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特斯拉产业链分析报告
特斯拉系列报告二十一:业绩稳健提升 新车型大幅降本
业绩稳健提升新车型大幅降本特斯拉系列报告二十一:事件概述:北京时间10月20日,特斯拉发布22Q3财报:22Q3单季营收214.5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为+55.9%/+26.7%;交付量约为34.4万辆,同比/环比为+42.4%/+35.0%;汽车业务毛利率为27.9%,同比/环比为-2.6pps/0pps;能源业务和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9.3%/+4.0%;归属于普通股东净利润32.9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03.5%/+45.7%。
在费用端,22Q3研发和销售管理费用分别为7.3亿美元/9.6亿美元;研发费用率为 3.4%,同比/环比分别为-0.1pps/-0.5pps;销售管理费用率为4.5%,同比/环比分别为-2.7pps/-1.2pps。
分析与判断:►多项数据创纪录产能有序扩张营收端:22Q3公司总营收为214.5亿美元,其中:汽车业务营收186.9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55.0%/+28.0%。
单车ASP方面,随着22Q3上海工厂出货量的提升,22Q3单车ASP环比下降至5.4万美元(21Q3为5.0万美元,22Q2为5.7万美元,同比/环比分别为+8.8%/-5.2%)。
交付方面,22Q3全球交付34.4万辆,同比/环比分别为+42.4/+35.0%。
销售主力车型Model 3/Y交付量同比+36.3%,占22Q3交付量比例达到94.6%。
Model S/X交付量持续上升,达到1.9万辆,环比+15.5%。
能源业务方面,营收11.2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2.2%/+29.0%,主要得益于自成立以来最高的单季储能设装机量(2.1Gwh,同比/环比+62.2%/+85.3%)。
服务和其他业务,营收16.5亿美元,达历史新高,同比/环比分别为+84.0%/+12.2%,主要增长来源为特斯拉付费超充服务量的快速增长。
利润端:22Q3在GAAP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32.9亿美元,同比/环比分别为+103.5%/+45.7%;净利率为15.5%,仅次于22Q1创下的历史记录(17.5%)。
特斯拉产业链深度分析报告
特斯拉产业链深度分析报告1. 引言特斯拉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以其领先的技术和创新的产品而闻名。
特斯拉的成功离不开其完整的产业链支持。
本报告旨在对特斯拉的产业链进行深度分析,以了解特斯拉的供应链和价值链,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
2. 特斯拉的供应链分析特斯拉的供应链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特斯拉的供应链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制造商、装配厂和销售渠道等环节。
2.1 原材料供应商特斯拉的电动汽车需要大量的锂电池、电动驱动系统和其他零部件。
特斯拉与多家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2.2 零部件制造商特斯拉与全球各地的零部件制造商合作,生产各种关键零部件,如电机、电池管理系统和车身结构等。
这些零部件由制造商按照特斯拉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生产,并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进行检验。
2.3 装配厂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设有多家装配厂,其中包括美国、中国和欧洲等地。
这些装配厂负责将各种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电动汽车,并进行最终的质量检验和测试。
2.4 销售渠道特斯拉通过自有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主要包括线上销售和实体店销售。
特斯拉的销售渠道与其供应链密切相关,通过供应链的高效运作,特斯拉能够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3. 特斯拉的价值链分析特斯拉的价值链反映了特斯拉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创造价值的各个环节。
3.1 研发环节特斯拉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不断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创新和突破。
特斯拉的研发团队致力于提升电池技术、电动驱动系统和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以提供更高性能和更智能的产品。
3.2 生产环节特斯拉的生产环节涵盖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装配都需要精确的协调和管理。
特斯拉通过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实现了高效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3.3 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特斯拉通过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向全球消费者销售其产品。
特斯拉的销售和售后服务团队致力于提供优质的客户体验,包括提供详细的产品信息、解答客户疑问和及时处理售后问题等。
一图看懂特斯拉汽车电池供应产业链
一图看懂特斯拉汽车电池供应产业链特斯拉简介特斯拉(Tesla),是一家美国电动车及能源公司,产销电动车、太阳能板、及储能设备。
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的帕罗奥多(PaloAlto),2003年最早由马丁艾伯哈德(MarTInEberhard)和马克塔彭宁(MarcTarpenning)共同创立,2004年埃隆马斯克(ElonMusk)进入公司并领导了A轮融资。
创始人将公司命名为特斯拉汽车(TeslaMotors),以纪念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Tesla)。
特斯拉第一款汽车产品Roadster发布于2008年,为一款两门运动型跑车。
2012年,特斯拉发布了其第二款汽车产品ModelS,一款四门纯电动豪华轿跑车;第三款汽车产品为ModelX,豪华纯电动SUV,于2015年9月开始交付。
特斯拉的下一款汽车为Model3,首次公开于2016年3月,并将于2017年末开始交付。
特斯拉的电池系统电池系统是电动车的动力来源,是整个产业链中最核心的系统成分。
以特斯拉ModelS为例,其电池系统(锂电池+电池管理系统)成本占比为56%,而传统的轿车发动机占比大约只有15%-25%。
到了2016年,电池系统的成本占比有所下降,且成本结构也有所变化,单体电池的成本占到了83%,电池管理系统的成本占比约为13%,剩余4%为电池冷却系统。
通过对特斯拉电池系统的构成以及特斯拉配套充电设施进行详尽的梳理,我们可以对特斯拉的电池产业链有一个直观、深入的认识,对于其它新能源汽车也可以起到触类旁通的作用。
目前电池系统的成本是制约特斯拉及其它新能源汽车发展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了解了电池系统就相当于拥有了解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钥匙。
电动车要想具备实用性,就必须考量它一次充电后的续航性及其充电的便捷性,要了解这两点就必须关注其电池的构造以及充电设备的充电速度和设备分布。
ModelS曾推出的搭配电池功率型号有40、60、70、75、85、90、100kWh,对于85kWh 及以上型号,还有一些提供更出色的动力性能的性能版可供选择,比如Perf版和Ludicrous 版。
汽车行业周观点报告:特斯拉、大众MEB产业链值得重点关注
万联证券证券研究报告|汽车特斯拉、大众MEB 产业链值得重点关注同步大市(维持)——汽车行业周观点报告日期:2020年08月23日[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近期汽车行业市场表现一般,上周周涨跌幅位列申万28个行业中第16位。
根据特斯拉高管表示,特斯拉Model Y 预计于明年初下线,根据官网Model Y 长续航全轮驱动版的预售价为48.8万元,WLTP 工况下续航为505公里;高性能版的预售价为53.5万元,WLTP 工况下续航为480公里。
Model Y 的量产将进一步丰富特斯拉爆款产品矩阵,同时有效带动核心供应商产销量的提升,建议关注特斯拉国产供应商。
另外,大众ID.4预计未来几周有望在美国亮相,国产ID.4将于10月正式量产,作为肩负大众走量重任的电动车型,大众ID.4的量产有望点燃市场对大众MEB 产业链的关注度,建议重点关注大众MEB 平台供应商。
近期,随着上市公司中报的逐渐披露,二季度业绩超预期的个股短期存在较大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
⚫ 行情回顾:上周汽车(申万)行业指数上涨了0.12%,跑输沪深300指数0.18个百分点。
汽车行业子板块中,乘用车板块下跌1.20%、商用载货车下跌2.35%、商用载客车下跌2.53%、汽车零部件上涨0.43%、汽车服务上涨 1.21%、其他交运设备上涨8.21%。
汽车行业185只个股中90只个股上涨,95只个股下跌。
涨幅靠前的有西菱动力29.41%、春风动力20.77%、钱江摩托19.84%、秦安股份18.94%和骆驼股份18.90%等,跌幅靠前的有*ST 海马-10.58%、福田汽车-8.63%、拓普集团-8.52%、光启技术-8.12%和*ST 猛狮-7.55%等。
⚫ 行业动态:大众ID.4开始批量生产,率先于美国亮相;蔚来电池租用服务(BaaS )正式发布;特斯拉高管表示中国造 Model Y 明年初将从上海工厂生产线上下。
特斯拉财务分析
2018年资产负债表
资产(千美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有限的现金 净应收账款 库存 预付费用及其他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总额
设备净额 净无形资产 应收票据 限制现金 其他资产 总资产合计 流动负债 应付账款
应计负债
递延收入 转售价值担保 客户存款
长期债务 流动负债合计 负债总额 非控制性权益 可转换优先票据 普通股 资本的额外支付 累计其他综合收益 累计赤字 股东权益总额 非控股权益 负债和权益总额
2018年末
3685618 192551 949022 3113446 365671
8306308
11330077 282492 421548 398219 571657
29739614
3404451
2094253
630292 502840 792601
2567699 9992136 23426010 555,964
年初
31.14%
22பைடு நூலகம்50%
13.22% 10.25%
11.12%
10.37% 100% 100%
9.38 0.00001652
0.00% 100% 0.78% 100% 100%
55.95% 100%
14.97% 0.46% 2.20% 9.12%
8.58%
27.61%
26.39% 1.65% 2.23% 1.18% 0.95% 100%
运营能力分析
由上图得知特斯拉公司流动周转率较其他公司的低,流动资产经营利用效果较差,通过流动资产而产生价值 的能力较低,营运能力较弱固定资产周转率也称固定资产利用率,是企业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净值的比率.比 率越高,说明利用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公司较其他公司固定资产周转率出入不大,说明四个公司管理水 平相似。
特斯拉系列之十六:20Q3盈利超预期,再次确认全年50万出货量目标
/行业快评汽车汽配特斯拉系列之十六超配(维持评级)2020年10月26日20Q3盈利超预期,再次确认全年50万出货量目标证券分析师:梁超*********************************.cn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5080001 证券分析师:何俊艺*******************************.cn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证书编码:S0980519080001事项:[Table_Summary]1 特斯拉三季度GAAP营业利润8.09亿美元,营业利润率为7.0%,净利润为3.31亿美元。
第三季度非GAAP归属于普通股东的净利润为8.74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归属于普通股东的每股收益为0.76美元,同比增长105%,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盈利。
2 特斯拉三季度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58.97亿美元,达150.03亿美元;三季度减去资本支出后营运现金流(自由现金流)达13.95亿美元。
3 特斯拉继续推进上海、柏林、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生产线的建设,有望明年投产交付Model Y,进一步提升特斯拉产能和交付量;Model Y和国产版Model 3产量持续高速增长。
国信汽车观点:特斯拉三季度实现营收87.71亿美元,同比增长39.16%,环比增长45.31%,单季净利润3.31亿美元,同比增长131.47%,环比增长218.27%,业绩再超预期,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盈利。
随疫情压力逐步缓解以及后续Model Y新车型推出,后期有望实现更强劲的增长态势。
国产版Model 3发售后销量持续超预期,得到了国内消费者市场的高度认可。
上海工厂一期产能规划15万辆,后续或随Model Y上市有望继续翻倍,叠加零部件国产化率提升,或有望带动国内特斯拉相关供应商的出货量提升。
基于特斯拉产业链自下而上的梳理与研究,我们认为特斯拉国产化和销量增长将带动特斯拉全产业链持续受益,推动如电池、电机、电控和汽车零部件等供应商产业链升级,尤其看好产业链上1)单车价值量或营收弹性较大的Tier 1供应商;2)有望持续新增产品配套、具备ASP提升空间的新能源零部件供应商;3)产品技术壁垒较高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特斯拉的调查报告
特斯拉的调查报告篇一:特斯拉分析报告目录一、背景 ................................................ ................................................... (1)公司概况 ................................................ ................................................... ............................ 1 公司产品 ................................................ ................................................... . (1)二、1. 2. 3. 4. 5. 1. 2. 3. 4. 5.发展 ................................................ ................................................... (2)SWOT分析 ................................................ ................................................... ......................... 2 营销策略 ................................................ ................................................... ............................ 3 市场细分 ................................................ ................................................... .................................. 3 目标市场选择 ................................................ ................................................... .......................... 3 产品定位 ................................................ ................................................... .................................. 4 广告策略 ................................................ ................................................... .................................. 4 包装策略 ................................................ ..................................................................................... 5 营销战略 ................................................ ................................................... ............................ 6 产品战略 ................................................ ................................................... .................................. 6 价格策略 ................................................ ................................................... .................................. 6 分销策略 ................................................ ................................................... .................................. 7 促销战略 ................................................ ................................................... .................................. 7 新媒体营销 ................................................ ................................................... (7)三、四、前景 ................................................................................................... ..................... 11 总结 ................................................ ................................................... (12)2一、背景公司概况20XX年7月1日,马丁?艾伯哈德与长期商业伙伴马克?塔彭宁合伙成立特斯拉(TESLA)汽车公司,并将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区20XX年2月,埃隆?马斯克向特斯拉投资630万美元,但条件是出任公司董事长、拥有所有事务的最终决定权,而马丁?艾伯哈德作为特斯拉之父任公司的CEO。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研究:16万的“Model2”:实现路径及产业链影响
市场数据(人民币)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18.90 国金汽车和汽车零部件指数 4459 沪深300指数 5007 上证指数 3405 深证成指 13606 中小板综指 12173相关报告1.《保有量持续增长,政策带来增量-4月汽车终端销量数据解读》,2020.5.262.《需求基本恢复,需重视供应链安全-汽车乘联会4月数据点评》,2020.5.113.《政策温和退坡,望自主品牌把握机遇-2020年财政部新能源车补...》,2020.4.24 4.《疫情影响消退,政策助力恢复-汽车乘联会3月数据点评》,2020.4.10姚遥 分析师 SA C 执业编号:S1130512080001 (8621)61357595 yaoy @邱长伟分析师 SA C 执业编号:S1130521010003 qiuchangwei @16万的“Model 2”:实现路径及产业链影响行业观点⏹推出Model 2符合特斯拉核心愿景和企业利益:特斯拉肩负清洁能源使命,而非打造豪华品牌。
对于软件的盈利模式而言,追求更多的用户数量是核心。
特斯拉车型目前覆盖的价格带为25万以上,对应车型销量占比约为15%。
而如果特斯拉推出16万元的车型,则价格带覆盖的车型销量占比将提升至34%,覆盖的市场空间大幅提升。
⏹16万预期售价或将主要通过电池和车身内外饰降价以及压缩毛利率实现。
传统汽车降级的价差,主要来自发动机、车身、内外饰。
通过拆分Model 3的BOM 成本,我们估计各部分的降价路径和降价空间:电池下降0.5万元,车身及内外饰下降2.6万元、电机电控下降0.2万元、热管理下降0.15万元,在考虑适当压缩毛利率水平,售价可下探至16.5万元。
⏹剔除FSD (Full Self-driving )相关收入,还原2020年特斯拉硬件毛利率约14-20%。
因成本预测中涉及假设特斯拉硬件毛利率,我们剔除FSD 等软件收入以还原其硬件毛利率。
FSD 销售涉及递延收入,截至2020年末,特斯拉递延收入余额27.42亿美元(FSD 相关的占其中一部分)。
特斯拉全新商业模式与企业价值特斯拉股价飞跃式上涨背景下的财务分析
谢谢观看
与其他电动车公司相比,特斯拉的财务数据表现更加优秀。例如,与Rivian 等新兴电动车公司相比,特斯拉拥有更高的品牌知名度和更丰富的产品线。同 时,特斯拉在研发、制造和销售环节也具有更大的优势,这使得特斯拉在电动 汽车市场中占据了领导地位。
总的来说,特斯拉的成功源于其全新商业模式、企业价值以及不断的技术创新。 特斯拉的财务表现也证明了其强大的竞争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随着电动汽车 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特斯拉有望继续保持其在行业中的领 先地位。同时,特斯拉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电动汽车公司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特斯拉全新商业模式与企业价值——特 斯拉股价飞跃式上涨背景下的财务分析
基本内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其中特斯拉公司成为了行 业的领头羊。特斯拉的全新商业模式和企业价值引领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潮 流,同时也推动了传统汽车行业的变革。本次演示将围绕特斯拉全新商业模式 与企业价值展开,结合特斯拉股价飞跃式上涨的背景,对财务进行分析。
在特斯拉的全新商业模式中,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特斯拉致 力于颠覆传统汽车行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颠 覆性的产品,包括电动汽车和能源储存系统。特斯拉的技术创新不仅改变了汽 车行业的格局,更推动了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
除了技术创新外,特斯拉的价值主张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特斯拉的价值主 张是提供高性能、高品质的电动汽车和能源储存系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 环保需求。特斯拉的产品线包括Model 3、Model S、Model X、Model Y等多 款车型,以及Powerwall、Powerpack等能源储存系统,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 需求。同时,特斯拉还通过OTA(空中升级)技术,不断升级车辆性能和功能, 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电气设备-特斯拉系列报告之五:国产Model Y低价发售, 爆款刺激产业链需求
图表1. 特斯拉国产车型降价时间表上市时间生产商 车型 型号标识 指导价(万元)2021年1月1日 特斯拉(中国) Model Y 高性能版 36.99 2021年1月1日 特斯拉(中国) Model Y 长续航版 33.99 2021年1月1日 特斯拉(中国) Model 3 高性能全轮驱动版 33.99 2020年10月1日 特斯拉(中国) Model 3 长续航后轮驱动版 30.99 2020年10月1日 特斯拉(中国) Model 3 标准续航升级版 26.97 2020年5月1日 特斯拉(中国) Model 3 标准续航升级版 29.18 2020年4月10日 特斯拉(中国) Model 3 长续航后轮驱动版 36.66 2020年4月10日 特斯拉(中国) Model 3 高性能全轮驱动版 41.98 2019年5月31日 特斯拉(中国)Model 3 标准续航升级版 32.80 2019年2月1日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43.30资料来源:特斯拉官网,乘联会,汽车之家,中银证券图表2. 特斯拉全球产能汇总(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工厂车型 2019年产能(万辆)当前产能(万辆)状态 美国加州工厂 Model 3/Y 40 50 生产中 Model S/X 9 9 生产中 上海超级工厂 Model 3 15 25 生产中 Model Y - - 建设中 柏林工厂 Model 3 - - 规划中 Model Y - - 建设中 德州工厂 Model Y - - 建设中 Cybertruck - - 建设中 合计产能Model 3/Y 55 75- Model S/X 9 9 - 合计6484-资料来源:特斯拉公告,insideEVs ,中银证券图表3. 2018Q1-2020Q4特斯拉分车型产量图表4. 2018Q1-2020Q4特斯拉分车型销量-50%0%50%100%150%200%250%300%02468101214161820(万辆)-50%0%50%100%150%200%250%300%02468101214161820(万辆)资料来源:特斯拉公告,中银证券资料来源:特斯拉公告,中银证券附录图表5. 报告中提及上市公司估值表公司代码 公司简称 评级 股价 市值 每股收益(元/股) 市盈率(x) 最新每股净资产(元) (亿元) 2019A 2020E 2019A 2020E (元/股) 300750.SZ 宁德时代 买入 351.11 8,179.02 2.06 2.24 170.44 156.75 26.34 300037.SZ 新宙邦 买入 101.40 416.54 0.86 1.27 117.91 79.84 11.50 300450.SZ 先导智能 买入 83.99 762.06 0.87 0.96 96.65 87.13 5.06 688006.SH 杭可科技 买入 83.03 332.95 0.73 1.12 113.74 74.13 6.17 002709.SZ 天赐材料 增持 103.80 566.88 0.03 1.28 3,460.00 81.09 6.03 300769.SZ 德方纳米 增持 167.20 149.85 2.34 1.58 71.45 105.82 12.19 300073.SZ 当升科技 增持 64.85 283.21 (0.48) 0.84 - 77.20 7.53 603659.SH 璞泰来 增持 112.39 557.49 1.50 1.58 75.13 71.13 8.37 300890.SZ 翔丰华 增持 53.09 53.09 0.82 0.69 64.74 76.94 10.18 600884.SH 杉杉股份 增持 18.03 293.53 0.24 0.15 75.13 120.20 7.27 002812.SZ 恩捷股份 增持 141.78 1,243.75 1.06 1.17 134.39 121.18 11.23 300568.SZ 星源材质 增持 30.27 135.79 0.59 0.31 51.31 97.65 6.49 002850.SZ 科达利 增持 93.99 218.92 1.13 1.14 83.18 82.45 12.13 603799.SH 华友钴业 增持 79.30 905.02 0.11 0.82 741.12 96.71 8.48 002460.SZ 赣锋锂业 增持 101.20 1,297.05 0.28 0.47 365.34 215.32 6.96 300919.SZ中伟股份未有评级81.72465.520.350.68233.49120.18-资料来源:万得,中银证券注:股价截止日1月1日,未有评级公司盈利预测来自万得一致预期披露声明本报告准确表述了证券分析师的个人观点。
特斯拉2020年全球销量及主要车型中国分地区销量占比(2021年)
3.1. 对标燃油车竞品,潜在市场空间达百万辆............................................................................ 7 3.2. 产能释放为销量增长保驾护航.................................................................................................10 4. 投资建议:继续享受特斯拉高增长及零部件国产化红利 ...................................................11
汽车行业周报:发改委鼓励老旧汽车置换;特斯拉公布Q3财报
`近6个月行业指数与沪深300比较报告编号:QCHYZB-139首次报告日期:2020年10月27日相关报告:分析师:黄涵虚Tel:************E-mail:*******************SAC证书编号:S0870518040001⏹汽车板块一周表现回顾:上周上证综指下跌1.75%,深证成指下跌2.99%,中小板指下跌2.82%,创业板指下跌4.54%,沪深300指数下跌1.53%,汽车行业指数上涨1.25%。
细分板块方面,乘用车指数上涨6.37%,商用载货车指数下跌1.39%,商用载客车指数上涨2.59%,汽车零部件指数下跌1.43%,汽车服务指数上涨3.05%。
个股涨幅较大的有双林股份(46.71%)、卡倍亿(19.10%)、万里扬(18.76%),跌幅较大的有苏奥传感(-20.59%)、越博动力(-13.07%)、伯特利(-12.52%)。
⏹行业最新动态:1、发改委鼓励各地出台促进老旧汽车置换政策;2、公安部放宽小型汽车驾驶证申领年龄;3、浙江省发布新一轮新能源汽车奖补政策;4、上海发布限行新政;5、保定发布《保定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6、10月12日-18日厂家日均零售数量53138辆,同比增长18%;日均批发数量54017辆,同比增长9%;7、特斯拉公布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8、宝马与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9、Momenta发布自动驾驶出租车产品Momenta GO;10、天猫、苏宁易购等将汽车纳入双十一补贴活动;11、首批国产特斯拉Model 3出口欧洲。
⏹投资建议:上周汽车行业多项利好政策公布,包括发改委表示将鼓励各地出台促进老旧汽车置换政策、公安部放宽小型汽车驾驶证申领年龄,有望进一步提振乘用车市场置换需求与新增需求;地方层面,上海限行新政将促使当地乘用车消费结构由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汽车倾斜,改善新能源汽车销量。
特斯拉行业竞争性分析报告
特斯拉⾏业竞争性分析报告⽬录⼀、Tesla的发展历史 (5)1、2008-2019:⾏业真空期,品牌⼒确⽴ (5)2、2020之后:放量开始,份额加速提升,新纪元的启程 (6)⼆、Tesla车型解析,销量及产能分析 (6)1、Tesla车型参数详解 (6)2、销量⾼增长,产能瓶颈得到解决 (7)三、特斯拉的估值溢价:智能驾驶和电动化的核⼼技术 (8)1、智能驾驶领先⾏业,掌握软硬件核⼼技术 (8)2、引领电池技术路线,话语权逐步增强 (10)四、特斯拉的⾏业竞争性分析 (12)1、对标燃油车型的优劣势分析 (12)2、对标电动车型的优劣势分析 (14)3、⼗年维度的长周期特斯拉稳态销量分析 (15)五、国内特斯拉产业链详解 (16)1、Tesla国产供应链接⼀览 (16)图表⽬录图表1:Tesla历年重要事件汇总 (5)图表2:Model S/X及其竞品车型参数⽐较 (6)图表3:Model 3及其竞品车型参数⽐较 (6)图表4:Model Y车型参数配置 (6)图表5:Tesla 各车型全球历年销量(单位:万辆) (7)图表6:Tesla 各车型中国历年销量(单位:万辆) (7)图表7:特斯拉产能情况(单位:万辆) (7)图表8:Tesla三个⼯⼚的车型投产时间 (8)图表9:特斯拉产能情况(单位:万辆) (8)图表10:特斯拉硬件迭代 (9)图表11:特斯拉软件更新时间 (10)图表12:18650和21700电池 (11)图表13:18650和21700电池参数对⽐ (11)图表14:电池制造⼯艺流程图 (12)图表15:特斯拉Model 3 (13)图表16:奥迪A4 (13)图表17:宝马3系 (13)图表18:奔驰C (13)图表19:Model3对标车型重要参数对⽐ (13)图表20:保时捷T aycan (14)图表21:Model S (14)图表22:奥迪E-Tron (14)图表23:奔驰EQC (14)图表24:ModelS与对标豪华纯电动车型参数对⽐ (14)图表25:车⾝零部件产业链对应公司 (16)图表26:电池材料 (17)图表27:产业链公司单车价值量详解 (17)⼀、Tesla的发展历史1、2008-2019:⾏业真空期,品牌⼒确⽴2004年马斯克进⼊公司,并领导了A轮融资,2008年Tesla交付第⼀款汽车Roadster,是特斯拉第⼀款纯电动超跑,但是价格远超此前预期的7万美元,达到11万美元。
汽车行业:国产Model Y上市点评-国产Model Y低价开售,把握新能车产业链
最近一年行业指数走势-22%-11%0%11%22%33%44%55%2020-012020-052020-09汽车上证指数深证成指事件点评投资评级:增持(维持)表 1:重点公司投资评级代码 公司总市值(亿元) 收盘价(12.31)EPS (元) PE 投资评级 2019A 2020E 2021E 2019A 2020E2021E300750 宁德时代 8,179.02351.11 1.96 2.26 3.04 179.14 155.36 115.50 买入 002472 双环传动 49.50 7.21 0.11 0.06 0.37 65.55 120.17 19.49 买入 002048 宁波华翔 97.50 15.57 1.57 1.02 1.68 9.92 15.26 9.27 买入2021年01月04日国产Model Y 上市点评汽车● 事件:2021年1月1日,特斯拉宣布正式开售国产Model Y ,共2个版本,其中长续航版33.99万元,高性能版36.99万元,分别较此前起售价下调14.81万元和16.51万元,起售价低于市场预期。
此外,特斯拉同步发售国产全新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24.99万元(起售价与老版本持平),取消长续航版,并推出Model 3 Performance 高性能版,起售价33.99万元。
● 国产Model Y 性价比高企,提前锁定年度爆款Model Y 是一款中型SUV ,与Model 3同平台研发,Model 3/Y 分别是特斯拉在轿车和SUV 领域重要的跑量车型。
Model Y 延续了特斯拉的一贯的性能特点,长续航版百公里加速5.1秒,续航594公里,高性能版百公里加速3.7秒,续航480公里。
本次起售价低于市场预期,打入奔驰GLC 、宝马X3、奥迪Q5等豪华品牌中级SUV 的价格区间。
Model Y 性价比高企,有望复制Model 3的热销情景,提前锁定下一款电动车爆款车型。
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特斯拉产业链跟踪系列:Model Y正式上市,有望助力全球销量持续攀升
Model Y正式上市,有望助力全球销量持续攀升事件概述:近日,国内Model Y正式上市销售,特斯拉公布2020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产量及交付量数据。
分析与判断:► 国产Model Y上市开售,成本有望不断优化国内Model Y开售,价格大幅下调。
根据特斯拉官方信息,Model Y于2021年1月1日正式上市销售。
长续航版、Performance高性能版售价分别为33.99万元、36.99万元起,分别下调14.81万元、16.51万元;同时取消Model 3长续航后轮驱动版,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和Performance高性能版售价分别为24.99万元、33.99万元起,分别保持不变、下调7.99万元。
国产Model Y成本、版本等有望持续优化。
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Model Y长续航版美国售价为30,190美元、42,190美元(折算人民币约19.7万元、27.5万元),具有约40%的价差。
而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Model Y长续航版国内售价价差约为36%,处于合理区间。
但对比中美售价,考虑国内规模化+国产化率提升以及Model 3原有3种版本配置,叠加Model 3与Model Y 共平台等因素,判断未来Model3+ Y国产版车型成本将持续优化,购置性价比优势将持续凸显。
►基本实现全球全年交付目标,看好未来销售表现近日,特斯拉公布2020Q4及全年产量及交付量数据。
根据官网,2020Q4,特斯拉实现全球产量及交付量分别为179,757辆、180,570辆,刷新历史最高的季度产量及交付量记录,同比分别增长71.4%、61.1%,环比分别增长23.9%、29.4%。
2020年度,特斯拉实现全球产量及交付量分别为509,737辆、499,550辆,同比分别增长39.6%、35.9%,基本实现全年交付50万辆的目标。
我们认为,随着国产版Model 3+Y的不断放量,以及美国、欧洲市场的持续深入,特斯拉全球销量有望持续攀升。
特斯拉中国化之路(一):探究特斯拉供应商的选择标准及未来的投资逻辑(2020)
资料来源:《硅谷钢铁侠》,申万宏源研究 6
第一性原理是萦绕在Tesla头顶的一柄双刃剑
• 特斯拉的企业文化也深深带上了第一性原理的烙印,一般马斯克 会先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假定所有人都全身心按照这个目标推进,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特斯拉会提出一个又一个宏伟的目标,但与 此同时员工通常会感觉到压力巨大
拥抱不确定性的中国供应链
• 早期特斯拉由于产品处于探 索期,设计方案每月更改的 情况屡见不鲜。而中国的中 小企业由于高度的灵活性, 以及不错的研发实力,一路 支持着特斯拉持续改进,直 至Model S的上市发布。
• 随着特斯拉产品性能的逐步 完善,Model S和Model X 已经证明了企业具有极强的 技术实力。直到Model 3的 正式上市,中国供应链企业 也跟着集体亮相世界舞台。
特斯拉中国化之路(一)
探究特斯拉供应商的选择标准及未来的投资逻辑
2020.06.02
主要内容
1. 核心结论 2. 第一性原则造就的新物种 3. ~2013:不拘一格降需求 4. ~2016:能力和意愿仍重于规模 5. ~2018:为爆款储备‘大’供应商 6. 小步快跑的特质
2
特斯拉更看重供应商的技术能力和态度,而不是资质
• 整篇报告,我们将分成3个篇章来分不同阶段分析特斯拉选择供应商的过程和倾向。其中我们把国产化M3之前的定义为第一阶段,国 内供应链陆陆续续走出国门;而以Model 3国产为标志,大量国内供应链被引入产业链;未来,可能还会有大量供应商借助国产化走 出国门,掀起‘走出去’的新篇章!
• 而在第一篇报告中,我们将重点回顾特斯拉从Roadster的开发,一直到海外Model3 发布时,国内供应商的发展历程。以此来试图寻 找并总结出特斯拉选择供应商的偏好和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目录
一、特斯拉汽车对行业的革命性影响 (4)
(一)特斯拉汽车的发展历程 (4)
(二)特斯拉汽车对行业的影响 (5)
(三)马斯克的雄心 (7)
二、产品和技术优势是特斯拉汽车的成功密码 (10)
(一)产品先发优势 (10)
(二)技术领先优势 (11)
(三)生产规模优势 (14)
(四)全产业链布局优势 (15)
三、特斯拉国产化为中国企业带来新机遇 (15)
(一)特斯拉中国工厂投产 (15)
(二)特斯拉中国工厂为国内零部件企业带来新机遇 (16)
四、对标企业 (16)
1、旭升股份 (16)
2、拓普集团 (17)
3、均胜电子 (18)
4、华友钴业 (18)
5、当升科技 (19)
6、恩捷股份 (19)
7、宁德时代 (20)
图表目录
图1:特斯拉主要发展历程 (5)
图2:特斯拉历年销量 (7)
图3:特斯拉历年营收及净利润 (7)
图4:马斯克旗下三家核心公司-Tesla、SolarCity、Space X (7)
图5:马斯克对特斯拉的“秘密宏图”:三步走战略 (8)
图6:初步完成“三步走”战略 (9)
图7:特斯拉各车型交付情况(辆) (9)
图8:特斯拉近几个季度营收情况(亿美元) (9)
图9:国产特斯拉Model 3 售价 (10)
图10:特斯拉Model Y (10)
图11:特斯拉与竞品对比 (10)
图12:特斯拉Model S 成本拆分 (11)
图13:特斯拉Model S 动力电池系统成本拆分 (11)
图14:特斯拉各车型电池搭载情况 (11)
图15:特斯拉电驱动及电池系统图示 (12)
图16:特斯拉车用钴含量的减少 (12)
图17:特斯拉电池成本下降趋势 (13)
图18:各动力电池系统成本对比 (13)
图19:特斯拉自动驾驶发展历程 (13)
图20:特斯拉采用的IBS 自动刹车执行器 (14)
图21:特斯拉产能提升迅速 (14)
图22:特斯拉“一条龙”式产业覆盖 (15)
图23:特斯拉中国工厂产能规划 (15)
图24:特斯拉国产车型交付仪式 (15)
图25:特斯拉中国销量(单位:辆) (16)
图26:特斯拉中国门店变化趋势(单位:家) (16)
图27:特斯拉季度产量及增速 (17)
图28:旭升股份单季度营收及增速 (17)
图29:拓普集团营收及增速 (17)
图30:拓普集团归母净利润及增速 (17)
图31:均胜电子单季度营收及增速 (18)
图32:.均胜电子单季度毛利率及净利率 (18)
表1:特斯拉Autopilot 历代硬件系统 (13)
表2:重点推荐标的 (20)
一、特斯拉汽车对行业的革命性影响
(一)特斯拉汽车的发展历程
2003 年7 月1 日,马丁·艾伯哈德(Martin Eberhard)和马克·塔彭宁(Marc Tarpenning)在美国硅谷共同创立了纯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Tesla Motors),取名“特斯拉”用以纪念伟大
的塞尔维亚裔美籍物理学家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2004 年2 月,埃隆·马斯克(Elon Musk)进入公司并领导了A 轮融资(投入630 万美元),后担任董事长。
公司第一款车型Roadster(基于英国莲花Elise 为基础的两门纯电动运动型跑车)于2008年10 月上市交付,但因为售价过高及消费者对纯电动跑车并不喜欢,仅制造了2450 辆后于2012年停产。
公司第二款车型Model S(四门纯电轿跑车)于2012 年6 月上市,该型车可以算作是真正带来销量的畅销车,当年即获得美国《汽车杂志》评选出的年度车型,至今全球累计交付量已超过13 万辆。
公司第三款车型Model X(大型纯电SUV)于2015 年8 月上市,由于价格偏高且采用非传统的“鸥翼门”,消费者接受度受一定影响,因此销量不是特别理想。
公司第四款车型Model 3(中型豪华纯电轿车)于2016 年7 月上市发布,当月订单即达到约32 万辆;而后Model 3 多次在美国市场击败奔驰、宝马、奥迪等豪华品牌,勇夺单月同级别车型销量冠军,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2017 年11 月,公司第五款车型Semi(纯电动卡车)发布,预计将于2020 年上市。
2018 年9 月,公司第六款车型新Roadster(纯电动跑车)发布,其性能远超老款Roadster 车型,续航里程可达约1000 公里,预计2020 年下半年正式上市交付。
2019 年3 月,公司第七款车型Model Y(基于Model 3 的中型豪华纯电cross 型车)发布,预计将于2020 年年中上市并交付用户,中国工厂将引进生产。
2019 年11 月,公司第八款车型Cyberpunk(纯电动皮卡)发布,预计于2020 年年底上市。
至此,特斯拉已经上市或发布了跑车(Supercar)、轿车(Sedan)、运动型多功能车(SUV)、卡车(Truck)和皮卡(Pickup)多种类型的纯电动汽车,产品型谱已基本完善。
对特斯拉发展影响重大的另两件事是2010 年6 月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和2019 年年底在中国新工厂的竣工投产,其决定了公司更容易的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持和成功打入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为未来长期的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8 年9 月,埃隆·马斯克因“私有化闹剧”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要求辞去董事长职位,但仍担任公司首席执行官(CEO)。
2018 年11 月8 日,原澳大利亚最大的电信公司——
澳大利亚电信公司(Telstra)首席财务官和战略部主管罗宾·丹霍姆(Robyn Denholm)接任特斯拉董事长,但马斯克仍是公司的灵魂人物。
图1:特斯拉主要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搜狐网
(二)特斯拉汽车对行业的影响
特斯拉销量及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较多的已上市及未来将上市车型数量,将为企业盈利提供强力保证,其已经走在成功的路上。
自2012 年第一款上量车型Model S 开始交付以来,特斯拉销量与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
2012-2018 年,特斯拉年销量由0.31 万辆增长至24.52 万辆,增长约78 倍;营业收入由4.13亿美元增长至2018 年的214.61 亿美元,增长约52 倍。
2019 年前三季度,特斯拉销量已达25.6 万辆(预计全年销量约36 万辆,较2018 年增长约47%);营业收入171.94 亿美元,同比增长20.79%。
;净利润-9.67 亿美元,同比增长13.35%(其中第三季度再次实现盈利,净利润为1.43 亿美元)。
公司目前在售车型已有Model S、Model X 和Model 3 三款,未来即将上市车型包括Model Y、Semi、新Roadster、Cyberpunk 等多款。
无论从产销量及营收增长,还是从车型数量的上市及规划,特斯拉作为一家独立的整车厂已经基本具备盈利条件,其正走在成功的路上。
特斯拉汽车的诞生和成功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行业最具革命性的事件,已经或将产生以下重大影响:
1. 掀起了车用能源的革命,将会加速以纯电驱动方式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的推广普及。
特斯拉是一家电动车及能源公司,也是目前唯一仅有纯电动车的规模型整车生产企业,其创始愿景为“加速全球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
特斯拉不仅提供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设备、太阳能电池板和先进储能设备也是其主要产品;公司力争打造车用清洁能源的“闭环”,从而引领车用能源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