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精选小学古诗复习教案
【配套K12】古诗《绝句》的教案

古诗《绝句》的教案《绝句》是唐代著名“诗圣”杜甫的一首七言绝句。
全诗色彩明快,意境开阔。
在教学时我遵循教学的整体性原则,教学层次清晰,从激趣引题到感知全诗到逐句讲解到学生扮演诗人呤诵诗句,层层展开构成了一个由浅入深,步步深入体会诗境的良好教学结构。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通过听配乐诵读,想象画面,展开画面,贴图丰富画面的五步环节引导学生走近诗人,体会诗人作诗的情形并以此作为教学线索,贯穿整个教学情境,帮助学生领悟诗的意境,突破透景悟情的教学重点。
在指导学生理解关键字词的教学过程中,我设计用简笔画让学生直观感受“含”字的意思,融听、思、画、说为一体,使学生领悟到“含”字的比喻写法,同时对“含”字作替换比较分析,不仅帮助加深理解句子,而且能使学生在潜意识中领悟到“拟人”这种修辞形式对突出景物描述的生动性以及表现诗意的特定作用,从而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含”字的妙用,突破了教学难点。
1、通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弄清诗句的含义,在解词理句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全诗的大意。
重点理解“含”字的妙用。
2、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启发学生依据诗句展开想象,以画配诗,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画面,领会诗的意境,从而体验诗人作诗时的欢快的心情。
3、有感情地背诵全诗。
引导学生透景悟情,通过图画再现诗人作诗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欢快心情;理解诗句大意,领悟“含”字意思。
1、导入:同学们,我们知道唐代有两位著名诗人,一位享有“诗仙”的美称,是----李白,另一位则被称为“诗圣”,他是谁啊?----杜甫。
杜甫的诗在唐代诗作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杜甫写的一首绝句。
[齐读课题]绝句是旧诗的一种体裁,每首四句,每句五个字的,就称五言绝句,每句七个字的就称七言绝句。
这一首诗就是一首几言绝句?这首七言绝句是杜甫在公元1200多年前,也就是公元前64年重返成都杜甫草堂时所作的《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
公元763年震憾唐王朝的“安史之乱”终于被平息,忧国忧民的杜甫听到这一消息,心境由沉闷变得开朗,诗人重返旧居,看到进姓又过上太平日子,看到草堂门前浣花溪边生机勃勃的春景,心情十分愉悦,情不自禁地写下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因为没有事先拟好题目,就用绝句这种诗的体载名称作了诗题。
【K12学习】《古诗词三首》教学教案设计

《古诗词三首》教学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认读、书写的生字。
3、能解释诗句中带点词和诗句的意思。
4、理解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独坐敬亭山〖教学过程一、导入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光辉。
同学们喜欢古诗吗?那我们来开一个古诗的交流会,怎么样?你喜欢哪首古诗就马上站起来背,由你开始!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看来咱们班同学平日里特别注意积累!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唐朝大诗人李白的诗《独坐敬亭山》请同学们跟我齐读一遍课题。
二、自由读诗同学们,我们知道敬亭山是一个山名,那你能根据图片的内容来说一说独坐敬亭山这个题目的意思吗?这首诗就是李白独自对坐敬亭山时的所见所感。
同学们想不想看这首古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谁能来把这首古诗读给大家听一听?声音真响亮!那现在我们同学就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最好多读几遍。
开始吧!老师从同学们的读诗热情中可以看出你们非常喜欢这首古诗,那肯定读得也不错。
谁愿意来读一读?读得真流利!谁愿意像他一样来读一读?还有谁想读?咱们班的男子汉来读一读?不愧为男子汉,读的声音就是响亮!女同学想不想也来试一试?三、朗读古诗1、录音听读:同学们读得真流利!那你想不想听听播音员是怎么读的?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谁能说一说播音员读得和你有什么区别?你想不想学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那我们就小声地随着播音员一起来读一读?刚才我们是随着播音员一起读,你能单独有感情地来读一读吗?我们先来练习练习。
谁想读?还有谁?想读得我们就站起来一起读!你读得已经很有味道了!你的声音真好听,就像一只小黄鹂!老师认为你就是我们班的小播音员!你的朗读水平进步很大!2、读中领悟:同学们读得这么有感情。
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怎么样?在同学的桌面上都有一些不完整的字条,你们小组能不能通过合作把它组成一首完整的诗,粘贴在这张白纸上。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

古诗词复习教案(5篇)第一篇:古诗词复习教案古诗词复习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积极的氛围中积累运用,掌握知识。
“以三维目标”为指导,突出“方法与能力”的目标。
引导学生在复习实践中发现规律,总结方法,提升能力,增加积累。
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
2、灵活积累、运用古诗,感受古诗的美和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3、培养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读古诗文,并学会灵活运用古诗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中国的文化源渊流长,古诗是其中的一座大观园,那一首首古诗就是花园里奇丽的小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大观园。
1、先说说你熟悉的诗人有哪些?2、李白、杜甫、王安石、苏轼、王维、陆游、王昌龄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诗人。
他们的诗篇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可以说是自成一派。
于是,人们便送给他们各种各样的美称。
3、同学们知道这些称号分别是指哪个诗人吗?诗仙白居易《赠汪伦》诗圣王维《春夜喜雨》诗佛李白《忆江南》诗魔杜甫《游子吟》诗囚孟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4、知识补充。
诗仙——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色彩。
唐代诗人贺知章叹赏李白的诗,把他比作天上下凡的“仙人”。
后来人们就称李白为“诗仙”。
诗圣——唐代诗人杜甫他的诗气势雄浑、绚丽含蓄,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历代的许多诗人都把他的诗奉为学习的典范,尊称他为“诗圣”。
诗魔——唐代诗人白居易他写诗非常刻苦,过分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诗囚——孟郊:孟郊把诗看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好像成为诗的囚徒一般。
诗佛——王维:王维一生信仰佛教,而且在他的诗歌中也透露出浓浓的佛教意味。
二、回顾交流,熟记诗词1、其实 ,我国各个朝代都有许多著名的诗人、词人 ,都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词,同学们都记住了哪些呢?请大家回忆一下,在小组里背背吧。
【配套K12】古诗教案设计模板

古诗教案设计模板古体诗有固定的诗行,也会有固定的体式。
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古诗教案设计模板,欢迎阅读。
生字教学,预习古诗,学习《墨梅》,悟出学习方法。
学习生字词,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齐读课题。
2、思考: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这课书要学习三首古诗。
)读后你想到了什么?(我们想到了过去学习的古诗、诗人的介绍……特别想知道“古诗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谁写的?诗的内容是什么?诗人想表达什么感情?)3、明任务:这三首古诗分别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诗歌。
诗人分别是王冕、郑燮和于谦。
通过学习古诗,我们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还要领悟学习古诗的方法,以便能够独立学习更多的古诗,赏析祖国语言文字之美。
1、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洗砚池千锤万凿焚烧乾坤2、朗读古诗。
3、联系注释,想想每句诗的意思,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者划下来。
4、分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
以读准字音、质疑为重点。
1、了解诗人解诗题。
(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画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国元代著名画家。
字元章,号煮石山农,诸暨人(今浙江绍兴)。
(3)这首诗的题目是什么?(墨梅。
这是一首题画诗。
墨梅,顾名思义,即为用水墨画的梅花。
)(4)从题目上,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知道了这首诗写的是水墨画的梅花。
想知道这幅梅花图是谁画的?墨梅有什么特点?诗人为什么要写《墨梅》这首诗?要表达自己什么样的感情?)2、讲解诗意。
(1)教师范读。
(2)指名学生读。
(3)学生借助字典、辞典进行自学。
(初步理解字在诗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师点拨前两句: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A.指名试读。
B.理解字义。
洗砚池:画家洗砚的水池。
传说晋代的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池水因此变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几种,如淡墨、浓墨、焦墨。
【K12学习】古诗三首教案设计

古诗三首教案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2.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能力训练点背诵课文并默写一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德育渗透点感悟祖国灿烂的文化底蕴,激发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体会青春易逝,时不再来,要勤奋求学的道理,克服嫉妒心理。
美育渗透点培养学生珍惜美好年华,体味边塞风光的壮美。
二、学法引导教师教法谈话法,朗读法。
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并能有感情的朗读每一首诗。
难点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心灵的共鸣。
解决办法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教师活动设计1.从故事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3.有重点地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学生活动设计1.自己查找资料,自学古诗,并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2.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三国”以后,魏国的第一个皇帝是曹丕,他有个弟弟叫曹植,十分有才干,曹丕十分妒忌,所以总想加害他。
有一次,曹丕叫人把曹植叫到官中,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的话就杀他的头。
曹植又气又恨,轻踱七步,吟出一首千古绝唱,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的一首诗《七步诗》。
2.教师范读课文。
交流自学情况,提出不懂的问题1.你理解了哪些词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
持:用来羹:用肉或某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过滤。
豉:这里指煮熟的豆子。
以为:把……做成。
箕:豆秸釜:锅泣:哭泣2.试着说一说每句诗的意思。
3.你还有那些不懂的问题,提出来。
归纳学生问题,集体讨论1.曹植写这首诗的真正意思是什么?2.“汁”与后面的“泣”、“急”读起来并不押的,而古诗对韵的要求是很严格的。
反复朗读,体会感情1.教师范读。
【K12学习】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实录

小学语文《古诗词三首》教案实录一、教学过程描述老师在同学读通诗句的基础上引领小朋友疏通字词,了解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意境:1、师:从小学一年到现在俺们学了很多古诗,回忆一下,俺们是怎样学习古诗的?首先要借助注释,疏通字词, 接着读通诗句,了解诗意,最后想想画面,体会情感。
下面俺们借助注释,疏通字词,了解诗意,假如还有不懂的地方请作上记号。
师:借助注释,你知道哪些词和句的意思?生:俺理解山原、白满川、子规、了的意思……师:大家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生:俺不理解蚕桑。
师:谁理解了?生:蚕子、桑叶、蚕桑树…..师:刚才俺们借助注释知道了是结束的意思,再把蚕桑放进句中读一读——刚刚结束蚕子和桑叶又插秧,通吗?蚕桑该做什么讲?师点拨:看来理解古诗,不能用常用的分解法或简单的从字面上理解,要放到诗句中去读。
师:乡村人家多忙呀!难怪诗人说:“乡村四月闲人少”,这里的闲是什么意思呢?你能组词说一说吗?生:清闲、悠闲、空闲、休闲、闲暇……师:哪些词的解释放在这最合适?你能说说原因吗?生:清闲的意思是没有什么事情做,所以放在这儿最合适空闲的意思是人们没有事情做,很无聊……师:你们说得言之有理,老师总结一下你们的说法,其实你们都想说,乡村每个人都很忙,没有人闲着呀!由此可见,他们就是这样勤劳,来,让俺们赞一赞勤劳的人吧!齐读第二句诗。
2、这句写人赞人,而第一句写景,这句里你们还有哪些词理解有困难?生:雨如烟是什么意思?师:刚才俺们知道子规的意思是杜鹃鸟,读读第二行诗,你知道杜鹃鸟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吗?生:杜鹃鸟在雨中鸣叫师:雨下得怎么样?像什么?你能用上比喻和拟人手法说说吗?生:雨像烟雾一样又轻又小。
蒙蒙细雨一直下着,让天空蒙蒙胧胧,像童话中的仙境。
那雨丝很细,细得像牛毛、花针、银丝,俺的眼前仿佛蒙上了一层轻纱。
雨丝轻得像烟雾在俺眼前萦绕……3、师:简单疏通诗意后,俺们感受到乡村的景色很美,现在让俺们再一次走进诗句,品味其中的关键词句,或许你对诗人笔下的乡村四月有些新的认识。
【配套K12】精选教案古诗两首

精选教案古诗两首本课是由《草》和《宿新市徐公店》两首古诗组成,古诗2首。
两首诗都是描写春天的绝句,诗句意境优美,语言清新明丽。
其中《草》情景交融,重在咏物抒怀,是就荣枯生发,极力表现草的顽强生命力。
《宿新市徐公店》动静结合,人与景辉映成趣,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教学中要图文结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诵中生情,吟中入境,充分感受古诗独特的音韵美和节奏美,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逐步形成文化积淀。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古诗积累,对这两首古诗也不太陌生,教师要挖掘学生潜在的学习优势,引导自读自悟,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会认7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
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古诗2首》。
3.有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受诗歌表达的真挚感情。
信息资料:生字卡片、相关图片、音乐磁带、学生查找诗人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1、挖掘积累。
由学生课前积累的古诗展开背诵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2、图片导入。
出示课文插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观察到的内容。
师:春天的小草蓬勃生长,春天的孩子兴致高昂。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看看你们对春天有没有新的发现。
先来学习《草》。
自学1、自读古诗《草》,注意读准字音。
2、小组内互相检查读诗情况,教师纠正字音“荣”“烧”。
感悟1、自由读古诗,思考:自己哪里读懂了?哪些字词还不懂?2、小组内互相交流讨论不懂的地方3、全班交流讨论自己对古诗的感悟,教师适时引导点拨。
“离离”可以让学生看看课件,说说草长得怎么样?从而让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它的意思是指草长得很茂盛。
“岁”可问学生几岁了,随学生回答告诉学生从出生到现在几年就是几岁,“一岁”就是一年。
出示小草在春、夏、秋、冬四季中的不同画面,想想“枯”和“荣”应该分别是哪一幅图描绘的景象。
【K12学习】《诗词五首》教案

《诗词五首》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教学点1.掌握文学常识及文言词语的含义。
2.把握诗歌的意境,理解诗歌抒发的感情。
能力训练点1.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分析、鉴赏能力。
德育渗透点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美育渗透点引导学生理解记忆佳作名句,体会诗词中所体现的自然美、情感美、意境美。
二.学法引导1.放录音,学朗读,要熟读成诵。
2.疏通文意,要求整体感悟,不求逐字逐句讲析。
精妙之处要仔细玩味。
3.进入诗词的意境,发挥想像,进行再创作,可以画画,可以扩展成故事或文章进行口述。
4.诗讲知人论世。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诗词作者的情况以及创作的背景,安排学生课前搜集材料,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安排活动教学,可开展诵诗会或赛诗会之类活动,既激发学习的兴趣,又对一学期来学习古诗文情况进行测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理解诗歌意境。
2.难点《观沧海》中诗人创造的意境,通过适当的讲析引导和学生的诵读,加强学生对《如梦令》《西江月》优美意境地把握。
3.疑点教师点拨学生理解《观沧海》与《望岳》中诗人博大心灵与宇宙自然的和谐统一。
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1.诗词朗读录音磁带及录音机。
2.投影仪。
3.学生制作名言警句的知识卡片,课堂交流。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指导学生反复诵读,参照课文注释,疏通文意。
2.了解写作背景。
3.在诵读中鉴赏,引导学生感知诗歌意境。
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语中国古典诗词的滋力是无穷的,那种诗人心灵的震颤,与自然的融合,会深深打动每一个欣赏者的心,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从而提高人们的文学修养。
《诗词五首》中选录的均是广为传诵的名篇,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受到美的熏陶。
明确目标1.文学常识三首及字词读音。
2.理解前三首诗抒发的思想感情。
3.读出诗歌的韵律,体会诗歌的意境。
整体感知1.放录音,学生朗读前三首诗,读准下列字音碣澹竦峙岱眦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学习《观沧海》。
【K12学习】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

古诗诵读(校本课程)教案古诗词乐园——诗词班队活动之一教学目的:1、培养对祖国古诗词文化的热爱,积累古诗词,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2、培养关注生活中的语文的意识,提高运用诗词的能力。
3、培养竞争意识,信心和勇气。
教学准备: 1、背景音乐。
2、每个学生办一期诗词归类手抄报,班级展示。
3、相关的图片影像。
4、要求每组学生展开合理想象,演一演一首诗词的情景,提前抽签准备,候选诗词《游子吟》《悯农》《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小儿垂钓》,特别要注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
一、接龙导入一上课,学生接龙背诵诗词三十首。
我国是诗歌的国度,打小我们就与古诗词做亲密的接触,今天让我们走进古诗词乐园,畅游一番。
二、诗词填空诵读了不少诗词,看看你的收获有多少,准备纸笔,别忘了填写诗题与作者啊,每位同学都要单独完成。
1、填上重叠的词。
例: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_____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诗题作者小荷才露_____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诗题作者梅子黄时_____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诗题作者留连戏蝶_____舞,自在娇莺_____啼。
诗题作者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_____半江红。
诗题作者 2.填上表示方位的词。
故人___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诗题作者王师___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诗题作者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___风放纸鸢。
诗题作者遗民泪尽胡尘里,___王师又一年。
诗题作者 3.填上表示数字的词。
不知细叶谁裁出,___月春风似剪刀。
诗题作者飞流直下___千尺,疑是银河落___天。
诗题作者人间___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天。
诗题作者春色满园关不住,___枝红杏出墙来。
诗题作者欲穷___里目,更上___层楼。
诗题作者烽火连___月,家书抵___金。
诗题作者窗含西岭--秋雪,门泊东吴--里船。
--山鸟飞绝,--径人踪灭。
4.填上表示颜色的词。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___于二月花。
诗题作者日照香炉生___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诗题作者儿童急走追___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配套K12】诗六首 教案

诗六首教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8诗六首教案《登幽州台歌》教案【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2、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3、品味赏析名句。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达到熟读成诵。
2、理解诗歌所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品味赏析名句。
【课时安排】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由于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成为历来传诵的名篇。
二、作者简介陈子昂是一个具有政治见识和政治才能的文人。
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
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
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
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同出征。
武为人轻率,少谋略。
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
稍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
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三、分析课文“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这里的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
《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与《登幽州台歌》是同时之作,其内容可资参证。
《蓟丘览古》七首,对战国时代燕昭王礼遇乐毅、郭隗,燕太子丹礼遇田光等历史事迹,表示无限钦慕。
但是,像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可复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当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天长地久,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这种悲哀常常为旧社会许多怀才不遇的人士所共有,因而获得广泛的共鸣。
本篇在艺术表现上也很出色。
上两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
在广阔无垠的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单寂寞、悲哀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
【配套K1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教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教案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案以及九月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阅读训练及答案,下面聘才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
欢迎大家阅读!!课时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4、想象画面,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反复吟诵,想象画面,感受诗情。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身在他乡,在重阳节时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课前准备:收集有关重阳节与王维的资料。
教学过程:1、以连线的方式出现节日、日期和习俗。
2.每当佳节来临,我们总会和自己的亲朋好友欢聚一堂。
可唐朝著名的诗人王维,却在重阳佳节的时候, 还孤独地在他乡苦读。
此时,看着别人携老扶幼、开开心心地过节时,于是诗人就用手中的笔来表达心中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今天让我们细细地来品味这首王维的思亲名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板书齐读课题。
1、师:读一读诗题,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诗人在重阳节的时候思念起了家乡的亲人。
2、请再读题目,想一想,哪个字写出了诗人离开亲人的那种思念?生:(忆)3、师:怎样记住“忆”?竖心旁表示什么?回忆源于内心,回忆往事,免不了融入个人的情感。
诗人在重阳节回忆起亲人,会有着怎样的情感呢?1.今天就让我们乘坐历史的列车,跨越时空,一起走进王维少年时的心境。
请同学们打开语文书,自由读诗三遍,要把诗读通顺,把字读正确,尤其注意生字的读音。
2、同桌互读,给出评价,交流识字方法,同时在自己没有读懂的字词做上记号。
3、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由字及词,解决“不懂”。
4、重点指导:(1)“异”——“异乡”“异客”推荐识字方法:与形近字“导”区别学生口头组词:异国、异地……师:什么叫“异国”?(其他的国家)那“异乡”“异客”是什么意思?(2)“插”——“遍插”师范写,引导学生注意右半边的笔顺。
师:“遍插”到底插哪儿呢?(佩带于臂,或挂在腰上,还可以插在头上。
【K12学习】语文教案-古诗两首

语文教案:古诗两首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了解诗歌大意,感受诗人思念家乡的真挚情感,语文教案-古诗两首一读,初读全诗,了解诗意。
1.出示诗题,简介作者。
通过预习,你知道《泊船瓜洲》的作者是谁吗?这道诗的作者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
简介王安石的资料。
王安石:宋代人,抚州临川人。
21岁中进士,当过十多年地方官,后来两次担任宰相推行变法改革,是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2.再读全诗,读清字音,标画出生字。
3.指名读诗,纠正字音。
数重山照我还4.引导学生了解全诗的大意。
知诗人:宋,王安石。
解诗题:分析“泊”的含义。
感知诗意:诗人船泊瓜洲,离钟山近在咫尺,却回不去,于是感叹吟诗,写他在月光下眺望江南,怀念家乡金陵。
5.小结学习方法:初读知诗意。
二读,细读全诗,理解诗句。
1.诗人泊船瓜洲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他是怎样描写的?请读全诗,用“——”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用“”画出寓有深情的词语。
2.抓住质疑处,运用多种方法解疑。
间:隔开,间隔。
只:仅仅。
数重:几层。
绿:吹绿了。
还:归。
3.理解本诗的特色。
前两行看是写眼前景象,但在诗中却饱含深情。
所乘之船就在瓜洲停靠,却不能回金陵去,可见诗人怀念家乡的感情是十分浓厚的。
4.小结学习方法:细读品诗句。
三读,精读全诗,想象意境。
1.夜深人静,星光灿烂,诗人在月光下眺望江南会产生哪些联想和想像?心中会有哪些感受?2.学生扮演诗人,讲述想象到的情景。
3.小结学习方法:精读想诗境。
四读,品读全诗,领悟诗情。
1.出示“泊船瓜洲”的图片,提问:大家认为诗人泊船瓜洲,在月光下眺望家乡江南,要表达怎样的情感?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诗情。
3.小结学习方法:品读悟诗情。
五读,熟读全诗,练习背诵。
1.反复练习吟诵,注意音调、停顿,读出节奏韵味。
2.当堂练习背诵,并练习默写全诗。
3.小结学习方法:熟读能背诵。
三、总结全诗,扩展训练。
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作者在作诗过程中曾改过多次,请你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为什么最后用“绿”字?四、作业1.总结古诗五读法。
【K12学习】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

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复习古诗;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2、灵活积累、运用古诗。
3、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教学将小学阶段重点古诗词整合归类;制成CAI课件同学们,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其中古诗词就我国古代文化瑰宝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今天,我们就以“快乐大闯关”的形式走进古诗大观园我们要一起闯六关,在闯关过程中,同一组的每一个同学都要积极参与,为本组争荣誉,其中一个同学没答出,另一个同学马上接着帮他答出。
记住我们的口号是“我行,我们一定能行!”我还要请两名助手,来协助我。
现在,我们开始进入第一关。
1、在春天的夜晚,一位久别家乡的诗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想起了家乡,于是他吟起诗句是什么?2、母爱是世界上伟大的爱,做儿女的怎么能报答得了母亲的爱呢?这使我们常常会想起哪一句诗?3、当你在公园里散步,看到满池荷花,你会吟诵什么?4、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常用唐代诗人李绅的诗句来教导我们,你知道他是怎样教导我们的吗?5、有时候,有的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宋代诗人苏轼用了一句诗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
你知道应该是哪句呢?6、人们赞美小草,赞美它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他们常常引用白居易的哪一句诗呢?1、《出塞》是宋代诗人王昌龄的作品,他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
2、“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长歌行》的形式就是“行”。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句中“龙城飞将”指的是卫青。
“阴山”指阴山山脉,在现在有内蒙古境内。
4、《七步诗》诗人以萁豆相煎为比喻,控诉了曹丕对自己和其兄弟的残酷迫害。
5、《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杜甫“生平第一快诗”,也就是说是他一生中写得最快的一首诗。
6、“报得三春晖”意为报答母亲之恩,“三春”指三个春天。
老师小结。
接着我们进入第三关。
第一组:世事洞明皆学问,————。
欲穷千里目,————秦时明白汉时关,————。
【K12学习】古诗词三首教案

古诗词三首教案
《渔歌子》
1.教师有感情地吟诵《渔歌子》,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古诗有什么区别?
2.你知道什么是词吗?
教师简介: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
也就是为曲所填的词。
由于词的长短不一,还被称作长短句。
这是与诗的不同之处。
3.你了解或背诵过词吗?试着背一背。
1.自由读词,练习读正确、读流利,注意“塞”“蓑”的读音。
2.谁愿意读给大家听?说说你喜欢这首词吗?为什么?
3.默读词,画出词中描写的各种景物。
4.再读词,边读边画出词中难理解的词和句,先按照学习古诗的方法自己理解,解决不了的问题和同桌交流讨论。
5.全班交流:
交流重点:斜风细雨中垂钓的人儿为什么不想回家?
词中出现了哪些颜色?
1.教师导语:雨中青山,江上渔舟,天空白鹭,两岸红桃,色泽鲜明但又显得柔和,气氛宁静又充满活力。
2.教师范读,体会诗情画意。
3.学生练读,想象整体画面。
4.指名朗读,教师指导。
5.同桌互读,相互欣赏。
1.有感情地背诵《渔歌子》。
2.背一背你喜欢的词。
3.默写两首古诗。
【配套K12】关于《古诗两首》的教学设计

关于《古诗两首》的教学设计.认识“鹤、孟”等个生字。
.正确、通顺、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
.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想象思维能力。
.初步地学会探究性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会读中有思、读中有悟、读中有得。
.学会在学习中积累运用古诗句,发展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初步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
.体会诗中丰富复杂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
.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
.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
.体会“西辞”“烟花”的意思。
.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
导入学习,理解诗题。
由本单元专题“人间真情”入手,进入送别诗的学习。
出示第一首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解释诗题,理解“之”的意思。
初读古诗,理解生字。
1.指名初读。
2.理解生字。
3.自由朗读。
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自学诗句。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预设难点:西辞烟花①理解“西辞”。
通过了解“黄鹤楼”和“广陵”的地理位置,理解“西辞”的意思。
②理解“烟花”。
理解烟花的古今异义。
4.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三读古诗,感悟情感。
1.初步感悟情感。
2.深入感悟情感。
重点体会:离情、深情。
①体会“离愁”。
通过“孤帆远影碧空尽”,理解离情。
②体会“深情”。
通过“唯见长江天际流”,理解深情。
总结学法。
学习交流。
1.学生自学,小组交流。
2.全班交流。
交流要点:两首诗的相同和不同点,了解作者、感受深情。
①有“送”“西”“尽”“故人”四个相同的字词,但具体含义不同。
②了解作者。
苏轼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③感受深情。
通过理解“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感受深情。
3.配乐朗读。
阅读其他的送别诗,感受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古诗两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唐〕李白〔唐〕王维黄鹤楼画《古诗两首》教学实录年级:四年级整理:印记师:咱们准备好了?生:准备好了。
【K12学习】语文古诗教案

语文古诗教案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领悟两首诗描绘的情景。
4、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春天田园风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1、引导学生谈谈春天的美景。
2、学生交流描写春天的古诗。
3、引出诗题,介绍作者。
1、学生自读。
2、教师检查,正音。
3、出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4、指导书写。
你认为其中的哪个字最难写?应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5、反复朗读,正确连贯认读。
1、分小组讨论。
2、汇报,你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重点理解:草长莺飞、拂、堤、醉春烟、纸鸢3、同桌互说诗句的意思。
4、集体交流。
5、再读全诗,读出感情。
1、自读诗句,再现画面,练说。
2、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3、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4、背诵全诗。
把《村居》这首诗描写的内容改编成一个小故事,添加到自己的成长档案袋里。
1、背诵《村居》。
2、说说诗意。
1、揭示课题,介绍作者。
2、同桌讨论题目意思。
3、自学全诗,解词释句。
读准字音,读顺诗句。
边读边想,做上记号。
小组交流,解决问题。
4、集体交流。
指名读,正音。
理解词语:篱落、疏疏、径、树头、未成阴、急走点名逐句理解诗意。
看图连说诗意。
再读诗歌,读出感情。
5、深化理解,领悟诗情。
自读,体会诗歌描绘的景色。
理解“飞入菜花无处寻”。
联系生活实际,交流自己的感悟。
根据《宿新市徐公店》的诗意,画一幅春景图,向班级墙报投稿。
【配套K12】古诗两首教案

古诗两首教案教案第五组导读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由多姿多彩的画卷,它会向你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
大自然更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它会向你倾诉古老的历史,它会为你指引前行的方向。
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
本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
既有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描写自己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语言平实的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
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学习本组课文时,可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口味美感。
应鼓励学生拓宽视野,阅读相关书籍,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在培养学生的自主读书能力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培养认真书写的习惯。
17古诗两首学习目标: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小朋友们,日月星辰、风云雷电、山川树木、花鸟虫鱼……大自然是一由多姿多彩的画卷,它会向你展示美丽神奇的自然景象。
大自然更是一部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它会向你倾诉古老的历史,它会为你指引前行的方向。
走进大自然,你一定会得到更多的乐趣,发现更多的秘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幅画。
2、学生观察图画,用自已的话说说自已看到的图,看谁说得美。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小诗《望庐山瀑布》,随机引导认识生字“庐、瀑”,并引导学生了解作者。
二、感悟读诗并识字1.在语境中整体识字。
通读古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圈画出不认识或认为容易读错的字。
如“紫”是平舌音,“岭”是后鼻音,要读准。
用自己习惯的方式自主识字。
如,在课文下面的和字背景图中找生字的读音;可以请教老师或周围的伙伴。
再把生字放入诗中识字2.调动生活经验识记生字。
出示生字,随着提示语“我会认”,学生自愿认读自己会认的生字,并说说自己在生活中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曾见过这个字,是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个字的。
【K12学习】古诗四首教案

古诗四首教案诗歌教学重在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和韵律美。
在缓歌慢唱、密咏恬吟中感悟作者通过外在的客观物象所表达出来的内在的思想情感,欣赏他们为创设美好意境、抒发内心哀乐所运用的高度凝炼的语言,把握诗的用韵、节拍、停顿,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从而濡染心灵,陶冶性情,培养文学趣味。
诵读是教学诗歌的一种很好的方法。
那种善于倾注强烈感情的诵读既能让我们体会“无地-沙鸥”的凄凉落魄;又能使我们回味苏轼李白的豪放不羁……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形象思维的能力,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阅历都较以前大大改变。
因此,在教学这四首诗时,本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作用和创新精神的原则,在自主合作、探究中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体会诗中的爱国深情,培养他们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以期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爱国名人名言或事迹。
知识与能力: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复朗诵诗歌,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1.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交流品读感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及重点:1.反复诵读四首诗,结合对诗人身世、写作背景的了解,准确理解诗中深沉的爱国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难点:真正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教学内容及步骤:一、导入新课:历史上有许多的文人墨客,不仅有满腹的经纶,更有为国家民族抛头颅洒热血的豪情。
你知道他们留下的爱国名言名句吗?听说过有关他们的感人事迹吗?请大家说一说。
学生举手发言。
PPT明确本课学习目标: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深入理解诗歌的思想主题。
二、感知品读:1.师范读,要求学生思考:四首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怎么知道的?,抗金收复失地是他不能忘怀的事。
【K12学习】《古诗两首》的教案设计

《古诗两首》的教案设计这两首古诗都描绘了祖国山川景色,但《天门山》主要写所见,抒发了赞美之情;《体西林壁》侧重讲所感,感悟人生哲理,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1、学会本课的生字。
2、借助字典和课后注释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默写其中一首。
想象诗歌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古诗作为我国悠久文化的宝贵遗产,深受同学们的喜欢。
最近的课外时间你又背诵了哪些古诗?背给大家听。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望天门山》,大家说可能怎样来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建议,归纳出台下顺序:3、解古诗的作者及背景;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大体了解诗意;体会作者的感情;感情诵读。
二、学习古诗。
第一步:1、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谈谈你对作者李白的了解。
2、说说你对题目的理解。
第二步:1、组合作,利用字典、课后注释和文中的插图自学古诗,互相交流,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2、通过自学,你明白了什么?全班交流。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弄明白下面几个重点的词语的意思:天门、楚江、中断、开、至此回,通过理解这些重点的词语,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3、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直解决。
4、再读这首诗,边读边想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也可以把自己想像到的画面简单画出来,在交流时结合画面叙述。
第三步:1、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交流。
第四步:1、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这首诗歌所描写的雄伟的景象,体会了作者的赞美之情,让我们来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先自由读,再请学生读给全班同学听。
2、背诵这首诗。
三、拓展阅读。
交流课前搜集的李白的其他作品,全班诵读。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了《望天门山》,谁来背诵一下?先个人背诵,再集体背诵。
2、把你搜集到的李白的作品背诵给大家听。
3、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另一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小学古诗复习教案
一、复习设计说明: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古诗文的学习是青少年了解民族传统,接受优秀民族文化熏陶的捷径。
《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的学习作了明确要求,要求7—9年级学生背诵80篇古今优秀诗文。
本期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我进行了一些探讨,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教学故诗的复习设计。
二、教学目标:
1、体会诗的意境及作品风格。
2、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吟唱仿写古诗词。
3、学生作品——仿诗。
三、教学过程:
(一)、教师活动:
1、复习以前所学古诗词。
2、指生朗读或背诵所学古诗
3、分类复习如写景、说理等类的古诗。
4、自主、合作、探究、赏析理解古诗的意思。
5、讨论、探究古诗词特点。
6、仿写古诗词。
7、学生作品展示。
8、互评互改仿写古诗作品。
9、作业:默写制定古诗背诵篇目
学生活动:
1、复习以前所学古诗词。
2、指生朗读或背诵所学古诗
3、分类复习如写景、说理等
4、自主、合作、探究、赏析。
5、讨论、探究古诗词特点并理解古诗的意思。
6、仿写古诗词。
7、学生作品展示。
8、互评互改仿写古诗作品。
9、作业:默写制定古诗背诵篇目
四、教学反思
古诗词很好的体现了汉语的音乐美,有双重叠韵,有平仄相对,通过演唱,学生可以深切地感受汉语的那种节奏感、韵律感,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复习古诗词的教学目的:
1、继续领略诗歌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神韵,体悟纯文学艺术和流行文化互相融合的精妙,增强对诗歌艺术的亲和力。
2、通过古诗词的复习,学生做到:读一读,感受美;鉴赏美;看一看,理解美;写一写,创造美。
3、提高艺术鉴赏水平,积累古今诗词。
教学方法:吟诵——翻唱——仿写。
注重实践,注重体验
本堂课复习目标设计的意图在于:让语文课充满“语文味”,让学生体会诗情画意,吮吸文明智慧,激发自己创作诗歌的热情。
让学生仿写古诗词,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创造,从而提高自身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