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运算定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整理。
学生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小组探讨两个算式的特点。
学生举例子。
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
小组合作探讨学习。
小组汇报。
然后全班交流纠正。
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加深学生的认识。
加深学生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主题图引入
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
二、新授
1、探究乘法交换律
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4×25=100(人) 25×4=100(人)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提问: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a×b=b×a
2、探究乘法结合律
出示:(25×5)×2 25×(5×2)
=125×2=10×25
=250(桶)=250(桶)
提出:
①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②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③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④字母表示。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125×2=25×10这叫做乘法交换律。=250(桶)=250(桶)
a×b= b×a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 a×(b×c)
教学反思
教师指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三、巩固练习P35/做一做1、2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
五、作业:P37/2—4
学生独立解决。
然后全班交流纠正。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独立解决。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
(1)4×25=100(人) 25×4=100(人)(2)(25×5)×2 25×(5×2)
课题
教材p33-35例1、例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彭烈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运用。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具准备
主题挂图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
学生观察主题图,根据条件提出问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决问题。
学生小组探讨两个算式的特点。
学生举例子。
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
小组合作探讨学习。
小组汇报。
然后全班交流纠正。
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加深学生的认识。
加深学生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一、主题图引入
让学生大胆提出问题:
(1)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2)一共要浇多少桶水?
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适当板书。
二、新授
1、探究乘法交换律
引导学生对解决的问题进行汇报。
4×25=100(人) 25×4=100(人)
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举出其他这样的例子。
教师根据学生的举例进行板书。
你们能给乘法的这种规律起个名字吗?
板书: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提问:能试着用字母表示吗?
板书:a×b=b×a
2、探究乘法结合律
出示:(25×5)×2 25×(5×2)
=125×2=10×25
=250(桶)=250(桶)
提出:
①这组算式发现了什么?②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③用语言表述规律,并起名字。④字母表示。
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125×2=25×10这叫做乘法交换律。=250(桶)=250(桶)
a×b= b×a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a×b)×c= a×(b×c)
教学反思
教师指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与教学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过程
设计意图
三、巩固练习P35/做一做1、2
四、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整节课的学习要点。
五、作业:P37/2—4
学生独立解决。
然后全班交流纠正。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学生独立解决。
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乘法运算定律
(1)4×25=100(人) 25×4=100(人)(2)(25×5)×2 25×(5×2)
课题
教材p33-35例1、例2
课型
新授课
设计者
彭烈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运用。
2、借助观察、比较、概括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并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教具准备
主题挂图
教师指导与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