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完整版一、课程概述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涉及计算机科学、通信技术和网络工程等多领域知识的综合性课程。
它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使学生具备设计、搭建、管理和维护计算机网络的能力,为学生在信息技术领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
掌握数据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传输、编码和解码、差错控制等。
熟悉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理解 IP 地址、子网掩码、路由协议等网络层的相关知识。
掌握传输层的协议(TCP 和 UDP)和应用层的常见协议(HTTP、FTP、SMTP 等)。
2、技能目标能够进行简单的网络规划和设计,绘制网络拓扑图。
熟练配置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等。
具备网络故障排查和维护的能力,能够解决常见的网络问题。
能够使用网络工具进行网络性能监测和分析。
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地协作完成网络项目。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网络技术。
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能够遵守网络安全和法律法规。
三、课程内容1、计算机网络基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
网络体系结构(OSI 参考模型和 TCP/IP 模型)。
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和技术,如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带宽、传输速率等。
2、网络拓扑结构与网络设备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网状型)及其特点。
网络设备(网卡、集线器、交换机、路由器等)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3、网络协议与 IP 地址TCP/IP 协议簇中的主要协议,如 IP、TCP、UDP 等。
IP 地址的分类、子网掩码的计算和子网划分。
路由协议(RIP、OSPF 等)的基本原理和配置。
4、局域网技术以太网的工作原理和标准。
无线局域网(WLAN)的技术和标准。
局域网的组建和管理,包括网络布线、设备连接和配置。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前言:《计算机网络基础》是电子商务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面向电子商务专业新生开设,课程总学时为68学时,依据电子商务的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以及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所从事岗位的实际需求,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理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作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课程的说明: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是当今计算机界公认的主流技术之一,也是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作为信息类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的知识及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原理等基础上,对网络技术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尤其是TCP/IP 协议簇和IEEE 802系列,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充分运用并掌握科学的现代化网络管理方法和手段,为本专业服务,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服务,为Internet开发与管理和局域网的组建、规划和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人材学习本课程需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知识,并可以为后续课程——电子商务网站建设、网络组建与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等积累相应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教学总时数为6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54学时,实验学时为8学时,参观2学时),另外自学4学时,共分10章。
附课内总学时讲授主要知识点及课内学时分配表:二、课程培养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网络从整体上有一个较清晰的了解,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了解网络新技术的新发展,从网络层次结构模型的应用层到物理层来对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进行描述,掌握计算机网络各层协议的基本工作原理及其所采用的技术,对当前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种类和常用的网络协议有较清晰的概念,学会计算机网络的一些基本设计方法,对典型计算机网络(Internet)的特点和具体实现有基本印象,初步培养在TCP/IP协议工程和LAN上的实际工作能力,学会计算机网络操作和日常管理和维护的最基本方法,为后续各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完整版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完整版一、课程简介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使其具备设计、实施和管理复杂计算机网络的能力。
本课程标准旨在规范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培养目标,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1.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网络的结构、通信协议、网络拓扑等;2. 理解和应用计算机网络的实验技术,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3. 能够进行网络规划和设计,具备网络故障排除和维护的能力;4. 具备跨平台网络应用的开发与部署能力,能够解决复杂网络环境下的实际问题;5.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能够在多人多任务的网络项目中协同工作。
三、课程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础1.1 网络发展历史1.2 网络拓扑结构与组网技术1.3 OSI参考模型与TCP/IP协议族1.4 网络安全与隐私保护2. 网络通信与协议2.1 数据传输基础2.2 数据链路层协议2.3 网络层协议2.4 传输层协议2.5 应用层协议3. 网络设备与管理3.1 路由器与交换机3.2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3.3 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3.4 网络带宽管理4. 网络规划与设计4.1 子网划分与路由选择4.2 IP地址规划与分配4.3 网络容量规划4.4 网络性能优化5. 网络故障排除与维护5.1 网络故障诊断与排查5.2 网络故障恢复与备份5.3 网络性能监测与优化5.4 网络安全漏洞修复6. 网络应用开发与部署6.1 跨平台应用开发6.2 Web应用开发技术6.3 云计算与大数据应用6.4 网络应用部署与管理7. 网络项目管理7.1 项目计划与进度管理7.2 团队协作与沟通7.3 风险管理与问题解决7.4 项目验收与总结四、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传授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2. 实验实训:通过实验室实践和项目实战,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计算机应用专业适用 72学时)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导入课程。
本课程的任务是:本课程以培养学生能独立自主完成以使学生掌握网线制作、网络设备操作与管理任务为目标,与其他学习领域一同构成学生在计算机网络行业中相关岗位就业所具备的知识和技能,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该课程主要是为培养学生将来能面向综合布线、网络管理员等岗位的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根据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使学生深入了解未来所要从事的行业以及企业岗位工作内容,为深入学习和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打下基础,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任务驱动型项目教学活动,以较强的职业针对性,最终培养从事面向综合布线、网络管理员等职业的素质和技能,并具备从事相关岗位的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1.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初步具有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工作、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能力。
2. 使学生能够根据职业需求运用计算机,体验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发布信息的过程,逐渐养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意识。
3. 使学生树立知识产权意识,了解并能够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和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抵制不良信息,依法进行信息技术活动。
三、教学内容结构本课程的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职业模块两个部分构成。
1. 基础模块(不含*号部分)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号部分是为适应不同地区、不同对象的教学要求而设立的内容,学校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2. 职业模块为限定选修内容,是结合基础模块进行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训练。
职业模块旨在提升学生在工作、生活中应用计算机的能力,教学中可根据需要选择内容。
《网络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成)

《网络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成)《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黑体2号)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黑体小三)《网络规划与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践课,其主要内容是规划和设计一个中小型网络,课程设计所涉及的工作过程主要包括网络工程招标文件的写作、网络工程标书的写作、网络方案的设计、网络方案的推广、网络方案的实现。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网络工程规划和设计的方法,了解计算机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的一般过程,具体包括在自顶向下的网络设计方法中需求分析、逻辑设计、物理设计、优化测试及文档编写,从而可以完成一些类似于校园网或者中小型企业的网络的规划和设计,形成一个详细的设计方案。
要求根据对中小型网络分析,设计与构建的基本技术,基本原理,并且最后形成一个详细的网络规划与设计的文档。
从而提高学生网络工程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可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14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1)能理解并熟悉常见中小型企业的网络系统集成方案;(2)能独立完成中小型网络设计前需求分析方案的设计,并正确分析需求分析结果;(3)能根据需求分析结构,独立完成中小型网络的设计方案;(4)能根据中小型网络设计方案,独立完成方案的组网与实施;(5)能根据项目需求,依据国家相关规定,协助完成网络标书的写作;2、知识目标(1)掌握网络规划需求分析的方法与技巧;(2)掌握逻辑网络设计的方法;(3)掌握物理网络设计的方法;(4)理解网络标书的格式及书写方法;15应用级的安全性、网络级的安全性、数据级的安全性。
由于办公网络用户离不开与外界进行交流,在享受Internet的服务的同时,防范网络病毒、木马等系统和数据的破坏,防止黑客入侵造成数据丢失或泄密等。
统一性:规划设计办公网络,应统一进行规划,统一设计,分步实施,以方便办公网络的后期管理。
完整性:保证整个办公网络的系统功能、数据安全、网络管理等方面应有充分的保证。
《计算机网络设计 第2版》第01章 网络设计规范与方法

主讲:易建勋
第31页 共102页
1.1 网络工程概述 Web服务器市场调查(参考)
分 类 方 法 网络
按地理范围分类 按拓扑结构分类 按业务类型分类 按传输方式分类 按网络协议分类 按交换技术分类 按信号复用分类 按接入技术分类 按通信技术分类 按通信性质分类 主讲:易建勋 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 点对点形、总线形、星形、树形、环形、网状形、蜂窝形等 计算机网络、电信网络、电视网络 广播式网络、点对点网络 以太网、SDH、DWDM、令牌环、Apple Talk、Novell Netware、FDDI、ATM 电路交换网、分组交换网 时分复用、频分复用、波分复用、码分复用等 有线: Ethernet、ADSL、PSTN、ISDN、X.25、FR、DDN、HFC等 无线:LMDS、MMDS、WLAN、GPRS、VSAT、3G等 用户驻地网(CPN)、接入网(AN)、交换网(IP)、传输网(SDH、DWDM) 业务网:如电话网、数据网、电报网、多媒体网、综合业务网、智能网等 支撑网:如信令网、同步网、管理网等 第11页 共102页
主讲:易建勋
1.2 网络工程设计规范
1.2.2 ITU-T通信网络标准
ITU制定了许多通信和网络方面的标准; 这些标准称为“建议”; 标准往往以英文字母A~Z开头作为分类。
主讲:易建勋
第44页 共102页
1.2 网络工程设计规范 [P10表1-3] 通信网络常用ITU-T系列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为了规范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教学,促进该课程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保证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特制定本课程的标准。
本标准包括课程的性质与课程定位的定性描述、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标准、教学时数分配建议及考核方案等。
第一部分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计算机网络技术》是高职高专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程,承担着培养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管理领域核心职业能力的重要任务。
它的任务是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基础,使学生能够掌握企业或局域网的组建、企业应用服务器的配置与管理等相关技术和职业技能,达到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等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具备的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基本知识的基本应用技能,使学生理解网络管理与维护的内涵,及时了解网络技术新的发展趋势,为就业和继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课程定位《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是学院所有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看出,本课程属于该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后续课有“网络设备”、“网络安全”等课程,其专业地位十分重要。
3.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该课程以能够搭建和管理一个中小型局域网络为最终目标,教学内容分为理论基础知识部分和实践教学两部分。
理论知识部分的教学内容是结合前驱的《计算机技能教程》与《电脑安装与维护》等课程中必须掌握的网络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再学习局域网的规划、制作网线及测试分析网络连通性的基本技能,这部分的内容主要由任课教师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及学生的课堂讨论完成教学任务。
实践教学部分,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分为:DHCP服务器、DNS服务器、域控制器、WWW服务器、FTP服务器、电子邮件服务器的安装与配置等多个教学任务,实践部分的教学模式采用“典型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小组合作的形式参与教学,每个学生的学习小组共同承担网络应用服务器的架构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最后通过一个功能全面、综合性强大型企业局域网组建项目的设计与实施,使学生具备中小型企业局域组建与管理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学时数:64 (授课40/实验24)二、课程性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是网络规划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综合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在网络组建与管理、网络配置与维护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具有企业网络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维护能力,是学生顶岗实习前的必修核心课程。
三、教学目标实现“一个核心,五大能力”的教学目标,“一个核心”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使把学生培养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络管理员,“五大能力”是指使学生具备“网络操作系统配置能力”,“网络硬件配置和管理能力”,“网络管理软件配置与管理能力”,“网络安全软硬件环境的配置与管理能力”,“网络故障分析和解决能力”,能够胜任网络运维管理和维护服务相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四、能力要求:1.网络操作系统配置能力通过学习windows 2003 server的活动目录管理和网络服务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不同公司实际服务需求配置出域服务、FTP服务、DHCP服务、DNS服务、WEB服务、打印共享服务和文件共享管理服务。
2.网络硬件配置和管理能力通过对交换机管理和路由器管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交换机上实现远程管理功能,创建并管理vlan;在路由器上实现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主要是RIP协议和OSPF协议)使网络能够连通的能力;在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上实现各vlan连通的配置能力。
3.网络管理软件配置与管理能力通过对网络管理软件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网络系统管理软件siteview安装配置,,以及看懂各项参数的能力和维护能力;会使用两种以上流量监测软件的能力,能够使用ipBilling 对各种流量的进行计费的能力。
4.网络安全软硬件环境的配置与管理能力要求学生具备VPN配置管理和维护的能力,通过天网防火墙配置安全规则的能力,掌握两种以上当下流行防火墙的操作配置。
(新)计算机网络(原理)教学大纲

《计算机网络(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计算机网络》课程是当今计算机科学领域最重要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是研究计算机连结成网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手段,使计算机能够互联成网,进而实现计算机之间的软硬件资源共享、计算机之间信息的互通、实现数据的分布式存储和任务分布式处理。
在这基础上实现各种计算机网络应用,研究如何利用现有计算机网络协议实现各种新的应用,并为新的网络应用开发出新理论和新协议,对网络协议及网络性能进行改进和提高。
当今是信息网络化时代,因此这门学科其重要性是毋用置疑的。
《计算机网络》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计算机应用专业的核心主干课程,它与《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计算机导论》、《编程基础》紧密关联,且比《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高一层次,与这两门科同等重要。
因为计算机网络是建立在计算机硬件的体系结构和软件的操作系统之上,所以必须以《计算机组成原理》和《操作系统》作为前导课程。
又因为《计算机网络》学科的内容随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有非常大的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的内容和新的分枝课程,分枝出计算机网络的其它课程,如《局域网技术》、《广域网技术》、《Internet与Intranet》、《网页制作和网站组建》、《网络应用编程》、《多媒体网络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网络信息安全》、《网络工程》、《网络系统集成与管理》等。
这些课程有些是内容相对陈旧,有些有内容上的重复,总体上计算机网络课程和内容可分为五部分:(1)《计算机网络原理》或《计算机网络》,主要内容是计算机网络分层的体系结构,ISO的七层模型,计算机网络中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功能实现的原理,TCP/IP协议,应用层的协议及实现原理,网络安全的基本常识等。
(2)《网络系统集成与管理》、《网络的组建》或《网络工程》:主要内容是网络工程,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现,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的安装与配置,网络的布线,网络操作系统选定与服务的安装与配置,网络安全配置等。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60024 课程类别:必修课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总学时: 60 理论学时: 26 实践学时: 34 学分: 3.5 制订人: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计算机网络基础》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理论与实操紧密联系的课程。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是《计算机文化基础》,后续课程为路由、交换、广域网和无线安全等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以就业为导向。
从计算机网络的实际情况出发,以岗位技能要求为中心,组成多个教学项目;每个以项目、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单元都结合实际,目的明确。
教学过程的实施采用“理实一体”的模式。
理论知识遵循“够用为度”的原则,将考证和职业能力所必需的理论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各教学单元中。
边讲边学、边学边做,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加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二、课程任务与教学目标(一)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掌握的网络基础知识,有利于学生将来更深入的学习。
本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爱岗敬业,团队协作的职业精神和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品质,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
2.掌握七层结构的划分、每一层的具体作用。
3.掌握IP编址技术。
4.初步掌握通信网络基础知识。
5.初步掌握网络规划和布线。
6.掌握Cisco路由器的基本配置和调试;(2)能力目标1.掌握网络的七层结构,初步学会网络分析工具的使用,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网络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掌握网络分析的方法,培养学生网络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网络的构建能力3.掌握路由器的使用,培养学生使用网络互联设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1.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2.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攻克难关,自强不息的优良品质;3.使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具有良好的团队意识。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原则一、概述(一)课程性质1.讲课对象三年制中等职业教育层次学生。
2.参照课时68课时, 理论教学课46时, 实践教学22课时。
3.课程性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它旳任务是简介现行旳、较成熟旳计算机网络技术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措施, 为学生深入学习“TCP/IP协议”、“JSP网络程序设计”、“网站设计与网页制作”、“网络多媒体技术”、“网络安全”等后续课程, 培养自己成为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打下扎实旳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我们旳课程理念应从学生、知识、社会三维维持适度张力入手, 以学生旳社会化自觉旳职场需求为价值了取向, 以职业素质与实践能力旳动态发展为基本特性, 以社会、政府、企业、学校、学生、教师等多重主体性为运行机制, 以多样性、开放性、互动性为开发向度, 最终实践高职教育成为营造终身教育中心旳历史使命。
(三)课程设计思绪本课程旳设计思绪是以就业为导向。
从计算机网络旳实际案例出发, 以岗位技能规定为中心, 构成十九个教学项目;每个以项目、任务为中心旳教学单元都结合实际, 目旳明确。
教学过程旳实行采用“理实一体”旳模式。
理论知识遵照“够用为度”旳原则, 将考证和职业能力所必需旳理论知识点有机地融入各教学单元中。
边讲边学、边学边做, 做中学、学中做, 使学生提高了学习爱好, 加深了对知识旳理解, 同步也加强了可持续发展能力旳培养。
二、课程目旳1.总目旳通过本课程旳学习, 可以使学生掌握旳网络基础知识, 有助于学生未来更深入旳学习。
本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 爱岗敬业,团体协作旳职业精神和诚实, 守信, 善于沟通与合作旳良好品质, 为发展职业能力奠定良好旳基础。
2.详细目旳理解计算机网络旳某些基本术语、概念。
掌握网络旳工作原理, 体系构造、分层协议, 网络互连。
理解网络安全知识。
能通过常用网络设备进行简朴旳组网。
能对常见网络故障进行排错。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标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全面了解,以及对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方面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从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以指导教师和学生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中的教学和学习。
一、课程目标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和应用;3. 熟悉常见的网络设备和拓扑结构;4. 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技术;5. 能够进行网络的设计与实施。
二、课程内容1.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分类1.2 OSI参考模型和TCP/IP协议族1.3 数据传输方式和网络拓扑结构1.4 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和特点2. 网络协议与应用2.1 IP协议和子网划分2.2 路由和交换技术2.3 TCP/UDP协议和套接字编程2.4 常见应用层协议和网络服务3. 网络安全3.1 网络攻击与防御3.2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3.3 安全策略和加密技术3.4 网络安全管理和风险评估4. 网络设计与实施4.1 网络规划和设计原则4.2 网络设备配置和管理4.3 网络故障排除和维护4.4 网络性能优化和监控三、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在教授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和网络协议原理时,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结合示例和案例进行解析和讲解,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概念和技术。
2. 实验教学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立网络实验课程。
通过搭建实验环境,让学生进行网络的配置和操作实验,以加深对网络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3. 课程设计针对网络设计与实施的内容,设计相关课程项目,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项目中,提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技巧。
四、评价方法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平时作业和实验报告的评价,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掌握程度进行综合评估。
计算机网络工程教学大纲wl

第一章.网络工程概述
1、计算机网络工程的目标
2、计算机网络工程文档都包括哪些
第二章.总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划与设计
1、网络工程总体规划与设计的工作内容
2、需求说明书包含的内容
3、网络设计的原则
第三章.工程招标与投标
1、招标的原则、目的
2、招标文件包含的内容
3、投标文件包含的内容
第四章.常用网络设备选型与应用
文档、网络规划文档、网络拓补图、网络设计文档)。A4纸打印,期末考试时统一上交。
期末考核方式:
考试方式:开卷
范围:课程重点内容
题型:填空、名词解释、问答题
成绩总评方法:
作业占50%
期末考核占50%
计算机网络工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编写时间
2005.2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工程》
学分数
4
周学时
4
任课教师
杨雷
联系电话
89098173
预修课程
《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原理》
教学目的:
1.重温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加强对网络基本原理的深入理解。
2.介绍计算机网络实用组网技术及其最新发展趋势。
3.掌握计算机网络工程规划与设计的一般原则和基本方法。
2、掌握常用操作系统的使用
3、建立WWW、DNS、E-mail服务,了解基本配置参数
4、网络管理的主要内容
5、网络安全的基本内容
6、熟练使用ping、traceroute、nslookup等
基本要求:
运用本课程的网络工程设计知识,编制网络工程招标、投标设计方案书。
作业要求:
根据说学知识,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某一单位或某一部门做出网络工程文档(至少包括需求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设计在当今数字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无疑是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关键力量之一。
它不仅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方式、工作模式,还深刻影响着各个领域的创新与变革。
《计算机网络技术》这门课程,作为培养相关专业人才的重要基石,其课程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一、课程目标《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技术和应用。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应能够理解网络体系结构、网络协议、网络拓扑结构等核心概念;熟练掌握网络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如交换机、路由器等;具备网络规划、设计与故障排除的能力;了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网络安全防护技术。
二、课程内容1、网络基础知识包括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分类以及网络体系结构(如OSI 模型和 TCP/IP 模型)。
让学生对计算机网络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
2、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介绍物理层的传输介质、信号编码与调制技术;深入讲解数据链路层的帧格式、差错控制、流量控制等。
3、网络层重点讲解网络层的 IP 协议、路由选择算法、子网划分与超网合并等内容。
4、传输层学习传输层的 TCP 协议和 UDP 协议,包括端口号、连接管理、拥塞控制等。
5、应用层了解常见的应用层协议,如 HTTP、FTP、SMTP 等,以及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
6、网络设备与配置学习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配置命令,能够进行小型网络的搭建与管理。
7、网络安全介绍网络安全的威胁与防范措施,如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入侵检测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实验教学安排一系列实验课程,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网络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案例分析结合实际的网络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培养其实际应用能力。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激发创新思维。
四、课程考核1、平时成绩包括考勤、作业、实验报告等,占总成绩的 3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规划与设计》
总学时数:72(理论课学时数:48实践课学时数:24)
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组网”中重要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借鉴先进的课程开发理念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论,进行重点建设与实施的学习领域课程,也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二)课程定位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质的养成,力求达到相关企(行)业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和职业资格标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调查了IT行业的发展情况,构建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项目课程体系,运用项目导向,加大案例教学力度并采取虚拟车间教学法让学生做中学,学中做。
二、课程基本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系统掌握网络规划与设计的基础知识
2.熟悉网络规划设计过程
3.掌握网络需求分析的方法
4.掌握通信流量分析的方法和相关知识
5.掌握逻辑网络设计的方法和相关知识
6.掌握物理网络设计的方法和相关知识
7.掌握网络设备部署和测试的方法和相关知识
(二)技能目标
1.具备大中小型网络方案的规划设计能力
2.具备设计方案的编写能力
3.具备网络设备选型的能力
4.具备网络设备部署的能力
(三)职业道德与素质养成目标
本课程采用分组教学,让学生取长补短、集体协作,学生在独立思考、独立完成的
基础上,遇到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互相帮助,力争让每位学生都能圆满完成任务,掌握技能。
让学生也从中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协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与素质。
(四)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学生可以参加以下考证:
1.思科: CCNA(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
2.锐捷: RCNA(锐捷认证助理网络工程师)
该证书可作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必备的专业资格证书之一。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二)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坚持因材施教的方法与手段。
用“操作训练为中心环节的启、讲、范、练、评、展的专业技能教学六步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岗位能力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效地发挥了专业技能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也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一)教学组织建议
这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针对课程的培养目标和特点,教学的方式和手段需要
灵活多样。
以下是该门课程可以采取的教学手段,仅供参考。
在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下,本课程模拟企业真实网络方案规划与设计案例,采用“自主学习”和“任务驱动”的方式,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实践技能、应用技能、解决问题。
再配以分组教学,让学生取长补短、集体协作,在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互相帮助,力争让每位学生都能圆满完成任务,掌握技能,也让学生从中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协作的乐趣,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与素质。
理论教学应该注重讲、练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可以将基础知识讲解、实例演示有机结合、提高授课效率。
实训过程中充分利用好仿真实训平台,并能很好的结合网络实验室搭建对学生提升技能有帮助的实验环境。
将一些简单的、雷同的内容分配给学生,要求他们以组为单位完成预习、实践、甚至上台给其他组讲解,并能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最后由教师给予全面总结。
(二)教学评价建议
本课程属于实践性、应用性比较强的课程,必须加强过程性考核和应用能力的评价。
评价的重点在评价学生的网络设备配置能力和管理能力、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团队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期末考核评价及方式
采用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评价模式。
评价学生成绩可以通过课堂提问、实验报告、项目实训和考试成绩的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其中平时成绩占70%,期末成绩占30%。
(四)课程对双师结构或教师素质要求
1.“双师”结构:要求双师素质教师占团队中专职教师的50%以上。
2.专兼教师比例:要求兼职教师来自企业、行业一线,专兼比例适中,最好达到1:0.5。
(五)课程教学环境和条件要求
本课程既然是理实一体化的学习,就应该具有相应的实验环境,建议建立网络实训室。
例如我校除了拥有先进的仿真实验平台还建立了锐捷网络实训室。
(六)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建设网络课堂,实现立体化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编写纸质教材基础上,同步配套开发较为完整的相关数字化教学资源。
以课程教学为中心,借助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媒体传播技术将各种教学资源以多种媒介、多种形态、多个层次进行
整合形成立体化教材。
例如,试题库中附参考答案的习题及思考题有利于学生的预习与复习;与教学内容密切配套的电子教案具有良好的助教性。
在网络课堂中设置了电子教材、电子课件、项目案例、在线测试、在线答疑、视频演示、模拟实验等栏目。
实践证明,立体化教学资源的相互共享,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