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的点滴体会
现代信息技术以开放性、综合性、及时性和高效性等优势进入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使教育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成为各个学校提升教育科研内涵的重要举措。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强调增强学生参与、合作、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我认为运用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把握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生因为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规律,多动好动,注意力维持的时间短,这成为小学教师颇为头痛的问题,怎样才能很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课堂上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而言,好的听课习惯可以通过训练他对一件事情长久的注意力来培养。教师利用计算机可以呈现丰富的辅助教学环境,面对众多的信息呈现形式,小学生一定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而这种好奇心一旦发展为认知兴趣,将会表现出强烈的求知欲,经过长期的这种训练,学生们就会自觉养成课堂上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通过情境,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
2.培养学生初步构建数学模型的意识
数学模型是建立在数学一般的基础知识与应用数学知识之间的
一座重要的桥梁,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指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展开思考,通过新旧知识间的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再综合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解决
这一类问题。如:我在教学《替换的策略》一课时,认识到这节课的的替换策略,包括倍数关系的等量替换和相差关系的等量替换。在教学中通过先让学生画一画的方式,理解三个小杯可以替换为一个大杯,再通过多媒体的演示观察主题图,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只要抓住把两种量替换成一种量就可以了,学生把直观图形抽象成几何图形的过程,其实就是把生活中的原型上升为数学模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初步感知了数学中的建模思想。最后提出的问题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解决替换这类问题,都可以采用这种画图的模式来解决。利用多媒体课件先后向学生展示了带色彩的实物图和线条组成的透视图,既解决了学生认知上的障碍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3.应用信息技术展现生活中无法办到的事,延伸数学的思维,物化推理过程
数学学习过程在实际操作中通过简单的事例将知识进行转化,从而沟通知识的内在联系。在实际操作中,会因客观原因而无法操作,通过多媒体就可以实现转化,延伸思维。
如探讨学习”圆的面积”中圆面积的公式推导,依据学生认知特点,只有通过动手实际操作,他们才会有深刻的印象;经历数学的过程,才会理解公式的内涵,而不是死记公式。学生动手将圆四等分拼合后,再八等分拼合得到的图形只是一个近似长方形,学生思维上始终认为拼出的图形的边为弧形,所以得到的长方形的长是个近似数。这关键在于剪拼份数过少,但份数分多了,操作起来难度
又相当之大,而且相当费时。这时教师运用多媒体,在计算机上将圆分别进行32等分、64等分后拼合,学生看到图形更接近长方形,以此延伸得出细分到最后得到一个长方形。
4.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小学生注意力持续的时间较短,生活经验及知识水平均不足,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即使在突破重、难点上花费很大的时间和精力,有时仍达不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来辅助课堂教学,有利于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从而优化学生的认知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时,用现代信息技术演示分针、时针走动的画面,课件演示分针走一圈,时针有什么变化。把学生分为左右两大组,左边的同学观察时针,右边的同学观察分针。然后再演示一遍让学生互换角色观察。这样学生就能较轻松地观察到分针走一圈是60分钟,时针正好走了1个大格,是1个小时。从而知道了1小时等于60分钟的概念。这样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内容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便传递了教学信息,远远优于教师拨动钟表教具在讲台上演示,坐在教室前排边缘的同学也能观察到,这样既加深了学生的认识,又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也培养了能力及合作精神。
小学数学课堂一定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素质、能力,突出小学生的特点,既要激发起学生对数学课的浓厚兴趣,又要科学正确地传授给学生以知识和能力,信息技术逐步变革着知识的呈现方式、学
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适时适度使用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率必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