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第一章)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基本特征:以家庭(其他时期也包括氏族公社、封建庄园 等)为主要基本生产单位,生产规模相当小。大多数情况下 产品的原料采集、生产乃至消费都是为了满足劳动者自身需 要(而不是为了进行资本积累并扩大再生产),只有在生产 产品过剩的情况下才会将产品拿到市场上交换。并且自然经 济中农业生产同家庭手工业制造相结合,即农产品以及一部 分手工业品都是自主生产并使用的,也就是所谓的「男耕女 织」现象。
23
❖ 三、商品经济及其基本矛盾 ❖ 1.商品经济的概念 ❖ 是以交换为特征或以出卖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
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最明显的特点:直接为交换而 生产,生产借助交换而进行。 ❖ 2、商品经济对应的经济形式 ❖ 自然经济 商品经济 产品经济 ❖ 3、商品经济产生的条件 ❖ 社会分工 (前提条件) ❖ 生产资料和产品归属不同的所有者(决定性条 件)
第一章 商品
1
❖ 学习目的与要求: ❖ 理解、掌握和运用以下知识: ❖ 1.商品概念与属性 ❖ 2.商品的二因素 ❖ 3.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1.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 2.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2
❖ 地位与课时:
❖ 1.本章是马克思研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发点
21
❖ 2.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 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学说为剩余价值论
奠定了基础。马深刻描述了剩余价值的来源 和本质,揭露了资本家剥削雇用工人的秘密, 最终解决了剩余价值论的核心问题。
22
3.为其它一系列理论奠定了基础
❖ 资本主义的一系列重要经济范畴和经济规律,都需 要运用劳动二重性学说来加以阐明。不变资本与可 变资本的区分,资本的有机构成,平均利润和生产 价格,社会资本再生产以及资本主义地租等许多重 要经济范畴和经济理论问题,只有在劳动二重性学 说的基础上才能得到说明。譬如说,依据劳动二重 性学说,把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划分为三部分:不 变资本、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在再生产过程中, 社会总产品的上述三个部分,必须在价值上和实物 上得到补偿,否则再生产便不能顺利进行。可见, 依据劳动二重性学说对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作正确 的划分,是研究社会再生产问题的一个重要理论前 提。
❖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
劳动是价值实体。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是劳动
的社会属性,它体现着人与人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
可见,形成价值的抽象劳动是一个历史范畴。
16
❖ 马克思是德国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应该是从德语翻译 过来的。
❖ 马克思在分析简单劳动形态中,指出生产价值的抽象劳动是 等一的、同质的人类劳动。他说:“随着劳动产品的有用性 质的消失,体现的劳动产品中的各种劳动的有用性质也消失 了,因而这些劳动的各种具体形式消失了。各种劳动不再有 什么差别,全都化为相同的人类劳动,抽象人类劳动。”
27
四 、商品拜物教 1、概念: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者之间生产
关系的物化以及人的力量表现为物的力量, 支配人这种社会现象的一种观念反映。
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这 一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 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 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这黄色的奴隶 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离;它可以使受诅 咒的人得福,使害着灰白色的疾病的人为众 人所尊敬 ;它可以使窃贼得到高爵显位,和 元老们分庭抗礼;它可以使鸡皮黄脸的寡妇 重做新娘。
❖ 1斗小麦交换15尺布, 或1斗小麦=15尺布 ❖ 交换价值的现代形式: X量商品A=Y单位货币
9
10
❖ 3、价值 ❖ 概念: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
动 ❖ 特征: ❖ 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商品生产者相互比
较劳动和交换劳动的经济关系。 ❖ 是抽象的 ❖ 是一个历史范畴
11
价值是一个历史范畴
18
❖ (三)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关系
❖ 1.统一性: ❖ 是生产商品的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不是独立存在的两种劳动或两次劳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从劳动的外在形式看 具体劳动 使用价值
❖ 纺纱工人的劳动

从劳动的内在本质看 抽象劳动 价 值
❖ 2.对立性:
❖ 具体劳动是实现抽象劳动的必要前提,
商品交换成功必然使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相 分离
❖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 ❖ 二、劳动的两重性 ❖ 三、商品经济及其基本矛盾 ❖ 四、商品拜物教
6
❖ 一、商品的两个因素 ❖ (一)商品的概念与特征 ❖ 概念: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 特征: ❖ 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某种属性 ❖ 是劳动产品,凝结了人的劳动 ❖ 必须经过交换
7
(二)商品两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15
❖ (二)抽象劳动
❖ 1、概念: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 2、特点:
❖ 形成了商品的价值,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
关系。 ❖ 是抽象的。 ❖ 是一个历史范畴。
大概的意思是,无论从事何种 行业,何种工作,劳动本身是 没有区别的,生产的产品按照 价值来计算,凝结劳动多者价 值高,凝结劳动少者价值低.
❖ 具有永久性(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永久性条件 )
14
❖ 具体劳动看得见,我们所能想到的每种劳动 (干活,动脑子等等)都是具体劳动,也就 是实际上发生的劳动都是具体劳动。 当然,在马克思的经济学中,劳动还是指生 产商品的劳动。在家政公司中进行的家务劳 动就是具体劳动,而妈妈(或你自己)在家 中做家务,就不算是劳动。
17
❖ 抽象劳动的定义说: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这是一个抽象出来的概念。你不妨想一下,各种各样的劳动 林林总总,从他们中找出劳动的共同点,就是耗费了人的智 力、体力,于是我们就试图用这些给劳动定个量,定个性, 以耗费的智力体力来把劳动统一起来,成为所谓的无差别人 类劳动。 在改革开放以前,农村有“工”的概念,或者叫“工分”。 就是一个人干多少活,然后记多少分(妇女做一天工就比男 人记的分少),然后再按工分多少分配产品。这里的工分在 思维上能大概反映这一点。所以说以前人们说“你做了多少 工啊?”就是再说你创造了多少“无差别人类劳动”,也就 是价值! 当然,用工分来衡量劳动的事件最终失败了,人类也很难真 正在实践中衡量“无差别人类劳动”,但是在哲学上我们可 以想象得到“抽象劳动”的存在。
19
(四)劳动二重性学说的重要意义
❖ 1.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 2.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 3.为其它一系列理论奠定了基础
20
1.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基础
❖ 在马克思以前,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虽然也提出了商品的价 值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创造的论点,但是,由于这一学派的 代表人物根本不懂得劳动的二重性,因而也就不了解什么样 的劳动创造价值,不理解价值实体,不能解释价值是如何确 定。总之,他们无法解释价值理论中的一系列问题。马克思 在继承资产阶级古典学派劳动价值论的科学成分、批判它的 庸俗成分的基础上,提出劳动二重性学说,第一次建立了科 学的完整的劳动价值理论。主要内容是:(1)论述了什么劳 动形成价值,怎样形成价值.从根本上解决了价值的本质问 题;(2)指出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商 品所花费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3)分析了价值与交换价值 的内在联系;(4)指出价值是社会历史范畴,不是永恒的。 正是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创立,才使劳动价值理论的建立有了 科学的基础.
《资本论》第一卷 153页
28
❖ 2、商品拜物教的根源 ❖ 不是产生于商品的使用价值 ❖ 而是由商品形式本身引起的 ❖ 根源是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 3.商品拜物教的历史性 ❖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 商品拜物教
29
第二节 商品价值量
❖ 一、价值量的决定 ❖ 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 三、价值量变化规律
12
4、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关系 ❖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 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5、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 使用价值与价值相互排排斥、相互对立 (矛盾性) ❖ 使用价值与价值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统一性)
13
❖ 二、劳动的二重性
❖ (一)具体劳动 ❖ 1、概念:在一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 2、特点: ❖ 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 ❖ 是具体的、生动的、形象的
❖ 但马克思不会认为在任何时期和任何国家,抽象劳动都是等 一的、同值的。他指的同质的抽象劳动无非是指一定历史时 期的简单劳动状态下的特征。马克思指出:“不错,简单平 均劳动本身的性质上一国与一国是不同的,一个文化时期与 一个文化时期是不同的,但在一个确定的社会内,它是一定 的。”从马克思的论断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他讲的抽象劳动 的同质性和等一性,只是指在“确定的社会内”,不同的国 家和不同的历史时期,抽象的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
25
产品经济
❖ 产品经济是相对于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说的一 种经济形式,也是马克思设想的在商品经济消亡以后 的未来社会的交换方式.这种交换与商品交换的最大 区别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通过以货币为媒介的 等价交换来表现,而是通过直接的产品交换来体现. 由于我们还处在商品经济的不发达阶段(社会主义初 级阶段),离商品经济发达阶段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至 于商品经济何时消亡和怎样消亡,还是一个需要探讨 的理论问题.马政教材用后商品经济的提法,就是一 种新的观点.
❖ 2.本章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 学全部理论的基础,也是我们学习经济理论的起始 课。
❖ 教学课时:4课时
第一节 商品价值 第二节 商品价值量
2课时 2课时
3
第一章 商品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
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商
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
❖ 价值虽然具有客观性,但它又与人们受一定 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的需要、利益、兴趣、 愿望密切相关,受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变化了、发展了,人们 的价值标准或所追求的价值及其构成迟早也 要发生变化,而且,作为客观事物根本属性 的社会属性也会随之变化,同样也造成价值 的历史变化。所以,价值还是一个历史范畴, 不存在永恒的价值规范和价值标准。
30
❖ 一、价值量的决定 ❖ 1、商品价值量的概念 ❖ 是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劳动时间 ❖ 2、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个别劳动时间:生产某种个别使用价值所需
要的劳动时间 ❖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
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4
❖ 自然经济简单地讲就是自给自足的经济,没有商品交换。 它指生产是为了直接满足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而 不是为了交换的经济形式。
❖ 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对立面,私有制经济的一种表现。 是存在于市场范围比较小的一种经济形态,是社会生产力水 平低下和社会分工不发达的产物。由于其自给自足的经济本 质,使其生产仍然处于规模狭小、生产分散、因循守旧、停 滞不前的境地,这也是资本主义经济形态前社会生产力发展 相对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
26
❖ 4、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要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只能在流通过程中通
过把产品当作商品来交换的途径而实现,这就是私人劳动和 社会劳动的矛盾。 ❖ 私人劳动:商品生产者按照自己的个人打算进行的劳动。 ❖ 社会劳动:社会分工体系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构成社会 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劳动的性质。 ❖ 矛盾产生基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 ❖ 矛盾的解决:市场交换
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
——马克思
4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从分析商品开始
❖ 商品关系是资本主义社会最大量、最普遍的现象 ❖ 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最简单、最基本的元素形式 ❖ 商品内部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总根源 ❖ 从商品出发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是历史与逻辑
统一
5
第一节 商品价值
❖ 1、使用价值 ❖ 概念: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 特征: ❖ 商品的自然属性,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 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 同一种商品可以有多种使用价值 ❖ 是具体的、生动的 ❖ 是永恒的范畴
8
❖ 2、交换价值 ❖ 概念:商品能够交换的属性,表现为一种使
用价值与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 或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