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镁及其化合物
高一上四大基本金属元素钠镁铝铁单质及其化合物化学和对应离子方程式总结
![高一上四大基本金属元素钠镁铝铁单质及其化合物化学和对应离子方程式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365273d31126edb6f1a1079.png)
NO3- + 2+
Fe3+ + 3H2O
Fe(OH)3(胶体) + 3H+
Cl2 少量: 6FeBr2 + 3Cl2 == 2FeCl3 +4FeBr3 Cl2 过量:2FeBr2+ 3Cl2 == 2FeCl3 + 2Br2
2Fe2+ + Cl2 == 2Fe3+ + 2Cl2Fe2+ + 4Br- + 3Cl2 == 2Fe3+ + 2Br2 + 6Cl-
Al2O3+3H2SO4=Al2(SO4)3+3H2O 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Al2O3 + 6H+ == 2Al3+ + 3H2O Al2O3+2NaOH=2NaAlO2+H2O Al2O3 + 2OH- == 2AlO2- + H2O AlCl3 + 4NaOH = NaAlO2+ 3NaCl +2H2O Al3+ + 4OH- == AlO2- + 2H2O NaAlO2 + 4HCl == AlCl3 + NaCl+2H2O AlO2- + 4H+ == Al3+ + 2H2O NaAlO2 + HCl + H2O == Al(OH)3↓+ NaCl AlO2- + H+ + H2O == Al(OH)3↓ 2NaAlO2 + CO2 + 3H2O ==2 Al(OH)3↓+ Na2CO3 2AlO2-+ CO2 + 3H2O ==2 Al(OH)3↓+ CO32NaAlO2 + CO2 + 2H2O == Al(OH)3↓+ NaHCO3 AlO2- + CO2 + 2H2O == Al(OH)3↓+HCO3AlCl3+3NaAlO2+ 6H2O=4Al(OH)3↓+3NaCl Al3+ + 3AlO2- + 6H2O== 4Al(OH)3↓
钠镁及其化合物方程式汇总
![钠镁及其化合物方程式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3cb6d1b6d1f34693daef3e71.png)
1专题2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方程式汇总1. 钠的制取:2NaCl (熔融) 2Na +Cl 2↑2. 钠露置空气中变暗: 4Na+O 2=2Na 2O 钠的燃烧: 2Na+O 2Na 2O 2(淡黄色)3. 钠投入水中: 2Na+2H 2O=2NaOH+H 2↑ ( 2Na+2H 2O=2Na ++2OH –+H 2↑ )4. 钠与硫酸铜溶液:2Na+2H 2O+CuSO 4=Na 2SO 4+Cu(OH)2↓+H 2↑ (2Na+2H 2O+Cu 2+-=2Na ++Cu(OH)2↓+H 2↑ )5. 钠与熔融的TiCl 4反应: 4Na +TiCl 4(熔融) 4NaCl +Ti6. 过氧化钠与水:2Na 2O 2+2H 2O=4NaOH+O 2↑ ( 2Na 2O 2+2H 2O=4Na ++4OH –+O 2↑ )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7. 少量CO 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2NaOH+CO 2=Na 2CO 3+H 2O ( 2OH – +CO 2= CO 32–+H 2O ) 足量CO 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NaOH+CO 2=NaHCO 3 ( OH – +CO 2=HCO 3- )8.氢氧化钠溶液与醋酸反应:CH 3COOH+NaOH =CH 3COONa+H 2O (CH 3COOH+OH - =CH 3COO - +H 2O )9.碳酸钠与酸的反应:Na 2CO 3+HCl =NaCl+ NaHCO 3(酸少量) ( CO 32–+ H += HCO 3-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酸足量) (CO 32–+ 2H +=CO 2↑+H 2O )10. CO 2通入碳酸钠溶液:Na 2CO 3+H 2O+CO 2=2NaHCO 3 ( CO 32–+H 2O+CO 2=2HCO 3- )11. 碳酸氢钠固体受热分解:2NaHCO 3Na 2CO 3+H 2O+CO 2↑12. 碳酸氢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HCO 3+ HCl =NaCl+H 2O+CO 2↑ ( HCO 3- + H + =CO 2↑+H 2O )13. 碳酸氢钠溶液加入适量氢氧化钠:NaHCO 3+NaOH= Na 2CO 3 + H 2O ( HCO 3-+OH -=CO 32–+H 2O )14. 碳酸氢钠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NaHCO 3+Ca(OH)2(过量)=CaCO 3↓+NaOH+H 2O2NaHCO 3+Ca(OH)2(少量)=CaCO 3↓+Na 2CO 3+H 2O15. 镁的制取: MgCl 2(熔融) Mg +Cl 2↑ 16. 镁在N 2中燃烧: 3Mg+N 2 点燃2Mg 3N 217. 镁在CO 2中燃烧: 2Mg+CO 2点燃2MgO+C高温通电通电。
钠、镁及其化合物
![钠、镁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43876f2ced630b1c59eeb56b.png)
钠、镁及其化合物一、一周内容概述本周学习了钠、镁及其化合物,重点介绍了:钠的性质、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电解质、非电解质的定义,离子反应的实质、条件以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镁的提取及应用。
二、重难点知识剖析(一)钠1、钠的物理性质(1)金属钠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2)金属钠质软、硬度小;(3)密度为0.97g/cm3,比水轻,比煤油重;(4)熔点97.81℃,沸点882.9℃,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2、钠的化学性质(1)钠与非金属的反应O,在加热条件下,燃烧,生成淡结论:钠露置在空气中,迅速被氧化生成白色的Na2O2,并且在温度较高的条件下,Na2O2比Na2O稳定。
黄色的Na2(2)钠与水的反应O=2NaOH+H2↑2Na+2H2(3)钠与盐酸反应↑2Na+2HCl=2NaCl+H2注意:①钠与盐酸反应比钠与水反应更剧烈,其原因为钠无论是和水反应还是和盐酸反应,其实质都是和H+反应,HCl是强电解质,水为弱电解质,即盐酸中的H+浓度远大O提供的H+浓度,故钠投入盐酸中,直接与盐酸反应,且比与水反应剧烈。
于H2②若盐酸浓度较大,还会出现白色浑浊,其原因为生成的NaCl在浓盐酸中溶解度不大。
3、钠在实验室中保存方法实验室中的少量钠需保存在煤油中,避免与空气和水接触。
4、钠的制备5、钠的存在钠的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不能以游离态形式存在,只能以化合态形式存在,有NaCl、Na2SO4、Na2CO3、NaNO3等。
6、钠的重要用途O2;(1)制取钠的重要化合物,如Na2(2)钠、钾合金在室温下呈液态,是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3)作冶炼某些金属的还原剂,如:;(4)用在电光源上,制高压钠灯。
(二)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三)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包括酸、碱、盐及部分氧化物(如Na2O、CaO、Al2O3等)。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包括大多数有机物、部分氧化物(如CO、CO2、SO2、SO3等),部分气态氢化物(如CH4、NH3、PH3等)。
【重点考点】最新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4课时 镁的提取及应
![【重点考点】最新高中化学 专题2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4课时 镁的提取及应](https://img.taocdn.com/s3/m/aa5509afda38376baf1fae9c.png)
第4课时 镁的提取及应用[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从海水中提取镁的原理和过程。
2.掌握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一、从海水中提取镁 1.工艺流程2.相关反应的方程式 (1)分解贝壳制取氢氧化钙: ①CaCO 3=====高温CaO +CO 2↑; ②CaO+H 2O===Ca(OH)2。
(2)沉淀镁离子: Mg 2++2OH -===Mg(OH)2↓。
(3)制备氯化镁:Mg(OH)2+2HCl===MgCl 2+2H 2O 。
(4)制取金属镁:MgCl 2(熔融)=====通电Mg +Cl 2↑。
由MgCl 2·6H 2O 加热制取无水MgCl 2时,要不断通入干燥的HCl 气体,防止MgCl 2水解生成Mg (OH )2。
例1 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的。
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从海水晒盐后的盐卤(主要含Na +、Mg 2+、Cl -、Br -等)中模拟工业生产来提取镁,主要过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工业上从盐卤中获取Mg(OH)2用石灰乳而不用NaOH 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从过程①得到的Mg(OH)2沉淀中混有少量的Ca(OH)2,除去少量Ca(OH)2的方法是先将沉淀加入到盛有__________溶液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经________、________(填操作方法)可得纯净的Mg(OH)2。
(3)下图是该兴趣小组设计进行过程③的实验装置图:其中装置A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过程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钠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探究教案
![钠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探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9125cd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3.png)
本文将探讨钠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这些元素及其关键化学反应。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钠和镁的基本概述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元素,其原子序数为11,它属于第一周期,第3族元素。
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易于导电,也是生活中广泛使用的一种金属。
镁是一种轻金属,具有热和导电性,不溶于水。
镁是一种地球皮层中常见的元素,成矿量较大。
钠和镁都是相对较常见的元素,对人类生产和消费都有重要影响。
2.钠和镁的物理化学性质钠和镁的物理化学性质都与它们的电子结构相关。
钠有一个相对不稳定的外层电子,这是因为这个电子非常容易被赋予额外的电子,而且这个电子结构会很快变化。
由于这个原因,钠在空气中很容易氧化。
在水中,钠会与水反应,产生氢气和钠氢氧化物。
镁具有类似的性质,不过它比钠更加稳定。
镁的电子结构非常容易接受额外的电子,因此它也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在水中,镁也会与水反应,不过反应非常缓慢,因为镁与水甚至不会形成氢氧化物。
镁在空气中也能与氧气反应,形成氧化物。
3.钠镁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钠镁化合物也具有很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钠镁合金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因为它可以在高温下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还能耐高温和高压力。
钠镁化合物还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性,这使它们在化学工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钠和镁的氢氧化物也具有很多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钠氢氧化物是一种极强的碱性物质,可以中和酸性的化合物,而且在水中很容易溶解。
镁氢氧化物虽然也是弱碱性物质,但它溶解在水中的速率非常缓慢。
4.钠和镁的关键化学反应钠和镁还具有许多关键的化学性质和反应。
其中一个重要的反应是与卤素的反应。
钠和镁可以与卤素发生放热反应,形成氯化物。
氯化钠是一种非常广泛的化合物,在食品及其他工业应用中都有重要的用途。
实验:通过以下实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钠镁及其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实验一:钠和水的反应将一小块钠挑出来,将其轻轻放入装有几毫升水的试管中。
观察到钠和水反应时产生的气体,颜色和声音。
化学高中必修一:《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
![化学高中必修一:《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caf005476c66137ee0619bd.png)
化学高中必修一:《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化学高中必修一:《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基本信息名称钠的性质执教者课时1所属教材目录高中化学必修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三部分,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钠的存在和主要用途。
其中钠的化学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在钠的化学性质中重点讨论了钠与氧气及钠与水的反应。
难点就是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在钠的存在和用途中,首先介绍了自然界里元素存在的两种形态,游离态和化合态,然后结合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引导学生得出在自然界中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教材对钠的用途只作简单介绍。
学情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其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存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透过事物的表面现象,分析其产生的内在原因,以提高自身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其科学方法,激发学生学好文化知识,报效祖国的神圣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1.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问题——实验——观察——分析——结论的程序进行教学。
具体建议如下:(1)尽可能地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结论。
(2)创造条件采用边讲边做实验的教学方法。
(3)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边实验、边观察、边分析,最后自己得出结论。
(4)钠和氧气的反应可由[实验2-2]钠的表面在空气中的变化而引入。
2.深入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形成新的优化的知识结构。
(l)虽然碱金属单质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但它们的某些化合物却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2)可让学生标出与反应的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3)应将的结构、性质、保存、存在、用途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主线。
充分体现结构决定性质、存在、用途以及保存方法取决于性质这一思想。
投坟学校化学2.2《钠镁及其化合物》思维过程
![投坟学校化学2.2《钠镁及其化合物》思维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51eb3e6e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9d.png)
抢孝州均抛市投坟学校思维过程一<钠的性质> 1.物理性质:钠是银白色的金属,质软,密度比水小,熔点低,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在取用钠时,用刀刚切割的钠截面,能看到是银白色的,不过很快变暗,是因为被空气中氧气氧化所致。
2.化学性质:〔1〕钠与非金属反I.在常温下4Na+O22Na2O,此反是氧化复原反,其电子转移可表示为:O2为氧化剂,Na为复原剂;在常温下钠就可以迅速与氧气反,说明钠很活泼,具有很强的复原性。
Ⅱ.与Cl2反2Na十Cl22NaCl将钠先在空气中点燃,再放入氯气中继续燃烧,出现黄色火焰,生成白色固体为NaCl。
〔2〕钠与水反2Na+2H2O2NaOH+H2↑现象:钠放入水中后,浮在水面上,立即与水剧烈反,同时钠熔化成闪亮的银白色小球,并迅速四处游动,发出咝咝的响声,最后逐渐消失,在反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
可概括为如下五个字:浮、游、熔、响、红。
说明:①钠与水反是一个离子反:2Na+2H2O2Na++2OH-+H2↑其反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OH-的反。
②钠与水反是一个氧化复原反:氧化剂:H2O,复原剂:Na。
〔3〕钠与熔化状态下的盐反钠与溶化状态下的盐反置换出金属单质如:注意:①钠与盐溶液反不能置换出金属单质,复原产物是H2。
②钠与熔化状态下的盐反,有实际意义的是冶炼稀有金属,如冶炼钛、锆、铌、钽。
这些反都是利用钠的强复原性。
思维过程二<碳酸钠的性质>碳酸钠俗名苏打、纯碱,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化学性质:1.与酸反CO-23+2H+CO2↑+H2O利用这个性质,可以检验碳酸根离子的存在。
方法是:向溶液中参加酸,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假设浑浊〔Ca〔OH〕2+CO2CaCO3↓+H2O〕,那么说明该溶液中含有CO-23离子。
2.与某些盐或碱反BaCl2溶液:BaCl2+Na2CO3BaCO3↓+2NaCl石灰水:Ca〔OH〕2+Na2CO3CaCO3↓+2NaOH3.与CO2反Na2CO3+CO2+H2O2NaHCO3思维过程三<离子反>1.离子反〔1〕义:有离子参加的反。
苏教版必修1化学《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评课稿
![苏教版必修1化学《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评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5875615e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9f.png)
苏教版必修1化学《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评课稿1. 引言《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是苏教版必修1化学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对该教材单元进行评课,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旨在提供对该教材单元的全面了解和评估。
2. 教材内容2.1 单元主题与目标该单元主要介绍了钠、镁及其化合物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钠和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它们的化合物的形成与应用等内容。
该单元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了解钠、镁元素的重要性和应用,并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化学反应。
2.2 教材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该单元的教材内容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组织和呈现:2.2.1 钠的性质与应用首先介绍了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例如钠的金属性质、活泼性和与水的反应等。
然后讲解了钠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如钠的制取、钠作为防腐剂和熔剂的应用等。
2.2.2 镁的性质与应用接着介绍了镁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镁的金属性质、活泼性和与酸的反应等。
然后探讨了镁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镁作为轻合金材料和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等。
2.2.3 钠和镁的化合物进一步介绍了钠和镁的化合物的形成和性质,包括钠氯化物、碳酸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以及镁氯化物、氧化镁等镁的化合物。
2.3 知识点的深度与广度该单元对钠和镁及其化合物进行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介绍。
学生可以了解到钠和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它们的应用领域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该单元也涉及了部分钠和镁化合物的结构和反应机理,为学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 教学方法与学生活动3.1 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实验演示、讨论和小组合作等。
这些方法使得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的参与和理解。
3.2 学生活动的激发和引导教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例如,教师组织了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进行观察和实验操作,帮助他们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4. 教材评价4.1 教材的内容设置教材对钠、镁及其化合物的内容设置合理。
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e55fa201ba1aa8114431d99d.png)
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钠及其化合物2.钠的氧化物及性质比较3N a 2CO 3与Na HC O 3的性4、焰色反应(1)定义:许多金属或他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这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
(2)实验步骤:a.点燃酒精灯(一点)b.将铂丝放入稀盐酸中清洗,在放到火焰上灼烧,直至火焰呈现原 来的颜色(二洗烧)c.用铂丝蘸取固体或液体待测物,灼烧、观察。
若是钾元素,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三蘸烧)。
d.将铂丝用稀盐酸洗净,放在火焰上烧至原色,放回原处(四洗烧)。
二、镁及其重要化合物1.镁的性质化学名称 镁物理性质 硬度及密度较小,熔点较低的银白色金属,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表面均有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化学 性 质 化 学 性 质 与氧气反应 2Mg+O 2 →2MgO 与非金属单质反应Mg+Cl 2 MgCl 2与水反应 Mg+2H 2OM g (O H )2+H 2↑与酸反应 Mg+2H +=Mg 2++H 2↑与碱反应 不反应 与盐反应 Mg+Cu 2+= Mg 2++Cu 与某些氧化物反应2Mg+CO 2 2MgO+C制取① 煅烧贝壳,制成石灰乳 ② 加入海水沉淀池中 ③ 沉淀与盐酸反应 ④ 蒸发结晶电解(三)铝及其重要化合物化学式 Na 2CO 3 NaHCO 3 俗名 纯碱、苏打 小苏打溶解性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溶解度较Na 2CO 3小) 热稳定性稳定受热易分解2NaHCO 3Na 2CO 3+H 2O+CO 2↑H + CO 32-+H +=HCO 3- CO 32-+2H +=CO 2↑+H 2O 分步进行HCO 3-+H +=CO 2↑+H 2O OH - 不反应 HCO 3-+OH —=CO 32-+H 2O石灰水 CO 32-+Ca 2+=CaCO 3↓ 石灰水足量:HCO 3-+Ca 2++OH -=CaCO 3↓+H 2O石灰水不足:2HCO 3-+Ca 2++2OH —=CaCO 3↓+2H 2O+CO 32-BaCl 2 CO 32-+Ba 2+=BaCO 3↓ 不反应(若再加NaOH ,则有沉淀)CO 2 NaCO 3+CO 2+H 2O=2NaHCO 3 不反应用途用于玻璃、肥皂、造纸、纺织等工业,洗涤发酵剂、灭火器,医疗上用于治胃酸过多转化点燃 点燃1、铝的结构:(1)、原子结构示意图: (2)、周期2. 铝的性质:表中位置:第三周期ⅢA 族;铝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最外层的三个电子,应的实质:分两步进行:(2)Al(OH)3+NaOH ======== Na[Al(OH)4]三、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Al 2O 3)(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高(2054℃) 、不溶于水,不与水化合。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定)
![钠镁铝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定)](https://img.taocdn.com/s3/m/43b1ecd40029bd64783e2cdc.png)
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钠及其化合物一、钠1、钠在氧气中燃烧:2Na+O 2Na2O22、钠在氯气中燃烧:2Na+Cl 22NaCl3、钠常温条件下和氧气反应:4Na+O 22Na2O4、钠和硫共热:2Na+S Na2S5、钠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2Na+2H2O2Na++2OH-+H2↑6、钠和稀盐酸反应:2Na+2HCl2NaCl+H2↑2Na+2H +2Na++H2↑7、钠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2Na+CuSO4+2H2O Na2SO4+Cu(OH)2↓+H2↑2Na+Cu2++2H2O2Na++Cu(OH)2↓+H2↑8、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钠:6Na+2AlCl3+6H2O6NaCl+2Al(OH)3↓+3H2↑6Na+2Al3++6H2O6Na++Al(OH)3↓+3H2↑9、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钠:4Na+AlCl3+2H2O NaAlO2+3NaCl+2H2↑4Na+Al3++2H2O4Na++AlO2-+2H2↑10、钠在高温条件下与四氯化钛反应:4Na+TiCl 44NaCl+Ti二、氧化钠1、氧化钠和水反应:Na2O+H2O=2NaOHNa2O+H2O2Na++2OH-2、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CO 2Na2CO33、氧化钠与盐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Na2O+2H +2Na++H2O4、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氧化钠:Na2O+CuSO4+H2O Cu(OH)2↓+Na2SO4Na2O+Cu2++H2O Cu(OH)2↓+2Na+5、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氧化钠:3Na2O+2AlCl3+3H2O2Al(OH)3↓+6NaCl3Na2O+2Al3++3H2O===2Al(OH)3↓+6Na+6、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氧化钠:2Na2O+AlCl 3NaAlO2+3NaCl2Na2O+Al3+AlO2-+4Na+三、过氧化钠1、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H2O===4Na++4OH-+O2↑2、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 22Na2CO3+O2↑3、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O2↑2Na2O2+4H +4Na++2H2O+O2↑4、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2Na2O2+2CuSO4+2H2O===2Cu(OH)2↓+2Na2SO4+O2↑2Na2O2+2Cu2++2H2O2Cu(OH)2↓+4Na++O2↑5、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过氧化钠:6Na2O2+4AlCl3+6H2O4Al(OH)3↓+12NaCl+3O2↑6Na2O2+4Al3++6H2O4Al(OH)3↓+12Na++3O2↑6、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过氧化钠:2Na2O2+AlCl3+2H2O NaAlO2+3NaCl+O2↑2Na2O2+Al3++2H2O AlO2-+4Na++O2↑7、过氧化钠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4Na2O2+4FeSO4+6H2O===4Fe(OH)3↓+4Na2SO4+O2↑4Na2O2+4Fe2++6H2O4Fe(OH)3↓+8Na++O2↑四、氢氧化钠1、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2Al+2OH-+2H2O2AlO2-+3H2↑2、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Cl2+2NaOH NaCl+NaClO+H2OCl2+2OH -Cl-+ClO-+H2O3、氯气通入热的浓氢氧化钠溶液中:3Cl2+6NaOH5NaCl+NaClO3+3H2O3Cl2+6OH -5Cl-+ClO3-+3H2O4、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共热:3S+6NaOH2Na2S+Na2SO3+3H2O3S+6OH -2S2-+SO32-+3H2O5、硅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Si+2NaOH+H2O Na2SiO3+2H2↑Si+2OH-+H2O SiO32-+2H2↑6、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2OH -2AlO2-+H2O7、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2NaOH+CO 2Na2CO3+H2O2OH-+CO 2CO32-+H2O8、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NaOH+CO 2NaHCO3 OH-+CO 2HCO3-9、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硫:2NaOH+SO 2Na2SO3+H2O2OH-+SO 2SO32-+H2O10、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NaOH+SO 2NaHSO3 OH-+SO 2HSO3-11、五氧化二磷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P2O5+6NaOH2Na3PO4+3H2OP2O5+6OH -2PO43-+3H2O 12、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NO2+2NaOH NaNO2+NaNO3+H2O2NO2+2OH -NO2-+NO3-+H2O13、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NO+NO2+2NaOH2NaNO2+H2ONO+NO2+2OH -2NO2-+H2O14、将二氧化硅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2NaOH+SiO 2Na2SiO3+H2O2OH-+SiO 2SiO32-+H2O15、三氧化硫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O3+2NaOH Na2SO4+H2OSO3+2OH -SO42-+H2O16、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Cl+NaOH NaCl+H2O H++OH -H2O 17、醋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H3COOH+NaOH CH3COONa+H2OCH3COOH+OH -CH3COO-+H2O18、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的硫化氢:H2S+2NaOH Na2S+2H2OH2S+2OH -S2-+2H2O19、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足量的硫化氢:H2S+NaOH NaHS+H2OH2S+OH -HS-+H2O20、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2SO4+2NaOH Na2SO4+2H2OH++OH -H2O21、磷酸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反应:H3PO4+3NaOH Na3PO4+3H2OH3PO4+3OH -PO43-+3H2O22、将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Al(OH)3+NaOH NaAlO2+2H2OAl(OH)3+OH -AlO2-+2H2O23、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AgNO3+NaOH AgOH ↓+NaNO3Ag++OH -AgOH ↓24、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uSO4+2NaOH Na2SO4+Cu(OH)2↓Cu2++2OH -Cu(OH)2↓25、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FeCl3+3NaOH Fe(OH)3↓+3NaClFe3++3OH -Fe(OH)3↓26、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AlCl3+3NaOH Al(OH)3↓+3NaClAl3++3OH -Al(OH)3↓27、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AlCl3+4NaOH NaAlO2+3NaCl+2H2OAl3++4OH -AlO2-+2H2O28、向氯化铵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NH4Cl+NaOH NaCl+NH3↑+H2ONH4++OH -NH3↑+H2O29、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NH4HCO3+NaOH NaHCO3+NH3↑+H2ONH4++OH -NH3↑+H2O30、向碳酸氢铵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共热:NH4HCO3+2NaOH Na2CO3+NH3↑+2H2ONH4++HCO3-+OH -CO32-+NH3↑+2H2O 31、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NaHCO3+NaOH Na2CO3+H2OHCO3-+OH -CO32-+H2O32、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a(HCO3)2+NaOH CaCO3↓+NaHCO3+H2OCa2++HCO3-+OH -CaCO3↓+H2O33、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Ca(HCO3)2+2NaOH CaCO3↓+Na2CO3+2H2O Ca2++2HCO3-+2OH -CaCO3+CO32-+2H2O 34、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Mg(HCO3)2+2NaOH Mg(OH)2↓+2NaHCO3Mg2++OH -Mg(OH)2↓35、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Mg(HCO3)2+4NaOH Mg(OH)2↓+Na2CO3+2H2O Mg2++2HCO32-+4OH -Mg(OH)2↓+2CO32-+2H2O五、氯化钠1、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混合:NaCl+AgNO 3AgCl↓+NaNO3Cl-+Ag +AgCl ↓2、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共热:NaCl+H2SO 4Na2SO4+2HCl↑3、电解饱和的氯化钠溶液:2NaCl+2H2O2NaOH+H2↑+Cl2↑2Cl-+2H2O2OH-+H2↑+Cl2↑4、电解氯化钠的熔融液:2NaCl2Na+Cl2↑六、碳酸钠1、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CO32-+Ca2+CaCO3↓2、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Na2CO3+BaCl 2BaCO3↓+2NaClCO32-+Ba2+BaCO3↓3、碳酸钠溶液呈碱性:Na2CO3+H2O NaHCO3+NaOHCO32-+H2O HCO3-+OH-4、碳酸钠溶液滴入少量的盐酸:Na2CO3+HCl NaHCO3+NaClCO32-+H +HCO3-5、碳酸钠溶液滴入足量的盐酸:Na2CO3+2HCl2NaCl+CO2↑+H2OCO32-+2H +CO2↑+H2O6、碳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Na2CO3+2CH3COOH2CH3COONa+CO2↑+H2O CO32-+2CH3COOH2CH3COO-+CO2↑+H2O7、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CO2+H2O2NaHCO3CO32-+CO2+H2O2HCO3-8、向饱和的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Na2CO3+CO2+H2O2NaHCO32Na++CO32-+CO2+H2O2NaHCO3↓9、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混合:3Na2CO3+2AlCl3+3H2O===2Al(OH)3↓+6NaCl+3CO2↑3CO32-+2Al3++3H2O2Al(OH)3↓+3CO2↑10、碳酸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混合:3Na2CO3+2FeCl3+3H2O===2Fe(OH)3↓+6NaCl+3CO2↑3CO32-+2Fe3++3H2O2Fe(OH)3↓+3CO2↑七、碳酸氢钠1、碳酸氢钠溶液呈碱性:NaHCO3+H2O H2CO3+NaOHHCO3-+H2O H2CO3+OH-2、碳酸氢钠溶液滴入盐酸:NaHCO3+HCl NaCl+CO2↑+H2OHCO3-+H +CO2↑+H2O3、碳酸氢钠溶液滴入醋酸:NaHCO3+CH3COOH CH3COONa+CO2↑+H2O HCO3-+CH3COOH CH3COO-+CO2↑+H2O4、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铝溶液混合:3NaHCO3+AlCl 3Al(OH)3↓+3NaCl+3CO2↑3HCO3-+Al3+Al(OH)3↓+3CO2↑5、碳酸氢钠溶液与氯化铁溶液混合:3NaHCO3+FeCl 3Fe(OH)3↓+3NaCl+3CO2↑3HCO3-+Fe3+Fe(OH)3↓+3CO2↑6、碳酸氢钠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NaHCO3+NaOH Na2CO3+H2OHCO3-+OH -CO32-+H2O7、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NaHCO3+Ca(OH)2 =CaCO3↓+NaOH+H2OCa2++HCO3-+OH -CaCO3↓+H2O8、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钙溶液:2NaHCO3+Ca(OH)2 =CaCO3↓+Na2CO3+2H2OCa2++2HCO3-+2OH -CaCO3↓+CO32-+2H2O 9、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 3Na2CO3+CO2↑+H2O镁及其化合物一、镁1、镁在氧气中燃烧:2Mg+O 22MgO2、镁在氯气中燃烧:Mg+Cl 2MgCl23、镁在氮气中燃烧:3Mg+N 2Mg3N24、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CO 22MgO+C5、镁与硫共热:Mg+S MgS6、镁与水共热:Mg+2H2O Mg(OH)2+H2↑7、镁和盐酸反应:Mg+2HCl MgCl2+H2↑Mg+2H +Mg2++H2↑8、镁和醋酸反应:Mg+2CH3COOH(CH3COO)2Mg+H2↑Mg+2CH3COOH2CH3COO-+Mg2++H2↑9、镁和氯化铵溶液反应:Mg+2NH4Cl MgCl2+2NH3↑+H2↑Mg+2NH4+Mg2++2NH3↑+H2↑10、将少量的镁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Mg+2FeCl 32FeCl2+MgCl2Mg+2Fe3+Mg2++2Fe2+11、将过量的镁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3Mg+2FeCl 33MgCl2+2Fe3Mg+2Fe3+3Mg2++2Fe12、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Mg+CuSO 4MgSO4+CuMg+Cu2+Mg2++Cu 13、镁和浓硫酸反应:Mg+2H2SO 4MgSO4+SO2↑+2H2O14、镁和浓硝酸反应:Mg+4HNO 3Mg(NO3)2+2NO2↑+2H2OMg+4H++2NO3-Mg2++2NO2↑+2H2O15、镁和稀硝酸反应:3Mg+8HNO 33Mg(NO3)2+2NO ↑+4H2O3Mg+8H++2NO3-Mg2++2NO ↑+4H2O二、氧化镁1、氧化镁与盐酸反应:MgO+2HCl MgCl2+H2OMgO+2H +Mg2++H2O2、氧化镁和醋酸反应:MgO+2CH3COOH(CH3COO)2Mg+H2OMgO+2CH3COOH Mg2++2CH3COO-+H2O3、氧化镁溶于氯化铵溶液中:MgO+2NH4Cl MgCl2+2NH3↑+H2OMgO+2NH4+Mg2++2NH3↑+H2O 4、氧化镁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3MgO+2FeCl3+3H2O3MgCl2+2Fe(OH)33MgO+2Fe3++3H2O3Mg2++2Fe(OH)3三、氢氧化镁1、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Mg(OH)2+2HCl MgCl2+2H2OMg(OH)2+2H +Mg2++2H2O2、氢氧化镁和醋酸反应:Mg(OH)2+2CH3COOH(CH3COO)2Mg+2H2OMg(OH)2+2CH3COOH2CH3COO-+Mg2++2H2O3、氢氧化镁溶于氯化铵溶液中:Mg(OH)2+2NH4Cl MgCl2+2NH3↑+2H2OMg(OH)2+2NH4+Mg2++2NH3↑+2H2O4、氢氧化镁投入到氯化铁溶液中:3Mg(OH)2+2FeCl 33MgCl2+2Fe(OH)33Mg(OH)2+2Fe3+3Mg2++2Fe(OH)35、氢氧化镁受热分解:Mg(OH)2MgO+H2O四、氯化镁1、氯化镁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MgCl2+2AgNO 32AgCl ↓+Mg(NO3)2Cl-+Ag +AgCl ↓2、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MgCl2+2NaOH=Mg(OH)2↓+2NaClMg2++2OH -Mg(OH)2↓3、氯化镁溶液加入氨水:MgCl2+2NH3·H2O Mg(OH)2↓+2NH4ClMg2++2NH3·H2O Mg(OH)2↓+2NH4+4、氯化镁溶液中加入偏铝酸钠溶液:MgCl2+2NaAlO2+4H2O==Mg(OH)2↓+2Al(OH)3↓+2NaCl Mg2++2AlO2-+4H2O Mg(OH)2↓+2Al(OH)3↓5、电解氯化镁的熔融液:MgCl 2Mg+Cl2↑6、电解氯化镁的溶液:MgCl2+2H2O Mg(OH)2↓+H2↑+Cl2↑Mg2++2Cl-+2H2O Mg(OH)2↓+H2↑+Cl2↑五、碳酸镁1、碳酸镁与盐酸反应:MgCO3+2HCl===MgCl2+CO2↑+H2OMgCO3+2H+===Mg2++CO2↑+H2O2、碳酸镁与醋酸溶液反应:MgCO3+2CH3COOH===(CH3COO)2Mg+CO2↑+H2O MgCO3+2CH3COOH===2CH3COO-+Mg2++CO2↑+H2O 3、碳酸镁悬浊液通入二氧化碳气体:MgCO3+CO2+H2O===Mg(HCO3)2MgCO3+CO2+H2O===Mg2++2HCO3-4、碳酸镁加入到氯化铁溶液中:3MgCO3+2FeCl3+3H2O===3MgCl2+2Fe(OH)3↓+3CO2↑3MgCO3+2Fe3++3H2O===3Mg2++2Fe(OH)3↓+3CO2↑5、碳酸镁加入氯化铵溶液中:MgCO3+2NH4Cl===MgCl2+2NH3↑+CO2↑MgCO3+2NH4+===Mg2++2NH3↑+CO2↑6、碳酸镁高温煅烧:MgCO3高温MgO+CO2↑六、碳酸氢镁1、碳酸氢镁与盐酸反应:Mg(HCO3)2+2HCl===MgCl2+2CO2↑+2H2OHCO3-+H+===CO2↑+H2O2、碳酸氢镁与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HCO3)2+2NaOH===Mg(OH)2↓+2NaHCO3Mg2++2OH-===Mg(OH)2↓3、碳酸氢镁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Mg(HCO3)2+4NaOH===Mg(OH)2↓+Na2CO3+2H2OMg2++2HCO 3-+4OH-===Mg(OH)2↓+2CO32-+2H2O 4、碳酸氢镁与澄清石灰水反应:Mg(HCO 3)2+2Ca(OH)2===Mg(OH)2↓+2CaCO3↓+2H2O Mg2++2HCO 3-+2Ca2++4OH-===Mg(OH)2↓+2CaCO3↓+2H2O5、碳酸氢镁受热分解:Mg(HCO3)2△MgCO3↓+CO 2↑+H2O 铝及其化合物一、铝1、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 22Al2O32、铝在氯气中燃烧:2Al+3Cl 22AlCl33、铝和硫共热:2Al+3S Al2S34、铝与稀硫酸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2Al+6H +2Al3++3H2↑5、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 +2H2O2NaAlO2+3H2↑2Al+2OH-+2H2O2AlO2-+3H2↑6、铝和浓硫酸共热:2Al+6H2SO4Al2(SO4)3+3SO2↑+6H2O7、铝和浓硝酸共热:Al+6HNO3Al(NO3)3+3NO2↑+3H2OAl+6H++3NO3-Al3++3NO2↑+3H2O8、铝和稀硝酸反应:Al+4HNO3Al(NO3)3+NO ↑+2H2OAl+4H++NO3-Al3++NO ↑+2H2O8、铝和硝酸银溶液反应:Al+3AgNO3Al(NO3)3+3AgAl+3Ag+Al3++3Ag9、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2Al+3Cu2+2Al3++3Cu10、铝和氧化铁高温下反应:2Al+Fe2O3Al2O3+2Fe11、铝和四氧化三铁高温共热:8Al+3Fe3O44Al2O3+9Fe12、铝和氧化铜高温共热:2Al+3CuO Al2O3+3Cu13、铝和二氧化锰高温共热:4Al+3MnO22Al2O3+3Mn二、氧化铝1、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Al2O3+3H2SO 4Al2(SO4)3+3H2OAl2O3+6H +2Al3++3H2O2、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Al2O3+2OH -2AlO2-+H2O3、电解氧化铝的熔融液:2Al2O 34Al+3O2↑三、氢氧化铝1、氢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2Al(OH)3+3H2SO4Al2(SO4)3+6H2OAl(OH)3+3H+Al3++3H2O2、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NaOH NaAlO2+2H2OAl(OH)3+OH-AlO2-+2H2O3、加热氢氧化铝:2Al(OH)3Al2O3+3H2O四、硫酸铝1、硫酸铝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Al2(SO4)3+3BaCl22AlCl3+3BaSO4↓SO42-+Ba2+BaSO4↓2、硫酸铝的水溶液呈酸性:Al2(SO4)3+6H2O2Al(OH)3+3H2SO4Al3++3H2O Al(OH)3+3H+3、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溶液:Al2(SO4)3+6NaOH3Na2SO4+2Al(OH)3↓Al3++3OH-Al(OH)3↓4、向硫酸铝溶液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Al2(SO4)3+8NaOH2NaAlO2+3Na2SO4+4H2OAl3++4OH-AlO2-+2H2O5、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2(SO4)3+3Ba(OH)22Al(OH)3↓+3BaSO4↓2Al3++3SO42-+3Ba2++6OH-2Al(OH)3↓+3BaSO4↓6、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Al2(SO4)3+4Ba(OH)2Ba(AlO2)2+3BaSO4↓+4H2O2Al3++3SO42-+3Ba2++8OH-==2AlO2-+3BaSO4↓+4H2O 7、向明矾溶液中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钡溶液:3Ba(OH)2+2KAl(SO4)22Al(OH)3↓+3BaSO4↓+K2SO4 3Ba2++6OH-+2Al3++3SO42-3BaSO4↓+2Al(OH)3↓8、向明矾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KAl(SO4)2+2Ba(OH)2KAlO2+2BaSO4↓+2H2OAl3++2SO42-+2Ba2++4OH-===AlO2-+2BaSO4↓+2H2O 9、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Al2(SO4)3+6NH3·H2O2Al(OH)3↓+3(NH4)2SO4Al3++3NH3·H2O Al(OH)3↓+3NH4+10、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Al2(SO4)3+3Na2CO3+3H2O==2Al(OH)3↓+3Na2SO4+3CO2↑2Al3++3CO32-+3H2O2Al(OH)3↓+3CO2↑11、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Al2(SO4)3+6NaHCO32Al(OH)3↓+3Na2SO4+6CO2↑Al3++3HCO3-Al(OH)3↓+3CO2↑12、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Al2(SO4)3+3Na2S+6H2O==2Al(OH)3↓+3Na2SO4+3H2S↑2Al3++3S2-+6H2O2Al(OH)3↓+3H2S ↑13、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硫氢化钠溶液:Al2(SO4)3+6NaHS+6H2O==2Al(OH)3↓+3Na2SO4+6H2S↑Al3++3HS-+3H2O Al(OH)3↓+3H2S ↑14、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硅酸钠溶液:Al2(SO4)3+3Na2SiO3+6H2O==2Al(OH)3↓+3Na2SO4+3H2SiO3↓2Al3++3SiO32-+6H2O2Al(OH)3↓+3H2SiO3↓15、向硫酸铝溶液中加入偏铝酸钠溶液:Al2(SO4)3+6NaAlO2+12H2O3Na2SO4+8Al(OH)3↓Al3++AlO2-+6H2O4Al(OH)3↓五、偏铝酸钠1、偏铝酸钠溶液呈碱性:NaAlO2+2H2O AI(OH)3+NaOHAlO2-+2H2O Al(OH)3+OH-冰晶石电解2、偏铝酸钠溶液滴入少量盐酸:NaAlO2+HCl+H2O Al(OH)3↓+NaClAlO2-+H++H2O Al(OH)3↓3、向偏铝酸钠溶液加入足量盐酸:NaAlO2+4HCl NaCl+AlCl3+2H2OAlO2-+4H+Al3++2H2O4、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少量二氧化碳气体:2NaAlO2+CO2+3H2O2Al(OH)3↓+Na2CO32AlO2-+CO2+3H2O2Al(OH)3↓+CO32-5、向偏铝酸钠溶液通入足量二氧化碳气体:NaAlO2+CO2+2H2O Al(OH)3+NaHCO3AlO2-+CO2+2H2O Al(OH)3+HCO3-6、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铝溶液:Al2(SO4)3+6NaAlO2+12H2O3Na2SO4+8Al(OH)3↓Al3++AlO2-+6H2O4Al(OH)3↓7、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铵溶液:NaAlO2+NH4Cl+H2O Al(OH)3↓+NaCl+NH3↑AlO2-+NH4++H2O Al(OH)3↓+NH3↑8、向偏铝酸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铁溶液:3NaAlO2+FeCl3+6H2O===3Al(OH)3↓+Fe(OH)3↓+3NaCl 3AlO2-+Fe3++6H2O3Al(OH)3↓+Fe(OH)3↓。
钠、镁及其化合物
![钠、镁及其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943def2add36a32d73758188.png)
第1讲 钠、镁及其化合物 考点一 钠的性质及应用1、 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Na +的结构示意图:( )(2)钠的密度比水小,熔点低于100 ℃( )(3)标准状况下,5.6LO 2与适量Na 加热反应,转移电子数一定为N A ( )(4)1 mol 钠与氧气反应生成Na 2O 或Na 2O 2时,失电子数目均为N A ( )(5)钠与水反应:Na +2H 2O===Na ++2OH -+H 2↑( )(6)NaOH O Na Na OH O −−→−−→−2222 ( )(7)222O Na Na NaCl Oaq −→−−−→−电解 ( )(8)钠的金属性比钾强,所以工业上用钠制取钾(Na+KCl K ↑+NaCl )( )(9)钠、钾合金常温下呈液态,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考点二 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 )(1)Na 2O 2的电子式:( )(2)H 2O 2的电子式: H +H +2-( ) (3)Na 2O 2与H 2O 反应制备O 2的离子方程式: ( )(4)Na 2O 2+H 2O===2Na ++2OH -+O 2↑( )(5)( )(6)Na 2O 2是碱性氧化物,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杀菌消毒 ( )(7)1 mol Na 2O 2晶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目为N A( )(8)常温常压下,1 mol NaHSO 4晶体中含有2N A 个离子 ( )(9)1 mol·L-1的NaOH 溶液中含Na +数目为N A( )(10)Na 2O 2具有强氧化性,所以可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 )(11)Na 2O 2能分别与H 2O 、CO 2反应,可用作供氧剂 ( )(12)CaO 2能与水缓慢释放O 2,可用作供氧剂考点三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1、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1)向NaHCO 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 -3+Ca 2++2OH -===CaCO 3↓+CO 2-3+2H 2O( )(2)小苏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HCO -3+OH -===CO 2↑+H 2O( )(3)NaHCO 3能与碱反应,所以是食品工业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 )(4)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 )(5)饱和NaCl(aq)――→NH 3,CO 2NaHCO 3――→△Na 2CO 3( )(6)图2装置:根据实验现象推知酸性:CH 3COOH>H 2CO 3>C 6H 5OH图1 图2 图32、选择题( )(1)下列关于Na 2CO 3和NaHCO 3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A 、热稳定性:NaHCO 3<Na 2CO 3B 、与同浓度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NaHCO 3<Na 2CO 3C 、相同温度时,在水中的溶解性:NaHCO 3<Na 2CO 3D 、等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pH :NaHCO 3<Na 2CO 3( )(2)将0.01 mol NaOH 和0.01 mol Na 2CO 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 -1稀盐酸。
2022届化学复习五钠镁铝及其化合物检测含解析
![2022届化学复习五钠镁铝及其化合物检测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2519cc1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be.png)
专题五钠、镁、铝及其化合物考点1钠及其化合物1.某实验小组通过如图所示实验探究Na2O2与水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②中大量气泡的主要成分是氧气B。
③中溶液变红,说明有碱性物质生成C.产生④中现象的原因可能是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物质D。
⑤中MnO2的主要作用是降低了水中氧气的溶解度2。
[2020北京东城区二模]某实验小组利用pH传感器探究Na2CO3和NaHCO3的性质。
实验操作实验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①与②的实验数据相同,是因为②中的OH—未参与反应B.加入试剂的体积相同时,②中所得沉淀质量大于③中所得沉淀质量C。
从起始到a点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OH—+2HC CaCO3↓+2H2O+CD.b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小于c点对应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3.[2018海南,17,10分]某小组在实验室中探究金属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选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制取CO2。
打开弹簧夹,制取CO2.为了得到干燥、纯净的CO2,产生的气流应依次通过盛有、的洗气瓶(填试剂名称)。
反应结束后,关闭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其原因是。
(2)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实验步骤及现象如下表:步骤现象将一小块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盛有CO2的集气瓶中。
充分反应,放置冷却产生大量白烟,集气瓶底部有黑色固体产生,瓶壁上有白色物质产生在集气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振荡、过滤滤纸上留下黑色固体,滤液为无色溶液①为检验集气瓶瓶壁上白色物质的成分.取适量滤液于2支试管中,向一支试管中滴加1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向第二支试管中滴加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
据此推断,白色物质的主要成分是(填标号)。
A.Na2O B。
Na2O2 C.NaOH D。
Na2CO3②为检验黑色固体的成分,将其与浓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据此推断黑色固体是。
③本实验中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钠、镁及其化合物》 知识清单
![《钠、镁及其化合物》 知识清单](https://img.taocdn.com/s3/m/70ee844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0e.png)
《钠、镁及其化合物》知识清单一、钠(一)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它的密度比水小,为 097g/cm³,质地柔软,可以用小刀切割。
新切开的钠表面呈银白色,很快会被氧化而变暗。
(二)钠的化学性质1、与氧气反应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Na₂O):4Na + O₂=2Na₂O。
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钠与氧气剧烈反应生成过氧化钠(Na₂O₂):2Na + O₂= Na₂O₂(条件:加热或点燃)。
2、与水反应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2Na +2H₂O = 2NaOH + H₂↑。
现象: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迅速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球(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在水面上四处游动(生成的氢气推动钠球移动),发出“嘶嘶”的响声(反应剧烈),溶液变红(生成的氢氧化钠使酚酞试液变红)。
3、与酸反应钠与酸反应时,先与酸中的氢离子反应,如与盐酸反应:2Na +2HCl = 2NaCl + H₂↑。
如果钠过量,再与水反应。
4、与盐溶液反应钠投入盐溶液中,先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氢氧化钠再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
例如,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 +2H₂O = 2NaOH + H₂↑,2NaOH + CuSO₄= Cu(OH)₂↓ +Na₂SO₄。
(三)钠的制取工业上通过电解熔融的氯化钠来制取钠:2NaCl(熔融)= 2Na +Cl₂↑(条件:通电)。
(四)钠的保存由于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所以钠通常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和水。
二、钠的化合物(一)氧化钠(Na₂O)1、物理性质白色固体,熔点较高。
2、化学性质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能与水、酸、酸性氧化物等反应。
与水反应:Na₂O + H₂O = 2NaOH与酸反应:Na₂O + 2HCl = 2NaCl + H₂O与二氧化碳反应:Na₂O + CO₂= Na₂CO₃(二)过氧化钠(Na₂O₂)1、物理性质淡黄色固体。
连云港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专题二《钠、镁及其化合物-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课件
![连云港灌云县第一中学高一化学专题二《钠、镁及其化合物-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1b53fcf61fb7360b4c65e0.png)
二、化学性质 3、热稳定性 探究实验Ⅲ:把少量NaHCO 固体放在试管里,往
3
烧杯里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然后加热,如图。观察澄清 的石灰水是否起变化。 现象:加热,导 管口有气泡产生, 烧杯中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最后 又变为澄清溶液。 试管口有水珠产 生。
结论:NaHCO3受热易分解,即具有不稳定性。
五、小结
碳 酸 钠 与 碳 酸 氢 钠
一、物理 性质 与酸反应 与碱反应 二、化学 性质 与盐反应 热稳定性
2NaHCO3= NaCO3+H2O+CO2
Na2CO3+2HCl=2NaCl+ H2O+CO2 NaHCO3+HCl=NaCl+ H2O + CO2
三、相互 转化 四、用途
Na2CO3
NaHCO3
问题2:为什么等质量的碳酸氢钠与足 量稀盐酸反应比碳酸钠与足量稀盐酸 反应放出的气体多?
Na2CO3+2HCl=2NaCl+ H2O+CO2
106g 0.3g
44g m1
NaHCO3+HCl=NaCl+ H2O + CO2
84g 0.3g
44g m2
演示微观机理:
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Na2CO3+HCl=NaCl+Na HCO3 NaHCO3+HCl=NaCl+ H2O + CO2
专题二 从海水中获 得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钠、镁及其化合物
--第二课时 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
灌云县第验1:与钙离子的反应 实验2:与浓盐酸的反应
实验3:测定碳酸钠溶液的pH
实验4:碳酸钠溶液的去污作用
钠、镁、铝的性质
![钠、镁、铝的性质](https://img.taocdn.com/s3/m/d4544ba880eb6294dd886cc4.png)
【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钠、镁、铝的性质二. 教学目标: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及其化合物的物理性质,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了解镁和铝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主要用途;了解镁及铝的化合物的性质及用途;运用氢氧化铝的两性能解决有关计算和图象问题。
三. 教学重点、难点: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铝及其化合物的两性四. 教学过程:(一)钠及其化合物:1、钠的性质:金属钠很软,用刀切开可以看到它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是热和电的良导体;它的密度为0.97g/cm3,比水的密度小比煤油的密度大;熔点(97.8℃)、沸点(882.9℃)都较低。
钠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ⅠA族;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失去电子。
因此,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具有强的还原性。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与许多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如与S、O2、Cl2等反应:2Na+S=Na2S;4Na+O2=2Na2O;2Na+O2Na2O2;2Na+Cl2=2NaCl;钠还能与酸及水反应放出H2:2Na+2H2O=2NaOH+H2↑,反应比较剧烈;工业上利用钠作还原剂把钛、锆、铌、钽等金属从它们的熔融卤化物中还原出来,但不能有水参与,否则就是与水反应;钠还可以和某些有机物反应:如钠与含有-OH官能团的有机物:醇、酚和羧酸等物质反应:3、氢氧化钠(NaOH)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主要物理性质:白色固体,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而潮解,易溶解于水,并且放出大量的热,水溶液有涩味,有强碱性。
主要化学性质:一元强碱,具有碱的通性。
如:NaOH与酸、酸性氧化物、两性物质、某些盐反应,还可以提供碱性环境发生无机和有机反应,如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反应,酯类的水解,油脂的皂化反应等。
说明:1、钠的性质很活泼,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因此少量钠必须保存在煤油中,而大量钠,则必须保存在密闭容器中;2、钠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不一样。
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
![钠、镁及其化合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5fd90f6bec0975f465e2bd.png)
新梦想教育个性化辅导授课案第四步:“查”——整理方程式并检查两边各元素的原子数和电荷总数是否相等。
3、意义:一是表示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本质;二是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4、书写时应注意的问题(1)下列物质要用分子式表示:气体、难溶物、单质、氧化物、水、弱酸、弱碱。
(2)对于微溶物的处理A、在生成物中有微溶物,微溶物用化学式表示,并标“↓”。
B、在反应物中有微溶物,若溶液是澄清的则要写成离子形式,若溶液是浑浊的则要成分子式。
(3)多元弱酸的酸式盐的酸根离子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开写。
(4)固体与固体间的反应不写离子方程式,浓H2SO4与固体(Cu等)的反应不写离子方程式。
(5)注意反应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离子在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的关键就是看离子间是否符合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若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1、看离子间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
HCO3-不能与H+和OH-共存。
2、看离子间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3、注意隐含条件:(1)在“无色溶液”中不能存在有色离子:如Fe3+(棕黄色)、Fe2+(浅绿色)、MnO4-(紫红色)、Cu2+(浓溶液:绿色,稀溶液:蓝色)等。
(2)强酸性溶液中要考虑H+的大量存在(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强碱性溶液中要考虑 OH-的大量存在。
1、下列物质在水中部分电离且属于电解质的是()A、NaOHB、CH3COOHC、H2SO4D、CO22、下列反应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H2和O2反应生成水B、锌片投入稀硫酸中C、KClO3和MnO2混合共热制O2D、CuSO4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3、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反应是()A、稀醋酸和稀氨水反应B、稀硫酸和烧碱溶液反应C、稀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D、稀硫酸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4、某溶液加酚酞呈粉红色,下列离子不能大量存在在此溶液中的是()A、K+B、Na+C、Ba2+D、Al3+5、下列各组溶液中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H+、Ca2+、NO3-、CO32- B.K+、Na+、Br-、NO3-C.Ag+、Na+、Cl-、K+ D.NH4+、K+、NO3-、SO42-6、在无色透明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H+、K+、Fe2+、NO3-B、OH-、Cl-、Na+、NH4+C、Cu2+、NO3-、OH-、Cl-D、Mg2+、K+、Cl-、NO3-7、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K+、Na+、SO42-、SO32-B、NH4+、Mg2+、SO42-、Cl-C、Na+、K+、HCO3-、Cl-D、K+、Na+、OH-、NO3-8、下列离子在溶液中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A、H+、Fe2+、NO3-、Na+B、Ag+、NO3-、Cl-、K+C、K+、Ba2+、OH-、SO42-D、Cu2+、NH4+、Br-、OH-9、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若加入OH-就有沉淀析出,若加入H+就能放出气体的是()A、Mg2+、Na+、Cl-、CO32-B、Ba2+、K+、OH-、NO3-C、H+、Al3+、NH4+、SO42-D、Na+、Ca2+、Cl-、HCO3-10、在无色透明呈强碱性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Na+、AlO2-、NO3-、I-B、K+、CO32-、SO42-、MnO4-C、Na+、Cl-、CO32-、SO42-D、K+、HCO3-、CO32-、NO3-11、在酸性溶液中,若含有大量的Mg2+、Fe2+,则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A、Cl-B、NO3-C、SO42-D、OH-1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B、氢氧化铜加入盐酸:OH-+H+H2OC、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2CO3 +2H+2Na+ +H2O + CO2↑D、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反应:MnO2+4H++2Cl-Mn2++Cl2↑+2H2O13、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反应:OH-+H+=H2OB、氧化铜与稀盐酸反应:O2-+ 2H+=H2O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 +Ag+Cu2+ + Ag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CaCO3+2H+Ca2++H2O+CO214、下列各组中两溶液间的反应均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A、KOH与CH3COONH4,B a(O H)2与NH4ClB、HCl与Na2CO3,H2SO4与Na2CO3C、BaCl2与Na2SO4与Ba(O H)2与H2SO4D、Cu(O H)2和盐酸,Cu(O H)2和醋酸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2H++CO32-=CO2 ↑+H2OB、铁和稀盐酸反应:Fe+2H+=H2 ↑+Fe2+C、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3++3OH-=Al(O H)3↓D、钠投入水中:Na+H2O=Na++OH-+H2↑16、离子方程式BaCO3+2H+== CO2↑+H2O+ Ba2+中的H+不能代表的物质是()①HCl ②H2SO4③HNO3④NaHSO4⑤CH3COOHA、①③B、①④⑤C、②④⑤D、①⑤四、镁的提取及应用【从海水中提取镁的相关化学反应原理】(1)石灰乳的制备CaCO3高温 CaO + CO2↑ CaO + H2O = Ca(OH)2(石灰乳)(2)沉淀1、写出制取Mg(OH)2的化学方程式:2、工业上冶炼镁是采用电解无水MgCl2,而不采用电解MgO,原因是:3、写出MgCl2制取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其副产品可以制漂粉精,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主任审核批复教导主任签字:_____________。
高三一轮《钠、镁及其化合物》复习
![高三一轮《钠、镁及其化合物》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e093a9818762caaedd33d426.png)
高三一轮《钠、镁及其化合物》复习考纲要求:1、以钠为例,了解典型碱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IA 族元素(但单质和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以Na 2O 2为例,了解过氧化物的性质。
4、以NaOH 为例,了解重要的碱的性质和用途,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如Na 2CO 3和NaHCO 3的性质、转化和制法。
5、焰色反应:知道Na (黄色)和K (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命题规律:钠及其化合物(Na 2O 2、Na 2O 、NaOH 、Na 2CO 3、NaHCO 3)的性质是考考考查的核心内容,出现在选择题、推断题、简答题、计算题中;碱金属与科学技术联系较多,如在电光源、光电管、核技术、贵重金属冶炼等方面。
复习方法1、表格化、网络化是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重要方法。
2、掌握反应本质和原理,建立化学过程,寻找比例关系式,是解题的重要思路。
必备知识一、钠及其化合物 1、钠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熔点低,密度小(ρ<1,比水轻),硬度小,用小刀可以切。
(2)化学性质:原子结构特点:Na 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Na -e -=Na +,易失去1e -,表现出强还原性,是一种活泼的金属。
①与非金属反应 2Na +Cl 2点燃2NaCl 2Na +S△Na 2S 4Na +O 2==Na 2O 2Na +O 2△Na 2O 2②与H 2O 反应2Na +2H 2O =2NaOH +H 2↑ (浮、游、熔、响、红-加酚酞) 分析上面这个反应的电子得失情况及氧化剂、还原剂。
离子方程式:2Na +2H 2O==2Na ++2OH -+H 2↑(本质上是Na 与水电离出的H +反应) Na 应保存在煤油中,不能保存在CCl 4中。
一块钠放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 Na 2O 、NaOH NaOH 溶液Na 2CO 3溶液 Na 2CO 3·10H 2O 无水Na 2CO 3 其他:Na 与乙醇反应:2Na +2C 2H 5OH 2C 2H 5ONa +H 2↑(比钠与水反应缓慢) Na 与苯酚反应:2Na +C 6H 5OH 2C 6H 5ONa +H 2↑ ③与酸反应2Na +2HCl =2NaCl +H 2↑ 2Na +2CH 3COOH 2CH 3COONa +H 2↑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___________ ④与盐溶液反应 Na 与CuSO 4溶液:2Na +2H 2O =2NaOH +H 2↑ 2NaOH +CuSO 4=C u (O H )2↓+Na 2SO 4 本质:先与H 2O 反应,生成NaOH 后再发生复分解反应。
钠、镁及其重要化合物
![钠、镁及其重要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29cc9f6258fafab069dc02db.png)
钠、镁及其重要化合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题,每小题4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晚会上,焰火贯穿了晚会的始终,成为最吸引“眼球”的晚会印象。
焰火与高中化学中“焰色反应”知识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2.碱金属元素是周期性表现得最鲜明和最规律的一族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单质都能浮在水面上,都能保存在煤油中B.单质在空气中燃烧时,都生成过氧化物C.从上到下单质的熔点、沸点逐渐升高D.单质都是强还原剂,其阳离子都具有弱氧化性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Na2O与Na2O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②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都能跟CaCl2溶液反应得到白色沉淀③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A.都正确 B.②③④C.②③ D.只有④4.过量的NaHCO3和Na2O2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充分混合加热后,最后排出气体,残留的固体是( )。
A.Na2O B.Na2CO3C.Na2O2和Na2CO3 D.Na2O2和Na2O5.有3份等质量的小苏打,第1份直接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2份首先加热,使其部分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第3份首先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后,再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假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消耗盐酸的体积分别为V1、V2和V3,则V1、V2和V3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A.V1>V2>V3 B.V2>V3>V1C.V1=V2=V3 D.V1>V3>V26.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
钠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讲义
![钠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讲义](https://img.taocdn.com/s3/m/11efb62f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56.png)
教学内容:钠镁铝与其重要化合物一、根底知识回顾(一)钠与其重要化合物1. 钠的性质:2. 钠的化合物②碳酸钠与碳酸氢钠(二)镁与其重要化合物课堂练习一、选择题〔每一小题有 1〜2个正确答案〕1、 核工业中常作快中子反响堆热交换剂的是〔〕A 、钠钾合金B 、铀汞合金C 、生水 2、 如下化合物中,只有在水溶液中才能导电的电解质是〔 A 、NaCIB 、C 2H 5OHC 、H 2SO 43、判断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 、离子化合物都是强电解质B 、其水溶液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C 、 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D 、 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4、 将4gNaOH 分别参加100mL 如下液体中〔设密度均为1g?cm 「3〕,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A 、自来水B 、3.65%的稀盐酸C 、6 %的稀醋酸D 、5.35%的氯化铵溶液5、 在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A 、Ca 2+ Na + NO 3一SO 42一B 、Mg 2+C 「 Al 3+ SO 42「 C 、K +C 「 HCO 3一 NO 3一D 、Ca 2+Fe 3+ Na +NO 3「6、 将一样质量的镁条分别放在足量①O 2②N 2③空气 ④CO 2中燃烧,将燃烧后所得的固体产物按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的是 〔〕A 、②①③④B 、③②①④C 、④③②①D 、②③①④7、 将一定质量Mg 、Zn 、AI 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响,生成H 2 2.8L (标准状况),如此原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A 、2gB 、4gC 、8gD 、10g8、 可用于判断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验方法是〔〕A 、加热时无气体放出B 、滴加盐酸时有气泡放出C 、 溶于水后滴加 BaCl 2稀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 、 溶于水后滴加澄清石灰水有白色沉淀生成9、 以N A 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如下说法中正确的答案是〔〕A 、53g 碳酸钠中含 N A 个CO 32—含N A 个电子 C 、1.8g 重水〔D 2O 〕中含N AA 个氧原子10、 镁粉在焰火、闪光灯中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工业上制造镁粉是将镁蒸气在气体中冷却。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 1-2-2-1钠、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89张
![高三化学(苏教版)总复习 1-2-2-1钠、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89张](https://img.taocdn.com/s3/m/d4674161a45177232f60a250.png)
专题2 第二单元 课时1
高考化学总复习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
1.钠的性质 (1)物理性质:颜色________,状态________。熔点 ________(高、低),密度________(大、小),硬度 ________(大、小)。
江 苏 教 育 版
必修部分
专题2 第二单元 课时1
高考化学总复习
(2)化学性质
江 苏 教 育 版
在空气中虽然N2的含量比O2的高,但由于O2的性质 比N2的性质活泼,故Mg在空气中燃烧得到的产物主要是 MgO。
必修部分
专题2 第二单元 课时1
高考化学总复习
②与水的反应(缓慢):______________ ③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Mg+2H ===Mg2 +H2↑ ④与氧化物的反应: 点燃 2Mg+CO2=====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总复习
5.(2009· 海南)除去NaHCO3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Na2CO3可采取的方法是(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加入澄清石灰水 ) B.加入氢氧化钡溶液 D.加入稀盐酸
江 苏 教 育 版
[解析]除杂方法要操作简便、效果好、不带来新的杂 质、保留非杂质成份。溶液中可用这样的方法: Na2CO3 +H2O+CO2===2NaHCO3。 [答案]A
)
江 苏 教 育 版
必修部分
专题2 第二单元 课时1
高考化学总复习
[解析]A 项: 2O2 与水反应除了生成 NaOH 外, Na 还有 O2 生成,所以 Na2O2 只是钠的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 B 项:Na2O2 是淡黄色固体;C 项正确,Na2O2 与 CO2 反
江 苏 教 育 版
应时电子转移关系:
必修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钠、镁及其化合物知识点一、钠及其化合物(一)钠的物理性质: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密度比煤油大比水小、质软、熔点低、能导电导热。
(二)钠的化学性质: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极易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达到相对稳定结构。
因此,金属钠化学性质很活泼,表现出强还原性,常做还原剂。
1.钠与水反应杯上加盖玻璃片。
观察到的现象及由现象得出的结论有:(1)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2)钠熔成一个闪亮的小球(钠与水反应放出热量,钠的熔点低)(3)钠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有气体生成)(4)发出嘶嘶的响声(生成了气体,反应剧烈)(5)事先滴有酚酞试液的水变红(有碱生成)反应方程式: 2Na + 2H2O=2NaOH + H2↑2.钠与氧气反应在常温时: 4Na + O2 =2Na2O (白色粉末)△在点燃时:2Na+O2=Na2O2 (淡黄色粉末)3.钠与钛、锆、铌等金属氯化物反应700℃~800℃4Na+TiCl4(熔融)= 4NaCl+Ti(条件为高温且需要氩气做保护气)4.与酸溶液反应钠与水反应本质是和水中氢离子的反应,所以钠与盐酸反应,不是先和水反应,钠与酸溶液的反应涉及到钠的量,如果钠少量,只能与酸反应,如钠与盐酸的反应:2Na+2HCl=2NaCl+H2↑ ,如果钠过量,则优先与酸反应,然后再与酸溶液中的水反应。
5.与盐溶液反应将钠投入盐溶液中,钠先会和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钠如果能与盐反应则继续反应。
如将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2Na+2H2O=2NaOH+H2↑ 2NaOH+CuSO4=Na2SO4+Cu(OH)2↓(三)钠的制取、保存及用途:1.钠的制取:电解熔融氯化钠电解电解2NaCl(熔融)= 2Na+Cl2↑2.钠的保存:钠应保存在煤油或者石蜡油中,使之隔绝空气和水。
3.钠的用途:①制取Na2O2等化合物;②钠钾合金为液态合金,可用于原子反应堆的热交换液体;③做强还原剂,将有些稀有金属从它们的卤化物中还原出来;④可做电光源,制作高压钠灯。
(四)钠的化合物1、Na2O与Na2O2的比较2、Na2CO3与NaHCO3的性质比较3.区分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方法⑴加热晶体:产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的是碳酸氢钠。
2NaHCO3 = Na2CO3 + H2O + CO2⑵ CaCl2溶液:加入氯化钙溶液,产生沉淀的是碳酸钠。
Na2CO3 + CaCl2 = 2NaCl + CaCO3↓⑶用稀盐酸:在固体中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剧烈的是碳酸氢钠。
向Na2CO3溶液中逐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一段时间内无气体产生,当滴加到一定量后有无色无味气体产生;而向NaHCO3 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立即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五)侯氏制碱法原理将二氧化碳通入盛有氨水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生成的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从溶液中析出。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H2O+CO2↑过滤得到的NaHCO3晶体,碳酸氢钠受热分解即得纯碱碳酸钠。
(六)离子反应强电解质:强酸(硫酸、盐酸、硝酸)、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大多数盐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的一类电解质。
弱电解质:弱酸(碳酸、醋酸)、弱碱(一水和铵)在水溶液中不能完全电离的一类电解质。
离子方程式书写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书写方法: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二、镁的提取及应用(一)海水中提取镁1、贝壳煅烧成生石灰,并制成石灰乳:高温CaCO3 = CaO + CO2↑CaO + H2O = Ca(OH)22、制取无水氯化镁:MgCl2 + Ca(OH)2 =Mg(OH)2 ↓ + CaCl2Mg(OH)2 + 2HCl = MgCl2 + 2H2O (晶体析出MgCl2·6H2O)HCl氛围中MgCl2·6H2O = MgCl2 + 6H2O△3、电解熔融的氯化镁通电MgCl2 = Mg + Cl2↑熔融(二)镁的性质:1、物理性质:银白色轻金属,很软。
2、化学性质点燃①与空气的反应2Mg + O2=2MgO点燃3Mg + N2= 2Mg2N3点燃2Mg + CO2=2MgO + C (活泼金属失火不用能干粉CO2灭火器灭火)②与水的反应Mg+2H2O =Mg(OH)2+H2↑③与酸的反应Mg + H2SO4= MgSO4 + H2↑(三)镁的用途:1)镁合金的密度较小,但硬度和强度都较大,因此被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的部件2)镁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因此常用来制造通信导弹和焰火;3)氧化镁的熔点很高,是优质的耐高温材料典型例题例1、钠与水反应时产生的各种现象如下:()①钠浮在水面上;②钠沉在水底;③钠熔化成小球;④小球迅速游动逐渐减小,最后消失;⑤发出嘶嘶的声音;⑥滴入酚酞后溶液显红色。
A、①②③④⑤B、全部C、①②③⑤⑥D、①③④⑤⑥例2、将等质量的钠分别投入质量和质量分数均为100g和%的HCl,H2SO4,H3PO4溶液中,金属钠完全参加了反应。
则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是()A、1∶2∶3B、3∶2∶1C、1∶1∶1D、无法计算例3、下列各组中的两物质相互反应时,若改变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化学反应的本质并不改变的是()。
A、Na和O2B、NaOH和CO2C、Na2O2和CO2D、木炭(C)和O2例4、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1)石灰石溶于稀硝酸(2)电解氯化钠的水溶液(3)氧化铜溶于氢溴酸(4)氯气通入水中(5)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例5、某溶液中可能含有NH4+,Ba2+,Mg2+,Ag+,OH-,SO42-,CO32-中的某几种,现用该溶液做以下实验:①取此溶液少许,加入足量盐酸无明显现象;②另取少许加入足量浓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③将②中沉淀过滤,取滤液微热,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⑴由此推断,该溶液中肯定有离子,肯定无离子。
⑵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例6、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为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可用下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组装仪器,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将a g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试样溶液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b g④从分液漏斗滴入6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时为止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型管的质量,得到c g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型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 g请填空和回答问题:⑴在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如果天平的指针向左偏转,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装置中干燥管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如果将分液漏斗中的硫酸换成浓度相同的盐酸,测试的结果_______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⑷步骤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步骤⑦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⑺还可以用其它实验方法测定试样中纯碱的质量分数。
请简述一种不同的实验方法。
练习1、在烧杯中加水和苯(密度为cm3)各50mL。
将一小粒金属钠(密度为 g/cm3)投入烧杯中,观察到的现象可能是()A、钠在水层中反应并四处游动B、钠停留在苯层中不发生反应C、钠在苯的液面上反应并四处游动D、钠在苯与水的界面处反应并可能作上下跳动2、一定温度下,向饱和NaOH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温度。
下列叙述中,合理的是()A、NaOH溶液浓度增大,并放出H2B、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不变,有H2放出C、总溶液的质量增大,有H2放出D、总溶液的质量不变,有H2放出3、下列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A、NaClB、Cl2C、 NH4HCO3D、 C2H5OH4、用1L的·L-1NaOH 溶液吸收,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HCO3-的浓度之比约是()A、1∶3B、1∶2C、2∶3D、3∶25、有一种白色粉末是无水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称取灼烧至恒重,把放出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生成沉淀,灼烧后的残渣能与30mL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试求:(1)原混合物中各物质的质量。
(2)所用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6、在pH=1的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是()A、K+、Na+、SO42—、SO32—B、NH4+、Mg2+、SO42—、Cl—C、Na+、K+、HCO3—、Cl—D、K+、Na+、OH—、NO3—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A、向碳酸氢钙溶液中加过量氢氧化钠Ca2++2HCO3-+2OH-=CaCO3↓+2H2O+CO32-B、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C、氢氧化铝与足量盐酸反应 Al(OH)3+3H+=Al3++3H2OD、过量CO2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CO2+2OH-=CO32-+H2O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石灰水反应 HCO3-+ Ca2+ + OH-= CaCO3↓ + H2OB、氯化铵与氢氧化钠两种浓溶液混合加热OH-+ NH4+△ H2O + NH3↑C、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 H+ + OH-= H2OD、碳酸钠溶液与盐酸反应Na2CO3 +2H+ == 2Na+ + H2O + CO2↑9、能正确表示下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A、氢氧化钡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OH-+H+= H2OB、澄清的石灰水与稀盐酸反应 Ca (OH)2 + 2H+ = Ca2++ 2H2O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 Cu +Ag+ = Cu2+ + AgD、碳酸钙溶于稀盐酸中 CaCO3+2H+=Ca2++H2O+CO210、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若加入OH-就有沉淀析出,若加入H+就能放出气体的是()A、Mg2+、Na+、Cl-、CO32-B、Ba2+、K+、OH-、NO3-C、H+、Al3+、NH4+、SO42-D、Na+、Ca2+、Cl-、HCO3-11、在反应2MnO4-+5H2S+6H+==2Mn2++5S↓+8H2O中,电子转移的总数为,还原剂为,还原产物为,当反应中有80gS析出时,有mol MnO4-被,同时有 g H2S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