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物与小人物(DOC)
初二议论文:大人物与小人物【初二精品作文】
![初二议论文:大人物与小人物【初二精品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b121b92190c69ec3d5bb75c5.png)
初二议论文:大人物与小人物
总想活的出人头地,想让人们永远记住我,就算当席特勒也认了,就
想他说过的:“我要让全世界人记住我一千年!”
但,我在实际生活中平凡的只有我们学校,我们初一的几个人知
道我,只有家人知道我,甚至在芸芸众生中你连我呼出的一点气都看
不到,因为我蹲在下面,自己看着自己心里想:着我在哪里?理想呢?或者其他的一些人们认为乱七八糟的想法。
小人物就是小人物,这一事实很难改变,也很少有人改变。
虽说
人人都想在自己头上套个光圈,让别人都抬头看你,看得脖子发酸为止,但你就是个凡人;铁定的事实,你拿气锤也打不动。
有过一段时间我近乎疯狂的在思考和辨证大人物和小人物之间的
关系:没有小人物拿来的大人物?想了一下午,想得头疼,最后拍了
脑袋一下:“想什么想!去过你的小人物的生活吧!”于是打篮球去了。
现在看一些人的书,文章都很有启发,因为他们是大人物。
这让
我佩服的不得了,但思想还是我的,我只是学习、吸取别人的思想精髓。
没有人能改变我,但我也无法改变别人,我要的知识自己改变自己。
因此我想要把上帝的光圈戴在自己头上等于白白浪费时间,可理
想终究是理想,在怎么枯竭中间也会有水滴,在无聊也会自言自语。
于是我还在那里呆傻这,想“大人物、小人物,不过就是我们身边的
人罢了。
”。
小人物.大人物_名人故事
![小人物.大人物_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860a615aee06eff9aff8073c.png)
小人物.大人物
2010年10月1日,卡尔洛斯因心肌梗塞逝世。
《华盛顿邮报》头版刊登了他的讣闻与故事,这是重要人物才能享受的待遇。
卖卷饼为生的卡尔洛斯肯定不算什么成功人士。
1981年,卡尔洛斯的祖国萨尔瓦多发生内战,17岁的他来到美国。
最初,卡尔洛斯刷油漆、打小工,尝尽艰辛。
1990年,他分期付款购置了一辆有执照的食品车,在华盛顿街头卖热狗,后来改卖有家乡风味的卷饼。
卡尔洛斯有两个“绝招”,一是细心得让你感动,二是真诚地将顾客当朋友。
卷饼摊有好几百位常客,他都能记住每个人喜欢吃什么口味。
他还主动跟顾客聊天,发自内心地“希望你今天心情愉快”。
慢慢地,卡尔洛斯的卷饼摊成为当地的一个标志,一些上班族心中不可缺少的“圣地”。
许多顾客出差去外地或异国他乡,总不忘给他寄一张明信片,地址直接写“华盛顿17街和K街路口的卡尔洛斯卷饼摊”,居然也都能收到。
前不久,正当盛年的卡尔洛斯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消息传来,很多人都非常悲痛。
10月5日晚,上百人参加了追思会,其中大多是上班族,他们与卡尔洛斯的联系也仅仅就是那个热气腾腾的卷饼摊。
10月6日,卡尔洛斯的妻子率子女来到17街与K街路口,与他生前的工作之地作最后的告别。
数百人赶过来,向他的遗像献花致哀。
这些人当中有议员、律师,也有实习生、流浪者……。
争做大人物,甘当小人物辩论赛
![争做大人物,甘当小人物辩论赛](https://img.taocdn.com/s3/m/5c63b36a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7d.png)
争做大人物,甘当小人物辩论赛
大人物与小人物到底谁更比较重要呢,争做大人物,甘当小人物--这就是我们今天的辩题。
下面介绍下我们的辩论团队。
正方是一大组和四大组的选手,所持观点是:争做大人物,反方则是二大组和三大组的选手,他们所持的观点是:甘当小人物。
一、陈词
请正方一辩首先发言,表明本方观点,时间3分钟。
谢谢正方一辨的精彩表现,请反方一辩发言,表明本方观点,时间3分钟。
谢谢反方一辨的精彩发言。
二、攻辩
攻辨即由正方二辩向反方二辩提问,反方二辨作答。
反方二辩向正方二辩提问,正方二辨作答。
正方三辩向反方三辩提问,反方三辨作答。
反方三辩向正方三辩提问,反方三辨作答。
一轮攻辩阶段为3分钟,攻方每次提问不得超过20秒,至少提出三个问题。
辩方每次回答不得超过40秒。
三、总结陈词
由正方四辩总结(3分钟)由反方四辩总结(3分钟)。
总结陈词结束。
四、观众提问
正方观众代表针对比赛向反方进行提问,时间2分钟,反方观众
代表针对比赛向正方进行提问,时间2分钟。
双方需选派一名辩手作答。
该环节不影响评委评判。
现在由正方观众针对比赛向反方进行提问,现在由反方观众代表针对比赛向正方进行提问。
看来我们的辩手确实为此次辩论赛做了充分的准备,对大家的提问能够轻而易举的作答。
大人物,小人物,家国情怀作文
![大人物,小人物,家国情怀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15088d0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3.png)
大人物,小人物,家国情怀作文
大人物与小人物,不同的角色,相同的家国情怀。
大人物的风云际会。
你知道吗?那些经常在电视上露脸的大人物,他们真的不容易。
每次决策都像是走钢丝,一边是国家利益,一边是人民期待。
他们
得考虑长远,也得应对眼前的各种风波。
但你说,他们为啥还干得
这么起劲?因为他们心里有家国情怀,那份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让他们愿意为国家和人民奉献一切。
小人物的日常点滴。
说到小人物,你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街头巷尾的那些普通人。
他们或许不起眼,但你知道吗?正是这些小人物,构成了我们社会
的基石。
他们每天勤勤恳恳地工作,为了家庭、为了生活。
他们的
家国情怀可能不那么显眼,但每一次为家人准备的晚餐、每一次对
邻居的帮助,都是对家国情怀的默默践行。
家国情怀,无处不在。
说实话,家国情怀并不只是大人物的专利。
每个人,无论身份地位如何,都可以有自己的家国情怀。
大人物用智慧和决策为国家贡献力量,小人物则用勤劳和善良为社会增添温暖。
这种情怀,就像空气一样,无形但无处不在。
携手前行,共筑家园。
所以,不管你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都请珍惜自己那份家国情怀。
因为有了这份情怀,我们才能携手前行,共同为家国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毕竟,家国情怀,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
小人物与大人物
![小人物与大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7ba9c2253968011ca30091b5.png)
小人物一九五四年,毛泽东在《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中提出了一个小人物与大人物之间关系的问题,在两者之间,他始终把关爱的重点放在小人物这一边。
他说:“事情是小人物做起来的,而大人物往往不注意,并往往加以阻拦。
”农民工可以看成是小人物吧,在小人物的世界里,他们起早贪黑辛苦的工作,只为过年回家能有钱过个开心年,所以再苦再累任劳任怨,我感谢于政府慢慢的完善制度来慢慢的关心小人物的权益,所谓的大人物在挣到钱之后,只顾满足自己的欲望,他们怎么会在乎小人物上有老、下有小的苦恼,我终究还是赞成小人物多学学法律,好好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没有过年这个借口,是否就可以一直不发工资,是否就可以一直拖欠。
在一个工程里,人工费占到的比例就是20%~30%左右,然而所谓大人物么往往就是剥削这20%~30%的的人工费。
今年给我的感觉特别明显,由于之前所欠材料款,所以我们接到了好几个材料商的起诉,他们根据合同约定,认定我们没有按时支付材料款而起诉我们违约,要求我们赶快支付材料款。
然而农民工工资的未支付,聪明的农民工就邀约着一起在大型节日到来之际,集聚到施工方单位或者甲方静坐、闹事儿。
几乎很少有农民工通过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首先应该是他们自己在施工的过程中,没有依据,也没有签订合同,所以他们没有办法通过法律手段来赢得自己的合理权利。
那么我的几点建议是:(1)工地农民工实名制的建立,备案,身份证的登记留底;(2)每个月所完成的工程量一定要开具任务书;对于我们自身工作人员而言,8个月未发工资,甚至根据现在的情况来看,有可能这一年都不可能会发工资,我们也签订了合同,但是也没有人用法律手段来维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首先可能考虑的更多的是人情关系,所以大家没有人去跟公司领导翻脸,我想着就是我们这方面的考虑,所以才纵容了领导的不负责任;又或者是领导真的没有办法吧;。
大人物和小人物作文精选
![大人物和小人物作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6bb3be2a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6.png)
“大人物”和“小人物”_作文精选敏感词汇已过滤,无需添加。
作文题目:大人物与小人物——我的观察与思考作文内容:“大人物”与“小人物”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两种人。
在我的观察与思考中,我发现这两种人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影响。
下面,我将从自己的角度谈谈我的看法。
首先,大人物通常是指那些在社会上地位较高的人,比如政治家、企业家、明星等。
他们拥有着更多的资源和权力,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尊重。
他们的言行举止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甚至可以改变社会的发展方向。
但是,有些大人物在追求自己利益的同时,忽视了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甚至违法乱纪,给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相比之下,小人物则是指那些在社会上地位较低的人,比如工人、农民、服务员等。
他们的生活不如大人物那么富足,但他们同样为社会做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
他们勤劳朴实,默默无闻地工作着,维护着社会的正常运转。
他们虽然没有大人物那么有权有势,但他们的劳动和贡献同样值得我们的尊敬和感谢。
其次,大人物和小人物的行为也有所不同。
大人物的行为往往是公开的、被关注的,他们需要注意形象和言行。
而小人物的行为往往是简单的、朴素的,他们不需要刻意追求形象和声望。
他们的行为虽然不引人注目,但却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行为,不论他们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
最后,大人物和小人物对社会的影响也不同。
大人物的影响范围更广,但是他们的失误和错误也会成倍的放大。
小人物的影响范围相对较小,但是他们的劳动和贡献同样可以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贡献,不论他们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
总之,大人物和小人物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群体。
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贡献和行为,不以身份高低来评价他们的价值。
同时,大人物应该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小人物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和关注。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让每一个人都能够获得尊重和尊严。
蔡克勇:大人物与小人物交往的故事
![蔡克勇:大人物与小人物交往的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441fd6d333d4b14e8524689d.png)
蔡克勇:大人物与小人物交往的故事——写在得知蔡克勇先生去世消息之时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现代领导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陈海春【引子】有些人你天天与他交往,未必会留下印象;有些人你与他打交道不多,但几次足矣,且终生难忘,蔡克勇先生就是属于这样的人。
蔡克勇先生是我的硕士第二导师,由于他常年在原国家教委工作,所以我与他打交道并不多。
前几天,一位朋友告诉我:“蔡老师去世了。
”我感到非常吃惊,回到家里在百度上搜索:“蔡克勇去世”,看到一位叫欧阳河的老师写的一篇博客《最后的讲演》,讲述了蔡老师2008年6日14日上午在湖南大学做完报告返回北京后,于6月17日在家中去世,21日遗体火化。
估计是蔡老师走得匆匆,所以没有通知更多的人。
但是,当我知道了这个消息,还是难受了几天,寝食不安,翻阅了当年我的日记,与蔡老师交往的场景浮现在眼前,有些话想对蔡老师说。
蔡老师,您是我在学校见到的最有才气和最有风度的先生,您谈吐儒雅,风度翩翩。
在我留校几年后调入《高等教育研究》编辑部,您作为党委宣传部部长,也是高等教育研究室负责人之一,成为了我的领导。
虽然,您与我的资历和地位相差如此之大,但每每见到我们这些小字辈您总是那么的和气,循循善诱。
一日,您对我说:“海春,你要学会做研究,还要在研究的基础上学会写文章,并且要敢于向杂志投稿。
”在您的启发下,我写了一篇文章《关于我国高等工科学校发展趋势的思考》,给您审查时,您除了认真修改之外,最让我感动的是,您将署名的次序从“蔡克勇、陈海春”改为“陈海春、蔡克勇”。
您告诉我谁执笔谁署名在前,而不是谁地位高谁署名在前,这是您的规矩。
结果,这篇文章在《黑龙江高教研究》发表后,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并上了封面的目录。
这是我第一次将手稿变成公开出版的铅字,不仅让我这个学工程出生的人喜出望外,也坚定了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探索,更使得我终生在与学生打交道时坚持您定的署名规则。
与您进一步打交道时,您已经奉调到国家教委,但仍然在学校兼职做教授并兼任所长。
争做大人物或甘当小人物辩论赛
![争做大人物或甘当小人物辩论赛](https://img.taocdn.com/s3/m/185da208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14e3f03.png)
争做大人物或甘当小人物辩论赛
1、大人物
小时候在父母眼中我们都是一无所知的孩纸,伴随着我们长大,越来越觉得父母不在是我们眼中的大人物了,相反我们觉得我们是他们的大人物,因为世界的与时俱进,他们所接触的东西逐渐背离了他们的认知,因为时代的不同,我们懂得越来越多,慢慢地我们互换了角色。
可当你回首的那一刹那,你真的是大人物吗,你承担起大人物的角色了吗?房子,车子,婚姻,孩子,哪个不是父母在为你操劳,哪个不是在为你指点迷津,哪个不是在为你默默付出。
我们眼中的大人物,只是认知比他们多了些,思想与时俱进了些,而这些是大人物吗,或许站在的角度不同,理解不同,我们也许是大人物,但更多的是我们所担当的大人物反而没承担起更多大人物的责任。
2、小人物
工作当中,我们扮演者小人物的角色,处理着各种复杂的关系,因为你还未达到该有的高度,就算你达到了你认知的高度,但还有许多制约你的东西,只是小人物这个认知的范围变大了,生活中底层的人员承担着小人物的角色,中级阶层对于底层或许是大人物,但对于高层又好像是小人物,小人物的界限或许真像电视剧演的,傻傻分不清楚。
总而言之,什么是大人物,什么又是小人物,大人物和小人物又有什么区别呢,每个人心中的大人物,小人物理解地都不尽然,又怎么划分大人物与小人物的角色呢?
或许我们每个人都是大人物,因为当你出生的那一刻起,你就承担起了你那一份责任,相反而我们又是这世界中的小人物,因为你也要去尽你该尽的义
务。
文学类文本大人物与小人物
![文学类文本大人物与小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9c0801e5c8d376eeaeaa3153.png)
小人物遇到大人物马丁•苏特在我们所有人的身上都发生过这样的事:我们因为意外地遇见了某个重要人物而一下子手足无措。
我们说话颠三倒四,找寻线索,结结巴巴或者进不出一个字来。
类似这样的事霍力格就遇上过。
一场关于目标管理之复兴的报告结束之后,他在会议宾馆的衣帽柜前排队。
他前面的那个头发灰白、身材魁梧的先生取了大衣,正在找一枚硬币给那个管衣帽的服务生。
霍力格出于着急而不是为了抢先,就递给了他两瑞士法郎。
这位先生吃惊地转回头——是马海。
马海!两次年度最佳经理人,这个国家最近几个真正热门的股份公司之一的董事长和总裁,经济界的巨头!而霍力格却像塞给小厮一样给了他两个瑞士法郎,而他竟接受了!马海把它递给了管衣帽的服务生,将大衣和围巾搭在手臂上,道了声谢,走开了。
霍力格让人把他的大衣取出来递给他,却发现自己已经把身上最后的零钱都牺牲掉了。
,只好给了一脸惊讶的服务生十块的票子,希望还能够赶上马海。
他如了愿。
马海站在前厅,正在扣大衣,像是在等着霍力格。
总之,他向他伸出手并介绍自己叫“马海’’,好像他不是每两天就出现在一份霍力格看到的报纸上一样。
霍力格也介绍了他自己,然后他们就简单地聊了聊,泛泛地谈了谈目标管理,特别讲到了那场报告。
霍力格并不是太专心,因为他一直在用一只眼睛注意着是否有认识他的人看见了他在和马海说话。
真的,那是谁一摇一摆地走过去了?是弗兰肯贝克的左右手——路易特-k'-~。
如果他除了弗兰肯贝克以外,还希望让谁看见他与马海这么无拘无束地聊天,那这个人当属路易特女士。
她会注意到这个场景的细枝末节:霍力格一边讲话一边扣大衣的那种随意的姿态,好像他天天都和经济界巨头聊天。
马海对他微笑着,仿佛霍力格刚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笑话。
弗兰肯贝克肯定会装着没看见。
他才不会站在一旁看着他与马海谈天,让霍力格得意呢。
弗兰肯贝克会扭转头去不看并且忽略所有的细节。
但路易特女士不会这样。
她会牢牢记住这些细节,然后逐一地讲给她的老板听。
大人物小人物家国情怀作文
![大人物小人物家国情怀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5918a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28.png)
大人物小人物家国情怀作文
哎呀,说到大人物,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那些西装革履、手握
大权的家伙吧?不过,在我心里,真正的大人物,是那个无论多晚
都在办公室加班加点,为了咱们国家、咱们老百姓过得更好的那个人。
每次看到他,我都觉得,哇,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不过,话说回来,小人物也是了不起的。
你看那些每天早早起
床扫大街的环卫工人,他们可能不被人注意,但少了他们,这城市
还能这么干净吗?他们默默无闻,但做的事情却是咱们每天都离不
开的。
每次我走在路上,看到那些干净整洁的街道,都会觉得,这
些环卫工人,真的值得我们尊敬。
还有啊,别忘了那些种田的农民。
他们可能没读过多少书,也
不会说些高大上的话,但他们用双手种出了咱们的粮食,让咱们吃
得饱饱的。
每次去农村,看到那些绿油油的稻田、金黄的麦田,我
都会想,没有这些农民,咱们还能吃得这么香吗?
所以说啊,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
他们都用自己的方式,为这个国家、为这个家做出了贡献。
他们都
是咱们这个大家庭里不可或缺的一员。
“大人物”和“小人物”_初二作文精选
![“大人物”和“小人物”_初二作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04389bfe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28.png)
“大人物”和“小人物”_初二作文精选人类社会里的人分为了许多类别,我们可以从职业、社会地位、财富等多个方面划分人群,其中比较常见的两种分别是“大人物”和“小人物”。
“大人物”指的是那些有着显赫地位、关键影响力,且被人们广为熟知的人。
他们可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如科学家、文学家、电影明星、歌手等;也可能是政治人物,如国家元首、总理、部长等;还有些人则是商界领袖,如创业家、百货巨头、金融巨头等。
这些“大人物”身上的共同点在于他们的言行举止能够影响到大量的人群,并产生重大的社会影响。
他们往往有着出色的成就和经验,为社会进步、人类文明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比如,科学家们将世界视野扩展到了无限,使人类理解更深层的自然规律;政治家们则打造着更美好的国家和社会,在国际上声望越来越高。
由此,这些“大人物”被人们以及媒体视为名人或偶像,常常被人们敬仰和追捧。
相对于“大人物”,我们常说的“小人物”就显得含糊不清了。
因为即便是目前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大人物”,其生活圈子中,也同样有“小人物”的存在。
这些“小人物”不需要出名,他们在生活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或能力,或为别人提供帮助。
他们或许是工地上的工人,为了挣取家里的生活费和孩子们的上学费,会艰苦地干一整天的活;或许是孝顺的儿女,帮助父母排忧解难,与父母分享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或许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他们默默无闻地为社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在我看来,“小人物”与“大人物”不应是对立的关系,相反,他们应该是互补的关系。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都能通过自己所学所长影响周围的人。
这也就意味着,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在他们所处的领域中,都可以成为“大人物”,为社会贡献出独特的力量。
正如一句名言所说:“伟大的成功和惊人的成果来自于极小却重复的日常选择”。
总体而言,“大人物”和“小人物”都有自己活跃的社交圈子,都与身边人产生着深层次的联系。
但相对于“大人物”所具有的影响力,“小人物”也是社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每个人都是社会的缩影。
用大人物衬托身边小人物的作文
![用大人物衬托身边小人物的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a0871f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4.png)
用大人物衬托身边小人物的作文
哎呀,说到大人物,你们都知道那个张总吧?他每次开会都牛
逼哄哄的,决策一个比一个准。
不过你们注意到没,每次张总进会
议室,都是小王给他开门、倒水。
小王啊,就是那个开车的司机,
看着挺普通的,但眼里有活儿,张总那么忙,都离不开他。
李女士的画展你们去看了吗?太美了!那画儿,看着就让人心动。
但你们注意到展厅角落那个小芳没?她就在那儿默默地整理画作,给客人倒茶。
虽然她不像李女士那么有名,但她说起李女士的画,眼睛里都放光,那是真爱啊!
还有啊,你们知道吗?社区里那个志愿者小明,他真的太牛了!每次有活动,他都冲在最前面。
但你们知道吗?每次活动结束,都
是小杰默默收拾场地,清理垃圾。
他不像小明那么能说会道,但他
用行动支持着小明,这种默契,真是让人感动。
所以啊,别只看那些大人物,他们身边的小人物也同样了不起。
他们或许不起眼,但他们的存在,让这个世界更加美好。
“大人物”和“小人物”_初二作文精选
![“大人物”和“小人物”_初二作文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4af4f0a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e.png)
“大人物”和“小人物”_初二作文精选“大人物”和“小人物”都是指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同角色的人们。
他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差异,但却又相辅相成,互相依赖。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首先来说说“大人物”,他们通常是指那些在社会上地位高、影响力大的人物。
他们可能是政治领袖、商业巨头、名人明星等。
他们的决策和行为往往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他们的一言一行往往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他们的举动往往引发着社会上的各种变化。
一个政治领袖的政策决定可能影响数百万人的生活,一个商业巨头的战略决策可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一个名人明星的言行举止可能影响着他们的粉丝和影响力范围内的人们。
他们的行为和言论在社会上有着极大的影响力,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可能成为社会上的热议话题。
与“大人物”相对应的是“小人物”。
相对于“大人物”,“小人物”通常指的是普通百姓、基层员工、家庭主妇、学生等。
他们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相对较低,但却同样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可能是家庭的顶梁柱,为家庭的和谐和幸福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可能是公司里的一名普通员工,默默无闻地为企业的发展和运营做出着自己的贡献;他们可能是一名学生,努力学习,为将来的社会建设和发展奠定着基础。
他们在平凡中创造着不平凡,他们在无名中积累着自己的力量,他们在自己的位置上默默无闻地为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着自己的贡献。
尽管“大人物”和“小人物”在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但他们却又是相辅相成、互相依赖的。
没有“小人物”的努力和奋斗,就没有“大人物”的辉煌和成功;没有“大人物”的领导和决策,也不会有“小人物”的安居乐业和幸福生活。
社会需要“大人物”来指引前进的方向,也同样需要“小人物”来支撑整个社会的基础。
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每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初一作文议论文:大人物与小人物
![初一作文议论文:大人物与小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3c6991d39e3143323968933b.png)
初一作文议论文:大人物与小人物
总想活的出人头地,想让人们永远记住我,就算当席特勒也认了,就想他说过的:“我要让全世界人记住我一千年!”
但,我在实际生活中平凡的只有我们学校,我们初一的几个人知道我,只有家人知道我,甚至在芸芸众生中你连我呼出的一点气都看不到,因为我蹲在下面,自己看着自己心里想:着我在哪里?理想呢?或者其他的一些人们认为乱七八糟的想法。
小人物就是小人物,这一事实很难改变,也很少有人改变。
虽说人人都想在自己头上套个光圈,让别人都抬头看你,看得脖子发酸为止,但你就是个凡人;铁定的事实,你拿气锤也打不动。
有过一段时间我近乎疯狂的在思考和辨证大人物和小
人物之间的关系:没有小人物拿来的大人物?想了一下午,想得头疼,最后拍了脑袋一下:“想什么想!去过你的小人物的生活吧!”于是打篮球去了。
现在看一些人的书,文章都很有启发,因为他们是大人物。
这让我佩服的不得了,但思想还是我的,我只是学习、
吸取别人的思想精髓。
没有人能改变我,但我也无法改变别人,我要的知识自己改变自己。
因此我想要把上帝的光圈戴在自己头上等于白白浪费时间,可理想终究是理想,在怎么枯竭中间也会有水滴,在无聊也会自言自语。
于是我还在那里呆傻这,想“大人物、小人物,不过就是我们身边的人罢了。
” 编者推荐请点击从生活中学习。
大人物与小人物
![大人物与小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4ebb85c5b9f3f90f76c61bce.png)
到长远 的人 ,会越 来越觉得 自己对不起别人。
4 、有人问刘震云: “ 别人写大人 物 ,为什么你写 的都是小人物?” 刘震云答 : “ 我 写的小人物其 实才是大人物。我只不过是把被弄
很复 杂 。
事物 与事物之间的各种关系都是最真实的,错误 只有人 类才会发生。 而人类唯一的真实就是犯下错误 而无法找出自己与他人事物间的正确关系。 人 类认为 自己就是创造 的 目标 ,其他 的一切只不 过是 与 自己有关系,而且只是供 自己驱策使用罢 了。 人类把植物界 、动物界 的一切生物视为 己有,并 以其 他的生物为事物;崇拜上帝 ,并赞上帝的慈悲有如慈 父的细心呵护。人类从母牛身上榨取牛乳,从蜜蜂身 上取蜜 ,从羊身上剪下羊毛 ,将所有 的东西当作利 己 的 目的,并认为东西是为 了人 的需要而被制造。人甚 至认为无论 多么小的植物都是为人类而活的,所 以人 类正大光 明地 认为,即使 现在 不 了解利用某些生物的 方法 ,总有一天一定会知道 的。 我认为人类根本 无法了解 自己本身的优缺 点,更 无法纯粹客观地观察 自己。而别人对 自己的认识 。总 是超过 自己对 自己的 了解 。我们 只知道 外界 与 自己 的关系,并且只能对这种关系作 出最正确的评价。所 以,我们不得不把 自己局限在那狭小的点上。幽
十分开心。 点头 ,说不出话 ,忽然就很想哭 。 “ 因为有分
( 吴 景明摘 自北京 出版 社 《 绝 对隐私—— 当 离 ,才显得在一起 的时候很宝贵 。”老人拍拍 我的手 , “ 我们在一起3 0 年 ,之后我有 3 0 年的 代 中国人情感 口述实录 》 )
千万不必去假装过得很好 ,其实真 的根本没 多少人在 乎。
小人物与大人物作文
![小人物与大人物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c1f1a1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e.png)
小人物与大人物作文
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有小人物,也有大人物。
小人物就像是路边的
小花小草,虽然不引人注目,但也在努力生长;大人物则像是参天大树,高高
在上,威风凛凛。
再看看大人物,那可真是风光无限。
出入有豪车接送,住的是豪华别墅,
参加的都是高级会议。
他们的一句话、一个决定,可能就会影响很多人的生活。
比如那些大企业家,掌控着庞大的商业帝国,员工成千上万;还有那些政治家,制定着国家的政策方针,关系着老百姓的福祉。
大人物的责任重大,压力也大,每天要面对各种挑战和难题。
小人物和大人物也不是完全没有交集。
有时候,大人物也会羡慕小人物的
简单快乐,没有那么多的烦恼和压力;小人物呢,也会把大人物当作榜样,激
励自己努力奋斗。
其实啊,无论是小人物还是大人物,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小人物的辛
勤付出,构成了社会的基础;大人物的引领和决策,推动着社会的发展。
大家
都在自己的位置上,努力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所以,别小瞧了小人物,也别盲目崇拜大人物。
只要咱们脚踏实地,做好
自己该做的事,小人物也能有大精彩,大人物也能保持初心,这样的世界才会
更加和谐美好!。
日常生活中小人物坚定信念成为大人物的事例
![日常生活中小人物坚定信念成为大人物的事例](https://img.taocdn.com/s3/m/17f626a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3.png)
日常生活中小人物坚定信念成为大人物的事例1970年10月6日,彭贤俊出生在重庆永川青峰镇一个普通家庭,兄弟姐妹5人。
初中毕业后,他跟着姐夫学做生意,主要负责家用电器的销售。
在经营过程中,彭贤俊一边学习经商的各种技巧,一边等候时机准备自己单干。
不幸 24岁失去左腿在家人、朋友支持下,彭贤俊开了一个家用电器经营部。
就在彭贤俊小赚了一笔,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因长期在外应酬,他被医生告知患了急性肝病。
谁知,母亲也在此时病了,彭贤俊只得关了营业部,回家照顾母亲。
母亲去世后,一无所有的彭贤俊只有先到姐夫那里帮忙。
很快,通过朋友帮忙,他争取到信用社贷款,开始经营音响器材,并在第二年涉足餐饮,开了一家三楼一底的阳光大酒店。
正当生意做得顺风顺水的时候,老天又跟他开了一个“玩笑”。
1994年6月的一天,经营电器、餐饮生意的他在出差成都的途中遭遇车祸,让他永远失去左腿。
巨大的身体痛苦伴随着沉重的心灵烦恼,压得24岁的他喘不过气来,失落、忧郁、迷茫,甚至自暴自弃的念头萦绕在心头。
也就是在他最困难的时候,老婆丢下他和两个孩子,和他离婚了。
“当时,我的情绪非常低落,曾半年不出门。
”说起那时的情景,温文儒雅的彭贤俊并没有叹息,“20岁时,我曾得过一场肝病,医院已下了病危通知书,是一个民间老中医治愈了我。
车祸后我常想,连病魔都没夺去生命,难道少了条腿就不能好好活着吗?”很快,自强不息的事业心在他心头升腾开来。
“靠家人养,凭殷实的家庭条件,完全可以过上优裕的生活,但人生的价值不是吃喝,我要做出自己的事业!”此后,他做过典当,经营过汽车,卖过水泥,后因不熟悉国家政策,盲目投资,导致欠债几百万。
坚强拖着一条腿创业20xx年4月,他根据市场需求转行到建材行业,创办了重庆昊天建材有限公司。
由于是半路出家,彭贤俊深知自己在建材这一行还只是个“小学生”,要学的东西太多。
市场分析、建筑材料入门知识、企业管理、人力资源培训……谈起刚入门时自己选读的课程,彭贤俊如数家珍。
论大人物与小人物
![论大人物与小人物](https://img.taocdn.com/s3/m/43dfd342f7ec4afe04a1df2f.png)
论大人物与小人物但凡一个家族、一个组织、一个集团、一个区域,必有大人物与小人物之分。
每个人都想从小人物变成大人物,每个大人物都想往更高的地方爬,层级的高低只是相对而没有绝对。
大人物掌舵,小人物划船;大人物一举一动牵动着团队势态发展,小人物的行为只能影响团队的局部范围。
大人物承担着更多的责任,小人物担负着更多的义务。
想成为大人物,决不是一朝一夕,也不是全凭关系,高超的政治手腕不是人人都能练就;能爬上去当然高兴,但更重要的是要能坐得稳。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无论如何奋斗,终其一生也只能在社会的底层挣扎,做一个小人物,理想终究只能化作泡影。
这的确不公平,但也非常无奈;这不是努力不努力、有没有志气的问题,而是因为智力和运气只会恩宠少数人。
在通常情况下,小人物对大人物只有俯首贴耳、唯命是从,否则只有悲惨的下场;但大人物对小人物的态度可以温和、可以严厉、可以亲切、可以疏远、可以进行人身攻击、甚至可以有目的地把事情推到小人物身上去顶罪。
大人物看似居高临下,但做好大人物并不容易,他除了要镇得住手下,更重要的是他也有他的上级,也得应付过去。
小人物虽然劳碌,但一般情况相对安稳,不会遇到各方面的压力,只需要服从他的上级。
在一个集体内,大人物比小人物的经济状况通常会明显高出很多,大人物操劳的是应对四面八方的关系,小人物关心的是怎样提高自己的收入。
大人物的命运主要是由所处环境决定,小人物的命运却是由大人物来掌控;小人物遇到上面一个什么样的人,基本就在一定时间段内决定了自己的未来。
大人物与小人物的完全不对等关系,在三国时期张飞之死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我之前的观点一直是这样认为:张飞该死,一点都不冤枉,他完全是在自掘坟墓;范疆和张达行刺属于正当防卫,没有任何过错,他们被杀才是冤屈。
后来从更深的层面考虑,张飞之所以武功盖世,可以当上将军,根本原因是福报较大,更得上天宠幸,同时他承担的责任也更大;副将范疆和张达的行刺即使从情理上说得过去,但正是这种上下并不对等的关系,导致他们不管怎么做都是死路一条,倘若不行刺张飞而后被处决,后世对他们二人的评价也会更高一些。
高考作文素材:大人物小角色
![高考作文素材:大人物小角色](https://img.taocdn.com/s3/m/f2e95606856a561253d36fbb.png)
高考作文素材:大人物小角色大人物,小角色电影和话剧演员黄宗洛6月30日去世,享年86岁。
这个以擅长演小角色出名的艺坛常青树,塑造过100多个小人物形象,有“小草”“龙套大师”等诸多雅号。
黄宗洛是个特别的人,尤其对于很多急躁、功利与虚妄的人,他更是一个活生生的励志样本。
曾有记者采访他:“你一辈子演了很多小角色,《茶馆>里的松二爷、《智取威虎山>里的小土匪、《三块钱国币》里的伪警察,你对此有何感想?为什么不主演一个角色?”黄宗洛幽默地笑了:“我这个辈子哪都好,就是长得有点寒碜,天生不是当主演、台柱子的料。
但只要有角色,我就使劲演,没想到歪打正着,观众还真理解了我,人活一世就图高兴乐和,谁让我有戏瘾呢!我认为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
”凭着这种淡然的艺术心态,黄宗洛这个“小人物”,果真成为一名“大演员”。
虽然扮演的角色大都是小人物,但黄宗洛总是锲而不舍地加以雕琢,“哪怕一点戏也要翻过来倒过去琢磨”,使这些角色异彩纷呈,成为不可磨灭的经典人物形象。
在黄宗洛的“龙套”生涯中,在舞台上、荧屏上和银幕上,他将自己塑造的1 00多个栩栩如生的小人物形象自诩为“百丑图”,其中重要的形象有72个,他自称“七十二变”。
“跑龙套”跑成大师,这就是一种生活态度的魅力。
名利固然是一种让人上瘾的游戏,但以平常心态,过好普通人的生活,同样是一种应该被尊敬的人生。
(毕诗成)素材使用我们太喜欢强调鸿鹄之志,小孩子说理想,脱口而出的总是几近于“伟大”。
仰望星空固然需要,但仰望之后更要“脚踏实地”。
小角色是一种自然的艺术心态,更是一种淡定的人生哲学,先能敬畏“小”,然后才能成就“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九五四年,毛泽东在《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中提出了一个小人物与大人物之间关系的问题,在两者之间,他始终把关爱的重点放在小人物这一边。
他说:“事情是小人物做起来的,而大人物往往不注意,并往往加以阻拦。
”在这件具体事件上,大人物是指周扬,小人物是指李希凡。
那时周扬是在宣传系统掌握大权的人物。
我们且撇开《红楼梦》讨论中的是是非非不谈,就毛泽东个人感情上,他是始终倾向于小人物这一边,倾向于弱者一边的。
毛泽东早年在一九二五年的《沁园春•长沙》一词中,便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之句。
那时候,他还是小人物,“粪土当年万户侯”,即是对大人物的藐视。
其实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统观念。
大人物是保守倾向的代表,小人物则是谋求进取的代表。
《孟子•尽心下》中有“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那就是对那些巍巍而高峨的大人物要敢于藐视他们,才能看清楚他们虚弱的一面。
一九五八年四月二十七日,毛泽东写信给田家英,建议他:“如有时间,可以一读班固的《贾谊传》。
”他还说:“《治安策》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贾谊于南放归来著此,除论太子一节近于迂腐以外,全文切中当时事理,有一种颇好的气氛,值得一看。
”如果我们去读一下《汉书•贾谊传》,可以知道贾谊这个人是典型的小人物。
其云: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
河南守吴公闻其秀材,召置门下,甚幸爱。
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尝学事焉,征以为廷尉。
廷尉乃言谊年少,颇通诸家之书。
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
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
诸生于是以为能。
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
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
乃草具其仪法,色上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奏之。
文帝谦让未皇也。
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
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
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
”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从这一大段引文,可以知道贾谊当时是一个青年,是一个小人物。
他凭什么你可以乘直升飞机挤入“公卿”之位?那些大人物都是凭资历和功勋才能得到公卿的地位的。
贾谊他有一套体制改革的主张,主要的还不是什么“改正朔,易服色”这一类形式上的变更,关键是“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之主张,涉及到当时在位诸大人物的利益,故受到大人物们的反对。
若绛即周勃,灌即灌婴,东阳侯即张相如,冯敬为当时的御史大夫。
他们都是当时的功臣宿将,并且是在位的大人物,以列侯就国,就意味着要他们放下手中的权力。
故而对贾谊这个小人物,这些功臣宿将们采取既害之、又毁之的态度,也就很自然了。
汉文帝拗不过功臣宿将,便只能疏远贾谊,并将他下放湖南,为长沙王太傅了。
《汉书•文帝纪》载:三年(公元前一七七年)冬十月丁酉晦,日有食之。
十一月丁卯晦,日有蚀之。
诏曰:“前日诏遣列侯之国,辞未行。
丞相朕之所重,其为朕率列侯之国。
”遂免丞相勃,遣就国。
这件事离贾谊说汉文帝列侯就国没有多少时间,它说明贾谊受诸大人物的攻击没有多少时间,贾谊虽然被贬南下,而周勃不久也就免相就国了。
那个时代如果连续出现日蚀或天文星历上的灾异现象,要以大臣代替皇上当其罪责,故在二次日蚀的情况下,周勃作为丞相,不得不因此以就国当之。
绛,在今山西翼城东南,当时属汉东郡。
周勃回到封地以后,非常恐惧,常披甲自工,因此被人告发他要谋反,下廷尉,因此而入狱。
他入狱后不知如何言辞,被赦免出狱以后,他说:“吾尝将百万军,安知狱吏之贵也。
”从这件事的过程,可以知道贾谊的那些建议,汉文帝是接受的。
但碍于功臣宿将,不得不牺牲贾谊,把他下放为长沙王太傅。
过了没多久时间,二次日蚀,作宰相的周勃便尝到厉害了。
从这件事可以看到汉文帝时锐意进取的小人物与一心维护既得利益的大人物之间的纠结。
汉文帝既倾向于小人物,又不得不委屈一下小人物,等待时机,再处理大人物。
故大人物与小人物之间的矛盾古已有之,利用这种矛盾,历来是帝王驾驭大人物的一种权术。
类似贾谊的小人物,在汉代初年还有一个人,那就是晁错。
这也是毛泽东关注过的历史人物。
晁错像据《汉书•晁错传》云:晁错,颍川人也。
学申商刑名于轵张恢生所,与洛阳宋孟及刘带同师。
以文学为太常掌故。
错为人峭直刻深。
孝文时,天下亡治《尚书》者,独闻齐有伏生,故秦博士,治《尚书》,年九十余,老不可征。
乃诏太常,使人受之。
太常遣错受《尚书》伏生所,还,因上书称说。
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迁博士。
从这两段记载可知,晁错是书生出身。
太常,是秦官。
秦时称秦常,汉景帝时始改名为太常。
它的职掌是太庙、礼仪,是执掌礼仪之官。
博士与掌故皆为太常之属官。
掌故,主故事。
博士,掌通古今。
此人先学的是申商刑名,后来学的是六艺之《尚书》。
这个人好言政事,因而被提拔为太子舍人,那是东宫的属官。
那时为太子者,是后来的汉景帝刘启。
门大夫,属郎中令,是言官。
当时匈奴问题比较紧迫,他上书言对付匈奴的兵事。
在这份上书之末,他引用经典:“传曰:‘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
’”关于汉景帝回答他的上书事,史云:皇帝问太子家令:上书言兵体三章,闻之。
书言‘狂夫之言,而明主择焉’。
今则不然。
言者不狂,而择者不明,国之大患,故在于此。
使夫不明择于不狂,是以万听而万不当也。
从文帝对晁错的答复看,虽然文帝没接受晁错的建议,但在态度上是比较谦逊,还是鼓励他提建议。
接着晁错建议守边备塞,文帝便从其言,募民迁塞下。
后来贤良文学的对策,当时贾谊已死,对策者百余人,只有晁为高第,由是迁中大夫。
《汉书•晁错传》接着说:错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
孝文帝虽不尽听,然奇其材。
当是时,太子善错计策,爰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
这里说的削诸侯事,便是削关东诸同姓王的事。
在这个问题上,他与诸大功臣及爱盎在意见上是对立的。
二者相比,诸大功臣是大人物,而晁错是小人物,被削的诸侯王也是大人物。
事情是小人物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来,要削弱关东诸侯王。
削诸侯王当然是有风险的,会引起他们起兵反抗。
大动干戈的后果究竟如何这很难说。
而削诸侯王对帝室有利,故受到景帝的支持。
景帝迁晁错为御史大夫。
他提出削诸王侯的建议,更令三十章,诸侯哗然。
十余天以后,吴楚七国皆反,以诛错为名。
结果汉景帝诛晁错以谢诸侯,希望息事宁人。
实际上这一仗很难避免。
这仗打下来,还是周亚夫用武力平定吴楚七国之乱,晁错则被杀,成了这次事件的牺牲品了。
小人物有小人物的苦恼。
班固在其传的赞语中说:“悲夫!错虽不终,世哀其忠。
故论其施行之语著于篇。
”他对晁错的遭遇是表示同情和支持的,所以把他上书的几篇文章放在他的传记中。
贾谊和晁错是汉初的两个小人物。
他们有见地,看到现实生活中的危机,敢于提出处理问题的建议。
大人物则不然,他们都安于现状,不到万不得已很难主动有所作为。
这就是为什么事情总是由小人物做起来,而大人物不注意,因为大人物乐于安逸。
谁愿意冒大的风险去有所作为呢?这便是大人物与小人物的区别。
另一方面,小人物得罪人多了,牺牲几个小人物作替罪羊,那是比较容易的,要搬动大人物那就困难得多了。
无论在事件的发展及其反复的过程中,小人物皆难以得其善终。
晁错出事前,他的父亲从颍川来,父子之间有一段对话。
《汉书•晁错传》载其事云:谓错曰:“上初即位,公为政用事,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公何为也!”错曰:“固也。
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
”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吾去公归矣!”遂饮药死,曰:“吾不忍见祸逮身。
”晁错的悲剧结局,其父早有预见。
你以小人物身份,挺身而议公事,危矣!晁错被杀以后,也有人对汉景帝提出不同意见,其传载: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为将。
还,上书言军事,见上。
上问曰:“道军所来,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为反数十岁矣。
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不在错也。
且臣恐天下之士钳口不敢复言矣。
”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之,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
计画(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于是景帝喟然长息,曰:“公言善,吾亦恨之。
”乃拜邓公为城阳中尉。
从上两段对话,可见为小人物之难。
文景时期为汉王朝的治世,这两个皇帝也不坏,治世尚且如此,何况乱世。
从如何用人讲是如此,从官僚机构的效率和演化讲也是如此。
我童年的记忆里,家隔壁是德兴馆面店,以鳝丝面著名于市。
而鳝丝必须活杀做的才有滋味,故这家店每天都从市场上进两大桶活的黄鳝放入一个大水缸中,同时放几条泥鳅于水缸中。
泥鳅能搅动水缸中的黄鳝,黄鳝在水中上下搅动,才能不因缺氧而闷死。
否则,满满一缸活的黄鳝都不搅动的话,在下层的黄鳝就会被闷死的。
这是一个自然现象。
泥鳅在水田里的作用也是使土壤松动,以便于水稻的生长。
其实对于官僚机构讲也是如此。
黄鳝是大人物的化身,泥鳅是小人物的化身。
没有小人物去不断搅动,那个官僚系统便会变得死气沉沉;有小人物搅动,才能促进大人物之间的互动,使整个官僚机构生机勃勃。
记得一九五二年,在复旦大学参加思想改造运动时,我是历史系教师小组学生代表的组长,那时有三个学生代表,我以外还有郭煜中、史中典两个同学。
郭煜中比我高一届,他知道教师情况多一些。
历史系教师学习小组的组长是周予同,他当时还是学校学委会的成员之一。
参加这个小组学习的有周谷城、谭其骧、胡厚宣、陈守实、叶栗如、朱滶及世界史的几位教师,加上陶松云、胡绳武几位青年教师。
为什么要几个学生代表参加教授们的学习小组呢?因为教授之间的发言拉不开面子,谁也不愿多说话。
有时他们对学生说,让学生给别的教师提意见。
这样有几个学生代表可以打破沉闷的空气,也能从一个侧面反映讨论的情况。
反正童言无忌,这样大家都能放下架子,坦诚相见。
我们三个学生代表也就是几条小泥鳅。
把水搅活了,大家都有生气。
那时历史系的思想改造运动并没有留下什么后遗症,没有人过不了这个坎。
我想今年下半年自上而下地整顿党的作风,各级党组织除了接受上级领导之外,也许还得从纪检、信访、司法等部门物色几条接触下情的小泥鳅,反映一点下层的情况。
开一些群众座谈会,才能把水激活,把机构和官员的思想激活。
当然,这也就是走群众路线的一种方式,而这一切都会在有控的情况下进行。
唯其如此,才能使自上而下的党组织整风活动既能取得明显的成效,又能发扬大家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进党与群众的亲密关系。
注:本文摘自朱永嘉著《读史求是》(2015年1月,中国长安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