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理综]十五年高考力学试题汇编合集
2015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

2015年高考物理真题分类汇编:电磁感应1. (2015新课标I-19)(多选)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B. 圆盘内的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C. 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D. 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了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2 .【2015新课标II-15】如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abc 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方向平行于ab 边向上。
当金属框绕ab 边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a 、b 、c 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 a 、U b 、U c .已知bc边的长度为l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U a > U c ,金属框中无电流B. U b >U c ,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b-c-aC .U bc =-1/2Bl 2ω,金属框中无电流D. U bc =1/2Bl2w ,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c-b-a3.【2015重庆-4】题4图为无线充电技术中使用的受电线圈示意图,线圈匝数为,面积为.若在到时间内,匀强磁场平行于线圈轴线向右穿过线圈,其磁感应强度大小由均匀增加到,则该段时间线圈两端a 和b 之间的电势差()A.恒为B. 从0均匀变化到C.恒为D.从0均匀变化到4.(2015浙江-24)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电磁天平”,如图1所示,等臂天平的左臂为挂盘,右臂挂有矩形线圈,两臂平衡。
线圈的水平边长L=0.1m ,竖直边长H=0.3m ,匝数为。
线圈的下边处于匀强磁场内,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里。
线圈中通有可在0~2.0A 范围内调节的电流I 。
挂盘放上待测物体后,调节线圈中电流使得天平平衡,测出电流即可测得物体的质量。
2015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物理部分(浙江卷)-Word版含解析1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通过导体的热功率与电流大小成正比B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力的作用时间成正比C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成正比D 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 【答案】C15.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 ∆,用xt∆∆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x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D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答案】A【解析】平均速度近似等于瞬时速度,应用了极限思想,即在0t ∆→的情况下xt∆∆近似看做平均速度,所以要使得xt∆∆更接近通过光电门的瞬时速度,需要缩短通过时间,即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A 正确;16.如图所示为静电力演示仪,两金属极板分别固定于绝缘支架上,且正对平行放置。
工作时两板分别接高压直流电源的正负极,表面镀铝的乒乓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金属极板中间,则A 乒乓球的左侧感应出负电荷B 乒乓球受到扰动后,会被吸在左极板上C 乒乓球共受到电场力,重力和库仑力三个力的作用D 用绝缘棒将乒乓球拨到与右极板接触,放开后乒乓球会在两极板间来回碰撞 【答案】D17. 如图所示为足球球门,球门宽为L ,一个球员在球门中心正前方距离球门s 处高高跃起,将足球顶入球门的左下方死角(图中P 点)。
球员顶球点的高度为h 。
足球做平抛运动(足球可看做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则A 足球位移大小224L x s =+B 足球初速度的大小22024g L v s h ⎛⎫=+ ⎪⎝⎭C 足球末速度的大小22424g L v s gh h ⎛⎫=++ ⎪⎝⎭D 足球初速度的方向与球门线夹角的正切值tan 2Lsθ=【答案】B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选不选的的3分,有选错的得0分)18.我国科学教正在研制航母舰载机使用的电磁弹射器。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试题(浙江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浙江卷)14.(2015浙江理综,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通过导体的热功率与电流大小成正比 B.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力的作用时间成正比 C.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两极间的电势差成正比D.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 答案:C解析:由P=I 2R 可知,A 项错误;由W=Fl cos θ可知,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力的作用时间无必然关系,B 项错误;由Q=CU 可知,C 项正确;弹簧劲度系数由弹簧自身决定,与形变量无关,D 项错误。
15.(2015浙江理综,15)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Δt 。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Δx ,用Δx Δt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
为使Δx Δ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A.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C.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 答案:A解析:由瞬时速度的定义式v=Δx Δt可知,当Δt →0时,为t 时刻瞬时速度,故A 项正确。
16.(2015浙江理综,16)如图所示为静电力演示仪,两金属极板分别固定于绝缘支架上,且正对平行放置。
工作时两板分别接高压直流电源的正负极,表面镀铝的乒乓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两金属极板中间,则( ) A.乒乓球的左侧感应出负电荷B.乒乓球受到扰动后,会被吸在左极板上C.乒乓球共受到电场力、重力和库仑力三个力的作用D.用绝缘棒将乒乓球拨到与右极板接触,放开后乒乓球会在两极板间来回碰撞 答案:D解析:乒乓球的左侧感应出正电荷,A 项错误;因乒乓球整体不带电,故受重力和绳拉力两个力的作用,C 项错误;若乒乓球与右极板接触,会带上正电荷,乒乓球和右极板因带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带正电的乒乓球在电场力作用下向左运动而撞到左极板上,从而带上负电荷,再被弹开向右运动撞到右极板,乒乓球再带上正电荷,如此在两极板间来回碰撞,故D 项正确,B 项错误。
15年高考江苏卷理综物理

一、单向选择题:此题共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1.一电器中的变压器可视为理想变压器,它将220V 交变电流改成110V ,已知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800,那么副线圈匝数为A .200B .400C .1600D .3200 【答案】B【解析】:依照变压器的变压规律2121n n U U ,可求副线圈匝数为400,因此B 正确。
2.静电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我国早在西汉末年已有对静电现象的记载《春秋纬 考异邮》中有玳瑁吸衣假设只说,但以下不属于静电现象的是 A .梳过头发的塑料梳子吸起纸屑B .带电小球移至不带电金属球周围,二者彼此吸引C .小线圈接近通电线圈进程中,小线圈中产生电流D .从干燥的地毯走过,手碰着金属把手时有被电击的感觉 【答案】C【解析】:小线圈接近通电线圈进程中,消息平安中产生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不是静电现象,因此C 正确。
3.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熟悉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 peg b ”的发觉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
“51 peg b ”绕其中心恒星做匀速圆周运动,周期约为4天,轨道半径约为地球绕太阳运动半径为120,该中心恒星与太阳的质量比约为 A .110B .1C .5D .10 【答案】B4.如下图,用天平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以下各选项所示的载流线圈匝数相同,边长NM 相等,将它们别离挂在天平的右臂下方,线圈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天平处于平稳状态,假设磁场发生微小转变,天平最容易失去平稳的是【答案】A5.如下图,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m 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刻别离为5s 和2s 。
关卡刚放行时,一同窗当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2/m s 由静止加速到2m/s ,然后匀速向前,那么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 .关卡2 B .关卡3 C .关卡4 D .关卡5【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该同窗先加速后匀速,速度增大到2m/s 历时t 1=1s ,在加速时刻内通过的位移m at x 12121==,t 2=4s ,x 2=vt 2=8m ,已过关卡2, t 3=2s 时刻内x 3=4m ,关卡打开,t 4=5s ,x 4=vt 4=10m ,现在关卡关闭,距离关卡4还有1m ,抵达关卡4还需t 5=1/2s ,小于2s ,因此最先挡在眼前的是关卡4,故C正确。
2015年高考真题理科综合——北京卷试题及解析(物理部分)

绝密★启用前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B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C .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D .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答案】C1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α衰变的是 A .1441717281N He O H +→+ B .238234492902U Th He →+ C .23411120H H He n +→+D .234234090911Th Pa e -→+【答案】B15.周期为2.0s 的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 沿y 轴负方向运动。
则该波 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20m/s B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10m/s C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20m/s D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10m/s 【答案】B16.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己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离,那么A .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B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C .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答案】D17.实验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 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
则 A .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 .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 .轨迹l 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 .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答案】D18.“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
(完整)06-15年近十年全国高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力与运动,推荐文档

前言:力(物体间的作用)和运动(物体运动方式)是整个物理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中物理的重点内容;近年来在高考中所在的比重是越来越大!有两到三个选择题,必有一个实验题,必有一个计算题,总分值在高考中占45分左右!本专题主要讲解高考中力与运动的选择题部分。
一、常考的力(1)重力(2)弹力(3)摩擦力二、常考的运动(1)匀速直线运动(2)匀变速直线运动三、高考常考的力与运动在选择题部分主要是以下几种考法:1、静力学(不考虑物体的运动)方法:受力分析,矢量运算;在对物体进行正确受力分析的基础上,用代表力的箭头构建矢量三角形,运用三角形的知识进行求解。
(1)边角关系;(2)三角函数;2、动力学(力和运动的定性关系)方法:受力分析,惯性定律;在对物体进行正确受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惯性定律的知识进行求解。
(1)已知运动情况求力;(2)已知受力情况求运动;3、动力学(力与运动的定量关系)方法:受力分析,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
在对物体进行正确受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牛顿运动定律或功能关系的知识进行求解。
(1)牛顿运动定律:F=ma(2)功能关系:FX=0.5mv2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15.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
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A.4μmg B.3μmgC.2μmg D.μmg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1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的作用.力F可按图(a)、(b)、(c)、(d)所示的两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与mg的比值,为沿斜面向上为正)已知此物体在t=0时速度为零,若用4321υυυυ、、、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A.1υ B.2υ C.3υ D.4υ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1)15.如图,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右端与一小球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A.向右做加速运动 B.向右做减速运动C.向左做加速运动D.向左做减速运动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16.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
2015年高考物理理科综合山东卷(物理部分)

2015年高考物理理科综合山东卷(物理部分)二、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距地面高5m的水平直轨道A、B两点相距2m,在B点用细线悬挂一小球,离地高度为h,如图。
小车始终以4m/s的速度沿轨道匀速运动,经过A点时将随车携带的小球由轨道高度自由卸下,小车运动至B点时细线被轧断,最后两球同时落地。
不计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g=10m/s²。
可求得h等于( )A.1.25mB.2.25mC.3.75mD.4.75m2.如图,拉格朗日点L1位于地球和月球连线上,处在该点的物体在地球和月球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可与月球一起以相同的周期绕地球运动。
据此,科学家设想在拉格朗日点L1建立空间站,使其与月球同周期绕地球运动。
以a1、a2分别表示该空间站和月球向心加速度的大小,a3表示地球同步卫星向心加速度的大小。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a2>a3>a1B.a2>a1>a3C.a3>a1>a2D.a3>a2>a13.如图,滑块A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在一水平力作用下紧靠滑块A(A、B接触面竖直),此时A恰好不滑动,B刚好不下滑。
已知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A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A与B的质量之比为( )A.<<\frac{1}{\sub{μ}{1}\sub{μ}{2}}>>B.<<\frac{1-\sub{μ}{1}\sub{μ}{2}}{\sub{μ}{1}\sub{μ}{2}}>>C.<<\frac{1+\sub{μ}{1}\sub{μ}{2}}{\sub{μ}{1}\sub{μ}{2}}>>D.<<\frac{2+\sub{μ}{1}\sub{μ}{2}}{\sub{μ}{1}\sub{μ}{2}}>>4.如图,一均匀金属圆盘绕通过其圆心且与盘面垂直的轴逆时针匀速转动。
2015年全国高考物理真题汇编(12套)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14.(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Ⅰ)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D )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解析:因洛伦兹力不做功,故带电粒子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的磁场区域后,其速度大小不变,由r=知,轨道半径增大;由角速度ω=知,角速度减小,选项D正确.15.(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Ⅰ)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一电子由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B )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解析:由电子从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可知,φM>φN=φP,故过N,P点的直线d位于某一等势面上,则与直线d平行的直线c也位于某一等势面上,选项A错误,B正确;φM=φQ,则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不做功,选项C错误;由于φP<φM=φQ,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选项D错误.16.(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Ⅰ)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 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 A )A.U=66 V,k=B.U=22 V,k=C.U=66 V,k=D.U=22 V,k=解析:设原线圈中电流为I,由=知副线圈中的电流I2=3I,由题意知副线圈中电阻两端的电压U=3IR,则原线圈回路中R两端的电压U'=IR=,原线圈两端的电压U1=3U,由闭合电路中电压关系可知U1+U'=220 V,即3U+=220 V,解得U=66 V,原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P1=I2R,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P2=(3I)2R,k===,选项A正确.17.(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Ⅰ)如图,一半径为R、粗糙程度处处相同的半圆形轨道竖直固定放置,直径POQ水平.一质量为m的质点自P点上方高度R处由静止开始下落,恰好从P点进入轨道.质点滑到轨道最低点N时,对轨道的压力为4mg,g为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用W表示质点从P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则( C )A.W=mgR,质点恰好可以到达Q点B.W>mgR,质点不能到达Q点C.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D.W<mgR,质点到达Q点后,继续上升一段距离解析:质点由静止开始下落到最低点N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mg·2R-W=mv2质点在最低点:F N-mg=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 N=4mg联立得W=mgR,质点由N点到Q点的过程中在等高位置处的速率总小于由P点到N点下滑时的速率,故由N点到Q点过程克服摩擦力做功W'<W,故质点到达Q点后,会继续上升一段距离,选项C正确.18.(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Ⅰ)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1和L2,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v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 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D )A.<v<L1B.<v<C.<v<D.<v<解析:乒乓球做平抛运动,落到右侧台面上时经历的时间t1满足3h=g.当v取最大值时其水平位移最大,落点应在右侧台面的台角处,有v max t1=,解得v max=;当v取最小值时其水平位移最小,发射方向沿正前方且恰好擦网而过,此时有3h-h=g,=v min t2,解得v min=.故选项D正确.19.(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Ⅰ)1824年,法国科学家阿拉果完成了著名的“圆盘实验”.实验中将一铜圆盘水平放置,在其中心正上方用柔软细线悬挂一枚可以自由旋转的磁针,如图所示.实验中发现,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磁针也随着一起转动起来,但略有滞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 )A.圆盘上产生了感应电动势B.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C.在圆盘转动的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发生了变化D.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电流,此电流产生的磁场导致磁针转动解析:当圆盘在磁针的磁场中绕过圆盘中心的竖直轴旋转时,圆盘的半径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选项A正确;圆盘内的涡电流产生的磁场对磁针施加磁场力作用,导致磁针转动,选项B正确;由于圆盘中心正上方悬挂小磁针,在圆盘转动过程中,磁针的磁场穿过整个圆盘的磁通量不变,选项C错误;圆盘中的自由电子随圆盘一起运动形成的电流的磁场沿圆盘轴线方向,此磁场不会导致磁针转动,选项D错误.20.(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Ⅰ)如图(a),一物块在t=0时刻滑上一固定斜面,其运动的v t图线如图(b)所示.若重力加速度及图中的v0,v1,t1均为已知量,则可求出( ACD )图(a) 图(b)A.斜面的倾角B.物块的质量C.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D.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最大高度解析:设物块的质量为m、斜面的倾角为θ,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块沿斜面上滑和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1和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θ+μmgcos θ=ma1,mgsin θ-μmgcos θ=ma2.再结合v t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有a1=,a2=.由上述四式可见,无法求出m,可以求出θ、μ,故选项B错误,A,C均正确;0~t1时间内的v t图线与横轴包围的面积大小等于物块沿斜面上滑的最大距离,θ已求出,故可以求出物块上滑的最大高度,故选项D正确.21.(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Ⅰ)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 m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3 k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约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 m/s2.则此探测器( BD )A.在着陆前的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 m/s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 N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解析: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大小g月=G,g地=G,得g月=g地≈1.66 m/s2,则探测器在月球表面着陆前的速度大小v t==3.6 m/s,选项A错误;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F=mg月≈2×103 N,选项B正确;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过程中,有发动机工作阶段,探测器的机械能不守恒,选项C错误;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v月=<,故选项D正确.第Ⅱ卷22.(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Ⅰ)某物理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一个粗测玩具小车通过凹形桥最低点时的速度的实验.所用器材有:玩具小车、压力式托盘秤、凹形桥模拟器(圆弧部分的半径为R=0.20 m).完成下列填空:(1)将凹形桥模拟器静置于托盘秤上,如图(a)所示,托盘秤的示数为1.00 kg;(2)将玩具小车静置于凹形桥模拟器最低点时,托盘秤的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kg;(3)将小车从凹形桥模拟器某一位置释放,小车经过最低点后滑向另一侧.此过程中托盘秤的最大示数为m;多次从同一位置(4)根据以上数据,可求出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为N;小车通过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m/s.(重力加速度大小取9.80 m/s2,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解析:(2)托盘秤的最小刻度为0.1 kg,读数要估读到0.01 kg,示数为1.40 kg.(4)小车经过凹形桥最低点时对桥的压力F N=g-M桥g=(1.81-1.00)×9.80 N≈7.9 N,小车通过最低点时受到的支持力F N'=F N=7.9 N,小车质量m车=1.40 kg-1.00 kg=0.40 kg,由F N'-m车g=m车,解得v≈1.4 m/s.答案:(2)1.40 (4)7.9 1.423.(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Ⅰ)图(a)为某同学改装和校准毫安表的电路图,其中虚线框内是毫安表的改装电路.(1)已知毫安表表头的内阻为100 Ω,满偏电流为1 mA;R1和R2为阻值固定的电阻.若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3 mA;若使用a和c两个接线柱,电表量程为10 mA.由题给条件和数据,可以求出R1= Ω,R2= Ω.(2)现用一量程为3 mA、内阻为150 Ω的标准电流表○A 对改装电表的3 mA挡进行校准,校准时需选取的刻度为0.5,1.0,1.5,2.0,2.5,3.0 mA.电池的电动势为1.5 V,内阻忽略不计;定值电阻R0有两种规格,阻值分别为300 Ω和1 000 Ω;滑动变阻器R有两种规格,最大阻值分别为750 Ω和3 000 Ω.则R0应选用阻值为Ω的电阻,R应选用最大阻值为Ω的滑动变阻器.(3)若电阻R1和R2中有一个因损坏而阻值变为无穷大,利用图(b)的电路可以判断出损坏的电阻.图(b)中的R'为保护电阻,虚线框内未画出的电路即为图(a)虚线框内的电路.则图中的d点应和接线柱(填“b”或“c”)相连.判断依据是: .解析:(1)由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有:使用a和b两个接线柱时1 mA×100 Ω=(3-1)mA×(R1+R2);使用a和c两个接线柱时1 mA×(100 Ω+R2)=(10-1)mA×R1,联立可得R1=15 Ω,R2=35 Ω.(2)由题意知校准时电路中电流的范围为0.5 mA≤I≤3.0 mA,则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电路中总电阻R总=,满足500 Ω≤R总≤3 000 Ω,而两电表的总电阻R A=150 Ω+=183 Ω,故R0+R应满足317 Ω≤R0+R≤2 817 Ω,可知R0只能选用300 Ω的,R只能选用3 000 Ω的.(3)在图(b)电路中,当d接c时,若R1损坏,则毫安表仍接入电路而有示数,若R2损坏,则毫安表不接入电路而无示数,故可由毫安表有无示数来判断损坏的电阻;当d接b时,无论R1还是R2损坏,对毫安表示数的影响相同,从而不能进行判定.答案:(1)15 35 (2)300 3 000(3)c 闭合开关时,若电表指针偏转,则损坏的电阻是R1;若电表指针不动,则损坏的电阻是R224.(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Ⅰ)如图,一长为10 cm的金属棒ab用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水平地悬挂在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为0.1 T,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弹簧上端固定,下端与金属棒绝缘.金属棒通过开关与一电动势为12 V的电池相连,电路总电阻为2 Ω.已知开关断开时两弹簧的伸长量均为0.5 cm;闭合开关,系统重新平衡后,两弹簧的伸长量与开关断开时相比均改变了0.3 cm.重力加速度大小取10 m/s2.判断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方向,并求出金属棒的质量.解析:依题意,开关闭合后,电流方向为从b到a,由左手定则可知,金属棒所受的安培力方向为竖直向下.开关断开时,两弹簧各自相对于其原长的伸长量为Δl1=0.5 cm.由胡克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得2kΔl1=mg①式中,m为金属棒的质量,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g是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开关闭合后,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大小为F=ILB②式中,I是回路电流,L是金属棒的长度.两弹簧各自再伸长了Δl2=0.3 cm,由胡克定律和力的平衡条件得2k(Δl1+Δl2)=mg+F③由欧姆定律有E=IR④式中,E是电池的电动势,R是电路总电阻.联立①②③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m=0.01 kg.答案:见解析25.(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Ⅰ)一长木板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木板左端放置一小物块;在木板右方有一墙壁,木板右端与墙壁的距离为4.5 m,如图(a)所示.t=0时刻开始,小物块与木板一起以共同速度向右运动,直至t=1 s时木板与墙壁碰撞(碰撞时间极短).碰撞前后木板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运动过程中小物块始终未离开木板.已知碰撞后1 s时间内小物块的v t图线如图(b)所示.木板的质量是小物块质量的15倍,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求:图(a) 图(b)(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及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2;(2)木板的最小长度;(3)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解析:(1)规定向右为正方向.木板与墙壁相碰前,小物块和木板一起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1,小物块和木板的质量分别为m和M,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1(m+M)g=(m+M)a1①由图(b)可知,木板与墙壁碰前瞬间的速度v1=4 m/s,由运动学公式得v1=v0+a1t1②s0=v0t1+a1③式中,t1=1 s,s0=4.5 m是木板与墙壁碰前瞬间的位移,v0是小物块和木板开始运动时的速度.联立①②③式并结合题给条件得μ1=0.1④在木板与墙壁碰撞后,木板以-v1的初速度向左做匀变速运动,小物块以v1的初速度向右做匀变速运动.设小物块的加速度为a2,由牛顿第二定律有-μ2mg=ma2⑤由图(b)可得a2=⑥式中,t2=2 s,v2=0,联立⑤⑥式并结合题给条件得μ2=0.4;⑦(2)设碰撞后木板的加速度为a3,经过时间Δt,木板和小物块刚好具有共同速度v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μ2mg+μ1(M+m)g=Ma3⑧v3=-v1+a3Δt⑨v3=v1+a2Δt⑩碰撞后至木板和小物块刚好达到共同速度的过程中,木板的位移为s 1=Δt小物块的位移为s 2=Δt小物块相对木板的位移为Δs=s 2-s1联立⑥⑧⑨⑩式,并代入数据得Δs=6.0 m因为运动过程中小物块没有脱离木板,所以木板的最小长度应为6.0 m;(3)在小物块和木板具有共同速度后,两者向左做匀变速运动直至停止,设加速度为a4,此过程中小物块和木板运动的位移为s3.由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得μ1(m+M)g=(m+M)a40-=2a4s3碰后木板运动的位移为s=s1+s3联立⑥⑧⑨⑩式,并代入数据得s=-6.5 m木板右端离墙壁的最终距离为6.5 m.答案:(1)0.1 0.4 (2)6.0 m (3)6.5 m33.[物理——选修33](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Ⅰ)(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将一块晶体敲碎后,得到的小颗粒是非晶体B.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有些晶体在不同方向上有不同的光学性质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在合适的条件下,某些晶体可以转变为非晶体,某些非晶体也可以转变为晶体E.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2)如图,一固定的竖直汽缸由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已知大活塞的质量为m1=2.50 kg,横截面积为S1=80.0 cm2;小活塞的质量为m2=1.50 kg,横截面积为S2=40.0 cm2;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保持为l=40.0 cm;汽缸外大气的压强为p=1.00×105 Pa,温度为T=303 K.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两活塞间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1=495 K.现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忽略两活塞与汽缸壁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g取10 m/s2.求:①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②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解析:(1)晶体被敲碎后,其空间点阵结构未变,仍是晶体,A错误;单晶体光学性质各向异性,B正确;同种元素由于空间的排列结构而形成不同物质的晶体,C正确;如果外界条件改变了分子或原子的空间排列结构,晶体和非晶体之间可以互相转化,D正确;在晶体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只是分子平均动能保持不变,分子势能会发生改变,内能也会改变,E错误.(2)①设初始时气体体积为V1,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缸内封闭气体的体积为V2,温度为T2.由题给条件得V1=S2l-+S1①V2=S2l②在活塞缓慢下移的过程中,用p1表示缸内气体的压强,由力的平衡条件得S1(p1-p)=m1g+m2g+S2(p1-p)③故缸内气体的压强不变.由盖—吕萨克定律有=④联立①②④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T2=330 K;⑤②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刚接触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1.在此后与汽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的过程中,被封闭气体的体积不变.设达到热平衡时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由查理定律,有=⑥联立③⑤⑥式并代入题给数据得p'=1.01×105 Pa.答案:(1)BCD (2)①330 K ②1.01×105 Pa34.[物理——选修34](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Ⅰ)(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分别用红色和绿色的激光照射同一双缝,在双缝后的屏幕上,红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1与绿光的干涉条纹间距Δx2相比,Δx1Δx2(填“>”“=”或“<”).若实验中红光的波长为630 nm,双缝与屏幕的距离为1.00 m,测得第1条到第6条亮条纹中心间的距离为10.5 mm,则双缝之间的距离为mm.(2)甲、乙两列简谐横波在同一介质中分别沿x轴正向和负向传播,波速均为v=25 cm/s.两列波在t=0时的波形曲线如图所示.求:①t=0时,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 cm的所有质点的x坐标;②从t=0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 cm的质点的时间.解析:(1)根据公式Δx=λ,红光波长大于绿光波长,因此Δx1>Δx2.根据题意,条纹间距Δx= mm=2.1 mm,所以d==3.00×10-4 m=0.300 mm.(2)①t=0时,在x=50 cm处两列波的波峰相遇,该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为16 cm.两列波的波峰相遇处的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均为16 cm.从图线可以看出,甲、乙两列波的波长分别为λ1=50 cm,λ2=60 cm①甲、乙两列波波峰的x坐标分别为x1=50+k1λ1,k1=0,±1,±2,…②x2=50+k2λ2,k2=0,±1,±2,…③由①②③式得,介质中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 cm的所有质点的x坐标为x=(50+300n)cm,n=0,±1,±2,…④②只有两列波的波谷相遇处的质点的位移为-16 cm.t=0时,两波波谷间的x坐标之差为Δx'=50+(2m2+1)-50+(2m1+1)⑤式中,m1和m2均为整数.将①式代入⑤式得Δx'=10(6m2-5m1)+5由于m1,m2均为整数,相向传播的波谷间的距离最小为Δx0'=5 cm从t=0开始,介质中最早出现偏离平衡位置位移为-16 cm的质点的时间为t=代入数据得t=0.1 s.答案:(1)> 0.300(2)①x=(50+300n)cm n=0,±1,±2,…②0.1 s35.[物理——选修3-5](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Ⅰ)(1)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止电压U c与入射光的频率ν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k和b,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e,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2)如图,在足够长的光滑水平面上,物体A,B,C位于同一直线上,A位于B,C之间.A的质量为m,B,C的质量都为M,三者均处于静止状态.现使A 以某一速度向右运动,求m和M之间应满足什么条件,才能使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设物体间的碰撞都是弹性的.解析:(1)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E km=hν-W0,又因为E km=eU c,得到U c=ν-,所以=k,h=ek;-=b,W0=-eb.(2)A向右运动与C发生第一次碰撞,碰撞过程中,系统的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设速度方向向右为正,开始时A的速度为v0,第一次碰撞后C的速度为v C1,A的速度为v A1.由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0=mv A1+Mv C1①m=m+M②联立①②式得v A1=v0③v C1=v0④如果m>M,第一次碰撞后,A与C速度同向,且A的速度小于C的速度,不可能与B发生碰撞;如果m=M,第一次碰撞后,A停止,C以A碰前的速度向右运动,A不可能与B发生碰撞;所以只需考虑m<M的情况.第一次碰撞后,A反向运动与B发生碰撞.设与B发生碰撞后,A的速度为v A2,B的速度为v B1,同样有v A2=v A1=2v0⑤根据题意,要求A只与B,C各发生一次碰撞,应有v A2≤v C1⑥联立④⑤⑥式得m2+4mM-M2≥0解得m≥(-2)M另一解m≤-(+2)M舍去.所以,m和M应满足的条件为(-2)M≤m<M.答案:(1)ek -eb (2)(-2)M≤m<M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14.(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Ⅱ)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a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 D )A.保持静止状态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解析:最初带电微粒处于静止状态,受力如图(甲),Eq=mg;当两板绕过a点的轴逆时针转过45°时,带电微粒的受力如图(乙),其合力指向左下方,故微粒从静止开始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选项D正确.15.(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Ⅱ)如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abc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平行于ab边向上.当金属框绕ab边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 a,U b,U c.已知bc边的长度为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C )A.U a>U c,金属框中无电流B.U b>U c,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 b c aC.U bc=-Bl2ω,金属框中无电流D.U ac=Bl2ω,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c-b-a解析:闭合金属框在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穿过金属框的磁通量始终为零,金属框中无电流.由右手定则可知U b=U a<U c,选项A,B,D 错误;b,c两点的电势差U bc=-Blv中=-Bl2ω,选项C正确.16.(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Ⅱ)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 m/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5×103 m/s,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 B )A.西偏北方向,1.9×103 m/sB.东偏南方向,1.9×103 m/sC.西偏北方向,2.7×103 m/sD.东偏南方向,2.7×103 m/s解析:同步卫星的速度v方向为正东方向,设卫星在转移轨道上的速度为v1,附加速度为v2,由速度的合成可知v2的方向为东偏南方向,其大小为v2=≈1.9×103 m/s,故选项B正确.17.(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Ⅱ)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 A )解析:由题意知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P1,P2时,汽车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1,v2满足P1=fv1,P2=fv2,即v1=P1/f,v2=P2/f.若t=0时刻v0<v1,则0~t1时间内汽车先加速,有-f=ma1,可见a1随着v的增大而减小,选项B、D错误;若v0=v1,汽车在0~t1时间内匀速运动,因选项中不涉及v0>v1的情况,故不作分析.在t1时刻,发动机的功率突然由P1增大到P2,而瞬时速度未来得及变化,则由P=Fv知牵引力突然增大,则汽车立即开始做加速运动,有-f=ma2,同样,a2随v的增大而减小,直到a2=0时开始匀速运动,故选项A正确,C错误.18.(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Ⅱ)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 )A.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B.指南针能够指向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C.指南针的指向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D.在指南针正上方附近沿指针方向放置一直导线,导线通电时指南针不偏转解析:任何磁体均具有两个磁极,故选项A错误;指南针之所以能指向南北,是因为指南针的两个磁极受到磁场力的作用,这说明地球具有磁场,即选项B正确;放在指南针附近的铁块被磁化后,反过来会影响指南针的指向,即选项C正确;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对其正下方的指南针有磁场力的作用,会使指南针发生偏转,故选项D错误.19.(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Ⅱ)有两个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Ⅰ中的磁感应强度是Ⅱ中的k倍,两个速率相同的电子分别在两磁场区域做圆周运动.与Ⅰ中运动的电子相比,Ⅱ中的电子( AC )A.运动轨迹的半径是Ⅰ中的k倍B.加速度的大小是Ⅰ中的k倍C.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Ⅰ中的k倍D.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与Ⅰ中的相等解析:由题意可知,v1=v2,B1=kB2.电子运动的轨迹半径R=∝,故R2=kR1,选项A正确;加速度大小a=∝B,故a2=,选项B错误;周期T=∝,故T2=kT1,选项C正确;角速度ω==∝B,故ω2=,选项D错误.20.(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Ⅱ)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和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BC )A.8B.10C.15D.18解析:如图所示,假设挂钩P,Q东边有x节车厢,西边有y节车厢,每节车厢质量为m.当向东行驶时,以y节车厢为研究对象,则有F=mya;当向西行驶时,以x节车厢为研究对象,则有F=mxa,联立两式有y=x.可见,列车总节数N=x+y=x,设x=3n(n=1,2,3…),则N=5n,故可知选项B,C正确.21.(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Ⅱ)如图,滑块a,b的质量均为m,a套在固定竖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b放在地面上.a、b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a、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BD )A.a落地前,轻杆对b一直做正功B.a落地时速度大小为C.a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g。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全国卷Ⅰ)

14.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
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解析】选D。
带电粒子由一个磁场进入另一个磁场,线速度大小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2vr,可知轨道半径增大,再根据v=ωr知角速度减小,故选项D正确。
【误区警示】本题易误认为带电粒子的线速度发生变化。
15.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
一电子由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1)熟练掌握匀强电场的特点。
(2)根据电场力做负功判断两点电势的高低。
(3)根据电子两次做功相等分析N、P两点电势的高低。
【解析】选B。
根据电子移动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可知φM>φN,φM>φP,由于电场力做功相等,可知φN=φP,直线d位于同一等势面内,根据匀强电场的特点,可判断直线c也位于同一等势面内,故选项B正确,A错误;由于φM=φQ,电子由M点到Q点,电场力做功为零,C错误;因为φP<φM=φQ,电子由P点到Q点,电场力应做正功,选项D错误。
16.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 V 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
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 ()A.U=66V,k=19 B. U=22V,k=19 C.U=66V,k=13 D.U=22V,k=13【解题指南】解答本题时应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1)掌握变压器的功率、电压、电流关系。
2015年全国高考物理真题汇编(12套)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Ⅰ)14.(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Ⅰ)两相邻匀强磁场区域的磁感应强度大小不同、方向平行.一速度方向与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的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磁场区域后,粒子的( D )A.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增大B.轨道半径减小,角速度减小C.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增大D.轨道半径增大,角速度减小解析:因洛伦兹力不做功,故带电粒子从较强磁场区域进入到较弱的磁场区域后,其速度大小不变,由r=知,轨道半径增大;由角速度ω=知,角速度减小,选项D正确.15.(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Ⅰ)如图,直线a,b和c,d是处于匀强电场中的两组平行线,M,N,P,Q是它们的交点,四点处的电势分别为φM,φN,φP,φQ.一电子由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则( B )A.直线a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QB.直线c位于某一等势面内,φM>φNC.若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正功D.若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做负功解析:由电子从M点分别运动到N点和P点的过程中,电场力所做的负功相等可知,φM>φN=φP,故过N,P点的直线d位于某一等势面上,则与直线d平行的直线c也位于某一等势面上,选项A错误,B正确;φM=φQ,则电子由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不做功,选项C错误;由于φP<φM=φQ,电子由P点运动到Q点,电势能减小,电场力做正功,选项D错误.16.(2015全国新课标理综Ⅰ)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 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 A )A.U=66 V,k=B.U=22 V,k=。
近15年高考试题汇编(力学实验2)

近15年高考试题汇编(力学实验2)一、动量守恒1.(00年全国)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
图中PQ是斜槽,QB为水平槽。
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面地面的记录纸上。
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入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收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下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
重复这种操作10次。
图1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
B球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
(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________cm。
(2)在以下午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_____(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1)64.7 (2)A、B、D]二、机械能守恒1. (96年全国)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赫。
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米/秒2。
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千克。
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0,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
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厘米、70.18厘米、77.76厘米、85.73厘米。
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0点运动到C 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___焦,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___焦(取3位有效数字)。
[7.62,7.56]动。
将纸带粘在卷帘底部,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随帘在竖直面内向上运动。
打印后的纸带如图所示,数据如表格所示。
纸带中AB、BC、CD……每两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根据各间距的长度,可计算出卷帘窗在各间距内的平均速度V平均。
2015年物理卷(全国Ⅱ卷)高考真题试卷理科综合含答案

2015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Ⅱ)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5~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6分)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若在两板中间a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状态.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45°,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该微粒将()A.保持静止状态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2.(6分)如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abc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平行于ab边向上.当金属框绕ab边以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时,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U a、U b、U c.已知bc边的长度为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U a>U c,金属框中无电流B.U b>U c,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b﹣c﹣aC.U bc=﹣Bl2ω,金属框中无电流D.U bc=Bl2ω,金属框中电流方向沿a﹣c﹣b﹣a3.(6分)由于卫星的发射场不在赤道上,同步卫星发射后需要从转移轨道经过调整再进入地球同步轨道.当卫星在转移轨道上飞经赤道上空时,发动机点火,给卫星一附加速度,使卫星沿同步轨道运行.已知同步卫星的环绕速度约为3.1×103m/s,某次发射卫星飞经赤道上空时的速度为1.55×103m/s,此时卫星的高度与同步轨道的高度相同,转移轨道和同步轨道的夹角为30°,如图所示,发动机给卫星的附加速度的方向和大小约为()A.西偏北方向,1.9×103m/s B.东偏南方向,1.9×103m/sC.西偏北方向,2.7×103m/s D.东偏南方向,2.7×103m/s4.(6分)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发动机的功率P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假定汽车所受阻力的大小f恒定不变.下列描述该汽车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线中,可能正确的是()A. B. C.D.5.(6分)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关于指南针,下列说明正确的是()A.指南针可以仅具有一个磁极B.指南针能够指向南北,说明地球具有磁场C.指南针的指向会受到附近铁块的干扰D.在指南针正上方附近沿指针方向放置一直导线,导线通电时指南针不偏转6.(6分)有两个匀强磁场区域Ⅰ和Ⅱ,I中的磁感应强度是Ⅱ中的k倍,两个速率相同的电子分别在两磁场区域做圆周运动.与Ⅰ中运动的电子相比,Ⅱ中的电子()A.运动轨迹的半径是Ⅰ中的k倍B.加速度的大小是Ⅰ中的k倍C.做圆周运动的周期是Ⅰ中的k倍D.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是Ⅰ中的k倍7.(6分)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和Q间的拉力大小为F;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和Q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A.8 B.10 C.15 D.188.(6分)如图,滑块a、b的质量均为m,a套在固定竖直杆上,与光滑水平地面相距h,b放在地面上,a、b通过铰链用刚性轻杆连接,由静止开始运动.不计摩擦,a、b可视为质点,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A.a落地前,轻杆对b一直做正功B.a落地时速度大小为C.a下落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不大于gD.a落地前,当a的机械能最小时,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mg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9题~第12题为必做题,每个考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3为选考题,考生格局要求作答.9.(6分)某学生用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b)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m/s2,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m/s;(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出动摩擦因数,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是(填正确答案标号)A.物块的质量B.斜面的高度C.斜面的倾角.10.(9分)电压表满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是半偏时通过该表的电流的两倍.某同学利用这一事实测量电压表的内阻(半偏法)实验室提供材料器材如下:待测电压表(量程3V,内阻约为3000欧),电阻箱R0(最大阻值为99999.9欧),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0欧,额定电流2A),电源E(电动势6V,内阻不计),开关两个,导线若干.(1)虚线框内为该同学设计的测量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的一部分,将电路图补充完整.(2)根据设计的电路写出步骤:.(3)将这种方法测出的电压表内阻记为R v′,与电压表内阻的真实值R v相比,R v′R v(填“>”“=”或“<”),主要理由是.11.(12分)如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它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30°.不计重力.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12.(20分)下暴雨时,有时会发生山体滑坡或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某地有一倾角为θ=37°(sin37°=)的山坡C,上面有一质量为m的石板B,其上下表面与斜坡平行;B上有一碎石堆A(含有大量泥土),A和B均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假设某次暴雨中,A浸透雨水后总质量也为m(可视为质量不变的滑块),在极短时间内,A、B间的动摩擦因数μ1减小为,B、C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减小为0.5,A、B开始运动,此时刻为计时起点;在第2s末,B的上表面突然变为光滑,μ2保持不变.已知A开始运动时,A离B下边缘的距离l=27m,C足够长,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重力加速度大小g=10m/s2.求:(1)在0~2s时间内A和B加速度的大小(2)A在B上总的运动时间.(二)选考题,共45分。
2015年高考真题(新课标I卷)理综试题与答案(清晰)

2015年高考真题(新课标I 卷)理综试题第 1 页 共 1 页2015年高考真题(新课标I 卷)理综试题与答案时间 150分钟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l 35.5 K 39 C r 52 Fe 56 Cu 64 Br 80Ag108 I 127第I 卷(126分)一、 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 .DNA 和ATP 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 B .一个tRNA 分子中只有一个反密码子C .T2噬菌体的核酸由脱氧核苷酸组成D .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位于拟核和线粒体DNA 上 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植物幼嫩叶片中色氨酸可转变成生长素 B .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 .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 .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3.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NaCl 溶液(生理盐水)20mL 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A .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 .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mLC .细胞内液N a +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 a +的增加 D .输入的N a +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4.下列关于出生眼体重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C .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D .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5.人或动物PrP 基因编码一种蛋白(PrP c ),该蛋白无致病性。
PrP c 的空间结构改变后成为PrP sc (阮粒),就具有了致病性。
PrP sc 可以有到更多的PrP c 转变为PrP sc ,实现阮粒的增殖,可以引起疯牛病。
2015年高考浙江卷理综物理(含答案)[精品文档]
![2015年高考浙江卷理综物理(含答案)[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d77924f02768e9951e738b2.png)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通过导体的热功率与电流大小成正比B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力的作用时间成正比C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成正比D .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15.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 ∆,用xt∆∆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x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 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 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 C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 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16.如图所示为静电力演示仪,两金属极板分别固定于绝缘支架上,且正对平行放置。
工作时两板分别接高压直流电源的正负极,表面镀铝的乒乓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金属极板中间,则A .乒乓球的左侧感应出负电荷B .乒乓球受到扰动后,会被吸在左极板上C .乒乓球共受到电场力,重力和库仑力三个力的作用D .用绝缘棒将乒乓球拨到与右极板接触,放开后乒乓球会在两极板间来回碰撞17.如图所示为足球球门,球门宽为L ,一个球员在球门中心正前方距离球门s 处高高跃起,将足球顶入球门的左下方死角(图中P 点)。
球员顶球点的高度为h .足球做平抛运动(足球可看做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则A.足球位移大小x =B.足球初速度的大小0v =C.足球末速度的大小v =D .足球初速度的方向与球门线夹角的正切值tan 2Lsθ=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选不选的的3分,有选错的得0分)18.我国科学家正在研制航母舰载机使用的电磁弹射器。
舰载机总质量为4310kg ⨯,设起飞过程中发动机的推力恒为51.010N ⨯;弹射器有效作用长度为100m ,推力恒定。
2015级高三理综物理试题

2015级高三理综物理试题(八)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不稳定B .一群氢原子从n =3的激发态向较低能级跃迁,最多可放出两种频率的光子C .根据E =mc 2可知物体所具有的能量和它的质量之间存在着简单的正比关系D .已知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的极限频率为ν0,则当频率为2ν0的单色光照射该金属时,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2hν02.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硬质面字典A 对称跨放在硬质面的书本B 上,将书本B 的一端缓慢抬高至字典刚要滑动,此时书脊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受到三个力的作用B . B 对A 的作用力为零C .B 的一个侧面对A 的弹力为mgcosθD .B 对A 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合力为mgsinθ3.如图所示,a 、b 、c 、d 虚线表示电场的一簇等势线,一个α粒子以一定的初速度进入电场后,只在电场力作用下沿实线轨迹运动,α粒子先后通过M 点和N 点.在这一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由此可判断出( ) A .M 点的电势高于N 点的电势.B .α粒子在M 点的速率小于在N 点的速率.C .α粒子在N 点的电势能比在M 点的电势能大.D .α粒子在M 点受到的电场力比在N 点受到的电场力大.4.图甲是小型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两磁极N 、S 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为交流电流表。
线圈绕垂直于磁场方向的水平轴OO ′沿逆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产生的交变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电流表的示数为10AB .线圈转动的角速度为100πrad/sC .0.01s 时线圈平面与磁感线平行D .0.02s 时电阻R 中电流的方向自右向左5.据报道,天文学家近日发现了一颗距地球40光年的“超级地球”,名为“55Cancrie ”该行星绕母星(中心天体)运行的周期约为地球绕太阳运行周期的1480,母星的体积约为太阳的60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浙江卷).doc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 物理部分 (浙江卷)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通过导体的热功率与电流大小成正比B 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与力的作用时间成正比C 电容器所带电荷量与两极板间的电势差成正比D 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15.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经过光电门时,其上的遮光条将光遮住,电子计时器可自动记录遮光时间t ∆,测得遮光条的宽度为x ∆,用x t∆∆近似代表滑块通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使x t∆∆更接近瞬时速度,正确的措施是A 换用宽度更窄的遮光条B 提高测量遮光条宽度的精确度D 使滑块的释放点更靠近光电门D 增大气垫导轨与水平面的夹角16.如图所示为静电力演示仪,两金属极板分别固定于绝缘支架上,且正对平行放置。
工作时两板分别接高压直流电源的正负极,表面镀铝的乒乓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金属极板中间,则A 乒乓球的左侧感应出负电荷B 乒乓球受到扰动后,会被吸在左极板上C 乒乓球共受到电场力,重力和库仑力三个力的作用D 用绝缘棒将乒乓球拨到与右极板接触,放开后乒乓球会在两极板间来回碰撞17.如图所示为足球球门,球门宽为L ,一个球员在球门中心正前方距离球门s 处高高跃起,将足球顶入球门的左下方死角(图中P 点)。
球员顶球点的高度为h 。
足球做平抛运动(足球可看做质点,忽略空气阻力)则A 足球位移大小224L x s =+ B 足球初速度的大小22024g L v s h ⎛⎫=+ ⎪⎝⎭C 足球末速度的大小22424g L v s gh h ⎛⎫=++ ⎪⎝⎭D 足球初速度的方向与球门线夹角的正切值tan 2L sθ= 二、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得6分,选对但选不选的的3分,有选错的得0分)18.我国科学教正在研制航母舰载机使用的电磁弹射器。
舰载机总质量为4310kg ⨯,设起飞过程中发动机的推力恒为51.010N ⨯;弹射器有效作用长度为100m ,推力恒定。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物理部分)试题(新课标Ⅱ卷,含解析)

y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0题,共300分,共16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现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线;再猜告知、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I 27 P 31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Zn 65 Br 80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 如图,两平行的带电金属板水平放置。
若在两板中间a点从静止释放一带电微粒,微粒恰好保持静止45,再由a点从静止释放一同样的微粒,改微粒状态。
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将A.保持静止状态 B.向左上方做匀加速运动C.向正下方做匀加速运动D.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时,两板间的电场强度不变,电场力也不变,所以现将两板绕过a点的轴(垂直于纸面)逆时针旋转后,带电微粒受两大小相等的力的作用,合力方向向左下方,故微粒将向左下方做匀加速运动,故D正确,A、B、C错误。
考点:电容器;电场力;力的平衡15. 如图,直角三角形金属框abc放置在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平行于ab边向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力学高考专题一、单项选择题1、(92年)a,b是一条水平的绳上相距为l的两点。
一列简谐横波沿绳传播,其波()(A)经过平衡位置向上运动(B)处于平衡位置上方位移最大处(C)经过平衡位置向下运动(D)处于平衡位置下方位移最大处2、(92年)两颗人造地球卫星,都在圆形轨道上运行,它们的质量相等,轨道半径之比r1/r2=2,则它们动能之比E1/E2等于()(A)2 (B)(C)1/2 (D)43、(92年)如图,位于水平地面上的质量为M的小木块,在大小为F、方向与水平方向成a角的拉力作用下沿地面作加速运动。
若木块与地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则木块的加速度为()(A)F/M (B)Fcosα/M(C)(Fcosα-μMg)/M (D)[Fcosα-μ(Mg-Fsinα)]/M4、(92年)如图,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
其中F1=10牛、F2=2牛。
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合力为()(A)10牛,方向向左(B)6牛,方向向右(C)2牛,方向向左 (D)零5、(92年)如图所示的装置中,木块B与水平桌面间的接触是光滑的,子弹A沿水平方向射入木块后留在木块内,将弹簧压缩到最短。
现将子弹、木块和弹簧合在一起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则此系统在从子弹开始射入木块到弹簧压缩至最短的整个过程中()(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不守恒(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6、(92年)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
已知前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A)s (B)2s (C)3s (D)4s7、(93年)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地球卫星( )。
(A)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值(B)它可以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C)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值(D)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8、(93年)一列沿x 方向传播的横波,其振幅为A ,波长为λ,某一时刻波的图象如图所示。
在该时刻,某一质点的坐标为(λ,0),经过四分之一周期后,该质点的坐标为( )(A)45λ,0 (B)λ ,-A (C)λ,A (D)45λ,A9、(93年)A 、B 、C 三物块质量分别为M 、m 和m 0,作如图所示的联结。
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
若B 随A 一起沿水平桌面作匀速运动,则可以断定( )(A)物块A 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0g(B)物块A 与B 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 0g(C)桌面对A ,B 对A ,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m 0g(D)桌面对A ,B 对A ,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m 0g10、(93年)小物块位于光滑的斜面上,斜面位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
从地面上看,在小物块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斜面对小物块的作用力( )(A)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B)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C)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为零 (D)不垂直于接触面,做功不为零11、(94年)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后,能正确表示其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的图线是图19-1中图( )。
12、(94年)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越大,则( )。
(A)速度越小,周期越小; (B)速度越小,周期越大;(C)速度越大,周期越小; (D)速度越大,周期越大。
13、(94年)质子和α粒子在同一匀强磁场中作半径相同的圆周运动。
由此可知质子的动能E1和α粒子的动能E2之比E1:E2等于( )。
(A)4:1 (B)1:1 (C)1:2 (D)2:114、(94年)图19-7(a)是演示简谐振动图象的装置。
当盛沙漏斗下面的薄木板N被匀速地拉出时,摆动着的漏斗中漏出的沙在板上形成的曲线显示出摆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板上的直线CO1代表时间轴。
图(b)是两个摆中的沙在各自木板上形成的曲线,若板N1和板N2拉动的速度v1和v2的关系为 v2=2v1,则板N1、N2上曲线所代表的振动的周期T1和T2的关系为( )。
(A)T2=T1(B)T2=2T1(C)T2=4T1(D)T2=T1/415、(95年)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平地面上,如图1所示、不计摩擦, A对绳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为( )A、mg,(M-m)g;B、mg,Mg;C、(M-m)g,Mg;D、(M+m)g,(M-m)g、16、(95年)两颗人造卫星A、B绕地球作圆周运动,周期之比为T A:T B=1:8,则轨道半径之比和运动速率之比分别为()A、R A:R B=4:1,V A:V B=1:2;B、R A:R B=4:1,V A:V B=2:1;C、R A:R B=1:4,V A:V B=1:2;D、R A:R B=1:4,V A:V B=2:1、17、(95年)如图4质量为m的物体A放置在质量为M的物体B上,B与弹簧相连,它们一起在光滑水平面上作简谐振动,振动过程中A、B之间无相对运动、设弹簧的倔强系数为k、当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x时,A、B间摩擦力的大小等于()A、0B、kxC、(m/M)kxD、[m/(M+m)]kx18、(96年)质量为1.0千克的小球从高20米处自由下落到软垫上,反弹后上升的最大高度为5.0米。
小球与软垫接触的时间为1.0秒,在接触时间内小球受到合力的冲量大小为( )。
(空气阻力不计,g取10米/秒2)。
(A)10牛·秒(B)20牛·秒(C)30牛·秒(D)40牛·秒19、(97年)质量为m的钢球自高处落下,以速率v1碰地,竖直向上弹回,碰撞时间极短,离地的速率为 v2。
在碰撞过程中,地面对钢球的冲量的方向和大小为()(A)向下,m(v1-v2)(B)向下,m(v1+v2)(C)向上,m(v1-v2)(D)向上,m(v1+v2)20、(97年)质量为M的木块位于粗糙水平桌面上,若用大小为F的水平恒力拉木块,其加速度为a。
当拉力方向不变,大小变为2F时,木块的加速度为a',则()(A)a'=a (B)a'<2a (C)a'>2a (D)a'=2a21、(98年)三段不可伸长的细绳OA、OB、OC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同,它们共同悬挂一重物,如图所示,其中OB是水平的,A端、B端固定。
若逐渐增加C端所挂物体的质量,则最先断的绳()(A)必定是OA(B)必定是OB(C)必定是OC(D)可能是OB,也可能是OC22、(99年)如图所示,两木块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两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和k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
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A、m1g/k1B、m2g/k1C、m1g/k2D、m2g/k223、(2000年)某人造地球卫星因受高空稀薄空气的阻气作用,绕地球运转的轨道会慢慢改变,每次测量中卫星的运动可近似看作圆周运动。
某次测量卫星的轨道半径为,后来变为。
以、表示卫星在这两个轨道上的动能,表示卫星在这两上轨道上绕地运动的周期,则()(A)(B)(C)(D)24、(2000年)图为空间探测器的示意图,是四个喷气发动机,的连线与空间一固定坐标系的x轴平行,的连一与y轴平行。
每台发动机开动时,都能向探测器提供推力,但不会使探测器转动。
开始时,探测器以恒定的速率向正x方向平动,要使探测器改为向正x偏负y60°的方向以原来的速率平动,则可()(A)先开动适当时间,再开动适当时间(B)选开动适当时间,再开动适当时间(C)开动适当时间(D)先开动适当时间,再开动适当时间25、(94年)若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则( )。
(A)物体的动能不可能总是不变的;(B)物体的动量不可能总是不变的;(C)物体的加速度一定变化;(D)物体的速度的方向一定变化。
26、(95年)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 )A、若t时刻和(t+△t)时刻振子运动位移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t一定等于T的整数倍B、若t时刻和(t+△t)时刻振子运动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若△t=T,则在t时刻和(t+△t)时刻振子运动加速度一定相等;D、若△t=T/2,则在t时刻和(t+△t)时刻弹簧的长度一定相等。
27.(96年)物体作平抛运动时,描述物体在竖直方向的分速度v y(取向下为正)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28.(96年)如图所示,底板光滑的小车上用两个量程为20牛顿、完全相同的弹簧秤甲和乙系住一个质量为1千克的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当小车作匀速直线运动时,两弹簧秤的示数均为10牛顿.当小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秤甲的示数变为8牛顿,这时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A.2米/秒2 B.4米/秒2 C.6米/秒2 D.8米/秒2 29.(96年)某消防队员从一平台上跳下,下落2米后双脚触地,接着他用双腿弯屈的方法缓冲,使自身重心又下降了0.5米.在着地过程中地面对他双脚的平均作用力估计为A.自身所受重力的2倍B.自身所受重力的5倍C.自身所受重力的8倍D.自身所受重力的10倍30.(01)惯性制导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弹道式导弹工程中,这个系统的重要元件之一是加速度计,加速度计的构造原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沿导弹长度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质量为m的滑块,滑块两侧分别与劲度系数均为k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端相连,滑块原来静止,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滑块上有指针,可通过标尺测出滑块的位移,然后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制导,设某段时间内导弹沿水平方向运动,指针向左偏离O点的距离为x,则这段时间内导弹的加速度A.方向向左,大小为B.方向向右,大小为C.方向向左,大小为2D.方向向右,大小为231.(02)跨过定滑轮的绳的一端挂一吊板,另一端被吊板上的人拉住,如图所示.已知人的质量为70kg,吊板的质量为10kg,绳及定滑轮的质量、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当人以440N的力拉绳时,人与吊板的加速度a和人对吊板的压力F分别为A.a=1.0m/s2,F=260NB.a=1.0m/s2,F=330NC.a=3.0m/s2,F=110ND .a=3.0m/s2,F=50N32.(04)如图所示,ad 、bd 、cd 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 、b 、c 、d 位于同一圆周上, a 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 点为最低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