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重点 第四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教育目的(重点章节)
第一节教育目的的概念和层次结构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和意义
(一)教育目的的概念(名词解释)
1、广义: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和要求,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
2、狭义: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要求,是由国家提出的教育总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标,以及课程与教学等方面对所培养的人的要求。
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联系:“教育方针”的根本方向与“教育目的“的要求是一致的,通过贯彻方针来实现目的,二者具有一致性和同构性。
区别:(1)教育目的:理论性术语、学术性概念,是在理论思考的基础上对教育理想作出价值判断。
教育方针:工作术语、政治性概念,从社会现实需要出发,提出在一个历史时期内国家教育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或行动纲领,对教育发展的现实作出政策性规定。
(2)教育目的:针对人的发展,指向受教育者个体,着重对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作出规定。
教育方针: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整体要求和希望,定位的是教育事业在国家上层建筑或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和作用。
(3)教育目的:理想性、不确定性,是终极目标。
教育方针:不可回避性、现实针对性,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教育工作当前必须落实的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意义和作用
教育目的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贯穿在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教育政策、制度、内容、方法、效果,都受制约。
1、导向作用
对受教育者和教育者都有
2、激励作用(共同活动的基础)
激励人们为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目标就是价值,假如目标有价值,并且人愿意获得它,那么它便能使学习者付出达到该目标所需要的力量”。
3、评价作用
教育目的是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评价学校、老师、学生)。
教育目的是整合所有具体教育评价标准的精神内核,也是教育评价的最高准则。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指在国家教育总目的的指导下,由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与教育目标构成的教育目标系统。
教育目的的层次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一)国家的教育目的
是各级各类学校遵循和实现的总要求,是人才培养最根本的质量规格。
(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在教育总目的指导下,依据学校的层次、性质、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的不同,形成不同学校的不同培养目标。
1、培养目标的确立
由特定的社会领域、社会层次的需要决定,也因受教育对象所处的学校级别而变化。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
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教育目的是总要求,针对所有教育者提出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学校依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的具体要求,针对特定对象。
(三)教师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学校教育活动最基础、最具体的目标,也是教师在教学、教育实践中具体追寻和完成的目标。
1、含义
教学目标是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
2、教学目标与教学目的、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简答)
具体与抽象,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代替。
教育目的:最高层次,统帅、支配、制约。
培养目标:中间层次,受制约支配,又对制约支配。
教学目标:最低层次,受支配制约,以此为依据。
第二节制定教育目的的基本依据(简答)
一、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特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一)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
教育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生产力),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是培养有觉悟的社会主义劳动者。
(二)不同的社会制度
两国的国情不同
1、美国:
追求民主、平等。教育目的包括:
(1)自我实现
(2)人际关系
(3)经济效率
(4)公民责任
2、苏联:
追求共产主义理想,基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培养共产主义社会的积极建设者。包括:
(1)保证身体正常发展
(2)使学生掌握科学基本知识(自然、社会、人类思维),培养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
(3)授予现代生产的科学知识,把科学规律应用与社会主义实践,培养生产劳动技能技巧,给予综合技术教育。
(4)培养高尚品德和信念,热爱祖国,团结,自觉纪律。
(5)劳动教育
(6)培养审美兴趣、创造能力、艺术教育。
(三)不同的文化背景
我国:道德教育英国:绅士教育德国:科学技术教育
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体现教育的历史性、阶级性、生产力。
二、教育目的体现了教育理想
同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紧密结合。
不同的教育目的:实用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存在主义。
柏拉图:哲学家
拉伯雷:能读、写、唱、弹
卢梭:自由发展、身心协调和谐
梁启超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础上(论述)
该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说的理论基础上。
2、要点:
(1)相对于人的片面发展,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人的发展,指在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包括人的社会关系、道德精神面貌、意志、情感、个性、审美意识和能力的和谐统一发展。
(2)人朝什么方向发展、怎样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社会条件。人的社会关系是决定人的发展的重要原因。
(3)人的发展受到社会分工的制约。
分工以强制的形式存在,并“剥夺、降低每一单个人的能力”,因而在客观上导致人的能力畸形发展,使人的全面发展受到人为的抑制。
(4)现代大工业生产的高度发展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要求并提供可能性,促进个人独立人格和个性的发展。
(5)马克思预言,人类的全面发展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既摆脱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物的依赖关系,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6)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
全面发展的层面:身体、精神、健全的心理素质。
人的全面发展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制约,只能实现在一定历史阶段尽可能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