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语文的本色──名师给我的启示
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
语文教学的本色回归■四川安岳实验中学王瑞霞语文课的目的究竟为何呢?就自己而言,从上小学开始,就被教着如何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分析文章思想。
年幼的自己只是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学,虽然觉得无聊,却以为语文课就是这样,以致对语文的兴趣几乎全都丧失。
如今,身为一名语文教师,时常感受到学生对语文的厌恶,许多学生甚至把语文课当成休息课。
这些经历,让我不得不追问自己:语文课究竟应该学些什么呢?我们究竟该怎样教学生呢?暑假期间,看了黄厚江老师的《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我恍然大悟,原来语文课是这样的!作者开篇就提出语文课的异化:语文失去了自己的特性,要么被等同于考试,要么被拔高,夸大了责任,要么被虚化为各种新兴时髦的教学手段。
而僵死的语文哪里会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呢?为了恢复语文的活力与特性,必须提倡“本色语文”。
对于本色语文,作者提出3层内涵:一是语文本原,即要明白母语教育的基本任务;二是语文本真,即要探究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三是语文本位,即要体现语文这一学科的基本特点。
母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呢?假如认为母语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让孩子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那么语文课必然沦为考试的附庸。
在此,作者以为,“最基本的任务是培养孩子热爱母语的感情,激发孩子学习母语的动力,提高孩子运用母语的能力”。
这个观点,我是深表赞同的。
对于任何学习来说,兴趣的力量往往是最大的,对于学习的效果来说,它又往往是最好的,因为兴趣是促使一个人行动的内部力量,它可以让人不眠不休地去探索一个问题却不觉疲劳,让人付出许多而自觉值得。
很明显,作者对母语教学的基本任务的认定,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学科。
当然,要注意的是,基本任务是一回事,考查教师是否完成了基本任务、学生是否学到了基本任务所要求的知识是另一回事。
基本任务的认定完全正确,而考查方法仍只是考试,这仍改不了其异化的本质。
因此,作者极力主张建立一个具体的效率标准。
例如,要尽快改变让一份高考试卷代替语文教学效率检测的状况,改变高考试卷仅仅为选拔高校新生的功能。
语文教学需要回归本色
语文教学需要回归本色当新课改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时,我们由热衷、盲从,到逐渐归于平静,认真反思,发现我们丢掉了一些传统的东西,没有能够做到很好地“扬弃”。
此时,我们仿佛听到一个厚重的声音正渐近渐响:语文教学是该回归本色了。
语文教学的本色是什么呢?《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教学有明确的要求:语文教学重听说读写的整合,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言文字的规律;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那么,本色语文应是“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从积累、品味、运用语言入手,引领学生理解文本,体验情感,并使之转化为智慧,积淀成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
当前,我们的语文教育花样翻新不断,“新人新事”层出不穷,可谓异彩纷呈,蔚为大观。
但实际效果怎样呢?我们不难发现,许多所谓的优质课走入了另一个误区:语文课变成了思品课、自然课,课件代替了语言训练,讨论游离于文本之外,合作探究更是流于形式。
种种现象说明,语文教学确实存在一些偏差与误区。
我以为,其背后的问题和症结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一、重人文,轻工具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给了语文学科全新的定位:语文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然而,现实并不如想像中那样美好,对《标准》的解读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关于“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把握犹如“雾里看花”,特别是对“人文性”的领会更如“水中望月”,实际教学中不是“涛声依旧”,就是“面目全非”。
尤其是“人文过盛,工具不力”的现象,暴露了当前语文教学中的一个不良倾向:对“人文性”的认识不清和肆意夸大,导致了“人文性”的过度“膨胀”和“浮躁”不已;对“工具性”的“训练”又如“杯弓蛇影”,一般心有余悸,不敢进行合理的训练,每每在“淡化”的暗示下唯避之而不及。
回归语文本色
回归语文本色专题实验反思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课,是引导学生提升语文综合素养的课。
专题实验启动以来,给比较沉闷的语文教学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从实验情况看,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了,思维活跃了,口语交际水平、综合学习水平都比过去提升了。
老师们重视了学生自主阅读精神的培养,重视了对学生阅读潜能的开掘。
通过实验,密切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以及和其他学科的渗透。
重视本土课程文化的发掘,也重视开掘广阔的母语教育的资源。
教学观点的更新,课程意识的提升,生动的课程范式诠释了新的课程理念,演绎了新的课程文化。
让语文课堂表现了语文课的“语文味”。
成绩有目共睹,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
一、落实虚。
语言训练不落实、不到位,花花动作多,花拳锈腿多,花里胡哨多。
内容庞杂,课件繁杂,这在公开课上更甚。
教师不范读,不板书,淡化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虚,还表现在不抠词抠句,不纠正学生错误的语言,不辨析词意,不辨析字形。
脱离文本的议论纷纷太多,自由诵读的琅琅书声太少。
课件把学生的兴趣提上来了,可真正对文本的时候,学生反而失去了兴趣。
有些课画蛇添足,文本还没有弄清楚,就塞进了一些课外的东西。
二、形式闹。
课堂上的热热闹闹,没有给学生思考的余地,也没有给学生质疑的机会。
闹,反而使课堂沉闷,学生的心灵之窗紧闭,没有另类的声音,没有独特的感悟,没有多元的结论,没有因思维撞击而并发的火花。
三、训练杂。
因为语言文字训练不落实,语文活动没有很好地展开,因而另一形式的“架空分析”有所抬头,即以牺牲工具性为代价的所谓张扬人文性,成了课堂上另一道风景。
它所表现出来的现象是:语言文字太浅,思想内容太深。
教师用大量时间去深究文本的思想内容,而削弱了对语言形式的把握。
杂的表现之二是各种非语文现象、非语文活动占据了课堂。
课堂上吹拉弹唱尽显其能,与语文本身没有多大的关系。
四、双基偏。
听语文本真教学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有幸参加了语文本真教学培训,通过这次培训,我对语文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以下是我对语文本真教学的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语文本真教学强调的是回归语文的本质。
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语文的本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
语文本真教学倡导的是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文,通过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种教学理念让我意识到,语文教学不应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应该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在语文本真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发生了转变。
不再是单纯的传授者,而是引导者和参与者。
教师需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创造。
这种教学方式让我感受到了教师的角色转变,也让我明白了教师的责任重大。
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其次,语文本真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石,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本真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包括经典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
通过阅读,学生可以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阅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在这次培训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也明白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此外,语文本真教学强调写作的实践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写作往往被视为一种技巧性的训练,而忽略了写作的本质——表达和交流。
语文本真教学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这种教学方式让我看到了写作的真正价值,也让我明白了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从而写出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
在语文本真教学中,我还体会到了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互相启发、互相借鉴,共同进步。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本色-最新年精选文档
语文课堂回归语文本色2015年10月,我有幸参加了由通辽实验中学承办的教学联合体语文、历史、生物三个学科的同课异构活动。
在本次活动中,我教授的是高一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同时我也听了其他六位语文教师的课。
本次活动结束后,收获很多。
每一节语文课都很精彩,都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探求新的教学方式(自主、合作、探究)。
同时也促使我思考一些问题:作为语文教师究竟要教什么?语文课应该怎样上?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语文?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是好的?用什么样的标准衡量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我认为无论我们怎样教,教学都应该带着一种理念,那就是呼唤语文课堂的真,回归语文本色。
一、关于“真与假”的思考2012年以来教育界开展了“真语文”的大讨论,“真语文”的宣言中有这么一段:“语文教学不装、不演、不做作,慎用PPT,慎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体,真读、真说、真写、真对话。
”我认真梳理了这次活动的几节语文课,这几节课是不是都可以称得上是成功的呢?1.教师要提出真问题本次有一位教师在讲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时,她将教学目标确立为1. 研读文章,通过文中描写的语句分析梁启超人物形象,对梁启超的人格魅力有深度的认知和思考。
2.体会学习掌握写人的技巧,肖像、语言、动作,重要的是一定要写出人物的个性,人物才鲜活、生动。
将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理解文中用《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深层意旨。
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这位语文教师设计了这样四个问题:问题1:诵读文章,标记文章段落,概括每个段落的内容并理清文章脉络。
并交流“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个题目包含了哪些信息?问题2 :问题3:请细读文本,探究梁任公先生为什么要讲《箜篌引》这首古诗?如何理解这“一出悲剧”?问题4:请体会并分析梁任公讲到《桃花扇》和杜氏的诗歌时“悲”与“笑”的原因。
小学语文老师学习心得 名师成长给我的启示
小学语文老师学习心得名师成长给我的启示从教十年,逐渐告别了初登讲台的青涩,对于学生对于语文教学,一切都变得从容,自以为已经渐近语文教学的佳境,教学成绩名列前茅,深受学生爱戴。
而这种潜在优越感的滋生也逐渐蒙蔽了双眼,消减了从教之路上我的进取之心。
“国培”中名师的讲座犹如一缕春风吹醒了我的心,吹散了我眼前的迷雾。
让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一个深入的反思,对自己的教学生涯有了更明确的规划。
我深深的认识到:读书是语文教师教学的源头活水,是语文教师的工作需要与内在需求,深厚的文化底蕴是用书堆出来的。
河南省教研室丁亚宏老师所提出的“文学欣赏的水平是语文教师个人教学素养的重中之重。
”“品词论句是语文教师的看家本领。
”然这教学素养和看家本领从何而来,答案只有一个——读书。
濮阳市第三中学的路桂荣老师从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佼佼者,成长为中原名师,并成立了省级的“路桂荣语文名师工作室”,使得不少年轻教师在她的指导之下化茧成蝶迅速成长。
探寻路老师成长的足迹,不难发现这一路走来,其实是一个与经典对话,靠阅读滋养的书香满径的过程。
路老师不仅阅读教育教的理论著作来提升理论水平,从传统文化、经典名作中汲取采撷精华,教学名家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更是她最珍视的养料:对古典文学作品的阅读丰富了学养,积淀了文化,所以优美的古诗词能够从容地让作文活色生香,熠熠生辉;《弟子规》等经典也让善和孝的种子在少年的心灵扎根;《名作细读》《名作导读》《名作重读》拨开了对经典作品认识的层层迷雾,更启迪智慧,打通了一条解读文学作品的真知的路径;阅读名家的教学实录并将其转化为教学设计是路老师独特的做法,这种特殊的阅读形式似来到了名家课堂倾听他们的讲解,又将表层深化,长期坚持必然让自己的教学胜景迭现。
此外李镇西、余映潮等语文教学名家的观点及教学设计更是路老师的含英咀华的宝地。
有了广博的阅读与涉猎,在语文教学的道路上想不成功都难啊!所以有路老师语文教学上独特的建树,将古诗词和作文教学完美融合,让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高歌。
教本色语文,还语文本色——读《语文课堂寻真——从原点走向共生》有感
教本色语文,还语文本色——读《语文课堂寻真——从原点走向共生》有感发布时间:2022-07-29T07:30:41.621Z 来源:《素质教育》2022年3月总第408期作者:林佳玫[导读] 暑假闲来无事,便拿起了黄厚江前辈的《语文课堂寻真——从原点走向共生》一书,慢慢品读之下,收获良多,觉得离语文课堂的本质又近了一步。
汕头市澄海东里第三中学广东汕头515800暑假闲来无事,便拿起了黄厚江前辈的《语文课堂寻真——从原点走向共生》一书,慢慢品读之下,收获良多,觉得离语文课堂的本质又近了一步。
本色语文是黄厚江老师的教学主张,本色语文的核心主张是:“把语文上成语文课,用语文的方法教语文”。
这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先跳出语文的“舒适圈”。
我们常把语文课程标准中所说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许多人包括笔者自己,为了达到这一点,常常在自己的语文课堂中,做出许多“非语文”的东西来。
也就是本书一开篇就提到的语文教学的现状——浮泛化和狭隘化。
初入课堂之时,由于对教材解读能力有限,因此,格外依赖教学参考书,把自己的课堂变成了单一的讲授型课堂,以结论的传递、狭义知识的学习、方法技巧的学习为中心,重结论轻过程,重主旨轻语言,重形式轻内容,等等。
那时的自己最大的感受就是累,自己未曾在语文中感受到乐趣,又何能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者,为体现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彰显语文的“人文性”,又活生生地把语文课变成了说教课,只关注人文教育、思想教育。
过分关注教学形式,没有真正深入语文的内部世界,课堂游离于语文的外围。
我想,这可能是多数语文老师曾出现的问题。
幸而有了黄厚江前辈的《语文课堂寻真》一书,可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指点迷津。
黄厚江前辈在《语文课堂寻真》中说,语文课应该上出语文的本色来,何为本色?就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为目的。
落实到语文课堂中去,其实就是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听说读写活动,在这样的语文活动中,让学生学会“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
语文(心得)之回归语文本色,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语文论文之回归语文本色,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追求的基本目标,教学有效性就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采用各种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根据新课程理念,我们认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最根本的就是要回归语文本色,让语文走在语文路上。
当前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注重了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整合,但偏离了语文教学的轨道,如:把《小壁虎借尾巴》上成科学课,《秋天》上成艺术课,《钱学森》一课上成品德课。
语文到底姓什么?只有一个答案:语文课姓语。
课程标准提倡语文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是为了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上互相交叉,渗透和整合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语文实践能力,各种方式、各门学科都有可以借鉴,但一定要达到促进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发展。
语文课姓“语”,文本不能缺席,应记住,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
学生学语文、讲语文、写语文、用语文,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发展的课,这就是语文的本色,本色的语文,怎样回归语文本色,让语文走在语文的路上,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课,突出本色语文,提高语言教学的有效性。
1、“读”占鳌头首先书面语言在儿童的语言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积累是对母语最好的学习。
其次,惟有多读,才能充分走进文本,走进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和思想的碰撞,最后要培养孩子们从小就养成潜心会文的读书习惯。
由此可见,语文课上思维训练,分析表达都要用“读”和“品”统领,整个阅读教学过程都应是从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感情、读中受到人文性的熏陶的。
以读带说,以读带训,以读带练,以读带写,注意要以“读”为轴心,来统领覆盖课堂教学,要在不断的读中达到“以读促理解,又以理解促读,直至情真意切,让心灵颤动,刻骨铭心”,这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正所谓“以读促思,读中悟情”。
还语文教学以生命本色———读《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
还语文教学以生命本色———读《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有感作者:刘导来源:《小学语文教学·人物》 2018年第7期在拜读了黄厚江先生的《语文的原点——本色语文的主张与实践》后,我收获颇丰。
什么是语文教育?语文教师担负的责任是什么?在我不知不觉已走过的十几个年头的教学生涯中,我不断地思考这两个问题,读完这本书后有了很多不同的感受。
这本书的核心内容主要是围绕“本色”一词阐述语文教育的当下和未来。
本色之说,始见于陈师道的《后山诗话》:“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陶明濬的《诗说杂记》谓:“本色者,所以保全天趣者也。
故夷光之姿必不肯污以脂粉;蓝田之玉,又何须饰以丹漆,此本色之所以可贵也。
”本色语文,即语文的原点,是语文学科价值的回归。
黄老师在著作中也对“本色语文”的内涵进行了阐释,他指出本色语文的内涵主要有三层:一是“语文本原”,立足母语教学的基本任务,明确语文课程的基本定位;二是“语文本真”,探寻母语教学的基本规律,实践体现母语基本特点的语文教育;三是“语文本位”,体现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实现语文课程的基本价值。
结合书中一些详细的说明,我对于教育科研有了全新的认识。
我曾经也像很多教师一样,以为语文教学就是“备课、上课、批作业”那样无休止的循环,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学会做题,这无疑是对语文教学的极大误会。
不得不说,当下语文教学存在着“目标虚化、内容泛化、语文教学活动非语文化、教师作用弱化”的情况,语文学科的真正价值不断地被侵蚀。
也正是在这一情形下,语文界很多教师在冷静思考后发出“让语文价值回归”的呼声,语文学科必须获得属于自己的文体,必须找回自己的独特价值。
黄厚江老师“本色语文”的探索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和新课程理念下进行的,是对这一时代呼声的正面回应。
可以说,黄老师的本色语文,是对课改中出现的离语文越来越远,离朴实、真实、扎实越来越远,离优秀的传统教育和传统文化越来越远等现象的辩证思索和理性摒弃。
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
让语文还原本色复归本位近几年来,《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新教材的推广使用,为传统语文教学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老师的教法持续创新,形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的局面。
但热闹背后,语文课堂教学却失去了语文的本色,变成了教师哗众取宠的舞台。
语文教学被抹去了本色,拧干了原汁,使语文教学错位、变形、变味、变质。
老师只注意课件的大量使用,没有注意它的实效性,从而占据了学生大量的读书、思考、探究的时间;只注意问题的结论,不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老师讲的多,学生读、悟的少。
凡此种种,给人一种“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
在课改实施中,究竟该如何去教语文?怎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成了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困惑。
本色语文就是立足于文本,引导学生品味感知言语,激活学生认知体验的一种教学活动。
看来语文教学应该还原本色,复归本位。
何谓“本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教育要坚持语言训练和人文熏陶的统一。
小学阶段是基础中的基础,理应抓住工具性不放,通过工具性渗透人文性。
我想,这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色。
那么,语文课如何体现语文本色呢?我觉得有位老师说得好:“在恰当使用多媒体的同时,要让学生充分朗读,品词赏句,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荡,唤起童真童趣。
”一、语文课要有琅琅的读书声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要做到这些,必须注重读书。
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使用。
我们都知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只有“熟读”才会“精思”。
语文水平和语文素养的最直观表现莫过于一个人的语感如何,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培养语感的重要途径是诵读。
”那么,如何读书呢?(1)读准确,读流利。
读准确,读流利,这是语文课最基本的要求,其它的读都是以此读为基础。
宋代教育家朱熹对于读书不但强调读准,还强调读的遍数要多,他认为读书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仅仅要多读多颂,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回归语文的本色
回归语文课的本色——万紫千红总是读陈潭秋中学王晓玲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方法。
古人有太多对读书好处的概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都指出诵读是学习语言文字的基础。
朱熹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更是道出读书对写作的重要性。
古人十分重视朗读,而且对诵读的态度都有很高的要求。
朱熹就说过:“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鲁迅笔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那位私塾先生虽然教学枯燥乏味,远比不上园子里摘腊梅花,寻蝉蜕,捉苍蝇喂蚂蚁吸引孩子们,但老师读起书来“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的样子,着实让人沉醉。
可不知什么时候语文课堂上的读书声越来越少了,语文课带上了功利性的色彩。
为追求高效,学生过多的朗读似乎成了一种浪费时间,为了考试分数而学习语文而教语文。
研究中心思想,透视主旨,欣赏写作特色,划分段落,体会情感,肢解文本,探究深意,为了应付中考,所有能出的题目拿给学生去做,就是少了语文“味”---读之本色。
结果是一面追求高效,一面偏偏又是学生感受不到被高效,毕竟阅读写作不是一日之功。
于是语文课堂陷入低效率又枯燥无趣、不受学生欢迎的尴尬境地。
语文课应该成为孩子们思想飞翔的天堂,语文课应该是引领孩子们成长的舞台,语文课更应该是充满生命气息的春天。
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感觉要让学生学会欣赏语文,走近语文,爱上语文并喜欢上语文课,就应该让学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在读中品味语文。
语文新课标总目标说“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语文课首先展现给学生的是一行行文字,如何把冷冰冰的文字转换为鲜活的有血有肉的文字,这需要学生去倾心的阅读,这是生命的本色阅读。
所以语文课的第一步是阅读,只有这样才能向下一步的学习迈进,而且不是一次阅读就能完成对文本的了解。
语文本色的回归
教师成长故事:语文本色的回归——观看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展示活动有感开江县新宁一小杨梅金秋九月,在县教育局、教研室的精心组织下,我们一行十余人赶赴蓉城参加了为期两天的首届全国中小学阅读与作文教学专家展示(培训)活动。
这次主讲的专家大都是现在小语界的名家,有贾志敏、支玉恒、刘晓军、许艳春等。
短短两天听了5堂课,10个课时,加4堂讲座。
虽感觉紧张和劳累,但收获很大,充实了自己。
下面我就这次学习的内容结合我自己的感受和大家交流一下。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两位年过古稀的专家贾志敏老师和支玉恒老师。
他们的教学风格,我归纳成了八个字:返璞归真,删繁就简。
二位虽都已过古稀之年,但思维敏锐,反应快速,精力充沛。
贾老师机敏多才,妙语如珠,作文的枯燥与单调因为他的巧妙设计而悄然消隐,生机盎然。
支老师温润如玉,巧拨妙引。
他们的课堂上都没有花哨的课件,而是传统的一块黑板、一支粉笔,教学过程也没多大花样,但他们在课堂上进行的却都是实实在在的语文方面的训练,无论字、词、句的讲解分析还是写作方法的指导和点评,训练意识很强。
同时很注重学生的习惯培养,比如写字的姿势、朗读的指导等,都很到位。
贾老师的作文课倡导四个字:指导,放手。
首先要求学生从抄写开始,抄写优美的句子,短文,把字迹格式写规范。
其次指导学生听写。
老师念句子,学生写,写下后再读,这就使课外阅读与听写训练有效地结合起来。
第三,教会学生改写,通过换人称,换顺序,甚至换内容,把别人的文字变成有自己风格的文字。
最后还要求老师和学生一起下水作文,选择学生有兴趣的题材,师生先说后写,共同完成。
写作的过程中大大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和兴趣,作文就变得有话可说了。
纵观这几堂阅读和作文展示课,我觉得有这么几点共同之处:一、重视诵读,培养语感何谓“语文”?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语,即口头语言;文,指书面语言。
语文课,指的是在课堂上,老师借课文为例子,教学生说话,教学生写话。
语文课上要讲“字、词、句、篇”,要讲“听、说、读、写”。
语文教学要回归本色
语文教学要回归本色语文课的本色是什么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
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现如今,为了丰富语文课堂内容,大量的非语文的东西源源不断地涌进语文课堂,语文课仿佛成了综合课,似乎承载了大多的非语文的东西。
与之相反,有的课堂又似乎太过平乏,教学教师没有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以至于学生索然无谓,课堂成了教师"唱独角戏"的舞台。
这样两个极端走向,都与语文的本色是格格不入的。
要把语文课真正上出原汁原味的语文味来,我们应该让学生充分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受情感的激荡,唤醒童心童真。
下面谈谈本人在这一年的教学实践与研究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第一,课前自学是课堂高效的“前奏”。
“教是为了不教。
”这是叶圣陶告诉我们的。
怎样达到这一境界呢?捷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对于语文来说,我认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主要的方法是教给学生读书。
以前,我们大部分老师布置的预习一个样,上课一个样,课外阅读又一个样。
结果,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语文,到底该怎样读书呢?学生自己都不知道。
这样的效率是非常低的,以至于有许多有识之士经常在各种场合呼吁:一定要改变语文教学高校低能的局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的固有需要,这种需要在小学生精神世界尤为重要。
”知识学不胜学,记不胜记。
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种经验的积累,只有经过亲身实践体验,才可能刻骨铭心,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才智。
如:我教《杨修之死》,学生通过预习,已经了解故事的来龙去脉,因此不但弄懂曹操为什么把杨修杀死、为什么又要厚葬等问题很感兴趣,对《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故事增添了浓厚的兴趣,课堂上他们滔滔不绝地互相答辩,有声有色地复述故事情节,学而不厌地研讨《三国演义》,在两个单位时间内学生不但理解了课文内容与重点,而且还有充足的时间阅读有关《三国演义》的重要典故,拓展了有关《三国演义》的谚语和歇后语,课堂学习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的学习求知欲非常强烈,时间在静静的阅读、感情的朗读、激情的辩论、快乐的研讨中过去了,学生还是乐不知返。
用教材教语文 回归语文本色
用教材教语文回归语文本色——听贾志敏老师授课有感今天,我有幸听到了全国小学语文教育专家贾志敏老师执教的一堂语文课。
贾老师的课堂,朴实无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却给我们展现出了什么是语文,语文课该怎么上。
贾老师今天讲了一课书,用了两节课。
两节课中,他没有对课文进行逐句逐段的分析,而是引导学生读书、理解。
说到读书,他并没有让学生预习,而是在课堂上教学生怎么阅读。
哪里读得好读得对及时表扬,让学生明白该怎么读,老师还亲自示范朗读,然后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读好。
而我们在课堂上,却不肯花一节课的时间指导学生读书。
我们只为了完成目标而教学,到头来,学生课文都读不顺,目标何谈完成。
贾老师的课堂,训练的是学生的基础知识,从解字到解词、从近义词到反义词、从说到写,都扎扎实实的训练到位。
没有分析课文,学生却能根据贾老师的指导说出全文的内容,进而理解课文。
在理解课文的同时,贾老师又训练学生的说话与写话。
在交流过程中,贾老师又对学生的遣词搭配进行细致的指导,及时指正,让学生明了。
对学生的读书与书写老师还进行表扬与肯定,训练学生读与写的能力。
整个教学环节可谓环环相扣、丝丝入扣,让你感觉到无论哪一环节都不是随意的,而是通过老师精心设计的。
这也可以看出,贾老师的文化底蕴是相当深厚的。
贾老师的课,就像他自己说的,是“用教材教语文,而不是讲教材分析课文”。
回想我们的课堂,大部分是属于后者。
而且是在展示老师的教学而非学生的学习,这是我们老师普遍走入的一个误区。
我们忽略了语文的原则,更忽略了小学语文主要做的四件事:一、培养学生学习母语的兴趣;二、教给学生语文的知识,培养学生语文的技能;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正如贾老师所说,小学语文不是培养人才,不是培养作家与记者,而是给学生打基础。
我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遵循语文的原则——用教材教语文,在语文课堂上认真做好那四件事,给学生打下扎实的成才基础,就完成了我们的任务。
班主任(心得)之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 回归语文本色
班主任论文之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回归语文本色变语文自我封闭性为开放性,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学生,不用机械训练消磨学生的青春。
“于漪老师如是说。
小语《新大纲》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比起其他学科,语文能力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联系更紧密。
要让学生真正扎扎实实地掌握并得心应手地运用语文这一人生的工具,就必须打破语文与生活之间的”厚障壁“,让语文教学与学生心灵相沟通,让语文课堂与社会天地相接壤,使语文教学”生活化“使学生生活”语文化“。
所谓生活化教学,就是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语文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教语文、学语文,这是”大语文教学观“的需要。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语文素养是指能适应生活需要的、整合的、具有可持续发展前景的综合素养。
要培养这种以促进人的发展为宗旨的综合素养,必须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相连。
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一。
回归生活,实现语文”生活化“与生活”语文化“教学的生活化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
以往的语文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是在教语文课本,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审视教学活动,致使语文教学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
还原语文本色美——参加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初中语文好课堂观摩活动随想
文本解读新课程NEW CURRICULUM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不以浮华媚世,只因本色动人。
这是参加了2015年4月18日至19日在吉林省二实验中学举办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初中语文好课堂观摩活动”后,我心中最强烈的感受。
语文教学名师王君老师,黄厚江老师,徐杰老师精彩的课堂与讲座,将“本色语文”的理念展示得淋漓尽致。
精彩的课堂似乎是一根有魔力的线,将大家的视线牢牢牵引。
两天的时间转瞬即逝,让人意犹未尽。
我不禁感慨:让语文老师们都深深沉迷的课堂,孩子们怎能不喜欢?这两日里,心情是不平静的,既有醍醐灌顶的喜悦,又有触及心灵的震撼,三位老师的课堂没有花哨的表演,只有那份平和文雅。
教师深入到学生之中,用博学睿智的语言引领学生读文、品文、咬文嚼字;引领学生思考、感悟、表达、提升。
让我在享受课堂的同时,收获颇多。
感悟之一:找准切入点,不以模式为纲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成功的教育也应该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
三位老师的课堂都如和风细雨一般,在自然而然中融会贯通。
没有“几步几环”的格局和模式,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极大的共同点:找准一个切入点,以如话家常的形式,引领着孩子们由浅层到深层地分析品味。
王君老师讲授《木兰诗》时,通过矛盾式赏析法,品味花木兰的形象,以对对联的形式,引领孩子们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品味木兰的英雄气概和女儿情态,在对文本的品味挖掘中,木兰的形象逐渐丰满、鲜活、真实而又贴地气。
而学生也通过木兰不同侧面的形象,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
水到渠成地学会了这种矛盾式对比刻画人物的方法,不可谓不精妙!黄厚江老师讲授《孔乙己》时,同样另辟蹊径,紧紧围绕“孔乙己的手”展开分析,抽丝剥茧一般,让孔乙己的形象渐渐清晰起来。
徐杰老师讲授《小石潭记》更是切入巧妙:“自读课文,用一个带‘清’的词语来解释文中某一部分内容。
”一个问题就将人物、景物、事件、情感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由浅层认识到深层理解的跨越与升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归语文的本色
──名师给我的启示
曾经观摩过几位全国语文教育名师的示范课,最近又读了一些他们的课堂实录,通过对名师们的课例研究,我清楚地看到了普通教师和名师的差距。
名师们对文本有个性化的解读,能从容娴熟地驾驭课堂,独具自己的教学风格。
普通教师与之相比,难以望其项背。
学名师,找差距,作为一名普通教师,力争在名师的引领下,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水平,从教书匠蜕变为研究型教师。
回归语文的本色,这是名师们共同的追求。
语文课究竟应该怎样教,名师们身体力行,为我们奉上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下面我就谈谈名师异于普通教师的几点教法。
一、平实的教学开端
案例1 于漪老师执教《拿来主义》,开头的教学环节是这样设计的:
师:先看第一节,请同学们思考:鲁迅先生在提出拿来主义主张之前,先批判了什么主义?(指定学生回答)
师:首先是批判了“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
对不对?(板书:闭关主义)请同学们考虑一下看,这一节的重点是在哪里?(学生集体回答)师:重点是批判“送去主义”。
(板书:送去主义)
上课伊始,开门见山,紧扣文本,直切主题。
于漪老师的开场戏质朴、自然、实用,一开始就直击拿来主义的反面“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引导学生学习先破后立的论证方法。
二、细品语言的味道
案例 2 黄厚江老师执教汪曾祺的散文《葡萄月令》,有一个教学片段就是指导学生品味语言的“多”:
师: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本,看看能找到写了几个“多”?(板书:多)生1:找到很多描写时间的词。
师:这些表现时间的词有何作用?
生2:成为全文的线索。
师:这个“多”很好地体现了文章的结构特点。
生3:文中写色彩的词语多,比如,“树绿了”。
生4:描写多,抒情多。
师:从句子长短来看,文中长句多还是短句多?
生(齐):短句多。
师:再从修辞的角度看,哪些修辞手法运用得多?
生(齐):拟人,比喻。
师:从整篇文章来看,用比喻的句子多还是不用的多?
生(齐):不用比喻的多。
师:总体来讲,这篇文章口语化的语言比较多,虽淡却淡得好。
那什么样的语言淡得好呢?
生(齐):淡而有味的语言。
师:这篇文章的“味”体现在把口语的语言和文学的语言融合得天衣无缝,长句和短句又结合得这么好,也增加了语言的味道。
当然,更重要的味道就像吃葡萄一样,我们还要慢慢地欣赏。
因为语言的“味“不仅仅在语言本身。
黄厚江老师让学生从文本中找“多”的教学环节,简洁高效。
从词语所起的作用、长短句的不同效果,到文章的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一步步引导着学生品味汪曾祺散文语言的“淡而有味”的特点,使学生了解作者的语言风格。
三、高效的精读训练
案例 3 余映潮老师执教杨绛的散文《老王》,通过“精读训练”提升学生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余老师的“精读训练”是通过“话题”来展开的。
首先,给了学生四个话题,每位同学可以自选一个话题作为自己重点研读分析的内容:①第一段表达作用欣赏;②铺垫手法欣赏;③详写部分的语言欣赏;④最后一段的意蕴欣赏。
这四个话题,就是余映潮老师预设的教学目标,明了清晰,具有可操作性。
这四个话题,覆盖了全文的内容,覆盖了高层次阅读欣赏能力训练的不同侧面。
不是随意设问,也不可简单作答,每个话题的研讨都带有训练的力度,学生与文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上升到了“文学欣赏”的层面。
师生交流的过程就是在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欣赏能力的训练。
在给了学生8分钟思考的时间之后,余映潮老师又对学生提出了动笔写作的
要求,要求所有的学生都写下对自己重点赏析内容的欣赏文字。
如果我们能够像余映潮老师这样,坚持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长期的大量的“精读训练”,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名师站在高处,令人难以企及。
名师的风范,让人钦佩不已。
在仰慕之余,我们要反思的是在语文教学这方沃土,我该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