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报告)年度中国文化产业金融发展报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是中国的文化金融年。党和政府对文化产业战略定位的提升、九部委《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的颁布,使金融市场对文化产业的关注度空前提升。在文化体制改革释放的活力及金融资本的共同推动下,文化产业资本运作全面提速,上市融资、信贷规模,以及债券发行、信托计划与主题基金数量均创历年新高。随着文化产业金融生态不断优化,文化领域金融创新持续推进,证券化趋势渐行渐近,文化在与资本共舞中实现了新的嬗变。

一文化企业上市实现新的跨越

(一)文化企业迎来上市高潮

从《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到相关主管部门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指导意见,推动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均被摆在各项工作中的突出位置。2010年共有16家文化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创历年文化企业上市数量之最。上市企业中,除江西出版集团为借壳ST鑫新上市外,其余企业均为IPO(InitialPublicOffering,首次公开募股)。IPO以其融资功能以及广泛的市场影响和高额的股东回报成为文化企业上市的主流模式。从融资规模看,15家IPO企业共募集资金128.5亿元人民币及9亿美元,其中,中南传媒成功发行3.98亿新股,募集资金42.3亿元,成为A股市场有史以来融资规模最大的文化企业IPO项目。由于中国经济的良好增长态势以及A股IPO“三高”(高市盈率、高发行价、高超募额)持续不退,境内上市对文化企业的吸引力显著提升。除昌荣传播等6家企业分别在美国纳斯达克和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外,其余企业均选择在境内A股市场上市。其中,中青宝等6家企业选择在境内创业板上市,超过境内上市文化企业的半数,体现了创业板对文化企业上市融资的有力支持。(二)文化产业题材备受市场关注

一系列扶持政策的相继出台、在国民经济格局中战略地位的提升以及近年来呈现的良好发展态势,使文化产业在IPO市场上受到了强烈追捧。境内上市的股票上市首日市场表现良好,半数股票涨幅均接近或超过50%。作为全国新华书店系统境内首发上市第一股,2010年文化产业首家上市的企业———皖新传媒股价首日上涨49.41%,次日直线涨停,并带动传媒股集体上涨。“电视剧第一股”———华策影视在4只同时上市的创业板新股中,以107.80元的收盘价、58.53%的涨幅居首。“民营出版传媒第一股”———天舟文化网上申购获得了184倍的超额申购倍率,上市首日收涨5722%。“旅游演艺第一股”———宋城股份发行市盈率103倍,共冻结资金1903亿元。作为A股市场首只全产业链整体上市的传媒类上市公司,中南传媒在五只新股“同场竞技”的情况下,网上网下冻结资金合计达4322亿元,与2010年农业银行IPO冻结资金规模相当。上市次日中南传媒一度冲击涨停,总市值突破248亿元,成为文化产业板块股票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文化”已成为资本市场上最具热度的题材之一。

(三)股权投资基金助推文化企业上市

近年来,我国包括VC(风险投资)和PE(私募股权投资)在内的股权投资基金发展迅猛。截至2010年第3季度末,在国家发改委备案的创业投资企业达到571家,实到资本1074亿元,注册资本已接近1500亿元。股权投资基金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上重要的投资力量。由于A股上市渠道的日渐畅通和国内资本市场的高估值,“入股———上市———退出”成为股权投资基金理想的运作模式。其中,上市是股权投资基金实现投资价值的最重要环节。因此,股权投资市场的迅猛发展对企业上市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在股权投资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具有高成长性的文化产业引起了股权投资基金的高度关注。作为深谙资本运作之道的专业财务投资机构,股权投资基金的介入也加快了文化企业的上市进程。在2010年上市的文化企业中,12家企业在上市前均获得了股权投资,占上市企业的75%,涉及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等新兴文化业态及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等传统文化领域。股权投资基金以市场化形式助推文化企业上市已成为文化产业领域的新趋向。在投资机构中,不

乏深创投、中科招商、达晨创投、红杉资本等一些知名股权投资基金。其中,成为基金、贝恩资本等机构对优酷网的前后五轮投资规模高达1.1亿美元。从便利股权投资退出的角度考虑,外资背景机构主导的投资积极推动企业海外上市,而本土机构主导的投资则力推企业境内上市。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有文化企业的中南传媒在上市前引入了达晨创投等5家股权投资机构的4.55亿资金,为国有文化企业的改革和发展做出了有益探索。

(四)民营文化企业成为文化企业上市的生力军

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对于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缓解流动性充裕格局、推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及实现文化产业自身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意义。《文化产业振兴规划》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动漫等领域。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强调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目前,在影视制作、互联网等细分行业,民营企业已涌现了众多的“强势品牌”。在境内外上市的首家电影制作、电视剧制作、电影发行以及网络游戏、网络视频企业均为民营企业。在2010年上市的文化企业中,12家企业为民营企业,占据了上市企业的绝大多数。

其中,以青少年读物的策划、设计、制作与发行为主营业务的天舟文化被誉为我国“民营出版传媒第一股”,表明民间资本涉足文化产业的广度和深度均有了很大提升。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众多“第一股”的光环下,文化企业的发展不能仅仅依托于“题材”,而要根本归结于文化产品的内涵和质量。继2008年亚洲互动传媒在东京证券交易所被勒令摘牌退市后,在纳斯达克上市的新华悦动传媒也在2010年因股价长期低于1美元而受到退市警告。在A股市场上,上市之初股价一路飙升其后却迅速归于平淡的现象也在文化产业有所显现。“网游第一股”中青宝在2010年2月以近100倍市盈率发行上市后,股价一度超过40元,但在4月该公司公布的2009年财报后,由于远低于市场预期,致使股价迅速暴跌,至年末一直徘徊于20元上下。另据2010年年报,中青宝净利润同比下降,成为A股为数不多的几家主营业务收入在1亿元以下的非ST公司。股票发行时的高市盈率及各方媒体的高度关注与上市后相对平淡的经营状况形成了反差。对于意图上市的文化企业而言,必须依据自身及行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对上市的时机、方式及融资规模进行理性的判断,切忌盲目跟风;上市后也切勿被一时的财富效应冲昏头脑。借助资本的力量迅速提升核心竞争力、不断创造企业价值、实现股东的良好回报才是文化企业立足于资本市场的长久之道。

二银行业支持文化产业力度不断提升

(一)文化产业信贷规模快速增长

目前,银行信贷仍是我国传统文化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推动银行信贷投入文化产业也成为近年来各级有关部门推动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工作。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与农业银行、国家开发银行,文化部与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广电总局与进出口银行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落实意向性授信额度,推动银行业与文化产业有效对接。在地方,银、政合作也日益紧密,例如,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中心与当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北京市文化局、广电局与北京银行也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为文化企业提供专项授信额度。在各级有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文化产业领域的信贷投放实现了快速增长。据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统计,截至2010年6月末,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类(主要是文化企业)各项贷款余额916亿元,同比增长23.58%,比同期金融机构全部贷款同比增长率高4.38个百分点。其中,中长期贷款648.46亿元,同比增长59.61%,比同期金融机构全部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率高26.39个百分点;另据央行营业管理部统计,截至2010年10月末,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贷款余额215亿元,同比增长34.3%,较北京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增速高16.6%;文化创意产业当年累计发放贷款170亿元,比2009年同期翻了一番。从中央到地方,推动银行信贷进入文化产业已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