排污能够不强,一旦遇到强降水,就会导致排污管道堵塞,形成小区内涝的情况。
(二)改造意愿不统一,改造方案难确定一般而言,如果要对小区内的生活设施进行改造,需要经过所有的业主统一,如果强行地进行改造,不仅会影响小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同时也会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在实际的改造过程中,如果小区居民的意见不统一,就会严重地影响小区改造进度。
(三)可改造空间有限,车位需求量较大一般而言,老旧小区的面积都比较小,而且,公共绿地的面积也不大,加上后期的管理不善,导致小学的绿化名存实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旧小区的改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院:班级:专业::学号:明天,我们住什么样的城市【导语】2015年4月2日,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正式公布。
根据地区得分,排名在前16位的城市分别是(按行政区划序列排列):迁安、、、、池州、、、、、、、、、、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
海绵城市,就是能够像海绵一样吸水的城市。
这样的城市,能够最大程度地留住雨水。
具体来说,就是在城市小区里布置若干地块,用吸水材料建设,作为海绵体,平时是市民的休闲公园,暴雨的时候就作为蓄水的地方。
无论是泥地、草地还是树林、湖泊,都能吸收大量雨水。
这样,可以把水消化在本地,避免汇集到一起形成洪水。
当大量的雨水都被海绵体吸收之后,城市的积水也就无从谈起。
那些被海绵体充分吸收的雨水还可以再次利用,如浇花、洗车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水资源紧局面。
建海绵城市就要有“海绵体”。
城市“海绵体”既包括河、湖、池塘等水系,也包括绿地、花园、可渗透路面这样的城市配套设施。
雨水通过这些“海绵体”下渗、滞蓄、净化、回用,最后剩余部分径流通过管网、泵站外排,从而可有效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标准,缓减城市涝的压力。
对于建筑与小区,可以让屋顶绿起来,在滞留雨水的同时起到节能减排、缓解热岛效应的功效;人行道、广场可以采用透水铺装;有条件的小区绿地应“沉下去”,让雨水进入下沉式绿地进行调蓄、下渗与净化,而不是直接通过下水道排放;可将小区的景观水体作为调蓄、净化与利用雨水的综合设施。
城市道路是径流雨水及其污染物产生的主要场所之一,对城市道路径流雨水的控制尤为重要。
人行道可采用透水铺装,道路绿化带可下沉,若绿化带空间不足,还可将路面雨水引入周边公共绿地进行消纳。
城市绿地与广场应建成具有雨水调蓄功能的多功能“雨洪公园”,城市水系应具备足够的雨水调蓄与排放能力,滨水绿带应具备净化城市所汇入雨水的能力,水系岸线应设计为生态驳岸,提高水系的自净能力。
一、海绵城市建设合理控制雨水径流2020年,我国城市20%以上建成区要自然存储70%的降雨;2030年,全国城市80%以上建成区要达到这一指标,一个5年目标,一个15年目标,主题就是明天我们要住什么样的城市。
1、道法自然:为城市通经、活络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自然生态、自然水体、自然形态、自然连通、自然的弯曲河岸线、自然深潭浅滩……多次使用“自然+”词组,描摹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就是要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加强规划建设管控,通过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采取屋顶绿化、透水铺装、下凹式绿地、雨水收集利用设施等措施,使建筑与小区、道路与广场、公园和绿地、水系等具备对雨水的吸纳、蓄滞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小雨不积水、大雨不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海绵城市建设不是一个单纯的目标,而是一个综合目标,即城市发展理念和建设方式转型。
“城市应该像海绵一样,遇到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政高说,工业化、机械化的大规模推进,过度使用了征服自然的能力,忽视了自然的强大报复能力,造成了今天城市中的种种矛盾。
解决这些矛盾问题,需要观念上、行为方式上的转变。
“我们的祖先早就提出了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历来重视自然渗透,建设海绵城市是对传统理念的继承和发扬,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政高说。
“道法自然”,海绵城市需要自然、生态、绿色的基础设施,而不是混凝土管道、混凝土池子,这些灰色的基础设施。
“古人往往是择水而居,因水兴城,倚水而生。
一个城市的人口、经济、发展,都与水资源的承载力相关。
我们应该根据水资源这块‘短板’来确定城市化的规模和城市的发展战略。
近年来国家‘以水定城’的战略思路,对推动海绵城市的建设大有裨益。
”俊奇说。
2、找回我们的城市蓝线城市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确定的江河、湖泊、水库、水渠和湿地等城市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
打开我国的城市地图,很多蓝线虽然标注有“三点水”汉字,但早已不是湖泊水系,而硬化为道路或小区。
城市水系消失,是硬化地表城市化的显著例证。
沙湖被填、官桥湖污染、南湖翻塘、东湖水华……曾经怀抱100多个湖泊,中国唯一,全球少见。
随着以地面硬化为特征的“水泥式摊大饼”城市化加快推动,城区湖泊从建国初的127个锐减至目前的38个,平均每两年消失3个湖泊。
于是大率先成为全国首个被戏言“看海”的城市。
跟一样,越来越多的城市失去“水弹性”,像生命体“脱水”一样。
大树进城、开山造地、人造景观、填湖填海等。
水泥太多,林地、草地、湖泊、湿地消失,切断了自然水循环。
雨水来了,只能当作污水排走,地下水越抽越少。
7月23日,一场1998年以来最强暴雨挑战市政排水系统,“水深深,雨猛猛,多少人车淹雨中。
”当全市应对涝之困时,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青山区江滩则是另一番景象:倾盆暴雨落到土坡、林地、草坡、透水地面和木制栈道表面后,汇集到一条生态草沟里,雨水在这里自然过滤吸收;除一条应急防汛通道、儿童游乐场及健身场地外,极少看到硬化道路和水泥管涵。
市水务局副局长斐说,将搭建以规划部门为主导,道路、园林、建筑、水务等部门参与的海绵城市协同建设格局。
“海绵城市需要转变以往的城市审美理念。
”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必须顺应自然,加强河道系统整治,因势利导改造渠化河道,重塑健康自然的弯曲河岸线,恢复自然深潭浅滩和泛洪漫滩,实施生态修复,营造多样性生物生存环境。
但这绝非唾手可得。
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海绵城市最缺乏的是基础性数据。
“海绵城市建设涉及231个建筑小区,但目前50%左右的建筑小区没有基本资料,70%-80%没有地下管线情况,基础资料不完善对设计、施工等产生很大影响。
”田戎介绍说。
指导意见提出,要将雨水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其刚性控制指标。
建立区域雨水排放管理制度,明确区域排放总量,不得违规超排。
“降水量是研究排水的最基本数据,但一个地区在一段时间总共降下多少水体、城市需要消化多少水体,相关部门不一定说得清。
”信息工程大学水文气象学院教授林炳章说。
据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科长红环介绍,市降水观测点之前只有一处,近20年才有所增加。
前期数据和观测的缺乏,对现在的建设研究构成很大障碍。
一些数据又受制于“九龙治水”“三个和尚没水喝”。
雨不按行政区划降,河不按管理条块流。
但在“九龙治水”管理体制下,每个部门都从自己专业和利益出发。
不交流、不合作、各扯一摊。
多规合一,规划先行,必须进一步推进天上、地表、地下的水务管理一体化。
国务院参事、住建部原副部长仇保兴说,海绵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地政府是责任主体,规划、市政、道路、园林建设等部门是实际承担者,都要接受海绵城市理念。
要一体化规划,多部门联动,但又不能一刀切。
“我国地域辽阔,水文地质、水资源、水环境等情况差别巨大。
比如南方的一些地区土质是黏土,雨水下渗率很低,下凹式绿地的设计跟其他土壤渗透性强的地方就有差别,需要在地下铺设收集管,及时将过量雨水导出。
”俊奇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谢映霞认为,海绵城市建设的目的是保障水安全、治理水环境、涵养水资源、改善水生态。
最终达到目的就行。
“一个地区一个样儿,有的需要渗、有的需要排,需要分清目的和手段。
很多措施可以综合运用达到较好效果,如新加坡运用增大砖与砖之间缝隙等措施,就很好地实现了雨水下渗。
”二、破解“城市看海”之困,“海绵城市”或是出路据国家防总统计,今年以来,我国已有41座城镇遭受涝。
汛期到来,城市“看海”已成某些地方的“新常态”。
“街上游泳”“路边捉鱼”“汽车漂浮”、小区住宅楼一夜之间成“海景房”等新闻也见诸报端。
今年5、6月份,在大围的强降雨使包括、在的多数城市遭受涝,而仅仅是一次的降雨事件,受影响城市便出现了道路中断、交通瘫痪、房屋被淹、民众受困等严重灾情,受灾人口42.41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亿元。
6月16日至17日凌晨,暴雨预警升级成橙色,部分地区降雨量突破200毫米。
降水导致多个地方出现积水,近百条马路积水达膝盖,公交车行困难,大批小车抛锚,众多老房渗漏,不少路段拥堵处瘫痪,上班族经受重大考验。
而今年,在、、广西、等多数城市也都因降雨产生的涝蒙受了巨大损失。
事实上,“逢雨必涝,城市看海”是我国绝大部分的城市都长期面临着的问题。
1、城市涝产生的原因:在原始自然的条件下,大部分的雨水由地面吸收并渗入地下,然后由地表和植物表面被蒸发,回到大气中,多余的雨水从地表缓慢地汇集于溪流江河,排入湖泊海洋。
但是,城市的开发建设改变了这种自然循环,由于不透水屋面和地面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持续不断地快速增加,能够吸收雨水的地面和水面急剧减少,地下水的渗入更是匮乏,从而导致地表径流的不断增加,加大涝威胁。
无法流入土地的雨水在地面汇集形成径流排入市政排水系统,但地表径流的增加,意味着更多原本清洁的雨水经城市地表的污染物所污染,并且排水管道的压力也随之增加。
同时因为城市排水管道为硬质设施,难以配合多变的降雨而变化排量,所以会出现排水不足而产生涝的情况。
尤其在我国前期建设不够规的情况下,城市所依赖的管道排水系统其实已不堪重负,因此涝频繁发生。
为了避免涝的产生,减轻涝的危害,许多城市都进行了改造。
以为例:去年下半年,市水务局首次公开的水务白皮书显示,2013年中心城区易涝点共44个,其中涝黑点13个,积水频发点24个。
2008年以来,水务部门已完成30 0多个水浸点改造。
预计到2015年,城区及建制镇排涝标准将达20年一遇,24小时暴雨不成灾。
然而,5月初的一场暴雨,让广大市民发现,“24小时暴雨不成灾”依然是没有实现的梦想。
无独有偶,包括,,等多数城市都曾进行防洪排涝改造。
可是,年年进行改造却年年屡遭涝,除了政治上和历史上的原因,防洪排涝思维也应转变。
如果传统的方式是人类驯服自然,那么如今应该转变为人类遵循自然。
城市涝该如何解决:之前,各地政府为了解决涝问题大力推进管道系统的改造,投入巨大但效果甚微。
因此,遵循自然雨水循环规律的城市雨洪管理系统应运而生,在我国,这个系统被称为海绵城市。
意为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怎么来实现这一目标呢?实际就是“渗、蓄、滞、净、用、排”六个字:第一是“渗”。
由于城市下垫面过硬,到处都是水泥,改变了原有自然生态本底和水文特征,因此,要加强自然的渗透,通过土壤来渗透雨水,这同时也是一种吸纳雨水的过程。
它的好处,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面、路面汇集到管网里雨水,可以涵养了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还可以改善城市微气候,从国外的经验看,土壤有一定的含水量后,白天可以适当蒸发,能够调节微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