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扬中历史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你们觉得中国地图像什么呢?
2
?
你 们 觉 得 像 吗
3
4
5
• 你们认为扬中的 地图像什么呢?
6
7
• 你们认为扬中的 地图像什么呢?
你们能大概找 到自己家的位 置吗?
8
地理
• 扬中位于镇江市东部江心,黄金水道——长江中下游,苏 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内,“北面与扬州、泰州隔江相望, 南面与镇江、常州一衣带水,南桥相接沪宁高速公路和京 沪高铁,经泰州长江大桥北上可联京沪高速公路。”距上 海浦东国际机场只有2.5小时的公路车程,到南京禄口国 际机场只需1.5小时,距国际货运港口镇江港、泰州港分 别为6公里和2公里,可与40多个国家的136个港口通航。 全市由太平洲、中心沙、西沙岛、雷公岛四个江岛组成, 总面积331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43平方公里。下辖4 个镇、2个街道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34万,在镇 江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 扬中市是由扬中岛、雷公岛、西沙岛、西来桥岛组成的城市。扬中岛 是万里长江第一大江心洲且是长江中第二大岛,位于南京东面的长江 里。雷公咀岛位于江苏省美丽的岛城扬中北端。西沙岛,又称为 “小 泡沙”,是扬中市四座岛屿之一,位于长江中下游扬中岛与镇江新区 之间,隶属于扬中市和镇江新区。西来桥岛是扬中市第二大岛,镇域 位于东经119°5′,北纬32°06′附近。岛上年均温度15℃,年均降雨 量1066.2毫米,四季分明。
• 据1959年至2000年气象资料统计,扬中常年平均气温15.1℃,最高年达16℃, 最低年14.3℃。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有1月、2月、3月、11月、12月5个月, 平均气温在28℃以上的月份没有。扬中降水量年均1000毫米左右,常年降水 日数116.3天,占全年总天数的1/3。由于四面环水,空气湿度相对较大,春、 秋两季达80左右。常年日照数为2135小时。
11
地质地貌
• 扬中wk.baidu.com为江中沙洲,属冲积平原,扬中市无山丘, 地势低平。海拔4~4.5米,相对高度1米左右,全 境由西北向东南微倾。
• 扬中市各沙洲的基岩是扬子古陆的组成部分,上 层为长江冲积层,表层物质较细;中部为沙洲核, 核的周围是由较粗物质组成的鬃岗。它们全是长 江沉积物,属新生代,第四纪,全新统现代沉积 物(次生黄土)岩性,黄色、褐黄色砂粘土。第 四纪开始,新构造运动比较活跃,长江水流等外 力对塑造扬中的雏形起了主导作用。
10
气候特征
• 扬中市地处北亚热带季风中部气候区,具有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 无霜期较长;雨、热同季的特点。气候条件比较优越,适合水稻、棉花、麻 类等喜温作物的生长,有利于三麦、油菜等耐寒作物安全越冬;众多的喜温 性和耐寒性的蔬菜和其它经济作物,可以在不同季节正常生长。由于扬中四 面环江的独特的自然环境,与同纬度临近各县比较,具有春季升温、秋季降 温略慢、夏季高温天数少、梅雨期大暴雨出现次数多的特点。
• 清宣统三年(1911)十月,太平厅改名太平县,原太平厅 抚民府改称太平县民政长公署。
15
民国时期
• 民国2年(1913),太平县民政长公署改称太平县知事公 署。民国3年(1914)1月,为避免与安徽、浙江等省之 太平县同名,改称扬中县,取“扬子江中”之意。属金陵 道。民国16年(1927),扬中县知事公署改称扬中县政 府,直属江苏省政府。 民国22年(1933)3月,扬中县隶 属江苏省第一督察专区,12月,改属江苏省溧阳区督察专 区。
• 清代,沙洲逐渐相连。咸丰五年(1855),黄河北归,淮 水南下受到遏制,沙洲相对稳定,新洲续涨,至同治年间 (1862-1874),中心沙、雷公嘴相继出水。清末民初, 新涨轮船沙露出水面,扬中陆地的雏形形成,统称太平洲。
• 清光绪三十年(1904),两江总督端方奏准设太平厅,管 辖原丹徒、丹阳、泰兴、江都四县在太平洲的属地。太平 厅隶属镇江府。光绪三十二年(1906),丹阳县将鸣凤洲、 抵额里洲、抵额外洲、团洲外沙老额、团洲外沙升科、大 泡子、小泡子等地,划归太平厅。 同年,丹徒县将乐生 洲、宝晋洲、育婴洲、德兴洲、细民洲、永安洲、请佃洲、 蒋家沙、新涨轮船沙划归太平厅。清光绪三十三年 (1907),泰兴县将复生洲、复德洲、在我洲、太中洲划 归太平厅。同年,江都县将补漕洲、益寿洲,划属太平厅。
12
13
清朝以前
• 东晋时期(317~420),扬中地域仅有露出水面的几个 小沙洲。隋唐时期(581~907),几个小沙洲连成一长 形沙洲。宋代(960~1279),始有小沙之称。
•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黄河改道南徙,至明孝宗弘治 八年(1495),黄河、淮河、长江三水合流,扬州市江都 区三江营口便是当年淮河入长江之尾,因江流水激,泥沙 量剧增,其下老沙洲强烈崩塌,泥沙下移,使长江河床快 速淤积,新沙洲突涨,加速扬中洲地的成陆进程。
• 扬中市冬季受北方大陆内部吹来的西北风(冬季风)控制,11月至次年1月, 盛行西北季风。1月份西北风频率为9%;夏季受海洋吹来的东南风影响,天 气炎热多雨。4~8月盛行东南风,6、7、8三个月东南风频率分别为17%、 17%、18%。春季多晴雨相间、冷暖多变的天气;秋季常有天高气爽、久晴 少雨的天气,但少数年份也有较长连阴雨天气出现。
9
位置境域
• 江苏省扬中市地处东经119°42′~119°58′,北纬32°~32°19′,位 于镇江市丹徒区圌山东侧的扬子江中。由长江主航道南侧的雷公嘴、 太平洲、西沙、中心沙四个沙洲组成,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 分。市境呈西北~东南走向,南北长约40公里,东西平均宽约7公里。 东北与泰兴市、扬州市江都区、扬州市邗江区隔大江相望,西南与丹 徒区、丹阳市、常州市武进区依夹江为邻。全境总面积331平方公里, 水域88平方公里,陆地面积为2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16.66万 亩。
• 明代(1368—1644)有新洲之名。姚湘《太平洲始末 记·疆域志》云:“有明崛兴,真人斯起,其时海防扼要, 中山(徐达)统兵于前,麻督(麻贵)镇守于后”。在扬 中中部,为徐达的封地,徐氏后裔与民争田,曾发生乡民 王福兴告御状一案,洲上徐氏庄房改名“达兴庙”,沙洲 始称“细民洲”。
14
清朝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