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城市风貌
城市风貌管控调研报告
![城市风貌管控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ae0961e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6.png)
城市风貌管控调研报告城市风貌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特征,反映了城市的文化底蕴、历史传承以及城市管理水平。
城市风貌的管控是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品质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风貌的管控情况,本次调研围绕城市风貌管控的目标、政策和效果进行了探讨。
首先,城市风貌管控的目标是什么?根据调研数据显示,城市风貌管控的目标主要包括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形象、改善城市居住环境等方面。
这些目标的实现对于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可以传承城市的文化基因,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形象可以增加城市的吸引力,吸引投资和人才流动;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其次,城市风貌管控的政策措施有哪些?根据调研结果显示,城市风貌管控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修缮历史建筑、规划城市景观、限制高层建筑、禁止乱搭乱建等。
修缮历史建筑是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可以恢复历史建筑的原貌和功能;规划城市景观可以塑造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风貌;限制高层建筑可以保护城市的天际线和城市景观;禁止乱搭乱建可以避免城市风貌被破坏。
最后,城市风貌管控的效果如何?调研数据显示,城市风貌管控的效果较为显著。
通过城市风貌管控,许多城市成功保护了自己的历史文化遗产,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一些城市通过规划城市景观,在保持城市独特性的同时,也创造了宜居的环境。
一些城市通过限制高层建筑,维护了自己的天际线和城市景观,塑造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城市风貌管控的效果证明了其重要性和可行性,也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综上所述,城市风貌的管控是一个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对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提升城市形象和改善城市居住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修缮历史建筑、规划城市景观、限制高层建筑和禁止乱搭乱建等政策措施,城市风貌管控可以取得显著效果。
未来,应继续加强对城市风貌的保护和管控,提升城市的整体品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dacb907c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1a.png)
城市风貌设计导则导言:城市风貌是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风格,包括建筑风格、街道布局、景观设计等方面。
良好的城市风貌能够提升城市的形象和品质,吸引人才和资源,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风貌设计导则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街区布局和景观规划三个方面探讨城市风貌设计导则的重要内容。
一、建筑设计导则1. 建筑风格多样性:城市建筑应具备多样性,既要保留传统文化特色,又要融入现代设计元素。
在建筑风格上,可以采用当地传统建筑风格,也可以引入现代建筑手法,形成独特的城市风貌。
2. 建筑宏观布局:城市建筑的宏观布局要考虑到交通流线、景观视野和人流密度等因素。
高层建筑应合理布局,不影响周边建筑物的采光和景观视野。
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要适当,为行人和车辆提供舒适的交通环境。
3. 建筑细节处理:建筑的细节处理是展现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筑外立面的材质、色彩和造型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体现城市的特色和风格。
同时,建筑的细节设计要注重人性化,为居民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二、街区布局导则1. 街道宽度与密度:城市街道的宽度和密度要依据交通流量和功能需求进行规划。
主干道要宽敞通畅,便于车辆和行人通行,而次干道和背街小巷则可以适当窄些,营造出静谧的生活氛围。
2. 街道连通性:城市街道的连通性对于提升城市风貌至关重要。
街道布局要合理,形成便利的交通网络,方便居民出行和商业活动的开展。
同时,街道布局要注重交通与景观的结合,打造宜人的城市环境。
3. 街区开放空间:城市街区的开放空间是居民休闲娱乐和社交交流的重要场所。
街区内应设置公园、广场、绿地等开放空间,为居民提供丰富多样的休闲娱乐选择,增强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
三、景观规划导则1. 绿化设计:城市绿化是提升城市风貌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景观规划中,要注重植被的选择和搭配,合理布局绿化带和花坛,增加城市的绿色面积和景观品质。
同时,要注重植物的养护和管理,确保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风貌:扮出个性特色
![城市风貌:扮出个性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46f88151ad02de80d4d840b6.png)
城市风貌:扮出个性特色——浅谈城市风貌特色设计随着经济的腾飞,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国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面对着一片片新建的城市,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楼,我们在惊叹之余,不禁产生一种迷惑和忧虑。
中国城市建设在追赶西方建筑理论的潮流下,忽视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自然条件以及政治经济文化本质上的巨大差异,“南方北方一个样,大城小城一个样”。
照抄照搬,“洋为中用”的现象在城市中比比皆是,导致建筑风格的千篇一律,城市面貌平庸无奇。
强化城市个性特征,进行城市风貌特色设计已引起了多方有识之士的重视。
城市风貌特色设计即城市景观特色设计,指城市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生态、民俗等等内涵综合显现出的外在形象的个性特征。
我们进行风貌设计的任务是要挖掘城市所特有的内涵及内涵的信息载体,运用城市设计理论合理组织各项风貌特色构成要素。
那么如何挖掘和利用城市风貌特色呢?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尊重地域性地域性是指一种环境特征,体现在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两个方面。
前者主要指自然条件(地形、地貌、气候)和材料技术条件,后者主要指文化背景——在一定政治、经济基础上产生的价值取向、社会心态、生活方式、审美情趣等。
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必然产生不同的建筑文化,但是风格习惯与时代精神也起着同样的作用,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共同决定了城市的风貌特色。
比如,苏州与威尼斯同样都因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水城景观,两者相比有相似之处,但风格的差异仍然是很大的。
中国诗人是这样描摹苏州的:“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而拜伦眼中的威尼斯却是这样一幅景象:“许多建筑物忽从河里升起,仿佛魔术师挥动魔棍后出现的奇迹。
”同时,单单只是保存城市特有的自然、人文景观是不够的,社会在发展,城市也需要不断的更新。
水城威尼斯为保护旧城,在70年代开始在距旧城5公里左右的地方建设了新的城区,但随着人口的迁出,旧城活力急剧下降,成了“旅游者的城市”,近年来市政府又开始动员居民回迁老城,以增加其活力。
城市风貌保护与城市设计
![城市风貌保护与城市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39cae0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85fe963.png)
城市风貌保护与城市设计第一章:引言城市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因此,城市的发展和变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风貌保护已经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它的关键是如何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实现城市风貌的保护。
本文将就城市风貌保护与城市设计这个话题进行探讨。
第二章:城市风貌的定义城市风貌是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它不仅包括城市的景观和建筑物的外观,还包括了城市的文化、历史和人文特色等方面。
城市风貌的保护意味着保护一个城市的独特性和独特的文化特征。
城市风貌保护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保护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并进一步扩大城市的内部发展,以保持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特点。
第三章:城市风貌保护的重要性城市风貌保护对于城市的发展和重要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城市风貌是城市的文化瑰宝和历史遗产,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城市内部的生活方式。
城市风貌保护还能帮助城市吸引更多的人前来旅游、观光和购物,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因此,城市风貌保护不仅是一个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更是一个城市营造和形象的塑造。
第四章:城市设计的重要性城市设计是城市更新和改造的重要方面。
一个好的城市设计可以提高城市的质量,创造出更多的城市魅力和生命力。
城市设计还可以帮助城市解决许多问题,如流通和交通管理、土地利用、环境卫生和安全。
城市设计还可以帮助住户更高效地使用土地。
因此,城市设计也是城市的强有力的发展工具。
第五章:城市风貌保护与城市设计的关系城市风貌保护和城市设计是不可分割的。
城市风貌保护不仅要求城市各建筑物、景点和公共设施都符合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要求城市内部的设计风格和框架符合城市的独特性和特征。
城市设计要考虑到城市整体的建筑形式和生活方式,必须具备提供合适的人文特色、艺术性、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感等要素。
第六章:城市风貌保护和城市设计的优化和趋势城市风貌保护和城市设计的优化有许多方面。
首先,城市风貌保护和城市设计应该注重历史文化的保护和遗产的传承,在新的城市设计中探索保护文化和遗产的方式,同时研究那些会影响城市遗产、歷史和文化的公共政策。
城市风貌特色规划浅析
![城市风貌特色规划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61839b06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5.png)
城市风貌特⾊规划浅析城市风貌特⾊规划浅析马素娜朱烈建【摘要】随着城市发展重点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升转变,城市风貌受到的关注⽇益增加。
城市风貌特⾊规划作为⼀种较新的尝试,不同专业背景的⼈的往往理解不同。
本⽂从城市规划视⾓解读城市风貌特⾊规划的内涵、明确其主要规划内容,并提出城市风貌控制管理的实现途径。
【关键词】城市风貌;风貌特⾊规划1.城市风貌特⾊的内涵城市风貌是城市的⾃然景观和⼈⽂景观及其所承载的城市历史⽂化和社会⽣活内涵的总和。
风貌中的“风”是“内涵”,是对城市社会⼈⽂取向的⾮物质特征的概括,是社会风俗、风⼟⼈情、戏曲、传说等⽂化⽅⾯的表现,是城市居民对所处环境的情感寄托;“貌”是“外显”,是城市物质环境特征的综合表现,是城市整体及构成元素的形态和空间的总和,是“风”的载体。
风貌特⾊指在⼀定时空范围内城市的物质和⾮物质环境形态和状态所体现出来的与其他城市不同的本质特征。
城市风貌特⾊侧重体现的是城市整体的个性化本质特征。
2.城市风貌特⾊的形成⼀个城市的风貌特⾊的形成也往往经历了较长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提炼,⼤浪淘沙,最终得以流传。
以杭州为例。
杭州的城市特⾊可以概括为“三⾯云⼭⼀⾯城”,西湖像⼀⾯明镜镶嵌在三⾯青⼭组成的镜框之中。
西湖⼭不⾼⽽逶迤清秀、⽔不⼴⽽风格多姿,⾃然与⼈⽂浑然⼀体、古朴与现代交相辉映。
西湖⾃唐宋时期不断经营,明清后成为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
西湖周边的⼭体控制了城市在区域的横向发展和竖向⾼度,独特的⼭体构造、城市景观与⾃然风景在⼀个空间中有机融合,既各展风采⼜相得益彰。
青岛市拥有旖旎壮美的海滨风景线、起伏跌宕的海上仙⼭——崂⼭,⼭、海、城相融相拥,是⼀座独具特⾊的海滨城市,亦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重点风貌保护城市之⼀。
散布的⼭冈低丘,依地形⽽建、错落有致的楼宇,连同蜿蜒起伏的街道和葱绿的树⽊共同构成了青岛市区独特的地理景观。
历史上的青岛曾被德国、⽇本占领,保留了⼤量的欧式、⽇式风格建筑,被称为“万国建筑博览”。
城市风貌专题调研报告
![城市风貌专题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309fee4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35.png)
城市风貌专题调研报告城市风貌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反映了城市的文化氛围、历史风貌、建筑风格等。
为了深入了解城市风貌的特点和问题,我们对某城市进行了专题调研,并整理出以下报告。
一、城市概况该城市位于我国东部,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化历史的城市。
自古以来就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拥有众多历史古迹和文物,以及现代化的城市设施。
二、历史风貌该城市的历史风貌主要体现在其古建筑和古街巷上。
古建筑以传统的中式建筑为主,如寺庙、宫殿和园林等。
这些建筑代表了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古街巷是城市的历史遗迹,保存了传统的街道布局和建筑风格,给人一种穿越时光的感觉。
三、现代建筑风格该城市在现代建筑方面也具有独特的魅力。
新建筑都采用现代化的设计理念和建筑技术,注重功能性和美观性。
这些建筑在保留传统元素的同时,也注入了现代的元素,展现了城市的现代化发展水平。
四、文化氛围该城市的文化氛围浓厚,民众对文化的重视程度很高。
有许多艺术团体和文化机构,举办各种文艺活动,如音乐会、话剧演出和展览等。
市民们积极参与,并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起到了重要作用。
城市的文化氛围无疑是它的一大亮点。
五、存在的问题尽管该城市的城市风貌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古建筑和古街巷的保护还不够到位,有些建筑遭到破坏,古街巷的环境也有待改善。
其次,现代建筑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和盲目追求新奇的问题,对城市的整体风貌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最后,尽管文化氛围浓厚,但在文化活动的开展和传承方面仍有待加强,需要更多的政策和措施来支持和鼓励。
六、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加强古建筑和古街巷的保护,建立相关法律和政策,并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2.规范现代建筑的设计和建设,注重与古建筑的协调,形成与城市风貌相符的建筑风格。
3.加大对文化活动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并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4.加强城市规划和管理,形成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风貌。
建筑与城市风貌
![建筑与城市风貌](https://img.taocdn.com/s3/m/9f90f3b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91.png)
建筑与城市风貌建筑是一座城市的灵魂,而城市风貌则是建筑与城市环境的综合体现。
建筑与城市风貌密切相关,相互影响、相互塑造。
在建设和发展城市的过程中,合理规划和设计建筑和城市风貌至关重要。
一、建筑对城市风貌的影响1. 体现城市文化与历史建筑作为城市的标志和代表,承载着城市的文化与历史。
古老的建筑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城市的底蕴和传统,现代的建筑则体现了城市的发展和创新。
合理选择和保护建筑,能够体现城市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
2. 塑造城市形象建筑的外观和风格直接影响着城市的形象。
典型的建筑风格能够形成城市的标志性景观,如法国的巴黎铁塔和埃菲尔铁塔。
通过精心设计的建筑,城市可以塑造出独特的城市形象,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3. 形成城市氛围不同建筑风格所呈现的气息也会影响到城市的氛围。
古朴的建筑能够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现代化的建筑则展现出城市的活力和现代感。
城市中的建筑可以通过自身的特色和功能,创造出不同的空间体验,为居民和游客提供丰富多样的选择。
二、城市风貌对建筑的要求1. 统一性与协调性城市风貌要求建筑之间在外观、风格和色彩上具有一定的统一性和协调性,形成整体的美感。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需要通过控制建筑的高度、形状等因素,确保整个城市呈现出一种和谐的风貌。
2. 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历史建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风貌的保护和修复至关重要。
在修建新建筑的过程中,应尊重和保护历史建筑,合理融入新的设计理念,以使其与周围环境和谐共存。
3. 突出地域特色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文化风貌,建筑应该体现这些特点。
可以通过选用特色建筑材料、运用当地传统建筑元素等方式,让建筑与城市环境相互呼应,形成独特的地域风貌。
三、建筑与城市风貌的协同发展1. 完善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与城市风貌协同发展的前提。
完善城市规划,合理控制建筑的密度和高度,同时考虑建筑外观和风格的统一性,使建筑与城市风貌相得益彰。
城市风貌规划
![城市风貌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b40f35e5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0a.png)
城市风貌规划城市风貌规划是指对城市的外观、布局、建筑和环境进行规划,以达到塑造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质和增强城市吸引力的目的。
城市风貌规划不仅关注城市的美观性,更注重城市与人的和谐共生,考虑到城市的历史文化、地理环境和社会需求等因素。
下面是我对城市风貌规划的一些建议:首先,注重历史文化保护。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应该尊重和保护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和风貌环境。
在新建的建筑中应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通过复古风格、传统建筑元素等手法使城市更具特色和魅力。
同时,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对那些有破损的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使其焕发新的生机。
其次,注重城市布局与规划。
城市应该有清晰的布局和规划,以便市民和游客可以轻松地找到自己的目的地,并且可以进行快速、便捷的交通和通行。
街道、道路、广场应该宽敞明亮,有美丽的景观和绿化带,提供休闲和娱乐的空间。
建筑物的高度和外观要有统一的标准,以便形成整体的建筑风貌。
此外,还应该合理利用城市的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再次,加强环境保护。
城市风貌规划要注重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可以通过植树、绿化、建设公园等方式来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增加空气质量和水源,提供更多的公共空间和绿化景观,使人们能够享受自然和绿色的环境。
同时,还要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减少噪音和空气污染。
最后,注重人文关怀。
城市风貌规划要注重人文关怀,为市民创造一个舒适、宜居和安全的城市环境。
可以提供更多的公共设施,如图书馆、博物馆、艺术中心等,丰富市民文化生活。
建设更多的社区活动中心和公共广场,为市民提供社交和娱乐的场所。
还可以加强对行人和自行车的保护,鼓励市民步行和骑行,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
综上所述,城市风貌规划是为了改善城市的美观性、提升城市品质和增强城市吸引力。
通过注重历史文化保护、城市布局与规划、环境保护和人文关怀,可以塑造一个独特而宜人的城市形象,提供美好的居住环境和高品质的生活体验。
城市风貌控制导则
![城市风貌控制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960b8702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0d.png)
城市风貌控制导则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城市风貌的保护和控制变得愈发重要。
城市风貌是城市的“面孔”,是城市的形象展示,也是居民生活质量的体现。
为了保护和传承城市的独特魅力,各地纷纷制定了城市风貌控制导则。
一、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风貌的保护首先要关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
历史文化遗产是城市的灵魂和记忆,它们承载着城市的历史和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
在城市风貌控制导则中,应明确规定保护历史建筑、古迹和传统街区的原貌,严禁破坏性改造和拆除。
同时,要加强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修复和保养,使其焕发出新的活力。
二、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城市风貌的控制还需要合理规划城市布局。
城市布局是城市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方向和形象。
在城市风貌控制导则中,应明确规定城市的发展定位和空间布局,合理分配城市功能区,避免城市过度拥挤和土地资源浪费。
同时,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合理规划绿地和公共空间,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统一建筑风格城市风貌的控制还需要统一建筑风格。
建筑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风格直接影响城市的形象和氛围。
在城市风貌控制导则中,应明确规定建筑风格的要求,避免建筑风格杂乱和碎片化。
可以选择符合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的建筑风格,也可以创造独特的现代建筑风格,但要保持统一和协调。
同时,要控制建筑高度和体量,避免高楼大厦过度密集,破坏城市的整体感。
四、加强市容市貌管理城市风貌的控制还需要加强市容市貌管理。
市容市貌是城市的窗口和名片,直接影响人们对城市的印象和评价。
在城市风貌控制导则中,应明确规定对市容市貌的管理要求,加强对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空间的清洁和维护。
要规范市容市貌设施的设置和布局,避免乱搭乱建和乱堆乱放。
同时,要加强对商业广告和标识的管理,避免过度张扬和眼花缭乱。
五、注重居民参与和意见反馈城市风貌的控制还需要注重居民参与和意见反馈。
城市是居民的家园,居民对城市的发展和风貌有着直接的感受和需求。
在城市风貌控制导则中,应鼓励居民参与城市规划和设计,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城市建设中关于城市风貌问题的思考
![城市建设中关于城市风貌问题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f2d740014431b90d6c85c7db.png)
城市建设中关于城市风貌问题的思考作者:杨亚南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第02期摘要:城市风貌是通过自然景观、人造景观以及富有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共同体现出来的地域文化和生活环境特征,是历史场景的综合体,在城市软环境建设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但城市化进程的跨越式发展导致城市风貌的遗失,理性的膨胀与人文尺度的失落造成了城市面貌同质化严重,自然景观的简单拼凑致使识别性降低,过度设计和攀比形成风貌的模糊,现代技法的滥用造成“原真性”的缺失、原住民等公众参与意识差等现象。
关键词:城市建设;城市风貌;同质化;地域文化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2-0078-02中国城市建设是个非常快的过程。
国家统计局2011年公布的相关数据表明,约6亿中国人目前居住在城镇,占人口总数的49.7%,高出2001年13个百分点;预计到202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达55%。
如此大规模的建设是原住居民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也是原有城市风貌延续的过程。
城市化(Unbanization),也称城镇化、都市化,是指“农业人口向城镇集中或非农业人口和非农业用地增加的过程”。
由于城镇化过程中,人口的集中和转移涉及到空间、社会、人口和经济等多方面的内容,其迁移的过程是原著居民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改变的过程,造成其复杂性、杂糅性、长期性、系统性、差异性等特点[1]。
城市化进程的跨越式发展,导致大量村镇拆迁、更迭,以最快的速度湮灭在我们的视线和记忆中。
面对如此,我们必须做点什么以保留我们的回忆和情感,保留这种原真性的地域风貌。
所以,在城市化进程中探求何种方式为村镇寻找适合的生存空间,以何种方式去继承和发展我们独有的地域风貌,成为城市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
“风貌”指反映历史文化特征的城镇景观和自然、人文环境的整体面貌[2]。
城市风貌是指通过自然与人造景观体现出来的城市文化与城市生活环境特征,包括城市风貌圈、城市风貌区、城市风貌带、城市风貌核、城市风貌符号这五种结构组成[3]。
城镇风貌的名词解释
![城镇风貌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cf1f66d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47.png)
城镇风貌的名词解释城镇风貌是指城镇的整体形态、建筑风格、道路规划、文化氛围等方面的特点。
它是城市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产物,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经济以及社会发展的独特表达。
城镇风貌的形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首先,自然环境是城镇风貌的基础,山川河流、植被等自然资源塑造了城镇的整体面貌。
其次,历史和文化传统对城镇风貌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文化背景、历史事件和地域特色都会在城镇中留下独特的痕迹。
此外,经济发展也是城镇风貌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经济产业和发展模式会为城镇注入不同的活力和特色。
城镇风貌的核心体现在城市建筑和布局上。
不同地区的建筑风格常常有明显的差异。
例如,欧洲的古老城镇常常以浪漫的中世纪建筑、窄窄的街巷和古老的城墙为特色。
而东亚的城镇多以传统的木质建筑、庭院和字画等文化符号为主要特征。
其中,建筑的风格和布局往往受到宗教、气候和地理特点的影响。
城镇风貌还包括了道路规划和交通组织。
城镇的道路网和交通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城镇的规划和管理水平。
道路宽窄、通畅与否、街灯、行道树等都会对城镇的整体形象和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
同时,城镇中的公共空间也是城镇风貌的组成部分。
公园、广场、花坛等景观元素有助于提升城镇的环境质量,满足人们的休闲娱乐需求。
城镇风貌还与商业和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商业街、夜市以及各种商业建筑和文化场所是城镇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地方不仅是商业交易和文化交流的场所,也是城镇形象塑造和城市品牌推广的重要窗口。
例如,世界各地的购物中心和步行街都成为了城市的标志性景点。
然而,城镇风貌的保护和传承并不容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许多传统的城镇风貌正在遭受破坏和改变。
一些原本保存完好的古老建筑被拆除,被现代化高楼大厦取而代之。
道路拓宽、土地扩张以及大规模开发都会改变城镇的面貌。
这种现象不仅削弱了城镇的历史价值和文化特色,也会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保护和传承城镇风貌变得尤为重要。
城市历史风貌
![城市历史风貌](https://img.taocdn.com/s3/m/e16905c4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19.png)
城市历史风貌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面貌也在不断变化。
一个城市的历史风貌是指其在过去的几百年中形成的,展现出的建筑、文化和社会特色。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城市历史风貌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承这些独特的城市面貌。
首先,城市历史风貌对于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城市的建筑风格和设计,我们可以了解到过去的城市居民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社会结构。
例如,一座古老城市的石头建筑往往反映了当时的建筑技术和材料使用,反映了社会发展和历史事件的重要程度。
这些建筑和文化遗产都是我们了解过去的重要窗口,因此保护和传承它们对于我们理解城市的历史和文化至关重要。
其次,城市历史风貌也对于城市的发展和旅游业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城市在旅游业方面借助其独特的历史遗产和文化资源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旅游业是许多城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投资。
一些建筑和历史遗产成为了城市标志,并且在吸引游客的同时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
因此,保护城市历史风貌不仅能够保护城市的文化传统,还可以为城市带来经济利益。
然而,城市历史风貌的保护和传承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古老城区面临着拆除和重建的威胁。
开发商和政府通常更关注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而忽视了这些历史遗产的价值。
因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来保护这些宝贵的城市历史风貌。
首先,政府需要出台相应的法律和政策来保护历史遗产。
这些法律和政策应该明确规定哪些建筑和文化遗产是受保护的,以及如何保护它们。
政府还应当加大对历史遗产保护的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规定得以顺利实施。
其次,公众也应当加入到历史遗产保护的行列中来。
只有当公众意识到历史遗产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保护它们。
政府可以通过组织城市文化节日、开展历史讲座和推广历史教育,提高公众的历史意识和对历史的认同感。
同时,公众可以通过参与志愿者活动、捐赠或者鼓励当地的文化和艺术活动来支持历史遗产的保护工作。
我国城市风貌评价及其影响因子的探讨与分析
![我国城市风貌评价及其影响因子的探讨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963640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59.png)
我国城市风貌评价及其影响因子的探讨与分析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城市作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貌对于城市形象和人们的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对于城市风貌的评价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旨在探讨和分析我国城市风貌的评价及其影响因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城市风貌。
城市风貌是指城市在空间和时间上所展现出的独特的文化、历史和自然景观特征,包括城市的建筑风格、道路布局、公共空间等方面。
一个城市的风貌可以反映该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也可以彰显城市的现代化水平和发展实力。
城市风貌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城市景观的美学评价,更是对城市整体形象和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
那么,城市风貌的评价应该如何进行呢?在国际上,对于城市风貌的评价常常采用专业的评估标准和技术手段,如景观评价、文化遗产评价、城市形象评价等。
这些评价标准和技术手段可以客观地评价城市风貌的各个方面,为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在我国,近年来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城市风貌评价体系,包括了景观质量、文化传承、历史价值、社会功能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评估和分析,可以客观地评价一个城市的风貌,并找出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接下来,我们需要深入分析我国城市风貌评价的影响因子。
城市风貌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历史文化、自然环境、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多个方面。
历史文化是城市风貌的基础。
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决定了城市的风貌特征和内涵意义。
历史文化包括了传统建筑、古代文化遗产、历史名胜等多个方面,这些都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环境也是城市风貌的重要影响因子。
自然景观和自然资源对于城市风貌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河流、湖泊、绿地、山脉等都能够增添城市的魅力和特色。
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是城市风貌的重要保障。
合理的城市规划和高品质的建筑设计能够为城市赋予更多的时尚感和现代感,也能够使城市更加宜居和宜游。
人文地理城市风貌研究
![人文地理城市风貌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6a4764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53.png)
人文地理城市风貌研究人文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研究的是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城市作为人类聚居地的集中体现,具有独特的地理、文化和社会特征,其风貌对人们的生活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人文地理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风貌的研究。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城市风貌。
城市风貌是城市景观的总体呈现,涵盖了城市建筑、街道布局、公共空间、交通和绿化等多个方面。
它反映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特点,是城市的“面孔”。
通过研究城市风貌,我们可以了解一个城市的历史变迁、文化特征和社会发展。
其次,城市风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城市的特点和规律。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风貌,这是由该城市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人口特征等多个因素共同塑造而成的。
通过对不同城市风貌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同城市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进而揭示出城市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第三,城市风貌研究对城市规划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风貌是城市的“名片”,它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和吸引力。
通过深入研究城市风貌,我们可以了解城市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城市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我们可以根据城市风貌的特点来确定合适的建筑风格和街道布局,以及改善公共空间和交通状况等。
这样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品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
第四,人文地理城市风貌研究也可以促进城市的文化传承和创新。
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在城市风貌中得到了体现。
通过研究城市的人文地理特征,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城市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挖掘城市的文化资源,并将其与现代城市发展相结合,推动城市的文化创新和发展。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城市的历史建筑和文化景点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最后,人文地理城市风貌研究也需要跨学科的合作。
城市风貌的研究涉及地理学、人类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只有在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下,我们才能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分析城市风貌。
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学科间的合作和交流,共同推动城市风貌研究的发展。
城市风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
![城市风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48e3bbe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ee.png)
城市风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分析城市风貌是指城市的建筑、街道、公共空间以及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特点和风格。
城市风貌不仅仅是城市的外观,更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综合体现。
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城市风貌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本文将从城市形象、文化传承和旅游经济等角度,分析城市风貌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首先,城市风貌作为一个城市的形象代表,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宜居、宜商的城市风貌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企业和人才流入,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以欧洲的巴黎为例,其浪漫的街道、独特的建筑风格以及世界闻名的文化景观,形成了独特的城市风貌。
这样的城市形象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刺激了旅游经济的繁荣,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同时,这样的城市风貌也吸引了众多世界级文化企业进驻,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其次,城市风貌与文化传承密不可分,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
一个拥有独特文化的城市风貌,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文化爱好者前来探索和体验。
例如,以中国的北京为例,其世界遗产之一的故宫、天坛等建筑风格,代表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样的城市风貌不仅弘扬了中华文化,也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文化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
同时,这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和景区也成为了文化创意产业和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场所,进一步推动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城市风貌对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直接的影响。
一个具有独特风姿的城市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创造更多的旅游收入。
例如,以意大利的威尼斯为例,其独特的水道交通系统和浪漫的建筑风格,使它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涌向威尼斯,带动了旅游业的繁荣。
威尼斯的独特城市风貌不仅带来了旅游收入,也促进了当地的文化产业和手工艺品产业的发展,为城市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此外,城市风貌对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也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个宜居、宜游的城市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创新资源,进一步促进经济的繁荣。
城市风貌与社会经济
![城市风貌与社会经济](https://img.taocdn.com/s3/m/1e1c382d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22.png)
城市风貌与社会经济城市的风貌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
一个城市的风貌不仅仅是指其建筑物、交通设施和公共空间的风格,还包括了城市管理、居民生活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表现。
在一个城市中,城市风貌与社会经济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城市的建筑物和交通设施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的建筑物反映了社会对于美学和功能的追求。
在经济繁荣的城市中,人们常常可以看到高大的商业大厦、现代化的住宅楼和酒店等。
这些建筑物不仅展示了城市的繁华与富裕,更向外界传递出城市追求创新与发展的态度。
同样地,交通设施也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化的地铁、高速公路和公交系统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方式,也反映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于高效率生活的追求。
其次,城市管理是城市风貌成功打造的关键因素之一。
一个良好的城市风貌不仅仅依赖于建筑外观的美观,更需要城市管理者具备高水平的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意识。
城市管理包括了环境保护、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社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环境保护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整体风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环境优美、清洁卫生的城市给人们带来的不仅是视觉上的愉悦,更能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
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是城市风貌的重要方面。
一个良好的城市规划能够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建设出一个美观、宜居且高效的城市空间。
最后,城市风貌与社会经济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城市风貌的良好与否不仅仅取决于城市管理者的努力,更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
一个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通常有着更多的资源投入和资金支持,可以更好地打造城市风貌。
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改善人居环境、建设公共设施,进一步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和吸引力,从而吸引更多投资和人才的驻留。
同时,一个美丽、宜居的城市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口迁入,进而推动城市的发展和经济增长。
因此,城市的风貌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互相促进、相互依赖。
综上所述,城市风貌与社会经济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浅议古九州之一青州的城市风貌特色
![浅议古九州之一青州的城市风貌特色](https://img.taocdn.com/s3/m/33f527c390c69ec3d4bb750a.png)
浅议古九州之一青州的城市风貌特色摘要:城市风貌,是城市的风采容貌,是人们对城市的印象。
它包含城市的山水环境、历史人文、平面布局、空间形态、建筑风格、景观特色以及地方风土民情等。
城市特色,是一座城市的内容和形式明显区别于其它城市的个性特征,是城市风貌的高度概括、提炼而成的精华部分。
作为古九州之一的青州,一个有着2200多年建城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大环境下,城市的风貌特色是什么,如何保持和传承,是一个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正确的思路应是老城、新区风貌不同、各有侧重、相映生辉。
关键词:风貌特色;风貌分区;城市规划正文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体系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即宏观视角下的整体形象,中观视角下的街区空间形态、特色景观组织、建筑风貌等以及微观视角下的街道特征、建筑形象、景观节点、绿化形式等等。
1 青州风貌特色的总体形象青州的总体形象定位是“东方花都、文化青州、生态名城”。
东方花都——以花卉为题材和元素,将城市、镇区乃至乡村田野作为各种花卉的展示场地,形成“城在花中、花在城中”,“花应季变、季呈其彩”,“时时处处、花团锦簇”的优美景观,从而突出打造青州“东方花都”城市品牌,提升青州整体花都形象。
文化青州——全面保护千年古城,挖掘历史文化资源、要素与内涵,并将无形文化“物化”为城市建筑中的符号元素,予以突出和展现青州城市的形象语言,将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与培育文化产业相结合,将青州建设成为个性文化名市、特色文化名城。
生态名城——以“青山秀水”这一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本底,将青州打造成特色生态城市。
构建多层次、多样化的城市绿化系统,形成“城在绿中、绿满全城”、“鸟语花香、景如诗画”的整体环境氛围,全力营造掩映在绿树丛林之中、掩映在簇簇花丛之中、掩映在累累果实之中的生态名城。
2 各分区风貌特色青州中心城区各组成部分在功能定位、景观形象等方面差异性较大,基于这些差异性,对中心城区进行了合理分区,即老城区、新城区、工业园区、山前地区和滨河区域五个片区。
城市风貌内涵及影响因素研究
![城市风貌内涵及影响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eb32ee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3e.png)
2 基本概念
2.1 风貌 风是指社会上长期形成的礼节、
习俗,在《说文解字》中,“风”即 八 风, 八 个 方 位 有 其 特 定 的 风 的 属 性,“ 貌” 自《 说 文 解 字》 时 就 指 代人的面容、相貌 [1]。根据《辞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 年版)的解 释,“ 风 貌” 一 词, 意 为“ 风 采 容 貌”“事物的面貌格调”。《现代汉 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012 年 5 月 修 订 第 6 版) 的 解 释 为“ 风 格 和文特征和地质风貌,其基
关于城市风貌的概念界定,学者 从不同视角有不同的解读。如,池泽 宪(1989)认为,城市风貌是一个城 市的形象,反映出一个城市特有景观 面貌、风采和神态,表现了城市的气 质和性格,体现出市民的文明、礼貌 和昂扬的进取精神 [3]。张金锴(1991) 认为,城市风貌是城市的风采容貌, 反映城市特有景观、风貌格调和形状 相貌,是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城市 社会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所创造的 有别于其它城市,物质和精神成果的 外 在 表 现 形 式 [4]。 朱 旭 辉(1993) 认 为, 城 市 风 貌 是 城 市 景 观 特 征、 神韵气质、经济文化水平等的综合表 述 [5]。总结以上,笔者认为,从物质 环境来说,城市风貌主要是由自然环 境和人工环境构成,自然环境指的是 城市自然地形地貌、植被、山体、水 系等,人工环境包括历史古迹、街道 格局、建筑、广场、小品、雕塑、艺 术装饰等。广义上城市风貌也有人们 的风俗习惯、人文活动等体现出来的 人的精神风貌。
特色是一个事物显著区别于其 他事物的特征、特点,具体可涉及到 其风格、形式甚至气质等。随着全球 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趋同性 逐渐扩大,特色性逐渐缩小,城市在 长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形象特征、 风貌气质,受到人为建设、自然条件 的影响,能反映这座城市的特色,只
城市风貌社会价值观
![城市风貌社会价值观](https://img.taocdn.com/s3/m/ceaa4a91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ec.png)
城市风貌社会价值观城市风貌是一个城市独有的特征,它反映了该城市的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
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城市风貌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城市风貌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
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往往有着独特的城市风貌。
比如,北京的胡同和四合院、巴黎的巴黎圣母院和埃菲尔铁塔等,都是这些城市独特的文化符号。
这些历史建筑和风景,不仅仅是城市的象征,更是人们对城市历史的记忆和情感的寄托。
城市风貌也反映了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面貌也在不断改变。
高楼大厦、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和繁华的商业街区成为了现代城市的标志。
这些现代化的建筑和设施,不仅提高了城市的形象,也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机遇。
城市风貌还是城市社会价值观的体现。
一个城市的风貌是否整洁、美丽和宜居,直接反映了城市居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
一个城市如果有着整洁的街道、优美的公园和绿化带,以及文明的交通秩序和行为规范,必然会给人们留下良好的印象,也会让人们更愿意在这样的城市生活和工作。
城市风貌也与人们的情感和幸福感密切相关。
一个美丽宜居的城市,不仅能够给人们提供物质上的享受,也能够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和精神上的满足。
人们在这样的城市里生活,会感到幸福和满足,这种幸福感也会进一步促进城市的繁荣和发展。
城市风貌作为一个重要的社会价值观,对人们的生活和城市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也反映了城市居民的素质和幸福感。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城市风貌,努力营造美丽宜居的城市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幸福感。
这不仅是城市的责任,也是每个人的责任。
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城市风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城市风貌1 概述城市风貌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气质、底蕴、格局特点的外在展现和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程度的综合反映。
面对新世纪,历史文化名城在保护和发展进程中,更应注重其风貌和形象的研究与塑造,从而焕发出新的更加耀眼的光彩。
2 城市风貌特色建设的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城市建设速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但由于前几年的城市规划编制和管理工作相对滞后, 对城市设计、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更是刚刚起步, 使得不少地方城市建设工作走入误区, 片面地认为高楼大厦就是现代化, 造成不少城市“千城一面”,失去了自己应有的特色。
近几年,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对城市环境、城市风貌特色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成为我国规划界、建筑界讨论的试点课题。
但一座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它需要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努力。
这就要求首先要在规划上就注重对城市风貌的研究,把城市风貌特色规划作为城市总体规划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来考虑。
本文结合**市中心城区的具体情况,来谈一下城市风貌特色建设。
3 中心城区城市风貌特色建设的内容和影响因素3.1 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应注重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的开发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讲,它的物质形态构成是历史文化的限定、沉淀与结晶。
一定地域、一定时期、一定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背景、自然条件、经济水平、轶闻趣事等形成了各有区别的城市形态与地方风貌特色。
我国是拥有五十多个民族,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大国。
由于地域、自然条件、习俗的不同,形成了江南水乡,北国风光等各具特色的城市风貌。
在城市发展和建设中,既不能割断传统文脉,也不能不加取舍地全盘继承。
取舍什么?如何保持、建设自己的特色?这是摆在我们城市规划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市张店区位于**省中部,东临齐国故都,南接聊斋故里,属**半岛对外开放区、环渤海经济发展带、半岛城市群,是中国城市综合实力50强**市的中心城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金融、科技和流通中心。
张店属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蔓延地带,历史源远流长。
战国时燕将乐毅分封于此,建立“昌国”。
金末元初,又以“黄桑店”闻名海外,有“商贾云集,日进万金”之说,是元、明、清三代重镇。
1955年4月,张店区正式成立,为**市辖区之一。
在**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通过大量的历史资料调查、分析,提出了开发**市中心城区历史、人文景观的两个规划构想。
3.1.1 保护现有文物古迹,逐步恢复历史人文景观**市张店区历史悠久,人文景观十分丰富。
中心城区平畴沃野,人杰地灵,是中华民族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孕育出众多的名人,并留下许多名胜古迹,且极具特色和魅力。
黑铁山起义中的姚仲明、廖容标、赵明新、马耀南等著名人士均是本地人;世界文学史上的奇文佳作《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居住于中心城区的南部——淄川区;此外,在张店城区周围这片土地上还造就了一大批英明卓著的人物,他们是春秋战国时的著名军事家孙武、孙膑、田穰苴、田单,还有著名的科学家贾思勰,文学家左思、王士祯、赵执信,政治家管仲、鲍叔牙、晏婴、房玄龄,医学家淳于意。
在中心城区周围有建于西周的齐国故城和战国齐长城遗址、明清时的蒲松龄故居、北魏西天寺石佛造像、战国田齐王陵、新石器时代桐林遗址、后李遗址、董禇遗址、大蓬科遗址和浮山驿遗址、北齐寨里窑址、明清颜文姜祠、春秋战国临淄墓群,均保留完好。
规划根据不同性质的古迹划定不同的保护范围,逐步开发利用这些历史古迹和人文景观,做到继承中求发展,在开发中继承、更新、提高传统文化的活力。
3.1.2 优美的轶事传说,多民族交汇的传统,给城市建设提供了大量素材**市流传着不少优美的民间传说,且不少与地方文物古迹景点相融合,如“孟姜女”、“牛郎织女”、“颜文姜”、“炉姑”、“高柴女”、“鲁山”等。
虽然他们不在中心城区内,但是对张店的文化建设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些传说有的催人向上,有的是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还有的是民族爱国教育的典例。
发掘利用这些积极向上的民间轶事传说,为丰富城市景点建设提供不少文化内涵。
中心城区是个多民族融合聚居的地方,历代战争、人员的迁徙,形成满、汉、回交融的局面。
兄弟民族同在一个城市生活,居住上相对集中,各自保留着自己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这为我们进行城市规划提供了不少值得挖掘和借鉴的东西。
3.2 城市风貌特色建设与自然相融合在中国文化里,人和自然是处在一种十分亲密和谐的关系中,人离不开自然界的抚育,自然界也离不开人的开发,所谓“天人合一”思想,就是指人与自然的融合,人们从利用原始的自然条件开始,开发、改造、发展了自然条件,使之为城市生产生活服务。
如一些古代江南小城镇建设,应该讲是这方面的典范。
中心城区南有鲁山,北临黄河,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东南和东北为低山丘陵,最高处为黑铁山,西北和北部平原洼地,最低处在大张镇西部,地势起伏不大,但是水系相当发达,猪龙河、范阳河、孝妇河、涝淄河四条主要河流从城市中心穿过,此外城区内河网密布,颇有北国江南的特色。
充分利用好这些水系,是创造我们城市特色的关键。
3.2.1 以水系和铁路网为骨架,搞好防护绿地的建设猪龙河、范阳河、孝妇河、涝淄河在城区内自然穿插和铁路网的自由布置,为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奠定了基础,水系的走向又与城市的主导风向基本一致,这为改善中心城区小气候创造了绝好的条件。
规划根据这些特点,提出了沿猪龙河、范阳河、孝妇河、涝淄河两岸和铁路两边广植防护林带,构成水、路、绿交融的风景线,形成**中心城区绿化的骨架; 此外,在猪龙河、范阳河、涝淄河和人民路的交汇处,因其良好的自然环境和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地理位置,对城市风貌特色形成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规划建成以绿化、水体为主的城市中心公园,形成城市绿色的“肺”。
3.2.2 搞好内河水系绿化,注重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融合张店城区内的环城河水面宽广,植被、水质良好,并且在张店城区周围有古建筑分布,在规划上体现“水”、“绿”、“古”三个主题,在其它的内河水系两侧,规划预留不少于15 米宽的绿化带,结合小品布置,为市民游憩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3.3 把城市“轴线”的建设纳入城市风貌特色建设一个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可以讲有多种因素,但是城市“轴线”的建设应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提到上海,人们就会自然地联想到外滩和南京路;一提起北京,人们就会想到长安大街和王府井。
如果一个景点、一幢建筑物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零碎的话,那么当我们精心规划,把一些相关的景点、相关的建筑有机地结合起来的话,它就能给人以震撼。
在**市的总体规划中,我们就张店区明确地提出了二条轴线的建设,一条是以柳泉路——张博路为主要骨架的南北向发展轴,顺应**的自然地理特征,整合全市城市空间,加强贯穿城区的柳泉路两侧绿化的综合整治。
另一条轴线是城市时代人文景观轴,也是东西向发展轴的建设,规划选择以张周路——新村路——张辛路为主线,串连周村、张店、临淄三个城区,是展现**城市发展时代延续的人文景观轴线。
沿城市干道作为展现城市景观通道,控制两侧绿化景观,强化两侧的建筑景观效果,对建筑形式、色彩、体量合理引导,创造富有特色的城市景观轴线。
3.4 城市风貌的建设应加强城市“客厅”的建设城市广场,公共绿地——即城市“客厅”的建设。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客厅”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但由于一些地方领导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侵占广场绿地的现象还时有发生。
我们都知道,大连是一座的环境优美的城市,其城市建设引起了全国的瞩目。
它的美主要就是注重城市“客厅”的建设,如织的草坪、整洁的广场是大连城市特色之一。
张店区位于鲁中山区和鲁北平原结合部,条件优越,资源丰富。
立体化交通网络便捷,胶济铁路、济青高速公路、309国道横贯东西,滨莱高速公路、205国道纵贯南北,空运、海运和铁路运输十分便利。
有其独特的交通优势和发展机遇。
与其它大城市相比,我们的城市建设可以讲刚刚起步,我们有条件在加强城市“客厅”的建设上做些努力。
在这次总体规划中,我们注重了城市绿地、广场的建设,在布局上进行综合考虑。
火车站广场、汽车站广场和城市主要出口路,既是人流集散的地方,也是城市的大门,给人的印象最为直观,因此在主体建筑布置上要有一定的体量,造型宜新颍独特,配套的绿化、小品、雕塑要一气呵成,强调其观赏性,力求给人一个生动鲜明的印象。
对于城市的内部广场,除了特殊功能外,强调其休闲的功能,小品、绿地等布置,要兼顾不同年龄层次的需求,重在给人们提供一个休闲交流的场所。
3.5 城市风貌特色的建设应与旅游资源的开发综合考虑城市风貌特色的建设是开发旅游的基础,同时旅游资源的开发又促进了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二者相辅相承。
中心城区以及周围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由于开发资金不足,景点较分散,加之对旅游业不够重视,致使这方面的工作刚刚起步。
**市早在1989年就被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张店区黑铁山风景区和张店温泉风景区及其他名胜古迹,如齐长城遗址、寨里窑址、蒲松龄故居、颜文姜祠等名迹保存完好。
这些文物古迹和景点均分布中心城区周围,再加上**市当地旅游资源的开发,形成以张店为中心,以临淄为龙头, 以周村、淄川、博山为重点的新格局,再辅以其它各种内容,则以张店为中心的古文化旅游网络将是非常有特色的,届时也给城市风貌特色的建设带来活力。
4 小结通过**市中心城区的风貌特色建设逐步提升了城市价值;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改善了城市环境,增强了城市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了城乡居民的生活品质,人民群众得到了实惠;促进了新的社会风尚和城市精神的形成,提高了城乡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