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环境伦理学

合集下载

环境伦理学ppt课件免费

环境伦理学ppt课件免费

公众参与环保
公众应关注环境问题,了解环保知识,提高环保 意识,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公众应支持政府和环保组织的工作,为环保事业 贡献力量,如捐款、志愿服务等。
公众应监督企业和政府的行为,对环境污染和破 坏行为进行举报和维权。
国际环境伦理
Hale Waihona Puke 01国际社会应尊重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多样性,反对破坏生 态环境的行为。
03
环境伦理学的实践应用
企业环境伦理
企业在生产活动中应遵循环境伦理原则,将环境保护纳入经营决策中,实现经济效 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企业应积极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如减少废弃物排放、节约能源 、降低资源消耗等。
企业应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内部环保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深生态学主张人类应当彻底放弃对自然的控制和主宰,追 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它强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复 杂性,认为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界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努力 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以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可 持续性。同时,深生态学还主张一种更为简单和可持续的 生活方式,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
利益冲突的复杂性
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往往存在复杂的利益冲突, 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是环境伦理学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道德观念的多样性
不同文化、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道德观念存在 差异,如何形成普遍共识是环境伦理学面临的又一挑战。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效应
科技的进步在带来环境改善的同时,也可能加剧环境问题 ,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如何合理利用科技成 为环境伦理学的重要议题。
动物权利论
总结词
动物权利论认为动物拥有与人类同等的权利和尊严,不应被人类随意剥夺生命或 受到不人道的对待。

《环境伦理》课件

《环境伦理》课件
总结词
生物中心主义是一种环境伦理学观点,认为所有生物都拥有内在价值和尊严,不应被人类任意剥夺或剥削。生物中心主义强调所有生物的生存权和幸福权,认为自然界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生态系统,任何生物的灭绝或受到伤害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此,生物中心主义主张尊重所有生物的生存权和幸福权,反对过度开发和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详细描述
动物权利论者认为动物拥有与人类同等的权利和尊严,不应被人类任意剥夺或剥削。他们主张动物应享有基本的自由和福利,包括免受饥饿、疾病、虐待和无理剥夺生命的权利。动物权利论强调动物福利的重要性,提倡尊重动物的生存权和幸福权,反对将动物视为人类的附属品或资源。
总结词
生物中心主义认为所有生物都拥有内在价值和尊严,应受到尊重和保护。
通过推广清洁能源、促进资源循环利用、降低能耗等措施,推动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推动绿色发展
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环境执法,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加强环境法治建设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参与环保行动,形成全社会的环保合力。
详细描述
总结词:生态中心主义认为生态系统本身拥有价值和权利,应受到尊重和维护。
03
环境伦理与环境保护
环境保护是维持地球生态平衡的重要措施,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生态平衡
人类生存
可持续发展
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良好的环境是人们健康生活的基础。
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保障后代子孙的生存和发展权益。
《环境伦理》ppt课件
环境伦理概述环境伦理的主要理论环境伦理与环境保护环境伦理与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的未来展望

环境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

一什么是环境伦理学?环境伦理的实质,就是要超越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把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扩展到人之外的其他自然存在物,重新确认人类生活的价值根基与意义指针。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介于伦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新兴的综合性科学。

是研究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人类个体与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人类群体)系统,及社会环境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伦理道德行为关系的科学。

这里“环境”的科学意义,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系统”的意思,和人们常说的生态环境的“环境”定义有很大的差别。

它的研究对象具有的综合性、多层次性和实践性。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运用多种学科知识,综合研究人类个体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人类个体和社会环境系统之间及社会环境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伦理道德关系的科学,包括研究环境伦理学的产生,环境伦理的道德体系、环境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准则、评价、教育和个人环境道德修养等环境伦理道德行为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关系的学说。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内容首先是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观念、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信念,环境道德原则、环境道德规范等一系列人类主观内省性的环境伦理学理论性内容。

第二部分内容则包括了作为人类环境伦理是非标准的环境道德评价,环境道德教育,及环境道德行为计量性控制指标体系──环境政策、法规等的环境道德基础研究。

此外,还要掌握自然环境系统运动规律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把握和预测人、社会、自然三者间环境伦理道德关系变化所导致的结局。

二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做起?1我们首先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了一种以尊重为基础的和谐关系,只有这样全球性的环境危机和生态失衡问题才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也就是要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处理好人地关系。

2我们必须把我们自身对自然环境的一切行为和作用提升到人类理性的、自我约束的伦理道德行为高度去认识和研究,以便解决我们与自然的矛盾。

如果象以往一样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利用机械和物质的手段去解决环境破坏的问题已经不可能。

应用伦理学_环境伦理_要点_

应用伦理学_环境伦理_要点_

应用伦理学_环境伦理_要点_环境伦理一、环境伦理学概述(一)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1.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1)温室效应,酸雨肆虐,臭氧层破坏(2)土壤退化加速,流失加剧(3)森林和湿地面积迅速缩小,生物多样性锐减(4)淡水资源缺乏,水污染程度日益严重(5)非再生资源过度消耗,能源危机加剧(6)固体废弃物和噪声污染(7)人口膨胀,地球不堪重负2.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全球性的环境恶化、生态环境危机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自身的行为失范所造成的。

人口爆炸、工业进程加快、城市化、人类传统经济模式和传统的发展观、传统的文化价值观(二)环境伦理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历程,学术界一般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生态伦理学的孕育时期,主要包括了英国学者关于动物权利的思考和美国思想家关于环境伦理的整体主义思想两个方面。

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是生态伦理学的创立时期,以法国学者施韦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美国思想家莱昂波德的大地伦理学、瑞切尔卡尔逊为代表。

20世纪中叶到现在,是生态伦理学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

在世界环境保护史上有三个最重要的会议: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世界环境会议,1992年在巴西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会议,2002年8月在南非首都约翰内斯堡召开的地球首脑会议。

罗马俱乐部对生态伦理学的繁荣与兴盛做出的贡献不可磨灭。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戴维埃伦费尔德等一批学者的努力。

(三)环境伦理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人与自然以及自然物之间有没有道德关系?如果认为有道德关系,那么,该如何理解人与自然以及自然物之间的道德关系?二、人类中心主义(一)对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解在认识论(事实描述)意义上的:人所提出的任何一种环境道德,都是人根据自己的思考而得出来的,都是属人的道德。

在生物学意义上的:人是一个生物,他必然要维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囿于生物逻辑的限制,人也以人为中心。

在价值论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其核心观念是:①道德只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人的利益是道德原则的惟一相关因素;在设计和选择一项道德原则时,我们只需看它能否使人的需要和利益得到满足和实现。

环境伦理学知识点总结

环境伦理学知识点总结

环境伦理学知识点总结环境伦理学是一门关于环境和人类之间伦理关系的学科,通过对环境价值观念、环境伦理规范、环境政策等方面的研究,探讨人类在与自然环境互动中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和价值取向。

本文将从环境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主要理论、伦理规范、实践方法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

一、环境伦理学的基本概念1.1 环境伦理学的定义环境伦理学是一门关于环境伦理问题的哲学学科,它研究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探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价值观念和对环境保护的伦理规范。

环境伦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人类在对待自然环境时应当遵循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

1.2 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历程环境伦理学作为一门学科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人类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人们开始意识到需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伦理关系。

自此以后,环境伦理学作为独立的学科逐渐成立,涌现出一大批环境伦理学家和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3 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对象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伦理关系,包括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价值观念、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等方面的问题。

环境伦理学致力于寻求人类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的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

二、环境伦理学的主要理论2.1 生态伦理学生态伦理学是环境伦理学的核心理论之一,它强调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关系,主张人类应当尊重自然环境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以和谐的方式与自然界互动。

生态伦理学提出了生态伦理价值观念,认为自然环境具有独立的生命和价值,人类应当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2 深生态学深生态学是生态伦理学的重要流派,它由美国哲学家阿尔多·勒邦创立,倡导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身份认同,认为人类应当将自己置于自然环境中,与自然环境共同生活、共同发展。

深生态学主张实现人与自然的深层和谐,强调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强调人类价值观念的变革和情感的转变,以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第三讲 环境伦理

第三讲 环境伦理

• 例如,过去,动物是在空旷的平原上放养 的,可以在开阔的户外吃草、游荡和生活, 直到它们被屠宰而成为食物。如今,许多 动物被养在室内,囚禁在逼仄的棚舍之中, 而且从不被允许到外面正常吃草。一些动 物永远不见天日,也永远呼吸不到野外的 空气,而它们被喂以在极短时间内使之变 得极肥的饲料和化学品,不管它们的好恶, 也不在乎它们是否舒服,是否可能由于这 样的条件或食物而带来痛苦。
•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围绕着如何对待 原始森林和荒野,美国的环境保护运动发生 了分裂,形成了两大对立的阵营: • 一个是自然和野生生物的“保存主义者” (preservationist); • 另一个是天然资源的“保全主义者” (conservationist)。
• 保存主义者主张我们不应该以任何 理由对原始森林和荒野进行开发, 人应该顺应自然,对自然不加干预, 接受自然过程的全部后果。 • 保全主义者主张人可以根据大多数 人的利益和长远利益,对自然进行 有计划的开发和合理利用,对荒野 和天然资源进行科学的管理,即要 在自然面前有所作为。
• “保全”和“保存”的区别不仅构成了人 类中心主义和自然中心主义对立的基本框 架,还成为划分美国环境运动历史的依据。 • (1)早期为防止破坏环境而进行的“自然 保存运动”阶段。 • (2)近代产业社会建立以后从人的功利主 义角度提倡利用天然资源的“自然保全运 动”阶段。 • (3)以人和自然的共生为价值基础的“环 境主义运动”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 转向了以确立自然权利为中心的• 环境伦理学是研究人对自然有无伦理义务 的学说体系。 • 第一,人与自然之间有无道德关系,即自 然的权利问题。 • 第二,在环境问题上人与人之间能否实现 公平,即环境正义问题。 • 第三,社会变革问题。(强调只有把环境 正义和社会正义结合起来才能解决环境问 题。)

环境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

一、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模型
(theoretical model)
拓荒伦理观 (frontier ethics ) 救生艇伦理观 (life boat ethics) 太空船伦理观 (spaceship ethics)
拓荒伦理观(frontier ethics )


或成为美国「牛仔伦理」(cowboy ethics): 以人类做为自然界的主宰的伦理观。在此 观念之下,不属于人类的其他物种是沒有 任何权利可言,也不值得人类尊重 人类对自然界的掠夺,有如牛仔与殖民主 义者,利用地球丰富的资源,创造了人类 的繁荣,经济发展及高度生活水准。

科学不能解决「拓荒伦理」或「牛仔伦理」 所导致的困难。事实上,人类目前正处于 污染、人口膨胀、工业化及资源耗尽的危 机中。。而许多人为了使自己获得最大的 满足,不惜牺牲地球上其他人的利益,将 导致「共有地的悲剧」。除非人类将地球 上的共同利益臵于个人之上,否则将无法 避免这种困境。「科学的至尊」也将无能
环境伦理学
环境
通常被我们认为是:=「自然」、= 「土地」、=「地球」,甚至=「世 界」。 BUT: 「环境」概念比「地球」、 「土地」、甚至「自然」更抽象,它 本身没有物理界限,也很难定义。

环境的意义有着竖轴上的历史传统,及 橫面上的自然与社会,就形成一个整体 的生态文化范畴。
「环境」是指属于个人存在的「所在」 (dwelling) ---海德格(M. Heidegger)〈存在与时间〉
太空船伦理观(spaceship ethics)
我们必须把地球当做一个小小的、相当拥挤的 宇宙太空船,目标不明,人们不得不在不断重 复的物质转换循环中寻找某种生活方式的蛛丝 马迹。在宇宙太空船內,不可能有任何輸入或 輸出。即使必須有能量輸入,水也必须通过肾 和小藻进行循环,食物、空气都同样如此,… 不可能有物质输出或输入,缺少将能量转换为 物质的机制。…这意味着必须节省一切要经过 不可能逆转变化的东西。 ---肯尼思.鮑尔丁 Kenneth Boulding

环境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
環境倫理學 Environmental Ethcis
Joseph DesJardins
I. 科學、倫理與環境 II. 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 何謂「倫理學」? -- 何謂「環境倫理」與「環境倫理學」? -- 西方歷史中的自然觀變遷 -- 「環境倫理」:環境議題/環境科學與倫 理學的交集
I. 科學、倫理與環境
對許多哲學家來說,傳統哲學理論已證明無法解 決環境問題。緣此,本書將哲學倫理學視為一種 不斷發展的智性活動,鼓勵讀者成為積極的參與 者,而非消極的旁觀者。
II. 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美國多數重大的環境立法是在20世紀70年代。這 些立法建立的規範有效地把舉證責任從受害者轉 到引起傷害的人。
執行機構建立規範性標準來預防污染或者瀕危物 種的滅絕而不是事後補償。可以把這些法律看做 是建立了最起碼的道德。最近幾年,有評論指責 環境立法走得太遠了。
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11
作為一個徹底的相對主義者,他必須否認合理的 勸導和倫理對話的可能性。也許這種在實踐上的 相對主義的反駁最有力。 與環境倫理學相關的最古老理論傳統是自然法則 或目的論傳統,與此相關的理論可以追溯到亞里 士多德和托馬斯‧阿奎那。
倫理學理論與環境 -12
亞里士多德不像我們今天這樣明確區分倫理學和 科學。對亞里士多德來說,完全了解某事務就是 要掌握它之所以是這樣的原因。 亞里士多德認為這種目的的功能論可用於所有的 自然物體,包括人類。萬事萬物皆有其自然行為 和功能,當其功能能夠被正常發揮時,它即是完 善的。更通俗地說,當其潛能能夠發揮出來的時 候,它就是完善的。
正如瑞秋‧卡森所指出的,當我們僅將環境問題 視為有待專業學科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相當冒險 的。科學並不如許多人所設想的那樣價值中立。 我們的文化對科學有極深的信仰,將之視為知識 和真理的終極權威。這層信仰是如此的根深蒂固 且未經檢驗,它已呈現出一種文化神話的面向。

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模型

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模型
特点
环境伦理学强调整体主义思维、生态中心主义立场、跨学科性和实践性。它主 张将整个生态系统作为道德关怀的对象,强调人类应当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 和谐相处,并将理论应用于环境保护的实践活动中。
环境伦理学的重要性
环境保护
环境伦理学为环境保护提供了道 德依据和行动指南,促使人们更 加重视和积极参与环境保护事业。
可持续发展
环境伦理学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 展,引导人们在追求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的同时,合理利用资源、 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类与自然
的和谐共生。
道德教育
环境伦理学对于培养人们的环保 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推动社会形成良好的环保
风尚。
环境伦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起源
环境伦理学起源于20世纪中叶的美国,伴随着环境保护运动的兴起而逐渐发展起来。
个人行为与环境伦理
培养环保意识
01
通过教育和宣传培养个人的环保意识,使人们认识到自身行为
对环境的影响,自觉遵守环境伦理原则。
绿色生活
02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
使用,优先选择环保产品等。
参与环保活动
03
鼓励个人积极参与环保志愿活动和公益事业,为保护环境贡献
自己的力量。
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负面影响。
资源过度消耗与浪费
总结词
资源过度消耗和浪费是环境伦理学关注 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它加剧了地球资源 的紧张状况,破坏了生态平衡。
VS
详细描述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 导致资源迅速枯竭,如水资源短缺、能源 过度消耗等。同时,大量生产和消费造成 的废弃物处理问题也日益突出。环境伦理 学主张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提倡循 环经济和绿色生产方式,以实现资源的可 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长期稳定。

第三章 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ppt

第三章 环境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ppt
★ 它第一次立足于自然生态思维,从道德的角度提出 人与自然关系的标准,对环境伦理学的发展具有划时代 的贡献。 ★ 它继承了早期环境伦理只关心生物个体、特别是高 等动物的思想,并承认生态系统、环境或大地的权利。 ★ 它开创了以“大地”的健康和完善为标准的整体论 的伦理思维方式,又一次向人类发出了建立新的道德意 识的呼唤。
罗马俱乐部的由来
★ 1968.4,一些自然科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学家、哲 学家、社会活动家以及政府和私立机构的决策人员聚集在 历史悠久的罗马林塞学院,讨论当代世界的重大问题;
★ 这批人志同道合,用冷静、客观的态度评估全球日益 严重的局势,决心找到一条通向未来的比较合情合理的道 路,大家提议成立一个以探讨及人类前途命运重大课题的 多学科组合的民间组织,于是罗马俱乐部便诞生了。
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
★ 本次会议共有185个国家的代表和联合国及其下属 机构的70个国际组织代表出席了会议,与会元首和政府 首脑102位; ★ 这次会议通过了五个文件:《里约宣言》、 《21 世纪日程》、 《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 《气候 变化公约》、 《生物多样性公约》。
《里约宣言》的主要内容
地球首脑会议
★ 本次会议共有1.7万名代表,192个国家的政府倒置, 104位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出席了会议; ★ 会议通过了《执行计划》和《政治宣言》。
《执行计划》的主要内容
★ 消除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 ★ 2015年前,将目前全球日收入低于1美元,面临饥荒 和不能得到安全饮用水的贫困人口数量减少1/2; ★ 2020年前,显著提高目前全世界1亿多城市贫民的 生活水平,努力实现“城市无贫民窟”的奋斗目标。
第三章 环境伦理学的产生与发展过程
一、孕育阶段(18世纪--20世纪初) 二、创立阶段( 20世纪初--20世纪60年代) 三、繁荣与兴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今)

环境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的实质,是协调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还是规范以自然生态环境中介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与义务分担?对于这一问题的前提性合理追问是:环境危机是谁的危机,伦理协调的是谁之利益?非人类中心主义观点认为环境伦理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实际上,从唯物史观维度审视,所谓环境乃是环人之境。而所谓的生态环境危机,简要地讲,就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实践活动超出生态的自我恢复能力,非规范的污染排放突破环境的自我净化阈值,超常规的资源利用阻塞资源的自我循环路径,导致生态系统结构紊乱,环境有序功能下降,资源利用难以为继,从而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的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环境伦理学正是探讨人们在面对人类日趋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应如何有效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以保护生态系统结构趋向合理,环境有序功能正常发挥,资源利用方式合理科学,从而不以一已的眼前局部利益,危害人类实现长远整体利益的生存环境以及探讨这些行为规范的理论依据。换言之,环境伦理学是从时空维度上协调不同代际和不同地区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关系的理论。而这一理论从表层现象上看,似乎是有关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但究其深层本质,实则是揭示以自然生态环境中介了的人际伦理道德关系。因为我发现这种观点倡导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甚至在伦理层面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其深层意义始终是为了缓和甚至化解不同地区,不同代际之间的利益冲突,终极目标仍是协调人伦之理。,对于人与人之间的间接而复杂的被生态环境中介掩盖了的伦理关系,被严重忽略由此没有明确涉及和自觉揭示。而西方环境伦理学第一次从理论自觉角度,把伦理关怀的范围从人与人的关系扩展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使生态环境这一被掩盖了的中介终于浮出水面。问题是环境伦理真的是揭示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的吗?由此我有必要指出,说人们对自然界没有伦理关系,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意破坏自然界。反过来说,要有效地进行环境建设,也并非因为自然界对我们提出什么伦理要求。我们之所以强调破坏生态平衡、污染环境是不道德的,应当受到谴责,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这些行为损害了人类整体的和长远的利益。深层次的问题还在于,从现实的实践格局审视,正因为一些人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直接或间接损害到另一些人的利益,因此这种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与人的关系有机构成,从而具有了伦理意义。我们正是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体的和长远的根本利益出发,才应该而且必须维护生态系统的协调平衡,保护动植物资源的生物多样性,使人类生态环境不会因为开发自然资源而遭受迫害和污染。做出环境建设的伦理道德选择,是以对生态环境演化规律的认识为前提,基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价值所做的明智选择[⑤]。 环境伦理学既然是研究发生于人、社会、自然三者之间相互作用产生的道德现象的科学,而人、社会、自然三者各自的内部运动规律又是不尽相同的,这就使环境伦理学研究的内容具有了复杂性和广泛性。 人是一个具有主观能动行为作用的生物。他的行动目标一般地是为了达到自己的生存利益。社会环境是由人类个体构成的,它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和个体不完全整合的利益目标。一般地说,人类个体的生存利益和社会利益在宏观上应该是一致的,但在微观具体行动上往往存在尖锐的矛盾和对立,因此而产生了人类个体为了一己私利而采取不利于社会整体利益的不道德行为。怎样协调这种道德关系,就是环境伦理学研究的第一部分内容。 自然环境系统作为构成环境伦理道德现象的一方,它的内部机制运行规律服从的是更加宏观的宇宙演化定律。在人类未完全认识和掌握这个定律之前,自然环境对人类作用于自己的种种不道德行为的反应往往是表现得相当盲目和随机的。在人们未能驾驭这种盲目随机反馈机制之前,人们主要是从调控人类个体和群体对自然环境系统的道德行为着手,以获得人类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直到共同组成一个整体,向未来的宇宙世纪过渡,这就是环境伦理学研究的第二个目的,和第二部分内容。 概括地说,环境伦理学的研究内容首先是作为道德行为主体的环境意识、环境道德观念、环境道德情感、环境道德信念,环境道德原则、环境道德规范等一系列人类主观内省性的环境伦理学理论性内容。第二部分内容则包括了作为人类环境伦理是非标准的环境道德评价,环境道德教育,及环境道德行为计量性控制指标体系──环境政策、法规等的环境道德基础研究。此外,还要掌握自然环境系统运动规律和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否则就无法正确理解、把握和预测人、社会、自然三者间环境伦理道德关系变化所导致的结局。

环境伦理学PPT课件

环境伦理学PPT课件
——动物权利
.
14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不仅是当代人 有感于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恶化日益严重 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一 种生存选择,而且是标志着人类的价值 观念与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这种 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是同人类对 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认识和思考分不开 的。因此,环境伦理构成了可持续发展 战略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经济杠杆能否最终解决资源短缺与耗竭? 技术能否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 环境问题为什么自20世纪70代以来变得更
加严重?
环境问题是综合性的社会问题,需要综合性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手段来应对。
首先要解决的是观念的问题,观念决定行动。
.
7
就我们的生活而言,人的行为总要受到社会规范 的制约,这个规范就是法律与伦理规则。
人类将自己异化于大 自然,以自己为中心, 按照自己的尺度和意 志对自然界中的一切
根 事物随意操纵,最终
使自然界走向退化毁 灭。

人类则因破坏和毁灭 自然,导致了资源短 缺、能量枯竭、环境 污染、生态破坏等自 己的生存危机 。
.
6
为什么我们需要环境伦理?
现行的经济活动方式能否支撑我们对财富的 追求?
自然环境到底有多大价值? 人们要不要对生物和自然界讲道德?
我们要不要对下代人讲道德?
.
13
把环境问题看成一个道德的问题,存在两种 不同的立场:
(1)环境隶属于人的利益,是人作道德判 断时的附加因素;(人类中心)
———可持续发展
(2)环境(至少其中的一些成员)具有独 立的道德地位。(非人类中心)
胚胎具有一定价值,应得到一定的尊重。没有 充分的理由不能操纵和毁掉。有效治疗疾病是 一个充分理由。处置它要有一定程序和要求。 但不具有与人一样的价值,毁掉胚胎不是“杀 人”。然而毁掉要一定程序去做。

环境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

环境伦理学,是一门介于伦理学与环境科学之间的新兴的综合性科学。

它的诞生,是在人类生存发展活动和生存环境系统发生尖锐对立后,为满足协调人和生存环境系统的关系,求得人类和生存环境系统共同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的产物。

人类和生存环境系统之间的矛盾──环境污染、破坏和恶化等问题,说到底,是人类行为的结果,是一个社会问题。

“环境”的科学意义环境伦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人类个体与自然环境系统和社会环境(人类群体)系统,及社会环境系统与自然环境系统之间的伦理道德行为关系的科学。

这里“环境”的科学意义,是指“人类生存环境系统”的意思,和人们常说的生态环境的“环境”定义有很大的差别。

人类是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系统物质从无机到有机发展衍生的产物。

从发生学的角度来说,人类生存环境系统是指地球有机和无机物质表层,即人们通常指称的自然界。

它是人类的母亲。

人类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一刻也没有离开过──自己的母亲──地球这个独特的圈层而独立存在过。

人类和自然环境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天然的“血缘”关系。

人类的生存发展,是以自然环境系统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

人类生存发展过程中一切活动,一切威武雄壮的历史活剧,都是直接或间接地发生在这个系统多姿多彩的舞台上的。

为了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类曾对这个舞台进行过很多重大的变革和改造。

在这个变革和改造的过程中,人类个体和人类群体与这个系统之间,除了发生生产力的物质作用关系外,还存在一种精神和情感的互动关系──伦理道德关系。

这是其他一切生命个体和群体与这个系统间所没有的关系。

特征人类与自然环境系统的关系,迥然不同于其他生物属种的最大特征,就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系统的作用,基本上是一种后天获得的理性行为。

人从哇哇堕地那一刻起,除了被动地接受大自然恩赐的阳光和空气外,他和自身以外物质世界发生联系的只有一种吮吸母乳的本能。

他懂事以后终生对自然界的一切索取和相互作用行为——生存本领、绝大部分是通过长辈和他人的教育和传承获得的。

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

一、前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工业生产突飞猛进。

由于工业化而产生许多环境问题,例如:空气、水和土壤污染、放射性废物及其它毒性物质之泛滥。

尤其是环境灾难(environmental disaster)的频仍发生,使世人深感环境危机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环境危机,各国政府及国际环境组织最初均强调训练与再训练专家及技术人员,以迎合专家人员的迫切需求。

但是,各国逐渐发现环境问题涉及社会大众各层人士的行为,非环境专家所能解决,除非人人对环境有正确的认识与行为,方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教育的目的在改变人类思想与行为,因此,解决环境危机之道端赖发展环境教育。

联合国于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stockholm)召开人类环境会议(united nation conference on the human environment),会中建议联合国应发展国际环境计划以协助各国发展环境教育。

联合国遂于1974年正式推动国际环境教育计划,世界各国均大力推行。

1977年10月联合国在前苏联的伯利西(tbilisi)召开国际政府环境教育会议,会中制定的环境教育目标之一就是为每个人提供机会去获得保护环境和改进环境所需要的知识、价值观、态度、承诺和技能。

会中曾决议:在发展环境教育计划时,必须考虑伦理的价值,环境教育应以产生认知和价值为目的,藉以改进生活品质。

1991年国际环境教育计划发行的通讯connect,以"全球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a universal environmental ethic-the ultimate goal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为主题,论述环境伦理的重要性。

文中指称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培养具有环境伦理信念的人,他具备正确的环境态度和价值观,并能做出理想的环境行为。

二、人类中心主义阻碍伦理信念的演进所谓伦理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关系,而环境伦理是人类与自然环境间的道德关系,也可以说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的伦理责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 人对自然有义务吗?

美国环境伦理思想史回顾 保全还是保存?
保全(conservation):可以根据大多数人的长远利 益对自然进行开发利用和管理,在自然面前要“有所 作为” 保存(preservation):不应该以任何理由对原始森 林和荒野进行开发,人应该对自然“无所事事” 缪尔(John Muir)和平肖(Gifford Pinchot)的争 论
“给道德计算加上时间的地平”(纳斯斯Hans Jonas) “代际接力”——(舒列塔—弗列切特,K. S. Shrader-Frechette)
3.挑战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与环境问题பைடு நூலகம்
“资本的逻辑”, “资本和自然的矛盾”, “绿色资本主义的不可能性” 未来:“生态社会主义”

结语

环境问题是人类迄今为止所遇到的最大困难。它的出现 使通行的社会经济体系和道德观念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 战。要想战胜这一困难,全世界各国人民只有改变近代 以来的“支配自然”的价值观,确立起公平地分配有限 的资源和承担环境责任的原则和制度,实现“环境正义 ”。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实现社会正义,这不仅需 要社会变革,而且每一个人还必须具备为了地球这一整 体意识,发扬英雄主义,进行针对自己的道德革命:一 场超越近代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的道德革命。这不仅 仅是哲学家的工作,而是每一个地球人的使命。这场道 德革命进行的越早,我们成功的可能性越大。
这是源自同人的价值的一种类比 :

人对拥有 “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 的自然物拥有义务 人的价值的难点:工具性价值和内在价值 从主体性的角度 从整体主义角度
自然拥有“内在价值” 的两种论证:

“自然价值论”存在的三个问题
(1)关于自然因具有某种“主体性”就 有“内在价值”这一推论 (2)关于从“无机物是生态系的一部分” 推出无机物也具有“内在价值”这一推论 (3)关于从自然具有“内在价值”推出人对 自然有义务这一推论 /shipin/20 10/09-16/news17825.html


农药的替代品 有机磷酸酯,氨基甲酸酯。 有机农业的推广 例如:稻田除草——鸭田生态种植米
一场真正的道德革命
环境危机的解决 环境危机的原因在于人类自身(地球温暖 化)—限制人类自身—法律和道德 自我意识的存在物——个体和人类对危险 的不同态度(环境问题的整体主义性质和 国家、企业、个人的自由)——人类合意 的必要性——价值观、道德 法律和政策的依据——道德,伦理 使保护环境成为习惯——伦理(改造人的 “心灵”的学问,靠良心限制自己的行 为)。
10岁出版了第一本小说。 宾夕法尼亚州女子学院文学学士、约翰霍普金斯海洋生物学的文学硕士、

主张“文学和科学不能截然分开,科学的目 标是发现和阐明真理,而我也把它作为文学 的目标”
1941年《在海风的吹拂下》 1951年《我们周围的海洋》
1962年《寂静的春天》
背景
1947年——1962年 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 工业大国。新生产力及生活舒适性的新标 准。 新阶级——凭劳动成为新阶级、受雇于新 型企业、一流大学的文凭。 新生活空间——郊区 新生活方式——交通(公路及汽车)、家 务(电冰箱、洗衣机、吸尘器) 新技术奇迹——化学工业、建筑业、公路、 塑料、燃料及各种化学产品

伦理。 “环境的伦理”—“近亲伦理” “为了使用环境的伦理”—“管理伦理” 美国式环境伦理的缺陷 狭隘性:只有那些承认自然的价值和权利的理论 (“动物的权利论”、“生命中心主义”、“大 地伦理”和“伦理整体主义”、“自然的价值” 以及“深层生态学”)才属于环境伦理学,而人类 中心主义的环境伦理学,以及另辟途径的社会派 环保思想、生态女权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被 剔除到环境伦理之外。 保护熊猫的两种理由 缺少对社会原因的关注,主题的错位:环境正义、 公害、企业的责任、国际上的合意
今天你微笑了吗?
第一讲 :一场真正的道德革命
《环境伦理学》存在的理由
基里巴斯代表团
东非肯尼亚9月下雪
资源枯竭:石油和煤炭 罗马俱乐部的预言及其反对意见 环境污染:地球气温的升高 人口增加 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寂静的春天》的可能性,人类文明断裂的 危机
《寂静的春天》与Rachel Carson

雷根(Tom Regan)的两个条件:
“第一,它必须主张,某些非人类存在物拥有道德地位 (moral standing)。 第二,它必须主张,拥有道德地位的存在物不局限于拥有意 识的存在物这一范围。换句话说,所有有意识的存在物和一 些无意识的存在物拥有道德地位” 。 动物,植物,荒野

只有满足了第二个条件的伦理才算做真正的环境

人“对自然的支配”的两种类型
mastery与domination


(1)类似于主人对奴隶那样的绝对统治(绝对的支配); 林怀特,基督教《创世纪》 (2)在尊重自然规律基础上的合理控制(有责任的支配) “ 托 管 人 精 神 和 协 助 自 然 〔stewardship and co-operation with nature〕”的理念

发展中国家的立场:
富人的傲慢和“白人中心主义” “他们对狗、树和荒野的关爱甚至超过了对他们的同 类”。 (印度学者古阿)。


环境伦理和生态伦理。
环境,环人之境,——以人中心。 生态,无中心,生物之间的联系—自然中心 应使用“环境伦理学”这一译名。理由:第一,生态系各物 种及其个体之间不存在着什么伦理;第二,环境伦理学还应 该包括环境正义和社会派环保思想等更广泛的内容。
农药踏车—昆虫的物种有一百多万种(不 包括个体)产生抗体的害虫生存-研制新的 农药 1938年产生抗体的害虫7种;1984年447 种 寂静的鸟儿 明天的寓言

问题点及解决方法

美国在向不发达国家(非洲及南美)出口农药 合成化学品的危害10万种,每年向市场投放新产 品1000多种。

西方的三种传统:
(1)“保存”、神秘主义;(2)“绝对的支配”;(3)“保 全”、“有责任的支配”。
罗尔斯顿的“自然价值论”

传统伦理学的共同体范围
康德、社会契约论 “目的”和“相互性”——有自我意识的道德存在物 人对自然没有直接义务

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 III)的内在价值论
1.挑战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的支配”:把自然作为对象和手段 以人的利益作为价值标准;自然没有内在价值

非人类中心主义
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生命中心主义、
感觉中心主义

环境伦理学的目标:超越人类中心主义
确立自然的内在价值,把道德扩展到大自然中去 美国的非人类中心主义环境伦理学 中国的环境伦理学

药物——抗生素、青霉素、农药




DDT有机氯一种含氯的碳氢化合物 1874年德国人发明,1936年被瑞士化学家发掘并用作农 药。第二次世界大战贡献巨大: 斑袗伤寒的克星——挽救生命 杀害虫——农作物的救星 “斑袗伤寒及其狐朋狗友——瘟疫、霍乱、伤寒、痢 疾——对战争的决定作用要大于恺撒、汉尼拔、拿破仑 等历史上所有的伟大统帅” 问题的出现 农药的致命性及持久性 数年内不会在自然环境里分解,会在食物链中积累和富 集 猫头鹰——蛇-老鼠-农药植物

学习环境伦理学的意义
如果我们确立了一个保护
环境的伦理道德,并最终能 够成为地球上所有人的行为 准则,那么这可能是哲学和 伦理学为地球所做出的最大 贡献。
环境伦理学

美国式的环境伦理学
以美国为代表的环境伦理学一般只承认有关“自然的权利”的 讨论属于环境伦理学的内容,甚至把是否承认自然的内在价值 或权利看作是能否称得上环境伦理的唯一标准。


赫泽赫奇峡谷的水库
帕斯莫尔的定义:
保全是保护节约(save)之意; “为保护而进行的保护”是保存

帕斯莫尔的“人对自然的责任”

美国的环境运动的三个阶段(纳什):
“自然环境保存运动”(Preservation Movement)阶段; “自然保全运动(Conservation)”阶段; “环境主义(Environmentalism)运动”阶段。

2.挑战自由主义

有限性和自由主义的矛盾
“救生艇理论” (Garrett Hardin,哈丁)

对自由进行限制(生殖自由和经济自由)
“共有地的悲剧”(哈丁) “环境伦理是自由的敌人”(加藤尚武)

用整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民主主义)
“环境整体主义”(克里考特) “地球全体主义”(加藤尚武)

用历时性反对共时性
母乳-被污染的鱼


研究报告指出,以广州、香港为代表的珠三角地区,母 乳中DDT的含量严重超标。研究组认为DDT含量的升高 是源于新污染源的输入,怀疑与农药三氯杀螨醇有关。 因为春耕时节,空气里的DDT会大幅升高。为此,他们 开始调查珠三角的农药市场,三种正广泛使用的三氯杀 螨醇类农药被怀疑为主要元凶,其中的DDT含量严重超 标。国家标准为DDT含量不能超过0.5%,而其中一种 竟然高达19.6%。 对于DDT超标,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的研究员张 干透露,怀疑呼吸和吃鱼可能是居民摄入DDT的主要途 径,而这也是当地母乳中含有大量DDT的原因。当地55 件鱼样品分析的结果显示,这些鱼体里含DDT虽未超过 国家标准,但比起邻近的印度、越南,仍高出了2-3倍。 而研究发现,珠江三角洲大气和河流中含有浓度居世界 前位的DDT。

小结
哲学不仅“需要走向原野”,学
会“像山那样思考”,同时还要 回到社会,要像苏格拉底那样关 注人自身,寻求正义。环境伦理 学在把人的视野引向大自然的同 时切忌忽略人自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