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心教育
童心教育 校风教风
童心教育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充分尊重和信任儿童的教
育方式。
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学校和教师都需要具备良好的
校风和教风,以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健康有序的教育环境。
以下是童心教育下,学校和教师所应具备的一些校风和教风:
1. 尊重儿童:学校和教师需要充分尊重每个儿童的个性、兴趣和需求,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2. 关注儿童成长:学校和教师需要关注每个儿童的成长
过程,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帮助他们发现自己的潜
力和兴趣。
3. 平等对待:学校和教师需要平等对待每个儿童,不因
他们的家庭背景、性别、种族等因素而产生偏见和歧视。
4. 开放心态:学校和教师需要具备开放的心态,接受新
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策略。
5. 合作精神:学校和教师需要具备合作精神,共同协作,协调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为儿童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6. 诚信为本:学校和教师需要始终坚守诚信为本的原则,不作假、不欺诈,维护教育的公正和公平。
7. 责任感:学校和教师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对每个儿
童的未来发展负责,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
总之,童心教育下的校风和教风应该是积极向上、健康有
序的,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每个儿童的全面
发展和成长。
幼儿园老师的童心保持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老师的童心保持幼儿园教育一直是家长们十分关注的话题,幼儿园老师作为孩子们的第一位老师,在他们的成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名优秀的幼儿园老师,童心的保持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围绕幼儿园老师的童心保持这一主题展开讨论,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童心是什么?童心,顾名思义,即保持着童真的心态。
在幼儿园教育中,童心的保持意味着教师要保持着对事物的好奇心、纯真心和善良心,要像孩子一样充满热情和活力,不断探索、学习和成长。
童心不是指幼稚和愚昧,而是指回归自然、纯真,保持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向往。
二、童心的重要性1. 对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幼儿园时期是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幼儿园老师的童心保持对幼儿的影响是深远的。
教师保持着童心,可以更好地理解孩子的行为和需求,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2. 有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保持童心能让教师更加善于观察、思考和创新,能够寻找出更加贴近幼儿需求的教学方法和活动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寓教于乐。
3. 具有示范作用幼儿园老师的童心保持可以成为孩子们的榜样,带给孩子们美好的童年回忆,让他们在快乐、温馨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三、如何保持童心?1. 保持好奇心好奇心是童心的重要体现,幼儿园老师要保持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不断学习和积累新的知识和经验。
2. 保持纯真心纯真心是童心的又一重要体现,要坦诚、真诚地对待孩子,不要带有成人的成见和偏见,以纯真的心态面对孩子们。
3. 保持善良心善良心是童心的内在追求,要用善良的心对待每一个孩子,关爱每一位学生,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
4. 保持活力和热情童心保持需要教师拥有充沛的活力和持续的热情,要用敬业的态度投入到对幼儿的教育教学中,不断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四、童心的保持与现实的挑战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幼儿园教师面临着许多挑战,而要求他们保持童心更为困难。
教师工作压力大,工作任务繁重,个人生活与工作互相交织,导致教师身心疲惫;教师的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都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
“童心教育”基本理念阐述
“童心教育”基本理念阐述
【童心教育的内涵】
“童心教育”是以童心为本,以尊重儿童的天真、纯朴、活泼的生命自然状态为理念,以关注儿童的心理,着眼儿童的发展为教育行为,以激发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为教学方式,唤起儿童天性,回归儿童本性的教育。
【童心教育三个特点】
根据儿童的特点,表现为——“生活性”、“开放性”、“体验性”三大特点。
生活性——基于儿童的生活经验
用儿童的眼光关注儿童的生活,遵循儿童生活成长的规律;
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以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
3.找准儿童生活中的兴趣点,以主题活动为载体;
4.重视儿童生活经验的价值,以生活内容的筛选和提炼为课程内容。
二、开放性——基于儿童的生理特点
1.教育视野的开放——针对儿童丰富的想象力,面对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
2.课程内容的开放——针对儿童的好奇心理,及时把新的信息和出现的实际问题纳入课程内容;
3.授课时间和空间的开放——针对儿童的身心特点,以学习的
1。
童心与儿童教育
童心与儿童教育儿童是未来的希望,而教育则是塑造这些希望的关键。
在儿童教育中,童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童心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教育过程中保护童心。
童心,指的是孩子们那种无忧无虑、好奇、创意无限的心态。
这种心态使得孩子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学习新知识,同时也能让他们在面对挫折时保持乐观。
童心在儿童教育中扮演着积极的角色。
童心可以提高儿童的创造力。
当孩子们以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去面对世界时,他们更有可能产生创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童心有助于培养儿童乐观向上的性格。
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有童心的孩子通常会以乐观的态度去应对,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生活中更好地应对挫折。
然而,儿童教育中的不当行为可能会对童心造成负面影响。
例如,过分干预和缺乏耐心是两种典型的不当行为。
过分干预会使孩子们无法自由发挥,抑制他们的创造力;而缺乏耐心则可能导致孩子们无法深入学习和探索,从而限制他们的成长。
为了保护童心,教育者应该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鼓励孩子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育者还应给予孩子们足够的耐心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童心是儿童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不仅有助于提高儿童的创造力和乐观性,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
因此,教育者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来保护和培养童心,为孩子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我们的社会才能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守护孩子们的童心,为他们的美好未来而奋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儿童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受到。
然而,在当前的美术教育中,许多教师和家长过于注重技能和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儿童内心的感受和情感表达。
这种教育方式不仅会限制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能导致他们失去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
因此,回归童心,儿童内心的表达和情感体验,是当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关键。
回归童心,意味着尊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童心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童心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叶海峰(慈溪市第二实验小学,浙江宁波315315)摘要:以“童心飞扬”雅慧课程体系为基础,积极开展“童心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培养具有雅慧品质的现代儿童的育人目标。
“童心教育”课程体系的创建和实施,不仅唤醒了儿童天性,更丰富了学校文化成果与品牌内涵。
关键词:童心教育;童心课堂;课程体系中图分类号:G6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560(2019)02-0068-04一、“童心教育”课程建设的背景(一)儿童教育的困境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儿童文化”缺失的现象,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老师和家长的眼中很少有儿童,只有“小大人”。
在小学教育中很少按照“儿童的样子”,遵循儿童生命发展的“次序”,对儿童实施教育。
我们的孩子正远离自己的童年世界,失去童心,过早进入成人期盼和预设的世界。
(二)课程改革的需求2015年,浙江省教育厅发布了关于《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构建基于育人目标的学校课程体系,完善课程结构,尽可能开发多种类型的拓展性课程,积极推进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
(三)学校实践的基础我校是浙江省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慈溪市首批课改样本学校。
学校自2012年提出“尊重儿童,发展儿童”的教育理念以来,着力构建“有趣、有序、有效”的童心课堂。
2016年,“童心课堂”课题成果汇编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7年开始,我校深入地推进童心教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让他们在愉快地、自主地、有效地学习实践中,精神得到满足,个性得到成长,能力得到发展,享受快乐童年。
二、“童心教育”课程的内涵我们认为儿童是主体,儿童是教育教学的中心,要尊重儿童,关爱儿童;儿童是儿童,儿童有其明显的年龄特点和自身的成长规律,要研究儿童,顺应童心;儿童是独立的个体,不同的儿童是有差异的,儿童都有独特个性,要基于差异,发展儿童。
童心主义儿童观
童心主义儿童观
童心主义儿童观,是一种尊重并倡导保护儿童天性、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它强调儿童并非“小大人”,而是具有独特心理发展规律与生命价值的存在,应当得到社会、家庭和学校全方位的理解与尊重。
1.儿童本位
童心主义认为,儿童有自己的主体地位和内在需求,他们拥有独特的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和认知方式。
在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儿童的兴趣、喜好和个性差异,让教育回归儿童本身,而非强行灌输成人设定的目标和价值观。
2.珍视童心
“童心”即儿童未经世俗污染的纯真心灵状态,富有想象力、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童心主义鼓励保护和激发儿童的童心,允许他们在游戏、探索和尝试中自由成长,而不是过早地被束缚于严格的规范和规则之中。
3.顺应自然发展
童心主义提倡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反对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
主张按照儿童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引导,给予适当的挑战和支持,使其在快乐学习的过程中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
4.和谐教育环境
构建一个充满爱、理解、接纳和包容的成长环境对童心主义至关重要。
在这个环境中,儿童可以无忧无虑地表达自己,犯错误被视为成长的一部分,批评和惩罚不是主要手段,而是通过启发、引导、鼓励来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
5.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格
童心主义不片面追求知识技能的积累,更注重培养儿童健全人格,包括诚实守信、独立思考、创新精神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等素质。
使儿童在保持童真的同时,也能逐渐成长为适应社会、有担当意识的个体。
童心主义儿童观倡导的是尊重儿童、关注儿童内心世界,提供适宜其身心发展的教育环境和方法,旨在促进儿童全面而健康地成长。
童心与儿童教育
童心与儿童教育童心是指成年人在心智上保持了一定的孩童天性和纯真、天真的品质。
童心是一个人内心深处永远无法生长的纯真自然状态,是人在长大之后仍能保有的天真、快乐、乐观、直率、简单、好奇、率直、真诚、单纯、无私、真实、天马行空、充满幻想和冒险精神的一种状态。
每个人都曾经有过童心,但大多数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失去了童心,变得严肃、压抑、愁眉苦脸、闷闷不乐、容易冒犯、自私、虚荣、固执、灰心丧气、缺乏信心和创造力。
童心教育不仅可以帮助成年人保留童心,也可以帮助儿童保留童心,更重要的是激发儿童对知识、技能和人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能力和智慧,让他们在快乐中茁壮成长。
童心和儿童教育紧密相关,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的。
童心教育是指培养学生保有、发扬儿时天性和思维特点的一种教育方法和教学理念。
童心教育强调的是“从儿童出发”,重在启发、引导、激发、发掘和可持续地养成儿童的特定情趣和个性特征,使儿童在快乐、充满好奇和挑战的活动中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成长。
童心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性和探究精神,促进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积极参与和自我实现。
在童心教育中,教师不是“知识的提供者”或“管理者”,而是一位“启示者”、“合作者”和“伙伴”。
教师要以开放的思维和方式去沟通和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兴趣、需求和特长,尊重他们的个性、思维方式和学习节奏,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自主空间和学习机会,发掘和扶持他们的创造性和探究精神,给予适当的启发、引导和激励,让他们在自由、快乐、和平的氛围中成长和发展。
童心教育的目标是:1、培养儿童的个性特征,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并形成持续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2、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3、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培养儿童的综合能力,并为他们走向未来提供必要的基础。
童心教育的实施策略包括:1、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探究精神,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开展灵活多样的课程活动,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有关童心的教育故事
有关童心的教育故事故事一:《种子的故事》从前,有一颗名叫小种子的种子,它在大地里等待着发芽。
它非常渴望长大成为一棵高大的树,可以为人们提供阴凉和果实。
可是,小种子长时间都没有发芽,感到非常不安。
一天,一位善良的农夫走过来,他看到小种子的困扰,便向它倾诉:“小种子啊,你为什么不发芽呢?是不是害怕?”小种子低下头,害羞地说:“是的,我害怕。
我怕长不高,怕不能为人们做点什么。
”农夫微笑着对小种子说:“孩子,你要有信心。
尽管你现在是这样的小小种子,但你有无限的潜力,只要你坚持下去,你一定会成长为高大的树。
”小种子听了农夫的话,心里渐渐有了希望,它决定努力发芽,长成一棵美丽的树。
日子一天天过去,小种子坚持不懈地吸收阳光和水分,慢慢地,它的根开始生长,幼小的嫩芽也挤出了土壤。
终于有一天,小种子长成了一棵高大的树。
它的叶子茂密,树干粗壮,成为了人们休息和遮阳的好去处。
小种子欣喜地发现,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它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故事二:《小兔子的决心》从前,森林里住着一只小兔子,他非常羡慕大鹏鸟的飞翔。
每当看到大鹏鸟在天空中翱翔时,小兔子就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飞翔。
小兔子找到了一只小鸟,请求它教会自己飞翔。
小鸟看着小兔子胖乎乎的身体,有些不确定,但被小兔子的决心所打动,便答应了他的请求。
小鸟教小兔子如何扑动翅膀,如何保持平衡,小兔子则听得非常认真,尽力模仿。
然而,无论小兔子怎么努力,他都无法从地面上离开。
小兔子感到非常沮丧,他以为自己永远无法飞翔。
可是,小鸟安慰他说:“孩子,你是一只兔子,它们并不会飞翔。
但是,你有你自己的特长,你擅长跳跃和奔跑。
每个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只要你发掘和发展自己的特长,你就会变得非常优秀。
”小兔子想明白了,他不再羡慕大鹏鸟的飞翔,而是专注于发展自己的跳跃和奔跑能力。
他经过不断努力,终于成为了森林中最快的兔子,赢得了其他动物的尊敬和崇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才能和价值,我们应该珍惜并发展自己的特长,而不是一味追求别人的优点。
幼儿园爱心教育:童心性教育教案
幼儿园爱心教育:童心性教育教案[序]在当今社会,教育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尤其是幼儿教育,更是备受家长和教育者的关注。
幼儿园爱心教育,尤其是童心性教育,是当前备受关注的教育方式之一。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上探讨幼儿园爱心教育的童心性教育教案,从而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思路和借鉴。
[一、童心性教育的意义]童心性教育,顾名思义,是一种重视和尊重幼儿天性的教育方式。
它立足于幼儿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和个性。
童心性教育教案的制定和实施,能够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和自立能力,有利于培养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未来人才。
在童心性教育中,尊重和引导幼儿的个性是其核心。
通过关心和尊重幼儿,教师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童心性教育教案的设计与实施]1. 童心性教育教案是针对幼儿园的特点和幼儿的生长发展规律而设计的。
在设计之初,教师们需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制定教学计划。
2. 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们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注重引导而非灌输,尊重幼儿的兴趣爱好和选择,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童心性教育教案的实施需要全员参与,还要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教师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心和尊重孩子,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
[三、童心性教育的效果与评估]童心性教育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幼儿的发展和行为上。
通过实施童心性教育教案,可以促进幼儿的自我认知和情感发展,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
童心性教育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评估童心性教育的效果,除了定期对幼儿进行各方面的观察和测评外,还需要听取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幼儿成长的看法和期望。
通过多方位的评估,可以全面了解童心性教育的效果,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
守护童心教师演讲稿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非常荣幸能够与大家分享关于“守护童心”的主题。
在这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时代,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使命。
守护童心,就是守护我们教育的灵魂,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深刻的主题。
首先,我想请大家想象一下,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的世界是怎样的?是无忧无虑、充满好奇的,是充满了无限可能和创造的。
童心,是我们内心最纯净、最美好的部分。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逐渐被现实所束缚,童心逐渐被遗忘。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去唤醒、去守护那颗童心。
一、童心是教育的灵魂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启迪心灵。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而童心,正是我们教育工作的灵魂所在。
1. 童心是创新思维的源泉孩子们的世界是充满想象和创造的,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
正是这种童心,激发了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
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
2. 童心是情感教育的基石童心充满了纯真和善良,孩子们的心灵是柔软的,他们对世界充满了热爱。
童心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热爱生活、关爱他人、勇于担当的品质。
作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 童心是终身学习的动力孩子们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渴望知识,渴望成长。
童心教育,就是要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热爱,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探索中成长。
作为教师,我们要用爱心和耐心,点燃孩子心中的学习之火。
二、如何守护童心1. 尊重孩子的个性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
作为教师,我们要尊重孩子的个性,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2. 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童心是创造力的源泉,我们要鼓励孩子发挥想象力,敢于尝试,勇于创新。
在课堂上,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3. 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孩子们的心灵是柔软的,他们需要关爱和陪伴。
幼儿教师关于童心的教育随笔
幼儿教师关于童心的教育随笔童心不是孩子们的特权,在幼儿教育的过程中,拥有童心的幼儿老师更能和幼儿建立良好的关系。
和我一起去看看这些拥有童心的幼儿老师是如何与幼儿相处的吧!幼儿老师关于童心的教育随笔【第一篇】:幼儿老师关于童心的教育随笔最近我发觉,小伴侣们都不怎么去活动区玩儿了,观看一段时间以后,我感觉到孩子们在活动区玩儿的嬉戏过于重复了,基本就是烧饭,吃饭,喂娃娃吃饭和给娃娃过生日等。
作为老师的我,我敏感的意识到这样的嬉戏活动状况处于停滞状态,于是我在嬉戏共享的时候,引导幼儿一起争论关于活动区孩子们能作什么事情的争论!孩子们听了纷纷举手,样子非常感动,很想说给大家听。
争论过后,孩子们好像是对活动区的娃娃家有了新的嬉戏欲望,没过多久,过去玩儿嬉戏的孩子越来越多,而且还会换着角色玩,这次指引让我由衷的感到:孩子就像漂在大海中的一叶小舟,当它不再前进的时候,我们老师就像是一缕海风轻轻的吹动它,直到它靠岸,走向人生的旅途,我们只有悄悄在内心祝愿每个孩子走好人生!通过这件事情,我想到,身为一名幼儿老师,我们最好保持一些儿童的爱好,小孩子无疑是处在疑问期的,它突出的表现是奇怪、好问和好尝试,在这一时期,很多成人看来是视而不见的事物,却往往能够吸引幼儿的留意力,由于对他们来说,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身体所接触到的,都是新奇的。
只要人们没有做到以童年的欢快吸引住孩子,只要在孩子的眼睛里尚未流露出真正的欢欣的激情,只要他没有沉醉于孩子气的顽皮活动之中,我们就没有权利谈论什么对孩子的教育影响。
多营造一个儿童的世界,你便多了一条通向心灵的途径,在与孩子嬉笑嬉戏时,当你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儿童越会对你油然而生亲切之感,而这,正是教育胜利的起点。
幼儿老师关于童心的教育随笔【其次篇】:幼儿老师关于童心的教育随笔下午,到了孩子们自由活动的时间了,他们两人一伙,三五一群,各自玩着自己喜爱的玩具,兴奋地玩着。
我正在和几个孩子玩沙包,于佳怡拿着跳绳来到我面前,跳了起来。
适合儿童教育行业的名字
适合儿童教育行业的名字在现代社会中,儿童教育行业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
随着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
因此,儿童教育行业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
而一个好的名字,可以让你的品牌更容易被人们记住,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适合儿童教育行业的名字。
1. 星光教育:这个名字非常适合儿童教育行业。
星光代表着希望和未来,而教育则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迎接未来。
这个名字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你的品牌是专注于儿童教育的,而且非常有爱心。
2. 童心教育:这个名字非常简洁明了,而且非常容易被人们接受。
童心代表着孩子们的心灵世界,而教育则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这个名字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你的品牌非常注重孩子们的心理健康,而且非常有爱心。
3. 梦想教育:这个名字非常有激励性,可以让孩子们更加努力地追逐自己的梦想。
梦想代表着未来的希望,而教育则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个名字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你的品牌非常注重孩子们的个性发展,而且非常有爱心。
4. 知识星球:这个名字非常有趣,可以让孩子们更加喜欢学习。
知识代表着智慧和学问,而星球则代表着一个神秘的世界。
这个名字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你的品牌非常注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非常有爱心。
5. 童趣教育:这个名字非常有趣,可以让孩子们更加喜欢学习。
童趣代表着孩子们的天真和好奇心,而教育则是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成长。
这个名字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你的品牌非常注重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而且非常有爱心。
总之,一个好的名字可以让你的品牌更容易被人们接受,更容易被人们记住。
在选择适合儿童教育行业的名字时,我们需要注重品牌的特点和市场需求,同时也需要注重品牌的爱心和关怀。
希望以上的建议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童心教育理念的思考
童心教育理念的思考
在新课程改革当中,涌现出一种较为先进、值得广泛推行的“童心教育”理念。
童心教育理念倡导尊重儿童天真、纯朴和活泼的生命自然状态,教师进入儿童的世界,依归童心,给儿童搭建一个充满爱的平台,为儿童创造富有童趣、自由、和谐的教育情境。
童心教育理念关注儿童心灵和精神的成长,遵循儿童生命发展的规律,让儿童依归童心,依归儿童世界,通过童心教育使小学阶段成为儿童最美好的人生经历。
童心教育理念的探索实践,推动着对小学教育的价值判断与教育追求,为学校注入了更多生机与活力。
践行童心教育理念,与之相应探讨出一系列教育规律,即:童心教育的探索发展、童心德育课程、童心实践课程、童心艺术课程、让童心回到课堂等等。
童心教育理念提倡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理念的核心是把属于儿童的生活以及童年的幸福还给儿童。
在“把儿童的世界还给儿童”这一童心教育理念之下,有一系列问题会引发教师思考:儿童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们成人拿走了儿童的什么?为什么拿走?我们要还给儿童什么样的世界?怎样还给?
这些问题需要广大教师在思考这个问题之中在一起碰撞出思想的火花,着眼于创造出属于孩子们的教育世界。
童心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
基 础 教 育 参 考
・
拥 有 单 纯 童 心 的 孩 子 . 过 6年 童 年 生 活 成 长 为 心 经 智 健 全 、 有 “ 驻 的 童 心 ” 少 年 这 一 特 色 的 提 拥 永 的 出 把 握 了 学 校 、家 庭 和 社 会 三 者 共 同 教 育 的 结 合 点 , 在 尊 重 儿 童 前 提 下 , 在 儿 童 立 场 , 虑 儿 是 站 考 童 需 要 . 童 年 的 快 乐 成 长 服 务 . 儿 童 的 幸 福 人 为 为
贵 的 同 情 心 : 心 是 好 奇 心 , 追 根 究 底 ; 心 是 童 是 童
力育 人 的 良好氛 围的建 设 . 目标指 向很 明确 . 是 但 凸显学 校 的主 体—— 学 生 不 够 。 20 0 9年 , 们 对 我 学 校 的 办 学 理 念 再 次 进 行 了讨 论 修 改 .希 望 通
每 一个 学 生拥 有美 好 的童年 服 务 .为 每 一个 学 生 拥有 幸 福人 生 奠基 . 每 一位 师 生得 到 发 展 ” 让 的办
学 理 念 : 为 “ 心 呵 20 我 同
童心是 人们 真实情 感 的流露 . 是天 性 。 真心 实意 。 是
生 奠 基
还 要 对 学 生 的 童 心 进 行 肯 定 。 使 学 生 在 童 心 教 育
的 环 境 中 达 成 一 种 自 我 认 同 .达 成 对 童 心 本 身 的
认 同 , 学 生 在 离 开 学 校 、 入 社 会 之 后 . 够 拥 使 进 能 有 一 颗 “ 驻 的 童 心 ” 卢 梭 指 出教 育 的 目 的 应 是 永
模 式 。这 十 八 字 的 办 学 理 念 。 出 了 全 面 育 人 、 突 合
童心教育
学习品质是可以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得以发展和培养的
儿童要学会安静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来更好的坐、听、看,要有灵活的注意分配能力和转换能力,要学会分享、学会等待,了解与他人交往的规则,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学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策略等。
这些能力都需要相当多的时间,在大量的不同任务情境中,在与他人的合作互动中习得。
二、童心课程建构
课程再造,比教学形式和流程的改革更深刻更重要。把教转化为学,再把学转化为玩,是儿童教育的方向。
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融入学校“童心文化”,以儿童为本,重视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将儿童的学习、生活与游戏巧妙地结合起来,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生动有趣,寓教于玩,寓教于乐,形成富有特色的、适合儿童的、儿童喜欢的童心课程体系。
交流(组间学习)——体现同伴、师生合作互动。
练习(检测巩固)——体现重视对学习目标的达成。
可以从三个方面试行:
尝试先学后教(不仅仅体现在重视预习,也体现在课堂问题提出后,给学生一定的先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
尝试合作学习(每节课先试一试有一次小组合作学习)
尝试课堂中练练(巩固练习也好,反馈检测也罢)
3.学习的发生在于学习情境的设计
不管是儿童的学习能力还是学习品质,都是在与人、工具、符号的互动中得以发展的。
儿童“学业无能”的表现,不是儿童真正的无能,而是我们没有理解儿童学习能力所赖以发展的“情境”。
街头的孩童小贩,能够轻易地算出买卖中涉及到的非常复杂的换算、找零、凑整等算术任务,但把同样的东西放在数学课堂上,以数学算式的方法呈现,这些孩子就算不出了。
儿童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但是性格可塑性大。在家庭、学校、社会的熏陶下,儿童的自我意识、个性品质及道德观念逐渐形成。父母和老师的言行对培养儿童性格有重要影响,良好的教育可以使他们养成勤奋、积极上进、坚毅、勇敢、有责任心、守纪律等优良的性格特征。父母和教师过于严厉、过多指责批评,可使子女胆怯,缺少自尊、自信。
有关童心的教育故事
有关童心的教育故事
1. 小学老师教育学生保持童心:有一次,小学老师给学生们讲了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年轻的男子离开了家乡寻找财富,但他使尽了一切方法都没找到,最终他回到了家乡,发现一切他曾经需要的东西一直在自己身边。
老师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学生们,有时候成年人容易忘记最初的梦想和简单的快乐,不妨时刻保持童心,发掘生活中的美好,才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2. 班主任与学生互动保持童心:一名班主任发现班里的学生们迫切需要一种互动方式,于是她在学生们喜欢的游戏上花费了很多时间,通过电子游戏与学生们互动,以便保持童心。
她认为,做一个孩子不仅可以保持心情愉悦,还可以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
3. 一位父亲教育儿子要保持童心:有一位父亲告诉儿子“我的
一个朋友皮夹连钱都没有留下,但他给我留下的是他的童心。
” 父亲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儿子要多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而不是过度追求物质,做一个坚持童心的人,生活才会丰富多彩。
4. 学校通过校园艺术节保持童心:学校为了让学生们学习不只是沉迷功课,还要感受美好的人文环境,于是在校园内设置了艺术节,学生们可以在学校哪些角落进行表演、美术制作和摄影,学校鼓励他们不断发掘自己的趣味和才华,坚持一颗童心。
5. 市区老人家教导学生保持童心:有一位市区老人教导学生,士不可以不修身,学不可以不读书。
只有完成了学业,让自己
的开放的思想,才容易抓住人生的机会和珍惜人生的财富,让自己永远保持童心。
童心教育实验案例:纸张对于儿童发展的作用
童心教育实验案例:纸张对于儿童发展的作用纸张对于儿童发展的作用作为一项具有高度教育性的媒介,纸张在育儿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纸张可以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孩子学习如何表达和构建自己的思想和感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关于纸张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的案例,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利用纸张来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1.纸张与儿童艺术创造力纸张是一个妙不可言的创作媒介,它可以让孩子们通过绘画、剪纸、折纸等方式来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情。
这种自由的艺术创作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让人自由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孩子们可以通过纸张来表达自己的创造力,并且从中得到自豪感。
艺术又是非常容易打动人心的一种方式,我们可以从作品中了解到孩子的内心世界,从中发现孩子的天赋和潜能。
一个好的艺术作品是来自孩子内心的诉求。
我们可以鼓励孩子们将自己的内心世界来源展现出来,从而发掘孩子的创造性。
在艺术创作时,纸张的作用更是不容小视。
对于儿童来说,选择合适的纸张非常重要。
不同的纸张材质会对孩子们的颜色、笔触和表现力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家长们应该选择适合的纸张和绘画材料,让孩子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艺术天赋。
2.纸张与儿童的学习纸张在儿童的学习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纸张来帮助孩子们学会如何写字、涂色和制作各种小物品。
IT 世界越来越发达,但是日常生活中,纸质笔记本仍在一些场合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习惯的建立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笔记本上,纸张可以培养孩子们的注意力、创造力和生活技能。
3.纸张与儿童的情感体验纸张还可以给孩子们提供情感体验的空间。
用纸张做一些日常用品,比如纸风车、纸箱、纸屋子等等,这些纸张制品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制作时锻炼手眼协调能力,还可以将制品作为玩具来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感受到胜利的喜悦。
当我们将自己制作的玩具与他人分享时,孩子们还可以获得一份情感满足。
这种情感体验有助于孩子们发展自己的社交能力、情感意识和同理心。
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关于童心
适合教师阅读的书籍关于童心童心,是指儿童纯真、天真、单纯的心灵状态。
教师是孩子们的引路人,他们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孩子们的成长和心灵的发展。
了解童心,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只有真正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才能更好地与他们沟通、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下面,我将推荐几本适合教师阅读的关于童心的书籍。
《童心教育》这本书是中国心理学家郑庆华的代表作之一。
书中作者深入探讨了童心的概念、特点以及童心教育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丰富的案例和实践经验,让教师们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世界,学会用童心的眼光去看待问题,更好地引导孩子们的成长。
《童心学》这本书是教育学家杨洪涛的著作。
作者通过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独特的童心学理论。
他认为,童心是孩子们最宝贵的财富,只有真正理解童心,才能真正做到与孩子们心灵相通,给予他们最好的教育。
这本书对于教师们了解童心、运用童心教育方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童心的力量》这本书是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弗兰德的著作。
作者通过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和案例,展示了童心的力量对于个体成长的重要性。
他指出,童心是一种可以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力量,教师们应该通过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培养童心的教育方法,激发孩子们的潜能,帮助他们发展成为有思想、有创意的人才。
《童心探秘》这本书是心理学家李红的作品。
书中作者通过对孩子们进行深入观察和研究,揭示了童心的奥秘。
他通过案例和实践,给出了许多培养童心的方法和技巧,使教师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引导孩子们的成长。
同时,他还讲述了许多关于童心的故事,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童心的魅力。
《童心花园》这本书是教育学家张琳的著作。
作者以自己多年的教育实践为基础,探索了如何打造一个充满童心的教育环境。
书中作者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了解孩子们的内心需求,培养他们的童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以上是我推荐的几本适合教师阅读的关于童心的书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童心教育学校(小学)因儿童而存在,自应树立“儿童主体”的观念;学校为了儿童而存在,应该为了儿童而行事。
儿童迫切需要的是什么?有人说是爱,有人说是尊重,也有人说是陪伴......其实,还有一样东西不可或缺:那就是对儿童更深的理解。
儿童主要的心理特征儿童期是智力发展最快的时期。
求知欲旺盛,感知觉的敏锐性在提高,逐渐具有感知目的性和有意性。
有意注意在发展,注意的稳定性在增长,但还不够稳定;记忆力从无意记忆向有意记忆发展,容易记住具体的、直观的材料;口头言语迅速发展,开始掌握书写言语,词汇数量不断增加,词义的理解、语法结构都有了长足的进步;思维的发展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儿童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但是性格可塑性大。
在家庭、学校、社会的熏陶下,儿童的自我意识、个性品质及道德观念逐渐形成。
父母和老师的言行对培养儿童性格有重要影响,良好的教育可以使他们养成勤奋、积极上进、坚毅、勇敢、有责任心、守纪律等优良的性格特征。
父母和教师过于严厉、过多指责批评,可使子女胆怯,缺少自尊、自信。
儿童的行为特点是对事物富于热情,情绪直接,容易外露,但情感波动大,细小的成绩可使其得意忘形,微小的挫折又可使其垂头丧气。
儿童好奇心强,辨别力差,对新鲜事物感兴趣,喜欢模仿。
童心:天真纯朴的心童心,充满热爱,热爱一切自然的东西,热爱身边的亲人与朋友。
童心,天真烂漫,好想象幻想,好游戏玩耍,好动手模仿。
童心,天生好奇,对任何美的、神奇的事物都保持着孜孜不倦的好奇。
童心,自然自在,不刻意,不矫情,不做作,顺遂心声,自由飞翔。
理解儿童的学习品质1.儿童具有天生的学习能力研究证据表明,大脑并不是天生一张白纸,在出生的时候人们已经具有了一些认知能力。
身体构造、神经结果、感官和运动方式都决定了如何认识世界,认知是身体的认知,心智是身体的心智,离开身体,儿童的记忆、认知是不存在的。
比如虽然儿童的有意识记忆在不断发展,但更真正的记忆附属于儿童的身体运动和经历。
所以不能将知识以纯粹讲授的方式教给儿童,更不能通过补习班的方式突击,这反而会起到反作用。
真正科学而有效的方式在于儿童的亲身经历,以及与教师、父母、同伴分享这种经历的机会。
教师、父母们应当学会如何与儿童进行互动式的交流,鼓励儿童拓展关于世界的常识性知识。
2.学习品质需要尽早奠基学习不仅涉及学生学习内容的掌握,有没有运用学习能力去掌握新的知识与技能,还涉及学生是怎样学习的,他是快还是慢,是有序还是无序,是遇到难题就放弃还是会坚持不懈。
这些学习的方式、过程就是学生的学习品质。
学习品质可以大致分成两大类,一类表现为好奇心、探索欲、想象与创造等,引发主动性的学习品质,另一类是以自我控制为核心的,以执行功能为生理基础的学习品质,表现为以自我控制为核心的专注、坚持性、计划性、独立性等。
在不同的学习任务中,所需要的学习品质是不同的,这两类学习品质需要富有张力的在孩子学习中发挥作用。
3-12岁正是这些学习品质萌芽、奠基的重要时期学习品质是可以在学校教育情境中得以发展和培养的儿童要学会安静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来更好的坐、听、看,要有灵活的注意分配能力和转换能力,要学会分享、学会等待,了解与他人交往的规则,更好地进行时间管理,学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调整自己的情绪和策略等。
这些能力都需要相当多的时间,在大量的不同任务情境中,在与他人的合作互动中习得。
在小学低年段,确实比幼儿园更需要儿童的自我控制,很多的学习习惯都强调儿童的专注的听、读、看等等。
但是,这种自我控制需要“度”的把握,以避免抑制儿童的主动性。
理解学生的学习品质是有效教学很重要的一部分,有效教学不仅包括有效的传递、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更重要的是改进学生的学习品质,让学生更投入的学习,更有计划性的学习,更专注的学习,渐渐凝练形成一种对学习的倾向性。
3.学习的发生在于学习情境的设计不管是儿童的学习能力还是学习品质,都是在与人、工具、符号的互动中得以发展的。
儿童“学业无能”的表现,不是儿童真正的无能,而是我们没有理解儿童学习能力所赖以发展的“情境”。
街头的孩童小贩,能够轻易地算出买卖中涉及到的非常复杂的换算、找零、凑整等算术任务,但把同样的东西放在数学课堂上,以数学算式的方法呈现,这些孩子就算不出了。
现有的学校教育情境是适应于工业时代的劳动者标准设计的,强调孤立的知识、单一的智能、害怕出错与挑战,在这种情境下,大多数儿童都不可避免产生阻碍学习的理解方式。
呵护儿童的天性,激励儿童的潜能,我们需要重新设计学校教育的物理情境、语言情境、人际互动与文化情境,这样的情境旨在建立起儿童的日常朴素概念与科学概念之间的桥梁,增强儿童对多元智能的体验,更多的引发儿童的成长性思维。
这种对学习情境的设计还需要更多的挖掘儿童学习能力、品质与情境间互动的规律。
而如果没有这种认识,原先在我们的知识背景中看起来是善意、有效的教学行为却可能伤害学生的学习。
成人可以在大脑中自由演练可能进行的操作步骤,而儿童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尝试,儿童的这种即兴创造的性质事实上就是既体现了儿童的思维特点,同时也在不断发展他们的智能。
与孩子的自由探索相比,当有教师参与指导的时候,儿童很容易放弃尝试,更重要的是,他们产生了一种挫折感,而这种累积的挫折感会深刻影响他的后续学习的好奇心和坚持性等学习品质。
研究者设计了一个森林场景,其中有很多的动物隐藏在里面。
研究者给出了三种程度不同的指示语,第一种只是描述情境与问题;第二种,在第一种的基础上再给出解决问题的示范;第三种,在前两者的基础上予以拓展,再提醒学生其他的可能性。
研究结果超出了我们的常识判断。
在第一种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儿童们找到了最多的动物,而在教师们干预的第二、三种情况下,儿童们的表现都不如第一种。
这种情况值得我们深思。
在学校教育情境中,教师们使用较多的是后两种行为,出于对课堂效率的追求,同时也对儿童独立学习能力的不放心,教师往往会给学生做出示范,好一些的教师,也会鼓励学生想出其他的解法,但极少有教师在一开始就完全开放的鼓励学生自由的探索,所有的探索都是在教师的控制下“有条不紊”的展开的。
现在看来,我们需要重新思考,这种看似有序、方向明确的探究设计,是否反而抑制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坚持性的学习品质?儿童巨大的学习潜能需要教师怎样的任务设计与言行,这正是需要着力探索的。
童心教育核心理念与价值观——童心为本,葆童真,激童趣,营造儿童世界,让每一位儿童快乐学习、幸福成长。
童心教育:重构儿童的学校教育一、童心文化建构1.儿童生活与学习的环境站在儿童的立场,从儿童的视角出发,营造适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儿童世界。
2.教师的童心文化建设什么叫“教育”?——《学会生存》:“教育即‘解放’”。
——“解放”什么?斯普朗格说:“教育的核心是人格心灵的唤醒。
”——怎样去“唤醒”?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这意味着教育就是民主平等下的对人格心灵的唤醒、引导与激励。
唤醒孩子潜在的心智结构;激励促进与引导孩子积极、努力向上,开发智慧能力,完善人格。
——杜威:“教育即生活。
”他说,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准备。
要让教育教学生活化,情趣化;要让成为师生快乐之源,让课堂成为师生共同的“幸福乐园”。
——韩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书育人,育人永远是第一位的。
所以鲁迅说:“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
”教师要学会从儿童的视角看学校的教育,怀一颗童心走进儿童,理解儿童,蹲下身来,尊重儿童,呵护儿童,以“儿童的姿态”营造儿童的教育教学。
二、童心课程建构课程再造,比教学形式和流程的改革更深刻更重要。
把教转化为学,再把学转化为玩,是儿童教育的方向。
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融入学校“童心文化”,以儿童为本,重视与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将儿童的学习、生活与游戏巧妙地结合起来,追求内容与形式的生动有趣,寓教于玩,寓教于乐,形成富有特色的、适合儿童的、儿童喜欢的童心课程体系。
1.国家课程融入“童心文化”的校本开发(二次开发与整合)。
2.拓展知识、激发学习兴趣的知识拓展性课程。
包括学科研究性学习、学科专题教育、地方历史与文化教育等。
比如生活数学,情趣作文。
3.培养兴趣爱好、修身养性的体艺特长课程。
包括体育、艺术、健康教育、生活技艺等。
4.寓教于乐、寓教于玩的实践活动类课程。
包括选择儿童乐于参与形式的德育活动课程,以及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科技活动、调查研究、社会实践等三、童心课堂构建突出童真——体现玩的课堂。
多点游戏成分,在玩中学、做中学。
追随童思——围着学生转的课堂。
眼中是学生,关注学生,从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转向教师跟着学生的思维走。
紧扣童趣——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教材核心的问题探讨交流的课堂。
把握教材核心内容,切合儿童发展需要的东西,以学生感兴趣的形式设计教学问题,开展探讨交流。
呵护童心——充满期待和鼓励的课堂。
第惠多斯:“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引导童爱——关注学生互学互助的课堂。
儿童知识的习得和学习品质的形成,是在教育情境中与他人(同伴、教师)的合作互动中获得的。
课堂教学基本流程——预习(前置预习)——体现先学后教、自主体验。
互学(小组学习)——体现互学互助、合作探究。
交流(组间学习)——体现同伴、师生合作互动。
练习(检测巩固)——体现重视对学习目标的达成。
可以从三个方面试行:尝试先学后教(不仅仅体现在重视预习,也体现在课堂问题提出后,给学生一定的先独立学习、思考的时间)尝试合作学习(每节课先试一试有一次小组合作学习)尝试课堂中练练(巩固练习也好,反馈检测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