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光电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原理
![光电探测器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fcfbf653fd0a79563d1e7225.png)
光电探测器原理光电探测器原理及应用光电探测器种类繁多,原则上讲,只要受到光照后其物理性质发生变化的任何材料都可以用来制作光电探测器。
现在广泛使用的光电探测器是利用光电效应工作的,是变光信号为电信号的元件。
光电效应分两类,内光电效应和外光电效应。
他们的区别在于,内光电效应的入射光子并不直接将光电子从光电材料内部轰击出来,而只是将光电材料内部的光电子从低能态激发到高能态。
于是在低能态留下一个空位——空穴,而高能态产生一个自由移动的电子,如图二所示。
硅光电探测器是利用内光电效应的。
由入射光子所激发产生的电子空穴对,称为光生电子空穴对,光生电子空穴对虽然仍在材料内部,但它改变了半导体光电材料的导电性能,如果设法检测出这种性能的改变,就可以探测出光信号的变化。
无论外光电效应或是内光电效应,它们的产生并不取决于入射光强,而取决于入射光波的波长λ或频率ν,这是因为光子能量E只和ν有关:E=hν(1)式中h为普朗克常数,要产生光电效应,每个光子的能量必须足够大,光波波长越短,频率越高,每个光子所具有的能量hν也就越大。
光强只反映了光子数量的多少,并不反映每个光子的能量大小。
目前普遍使用的光电探测器有耗尽层光电二极管和雪崩光电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作的。
半导体光电探测器是很好的固体元件,主要有光导型,热电型和P—N结型。
但在许多应用中,特别是在近几年发展的光纤系统中,光导型探测器处理弱信号时噪声性能很差;热电型探测器不能获得很高的灵敏度。
而硅光电探测器在从可见光到近红外光区能有效地满足上述条件,是该波长区理想的光接收器件。
一、耗尽层光电二极管在半导体中,电子并不处于单个的分裂能级中,而是处于能带中,一个能带有许多个能级。
如图三所示。
能带与能带间的能量间隙称为禁带,禁带中没有电子,电子从下往上填,被电子全部填满的能带称为满带,最高的满带称为价带,紧靠在价带上面的能带称为导带,导带只有部分被电子填充,或是全部空着。
光电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https://img.taocdn.com/s3/m/1cb4c2c54028915f804dc293.png)
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是利用辐射引起被照射材料电导率改变的一种物理现象的原理而制成的器件。
它的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光电效应(包括外电光效应和内电光效应)。
根据器件对辐射响应的方式不同或者说器件工作的机理不同,光电探测器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光子型探测器;另一类是热探测器。
其中光子探测器包括真空光电器件(光电倍增管等)和固体光电探测器(光电二极管、光导探测器、CCD等)。
1光子探测器1)原理光子探测器利用外光电效应制成的光子型探测器是真空电子器件,如光电管、光电倍增管和红外变像管等。
这些器件都包含一个对光子敏感的光电阴极,当光子投射到光电阴极上时,光子可能被光电阴极中的电子吸收,获得足够大能量的电子能逸出光电阴极而成为自由的光电子。
在光电管中,光电子在带正电的阳极的作用下运动,构成光电流。
光电倍增管与光电管的差别在于,在光电倍增管的光电阴极与阳极之间设置了多个电位逐级上升并能产生二次电子的电极(称为打拿极)。
从光电阴极逸出的光电子在打拿极电压的加速下与打拿极碰撞,发生倍增效应,最后形成较大的光电流信号。
因此,光电倍增管具有比光电管高得多的灵敏度。
红外变像管是一种红外-可见图像转换器,它由光电阴极、阳极和一个简单的电子光学系统组成。
光电子在受到阳极加速的同时又受到电子光学系统的聚焦,当它们撞击在与阳极相连的磷光屏上时,便发出绿色的光像信号。
2)光电管光电管原理是光电效应。
一种是半导体材料类型的光电管,它的工作原理光电二极管又叫光敏二极管,是利用半导体的光敏特性制造的光接受器件。
当光照强度增加时,PN结两侧的P区和N区因本征激发产生的少数载流子浓度增多,如果二极管反偏,则反向电流增大,因此,光电二极管的反向电流随光照的增加而上升。
光电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它工作在反向偏置状态下。
常见的半导体材料有硅、锗等。
如我们楼道用的光控开关。
还有一种是电子管类型的光电管,它的工作原理用碱金属(如钾、钠、铯等)做成一个曲面作为阴极,另一个极为阳极,两极间加上正向电压,这样当有光照射时,碱金属产生电子,就会形成一束光电子电流,从而使两极间导通,光照消失,光电子流也消失,使两极间断开。
光电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https://img.taocdn.com/s3/m/e22db926a32d7375a4178019.png)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探测器构成和分类
SPAD探测成像技术主要包括: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雪崩淬灭电路、雪崩信号读取电路三部分
其中淬灭电路,分为: 被动式淬灭、主动式淬灭、门脉冲淬灭 雪崩信号读取电路,根据每次能够读出的像素数目可分为: 像素串行读出、像素并行读出、列并行读出
三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Vs ( ) RV ( ) P ( )
I s ( ) RI ( ) P ( )
④ 频率响应度
频率响应度R(f):响应度随入射光频率而变化的性能 参数。其表达式为:
R0 R( f ) [1 (2f ) 2 ]1/ 2
式中R(f)为频率为f 时的响应度;R0为频率为零时的响 应度;为探测器的响应时间或称时间常数,由材料和外 电路决定。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的工作原理
单光子雪崩二极管就是利用APD 的雪崩效应使光电流得 到倍增的高灵敏度的光子检测器。理论上,当APD 的反 向偏压无限接近其雪崩阈值电压时,认为电流增益接近 无穷大;实际上,当APD 的反向偏压不超过雪崩电压时, 电流增益增长到一定量就会饱和 ,该饱和值无法确保 APD 一定能够检测到单光子信号。因此,通常使APD 两 端的偏置电压高于其雪崩电压,确保当有光子信号到达 时,APD 会被迅速触发而产生雪崩,这种偏置方式称为 盖革模式。由于APD 只有工作在盖革模式下才具备单光 子探测能力,所以通常直接用单光子雪崩二极管(SPAD) 来表示。
SPAD的探测机理
拉通结构将吸收区和倍增区合二为一,漂移区和倍增区分开, 这种特点保证了SPAD高量子效率、高响应速度和高内部增益的 优点。宽尺寸的π 区能够吸收大部分的入射光子,并确保只有 在该区产生的光生载流子才能进入倍增区引发碰撞电离。N+区 和P 区都很窄,所以光生空穴进入高场区中发生碰撞电离的贡 献很小;π 区的光生空穴向相反方向运动,不可能进入高场倍 增区。另一方面,硅材料中空穴离化率比电子离化率小的多, 所以硅雪崩管主要是靠电子在倍增区产生碰撞电离。噪声主要 由雪崩过程的随机起伏引起,只有一种载流子引起碰撞电离, 噪声也就比较小。
第4章-光电探测原理及器件
![第4章-光电探测原理及器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be7ad4d15abe23482f4d4f.png)
4.响应时间
响应时间τ参数描述光电探测器对入射光响应快慢。 上升时间是指入射光照射到光电探测器后,光电探测器输 出上升到稳定值所需要的时间。 下降时间是指入射光遮断后,光电探测器输出下降到稳定 值所需要的时间。
5.频率响应
光电探测器的响应随入射光的调制频率而变化的特性称为 频率响应. 由于光电探测器信号产生和消失,存在着一个滞后过程, 所以入射光的调制频率对光电探测器的响应会有较大的影 响。 S0 光电探测器响应率与入射调制频率的关系为 S ( f )
4.2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参数
对应光电探测器按照探测原理也可以分为两大 类,即光子探测型和热探测型。 光子探测型光电探测器基于光电效应原理,即 利用光子本身能量激发载流子。这类探测器有 一定的截止波长,只能探测短于这一波长范围 的光线,但它们响应速度快,灵敏度高,使用 非常广泛。
热探测型光电探测器
1 2 h mv0 A0 2
式中:hv为单个光子的能量;m为电子质量; v0为电子逸出速度;A0为物体表面电子逸出功。 可知,光电子能否产生,取决于光子的能量是 否大于该物体的表面电子逸出功A0。
外光电效应
不同的物质具有不同的逸出功,即每一种物质都 有一个对应的光频阈值,称为红限频率(或截止 频率。 A0 c 光电子发射的红限频率为 h 对应的波长限为 hc c
光电子技术基础
第4章 光电探测原理及器件
Hale Waihona Puke 厚德博学求实创新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光电探测的基本物理效应、 光电探测器及其性能参数、各种光电探测器件
的基本结构、特性参数的相关知识,掌握直接
探测系统和光频外差探测系统的性能,了解各 种光电探测器件的实际应用,为光电探测器的 选用和设计打下基础。
光电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https://img.taocdn.com/s3/m/032d97e331126edb6f1a10f3.png)
2、光电导(PC)探测器
其工作原理基于内光电效应。 光电导效应?
半导体吸收能量足够大的光子后,会把其 中的一些电子或空穴从原来不导电的束缚 态激活到能导电的自由态,从而使半导体 电导率增加。
(1)特点
光电导探测器的结构一般为金属一半导体 一金属(测
一、 光电探测器的定义 及工作原理
光电探测器接收光信号并进行光电转换, 是半导体电子学的重要器件,是光电系统中 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这类仪器的“心 脏”。
光电探测器是利用入射的光子流与探测 材料中的电子之间直接互相作用,从而改变 电子能量状态的光子效应来制作的一类器件。
二、光电探测器的分类
PE探测器
2001年,美国军方实验室的Liang等人利用 MOCVD方法以蓝宝石为衬底生长ZnO薄膜,制 备出MSM结构肖特基型紫外探测器。
2004年,浙江大学叶志镇等利用磁控溅射生 长的ZnO薄膜,采用Au电极形成肖特基接触, Al电极形成欧姆接触,在Si(100)衬底上制 备出肖特基型ZnO紫外探测器,Si3N4为绝缘 隔离层,器件性能较好。
光电探测器
PC探测器
PV探测器
1、光电子(PE)发射探测器
此探测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外光电效应。
当辐射照射在某些金属、金属氧
外
化物或半导体材料表面时,若光
光 电
子能量hv足够大,则足以使材料
效
内一些电子完全脱离材料从表面
应
逸出。
与外光电相对应的则为内光电效应,两 者的不同点在与内光电效应的入射光子并不 直接将光电子从光电材料内部轰击出来,而 只是将光电材料内部电子从低能态激发到高 能态,于是在低能态留下一个空位一空穴对, 而在高能态上产生一自由移动的电子,形成 光生电子一空穴对。通过检测这一性能的变 化,来探测光信号的变化。本节主要讨论的 利用内光电效应的光电探测器的制备及其性 能特点。
光电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https://img.taocdn.com/s3/m/cae758ac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d.png)
光电检测器件
光子器件
热电器件
真空器件
光电管 光电倍增管 真空摄像管 变像管 像增强管
固体器件
光敏电阻 光电池 光电二极管 光电三极管 光纤传感器 电荷耦合器件CCD
热电偶/热电堆 热辐射计/热敏电阻 热释电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的种类
光电探测器能检测出入射在其上面的光功率,并完成光/电信号的转换。对光检测器的基本要求是: ① 在系统的工作波长上具有足够高的响应度,即对一定的入射光功率,能够输出尽可能大的光电 流; ② 具有足够快的响应速度,能够适用于高速或宽带系统; ③ 具有尽可能低的噪声,以降低器件本身对信号的影响; ④ 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以保证信号转换过程中的不失真; ⑤ 具有较小的体积、较长的工作寿命等。 目前常用的半导体光电探测器有两种: PIN光电二极管 APD雪崩光电二极管(Avalanche Photodiode)。
NEP
P
U U
0 N
2
(W
)
4.探测度D与归一化探测度D*
• 探测度D 为噪声等效功率的倒数,即
• 归一化探测度D*
D 1
N E P 由于D与探测器的面积Ad 和放大器带宽
Δf乘积的平方根成正比,为消除这一影
响,定义:
D*越大的探测器其探测能力越强。
D *NE 1P*D(Adf)1/2
PIN 光电二极管
谢谢!
RI
()
Is () P()
RV
()
Vs () P()
(3)频率响应度
频率响应度R(f): 响应度随入射光频率而变化的
性能参数。其表达式为:
R(f)[1(2Rf0)2]1/2
式常中数R,由(f)材为料频和率外为电f 时路的决响定应。度;R0为频率为零时的响应度;为探测器的响应时间或称时间
光电探测器的原理
![光电探测器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ac7e290c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8.png)
光电探测器的原理
光电探测器是一种测量光信号的仪器或设备,它可以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实现光与电信号之间的转换。
光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主要有光电效应、光阴极发射、内光电效应和外光电效应。
光电效应是光电探测器最主要的工作原理之一。
根据光电效应理论,当光束照射到金属表面或半导体材料上时,光子与金属或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发生相互作用,将光能转化为电能。
这个过程中,光子的能量必须大于或等于金属或半导体材料的功函数(或带隙能量),电子才能被激发出来。
激发出的电子会形成电流,这个电流大小与光能量的大小成正比。
光阴极发射是另一种常见的光电探测器工作原理。
光阴极发射利用了光的能量激发金属或半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并将其从材料表面以高速逸出。
光阴极发射通常需要使用对光敏感的材料,如钠、铯等金属或碱金属化合物。
这些材料在光激发下,会产生多个光电子,从而提高探测的灵敏度和效果。
内光电效应和外光电效应是在光电探测器中一些特殊应用的工作原理。
内光电效应是指探测器内部的光电效应现象,如光导纤维光电子倍增管等。
外光电效应是指探测器外部的光电效应现象,如光电导测温仪等。
这些特殊的光电效应原理在某些特定的测量领域中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总之,光电探测器利用光电效应、光阴极发射以及内外光电效应等原理,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从而实现了光与电能量之
间的转换。
不同类型的光电探测器根据原理和应用领域的不同,具有不同的特性和性能。
第四章 光电探测器
![第四章 光电探测器](https://img.taocdn.com/s3/m/40eb45e30975f46527d3e18b.png)
通常又定义电路的时间常数τc为
c
2.2 R LC j 0.35 /
f
c
图4-44 Si光电二极管光谱响应曲线
图4-45 光电二极管的高频等效短路
c
2.2 R LC j
f
c
2 R C
L
1
j
截至频率: f c
2 R C
L
1
电路的时间常数:τ c=2.2RLCj
j
4.常用的光伏探测器简介 (1) 硅光电池。也称太阳电池或光伏电池。工作在图4-43所示的第四象限。价格便宜,光电转 换效率高,光谱响应宽,频率特性好,寿命长,稳定性好,耐高能辐射,适合近红外探测。
同的基质材料形成的,两边的禁带宽度不同。通常以禁带宽度大的一边作为光照面,能量大
于宽禁带的光子被宽禁带材料吸收,产生电子-空穴对。如果光照面材料的厚度大于载流子 的扩散长度,则光生载流子达不到结区,对光电信号无贡献。而能量小于宽禁带的长波载流 子却能顺利到达结区,被窄禁带材料吸收,产生光电信号。
(4)雪崩光电极管(APD)。以上讨论的光电二极管都是没有内部增益的,即增益≤1。这里讨
VB为击穿电压,n为与材料 有关的常数
APD的噪声主要是散粒噪声预热噪声,噪声电流有效值可写为
4 KT f 2 I n 2e i s i b i D M F f Req
2 1 M 1 F M 1 1 r M
电路中的参数Vb和RL 均会影响输出信号的 电压值,那么,如何 选择Vb和RL?
从图可见,负载电阻RL两端的直流压降为
VR
L
V b
R
R
第四章光电导探测器课件
![第四章光电导探测器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6a7ec1e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5e.png)
杂质吸收:产生附加的光生载流子。 光电导效应——光照射到光电导 (半导体) 材料 上,使半导体的电导率发生变化。
多数半导体和绝缘体存在这种效应 本征半导体
杂质半导体 4
5
光激发: 产生空穴、电子,跃迁到导带。 杂质半导体: n型:施主能带靠近导带,电子获得足够能量进入 导带参与导电。 p型:受主能带靠近价带,价带电子吸收光子能量 跃迁受主能带,使价带产生空穴参与导电。 表征光电导效应主要有三个参数:
①增大增益系数可得到很高的光谱响应率 ②增益与响应速度是相矛盾的
43
光电导探测器典型光谱曲线
两种类型光电导探 测器光谱特性
44
四、比探测率 D*是包含噪声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1.受热噪声限制 多数光电导探测器工作频率在 1MHz 以上,其
噪声源主要来自热噪声
2.受产生——复合噪声限制 当工作频率在1kHz~1MHz时:主要是
在直线性光电导中, 恒定光照下决定光电导上升规
律的微分方程:
量子产额
以光子计算的 入射光光强
光电导体对光 的吸收系数
光生载流
子 2命
根据上式初始条件: t=0时, Δn=0,方程解 取消光照后,决定光电导下降的微分方程为 设光照停止时(t=0), Δn=Inαβτ,则上式解:
13
直线性光电导上升和下降曲线 直线性光电导的弛豫时间与光强无关。 因为上升和下降是对称的
19
二、光电导探测器的工作原理
半导体受到光照时将产生非平衡载流子,电 导率增加,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将在光电导探 测器输出回路中产生光电流。
分析光电导探测器输出的光电信号 1.光电导探测器的光电流
设样品为 n 型材料,光功 率为P的光辐射沿x方向均
第4章光电导探测器
![第4章光电导探测器](https://img.taocdn.com/s3/m/85129b8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11.png)
光谱响应率:
光电流
I
p
(
)
qNG
q
() h
G
S() I p () q G () h
增大增益系数G可以提高光谱响应率,实际上常用的光电 导探测器的光谱响应率小于1A/W,原因是:
① 产生高增益系数的光电导探测器电极间距需很小,致使光 电导探测器集光面积太小而不实用。
② 若延长载流子寿命也可提高增益系数,但这样会减慢响应 速度,因此,在光电导探测器中,增益与响应速度是相矛 盾的。
半导体在0K时,导电载流子浓度为0。在0K以上,由于热 激发而不断产生热生载流子(电子和空穴),它在扩散过程 中又受到复合作用而消失。在热平衡下,单位时间内热生 载流子的产生数目正好等于因复合而消失的数目。因此在 导带和价带中维持着一个热平衡的电子浓度n和空穴浓度p, 它们的平均寿命分别用τn和τp表示。
但当入射光功率在较大范围内变化,即光电导变化范围很 大时,要始终保持匹配状态是困难的。
输出电流与电压讨论: 1)高频工作时要考虑电容影响; 2)光电流Ip与入射光功率的关系: 由于半导体对光
的吸收具有非线性特性。所以光电导探测器的光电流与 入射光功率也将呈现非线性关系。
弱入射辐射时,成简单线性 强入射辐射时,成非线性(抛物线型)
§4-2 光电导探测器的特性与性能参数
一、光电导探测器的光谱特性
1. 本征光电导的光谱分布: 特点: 单峰;两端下降;长波限不明显
相对灵敏度/%
100
ZnS CdS
80
60
40
CdSe
20
0 0.3 0.5
PbSe 90K PbS
Ge
PbTe CaAs 90K
InSb
4现代光电探测器概述及光电导探测器
![4现代光电探测器概述及光电导探测器](https://img.taocdn.com/s3/m/aa226bc5b90d6c85ed3ac622.png)
IP
eN t
e h
P(t)
e h
P
式中P为入射光辐射的平均功率。此式描述
了光-电转换的基本定律。
从光电转换定律可知:
①光电探测器输出的光电流与入射平均光功率 成正比,因此,一个光子探测器可视为一个 电流源。
②由于平均光功率与光电场强度的平方成正比, 所以光电探测器输出的光电流也与光电场强 度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光电探测器的 响应具有平方律特性。因此,通常称光电探 测器为平方律探测器,或者说,光电探测器 本质上是一个非线性器件。
到的将是光照灵敏度单位为v/lm,或光照灵敏度
光谱灵敏度
如果把光功率P换成波长可变的光功率谱密度P ,则
由于光电探测器的光谱选择性,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
下,光电流(或光电压)将是光波长的函数,记为I (或U),于是光谱灵敏度定义为: • SI (λ)=I /dP • SU(λ)=U /dP
• 如果SI (λ)或SU(λ)是常数,则相应的探测器称为无选择
4.对某种探测器,它能探测的极限功率是多少——需 要知道探测器的等效噪声功率;需要知道所产生 电信号的信噪比。
5.当测量调制或脉冲光信号时,探测器输出电信号是 否能正确反映光信号的波形—探测器的响应时间。
6.当测量的光信号幅度变化时,探测器输出的信号幅 度是否能线性地响应。
1.量子效率η 光电探测器吸收光子产生光电子,光电子形成电
的变化。
3.光谱响应和光谱响应率
光谱响应是光电探测器响应度随入射光的波长 改 变 而 改 变 的 特 性 , 即 上 述 三 个 参 量 η 、 Ru (或Sv)和Sd(或Si)都是入射光波长的函数。 几个慨念: • 光谱响应曲线 • 归一化光谱响应曲线 • 峰值响应波长 • 光谱响应的截止波长 光谱响应率。即 Sv(λ)=Vs(λ)/φe(λ)或 Si(λ)=Is(λ)/φe(λ)
光电探测器的原理
![光电探测器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60b6fddc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7.png)
光电探测器的原理
一、光电探测原理
光电探测器是一种能够检测到光强等特征参数的设备,它利用这些特征参数来探测光的形态、强度等情况,从而改变某些运行状态。
光电探测器的原理是对光强度进行检测,当光照射到探测器上,由探测器变换的电流就会随着光强度的变化而变化。
由此可以看出,光电探测器是一种光检测仪,它是一种采用光学原理来检测光强度的仪器。
光电探测器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了外壳、底座、光检测元件、驱动电路、控制电路和接口等,光电探测器有多种类型,分为单色光电探测器、双色光电探测器、多色光电探测器等,具体类型在现实中的应用也有所不同。
光电探测器的检测原理是光被照射到探测器上,光被变换为一定的电流,然后通过控制电路来控制电流。
控制电流的大小可以用来控制光电探测器的运行,通过这种方式,就能够通过检测光的强度来控制系统的运行状态。
二、光电探测器的应用
光电探测器广泛应用于工业系统的控制、检测和安全系统,能够很好地对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并可以检测到精确的光强度,从而为工业系统带来更高的安全性能和有效性。
光电探测器也可以用于工业机器人的控制,通过检测光强度,它可以帮助机器人很好地定位,从而更安全地运行。
此外,光电探测器还可以用于军事上的监视,利用其对光强度的检测,能够有效地检测出周围的危险情况,从而保护人们的安全。
总之,光电探测器的原理及其应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世界,更安全的环境。
光电探测器的种类课件
![光电探测器的种类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609bab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5318f7a.png)
带宽决定了探测器能够响应的 光信号频率上限,对于高速光 信号的探测具有重要意义。
带宽越宽,探测器能够响应的 光信号频率范围越广,适用于 高速光信号的传输和探测。
噪声等效功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噪声等效功率是指光电探测器的 输出噪声功率与该探测器在相同
带宽下的响应功率之比。
噪声等效功率反映了探测器在接 收光信号时所产生的噪声水平, 是衡量探测器性能的重要参数之
01
02
03
环境监测
用于监测空气质量、水质 、温度等环境参数,实现 实时监控和预警。
智能交通
用于车辆检测、交通信号 控制等领域,提高交通效 率和安全性。
智能家居
用于照明控制、安全监控 、智能家电等领域,提升 居住便利性和舒适性。
光电探测器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集成化与小型化
随着微纳加工技术的发展,光电 探测器将不断向集成化和小型化
光电探测器的种类课件
目录
• 光电探测器概述 • 光电探测器的分类 • 光电探测器的性能指标 • 光电探测器的最新发展动态
01
光电探测器概述
光电探测器的定义
01
光电探测器是一种能够将光信号 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通常由光 敏材料和电子线路组成。
02
光敏材料能够吸收光子并产生电 子-空穴对,这些电子-空穴对在 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电流或电压, 从而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04
光电探测器的最新发展动 态
新型光电探测器材料
硅基光电探测器
利用硅材料的优异光电性能,实现高速、高灵敏度的光电探测。
宽禁带半导体光电探测器
如GaN、SiC等,具有高响应速度和高光谱响应范围的特点。
石墨烯光电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https://img.taocdn.com/s3/m/cfa27ddbd15abe23482f4d20.png)
一类是:利用各种光子效应的光子探测器 一类是:利用温度变化效应的热探测器
波相互作用效应:激光与某些敏感材料相互作用过程中产生的一些参量效应,包括非线 性光学效应和超导量子效应。
光电探测器的分类
真空器件
光电管 光电倍增管 真空摄像管 变像管 像增强器 光敏电阻 光电池 光电二极管(PIN APD PIN、APD PIN APD) 光电三极管 位置传感器PSD PSD 电荷耦合器件CCD CCD CMOS图像传感器 CMOS 光电耦合器 光中断器
置放大器、信号处理电路、计算机系统。 光电探测器是光电系统的核心,其他部分都是围绕光电探测器 来设计的。
光电系统
• 光电系统的特点:输出的电信号十分微弱
若探测器输出的信号很微弱,噪声和干扰的影响就不能忽视。 • 探测器的偏置电路、前置放大器都要进行特殊的考虑,即: 低噪声电子设计 • 当探测器输出的信号十分微弱,小到甚至被噪声所淹没, 这时要从噪声中分离出有用信号,就要采用特殊的方法, 即:微弱信号检测的方法。
热探测器
• 热探测器对光辐射的响应无波长选择性
• 与光电效应有本质的不同,光热效应与入射辐射的单个光 子的能量没有直接关系。因此,热效应一般与波长无关, 即光电信号取决于入射辐射功率而与入射辐射的光谱成份 无关
• 光热效应可以产生:
• • • • 温差电效应 电阻率变化效应 自发极化强度的变化效应 气体体积和压强的变化效应等等
光 电 效 应
热 探 测 器
热电偶和热电堆 测辐射热计 热释电探测器 气体探测器:高莱管
温差电效应 电阻率变化效应 自发极化强度的变化效应 气体体积和压强的变化效应
小结——两种探测器的性能比较
光子探测器 工作温度 工作波长 响应时间 响应灵敏度 (大多)需要制冷 对波长有选择 响应时间短 高 热探测器 不需要制冷 对波长无选择 响应时间长 低
《光电子技术》第四章复杂工程问题——具有超窄带响应的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光电子技术》第四章复杂工程问题——具有超窄带响应的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https://img.taocdn.com/s3/m/ebc747d31ed9ad51f11df2a2.png)
《光电子技术》第四章复杂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具有超窄带响应的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窄带响应光电探测器由于具有光谱选择性,使其在监测、荧光显微及国防等许多领域有重要的应用,这些应用的共同点是需要在特定入射光窗口产生大的响应,而在所需窗口以外的波段响应较低或者没有响应。
由于有机材料通常具有较宽的吸收光谱范围,制备无滤光片、超窄带响应的有机光电探测器是较困难的,而实现超窄响应的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在2015年首次报道了纯有机体系的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其中在P3HT:PC61BM体系中实现了光电倍增效应,即在该体系中用少量的PC61BM作为电子陷阱。
之后,进一步掺杂窄带隙聚合物PTB7-Th,制备出三元体异质结器件,拓展了近红外光谱响应。
反向偏压下,在紫外-可见光-红外范围内都能够实现很高的EQE,并且还能保持较低的暗电流。
该工作报道后得到有机电子学领域权威专家、诺贝尔奖获得者Alan J.Heeger教授的高度评价,他认为这一工作为解决近红外有机光电探测器低响应、暗电流大的问题,指明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Chem.Soc.Rev.,2016, 45,4825]。
这一成果被编入英文专著Photodetectors。
图1 (a) 器件中的光场分布模拟;(b) 三个典型波长入射光在器件中的光场分布;(c) 以不同厚度的P3HT:PC71BM (100:1)作为活性层器件的EQE光谱;(d) 活性层厚度为2.5μm时,器件在不同偏压下的EQE光谱通过模拟器件ITO/PEDOT:PSS/P3HT:PC71BM (100:1)/Al中的光场分布发现,当活性层厚度增加到2.5 μm时,在短波段(< 630 nm)的入射光可以被活性层完全吸收,而长波段(> 630 nm)的入射光则可以到达铝电极,从而使入射光与经铝电极的反射光在活性层中形成稳定的干涉现象。
通过制备一系列不同厚度活性层的器件并表征其在-20 V偏压下的EQE发现,活性层厚度增加到2.5 μm时,器件在短波段几乎没有响应,只在长波段650 nm附近有较窄的响应,其FWHM 只有27 nm,且650 nm处的EQE值为600%,成功实现了窄光谱响应的光电倍增型有机光电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https://img.taocdn.com/s3/m/de9297abba0d4a7302763adc.png)
2、工作原理
光电阴极通常采用逸出功小的光敏材料。当光线照 射到光敏材料上便有电子逸出,这些电子被具有正电位 的阳极所吸引,在光电管内形成空间电子流,在外电路 就产生电流。若在外电路串入一定阻值的电阻,则在该 电阻上的电压降或电路中的电流大小都与光强成函数关 系,从而实现光电转换。
3、优缺点
优点:光电阴极面积大,灵敏度较高;暗电流小,最低 可达10-14A;光电发射弛豫过程极短。
良好的光电发射材料应具备下述条件:
⑴光吸收系数大,以便体内有较多的电子受到激发; ⑵光电子在体内传输过程中受到的能量损失小,使其溢 出深度大; ⑶材料的逸出功要小,使到达真空界面的电子能够比较 容易地溢出; ⑷另外,作为光电阴极,其材料还要有一定的电导率, 以便能够通过外电源来补充因光电发射所失去的电子。
S
VO
或S
IO
⑵积分响应度
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流或电压与入射总光通量之比称为 积分响应度。积分灵敏度表示探测器对连续辐射通量的反应 程度。
S IO
0 1
S
d
0 d
2.响应时间
当入射辐射到光电探测器 后或入射辐射遮断后,光电探 测器的输出上升到稳定值或下 降到照射前的值所需时间称为 响应时间。
子数之比。
一般η(λ)反映的是入射辐射与最初的光敏面的相互作 用。若η(λ)=1(理论上),则入射一个光量子就能发射一 个电子或产生一对电子孔穴对。实际上η(λ)<1。
对于有增益的光电器件,η(λ) 远大于1,此时我们一 般用增益或放大倍数。
2、线性度: 描述探测器的光电特性或光照特性曲线,输出信号与输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E
g
E
g
c
hc
1.24
( m)
使材料具有光电发射的截止波长λc
1.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 下图是光电倍增管的工作原理图。图中K为光电发射阴极,D为聚焦 板,D1~D10为倍增极(或打拿极),A为收集电子的阳极。倍增极 间的电压逐级增加,极间电压约为80~150V。
2.光电倍增管的性能 光电倍增管的性能主要由阴极和倍增极以及极间电压决定。负 电子亲和势材料是目前最好的光电阴极材料。倍增极二次电子 发射特性用二次系数σ描述,即
光电子发射探测器:
应用光电子发射效应制成的光电探测器称为光电子发射探测器。
在光电子发射探测器中,入射辐射的作用是使电子从光电阴极表面 发射到周围的空间中,即产生光电子发射。产生光电子发射所需光 电能量取决于光电阴极的逸出功。光电子发射的能量转换公式为
h
1 m V 2
2 0
为使价带中的电子能跃迁到导带上,必须使入射光子的能量大于禁 带宽度Eg,即 hc hc 1.24 E g ,即 c m
VB为击穿电压,n为与材料 有关的常数
APD的噪声主要是散粒噪声预热噪声,噪声电流有效值可写为
4 KT f 2 I n 2e i s i b i D M F f Req
2 1 M 1 F M 1 1 r M
通常又定义电路的时间常数τc为
c
2.2 R LC j 0.35 /
f
c
图4-44 Si光电二极管光谱响应曲线
图4-45 光电二极管的高频等效短路
c
2.2 R LC j
f
c
2 R C
L
1
j
截至频率: f c
2 R C
L
1
电路的时间常数:τ c=2.2RLCj
j
4.常用的光伏探测器简介 (1) 硅光电池。也称太阳电池或光伏电池。工作在图4-43所示的第四象限。价格便宜,光电转 换效率高,光谱响应宽,频率特性好,寿命长,稳定性好,耐高能辐射,适合近红外探测。
(2)PIN 硅光电二极管。从前面光电二极管的讨论中可知,载流子的扩散时间和电路时间常数
大约同数量级,是决定光电二极管响应速度的主要因素。为了改善频率特性,就得设法减小 载流子扩散时间和结电容,于是人们提出加一层中间本征层。 (3)异质结光电二极管。异质结是由两种不同的半导材料形成的P一N结。P一N结两边是由不
光电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通常分为2类: (1)光子探测器(利用各种光子效应);(2)热探 测器(利用温度变化效应)。
光子效应:光电子发射、光电导、光生伏特、光电磁等。
光热效应:温差电、电阻率变化、自发极化强度变化、气体体积和压强变化 等。 基于光电子发射效应的器件在吸收了大于红外波长的光子能量以后,器件材 料中的电子能逸出材料表面,这各种器件称为外光电效应器件。 基于光电导、光伏特和光电磁效应的器件,在吸收了大于红外波长的光子能 量以后,器件材料中出现光生自由电子和空穴,这种器件称为内光电效应器 件。
论的雪崩二极管是有内部增益的,增益可达102~104。它是利用雪崩管在高的反向偏压下发 生雪崩倍增效应而制成的光电探测器。
光电流增益的大小用倍增因子M表示。实验表明,M随反向偏压V的变 化可用如下的经验公式近似表示
M 1
n V 1 V B
PbS。这是一种性能优良的近红外辐射探测器,是在室温条件下探测灵敏度最高的一种红外探测器,室温下的 禁带宽度为0.37eV,相应的长波限为3μm。
PbTe。在常温下对4μm以内的红外光灵敏,冷却到90K,可在5μm范围内使用。响应时间约为10-4~10-5s。
InSb。这也是一种良好的近红外(峰值波长约为6μm)辐射探测器。
图4-43 光伏探测器的伏安特性
2.两种工作模式的比较 光导模式工作时,光电二极管加反偏压,可以大大提高器件的频率特性。 此外反偏压可增加长波端灵敏度及扩展线性区上限。但反偏产生的暗电 流引起较大的散粒噪声,且频率低于1KHz时还有1/f噪声,这又限制了 探测能力的下限。 因光伏式二极管无偏压工作,故暗电流造成的散粒噪声小,且无1/f噪 声,有高得多的信噪比。光伏式二极管主要应用于超低噪声、低频及仪 器方面。光导式二级管则主要用来探测高速光脉冲和高频调制光。 3.光谱响应和频率特性 光电二极管都有一定的光谱响应范围,图4-44 给出了Si光电二极管的光谱响应曲线。高频计算的简化等效电路如图445(b)所示,其截止频率fc为 1 f c 2 R LC j
L
s
d
V b
d
R R R L Rd
L 2
d
V R
s L
V R R L Rd
b d
2 R L 1 2 RL Rd
当上式等于0时,有RL=Rd,信号电压为极大值。
从上图可见,在偏压Vb作用下,通过探测器电流I为
I
R
V
L
b
电路中的参数Vb和RL 均会影响输出信号的 电压值,那么,如何 选择Vb和RL?
从图可见,负载电阻RL两端的直流压降为
VR
L
V b
R
R
L
L
Rd
当光辐射照到探测器上时,探测器电阻Rd就发生变化,负载 电阻RL两端压降也就发生变化,这个电压的变化量就是信号 电压Vs
V V R R R
n1/2倍。
(6)掺杂型光电导探测器。主要是以锗(Ge)为主体材料掺有其它杂质的杂 质半导体。它们主要用于8~14μm长波段内。 下图为掺杂型光电导探测器的光谱特性
表4-5 几种光电导探测器的典型特性
4.3.3 光伏探测器 利用P-N结的光伏效应而制作的光电探测器称为光伏探测器。与光电导探测器不同, 光伏探测器的工作特性要复杂些,P-N结受光照射时,即使没有外加偏压,P-N结 自身也会产生一个开路电压,这时如果将P-N结两端短接,便有短路电流通过回路。 因此利用光生伏特效应制成的结型器件有光电池和光电二极管之分,而光电二 极管又有两种工作模式,光电导和光伏式,它们由外偏压电路决定。 1.两种工作模式 一个P—N结光伏探测器用图4-42(a)中的符号表示,它等效为一个普通二极管和
同的基质材料形成的,两边的禁带宽度不同。通常以禁带宽度大的一边作为光照面,能量大
于宽禁带的光子被宽禁带材料吸收,产生电子-空穴对。如果光照面材料的厚度大于载流子 的扩散长度,则光生载流子达不到结区,对光电信号无贡献。而能量小于宽禁带的长波载流 子却能顺利到达结区,被窄禁带材料吸收,产生光电信号。
(4)雪崩光电极管(APD)。以上讨论的光电二极管都是没有内部增益的,即增益≤1。这里讨
HgCdTe探测器。HgCdTe是由半导体CdTe和半金属HgTe采用半导体合金法混合器的光谱特性
探测率 定义为 等效噪 声功率 的倒数。
当信号电流或者 电压与噪声的均 方根电流(或均 方根电压)相等 时,对应的入射 辐通量Φe叫做等 效噪声功率
为了提高信噪比,英国首先研 制成 扫积型HgCdTe探测器, 如图。它是由若干小的方形单 元探测器排列成的线阵探测器, 当目标的红外像点沿长条方向 扫过时,外加电场驱使光生载 流子也沿光点扫描方向迁移, 并使迁移速度与像点扫描速度 同步,这样可使信号积累(积 分输出)。若此扫积探测器由 n个单元组成,信号将是单元 探测器输出的n倍,但由于噪 声的非相关性,噪声只会增加 根号n倍,因此信噪比可提高
i
D
is
e
eu / KT
1
i i D i i s
e
eu KT
1 i
式中iφ为光电流。光伏探测器的伏安特性如图4-43所示。由图可见第一象 限是正偏压状态,iD本来很大,所以光电流iφ不起重要作用,因此在这一区 域工作没有意义。第三象限是反偏压状态,这时iD=-iS,它对应于光功率 P=0时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称为暗电流,其数值很小,光电流iφ=i-is。 由于这种情况的外回路特性与光电导探测器十分相似,所以反偏压下的工 作方式称为光导模式。 第四象限中,外偏压为零,当负载电阻比较小时,RL3的负载线接近于理想 的垂直负载线,这是,输出光电流正比于入射功率,这种状态工作模式叫 光伏模式。
(7) InSb光伏探测器。InSb材料既可作光电导探测器,也可制成P-N结光伏探测器。常以P型层表面作 光照面,产生的少数载流子是电子,具有较大的迁移率和扩散长度,这样可以使大多数的光生少 数载流子扩散到PN结而形成光生电动势,因而可使灵敏度较高。是在3~5um波段内常用的高性能 红外探测器。 (8)HGCdTe光伏探测器。近20年来在红外探测器方面最卓越约成绩是HgCdTe探测器的研制成功及投 入使用。和光电导型HgCdTe一样,可采用半导体合金法将化合物CdTe和HgTe合成Hg1-xCdxTe合金。 若在P型HgCdTe中将Hg扩散进去,表面将形成N型层,从而构成PN结,改变组份x就可以改变 HgCdTe探测器的工作波段。 (9)长波长红外焦平面阵列。随着军事和遥感遥测科学的发展,对由大量单元红外探测器构成的高密 度焦平面阵列的要求日益迫切,尤其使8~14μm的长波长红外波段的探测器对接近景物的目标最 为敏感,因此一直是红外焦平面阵列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 期望能利用成熟的工艺制作、波长可 调,并可将探测器与信号处理及读出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的大面积长波红外焦平面阵列。此概
1 2
信号、噪声电压随偏流变化图
3.几种典型的光电导探测器简介 光电导探测器按晶体结构可分为多晶和单晶两类。多晶类多是薄膜型器件,如 PbS、PbSe、PbTe等,单晶类中常见的有锑化铟(InSb)、碲镉汞(HgCdTe)、碲锡铅和掺杂型几种。