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质控核心指标
3、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3、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一、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麻醉科质量控制是指对麻醉科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标准化的管理,以保证患者手术期间的安全和质量。
麻醉科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麻醉设备的质量控制麻醉设备是麻醉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麻醉设备的质量控制包括设备的选购、维护和管理。
麻醉科应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手术的特点,选购合适的麻醉设备,并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测和维护,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工作。
2. 麻醉药品的质量控制麻醉药品的质量控制是麻醉科工作的关键环节之一。
麻醉科应建立药品采购、验收、储存和使用的标准化管理制度,确保麻醉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防止药品过期或受污染的情况发生。
3. 麻醉操作的质量控制麻醉操作的质量控制是麻醉科工作的核心内容。
麻醉科应建立标准化的麻醉操作流程,并培训麻醉医生和麻醉护士的操作技能,确保麻醉操作的安全和准确性。
4. 麻醉监测的质量控制麻醉监测是麻醉科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以判断麻醉效果和患者的安全情况。
麻醉科应建立标准化的监测方法和指标,并定期对监测设备和人员进行培训和评估,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麻醉科质量控制的标准麻醉科质量控制的标准是对麻醉科工作质量的要求和评价体系,是衡量麻醉科工作质量是否达标的依据。
麻醉科质量控制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麻醉效果的评价标准麻醉效果是衡量麻醉科工作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麻醉科应根据手术的特点和患者的需求,建立麻醉效果的评价标准,包括麻醉诱导和维持的效果、术后镇痛的效果等。
2. 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标准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是衡量麻醉科工作安全性的指标之一。
麻醉科应建立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标准,并监测和报告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和预防。
3. 麻醉操作的准确性标准麻醉操作的准确性是衡量麻醉科工作质量的核心指标之一。
麻醉科应建立麻醉操作的准确性标准,并培训和评估麻醉医生和麻醉护士的操作技能,确保麻醉操作的准确和安全。
麻醉科质控目标
麻醉医疗质量基本指标1、各种神经阻滞成功率≥90%;2、硬膜外阻滞成功率≥95%;3、与麻醉相关的Ⅰ、Ⅱ级医疗事故发身率≤0.08%;4、非危重病人麻醉死亡率≤0.02%;5、术前访视、术后随访率100%;6、腰麻后头痛发生率<10%;7、“三基”考核合格率100%;8、麻醉记录单书写合格率>98%;9、麻醉技术操作(实施麻醉操作和术中监护)合格率100%;10、硬膜穿破发生率<0.6%;11、抢救设备完好率100%;12、消毒灭菌合格率100%;13、万元以上麻醉设备、仪器完好率>80%;14、医院感染率≤8%;15、成分输血率≥70%;16、年医疗事故发生率0;17、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案)。
为了更好的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从而达到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管理,结合我科实际情况,制定以下质量管理方案。
(一)质量管理小组:组长:科主任组员:上岗主治医师、护士长、医师、护士(二)管理目标:1、基础质量:(1)全科医务人员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2)加强“三基”培训,培养“三严”,努力做到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谨态度的作风。
做到“三基”考核合格率100%。
(3)重视对中青年医师的培训。
通过对病历检查、查房、病例讨论及参加学术活动等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做到医护人员人人掌握徒手心肺复苏。
(4)住院医师先进行基础轮转及相关科室轮转,为进入临床打下基础。
主治医师要深入学习麻醉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麻醉专业新进展。
副主任医师要掌握国内外麻醉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进展,总结临床经验并积极做科研工作,提高麻醉科的专业水平。
2、环节质量:(1)加强危重症病人麻醉处理。
麻醉医师依据手术通知单及会诊单及时会诊,仔细查看病人。
有问题及时与上级医师及有关科室协商,做到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处理并发症。
麻醉中死亡率≤0.02%。
(2)重大抢救时,10分钟内到位。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麻醉开始后 24 小时内死亡患者数 同期麻醉患者总数
意义: 麻醉开始后 24 小时内死亡与患者本身病情轻重、
×100%
手术质量和麻醉质量等密切相关,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 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十一、麻醉开始后 24 小时内心跳骤停率 定义:麻醉开始后 24 小时内心跳骤停是指麻醉开始后 24 小时内非医疗目的的心脏停跳。麻醉开始后 24 小时内心 跳骤停率,是指麻醉开始后 24 小时内心跳骤停患者数占同 期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患者心跳骤停原因包括患者本身病 情严重、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因素。 计算公式:
意义: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
×100%
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 定义: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
的比例。 计算公式:
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
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 同期麻醉总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
PACU 入室低体温患者数 同期入 PACU 患者总数
意义:反映围手术期体温保护情况,是反映医疗机构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00%
醉医疗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八、非计划转入 ICU 率 定义:非计划转入 ICU 是指在开始麻醉诱导前并无术后 转入 ICU 的计划,而术中或术后决定转入 ICU。非计划转入 ICU 率,是指非计划转入 ICU 患者数占同期转入 ICU 患者总 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及胸部手术等原因。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率, 是指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例数占同期全麻气 管插管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全麻气管插管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版)
附件1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麻醉科医患比定义: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麻醉科医患比= 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100%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定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
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100%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意义: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定义: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100%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 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同期麻醉总数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四、各类麻醉方式比例定义:各类麻醉方式比例是指该麻醉方式数占同期各类麻醉方式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各类麻醉方式比例= 该麻醉方式数×100%同期各类麻醉方式总数意义:体现医疗机构应用各类麻醉方式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注:麻醉方式分为5类:(一)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骶麻,鞍麻;(二)插管全麻:包括支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气管插管全麻;(三)非插管全麻;(四)复合麻醉:包括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非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插管全麻+神经阻滞,非插管全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五)其他麻醉方式:包括神经阻滞,局麻强化MAC ,其他。
五、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定义:麻醉开始是指麻醉医师开始给予患者麻醉药物。
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
(1)无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2)所有在科室执业的医师、护士均已注册。
(3)执业医师、护士无超范围执业。
(4)无虚假、违法医疗广告(5)卫技人员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6)护士与床位比例符合医院规定的要求。
(7)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红包。
(8)在一切医疗行为中无收受回扣。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
(1)科室制定有健全的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员工岗位职责。
重点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内容包括首诊负贵制,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手术分级制度,术前讨论制度 ,处方管理制度 ,查对制度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转科、转院制度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 ,医疗技术准入制度 ,交接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疗责任追究制度等。
(2)本岗位的工作人员熟知其工作职责与相关规章制度。
重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工作制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护士条例》 ,以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办法》、《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3、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医务人员在临床的诊疗活动中能遵循与其执业活动相关的主要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护理规范和常规。
4、制定本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医疗和非医疗事件)及医疗救援任务。
(1)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救助预案。
(2)有相关部门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的联系渠道。
5、建立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并组织实施。
(1)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梯队建设目标、制度和实施措施。
(2)科室有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计划和实施目标。
(3)每年对本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的专科技术、科研继续教育进行考评。
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
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及标准一、引言麻醉科是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负责提供手术和疼痛管理的麻醉服务。
确保麻醉科的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麻醉科质量控制的内容及标准,以期提高麻醉科的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二、麻醉科质量控制内容1、人员培训和资质管理麻醉科的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专业培训,掌握麻醉技能和知识,并具备相应的资质。
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资质管理应包括定期的培训和考核,以及定期的资质认证。
2、药品和设备管理麻醉科需要确保药品和设备的充足和安全。
药品和设备的管理应包括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以及使用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手术流程和操作规范麻醉科需要制定明确的手术流程和操作规范,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手术流程和操作规范应包括术前评估、术中管理和术后随访等环节。
4、疼痛管理麻醉科需要提供有效的疼痛管理服务,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疼痛管理应包括疼痛评估、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等措施。
5、患者满意度调查麻醉科应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以了解患者对麻醉服务的评价和建议,从而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三、麻醉科质量控制标准1、人员资质达标率:麻醉科的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资质达标率应达到100%。
2、药品和设备完好率:麻醉科的药品和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完好率应达到95%以上。
3、手术流程执行合格率:麻醉科的手术流程和操作规范应得到严格执行,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合格率应达到90%以上。
4、疼痛管理有效率:麻醉科的疼痛管理服务应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
有效率应达到85%以上。
5、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度:麻醉科应定期进行患者满意度调查,了解患者的评价和建议,以不断改进服务质量。
满意度应达到90%以上。
四、结论麻醉科质量控制是医院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人员培训和资质管理、药品和设备管理、手术流程和操作规范、疼痛管理和患者满意度调查等方面的质量控制,可以确保麻醉科的服务质量和患者安全。
麻醉科质量控制考核方法
麻醉科质量控制考核方法一、引言麻醉科作为医疗机构中重要的临床科室之一,其质量控制对于保障患者安全和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为了评估麻醉科的工作质量和效果,制定科学、合理的质量控制考核方法是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麻醉科质量控制考核方法,旨在提高麻醉科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考核指标1. 麻醉效果评估指标- 麻醉深度控制:通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评估麻醉深度是否适宜。
- 麻醉过程中的疼痛评估:根据患者的自我报告和镇痛药物使用情况,评估麻醉过程中的疼痛控制情况。
2. 麻醉并发症评估指标- 恢复期并发症:评估麻醉结束后患者是否出现恢复期并发症,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
- 麻醉中的意外事件:评估麻醉过程中是否发生意外事件,如误咽误吸、误穿刺等。
3. 麻醉药物使用评估指标- 麻醉药物的选择和使用:评估麻醉科医生是否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和使用麻醉药物。
- 麻醉药物的剂量控制:评估麻醉药物的剂量是否适宜,避免过量或过少使用。
4. 麻醉设备使用评估指标- 麻醉设备的操作规范:评估麻醉科医生对麻醉设备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是否存在操作失误。
- 麻醉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评估麻醉设备的维护和保养情况,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
三、考核方法1. 临床观察法通过对麻醉科医生的临床工作进行观察和记录,评估其麻醉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药物使用情况和设备操作情况。
观察记录的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麻醉深度、疼痛评估、恢复期并发症、意外事件、药物使用和设备操作等。
2. 患者满意度调查通过对麻醉科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麻醉科工作的评价和意见。
调查内容包括麻醉效果、疼痛控制、并发症发生情况、医生的沟通和态度等方面。
3. 麻醉记录审查对麻醉科医生的麻醉记录进行审查,评估其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和规范性。
审查内容包括麻醉前评估、麻醉过程记录、麻醉药物使用记录、并发症记录等。
四、考核结果分析与改进根据以上考核方法获得的数据和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得出麻醉科的质量控制水平和存在的问题。
麻醉质量控制指标
麻醉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麻醉科医患比界说: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例.意义:反应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主要构造性指标之一.二.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界说:依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尺度,对于接收麻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意义:表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合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是反应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主要构造性指标之一.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界说: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行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意义:反应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主要构造性指标之一.四.各类麻醉方法比例界说:各类麻醉方法比例是指该麻醉方法数占同期各类麻醉方法总数的比例.意义:表现医疗机构运用各类麻醉方法所占比重,是反应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主要构造性指标之一.注:麻醉方法分为5类:(一)椎管内麻醉:包含硬膜外麻醉,腰麻,腰硬结合麻醉,骶麻,鞍麻;(二)插管全麻:包含支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气管插管全麻;(三)非插管全麻;(四)复合麻醉:包含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非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插管全麻+神经阻滞,非插管全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五)其他麻醉方法:包含神经阻滞,局麻强化MAC,其他.五.麻醉开端背工术撤消率界说:麻醉开端是指麻醉医师开端赐与患者麻醉药物.麻醉开端背工术撤消率是指麻醉开端背工术开端前手术撤消的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意义:表现麻醉筹划性和治理程度,是反应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主要进程指标之一.六.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转出延迟率界说:入PACU超出3小时的患者数占同期入PACU患者总数的比例.意义:表现手术和麻醉治理程度,是反应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主要进程指标之一.七.PACU入室低体温率界说:PACU入室低体温是指患者入PACU第一次测量体温低于℃.PACU入室低体温率,是指PACU入室低体温患者数占同期入PACU患者总数的比例.体温测量的方法推举为红外耳温枪.意义:反应围手术期体温呵护情形,是反应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主要进程指标之一.八.非筹划转入ICU率界说:非筹划转入ICU是指在开端麻醉引诱前并没有术后转入ICU的筹划,而术中或术后决议转入ICU.非筹划转入ICU率,是指非筹划转入ICU患者数占同期转入ICU患者总数的比例.意义:反应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主要成果指标之一.九.非筹划二次气管插管率界说:非筹划二次气管插管是指在患者术后气管插管铲除后6小时内,非筹划再次行气管插管术.非筹划二次气管插管率,是指非筹划二次气管插管患者数占同期术后气管插管铲除患者总数的比例.意义:非筹划二次气管插管提醒在麻醉清醒阶段,对于拔管指征的控制可能消失问题,或者患者消失其它问题须要再次进行气管插管,是反应医疗机构麻醉质量治理和/或手术质量的主要进程指标之一.十.麻醉开端后24小时内逝世亡率界说:麻醉开端后24小时内逝世亡患者数占同期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患者逝世亡原因包含患者本身病情轻微.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身分.意义:麻醉开端后24小时内逝世亡与患者本身病情轻重.手术质量和麻醉质量等亲密相干,是反应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主要成果指标之一.十一.麻醉开端后24小时心坎跳骤停率界说:麻醉开端后24小时心坎跳骤停是指麻醉开端后24小时内非医疗目标的心脏停跳.麻醉开端后24小时心坎跳骤停率,是指麻醉开端后24小时心坎跳骤停患者数占同期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患者心跳骤停原因包含患者本身病情轻微.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身分.意义:麻醉开端后24小时心坎跳骤停是围手术期的轻微并发症,是反应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主要成果指标之一.十二.术中自体血输注率界说:麻醉中,接收400ml及以上自体血(包含自体全血及自体血红细胞)输注患者数占同期接收400ml及以上输血治疗的患者总数的比例.意义:自体血的运用可以明显下降异体输血带来的风险,是反应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主要构造性指标之一.十三.麻醉时代轻微过敏反响产生率界说:轻微过敏反响是指产生轮回衰竭和/或轻微气道反响(痉挛.水肿),明显皮疹,须要运用肾上腺素治疗的过敏反响.麻醉时代轻微过敏反响是指麻醉时代各类原因导致的轻微过敏反响.麻醉时代轻微过敏反响产生率,是指麻醉时代轻微过敏反响产生例数占同期麻醉总例数的比例.意义:麻醉时代轻微过敏反响是围手术期的轻微并发症,是反应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主要成果指标之一.十四.椎管内麻醉后轻微神经并发症产生率界说:椎管内麻醉后轻微神经并发症,是指在椎管内麻醉后新发的重度头痛.局部感到平常(麻痹或异感).活动平常(肌无力甚至瘫痪)等,中断超出72小时,并消除其他病因者.椎管内麻醉后轻微神经并发症产生率,是指椎管内麻醉后轻微神经并发症产生例数占同期椎管内麻醉总例数的比例.意义:反应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主要成果指标之一.十五.中间静脉穿刺轻微并发症产生率界说:中间静脉穿刺轻微并发症是指由中间静脉穿刺.置管引起的气胸.血胸.局部血肿.导管或导丝平常等,须要外科手腕(含介入治疗)干涉的并发症.中间静脉穿刺轻微并发症产生率,是指中间静脉穿刺轻微并发症产生例数占同期中间静脉穿刺总例数的比例.意义:反应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主要成果指标之一.十六.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产生率界说: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是指新发的.在拔管后72小时内没有恢复的声音嘶哑,消除咽喉.颈部以及胸部手术等原因.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产生率,是指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产生例数占同期全麻气管插管总例数的比例.意义: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是围手术期的轻微并发症,是反应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主要成果指标之一.十七.麻醉后新发晕厥产生率界说:麻醉后新发晕厥是指麻醉前清醒患者麻醉手术后没有清醒,中断晕厥超出24小时;晕厥原因可包含患者本身疾患.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身分,除外因医疗目标赐与沉着催眠者.麻醉后新发晕厥产生率,是指麻醉后新发晕厥产生例数占同期麻醉总例数的比例.意义:麻醉后新发晕厥是围手术期的轻微并发症,是反应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主要成果指标之一.。
麻醉BiS的应用意义及正常值
麻醉BiS的应用意义及正常值麻醉诱导剂BIS(Bispectral Index)是一种监测麻醉深度的指标,通过对人的脑电活动进行分析和处理来评估患者的麻醉深度。
其应用意义在于保证患者在手术中获得适当的麻醉深度,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减少手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麻醉是一种有创干预,通过给予药物使患者失去意识、疼痛感觉和运动能力,从而使患者安全地进行手术操作。
麻醉深度是麻醉效果的核心指标,过浅的麻醉深度会导致患者在手术中出现疼痛感觉和运动能力,增加手术过程中的不适和抵抗,甚至造成手术失败;而过深的麻醉深度可能导致患者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等并发症,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准确评估和维持患者的麻醉深度对于麻醉过程的顺利进行非常重要。
BIS作为麻醉深度监测仪的一种指标,通过分析患者的脑电信号,将其转化为一个0-100之间的数值,反映患者的麻醉深度。
BIS的正常值范围通常在40-60之间,该范围内表示患者处于较理想的麻醉深度,既不会出现麻醉过浅导致的意识和疼痛反应,也不会出现麻醉过深导致的生理功能受损和并发症。
根据具体的手术和患者的情况,医生可以根据BIS监测结果调整给药量和药物选择,以维持患者在合适的麻醉深度。
BIS的应用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手术安全性:麻醉深度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调整麻醉药物的给药量和浓度,避免麻醉过浅或过深而导致的相关并发症。
通过合理控制麻醉深度,可以减少手术中发生的危险事件和医疗事故,提高手术安全性。
2. 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过浅的麻醉深度可能导致患者在手术中出现疼痛感觉和运动能力,增加手术过程中的不适和抵抗;而过深的麻醉深度可能导致患者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等并发症。
BIS的监测可以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和调整麻醉深度异常,减少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3. 降低患者手术的不良感受:麻醉深度的监测有助于医生调整麻醉药物的给药量,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而导致的意识和疼痛感觉。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修订试行)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0年修订试行)一、生命体征类指标【指标1.术中呼吸心跳骤停率】定义:术中呼吸心跳骤停是指麻醉开始后至患者离开手术室前非医疗目的的呼吸和心脏停跳。
术中呼吸心跳骤停率,是指麻醉开始后至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呼吸心跳骤停患者数占同期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术中呼吸、心骤停率患者数000同期麻醉患者总数说明:1.患者呼吸、心跳骤停为全因性,包括患者本身病情严重、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因素。
2.在患者入室后、麻醉开始前发生的呼吸、心跳骤停不计入分子。
意义:术中呼吸、心跳骤停是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指标2.计划外建立人工气道发生率】定义:计划外建立人工气道是指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直至离开手术室前,因呼吸骤停或严重呼吸抑制而进行的人工气道的建立,包括气管插管、喉罩置入和紧急气管造口术。
计划外建立人工气道发生率,是指计划外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数占同期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术中心跳骤停率计划外建立人工气道患者数100000同期麻醉患者总数计算公式:说明:患者呼吸骤停或严重呼吸抑制原因包括患者本身病情严重、手术、麻醉以及其它任何因素。
意义:计划外建立人工气道提示患者发生了严重呼吸抑制,需求迅速建立人工气道,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质量管理和/或手术质量的重要成效指标之一。
【指标3.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率】定义: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是指在患者术后气管插管拔除后6小时内,非计划再次行气管插管术。
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率,是指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患者数占同期术后气管插管拔除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患者数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率=100000同期术后气管插管拔除患者总数说明:因非计划二次手术而接受再次气管插管的患者不计入分子。
意义: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提示在麻醉复苏阶段,对于拔管指征的掌握可能存在问题,或者患者出现其它问题需要再次进行气管插管,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质量管理和/或手术质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实用资料】麻醉质控指标PPT
六、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
定义:
转出延迟率
入PACU超过3小时的患者数占同期入者总
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 体现手术和麻醉管理水平,是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 量的重要过程指标之一。
七、PACU入室低体温率
•五、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
内麻醉+神经阻滞; •(二)插管全麻:包括支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气管插管全麻;
•非计(划转五入I)CU率其,是他指非麻计划醉转入方ICU式患者:数占包同期括转入神ICU经患者阻总数滞的比,例。局麻强化MAC,其他。
五、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
定义: 麻醉开始是指麻醉医师开始给予患者麻醉药物。麻醉开始后 手术取消率是指麻醉开始后手术开始前手术取消的数占同期 麻醉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定义:
非计划转入ICU是指在开始麻醉诱导前并无术后转入ICU的 计划,而术中或术后决定转入ICU。非计划转入ICU率,是 指非计划转入ICU患者数占同期转入ICU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意义: 反映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九、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率 •各类麻醉方式比例是指该麻醉方式数占同期各类麻醉方式总数的比例。
意义: 体现医疗机构应用各类麻醉方式所占比重,是反映 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四、各类麻醉方式比例 •十四、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
并发症发生率
•七、PACU入室低体温率
注:麻醉方式分为5类 •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是指麻醉期间各种原因导致的严重过敏反应。
•各A(SA分一级麻)醉患椎者比管例是内指该麻AS醉A分级:麻醉包患者括数占硬同期膜各A外SA分麻级麻醉醉患,者总腰数的麻比例,。腰硬联合麻醉,
关于印发麻醉等6个专业质控指标(版)的通知之欧阳音创编
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质控指标(2015年版)为进一步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临床诊疗行为,促进医疗服务的标准化、同质化,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麻醉、重症医学、急诊、临床检验、病理、医院感染6个专业国家级质控中心,制定了相关专业的质控指标,供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控制工作中使用。
附件:1.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2.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3.急诊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4.临床检验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5.病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6.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附件1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麻醉科医患比定义:麻醉科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例。
计算公式:麻醉科医患比=[同期固定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同期麻醉科完成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100%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二、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定义:根据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标准,对于接受麻醉患者的病情危重程度进行分级。
各ASA 分级麻醉患者比例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该ASA分级患者数/同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100%意义:体现医疗机构接诊不同病情危重程度患者所占比重,是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构性指标之一。
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定义: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占同期麻醉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急诊非择期手术所实施的麻醉数/同期麻醉总数)×100%一)椎管内麻醉:包括硬膜外麻醉,腰麻,腰硬联合麻醉,骶麻,鞍麻;(二)插管全麻:包括支气管插管全麻,气管插管全麻,喉罩全麻,喉罩+气管插管全麻;(三)非插管全麻;(四)复合麻醉:包括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非插管全麻+椎管内麻醉;插管全麻+神经阻滞,非插管全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五)其他麻醉方式:包括神经阻滞,局麻强化MAC,其他。
麻醉质控指标说明
麻醉质控指标说明省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信息资料数据库数据上报说明(月报)目录1、手术台及床位设置 (1)1.1手术台数 (1)1.2床位数 (2)2、手术室麻醉数 (2)2.1ASA分级手术病人麻醉数 (2)2.2麻醉分类数 (3)2.3专科麻醉数 (3)3、手术室外麻醉与镇痛数 (4)3.1有创或无创检查 (4)3.2分娩镇痛(含人流) (4)3.3介入治疗 (4)3.4其他 (4)4、收住、诊治病人数 (4)4.1收住病人 (4)4.2诊治病人 (4)5、收费统计 (5)5.1药品占医疗收入百分比 (5)5.2医用材料占医疗收入百分比 (5)5.3AICU抗生素占药品费用比 (5)6、麻醉成功率 (6)6.1神经(含神经丛)阻滞成功率 (6)6.2硬膜外阻成功率 (6)6.3困难气道处理成功率 (6)7、麻醉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 (6)7.1麻醉相关死亡率 (6)7.2有创性麻醉操作感染发生率 (6)7.3有创性监测操作感染发生率 (6)7.4术前检查评估准备率 (7)7.5术后访视率 (7)7.6椎管麻醉神经并发症发生率 (7)7.7腰麻后头痛发生率 (7)7.8醒延迟发生率 (7)7.9硬膜外麻醉硬脊膜穿破发生率 (7)7.10全麻术中知晓率 (7)7.11心搏骤停发生率 (8)7.12硬膜外麻醉血管损伤发生率 (8)信息资料数据库数据上报说明及问题解答《省医院麻醉科建设管理规与操作常规》(第二版)已由省卫生厅批准正式出版,省卫生厅卫医便[2011]124号通知指出:《医院麻醉科建设管理规》由麻醉科建设管理规和常用临床麻醉技术操作常规两个篇章构成,共分39章,约29万字,容全面、新颖、实用,为各级各类医院麻醉科的建设和规管理提供了工作依据,适用于麻醉专业人员及医院管理人员。
书中《省麻醉科建设管理评价标准与细则(试行)》,将作为对医院麻醉科考核评估、麻醉科医疗质量控制考核工作的参考依据。
麻醉质量控制指标
麻醉品量统造指标之阳早格格创做2015年版一、麻醉科医患比定义:麻醉科牢固正在岗(本院)医师总数占共期麻醉科完毕麻醉总例次数(万例次)的比率.意思:反映调理机构麻醉调理品量的要害结构性指标之一.两、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率定义:根据好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尺度,对付于交受麻醉患者的病情危沉程度举止分级.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率是指该ASA分级麻醉患者数占共期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总数的比率.意思:体现调理机构交诊分歧病情危沉程度患者所占比沉,是反映调理机构麻醉调理品量的要害结构性指标之一.三、慢诊非择期麻醉比率定义:慢诊非择期脚术所真施的麻醉数占共期麻醉总数的比率.意思:反映调理机构麻醉调理品量的要害结构性指标之一.四、百般麻醉办法比率定义:百般麻醉办法比率是指该麻醉办法数占共期百般麻醉办法总数的比率.意思:体现调理机构应用百般麻醉办法所占比沉,是反映调理机构麻醉调理品量的要害结构性指标之一.注:麻醉办法分为5类:(一)椎管内麻醉:包罗硬膜中麻醉,腰麻,腰硬共同麻醉,骶麻,鞍麻;(两)插管齐麻:包罗收气管插管齐麻,气管插管齐麻,喉罩齐麻,喉罩+气管插管齐麻;(三)非插管齐麻;(四)复合麻醉:包罗插管齐麻+椎管内麻醉,非插管齐麻+椎管内麻醉;插管齐麻+神经阻滞,非插管齐麻+神经阻滞,椎管内麻醉+神经阻滞;(五)其余麻醉办法:包罗神经阻滞,局麻加强MAC,其余.五、麻醉启初后脚术与消率定义:麻醉启初是指麻醉医师启初赋予患者麻醉药物.麻醉启初后脚术与消率是指麻醉启初后脚术启初前脚术与消的数占共期麻醉总数的比率.意思:体现麻醉计划性战管造火仄,是反映调理机构调理品量的要害历程指标之一.六、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转出延缓率定义:进PACU超出3小时的患者数占共期进PACU 患者总数的比率.意思:体现脚术战麻醉管造火仄,是反映调理机构调理品量的要害历程指标之一.七、PACU进室矮体温率定义:PACU进室矮体温是指患者进PACU第一次丈量体温矮于℃.PACU进室矮体温率,是指PACU进室矮体温患者数占共期进PACU患者总数的比率.体温丈量的办法推荐为白中耳温枪.意思:反映围脚术期体温呵护情况,是反映调理机构麻醉调理品量的要害历程指标之一.八、非计划转进ICU率定义:非计划转进ICU是指正在启初麻醉诱导前并不术后转进ICU的计划,而术中大概术后决断转进ICU.非计划转进ICU率,是指非计划转进ICU患者数占共期转进ICU患者总数的比率.意思:反映调理机构调理品量的要害截止指标之一.九、非计划两次气管插管率定义:非计划两次气管插管是指正在患者术后气管插管革除后6小时内,非计划再次止气管插管术.非计划两次气管插管率,是指非计划两次气管插管患者数占共期术后气管插管革除患者总数的比率.意思:非计划两次气管插管提示正在麻醉复苏阶段,对付于拔管指征的掌握大概存留问题,大概者患者出现其余问题需要再次举止气管插管,是反映调理机构麻醉品量管造战/大概脚术品量的要害历程指标之一.十、麻醉启初后24小时内牺牲率定义:麻醉启初后24小时内牺牲患者数占共期麻醉患者总数的比率.患者牺牲本果包罗患者自己病情宽沉、脚术、麻醉以及其余所有果素.意思:麻醉启初后24小时内牺牲与患者自己病情沉沉、脚术品量战麻醉品量等稀切相闭,是反映调理机构调理品量的要害截止指标之一.十一、麻醉启初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率定义:麻醉启初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是指麻醉启初后24小时内非调理脚法的心净停跳.麻醉启初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率,是指麻醉启初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患者数占共期麻醉患者总数的比率.患者心跳骤停本果包罗患者自己病情宽沉、脚术、麻醉以及其余所有果素.意思:麻醉启初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是围脚术期的宽沉并收症,是反映调理机构调理品量的要害截止指标之一.十两、术中自体血输注率定义:麻醉中,交受400ml及以上自体血(包罗自体齐血及自体血白细胞)输注患者数占共期交受400ml及以上输血治疗的患者总数的比率.意思:自体血的应用不妨隐著落矮同体输血戴去的危害,是反映调理机构调理品量的要害结构性指标之一.十三、麻醉功夫宽沉过敏反应爆收率定义:宽沉过敏反应是指爆收循环衰竭战/大概宽沉气讲反应(痉挛、火肿),明隐皮疹,需要使用肾上腺素治疗的过敏反应.麻醉功夫宽沉过敏反应是指麻醉功夫百般本果引导的宽沉过敏反应.麻醉功夫宽沉过敏反应爆收率,是指麻醉功夫宽沉过敏反应爆收例数占共期麻醉总例数的比率.意思:麻醉功夫宽沉过敏反应是围脚术期的宽沉并收症,是反映调理机构调理品量的要害截止指标之一.十四、椎管内麻醉后宽沉神经并收症爆收率定义:椎管内麻醉后宽沉神经并收症,是指正在椎管内麻醉后新收的沉度头痛、局部感觉非常十分(麻木大概同感)、疏通非常十分(肌无力以至瘫痪)等,持绝超出72小时,并排除其余病果者.椎管内麻醉后宽沉神经并收症爆收率,是指椎管内麻醉后宽沉神经并收症爆收例数占共期椎管内麻醉总例数的比率.意思:反映调理机构麻醉调理品量的要害截止指标之一.十五、核心静脉脱刺宽沉并收症爆收率定义:核心静脉脱刺宽沉并收症是指由核心静脉脱刺、置管引起的气胸、血胸、局部血肿、导管大概导丝非常十分等,需要中科脚法(含介进治疗)搞预的并收症.核心静脉脱刺宽沉并收症爆收率,是指核心静脉脱刺宽沉并收症爆收例数占共期核心静脉脱刺总例数的比率.意思:反映调理机构麻醉调理品量的要害截止指标之一.十六、齐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爆收率定义:齐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是指新收的、正在拔管后72小时内不回复的声音嘶哑,排除吐喉、颈部以及胸部脚术等本果.齐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爆收率,是指齐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爆收例数占共期齐麻气管插管总例数的比率.意思:齐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是围脚术期的宽沉并收症,是反映调理机构麻醉调理品量的要害截止指标之一.十七、麻醉后新收昏迷爆收率定义:麻醉后新收昏迷是指麻醉前醉悟患者麻醉脚术后不苏醉,持绝昏迷超出24小时;昏迷本果可包罗患者自己徐患、脚术、麻醉以及其余所有果素,除中果调理脚法赋予镇定催眠者.麻醉后新收昏迷爆收率,是指麻醉后新收昏迷爆收例数占共期麻醉总例数的比率.意思:麻醉后新收昏迷是围脚术期的宽沉并收症,是反映调理机构麻醉调理品量的要害截止指标之一.。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予镇静催眠者。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率,是指麻醉后新发昏
迷发生例数占同期麻醉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率= 麻醉同后新期发麻昏醉迷总例发数生例数×1000‰
意义:麻醉后新发昏迷是围手术期的严重并发症,是反
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8
过敏反应。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是指麻醉期间各种原因导
致的严重过敏反应。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是指麻
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例数占同期麻醉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麻醉期间 =
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
麻醉期间同严期重麻过醉敏总反例应数发生例数×1000‰
意义: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结果指标之一。
定义: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是指新发的、在
拔管后 72 小时内没有恢复的声音嘶哑,排除咽喉、颈部以
7
及胸部手术等原因。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率,
是指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例数占同期全麻气
管插管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全麻气管插管
全麻气管插管 =
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率
拔管后声音同嘶期哑发生例数×1000‰
要外科手段(含介入治疗)干预的并发症。中心静脉穿刺严
重并发症发生率,是指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发生例数占
同期中心静脉穿刺总例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中心静脉穿刺
中心静脉穿刺 =
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严重并发同症期发生例数×1000‰
中心静脉穿刺总例数
意义:反映医疗机构麻醉医疗质量的重要结果指标之一。
十六、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率
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椎管内麻醉后 =
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
麻醉质控核心指标
一、麻醉科医患比
二、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
四、各类麻醉方式比例
五、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
六、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转出延迟率
七、PACU入室低体温率
八、非计划转入ICU率
九、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率
十、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死亡率
十一、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率
十二、术中自体血输注率
十三、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
十四、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
十五、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十六、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率
十七、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率。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一、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的指标,以确保麻醉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通过制定明确的标准和指南,有助于提高麻醉操作的质量水平,减少潜在的风险和错误。
二、麻醉团队的组成和协作1·麻醉科医生的资质要求和培训a·麻醉科医生应具备相关学术资质和执业资格,包括医学本科和麻醉学专业研究生学历。
b·麻醉科医生应接受规范的培训,包括但不限于麻醉操作技能、急救措施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2·护理人员在麻醉过程中的角色和职责a·护士需要具备相关的麻醉知识和技能,并能够辅助麻醉科医生进行麻醉操作。
b·护士应负责麻醉设备的检查、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c·护士应与麻醉科医生密切协作,共同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三、麻醉前的准备工作1·患者的评估和选择a·在进行麻醉操作之前,应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b·应根据患者的特点和手术需求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和药物。
2·麻醉设备和药物的准备a·麻醉设备和药物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b·麻醉设备和药物的准备工作应提前完成,确保在手术开始前的时间内准备完毕。
四、麻醉操作的执行和监测1·麻醉操作的步骤和安全措施a·麻醉操作应按照规范的流程进行,包括准备、诱导、维持和恢复四个阶段。
b·在麻醉操作的每个阶段,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2·麻醉监测的要求和指标a·麻醉监测应包括但不限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和呼吸情况等指标的监测。
b·监测设备应具备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定期进行校准和检查。
五、麻醉后的管理和护理1·麻醉恢复室的设置和设备a·麻醉恢复室应设有合适的设备和监测设备,以便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恢复情况。
新版麻醉质控指标发布更新要点
新版麻醉质控指标发布更新要点0117到26 新增9项质控指标2019年,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受国家卫生健康委的委托,开展麻醉质控指标修订工作,在以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质量管理学组组员以及各省级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为核心的指标修订团队努力下,《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 年版)》的修订历时3年,将2015年版的17项麻醉质控指标扩充到2022年版的26项。
新版指标扩大了质控指标的覆盖面,新增关注点主要包括:麻醉科医护比该指标首次被列入,旨在关注麻醉专科护理队伍建设,因为麻醉作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亟需建立麻醉专科护理队伍,配合麻醉科医师开展相关工作。
手术室外麻醉占比关注非传统手术科室对于麻醉学科的需求,是舒适化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术后镇痛满意率关注了围术期急性疼痛服务,对急性疼痛服务的质量加以关注。
阴道分娩椎管内麻醉使用率关注分娩镇痛,应用麻醉学技术为产妇提供舒适化医疗服务,体现了整个医疗体系对产妇的人文关怀。
此外,“术中牙齿损伤发生率”“麻醉期间严重反流误吸发生率”以及“全身麻醉术中知晓发生率”等指标,加强了对15版17项麻醉质控指标未覆盖的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关注。
02质控指标更加贴合麻醉工作内涵为了让质控指标更加贴合麻醉质控工作的内涵,促进麻醉专业安全质量的提升,新版麻醉质控指标还对旧版指标进行了扩充以及定义修订。
麻醉诱导阶段质量安全评估系列指标新指标关于麻醉访视、诱导阶段的质量增设了“择期手术麻醉前访视率”和“入室后手术麻醉取消率”,与2015年版指标“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一起,构成了麻醉诱导阶段质量安全评估系列指标。
旨在推动规范术前访视,提升麻醉访视质量,在患者入室后充分关注患者病情突然变化,以避免因评估不充分导致的麻醉后手术取消。
围术期体温系列指标为了关注围术期体温变化,给患者有温度的麻醉,体温相关指标除“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入室低体温发生率”外,又增设了“全身麻醉术中体温监测率”“术中主动保温率”以及“手术麻醉期间低体温发生率”,构成了围术期体温相关系列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麻醉科医患比
二、各ASA分级麻醉患者比例
三、急诊非择期麻醉比例
四、各类麻醉方式比例
五、麻醉开始后手术取消率
六、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转出延迟率
七、PACU入室低体温率
八、非计划转入ICU率
九、非计划二次气管插管率
十、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死亡率
十一、麻醉开始后24小时内心跳骤停率
十二、术中自体血输注率
十三、麻醉期间严重过敏反应发生率
十四、椎管内麻醉后严重神经并发症发生率十五、中心静脉穿刺严重并发症发生率
十六、全麻气管插管拔管后声音嘶哑发生率十七、麻醉后新发昏迷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