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病理学课件肿瘤描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硬度:悬殊较大 影响因素: 来源、实质与间质的比例等 肿瘤的包膜: 良性:大多数有完整包膜
恶性:一般无包膜
乳头状
囊状
多房性囊状
结节状
乳头状
分叶状
肥厚浸润型膀胱癌
息肉型胃癌
胆管细胞癌
溃疡型直肠癌
巨块状肝细胞癌
2.组织结构
实质(parenchyma):即肿瘤细胞,是肿瘤的
主要成分,其分化程度和异型性大小可确定肿瘤的 良、恶性及恶性程度。 间质(mesenchyma, stroma):基本成分是 结缔组织和血管,可有淋巴细胞侵润。其内浸润的
免疫细胞是机体对肿瘤组织发生的免疫反应。
第二节
肿瘤的分化与异型性
肿瘤的分化: 分化:是肿瘤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与正 常组织的相似之处 ;相似的程度称为
肿瘤的分化度。 相似性大 :分化度高、分化好 相似性小 : 分化度低、分化差
异型性(atypia):是指肿瘤组织在瘤细 胞形态和瘤组织结构方面都与其发源的正 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病理学上将这 种差异称为异型性。 异型性表现在两个方面: 1.细胞异型性 2.结构异型性
(3)种植性转移:
体腔内肿瘤蔓延至器官表面时,瘤细胞脱落种植 在同一体腔其它器官的表面,继续生长形成多数 转移瘤。此种转移相应的浆膜腔常有血性积液。
腹腔内器官的癌肿(如胃癌)常发生广泛的种植 性转移,在女性患者可形成 Krukenberg瘤 (卵巢的种植性转移性粘液腺癌)。
(三)恶性肿瘤浸润和转移的机制
(1)器官内血管内 皮细胞上的配体能与 进入血循环的瘤细胞 表面黏附分子特异性 结合
(2)靶器官能释放 某些吸引瘤细胞的化 学趋化物质
转移部位的倾向性: 对器官的特殊亲和力 对器官的排斥性
肿瘤转移的分子遗传学:
转移抑制基因:
上皮钙粘素基因 (E-cadherin) ;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物基因 ;
(三)肿瘤的演进和异质化
肿瘤的演进(progression):指恶性肿瘤
在生长过程中变得越来越富有侵袭性和获得 更大恶性潜能的现象。
肿瘤的异质化(heterogeneity):指由
一个克隆来源的肿瘤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 成在侵袭能力、生长速度、对激素反应和抗 癌药物的敏感性、抗原表达以及转移潜能等 方面有所不同的亚克隆的过程。
第六章 肿 瘤 (tumor, neoplasm)
肿瘤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其中恶性肿瘤 目前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
肿瘤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有增加趋势。 中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为:胃、肝、肺、食管 和大肠癌,白血病,淋巴瘤,子宫颈、鼻烟 和乳腺癌共十大肿瘤。
讲授内容和重、难点
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急性白血病
周期(小时) 250.8 80.8 22-125
骨髓细胞
24-40
48-96
(二) 肿瘤血管形成
肿瘤刺激宿主血管持续生长,为其供应营养的过 程,称之。 肿瘤血管形成对肿瘤生长具有双重意义:提供营 养和分泌多肽生长因子以刺激瘤细胞生长。 是肿瘤继续生长、浸润和转移的前提,由血管生 成因子(VEGF、b-FGF)和抗血管生成因子(野生型 p53诱导的血小板反应蛋白1、血管静止素、肿瘤 静止素和内皮静止素)共同调控。
(一)肿瘤生长的动力学
无增殖力细胞
死 亡
休眠细胞 G0
与肿瘤生长 有关的因素
1. 肿瘤细胞倍增的时间 复制阶段的肿瘤细胞 2. 生长分数= 肿瘤细胞群体总数 3. 瘤细胞的生成与死亡的比例
人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比较
细胞种类 食道上皮 胃上皮 结肠上皮 周期(小时) 细胞种类 144 66 24-48 食道癌 胃癌 结肠癌
第四节
一、命名原则: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一)肿瘤命名的一般原则
良性肿瘤:组织/细胞类型+瘤(-oma)
恶性肿瘤:上皮组织起源的 组织/细胞类型+癌(carcinoma) 间叶组织起源的 组织/细胞类型+肉瘤(sarcoma)
一个肿瘤有癌和肉瘤两种成分称癌肉瘤 (carcinosarcoma)
(二)肿瘤命名的特殊情况
的差异。 良性肿瘤: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异型性,是良性 肿瘤的重要诊断依据。 恶性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更明星,瘤细胞排 列更紊乱、无正常的层次、层序和极向。
4.肿瘤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
胞质内可观察到各种提示肿瘤来源或分化 方向的细胞器。 如:神经内分泌肿瘤—神经内分泌颗粒 鳞癌—张力原纤维和桥粒
(二)肿瘤的扩散(spread of tumor)
是恶性肿瘤特有的生物学行为,具有直接蔓 延和转移两种方式,其中转移又经过淋巴道、 血道和种植三种途径。
1.直接蔓延:
指瘤细胞连续不断地沿着组织间隙、血管、 淋巴管或神经束衣浸润,破坏邻近的正常组织 或器官并继续生长,使肿瘤范围扩大。
2.转移(metastasis)
常用的一些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
AFP(甲胎蛋白) Calcitonin(降钙素) Chromogranin (嗜铬粒蛋白) GFAP (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 PSA SMA cytokeratins vimentin 生殖细胞肿瘤,肝c癌 甲状腺滤泡旁细胞, 甲状腺髓样癌 神经内分泌细胞 胶质细胞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平滑肌细胞,肌成纤维细胞 上皮细胞,间皮细胞 间叶组织
对机体影响
有害
有利
二、肿瘤的一般形态 1.肉眼形态:
数目:可以一个,也可同时或先后发生多个。
大小:大小悬殊,极小:甲状腺微小癌 大:卵巢囊腺癌 与肿瘤的性质、生长速度、时间、部位有关 外形:多种多样 影响因素:部位、组织来源、性质、生长方式 颜色:一般灰白,也可呈其它颜色 影响因素:组织来源、含血量、继发改变
二、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一)肿瘤的生长 1. 生长速度:慢(良性)、 快(恶性)、 由慢变快(良性恶性变) 2. 生长方式:
(1)膨胀性生长(expansive growth): 多为发生在深部组织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形成的肿瘤一般有完整包膜、界清、活动、 易摘除。
(2)外生性生长(exophytic growth):生长在体表、
核仁大、多;
核分裂像多、出现病理性核分裂像,不 对称分裂、多极性核分裂(对恶性肿瘤 有诊断意义)。
(3)瘤细胞浆的改变:核蛋白体增多胞浆嗜
碱(稍蓝染);可出现分泌物或代谢物的储
留(有助判断肿瘤来源)。
3. 肿瘤组织结构异型性
指瘤组织在空间排列方式(极向、器官样结构
及与间质的关系)上与其来源的正常组织之间
第五节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一、肿瘤生长的生物学
肿瘤遗传学研究证实肿瘤 是由一个细胞不断增生繁衍 形成的。 即肿瘤性增生是一种单克 隆性增生,而非多克隆性增 生。
恶性肿瘤的自然史:四个阶段
1.特定靶细胞的转化
2.转化细胞的生长 3.局部浸润 4.远处转移
单个肿瘤细胞 30次复制 临床上能检出的最小肿瘤 (数mm大小) 10次复制 患者能负荷的最大肿瘤 1kg重
异型性可反映肿瘤组织的成熟程度(分化 程度)。良性肿瘤异型性小,恶性肿瘤异 型性大。 异型性是诊断肿瘤、区别良、恶性肿瘤的 主要组织学依据。
间变(anaplasia):明显的异型性称间变, 恶性肿瘤细胞处于不分化的原始幼稚状态 (又称去分化状态)
间变性肿瘤:具有间变特征的肿瘤,称间变 性肿瘤。具有明显的多形性、异型性大,甚 至不能确定其组织来源。几乎都是高度恶性 肿瘤。
2.肿瘤细胞的异型性
良性肿瘤细胞与其起源的细胞形态十分相似, 异型性小。恶性肿瘤瘤细胞异型性显著,有 以下特点:
(1)瘤细胞的多形性:大小形态不一,一般较大, 可出现瘤巨细胞。
(2)瘤细胞核的多形性:对诊断恶性肿瘤至关重 要,要观察以下内容:
核大小不一,一般较大,核/质增大 形状不一,出现巨核、多核和畸异核; 核膜厚,染色质分布不均;
nm23(non-metastasis)基因
转移基因:
ezrin基因(横纹肌肉瘤和骨肉瘤)
间质微环境和肿瘤发生:
ECM降解——血管形成和肿瘤生长
致癌信号的产生:
“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可促使人前列 腺上皮细胞株为低分化前列腺癌。
肿瘤的异型性(atypia)
肿瘤的生长和扩散(难点为机制)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肿瘤的命名和分类 常见肿瘤举例(上皮性肿瘤) 肿瘤的病因学和发病机制(难点)
第一节
一、概念
肿瘤的概念和一般形态
1. 在致瘤因子的作用下,局部组织某一个细胞 在基因水平上失去了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 导致其克隆性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 这种新生物形成的过程称为肿瘤形成。
概念:转移是指恶性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
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远隔部位并继续生长,形 成与原发瘤同类型肿瘤的过程。
常见的转移途径有: (1)淋巴道转移: 是癌最常见的转移方式
转移过程:局部Ln
远隔Ln
胸导管
血流。
转移瘤的特点: Ln肿大、灰白、质硬,晚期融合
(2)血道转移:是肉瘤最常见的转移途径
形成转移的条件:
癌栓形成+浸润机制 肿瘤异质化+高侵袭力亚克隆
转移部位的倾向性: 对器官的特殊亲和力 对器官的排斥性
肿瘤转移的器官选择性
肿瘤细胞的血行转
移或淋巴道转移并不总 是循着血流或淋巴液流 动方向到达相应的脏器, 既使通过渗透进入人体 腔的肿瘤细胞也不循自 然沉淀规律继发生长。
原发肿瘤
乳腺癌 前列腺癌
常见的继发转移器官
骨、脑、肾上腺 骨
肺小细胞癌
皮肤黑色素瘤 眼脉络膜黑色素瘤 甲状腺癌 肾透明细胞癌 睾丸癌 膀胱癌 神经母细胞瘤
骨、脑、肝
肺(95%)、脑 肝(100%) 骨 骨、肝、甲状腺 肝 脑 肝、肾上腺
肿瘤的血行播散
形成转移灶的机率 <1‰
形成转移的条件:
癌栓形成+浸润机制 肿瘤异质化+高侵袭力亚克隆
转移过程:从细静脉或毛细血管或胸导管入血,顺 血流运行,并穿过血管壁在其它部位继续生长形成 转移瘤。 常见的转移部位: 肺(最常见)、肝、骨。也可转移 到脑(可伴肺转移或不伴肺转移)和脊髓、甚至全 身各部位。 血道转移瘤的特点:多个、界清、散在的瘤结节。 一般位于近包膜处,靠近器官表面时可形成“癌 脐” 。
遗传性:能将增生的特点传给子代细胞,病因
消除后仍继续生长。
与机体不协调性:持续性生长,破坏正常组织。
肿瘤性增生与非肿瘤性增生的区别:
增生 分化程度 与机体协调性 病因去除 形态结构、功能 肿瘤性增生 单克隆性 失去分化成熟能力 相对自主性 持续生长 异常 非肿瘤性增生 多克隆性 分化成熟 具有自限性 停止生长 正常
与肿瘤自身的生物学特点和转移部位的微环
境有关,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局部浸润机制:包括瘤C彼此之间粘附力降
低、瘤C与基底膜紧密附着、细胞外基质的
降解和瘤C的移出4步。
1. 癌C表面粘附分子减少 2. 癌C与基底膜粘着
3. ECM降解 4. 癌C迁移
肿瘤的血行播散
形成转移灶的机率 <1‰
这种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故名肿瘤 (tumor)。
所有的恶性肿瘤总称为癌症(cancer)。 可导致肿瘤形成的各种因素称致瘤因子 可导致恶性肿瘤形成的物质统称为致癌物
2. 瘤性增生与反应性增生(炎性、再生性和修复 性增生)有本质性不同。
瘤性增生又称异常增生,具有以下特点:
单克隆性增生: 不成熟性:表现出代谢、功能和结构的幼稚性。
体腔或管道器官表面的肿瘤,常向表面生长形成不同肉
眼形态的肿物。 良性肿瘤----仅向表面生长
恶性肿瘤----表面生长同时兼有向深部组织浸润生长
(3)浸润性生长(infiltrating growth):大多数恶性肿
瘤的生长方式。瘤细胞侵入周围组织间隙、血管或神经
束衣,浸润并破坏周围组织。瘤性肿块无包膜、界不清、 固定、难于切净,因而手术后容易复发。
1. 2. 3. 4. 5. 6. 以母细胞瘤命名(-blastoma) 以病、瘤命名 以恶性…瘤命名 以人名命名 以肿瘤细胞的形态命名 以瘤病命名(-omatosis)
Leabharlann Baidu
二、肿瘤的分类
以组织发生为依据,每类又按照生物学行 为分为良、恶性两大类(详见教科书P139 表6-2)。 新系列WHO肿瘤分类不仅以病理学改变 作为基础,而且结合临床表现、免疫表型 和分子遗传学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