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章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引言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如何实现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入手,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一、生态旅游概念及特点1.1 生态旅游定义生态旅游是指在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人们需求的基础上,以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为基础,以保护环境为前提,以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意识为目标,以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需求为导向的一种特殊形式。
1.2 生态旅游特点首先,生态旅游注重对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保护。
其次,生态旅游强调与当地社区合作共赢。
再次,生态旅游强调教育意义和研究价值。
最后,生态旅游注重游客体验和满足需求。
二、可持续发展概念及原则2.1 可持续发展定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而不损害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模式。
它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经济效益、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的统一。
2.2 可持续发展原则首先,可持续发展要注重保护环境。
其次,可持续发展要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公平。
再次,可持续发展要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
最后,可持续发展要注重长期规划和整体性思考。
三、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关系3.1 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在旅游活动中尽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并通过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从而实现可持续性。
3.2 生态旅游与社会经济效益生态旅游不仅能够提供就业机会和创造经济收入,还能促进当地社区的发展,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 生态旅游与文化保护生态旅游注重保护文化遗产,通过旅游活动的开展,促进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四、实现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4.1 制定相关和法规领导应加强对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并加强对相关法规的制定与执行,以保护自然环境、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人们需求。
第六章-生态和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生态和可持续发展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学习纲要】第一节生态旅游在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旅游活动形式中,生态旅游居首位,其次是文化旅游、参与性旅游和休养保健旅游。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1.生态旅游的概念(1)生态旅游的兴起①在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首先发展起来的②被看作是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是当代世界旅游业的转折点(2)早期的生态旅游:是指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3)“生态旅游”一词的由来(4)生态旅游的不同定义①广义的生态旅游②狭义的生态旅游(5)生态旅游的最基本内涵①生态旅游为回归大自然,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②生态旅游必须促进环境的保护③生态旅游是一种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强调社区参与和利益的旅游(6)生态旅游与普通旅游的根本区别2.生态旅游的特点(1)天然性(2)保护性(3)知识性(4)高层次性(5)参与性二、对生态旅游的认识1.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1)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社会对环境质量的普遍关注(2)旅游需求的变化和旅游动机的转变(3)传统旅游呈现的弊端促使人们寻求新的旅游方式2.生态旅游的原则(1)少而精原则(2)保护原则(3)严格管理原则(4)“双赢”原则3.生态旅游资源(1)生态旅游资源的概念◆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生态旅游活动,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的各种因素和现象的总和。
(2)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属性)①自然生态旅游资源A.含义B.分类②人文生态旅游资源A.含义B.分类第二节国际比较与生态旅游一、生态的区分1.生态的概念:生物有机体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2.生态的类型(1)原生态:基本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生态环境(2)次生态:受到人类活动较大影响但又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3)泛生态①狭义的含义②广义的含义二、中外生态旅游现状比较1.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1)生态旅游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热点(2)推行生态旅游的主要为发达国家及原始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区(3)生态旅游的客源地和接待地①客源地:主要集中在欧美及亚太的经济发达国家;②接待地:多数为大量的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集中于非洲、拉丁美洲及亚洲的部分国第六章-生态和可持续发展家。
生态旅游发展与可持续旅游

生态旅游发展与可持续旅游一、引言旅游业一直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全球范围内都在不断发展壮大。
但同时,旅游业也对自然环境和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因此,生态旅游发展和可持续旅游已成为全球旅游业发展的趋势。
二、什么是生态旅游?生态旅游是指旅游活动从生态保护的角度出发,采用可持续性发展模式,促进当地生态和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生态旅游的特点是旅游资源具有自然生态的价值和经济价值,旅游活动具有生态教育和社会服务功能,以及与生态保护和社区生活方式相协调。
三、怎样发展生态旅游?1.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生态旅游的核心在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需要从保护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如建立生态旅游区、规划游览路线、控制游客流量等。
2. 提高生态素养生态旅游要求游客具有生态素养,不破坏环境和生态平衡。
因此,需要对游客进行生态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意识和生态素养。
3. 制定保障政策生态旅游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制定保障政策,包括政府管理、公众参与、旅游企业经营、旅游项目开发等,同时还需要进行管理监督和评估。
四、什么是可持续旅游?可持续旅游是指在旅游的商业模式中考虑如何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旅游的特点是旅游活动具有可持续性,旅游企业负责社会和环境责任,游客具有可持续性消费观念。
五、怎样发展可持续旅游?1. 保护环境可持续旅游要求保护环境,减少旅游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采取应对环境变化的举措,推行低碳环保的旅游营销模式。
2. 与当地社区合作可持续旅游要与当地社区合作,推动社区经济的发展,带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当地群众就业。
3. 安全保障可持续旅游要强化安全保障,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确保游客人身和财产安全。
六、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之间的关系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有着互通的方面。
两者的相互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阐述:1. 生态旅游重视生态保护,可持续旅游重视社会责任生态旅游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以自然生态为核心,旅游企业、游客和当地居民都应该保护和维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当地居民和游客利益的平衡。
论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论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文化遗产为资源的旅游方式,是通过对景点自然、文化资源进行综合规划,把保护、开发、利用和经济效益紧密结合起来的一种旅游形式。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消费的增加,生态旅游越来越受到关注。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本文就论述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有效地推动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互相促进。
一、生态旅游的生态意义生态旅游是一种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旅游形式。
生态旅游的发展,既能够提升旅游的经济效益,又能够保障生态环境的质量,真正做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共同实现。
通过生态旅游的推动,能够执行国家的生态保护政策,促进环境保护的意识,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和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旅游能够更好地利用和保护景区资源,同时使旅游者更加关注生态旅游的质量,并且通过社会发展产业带动当地经济,进一步提高当地群众的生活质量。
二、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的关系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世代需求的前提下,不损害未来世代发展需要的过程。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方式,需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融入,以保障生态环境质量和旅游景区自然、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生态旅游与资源保护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对旅游景点的资源进行保护。
保护自然环境,开发低度的旅游活动,不破坏原生态景观,满足旅游者对于美好环境的需求。
以海南五指山为例,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采用种类繁多的保护措施,比如限制人数参观、采用环保车辆等方式,以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2.生态旅游与社会和谐生态旅游能够促进当地社会和谐发展。
旅游活动能够使当地群众获得更多的工作机会,提高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收入,促进当地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
同时,旅游活动还能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使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有效提升。
3.生态旅游与经济发展生态旅游还能够推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旅游业在如今全球化和快速发展的时代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
然而,伴随着人们对旅游的日益重视,旅游业带来的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发展概念应运而生。
本文旨在探讨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实现可持续旅游的目标。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是指在保护和维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通过旅游活动来认识和欣赏自然环境的一种旅游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大规模旅游,生态旅游强调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并与当地社区融为一体,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是紧密相关的。
可持续旅游发展是指在满足当代旅游需求的同时,确保不危害或减少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破坏,并为未来世代提供满意的旅游体验。
而生态旅游则是可持续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调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
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行动。
首先,政府需要颁布和实施相关法规和政策,以保护自然环境和资源。
同时,政府也应该鼓励和支持企业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采取可持续的经营方式,如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废物排放等。
其次,教育和宣传在可持续旅游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公众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需要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
这不仅包括对游客的教育,也包括对旅游从业者和当地社区的教育。
只有通过大众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可持续旅游的目标。
另外,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也是实现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许多国家已经开始投资和推广生态旅游项目,以吸引游客并促进当地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一些国家利用自然保护区的资源和景观进行旅游开发,同时设立公共设施和服务,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
这些项目不仅创造就业机会,还鼓励当地居民对环境保护的参与。
最后,旅游业界需要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可持续旅游发展。
各方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旅游从业者、非政府组织和游客,应该加强对话和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旅游发展的策略和计划。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自然环境的向往,生态旅游逐渐成为一种热门的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不仅能够让人们亲近大自然、感受其美丽与神奇,还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然而,要实现生态旅游的长期繁荣,必须要与可持续发展理念紧密结合。
生态旅游,简单来说,就是在不破坏自然环境和当地文化的前提下,让游客深入体验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的一种旅游形式。
它强调的是对环境的尊重和保护,以及与当地社区的和谐共处。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更加注重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追求的是经济、社会和环境的综合效益。
那么,生态旅游为何如此重要呢?首先,它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逃离城市喧嚣、亲近自然的机会。
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中,人们往往感到压力巨大,而走进大自然可以让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和恢复。
其次,生态旅游有助于保护生态环境。
通过游客的参与和支持,能够为保护自然资源筹集资金,同时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再者,生态旅游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它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增加了收入来源,有助于减少贫困和促进社会稳定。
然而,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非易事。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方面,一些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过度开发旅游资源,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比如,在一些自然保护区内,违规建设旅游设施,破坏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一些景区游客数量超过了环境承载能力,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
另一方面,部分游客的环保意识淡薄,在旅游过程中乱扔垃圾、破坏植被、干扰野生动物的生活等,给生态环境带来了负面影响。
此外,当地社区的参与度不足也是一个问题。
一些生态旅游项目没有充分考虑当地居民的利益和需求,导致居民对旅游开发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出现与游客的冲突。
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应加强对生态旅游的规划和管理。
制定严格的法律法规,规范旅游开发行为,确保旅游活动在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进行。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生态旅游逐渐崭露头角,成为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生态旅游强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通过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方式,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系,以及如何推动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1.生态旅游的概念生态旅游是指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保护生态及其保护区的目标为导向,以提供优质旅游服务为手段,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
生态旅游追求旅游与生态相融合,不仅要满足游客的需求,还要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强调可持续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2.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意义可持续旅游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旅游需求的基础上,保持和提升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环境质量,为后代留下可持续利用的旅游资源。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意义在于促进经济增长、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同时保护和提升生态环境,增强旅游业的竞争力,推动地区可持续发展。
3.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系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密不可分,两者相辅相成。
生态旅游强调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而可持续旅游发展则是实现生态旅游的手段。
只有通过可持续的方式发展旅游业,才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提供长期稳定的旅游资源,满足游客的需求。
4.推动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措施(1)加强政策引导: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为旅游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和激励措施。
(2)加强公众教育: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在旅游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原则,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
(4)加强旅游企业的自律管理:鼓励旅游企业采取节能减排、资源回收利用等措施,推动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
(5)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参与国际生态旅游合作,借鉴和学习国际先进经验,推动全球可持续旅游的发展。
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生态旅游【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生态旅游资源。
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教材分析】重点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难点对生态旅游的理解。
关键了解并掌握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教学方法】教法分析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学法分析小组讨论法【课型】新授课【课时】三课时(一二课时新授,第三课时背诵抽查)第一、二课时【导入新课】通过案例导入,形象地开展所学课程同学们,你们在过去的旅游过程中有没有发现景区的问题呢?晓东是个细心的同学,他把自己在旅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写信给当地政府,你如何评价晓东的做法呢?根据教材的导入案例,让学生对其分析,并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1、晓东有必要写这封电子邮件吗?为什么?2、怎么样写,阅信人会更容易接受?3、晓东说的这个地方的旅游业滑坡的症结在哪里?4、“发展”和“环保” ,哪方面须优先?分析教材中的导入案例,根据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同时教师启发,学生认真思考问题,积极回答【课堂探究】生态旅游以期对旅游资源破坏程度轻、对环境影响小而为广大旅游界人士所著中,为广大旅游者所追求,目前已成为世界旅游发展的潮流。
无论是从旅游资源保护角度出发,还是从顺应世界旅游业发展趋势来看,发展生态旅游都将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一)生态旅游的概念狭义:是指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对生态学知识有强烈兴趣或较多的了解的人们,到偏僻、人迹罕至的生态环境中进行探险或考察的专项旅游。
广义:是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游览、观赏、休闲、度假,在此过程中愉悦身心、增加生态及相关知识。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1、天然性。
2、保护性。
3、知识性。
4、高层次性。
5、参与性。
那么,学习了生态旅游的概念和特点,我们还需要对生态旅游了解些什么呢?二、对生态旅游的认识(一)生态旅游发展的原因1、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引起人类社会对环境质量的普遍关注。
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可持续性

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可持续性生态旅游是一种注重自然环境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和全民参与的旅游方式。
在过去几十年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生态环境遭受了极大的破坏,人们都意识到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生态旅游应运而生,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回归自然,享受清新自然之美,深度体验当地文化,也让旅游产业对生态环境保护产生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与特征生态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旅游方式,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倡导的是可持续发展理念。
在生态旅游中,旅游者不仅可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还会了解当地文化及传统的方式,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同时,生态旅游还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控制旅游流量,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生态旅游是一种历史文化、人文自然、科学教育和自然保护的有机整合,是内外联动的生态与环境保护、生态文化和生态经济的系统工程。
二、生态旅游的发展随着全球旅游业的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也愈加迅猛。
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从旅游消费的角度和旅游业者的角度来看。
对于旅游消费者来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生态旅游,这种旅游方式能够给人提供全新的体验,体会大自然原始美的同时,还能享受文化之旅。
旅游产业者则积极探索发展方式,加大投资力度,将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旅游线路。
各地政府也制订措施,规范生态旅游市场秩序,鼓励发展生态旅游业。
三、生态旅游的可持续性生态旅游注重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因此必须要考虑可持续性的问题。
可持续性是指旅游业的发展应该在经济、文化、社会和环境的平衡和协调基础上实现。
对于旅游者来说,要有环保意识,保护环境,不乱丢杂物,保持环境卫生。
对于旅游业者来说,应该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推行生态旅游,避免开发破坏性旅游。
政府应采取措施,如加大宣传力度、划定生态保护区等,为生态旅游提供有利环境。
四、生态旅游的意义生态旅游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活动。
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旅游方式,重视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
生态旅游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于自然美和文化内涵的需求,还能够通过旅游业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生态旅游是指以自然环境、文化资源和社会经济效益为宗旨的旅游形式。
它具有强烈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能让游客享受自然风光、文化底蕴及接受环保知识教育。
而可持续旅游则是指在满足游客需求和兼顾当地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的前提下推动旅游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通过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改善人民生活,但要遵循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持续发展的原则。
生态旅游强调生态环境的保护,可持续旅游则要坚持面向未来的原则,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发展相辅相成。
旅游企业在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同时,在经济上也能够获得可持续的效益。
生态旅游需要大量投入与保护环境的费用,例如在旅游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游客的教育和指导,生态投资等。
从长远来看,这种投入能够带来社会的良好声誉,增加游客的消费,进而也能提高收益。
可持续旅游则要在保持旅游业发展基础上,确保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合理保护,同时推动相关行业的综合发展,避免短期利益的盲目追求。
两者的相结合,可以使旅游业获得长期的稳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长期保护。
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键是要保护和提高人们生活的质量。
旅游业应该重视游客的满意度,推出具有生态与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并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来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同时,旅游业要积极推广环保理念和技术,引导游客开展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旅游活动。
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生态旅游和可持续旅游的双赢局面。
此外,政府应该加大对旅游市场的监管和管理,制定科学的政策方针和法律法规,要求经营者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和管理体系,推行绿色环保旅游,并制定相关的评价体系和宣传标准。
同时,政府也应该给予旅游业合适的支持和扶持,激励企业积极开展生态和文化旅游活动,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
总之,生态旅游与可持续旅游发展是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生态旅游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旅游方式,它所包含的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社区发展等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重合,强调旅游业应该以环保、社会责任、经济利益三者并重的方式发展。
因此,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生态旅游的含义和特点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生态形态和生态环境为主体的旅游活动。
它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重视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积极推动生态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1.注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生态旅游主张在旅游过程中保护和尊重自然和人文环境,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
2.以旅游的教育和文化功能为重点。
生态旅游把旅游作为一种教育工具和文化载体,既让游客快乐地游览自然环境,也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
3.关注旅游的长远发展。
生态旅游强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倡通过旅游活动促进当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联系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保障社会、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以满足人类需求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
生态旅游的发展理念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紧密相连,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联系:1.资源利用生态旅游需要利用自然和人文的资源,但是必须确保这种利用不会破坏这些资源的可持续性。
因此,生态旅游必须寻找一种平衡,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2.生态环境生态旅游必须要注重环境保护,这也是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它要求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同时交流和推广环境保护的理念,增强生态意识。
3.社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发展应该与当地社区的发展相结合。
合理开发和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使社区获得更多的收益,同时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全方位的可持续发展。
4.文化传承与发展生态旅游除了关注自然和生态环境,也强调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在旅游过程中,生态旅游可以提供当地文化和历史的了解和学习机会,增强游客和当地居民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对发展模式的重新审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越来越被广泛接受,生态旅游也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旅游形式。
在不断壮大的旅游市场中,提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模式,已成为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1. 可持续发展的背景和概念1.1 背景: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许多自然资源在使用过程中遭到过度开采和污染,导致环境恶化、生态失衡,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健康。
由此,人们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式,提倡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短视的发展模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未来。
1.2 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保障未来世代发展的发展模式。
2. 生态旅游的概念和意义2.1 概念:生态旅游是一种以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主要旅游资源,并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的旅游形式。
2.2 意义:生态旅游充分发挥了旅游业在推动经济增长、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服务社会等方面的作用,又通过推动可持续发展,实现了旅游业的良性循环,得到了“绿色经济”“旅游圣地”等美誉。
3.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的关系3.1 不同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点是经济、社会、环境以及未来世代的利益协调,旨在实现整体持续。
生态旅游则是指旅游过程中保护环境资源,强调旅游过程中资源的合理利用。
二者的出发点不同,但都具有保护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
3.2 相互促进: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旅游的大背景,生态旅游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生态旅游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手段之一,可以协调旅游业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而促进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
4. 提高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的质量与效益4.1 加强政策支持:鼓励旅游业创新发展,充分利用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当地环境和文化遗产,制定、完善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政策,出台旅游业的入境和出境标准,有力保护环境,同时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的成本效益分析 优化管理成本,提高效率
降低生态环境破坏成本
如何实现生态旅游的经济可持续发 展 制定长期规划和管理策略
与当地社区和政府合作共同发展
结语
生态旅游的经济影响不仅体现在增加了当地经济收 入和就业机会,更重要的是要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取得平衡,才能长期 发展生态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保护环境 支持当地社区发展
社会责任承担 推动社会公益
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
生态旅游的社会可持续性
社会价值
增加就业机会,改善当地生活水平
社会影响评估
定期评估生态旅游项目对当地社会的影响
实现可持续发展
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平衡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
结语
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 影响深远。只有在充分意识到社会责任和可持续性 的基础上,生态旅游才能更好地发展,并为当地社 区、文化和环境带来实际的益处。
● 04
第四章 生态旅游的环境影响
Chapter
生态旅游对自然 环境的保护
生态旅游在实践中积极保护生态系统,促进生 态平衡。同时,生态旅游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 处,致力于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种植保护区的 建设等都是其重要举措。在实践中也会冲突, 如游客过度进入保护区,破坏生态平衡,重视 平衡是必要的。
生态旅游的环境可持续性
影响评估 评估生态旅游对环境的影响,采
取相应措施
环境保护政策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生态环境保
护
可持续发展 推动生态旅游业的创新发展,促进可持 续发展
● 05
第五章 生态旅游的政府支持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促进文化传承 与交流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生态旅游强调对 自然环境和文化 遗产的保护,促 进当地经济发展 和社区福祉。
可持续发展要求 在满足当代需求 的同时,不损害 未来世代满足需 求的能力。
生态旅游与可持 续发展相互促进, 共同实现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协 调发展。
生态旅游是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途径之一,有 助于推动全球生 态文明建设。
生态旅游的发展趋势
绿色低碳:生态旅游将更加注重 低碳环保,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社区参与:强调当地社区的参与 和利益分享,促进生态旅游的可 持续发展。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科技融合:将运用科技手段提升 旅游体验,如虚拟现实、增强现 实等技术。
定制化服务:提供更加个性化和 定制化的服务,满足游客的多元 化需求。
原则:可持续发展应遵循 公平性、可持续性、共同 性原则,确保代际公平、 生态可持续和社会公正。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与措施
节能减排:推 广绿色能源,
减少碳排放
资源循环利用: 提高废弃物处 理和资源利用
效率
生态保护:加 强自然保护区 建设,保护生
物多样性
绿色产业:发 展环保产业, 推动经济绿色
转型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的融合
02
生态旅游的实践与 案例
国内外生态旅游实践
国内实践:九寨 沟、张家界等地 的生态旅游开发, 注重环境保护和 文化传承
国外实践:哥斯 达黎加、新西兰 等国的生态旅游 项目,强调可持 续发展和社区参 与
成功案例:美国 黄石国家公园、 澳大利亚大堡礁 等地的生态旅游 管理经验和成功 模式
发展趋势:生态 旅游与可持续发 展深度融合,推 动全球旅游业绿 色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对自然环境的关注,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青睐。
生态旅游不仅能够让人们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然而,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非易事,需要我们在多个方面共同努力。
生态旅游,简单来说,就是在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居民生活的前提下,让游客能够亲近自然、体验自然的一种旅游方式。
与传统旅游相比,生态旅游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和对当地文化的尊重。
它不是简单地走马观花式的游览,而是要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的生态系统、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状况,从而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和文化素养。
生态旅游的兴起,有着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丛林中,工作压力大,渴望回归自然,寻找内心的宁静和放松。
其次,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选择对环境友好的旅游方式。
此外,一些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也为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然而,生态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方面,由于生态旅游的发展还不够成熟,一些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过度开发旅游资源,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比如,一些景区为了增加游客数量,修建过多的旅游设施,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一些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不遵守规定,乱扔垃圾,破坏植被,影响了生态环境的质量。
另一方面,生态旅游的管理和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导致一些不规范的旅游行为得不到及时的制止和处罚。
要实现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政府要加强对生态旅游的规划和管理。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的行为,确保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同时,加大对生态旅游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服务质量。
其次,旅游开发者和经营者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在开发旅游资源时,要充分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旅游设施,避免过度开发。
论现代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

论现代生态旅游及其可持续发展
现代生态旅游是指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结合旅游业的需求,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
以保护和改善环境为目标,同时促进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旅游方式。
与传
统旅游相比,现代生态旅游更注重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现代生态旅游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它注重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
稳定性,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它提倡低碳、环保的旅游方式,减少旅游活动对环境
的负面影响。
它强调对当地生态的保护和修复,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保护和改善生态系
统的功能。
现代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它注重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生态旅游的推动,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升居民收入水平。
它也能改善当
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民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品质。
它倡导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它强调参与旅游的主体应当具备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意识,积极参与生态旅游管理和保护活动。
它注重传统文化和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传承,通过生态
旅游的推广,可以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要实现现代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需要加强立法和政策的制
定和监督,明确生态旅游的地位和发展方向。
需要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
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服务水平。
需要加强当地社区和旅游企业的合作,共同推动生态旅游的
发展。
需要加强公众对生态旅游的认知和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生态旅游的良好氛
围。
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

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成为了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生态旅游则是指以保护自然环境为前提,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与自然互动,从而提高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本文将探讨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旅游的关系以及其重要性。
首先,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生态旅游的基础。
一个旅游目的地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规划和管理上考虑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平衡。
只有这样,才能保护自然环境,减少生态破坏,让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例如,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限制开发规模和游客数量等措施,来保护珍稀物种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保护自然环境,也能提供给游客一个独特的生态旅游体验。
其次,生态旅游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影响。
生态旅游强调与自然环境的互动和保护,鼓励游客尊重当地文化和社区,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这种旅游方式能够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从而促进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
例如,一些国家和地区通过开展生态旅游项目,帮助当地居民提供导游、住宿和交通等服务,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状况。
此外,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也对游客有积极的影响。
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的理念能够提高游客对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让他们更加注重旅游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可以通过参观自然保护区、参与环保活动等方式,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同时,生态旅游也能提供给游客一个放松身心、与自然亲近的机会,帮助他们摆脱城市的喧嚣,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然而,要实现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旅游并非易事。
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很多地方存在过度开发、环境破坏和文化冲突等问题。
因此,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加强监管和管理。
第六章 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3

作 业
1、旅游可持续发展指的是什么?
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有哪些?
2'
教学后记
1、强调首先要发展;
2、强调生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性;
3、强调发展机会选择的平等性;
4、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整体协调性;
5、强调建立和推行一种新型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6、强调人类的文明发展与观念转变。
(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以资源和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为基础,以符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为标准,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达到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为目标的发展思想和发展道路。
教 案 设 计
课题
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第三节旅游可持续发展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使用教材
《旅游概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能力目标
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德育目标
培培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材分析
重点
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难点
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措施的理解。
关键
了解并掌握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
讲授法、情景教学法
学法分析
小组讨论法
课型
新授课
课 时
1课时(45分钟)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Hale Waihona Puke 教学内容教师调控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课前复习
导入新课
巩固所学知识
最新中职旅游概论复习指导教案:(6.2)生态旅游的现状与意义

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第二节生态旅游的现状与意义【考纲要求】1.了解生态的类型。
2.了解中外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
3.掌握生态旅游的意义。
【知识精讲】一、生态的类型生态是生物有机体与无机环境(空气、日光、水、温度、湿度、土壤、岩石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1.原生态:是指基本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生态环境,如原始森林。
对原生态,认识和利用的原则就是少而精。
2.次生态:是指受到人类活动较大影响但又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如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
对于次生态,其目标是要达到多而精。
3.泛生态:狭义的泛生态是指生态环境的泛化。
其既包括自然,也包括社会和人文;既包括好的生态,也包括恶劣的生态,改造中的生态。
二、中外生态旅游现状1.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是一国发展生态旅游的重要基础和条件,其数量的多少和面积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一国的生态旅游发展水平。
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旅游的客源地主要集中在欧美及亚太的经济发达国家,而生态旅游的接待地则多数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如非洲、拉丁美洲及亚洲的部分国家,因为这些地区仍保留有丰富的原始景观,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内涵,适合开展生态旅游。
联合国将2002年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
2.我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我国的生态旅游虽然比世界某些旅游发达国家起步晚,但是发展势头却非常明显。
我国已经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为森林公园、自然旅游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天然湿地保护区等。
三、生态旅游的意义1.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从全球范围来看,生态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和文化遗产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保护。
发展生态旅游还可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保护。
2.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旅游对旅游地经济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发展生态旅游,对旅游地及居民来说,可提高当地经济收益,增加就业机会,帮助当地居民脱贫致富。
3.良好的社会效益发展生态旅游,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品位,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测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在全世界普及的四种新兴旅游活动中,生态旅游居首位,其次是文化旅游、参与性旅游和休养保健旅游。
2、生态旅游具有天然性、保护性、知识性、高层次性、参与性的特点。
3、发展生态旅游应遵循的原则有:少而精的原则、保护原则、严格管理原则、双赢原则。
5、目前我国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为森林公园、自然旅游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天然湿地保护区等。
6、可持续发展强调的环境与经济的协调,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等决策的基础上。
7、可持续发展概念包括人类需要、资源限制和公平三个要素。
8、可持续发展概念的出现是近20年的事,它是在人类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生态的严峻形势下产生的。
9、1999年10月1日,世界旅游组织第13届大会通过的《全球旅游道德规范》
第三条明确规定了有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10、生态旅游提供给旅游者的必须是具有良好生态环境、基本上是以大自然为目标的旅游产品,它包括大众生态旅游产品、高质生态旅游产品、和特种生态旅游产品三个部分。
11、在实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宏观决策和管理措施是决定性的因素。
13、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实质,就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资源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即旅游、资源、人类生存环境三者的统一。
14、旅游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和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以“保护环境
、崇尚自然”为宗旨的全球性绿色浪潮在旅游业中的反映。
二、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计15分)
1、生态旅游是在经济 B 国家或地区首先发展起来的。
A、发达
B、欠发达
C、特别发达
D、
2、“生态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可追溯至 B 年,学者贺兹特建议对文化、教育以及旅游再反思,并倡导所谓的生态的旅游。
A、1955
B、1965
C、1975
D、1985
3.1980年加拿大学者(B)在他的论文中首次提出了“生态旅游”这一概念。
A.贺兹特 B.克劳德·莫林 c.菲利普·科特勒 D.塞勃罗斯‘拉斯柯瑞
4、20世纪80年代后,生态旅游以每年 B 的发展速度发展。
A、10-20%
B、10-30%
C、30-40%
D、20-30%
5、生态旅游与普通旅游的根本区别是 B 的不同。
A、旅游对象
B、旅游方式
C、旅游者 D 旅游结果
6、基本上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生态环境是B。
A、次生态
B、原生态
C、泛生态
D、广生态7.1999年,我国政府以举办( B )世界园艺博览会为契机,向海内外旅游者展示了我国美好的自然环境,宣传了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A.青岛 B.昆明 C.三亚 D.厦门
8.世界环境日是在每年的( B )。
A.5月5日 B.6月5日 C.7月5日 D.8月5日
9、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从理论上阐述了 B是人类解决环境与发展间矛盾的根本原则。
A、发展经济
B、可持续发展
C、提高人们素质
D、提高人们生活水平
10、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在全球 B急剧膨胀、繁荣背后的危机日益暴露的现实下提出来的,并迅速得到了广泛的接受。
A、经济
B、旅游业
C、交通业
D、饭店业
11、第一次明确提出旅游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是 A年4月在荷兰召开的“各国议会旅游大会”上,不仅形成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而且做出了有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结论以及建议措施。
A、1989
B、1990
C、1992
D、1999
12.可持续旅游产品是与当地环境、社区和文化保持协调一致的产品,具有(C)的特征。
A.低成本、高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 B.低成本、低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
c.高成本、高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 D.高成本、低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
13.(A)是旅游经济的细胞。
A.旅游产品 B.旅游企业 C.旅游市场 D.旅游需求
14、下列生态旅游产品中,属特种生态旅游产品的是 B 。
A、乡村旅游
B、冰川探险旅游
C、森林旅游
D、海洋旅游
15、下列属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的是B。
A、岩溶景观
B、民族风情
C、古生物化石
D、峡谷地貌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生态旅游作为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以(ACD)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绿色消费方式,深受人们的关注。
A.观赏和感受生态环境 B.提高生态旅游规模 C.普及生态知识 D.维护生态平衡2.下列关于生态旅游的描述,正确的是(ABD)。
A.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种旅游活动
B.生态旅游不同于旅游生态学研究活动 c.生态旅游是在经济发达国家或地区首先发展起来的 D.生态旅游被看做是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
3.下列关于国外生态旅游发展现状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 )。
A.无论是参与生态旅游的人数,还是生态旅游收入都以超乎寻常的速度发展
B.推动生态旅游发展的主要为发达国家及原始自然资源主要分布区
C.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旅游的客源地主要集中在欧美及亚太的经济发达国家
D.从世界范围来看,生态旅游的接待地多数为经济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
4.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主要有(BCD)。
A.坚持以开发为主,开发、保护、利用三统一的原则
B.实施生态恢复和保护措施 C.科学地确定旅游容量 D.加强环境管理,增强环境意识
5、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从政策上、法律上对旅游业的经营行为作了规范,要求旅游经营者必须实现( ABCD )。
A.绿色观念 B.绿色开发 C.绿色产品 D.绿色营销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对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的画×。
)
1、早期的生态旅游是指回归大自然的旅游活动。
(√)
2、生态旅游的兴起是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兴趣和环境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结果,被看作是传统大众旅游的替代品,是当代世界旅游业的转折点。
(√)
3、生态旅游是对传统旅游行业忽视环境保护的一种纠正,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4、生态旅游把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作为首要考虑因素。
(
√)
5、生态旅游在短时期内兴起,并迅速成为全世界旅游的一个热点,这纯属一种偶然事件。
(×)
6、从世界范围来看,
生态旅游的客源地主要集
中在欧美及亚太的经济发达国家。
(√)
7、优越的环境质量是生态旅游最强大的旅游吸引力。
(√)
8、可持续发展首先强调保护。
(×)
9、可持续旅游产品是与当地环境、社区和文化保持协调一致的产品,具有高成本、高附加值和高知识含量的特征。
(√)
10、可持续旅游产品,要走“保护—经营—知识—科研—生产”联动的开发路子。
(×)
五、简答题(22分)
1.简述生态旅游的基本内涵。
答:(1)生态旅游为回归大自然之旅,旅游对象是原生、和谐的生态系统;(2)生态旅游必将促进环境的保护;(3)生态旅游是一种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强调社区参与和利益的旅游。
2、旅游可持续发展
答: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以资源和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为基础,以符合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状况和社会道德规范为标准,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促进旅游发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效益的统一,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为目标的发展思想和发展道路。
3.简答对生态旅游资源的认识
答:(1)生态旅游资源是指以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吸引旅游者前来进行生态旅游活动,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能够产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综合效益的各种因素和现象的总和。
(2)生态旅游资源和一般所讲的自然旅游资源既有重合之处,以有不同之处。
()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两大类。
六、连线题(每条线0.5,共计3分)
将旅游资源与其所属生态类型连线。
七、问答题(20分)
1.据有关资料介绍,目前生态旅游已成为我国旅游业中增长最快的一部分,年增长率达30%以上。
生态旅游能够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是因为它有许多积极的作用。
结合本节所学,识谈一谈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
(10分)
答:生态旅游的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发展经济、文化、生态建设、保护区和旅游地可持发展等几个方面。
(1)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当地资源保护的旅游形式。
(2)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生态旅游对旅游地经济的积极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3)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发展生态旅游能够促进国民素质的提高,唤醒人们的环保意识。
2.旅游是经济、社会、文化等现象的综合反映,这一特性决定了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对旅游目的地社会、经济、环境等各方面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
因此,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试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旅游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10分)
答:(1)建立完整的服务产品体系。
(2)形成严格的管理体系。
包括政府引导;制定标准;形成示范;加强协调;制度创新;科学管理。
(3)构建新型的绿色体系。
包括绿色观念;绿色开发;绿色产品;绿色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